A. 如何評價電影《了不起的老爸》
《了不起的老爸》是一位馬來西亞籍導演拍攝的中國電影,全程純正的重慶話,開了一輩子車的計程車司機爸爸,熱愛馬拉松的叛逆少年兒子,各色各樣充滿煙火氣的小人物們,以及山城、江灘、夜市、肉鋪那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觀。
電影的結構並不復雜,擁有馬拉松夢想的少年正在叛逆的年齡,爸爸一廂情願希望他能學鋼琴,擁有一個看上去更穩妥的前途,而隨著少年因為意外失明,父子矛盾到達了頂點,父親隱去自己的身份跟兒子接觸,決定克服一切困難,做一位陪跑員,陪兒子跑一場馬拉松。
貫穿電影的馬拉松,其實就是人生,父親以最平凡的身份陪著兒子,陪伴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就會放手讓他獨立奔跑。
影評1:
這部電影是少有的體育和親情題材的結合,拍的非常出彩。導演周青元擅長親情類型的題材,他之前執導的電影在豆瓣評分都超過了8分,而他之前也拍過體育電影,兩種題材他都擅長,如今被他結合起來,展示出了他非常強的商業片執導能力。
喜歡導演設置的結尾,爸爸沒有逆襲,甚至依舊是個跑不到終點的胖子;兒子也沒有逆襲,成為所謂的冠軍或者職業跑手,他們只是戰勝了自己。
網友們紛紛感嘆:「在電影中彷彿看到了自己父親的模樣,也看懂了中國式父親的付出。」
印象中,父愛總是那麼嚴肅,那麼不苟言笑;可能是一邊訓斥一邊對你好,可能是一言不發默默行動;可無論哪樣,父親的陪伴總是安全感滿滿。
片中,一個是患有先天疾病的兒子肖爾東(張宥浩飾),一個是開計程車維持生計的老爸肖大明(王硯輝飾),他們是對命運持有不同態度的父子倆,他們也是現實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人,可平凡的父親卻為了兒子的馬拉松夢想和他一同站在了起跑線上,甘願陪跑40餘公里……
生活的煩惱和挫折沒有擊敗肖爾東,沒有消耗他對夢想的熱忱與堅持,反而激發了他內心的征服欲。最終在父親的陪伴與支持下,他突破了自己,勇敢地成為了自己的偶像。
細膩溫暖的父子情,艱難的追夢之旅,殘酷的現實之境,再加上出神入化的演技……都讓這部影片贏得了較好的口碑,恰有黑馬之勢。
影評2:
先說結論,《了不起的老爸》是這幾周電影院片荒期間為數不多做到了「好看」的電影。首先好在情感真摯,無論是主角對夢想的追逐,還是老爸對兒子默默的關懷親情,還有家長最終學會放手時對孩子的寄願,以及一些細碎片段中的友情愛情,使影片能與大多數觀眾的情感達成共鳴,讓影片有了極好的共情基礎,能夠奪得觀眾眼淚,至少電影在廣大市場上得到了成功。其次好在敘事節奏,電影做到了有張有弛的節奏結構,喜劇與現實題材被有機的融合在了一起,上一秒被青春熱血感動流涕,下一秒變有搞笑包袱丟出來,100多分鍾的片長看下來只覺得身心愉悅,觀感良好流暢。再次是影片的演員,都說演員是電影的門面,王硯輝和張宥浩兩位演員搭檔父子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演技生動自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攝影,以虛焦來表現弱視,紅藍兩色光轉換來表現主角服葯後的惡心,好幾個鏡頭的構圖打光都很漂亮,最後馬拉松30km鬆手的鏡頭設計,更是迎合了影片主旨,形成了巧妙的雙關作用,為這個末尾高潮增色不少。
而影片的硬傷則來自於劇本,不是說劇本不好,這樣套路化的劇本給電影帶來了流暢的觀影體驗。可該片的劇本確實有些嚴重的問題,第一是情緒點過多好像是編劇絞盡腦汁想了好幾幕賺觀眾眼淚的戲,又不知道取捨,便一股腦的全部堆砌在影片之中,一次又一次的情緒高潮湧起,其實是讓最後的「鬆手」鏡頭的表達效果減分的。第二是脫離了社會實際,問題同樣來自於一股腦的堆砌,將各式各樣的情緒通過不符社會實際的方式表達出來,讓這份情感更加抽象,雖然說起到了使情感更加濃郁的作用,可電影情緒起點就是出自於「現實主義」的不屈病痛,勇敢追夢這一主題,倘若有了這么多脫離社會實際的情節,難免會有讓人感到出戲的橋段,影響電影的整體觀感,讓人感嘆,果然電影還是電影啊。而且女一的線對主線毫無作用,強加入只覺得生硬。
可現實已經那麼慘了,誰還會對電影較真呢,一部能激勵大家前進,鼓吹所謂「生活美好」的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B. 魔幻現實主義的相關電影
《潘神的迷宮》
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墨西哥)
2007年一部西班牙語電影《潘神的迷宮》在世界影壇引起震動,墨西哥大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通過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表現西班牙內戰中一位小姑娘的內心世界,整部電影情節感人至深,看到最後不禁讓人潸然淚下。發源於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再次在世界影壇散發出迷人的魅力。這種類型與好萊塢魔幻電影完全不同的是,在追求視覺效果的同時更加關注的是現實。《潘神的迷宮》通過少量的資金做出來絲毫不遜色於好萊塢燒錢的影像效果,在電影的思想表達和精神內涵上,更是遠超一般的魔幻題材電影,這再次證明了魔幻現實主義在世界影壇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地下》
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前南斯拉夫)
從前有一個國家叫南斯拉夫,這個國家有一個天才導演叫庫斯圖里卡,這位天才導演最擅長的就是魔幻現實主義題材。只要是他拍出的電影必然在國際電影節上引起轟動,有人曾說他一個人拿過的國際電影節獎項比全中國的導演都多。而《地下》就是這位大導演的巔峰之作,或許我們看過電影之後會笑、會哭、會感動、會震撼、會驚嘆、會惋惜,但這就是導演心目中的南斯拉夫,他用自己獨特的導演風格展現了「南斯拉夫」這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曾經的悲歡離合。用魔幻表達現實,用電影展現力量。
這部黑色喜劇跨度很大,從1941年一直到1992年,經歷了二戰到南斯拉夫的解體。影片諷刺了政治至上及英雄崇拜,把人性的黑暗狠狠挖苦了一番。影片用庫斯圖里卡特有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影射了南斯拉夫整個當代史,尤其是國家崩潰背後的道德危機。片中人物千奇百怪,頗有費里尼作品人物的超現實性。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他以一種含淚的幽默、憂傷的狂野,向人們呈現了一部南斯拉夫國家的政治史詩。這部堪稱無 雙的政治史詩,濃縮了庫斯圖里卡卓而不群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表現力,並將其推向極至。為表現超現實色彩所運用的大量特技,無論從構思或技術上都無可比擬。故事情節荒誕曲折而發人深省,使人們不得不審視與懷疑人們所置身的意識形態世界的虛無。 而那些被瘋狂的歷史風暴席捲的瘋狂的人們,則展示了這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在隱忍和期待中堅強,在戲謔和歌唱中樂觀, 在亂世中身不由己和忘卻道德。
《靈異第六感》
導演:M· 奈特·沙馬蘭(印度)
美國異驚悚影片,榮獲奧斯卡、金球獎共8項提名。全美觀眾票選1999年最喜愛的影片。表面上是一部鬼片,裡面有數個鬼現身的血淋淋鏡頭,還有一兩處令人驚叫的恐怖場景,但骨子裡是一部探討家庭倫理道德的作品。本片構思巧妙,三位主演均有一流的表演威利斯的低調和科萊特的焦躁都拿捏得很准,而海利。奧斯蒙則是天才童星,把一個跨越陰陽兩界洞察力的特殊兒童表現得惟妙惟肖。 《小英雄托托》
導演:雅克·范·多梅爾(比利時)
《小英雄托托》成功地將史詩片、童話劇、偵探片、黑色幽默等各種元素巧妙地編織起來,人道主義最後戰勝了偏狹,夢想著他人生活的小托托一輩子也沒有成為英雄,也沒有成為他人,可是他卻始終活在一個人性化的世界裡,並且從那裡汲取生命的營養和滋潤。《小英雄托托》不僅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還贏得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獎。
一個老人被謀殺在他的豪華公寓里,他背部中彈,俯卧在水池邊,白紗簾裹住了面部。警察取走了所有的證物,開始著手調查。老人院里,托托望著鏡中自己白發蒼蒼的面容,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喃喃自語:"可憐的警察,他們怎知是我殺了他……我的一生被人偷去,我只是取回本該屬於我的東西。」
《月亮情人》
導演:巴克迪亞·庫唐納扎洛夫(塔吉克)
這部中亞出品的喜劇小品具有濃烈的俄羅斯特色。《月亮情人》講述一個美麗的少女生活在中亞的一個強盜橫行的小城,她非常喜歡去看話劇,一次懵懂的她被一個自稱是湯姆·克魯斯朋友的傢伙誘騙並失身於他,結果還懷了身孕,她被民風保守的小城居民痛罵為淫盪的妓女。於是少女與父親和兄長三人共同展開了尋找孩子生父的曲折旅程。
《大魚》
導演:蒂姆·波頓(美國)
導演蒂姆·波頓用《大魚》這個充滿了溫馨魔幻寓言,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而它的意義解釋則讓人想起羅洛梅的《哭喊神話》,以一種神話般的方式來闡述一個普通生命可能經歷的多彩和親子溝通中的主題。作品保持了波頓一貫的絢麗神秘風格,彷彿成年版的《愛麗斯漫遊仙境》,在似乎已經現實化和平庸化的實際生活中,這一影片展示了另一種可能的生活。
《國王和電影》
導演:卡洛斯.索林(阿根廷)
《國王與電影》是阿根廷魔幻現實主義的一部傑作,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魔幻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之一,電影通過一個導演拍電影的故事道出來了阿根廷的歷史、政治、人文,電影中的電影似真似幻,看似是戲中電影的台詞和人物可能就是導演對觀眾想說現實政治和社會觀點和現實影射,這種亦真亦假亦幻在時間和空間中跳轉的手法極為獨特,導演在拍電影,導演也在演電影,或許這就是卡洛斯·索林的魔幻現實主義吧。
《太陽照常升起》
導演:姜文(中國)
《太陽照常升起》既不是傳說中的愛情故事,也不是人們猜測的「文革題材」。本片劇本的創作源泉來自女作家葉彌的短篇小說《天鵝絨》,但電影已經完全擺脫了小說的時空局限,事實上,姜文講了一個「碰巧發生在中國的可能屬於全世界的故事」。他用四個既獨立成篇又互為懸念的故事,定格人的慾望和命運,製造了一個超越地域和時間的謎題。台灣著名電影評論家焦雄屏說:「這部電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幾乎像《達芬奇密碼》般繁復,一旦找到關鍵,就覺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驚。」
《鐵皮鼓》
導演:施隆多夫(德國)
《鐵皮鼓》是德國新電影名導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納粹電影之一。影片氣勢恢弘,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鐵皮鼓》,以一個畸形侏儒一生的顛簸遭遇和奇特視角,來揭示整個德國民族的歷史和納粹的丑惡。這是一部寓意電影,用兒童的視角抨擊成人世界的虛偽和醜陋,尤其是納粹的罪惡和荒唐行徑。有一場戲中,他躲在檯子下,而鼓點聲聲入耳,攪亂了一場納粹會議。影片充滿黑色幽默,對納粹的興起作了獨到而尖銳的抨擊。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戛納金獎。
《南方》
導演:費爾南多·索拉納斯(阿根廷)
這又是索拉納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地道的阿根廷影片,片中不時響起戈耶內切演唱的探戈《南方》,一首講敘希望和寬容的老歌。對於獨裁統治剛剛結束,卻仍處在傷痛和疑慮中的阿根廷人來說,這也許正是他們需要的。
C. 中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既保留了藝術追求,同時也獲得高票房你認為它們是怎樣做到的
《姊妹花》導演:鄭正秋1933年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姊妹花》是鄭正秋根據自己編寫的舞台劇《貴人與犯人》改編和導演的電影,以1924年軍閥內戰為背景,描寫了一對自幼離散的孿生姊妹,因處境不同,妹妹成了軍閥的姨太太,姊姊成了囚犯。
結局是姊妹相認,與父母闔家團圓。該片由當時的影後胡蝶一人分飾兩角,首映後受到極大歡迎,在上海連映60多天,盛況空前,是解放前少有的最賣座影片之一,這個紀錄長時間無人能夠打破,直到1934年出現了《漁光曲》(後者以其絕佳的視聽效果創造了84天的上映紀錄)。《一江春水向東流》導演:鄭君里、蔡楚聲 1947年 昆侖電影公司據統計,從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一江春水向東流》連映3個多月,觀眾達712,874人次,創造了《漁光曲》之後的最高紀錄。這部史詩式的影片有著遼闊的社會背景,事件紛繁,人物眾多,關系復雜,時間跨度大。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卓著,是中國風格的電影代表作。《白毛女》導演:王濱、水華1950年 東北電影製片廠《白毛女》是新中國第一部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的電影,它改編自延安時代令廣大工農兵刻骨銘心的同名歌劇,這部歌劇取材於民間傳說「白毛仙姑」的故事。《白毛女》上映時,國內首輪觀眾即達600餘萬,上海達80餘萬人次,創中外影片最高紀錄。50年代這部影片先後在30多個國家、地區映出。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在他的《電影藝術史》中,給《白毛女》以很高評價,稱之為「動人心弦的現實主義」。《喜盈門》導演:趙煥章1981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0年代初期的話語中心是農村的經濟改革,家庭內部的爭端成為社會焦點。適時而出的家庭倫理道德片《喜盈門》以北方農村一個家庭婆媳之間的爭端為主要內容,關注了傳統倫理道德特別是尊老愛幼、贍養老人在經濟改革年代的農村的失落問題。1981年放映後的兩年內,全國觀眾達1.7億人次,成為80年代上座率最高的國產故事片之一。這部產於大城市上海的電影,長時間以來成為中國農村電影的惟一代表。《芙蓉鎮》導演:謝晉1986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這部根據古華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被認為傳統倫理電影最後一位導演的謝晉的代表作。其電影在多年之內創造的觀眾人次記錄在中國電影史上堪稱空前絕後。即便在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淡化以後的1998年,北京零點-中博影視調查系統對北京、上海和廣州的1500位18歲以上的市民所進行的調查中,仍然有25%的觀眾選擇了謝晉為他們 「最欣賞的國內導演」,其得票率超過了居第二位的張藝謀。不僅如此,它也創造了內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紀錄,1988 年3月10日在香港上映後,15天內票房收入達511萬港元。同時,在國際上也是口碑卓越。《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1986年 新藝城-電影工作室香港英雄片的經典之作,曾被評選為香港10大電影第一名。1986年8月首映後,創下了票房34,651,3 24港元的當年最高紀錄,隨後風靡東南亞,又以輾轉的渠道風靡整個大陸。《英雄本色》使失意的吳宇森和周潤發橫空出世,成為香港影壇的里程碑,後者扮演的「小馬哥」成為一代影迷的偶像。通過該片,吳宇森樹立了其「暴力美學」旗幟,周潤發也徹底改變了「票房毒葯」的不佳名譽,確立了其香港第一影帝的地位。該片的續集也廣受歡迎,成為香港電影的一種品牌。《少林寺》導演:張鑫炎1982年 香港銀都機構1981年,《少林寺》正式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實地開拍,出演。這部投資120萬元人民幣的功夫電影全國公映後取得巨大轟動,在香港及亞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國家上映時,引發一股強烈的「少林旋風」和「功夫熱潮」,觀眾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國內的觀影人數就達到了5億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了3000萬人民幣,香港突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僅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就達1615.7萬港元。《大話西遊》導演:劉鎮偉1995年 香港彩星電影公司這套投資6000萬港幣的影片最初在香港上映時,票房極差,僅為4500萬港幣。進入大陸後,起先默默無聞,沒人願意看和談論它,票房低到登上了「95年十大引進劣片」榜。但隨後,這部影片以盜版VCD(後來又以DVD、網路下載的形式)在高校的學生中流行開來,並且聲譽日漲,最後到達了成為經典的程度,充當了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最熱門的公共話題,由此衍生出的語言、文學、游戲、及相關一切變成一種青少年「亞文化」現象,甚至引起了嚴肅的專家學者的解讀興趣。這部電影只是在票房上失利,但在其它方面所賺取的人氣和利潤,不知道要超過票房多少倍。到了20世紀末,它的票房已經高達6000萬元。《大話西遊》已成為年輕人心中CULT片崇高的經典。《大鬧天宮》(上、下集)導演:萬籟鳴、唐澄1961年、1964年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從1960年到1964年,歷時4年時間創作完成,繪制了近7萬幅畫作,堪稱一部鴻篇巨制。這部承載了幾代中國人的少年回憶的動畫作品,幾年間創下上億元票房,同時也震驚了國際動畫界,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榮獲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無數獎項。20多年後,《大鬧天宮》於1983年在法國公映,依然震撼了這個藝術國度。法國《德國人》介紹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藝術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此後的40年裡,沒有一部國產動畫影片能夠達到《大鬧天宮》的藝術高度和影響力。《英雄》導演:張藝謀2002年 銀都機構、精英娛樂、北京新畫面2002年可說是《英雄》年,這一年年底,張藝謀首次試水的武俠電影在恢弘的宣傳氣勢中上映了。這部投資30 00萬美元的超級巨片以別人無法仿效的宣傳發行模式,瞬間席捲了全國影院,並創下了高達2億元的國產電影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紀錄,兩年後的2004年9月份,《英雄》北美上映後成為票房冠軍。在國內電影市場連年不景氣的情況下,張藝謀和他的搭檔張偉平敢於斥巨資拍攝這樣一部空洞的「英雄」電影並獲得如此大的回報,說明中國電影產業的空間仍是巨大無比的。此後,中國官方和電影人開始認真地考慮市場和產業問題,這或許才是《英雄》落幕之後中國電影最大的回報。
D.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獲得了榮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是由蘇聯電影工作者俱樂部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覽活動,共有20幾個國家的代表和影片參加,送展影片近百部,其中有8個國家的20幾部影片參加了評選。中國選送的影片為聯華公司出品的《漁光曲》、《大路》,明星公司的《空谷蘭》、《姊妹花》、《春蠶》、《重婚》,以及電通、藝華公司的影片各一部。展覽會自1935年2月21日開幕,至3月2日結束,獲得前三名獎勵的分別是蘇聯、法國和美國電影。中國影片《漁光曲》位列第九名,獲得了正式的榮譽證書,被評價為「優越地、勇敢地嘗試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與優良性質的現實主義的描寫」。
《漁光曲》由聯華影業公司1934年攝制,編導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韓蘭根等。影片描寫了一個漁民之家的悲慘故事。片中小貓、小猴兩漁民姐弟和船東家的少爺子英自幼一起長大。後子英出國學習漁業,小貓、小猴和雙目失明的母親去上海投奔舅舅。子英回國後與兒時夥伴相遇,捐助了他們100元錢,不料反使姐弟倆遭誤會入獄。出獄後家中又遭遇火災,母親和舅舅葬身火海。子英家也因父親的姨太太捲款逃走而破產。三人重新回到了漁船上,不久,小猴因捕魚受傷而死,影片在小貓凄婉的《漁光曲》歌聲中結束。
這部影片的編導蔡楚生曾做過中國電影的開拓者鄭正秋的助理,其影片也深得鄭正秋電影理念的熏染,關注現實,描寫生活的苦難,情節曲折感人,更有著蔡楚生一貫的真實細膩的電影特色。特別是貫穿全片的主題歌《漁光曲》(由王人美主唱)凄婉動人,廣為流傳。影片於1934年6月14日在國內上映後,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聽效果創造了在一家影院裏連映84天的上映紀錄,打破了此前由《姊妹花》創造的連映60多天的紀錄,可謂盛況空前(這一紀錄直到1947年同樣由蔡楚生參與創作的名作《一江春水向東流》問世才被打破。後者連續上映達3個月之久)。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派往蘇聯的代表團中,惟一的一位演員就是大名鼎鼎的胡蝶。因而蝴蝶也成為第一位走出國門的女演員。
E.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哪一部
1935年2月20日,莫斯科舉行國際電影展覽會,《漁光曲》受邀參展,獲得了由主席蘇密德斯基頒發的「榮譽獎」,評判委員會的評語是「以其勇敢的現實主義精神,生動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的現實生活」 。導演蔡楚生本人雖未能到場,但這份殊榮使他成為第一位享譽世界的中國導演。各大媒體紛紛報道,將其譽為「沖破中國電影圈向世界邁進、中西人士同聲贊美的世界巨片」
F. 急...上海電影發展史
在二戰之後的20餘年裡,世界紀錄電影的拍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紀錄片工作者更新了對於個人電影的看法。許多藝術家將他們的政治信仰轉向一種個人表達的概念,戰後紀錄片也前所未有地成為電影工作者表達他們信念與情感的重要工具。自然與探險的影片、社會觀察的影片、報導式電影、編輯式紀錄片、民族志電影都呈現出一種邁向個人創新的趨勢。英國個人紀錄片日漸顯著,流行文化成為一個中心主題。在法國,這種個人的表達也同樣出現在紀錄片中。阿倫.雷乃、喬治.弗朗敘、克里斯.馬克、讓.魯什都通過紀錄片尋求表達他們個人態度的方式。
1958至1963年期間,紀錄影片製作發生了重要的轉變。紀錄電影工作者開始運用更為輕便且更具機動性的設備,並由此摒棄了傳統劇本與結構的概念。這種新型紀錄影片試圖探索個人,揭示每一種境況下的每一時刻的發展,尋找瞬間的戲劇性或心理的啟示。這種新型紀錄影片不是通過畫外音電影敘述來主導安排好的場面,而是讓事件自然地展開,准許人物為自己講話。這種被稱為「真正的」電影、「未受控制」的電影、「觀察的」電影或「真實的電影」的趨勢,一般大都被冠以直接電影的名稱。美國、加拿大與法國的紀錄片工作者不斷製作出此類獨特的直接電影。其開山之作是《初選》(1960)。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一書中,將電影分為敘事形式系統和非敘事形式系統。我認為,從這兩種形式系統中都能找到紀錄影片的蹤跡。事實上,大多數紀錄影片都是以描述或故事講述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以及依賴劇情電影拍制的手法。當然也有像《奧林匹亞》這類屬於非敘事形式系統的紀錄片,它採用的是分類式電影的形式結構。
紀錄片給我們的是客觀但能辨明攝像機存在的印象,它的程式包括:手持攝像機的使用、晃動的鏡頭、「自然」的布光、含混或聽不清因而顯得「自然」的印象等等。紀錄片的程式用來造成這樣一種印象:攝影機碰巧拍下了沒有預期的事情,並客觀真實地展現給我們;另一方面,戲劇性程式給予我們的印象是我們直接觀看著客觀事實,攝像機並不存在。
從最早的單機連續拍攝的「實況紀錄」到蘇聯的蒙太奇實驗,再到作為納粹宣傳家的格利爾遜等這些經典紀錄片創作者,以及20世紀60年代的「偷拍」的風格,從這些紀錄影片的歷史發展與風格樣式的變遷中不難看出,它的每一個改變都會宣稱是為了更貼近「現實」。
實際上,紀錄片是一種比人們通常的料想主觀的多的電影類型,作者的觀點既可以被成功地隱藏起來,也可以憑借作品的風格清晰地顯現出來。許多紀錄影片導演有意使他們的片子結構簡單而且不引人注意,沒有或幾乎沒有「畫外音」,他們希望自己對現實的描述能夠像生活本身一樣表面上充滿隨意性。然而,總體上的「公正」敘事是不可能的——紀錄影片和其他虛構影片一樣,必須去干預現實。分析影片的形式與風格,就會發現紀錄電影本身仍有意在觀眾心中產生特殊效果,同時蘊涵特殊意義,遠不是對現實中立的傳達。電影的形式和風格相互作用,會對事件敘述產生影響,即使是「真實電影」也毫不例外。它在某種程度上記錄了現實,但同樣需要由導演選擇和安排材料。導演選擇的不僅是電影的主題,還有攝影機需要記錄的時事件。「真實電影」導演要在現場做出判斷,何時開機,拍攝什麼,錄什麼聲音等。在剪輯階段同樣要做出很多的選擇。
紀錄影片所開創的符碼與程式也影響到故事影片的拍制。紀錄影片使觀眾習慣了觀賞電影節目中對真實事件的描繪,因而影響到某些虛構電影,使其出現了更多的寫實主義傾向。比如「自然」的布光與音響、真實的場景、簡單的「生活流」般的情節安排、可能啟用非職業演員、平實的拍攝和剪輯風格等等。羅伯特.羅西里尼等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者的作品和法國詩意寫實主義的電影里都可以見到這種風格。
在梳理了紀錄電影的發展簡史,淺析了紀錄影片的形式與風格後,我不禁想到紀錄電影的市場。在很多情況下,紀錄電影一直吸引的是相對較小的觀眾群。有人認為,紀錄影片能夠吸引大眾,可能與作品的背景為人矚目有關,如《華氏911》。但我覺得紀錄電影的市場還是存在的。某個片子好看,比如《鳥的遷徙》和田壯壯的《茶馬古道》,往往就會有口碑,這個市場還是有的。關鍵是紀錄影片的工作者要盡可能豐富紀錄片的表現手段,向盡可能滿足新時代人們的新需求的方向發展。(紀錄片市場問題待進一步探討)
G. 搜索電影專業知識
虛焦----一般用來突出人物淚光
H.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
是《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並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8)上海電影節現實主義影片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徐小貓
漁家女兒,自幼喪父,母親為養家當了何家奶媽,從小由祖母帶大,有一個孿生弟弟小猴。長大後繼承父業,以捕魚為生。多年後,歸來的子英好心給徐家姐弟一百塊錢,卻陰差陽錯被誣陷是他們搶劫而得,並因此被捕入獄。
2、徐小猴
小貓的孿生弟弟。出獄後家裡發生了火災,徐媽和舅舅葬身火海。姐弟倆無家可歸,只能回去捕魚。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魚受重傷致死,臨死,他央求姐姐唱《漁光曲》訣別。
3、何仁齋
何父,娶了交際花薛琦雲,並和外國人創辦了漁業公司,但自己卻沒有實權。得知兒子想收留徐家姐弟,用拐杖趕走了他們。公司破產後自殺身亡。
I. 電影知識問答選擇題
影知識競賽
單項選擇題:
1.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一部電影是:(A)
A、《定軍山》B、《歌女紅牡丹》C、《漁光曲》D、《新兒女英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