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如果把2020拍成一部電影

如果把2020拍成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01 12:03:14

① 如果2020是一部電影,那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2020是一部電影,那會是什麼樣子?

2020年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的開頭我們就遇到了新冠疫情的大規模爆發,這使我國在新年之際,大家都閉門閉戶,不能走親訪友,和往年的過年模式不太一樣,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新年到來時心情的愉悅,大家都開始流行“網拜年”,網拜年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人們沒有串門串戶、走親訪友,而是在家裡面通過手機、通過網路來給對方送上自己的新年祝福,以及自己對對方最真誠而美好的祝願,這樣的拜年方式可真是我們第一次見,讓人們都倍感新穎。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次新冠疫情,讓很多家庭都不能重逢團圓,特別是我們的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毅然決然的沖到了抗疫的第一線,保護著我們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② 一個電影,劇情是一群人被隔絕在體育場里,是關於空間的,最後還有畫面加了紅色濾鏡表示紅移

你好,未來。
2020的第一天,你感到陌生嗎?
其實還好。
這個數字,電影早就為你提前預習過了。
據Wikipedia不完全統計,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
今天Sir作為課代表就來數數。
人類為2020立過的flag,倒了嗎?
沒倒的,還好嗎?
曾經,電影創作者們都把2020當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年份,從沒考慮過觀眾真的要進入那一天,所以想像力不設上限。
電影說。
未來會天翻地覆。
人,終嘗自己造物的苦果。
《銀翼殺手》里,人造人。
被通緝的他們隱姓埋名在霓虹之中,而這個都市就像是他們命運的隱喻——
亮的地方越璀璨,暗的地方就越荒涼。
《鐵甲鋼拳》中,機器人。
2020年,拳擊手休·傑克曼懵了,因為法律讓他從此失業——
禁止了人類拳擊,各種機器人取而代之,走上了擂台。
基努·里維斯也不好過。
2021年裡,人類就可以直接利用人腦運輸資料——只要戴這么大個「頭盔」。
人不再需要說話。
外設成為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捍衛機密》
2020年代據說會很熱鬧。
人,遭遇外星訪客。
星際戰爭爆發,人類守衛地球,也不忘守護浪漫。
阿湯哥一邊打外星人,一邊還在撩妹。
△ 《明日邊緣》
2020年,埃菲爾鐵塔落成131年後,變成我們不敢相認的面目——
△ 《拉卡》
覆滿外星人的蛹。
宿體,是人。
而倖存者,要與蟑螂爭食。
由於對2020年的世界不甚樂觀。
有的人,開始尋找新家園。
星際大航海時代來了。
《史前行星之旅》在1965年就早做了打算。
它計劃,2020年人類會殖民月球,下一個殖民地是金星。
但相較於金星,火星其實是更炙手可熱的對象。
比如《火星救援》中的馬特·達蒙,就歷經千辛萬苦抵達了火星,並且……
用糞種起了土豆。
如攝於2000年的《火星任務》中指出的:
在所有的人類文明中 火星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宇宙並非混亂無序它是相互關聯的生命總是在追尋生命我們生來不就是這樣嗎?發現一個新的世界 再從那裡出發去尋找下一個新的世界
對於新世界的渴望,驅動著人們盼望新世代的到來。
這樣的2020太虛幻,太遙遠?
那再說說時間上更遠的,但實際上更近的。
如果說每一部歷史都是當代史。
那麼科幻片,可能是未來的漸近線。
有一部叫《人類之子》的電影,播報了2027年某天的早間新聞——
國土安全法案獲得通過。
在八年之後英國邊界仍舊關閉,經繼續遣送非法移民出境。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出現在7年後。
電影的劇情講述了人類一種頑固的恐慌——
斷子絕孫。
2027年,地球上最年輕的人類,死了。
什麼叫「最年輕的人類」?
原來,在多年低生育率的預警之後,所有人類都喪失了生育能力。
全球范圍內,19年來,都沒有一個新生兒誕生。
迪雅歌是最後一個。而他的死亡,就意味著全人類離死亡,更近一步。
人類,首次面臨作為一個物種整體的死亡危機。
歷史終結。
未來沒有未來。
有人絕望。
政府把自殺用品跟抗抑鬱的葯物
當作配給來發放
有人懺悔。
地震!污染!
疾病與飢荒!
我們的罪孽使神憤怒!
因此他收回了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有人……意外懷孕。
一個移民女孩乞求政府官員帶她安全離境,說著話就開始寬衣解帶。
蛻下衣裳,官員驚呆了。
這是19年來第一個孕婦。
人類又起死回生?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原本高抬的槍口也壓下了,所有人行注目禮。
宛若聖子降臨。
2006年我們看這部電影時還無太多感受,計劃生育仍是堅定不移的目標。
但十年之後呢?
看看現實中的數據吧:
日本相關部門統計,2019年1月到9月,新生兒67.38萬人,同期下降5.6%,是1899年有統計以來新低。
到年底出生的新生兒恐怕不足90萬。
《網易新聞》
從抱怨「都是因為人太多了」,到催婚催生,誰也沒做好這個急剎車的准備。
我們總是覺得科幻片太誇張。
但有時,電影也會被現實超了車。
《千鈞一發》的劇情提前降臨。
此時此刻,在一個人類基因可以被篡改的年代,我們要如何重新定義人類?
我們跨過2020的門檻。
但也有的朋友,永遠留在了2010年代,再也無法進入未來——
△ 近十年來滅絕的野生動物:台灣雲豹、加灣鼠海豚、東部美洲獅、諾式拾葉雀、北非白犀牛……
還有的電影,會用神同步扎中我們的心。
那就是1927年的黑白默片《大都會》。
在上個世紀初,電影就開始設想:一百年後會怎樣呢?
到處是摩天大樓。
汽車、軌道、飛行器在城市森林間穿梭。
未來人們的生活,那叫一個理想啊。
身強體壯的青年在體育場里追逐賽跑,夢回雅典黃金時代。
美麗的花園里,少爺和美女競相追逐。
有噴泉,有珍禽,有奇花異草,宛如伊甸園。
可就在氣氛快要達到極樂之時,一個衣衫襤褸的陌生女子突然出現了。
他,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人。
好奇心驅使下,他尾隨陌生女子,進入了一個被隱藏的地下世界。
——原來,地上烏托邦的繁榮,把這群人全都踩在了腳底下。
這些工人如工蜂一樣日夜操勞。
像僵屍一樣上班、換班。
像不像地鐵里早高峰的樣子?
一場事故。
機器故障,工人們從高處跌落。
在驚懼之中,弗雷德的視角里,巨大的機器變成了張開嘴巴的魔鬼。
而工人們被驅趕著,前赴後繼地成為這魔鬼的食糧。
但真正的恐怖,並不是弗雷德的幻想,而在於幻想散去之後的現實——
不過幾分鍾,地下工廠的秩序就被穩定了。
畫面右下角,還有受傷的工人在被抬離現場。
而新的工人就已經被補充上了崗位。
機器繼續運轉,噴射有力的蒸汽。
一切又熱火朝天、欣欣向榮,好像幾分鍾前這里不曾發生過死亡。
又或者說,一群人的死亡,和一把螺絲釘的報廢,並沒有什麼兩樣。
從小養尊處優的弗雷德,也想感受一下工人們的生活。
但很快,他就精疲力盡。
絕望中,他向身為資本家的父親大喊——
父親啊——!父親啊——!
十個小時的工時永無止盡嗎——?!
十個小時啊。
人性如何能忍受這樣的摧殘。
1866年,經過無數工人運動的抗爭,世界終於確立了8小時工作制,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然而,如今我們回看《大都會》,居然會覺得——導演弗里茨·朗還是想得太仁慈了。
十小時根本稀疏平常。
十二個小時的996更是福報。
今年又一部電影,轟動全世界。
快一百年了,人類又回到同一個寓言——
《寄生蟲》構造了地上地下兩個階級的生活(存)空間。
富人甚至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富麗堂皇的別墅之下,藏著一間充滿暴力與哭聲的地下室。
階級如此森嚴、隔絕,甚至不可知。
未來。
在過去一百年間總是以褒義詞的面目出現。
未來之星,未來計劃,未來可期。
如果說科學是一種宗教,那麼未來簡直是一個許給全人類的天國。
它就在你抬頭仰望的前方,閃閃發亮。
激勵著無數人為之奉獻,淡忘了現實的痛苦,無比地歡欣雀躍。
但當我們真的快要推開那扇未來的大門,卻日益逡巡不前——
未來,真的會善待我們嗎?
拜電影所賜,在一個未來的日期到來之前,我們已經在那裡經歷過重逢和離別,預演了勝利和遺憾。
但當真正相逢,當現實撞進未來,我們應當如何致意?
Sir不得不再次提到賈樟柯的《站台》。
2000年的電影,講的是上世紀80年代一群文工團青年的故事。
他們最經常唱的一首歌,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在檯面上給鄉親們表演,歌詞唱的是: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盪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
在台下唱,歌詞就被團員們偷偷篡改成: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
遭到團長的斥責,團員崔明亮還和領導頂起了嘴:
-再過二十年 那什麼時候了
- 2000年
-2000年咱們國家要實現什麼目標
-實現工業 農業 國防 科技 四個現代化
-那你的目標呢 老婆七八個 孩子一大堆啊?
雖然雞同鴨講,但無論是「盪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的柔情,還是「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的戲謔,無論是代表官方話語的團長,還是年輕反叛的後生,都對20年後懷有不同形狀的希冀。
後來,面臨改革開放,文工團被解散了。
山西的小鎮青年開始走南闖北。
他們在曠野里欣喜若狂地追趕人生中呼嘯而過的第一輛列車。
也品嘗了世間的心酸和冷眼。
逐漸,他們把曾經的豪情壯志,寫成落葉歸根。
影片的最後,他們到達了曾經歌曲中唱的2000年。
已經人到中年的崔明亮回到了小鎮,坐在沙發上打盹,老婆在旁邊哄孩子。
火車的鳴笛聲,變成灶台上水壺燒開的哨音。
如今不覺,距離《站台》拍攝的2000年,也已經又過去了20年。
二十年後再相會,2020會是他們想像的樣子嗎?
實際上,賈樟柯十五年後拍《山河故人》時,他幻想的2025年也已經換了新天新地。
只有片尾,趙濤在雪地里起舞,還依稀有著當年《站台》里她飾演的尹瑞娟的影子。
像是一個隱喻:
在變更之中,只有孤獨是一種超越時代的情緒。
當下的我們總是在想,10年後、20年後、100年會怎麼樣呢?
無論是更好還是更糟、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我們好像總會發現,想像趕不上變化。
幻想極易過期。
原著設定在2021的《人類之子》,在拍攝時把背景推遲到了2027;
原著設定在2029的《攻殼機動隊》,影視化時也把時間線延遲到了2040;
《大都會》的10小時工作制,如今看來不值一提;
更多的想像,則被我們遺忘。
像在沙發上打盹的崔明亮,只會在夢中想起年輕時的一腔熱血。
當唱起《和2035年有個約》時,你還記得若干年前是和誰約定「二十年之後我們再相會」?
正如《銀翼殺手》中的2019年11月,一個人造人留下的那番著名的遺言:
我所見過的事物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我目睹戰船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在海面上可見火花燃映的絕美光芒然而 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流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 《銀翼殺手》(1982)
而我們現在才知道,他說的「時刻」,並非指代我們已經經歷過的歲月。
而是我們曾經相信的未來。
然而,這或許也是人類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我們從不因為害怕被打臉,而懼於繼續為未來抹上名為相信的顏色。
因為我們知道,當走進2020。
當過往的想像撞進確定的現實。
仍然有未來,等待在我們的前方。

③ 2020年,第一部電影《末代皇帝》,中意合拍

正准備看佳片有約,少爺過來了,說聽翻譯不太舒服,換個電影看吧…我說好吧…於是少爺給我翻出這部電影…

片長將近四個小時…

熟悉的演員:英若誠,陳沖,鄔君梅,尊龍…

與純國產的電影不同,沒有大場面,也沒有追求場景和道具,只是「意」…

歷史的「逝」,時間的「逝」,人生的「逝」,愛情的「逝」,一點點的「逝」,那種拚命抓住又無力回天的「逝」…

也許是因為去掉了「飾」,所以才更能體會到「逝」的味兒…

忽然想,這也許是因為旁觀者的角度才能詮釋出來的嗎?所以一個老外拍出這樣一部電影…

有趣的是,這是1987年的老片,我沒看過,而少爺是看過兩遍的…

④ 作為觀眾,您對「從不很少有,有時總是」(2020)電影有何評論

鏈接:https://pan..com/s/1BVZMmp1a5io3W_yNizR4xA

提取碼:yfvu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是伊麗莎·希特曼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茜德尼·弗拉尼根、塔莉婭·萊德主演,於2020年2月25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少女奧頓意外懷孕後,在表妹陪伴下踏上墮胎之旅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⑤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你的人生像哪部電影感覺如何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到一定的年齡段,回首走過的路,回想經歷的事,即有獲得感,也有滄桑感。懂得了什麼是看淡,什麼該放下。人的一生,就像一部電影,這是對人生的最好詮釋,最佳的形容。只是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人生閱歷迥異,所主演的人生戲劇、人生影片不同罷了。我的人生就像路遙的優秀作品改編的優秀影片《人生》。我當讀這部優秀的小說,我被高佳林的命運觸動;而欣賞到《人生》的影片,更被高佳林曲折的人生、凄美的愛深深震撼。我深知,讀《人生》小說有觸動,後看《人生》電影受震撼,是因為高佳林的人生與我相似,我的人生與高佳林契合。我是一個農村後生,一心改變命運,心有夢想,夢在山外,山外的世界很精彩,是一首遠方的詩,是一幅心跳的畫。因此,家鄉的情和心中的愛,逐漸淡化,甚至一下子變成了一份記憶。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是殘忍的。離開家鄉,在異域縣城奮斗、打拚、追求、生活,到頭來身心俱損,竹籃打水一場空。我記得,那年暮秋時節,我背著空空行囊,一身風塵,又回到家鄉。我和高佳林一樣,跪倒在家鄉的小村口,頭叩在厚重鄉土,手抓著溫暖的鄉土,淚流滿面一一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人生》中高佳林的人生就像我的人生!

題主好!時間從來不語,確回答了所有問題。它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晴時有風,陰有時雨。

每個人的生命其實都是一本書,上面詳細記載了一個主人翁的一生,發生在他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走過的每一段路,他的歡樂,他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把他的一生拍成一部電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與之類似。因為,在世上,每個人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人說: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可實際卻是:

林深時起霧,海藍時浪涌,夢醒時夜續。

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答你的問題,願你今後的人生,雨天有傘,天黑有燈,餘生有良人相伴,從你遇見我的這一刻開始,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在你的身邊發生

《超大號美人》

1、

胖女孩摔了一跤,起來一看鏡子,發現自己身材火辣老漂亮了!一度變的超級自信:以往自卑不敢去做的,現在統統解決:撩漢、參加比基尼大賽、去國際大公司應聘前台…

當她表達出內心的篤定和這份超級自信後,現實世界也跟著變化了…不但IT男被他降服,連超模富三代也被她吸引;不但走出了地下室的破工作,還做了前台,又升級為CEO助理!她還頂著肥碩的身材,上台參加了比基尼大賽。那種爆棚的自信感染了全場觀眾,她以風趣幽默的脫口秀技壓群芳。

這一切,都只是「她以為自己變美了!」

可事實是,鏡子說了謊!

她依然是過去那個胖女孩。

2、我就曾經是這樣的人,因為矮,所以經常自卑,做事情畏畏縮縮,甚至認為別人看輕自己,嘲笑自己。

就這樣自卑了二十年,直到我開始正視自己的內心。

當一個人內心產生強大的自信力 其氣場會讓每一個靠近她的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力量!

因為,有誰不挑剔自己呢?

3、

年輕、多金又很美麗的女總裁,也在意自己說話聲音不好聽!長相完美的健身房女孩,也因為自己某些細微的不完美而苦惱…

所以,

一個人的自我看法,確定了世界對你的態度

你卑微,就沒人注意你;

你用力綻放,即使是一朵蒲公英;

也一樣能點亮草坪。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我的人生是一部闖關艱險勵志片

自帶充滿正能量,勇氣,不甘平凡。自我創新,從什麼都沒有到有,雖然我女體可我自新認為有英雄氣概,從不怕任何困難,哪怕刀山火海 我也要用智慧用創新用內心強大的力量去嘗一嘗闖出來。困難重重。一無所有卻自我擔當。

有過失落有過奮斗憤怒,有過咆哮,低谷時學會自己療傷,

站起來繼續戰斗,我是女戰士,我要自己破繭而出,從不喜歡訴苦,從不喜歡朝她人伸手。

當經歷過後跌宕起伏,變得內心強大。心境坦盪自然。

從不畏懼,以往經歷中屢次能化險為夷,推理事態,找到新的開端。起到很好的生機打下堅固的能量。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會繼續努力奮斗下去。

現實版的:像魯濱遜漂流記。

《老師好》 ,對,就這部

於謙演的。

這是一部十分傷感卻又略帶喜劇的一部電影,像極了我在學校25年的人生。

從與一屆屆學生一次次相聚,到一年年與畢業生一次次別離,周而復始。

面對他們青春懵懂的世界,我們從開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鬥智斗勇,到理屈詞窮,痴人說夢。

我們喜歡跟「洛小乙」們講道理,我以為他們懂,但似乎不管用。

人在教室,心在九霄,說話,睡覺,可問題是還不讓制止!

一部電影只有一次開場白,我的人生里有無數次這樣的開場,看到苗宛秋為了讓洛小乙重新回到課堂,窮追猛打,追到天涯,想想自己晝度夜思,不辭勞苦,何嘗不是鞍不離馬,身不離甲?

「車子丟了,我可以花錢再買,但是你們的時間呢?」

我也無數次跟學生說過這樣的話,時間是你們唯一的資源。

洛小乙們為了跟老師「死扛」,把苗老師的新車掛到旗桿上,趁他上課時間偷偷扣掉他瓷缸上的「獎」。

現實中有多少個洛小乙,我們多少人成了苗宛秋?

2019,我不知道自己對「洛小乙」發了多少次脾氣,不記得跟苗宛秋有多少一樣的經歷,也忘了多少次安慰自己。

2020,高考在即,在疫情日子裡,我仍然告訴自己:「洛小乙」,一起努力!

盡管我不想看到他們「假努力」的樣子有多幼稚,甚至赤裸裸放棄,但是,我還會跟他們站一起,他們是這個世界復雜、多元、個性的一代,我們只是偶遇才有了這場生命相聚。

感謝「洛小乙」,恰逢你們正青春,我才正年輕。

其實,每次猛一進教室,你們忙亂、迅速歸位的意義,我都懂。

只是習慣了你們淘氣,習慣了你們的笑聲。

一起努力,一起珍惜,一不經意,你成了我,我成了你,這可能就是一個老師的幸福吧。

這一定是對我此刻心情最好的注釋。

我們本想活的更好,卻最後活成了樹哥

《Hello!樹先生》是一部喜劇電影,由博納影業集團、上海電影集團、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韓傑執導。由王寶強、譚卓、何潔等人參演。

該片講述一個叫「樹」的人,他的村莊異常寒冷,積雪難化。「樹」還是單身,在村裡的汽修鋪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有人還在種地。聚會的時候,如果沒有被人取笑,「樹」就沉默著,象曠野里被人忘記的一棵樹

如果說李獻計歷險記告訴我們一個古怪的病叫做時差症, 那麼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則告訴我們一個怪病叫做視幻症, 這是一種非凡的病, 可以讓人看到幻想里的東西, 甚至可以將幻想里的東西添加到現實世界裡,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你就像上帝一樣, 可以任意主宰你視覺里的世界, 這是何其壯觀, 何其迷人的世界啊.

影在敘事手法上,值得 探索 的是真實與虛幻的問題。這篇影評中,作者分析有理有據,很有說服力。

樹走在大路上又遇到電影里唯一一個誠心相待的小庄,小庄相約樹天黑一起喝酒。樹在和小庄一起唱酒時他是最自然的時候,沒有多佘地動作,沒有多佘地說話,接近他真實的自己。這里又通過樹的獨白,交代他哥哥什麼時候死的,他想不起哥哥的臉說明那個時候他還小,而且已經是過去很久的事情了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又都是配角,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是能若此深刻的體會。有時笑,有時哭。電影的時長一般是一個多小時,而自己人生的這部電影卻是一生……不經意間,上半場就過去了,而後半場還在自己手中,一點一滴都在繼續中……希望每個人都能把握好現在,走完精彩的後半生。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寒風中送去了張張不舍的臉龐,又在春風中迎來多少令人期待的笑容。感人的,傷人的,深刻的或是已經被遺忘的個個片段,演繹著人生一部自己的電影。身邊的角色像風中的落葉一樣,來了而又要離去,一直都在不停的更換著,不變的只有自己這個主角。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自己是導演更是主角。主角與各配角共同在劇中盡情的演繹著生活的悲歡離合。導演沒有權力去支配戲中的配角,不能知道配角會在什麼時候出現,會有什麼樣的配角,又會在什麼時候猝不及防的離去。但主角始終不移的控制著劇中的情節,這就是一步一步走出的人生路線。沒有一個人能一生的陪伴另一個人,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電影里,只是其中的一個片段或是一張圖片而已。所以不停的在分離與相聚中,揮手相別或熱情相

擁。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當有一個新的角色不經意闖進來時,一個新的花幕就拉開了,又會有新的色彩注入進來,也許是鮮艷的,也許是暗淡的,有真實的,也會有虛偽的。那一些張揚,活力四射的角色在場的時間總是比較短;而那些平淡的,嘮嘮叨叨的角色在場的時間總是特別的長,甚至是相遇後的一生。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角色並無好壞之分,因為他們演繹的好壞並不能直接影響到整個劇情的發展。如果配角在恰當的時機出現,能讓劇情加速的發展;如果配角在不恰當的時機出現,會讓劇情暫時的中斷,甚至倒退。導演不能去控制配角,那就要快速的去適應配角,讓他能夠在戲中和諧的發揮,如果真的與自己的劇情相違背,那就要最快的脫離這樣的配角,以免影響到劇情的效果。配角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催化劑,是提高劇情視覺效果的最好調料,所以很多導演,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著自己需要的配角。身為一個好的導演和主角,應該要學會去保留一些片段,也要大膽的去剪掉一些多餘的片段,只有一個個留下來的片段,才是構成這部電影的元素。劇中有好多很好的角色,不得已而離戲,還有的一出場的,就註定著一生都會有他的位置。這就是人生這一部電影,殘酷而柔情的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的人生還在繼續,我的電影還沒到結局。現在的人生像當幸福來敲門,肖申克的救贖前半段。但結局還不知道。

《肖申克的救贖》

每當現實令我疲憊得產生無力感,翻出這張碟,就重獲力量。毫無疑問,本片位列男人必看的電影前三名!回顧那一段經典台詞:「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輝,即使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獄,也無法長久地將他圍困!」在我們自己的現實中,我們註定是自己劇中的主角,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我們經常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實。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傑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閱讀全文

與如果把2020拍成一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沃爾瑪有什麼電影 瀏覽:858
歐美尺度大無法上映S的電影 瀏覽:236
曼谷泰國的王寶強電影里的歌 瀏覽:869
電影男主角的名字是潘爺 瀏覽:275
老港片電影名字 瀏覽:153
聲之形電影什麼時候出 瀏覽:522
台灣大叔電影 瀏覽:345
90年代公安警匪電影大全 瀏覽:740
不歸路電影粵語百度雲 瀏覽:153
上海電影節2018開票app 瀏覽:548
電影肚臍圖片 瀏覽:317
2017中國引進泰國電影 瀏覽:907
邵陽步步高新天地電影院在哪 瀏覽:80
吳鎮宇和大B電影叫什麼名 瀏覽:506
我的世界大電影破碎拯救之 瀏覽:200
2020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968
免費一級不卡電影網站 瀏覽:915
大內友花里愛情電影網 瀏覽:99
電影慾望愛人演員表 瀏覽:453
電影血書5完整版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