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第一部彩色的電影是誰主演
中國第一部彩色的電影是梅蘭芳主演的。
1948年6月30日,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正式開機拍攝,電影由華藝影片的創辦人吳性栽出資,由費穆擔任導演,梅蘭芳和姜妙香領銜主演,李生偉和黃紹芬擔任攝影,韋純葆擔任剪輯,顏鶴鳴負責彩色和錄音技術方面的所有問題。
幕後花絮
梅蘭芳先生在文章中寫道:(拍攝《夜訴》一場時)大段唱功我都圍繞著織布機做身段。當然,現場根據實物又有許多變動,機上的梭子成為我得心應手的舞蹈工具,有時我還扶著機身做身段,昨夜預先設計好的身段,大部分都用上了。我覺得舞台上的基本動作,在這里起了新的變化,這架龐大的織布機,給了我發揮傳統藝術的機會。
費穆後來評價梅蘭芳說:蘭芳拍戲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只要機器移動,他便立刻進到戲里去了,一個大角兒的確有他大角兒的道理。
Ⅱ 中國第一部彩色的電影是誰主演
梅蘭芳。我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這部電影是用16厘米彩色影片攝制,再放大成35厘米標准影片。還因為當時的條件限制,攝制時燈光不足,色溫不穩定等因素,再加上缺乏拍攝彩色片的經驗,以致影片的彩色不夠,但它確實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
《生死恨》是京劇舞台電影,直至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了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攝影的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主演),它不但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舞台戲曲片,也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
《生死恨》劇情介紹
《生死恨》是一出嚴肅的悲劇,講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書生程鵬舉和少女韓玉娘被金兵俘虜為奴,並被強配為夫妻,婚後,玉娘鼓勵程鵬舉逃回故土,投軍抗敵,並把自己的一隻鞋給程鵬舉為信物。玉娘在丈夫逃走後歷盡磨難,流落尼庵,輾轉重返故土。程鵬舉以鞋為線索,終於找到了韓玉娘,但韓玉娘已病入膏肓,在團圓之日含恨而死。
影片保留了越劇藝術唱腔優美的特點,同時,發揮了彩色電影的優勢,攝影和美術處理追求中國藝術獨特的意境。
影片上映後不但受到觀眾的歡迎,並獲得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舞台藝術片一等獎,並在1954年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音樂片獎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同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為美國影星卓別林放映了此片,被卓別林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Ⅲ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是
1935年,美國拍攝出彩色影片《浮華世界》又譯(名利場),標志著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的出現,從而使色彩真正作為一種元素、手段、風格進入了銀幕的世界。由此,開始了彩色影片製作的時代。
Ⅳ 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 彩色影片、紀錄片、第一次影展
1935年,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問世:馬摩里安在他執導的《浮華世界》中首次使用了彩色技術。
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爾放映了他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世界第一部"紀錄片"--《工廠大門》。
1922年,美國人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完成並公映,是世界上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記錄片。
1932年,世界上的第一個影展--威尼斯影展誕生,主要的首獎是金獅獎。
Ⅳ 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影片以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劇為藍本,對原劇進行了刪減,用16毫米彩色膠片攝制,然後翻制為35毫米。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此後,中國大陸再無拍攝彩色片的紀錄。
直至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了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攝影的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主演),它不但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舞台戲曲片,也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影片保留了越劇藝術唱腔優美的特點,同時,發揮了彩色電影的優勢,攝影和美術處理追求中國藝術獨特的意境。影片上映後不但受到觀眾的歡迎,並獲得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舞台藝術片一等獎,並在1954年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音樂片獎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同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為美國影星卓別林放映了此片,被卓別林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Ⅵ 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什麼時候公映
1935年6月13日在美國上映。
《浮華世界》又稱《名利場》(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是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的諷刺小說,於1847年出版,並曾多次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書名早年中譯為《名利場》,其改編的同名電影《浮華世界》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
(6)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擴展閱讀
《浮華世界》標志著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的出現,從而使色彩真正作為一種元素、手段、風格進入了銀幕的世界。
由此,開始了彩色影片製作的時代。電影色彩的出現,首先增加了電影對自然世界的表現能力,色彩在影片中既是一種再現客觀世界的技術條件,又是表現人物、表達情感的藝術手段。
彩色電影的發展,由早期的關注色彩對自然界接近,發展到關注如何再現自然界中色彩,後來發展到如何自由地表現自然界的色彩。電影色彩的利用,豐富了電影的表現形式,豐富了電影的視覺效果,豐富了電影的藝術風格。
參考資料網路——浮華世界
Ⅶ 人們常說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電影是什麼
《紅色沙漠》
相關介紹:
1964年安東尼奧尼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彩色片《紅色沙漠》並獲得威尼斯金獅獎。在這部影片中,安東尼奧尼創造性的運用色彩作為影片的一個元素,用色彩和調子來傳達人物情緒,營造影片氛圍。權威的《電影筆記》認為,《紅色沙漠》問世後,電影世界才算有了真正的彩色電影。
(7)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影片講述了現代工業文明之下一個名為吉蓮娜的女子的精神狀態和混亂的內心。女人和她的丈夫共同生活在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工業城市,丈夫是一個大型企業的經理,這座城市的上空常常是煙霧籠罩,這使女人感到非常郁悶,整天焦躁不安而且神情恍惚。
而女人的反常似乎只是因為在一次車禍中受到了驚嚇。時間長了,女人發現以前同丈夫和兒子之間的那份親密再也不可能存在了,那位丈夫的同事對她的感情也無法撫慰她寂寞的心靈。
女人想找到理解,找到感情,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在這樣一個現代文明的社會豐富的物質生活里,女人徹底的迷失了,內心空虛孤獨猶如一片荒蕪的沙漠。
Ⅷ 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是哪部
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是《浮華世界》
電影發展中一個重要步驟是彩色電影於1930年左右引入市場,而被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彩色電影片是1935年的《浮華世界》。
《浮華世界》故事取材於英國十九世紀初期攝政時期及滑鐵盧戰役之後的社會形形色色,副標題為:a novel without a hero, 一本沒有英雄人物的電影,是指體現了人類自私自利,追逐虛榮的一面而迥異於當時盛行的英雄式浪漫主義電影。
情節圍繞在利蓓加和愛米麗亞兩位個性完全不同的年輕女子之間的際遇而展開。利蓓加是個窮畫家的女兒,幼歲時父母雙亡,就讀於平克頓女子學校時,受到平克頓小姐的歧視,使得利蓓加想盡辦法要躋身上流。愛米麗亞·塞德利出身富商家庭,秉性善良柔弱,
青春全獻給了喬治·奧斯本。利蓓加在愛米麗亞家作客一周,認識了愛米麗亞的哥哥也是殖民地的收稅官喬斯·塞德利,因為喬治暗中破壞,沒得到垂愛。喬治和愛米麗亞結婚後,沉溺於賭博聲色之中,甚至准備邀利蓓加私奔的故事。
(8)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利蓓加
利蓓加是在爵士彼特·考利家擔任家庭教師,在那裡,她不但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歡,還得到了考利家的老處女姑媽瑪蒂爾達的贊賞。
2、艾米利亞
出身富裕的艾米利亞·塞德利,愛上了迷人的軍官喬治,並不顧家庭反對毅然嫁給了他,而貝姬也秘密地和羅頓·考利、考利家族最有可能的繼承人結了婚,瑪蒂爾達一氣之下將新婚的小兩口趕出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