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長春電影節。後面是金鹿杯是個紀念幣請問他是啥材質做的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4號
中國人民銀行定於2015年2月6日發行2015年賀歲普通紀念幣一枚。
一、2015年賀歲普通紀念幣圖案
該普通紀念幣正面刊「中國人民銀行」、「10元」、漢語拼音字母「SHIYUAN」及年號「2015」;背面主景圖案為一隻傳統裝飾造型的小山羊,背景為宮燈和花朵,幣面左方刊「乙未」字樣。
二、2015年賀歲普通紀念幣面額、規格、材質和發行數量
該普通紀念幣面額10元,直徑27毫米,材質為雙色銅合金,發行數量為8000萬枚。
三、該普通紀念幣與現行流通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中國人民銀行
2015年1月16日
2.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什麼時候
長春電影節是我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經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同意舉辦的電影節。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四大電影節」。
2021年12月21日至25日,第十六屆長春電影節將在吉林長春舉辦。本屆電影節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同時設置了「百年、搖籃、冰雪」三個關鍵詞為本屆電影節的特色主題。
11月12日,電影節組委會官網影片徵集通道正式開通,2020年7月1日—2021年11月1日之間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或公映的國產影片均可參賽。截至12月1日,本屆電影節共徵集參賽影片133部,其中有主旋律題材影片《金剛川》《長津湖》,《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還有一些業界評價較高影片,如:《你好,李煥英》《中國醫生》《一秒鍾》《1921》《守島人》《懸崖之上》《大城大樓》《我的姐姐》等優秀作品,可謂是佳作薈萃。
3. 首屆長春電影節是什麼時候
首屆長春電影節於1992年8月23日-1992年8月28日舉辦。
首屆長春電影節由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中國電影輸出輸入公司、吉林省文化廳、吉林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和長春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長春市人民政府承辦。
首屆長春電影節的宗旨是:「團結、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集電影活動、文化活動、經貿科技活動和旅遊活動於一體。通過上述各項活動,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國內外文化交流,促進中外電影界的團結和友誼,廣交朋友,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電影事業,擴大電影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
首屆長春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1、金鹿杯:《秋菊打官司》(香港銀都機構與青年電影製片廠聯合)
2、銀鹿杯:
《葛老爺子》(長春電影製片廠)
《闕里人家》(上海電影製片廠)
《人之初》(兒童電影製片廠)
3、特別獎:
《毛澤東的故事》(峨眉電影製片廠)
《燭光里的微笑》(上海電影製片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4. 長春電影節舉辦的意義
長春電影節舉辦既是展現新時代長春城市風採的重大機遇,也是當下繁榮文化產業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電影產業逆勢而進、擴大對外交流、充分展示城市形象、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的「金鹿獎」一直致力於褒獎優秀華語電影,謳歌時代,謳歌人民,新時代,中國長春電影節電影節更加註重在長春深厚電影文化底蘊中,找尋華語電影最為寶貴的精神依託——「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致敬百年風華。當前,長春正加快建設現代都市圈,打造「三強市」「三中心」,強力推動「六城聯創」,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在秉承新中國電影紅色基因,充分發揮電影搖籃特質,以中國電影的長春話語、吉林底色、中國故事,彰顯電影文化魅力,築就電影文化高地。
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舉行時間
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2021年12月21日-12月25日在長春舉行!本屆電影節特別設置「百年、搖籃、冰雪」三個關鍵詞為本屆的特色主題,其中「百年」這一特色主題,是本屆電影節的情懷點,更是貫穿於本屆電影節各項活動的始終。
本屆電影節設置的開閉幕式、電影展映、電影論壇、致敬「搖籃」、電影評獎、群眾文化等六大單元主體活動中,也將「百年」主題元素全面融入。
12月21日,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在長春體育中心五環體育館隆重開幕。據了解,開幕式中將重點融入百年輝煌等多重元素。
5. 中國電影的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國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文化廣影視集團國際大型活動辦公室承辦。電影節在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唯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電影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 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6. 1992年8月27那天發生了什麼大事
1992年
1992年大事
占據金三角的前國民黨余部向泰國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戰武器
1992年1月大事
1月2日 布特羅斯·加利成為聯合國秘書長。
1月2日 加利就任第六屆聯合國秘書長
1月2日 我國與烏茲別克建交
1月3日 我國與哈薩克建交
1月4日 我國與烏克蘭建交
1月4日 我國與塔吉克建交
1月4日 中亞五國協商建立共同市場。
1月5日 我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建交
1月6日 我國與土庫曼建交
1月7日 韓國宣布暫停美韓軍事演習。
1月20日 我國與白俄羅斯建交
1月24日 我國與以色列建交
1月30日 我國與摩爾多瓦建交
1992年3月大事
3月15日 中國棋院建院
1992年4月大事
4月2日 我國與亞塞拜然建立外交關系
4月5日 實行了6年的夏時制暫停
4月6日 我國與亞美尼亞建立外交關系。同日,塞席爾與南非建交。
4月7日 歐共體承認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國獨立
4月13日 金日成榮獲大元帥稱號
4月16日 我國派譴部隊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的行動
4月20日 金正日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稱號
4月20日 柳傳志宣布任命楊元慶成為聯想CAD部(計算機輔助設備部)總經理
4月22日 康克清逝世
4月27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徹底解體
1992年5月大事
5月12日 我國與斯洛維尼亞建交
5月13日 我國與克羅埃西亞建交
5月14日 聶榮臻逝世
1992年6月大事
6月1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當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發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屬人民幣
6月7日 戲劇家陽翰笙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
6月9日 我國與喬治亞建交
6月12日 上午,首趟烏魯木齊至阿拉木圖國際旅客列車從烏魯木齊開行
6月20日 中國樂凱集團公司河北省保定市宣告成立
6月21日 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逝世
6月22日 聶衛平戰勝林海峰,中日圍棋天元戰三番棋中方首次告捷
1992年7月大事
7月11日 鄧穎超去世
7月18日 按照其本人遺願,鄧穎超的骨灰由她身邊的工作人員撒在天津海河
7月22日 下午販毒大王埃斯科瓦爾從哥倫比亞恩維加多監獄越獄潛逃
7月23日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
1992年8月大事
8月3日 王洪文在北京病亡,終年
8月17日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成立
8月18日 英國首相梅傑宣布,在伊拉克南部開辟「禁飛區」
8月18日 曾經風光無限的王安電腦公司正式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8月23日 中國首屆電影節於晚在長春隆重開幕
8月24日 中國與大韓民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8月24日 我國與韓國建交
8月28日 我國首次拍賣破產合資企業
8月31日 故事片《秋菊打官司》在北京首映
1992年9月大事
9月4日 第一輛雪鐵龍ZX轎車以中國名字「富康」投放中國市場
9月28日 晚六時整,漫畫家、「三毛之父」張樂平在上海去世
9月28日 胡喬木去世
1992年10月大事
10月18日 中共十四大通過新黨章,決定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
1992年11月大事
11月3日 柯林頓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
11月17日 我國著名作家路遙逝世
11月20日 英國溫莎古堡失火
11月24日 南方航空公司一客機在桂林陽朔墜毀
11月28日 世界權威組織宣布:味精無害
11月21日厄瓜多發生海豚集體自殺事件
1992年12月大事
12月9日 英國首相梅傑在議會宣布查爾斯與黛安娜正式分居
12月21日 我國發射第二顆澳星,衛星升空後爆炸,原因不明
7. 1992年長春電影節吉祥物是什麼
1992年長春電影節吉祥物是金鹿。
中國長春電影節(Changchun Film Festival·China)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同意舉辦的國家級電影節。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主辦單位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承辦單位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長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8. 大型國際電影節獎金情況介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分,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分,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分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
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次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於A類即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舉辦了7屆。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爵獎」的8個獎項,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的。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曾經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評委。為了鼓勵亞洲新人創作、為亞洲電影向世界的擴張搭建平台,電影節於2004年在金爵國際電影論壇下,設立了亞洲新人獎,並資金重獎亞洲電影新人。
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當時國家廣電總局將中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定在上海還有很深的涵義: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文化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是上海這個城市對電影情結的一個還願。
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章程,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由四個主要活動組成:「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國際影片展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以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現在,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創辦,每年6-7月間舉辦,為期2周,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獎」,簡稱「水晶球獎」。從1959年起又同前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交叉舉行。
=============================================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獎項名稱: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其他名稱: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時間: 1953年
主辦單位: 西班牙
獎項介紹
Title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53年創辦,系西班牙舉辦的最早、也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西班牙國際電影節王後」之稱。電影節得到西班牙政府有關部門及一些企業和私人的支持、贊助,並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凡未參加過其他國際電影節的各國影片,不受數量限制,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審定批准後,都可參加電影節的比賽或會外放映。電影節每年一次,歷來在9月舉行,1961年至1972年改在6月或7月舉行,1973年又恢復在9月舉行,為期10天左右。該電影節1959年至1979年間正式評獎,電影節設「金殼獎」、「銀殼獎」等獎項。
=============================================
要搜集還真不容易,陸續會整理補充當中……
9. 92年發生了那些大事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正式施行,
1月2日 我國與烏茲別克建交
1月3日 我國與哈薩克建交
1月4日 我國與烏克蘭建交
1月4日 我國與塔吉克建交
1月5日 我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建交
1月6日 我國與土庫曼建交
1月15日 中國發行的第一張人民幣特種股票(b種股票)——由上海真空電子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b股在香港、上海市等地認購,
1月18日 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市等地發表重要講話,鄧小平的南巡談話對中國90鄧小平南巡深圳,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
1月20日 我國與白俄羅斯建交
1月24日 我國與以色列建交
1月30日 我國與摩爾多瓦建交
1992年2月大事
2月22日 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李珊珊出生,
2月23日 鄧小平南巡結束
1992年3月大事
3月15日 中國棋院建院
1992年4月大事
4月2日 我國與亞塞拜然建立外交關系
4月5日 實行6年的夏時制暫停
4月6日 我國與亞美尼亞建立外交關系,同日,塞席爾與南非建交,
4月16日 我國派譴部隊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的行動
4月20日 柳傳志宣布任命楊元慶成為 lenovo cad部(計算機輔助設備部)總經理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04-19 22:204月21日 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鄧琳琳出生,
4月22日 康克清逝世
1992年5月大事
5月5日,大陸男演員張一山出生,
5月12日 我國與斯洛維尼亞建交
5月13日 我國與克羅埃西亞建交
5月14日 聶榮臻逝世
1992年6月大事
6月1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當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發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屬人民幣
6月7日 戲劇家陽翰笙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
6月9日 我國與喬治亞建交
6月12日 上午,首趟烏魯木齊至阿拉木圖國際旅客列車從烏魯木齊開行
6月20日 中國樂凱集團公司河北省保定市宣告成立
6月21日 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逝世
6月22日 聶衛平戰勝林海峰,中日圍棋天元戰三番棋中方首次告捷
6月23日 烏魯木齊至阿拉木圖間開行國際列車
1992年7月大事
7月11日 鄧穎超去世
7月18日 按照其本人遺願,鄧穎超的骨灰由她身邊的工作人員撒在天津海河
1992年8月大事
「四人幫」之一——王洪文8月3日 王洪文在北京病亡
8月11日 中國跳水女運動員王鑫出世,
8月23日 中國首屆電影節於晚在長春隆重開幕
8月24日 中國與大韓民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8月26日 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楊伊琳出生,
8月28日 我國首次競拍破產合資企業
8月31日 故事片《秋菊訴訟》在北京首映
1992年9月大事
9月4日 第一輛雪鐵龍zx轎車以中國名字「富康」投放中國市場
9月28日 晚六時整,漫畫家、「三毛之父」張樂平在上海市去世
9月28日 胡喬木去世
1992年10月大事
10月18日 中共十四大通過新黨章,決定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
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04-19 22:201992年11月大事
11月6日,大陸女演員楊紫出生,
11月17日 我國著名作家路遙逝世
11月24日 南方航空公司一客機在桂林陽朔墜毀
1992年12月大事
12月12日 中國女跳水運動員陳若琳出生
12月21日 我國發射第二顆澳星,衛星升空後爆炸,原因不明
出生
1992年,有8個著名人物先後出生:
出生日期 姓名 性別 民族 籍貫 職業
1月1日 何可欣 女 漢族 北京市 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
2月22日 李珊珊 女 漢族 湖北省黃石市 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
4月21日 鄧琳琳 女 漢族 安徽省阜陽市 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
5月5日 張一山 男 漢族 北京市 中國著名演員
8月11日 王鑫 女 漢族 湖北省武漢市 中國女子跳水隊隊員
8月26日 楊伊琳 女 漢族 廣東省廣州市 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
11月6日 楊紫 女 漢族 北京市 中國著名演員
12月12日 陳若琳 女 漢族 江蘇省南通市
10. 92長春電影節的紀念幣值錢嗎
92長春電影節的紀念章值1元錢,不稱紀念幣,紀念幣是一個國家為紀念國際或本國的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傑出人物、 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體育賽事等而發行的法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