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大恐怖怪獸電影是哪些
10.火龍(電影:《火龍帝國》)在東方一說起龍,就會有很多深層次的含義,而在西方事情就簡單多了,龍引起的聯想就是害人不潛的怪物。
而影片《火龍帝國》里的龍雖然出現在21世紀,但是龍的本性依然不改,還是到處噴火,毀滅一切。不過也像所有故事中發生的那樣,當人類遇到危險的時候總會有英雄出來拯救世界。2084年的英國倫敦,一條沉睡千年的龍被驚醒了,醒來的它噴出火焰毀滅萬物,人類迎來了一次前所未 有的浩劫。20年過去了,地球已經不復以往的樣子,龍和它的後代們把整個地球變成了一片廢墟,大多數的人都死了,倖存的人們大部分都住在一個中世紀的古堡 里,生活極其艱苦,他們的首領便是主角奎因,他的任務就是保護這一小群人的安全。困境中的一天,古堡里來了一群美國人,領頭的叫凡·贊。他們一路過來,據 說已經殺死了一些龍,在碰見奎因帶領的人以後,凡·贊鼓動大家一起去斬殺那隻領頭的龍,如果殺了它,龍的族就無法繁衍下去,人類將有希望恢復文明。奎因並 不願意冒險,因為類似的事情以前發生過,試圖殺龍的人全都給龍殺死了。可凡·贊是個很難說服的人,他堅持自己的意見並帶著奎因的一些人走了。結果這些人中 除了凡·贊和少數人外都沒有逃脫死亡。並且龍還發怒襲擊了奎因的古堡,大部分人都在火焰中死去。此時,奎因已別無選擇,他和凡·贊只有出發去倫敦面對那隻 幾乎毀滅了地球的龍,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和一線生機……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十位:火龍(電影:《火龍帝國》)上榜理由:古老的傳說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毀滅。怪獸指數:★★
9.巨型蟒蛇(電影:《狂蟒之災2》)茂密的婆羅洲叢林里,有一片未經開採的原始雨林,險要的地理環境成為了各種動植物 的天然保護屏障——「血蘭」就生長在這里,這是一種極為稀有的紅色蘭花,相傳它分泌的漿液可以「永保青春」。「血蘭」的生長之地盤卧著致人死命的巨型水 蟒,它們看似是「血蘭」的守護者,實則不過是因為「血蘭」恰巧長在了它們的領土上。並且「血蘭」的奇特功效還延續到了蟒蛇身上,將它們變得更加兇狠異常, 同時還除去了自身壽命的限制,就像是不死的復仇女神,任何一個膽敢踏入它們領地的不速之客,回神之際就已然斃命……
1997年拍攝的電影《狂蟒之災》著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那栩栩如生的凶 殘巨蟒至今依然停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而時過七年,隨著CG技術的逐步完善,電影《狂蟒之災2》賦予了這只巨型爬行動物更加真實的生命,影片中那條身長40 英尺的巨型蟒蛇以水蟒為原型,在電腦特效的幫助下表現出了真實水蟒不可能擁有的超常智慧,看起來更像是一種會思考的生物,而這種跨越了生老病死界限的巨蟒 是不是應該相應的具有人的個性?《狂蟒之災2》也給出了答案。影片中的蟒蛇是一種嗜殺機器,它那小巧的腦袋裡只會考慮一件事情,那就是——午餐吃什麼?正因為它不會展現出類似於怨恨、嫉妒或憤怒的情緒,所以才會顯得更加冷血、可怕。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九位:巨型蟒蛇(電影:《狂蟒之災2》)
上榜理由:典型的好萊塢商業製作,蟒蛇的兇猛襯托出人性的丑惡。怪獸指數:★★
8.鐵血戰士(電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1987年一部反映外太空生物肆虐地球的電影《鐵血戰士》上映了,這部電影可謂影響深遠,其中鐵血怪物的形象更被評為20世紀電影中最成功的異形造型。到了2004年,好萊塢給鐵血戰士找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這就是另外一位著名的電影怪獸——異形。
影片《異形大戰鐵血戰士》講述了在南極洲巨大的冰層下面發現了一座神秘的金字塔,一支探險隊 前往這片地球之南的冰封大陸展開考察。深入冰層2000多米後,他們發現該金字塔混合了阿茲特克、埃及、柬埔寨文化,金字塔內部先進的技術也表明,顯然有 一種地外生物長期造訪此地達千年之久。正當他們吃驚不已的時候,塔門突然毫無預兆地關閉,所有人被封閉在迷宮般的塔內,一個恐怖而駭人的真相終於浮出水 面。原來外星生物「鐵血戰士」在此囚禁了另一外星生物「異形皇後」,皇後每隔100年便產下異形的胚胎蛋,年輕的鐵血戰士通過與異形後代的搏鬥,來完成證 明自己的「成年儀式」。兩大外星物種進行開了終極之戰,無論誰贏人類都會是輸家。
每個鐵血戰士都會選擇他們喜愛的武器和風格來捕殺獵物,不過他們通常認為獵殺人類最具有挑戰性,和有頭腦、武裝的人類近身搏鬥非常值得,人類和鐵血戰士們展開了幾次對決,結果每次都是人類損失慘重,因為鐵血戰士的信條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八位:鐵血戰士(電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上榜理由:嗜血成性的獵殺者,是人們心中無法忘卻的電影怪獸。怪獸指數:★★★
7.異形(電影:《異形》)1979年,一部經典的電影誕生了,這部經典的電影就是——《異形》。
一艘正在太空航行的人類飛船,這種外星生物可以寄生在人類的身體中快速成長、繁殖,而被寄生者很快就會死去。生物快速發育成長,逃到飛船的底層,開始瘋狂地尋找食物。飛船上的成員接二連三地遇害,女科學家溫莉與外星生物展開了不屈的戰斗……
《異形》開創了恐怖電影的新模式,成功的將科幻與恐怖結合在一起,並賦予 了深刻的內涵:「異形」的世界中浸透了七十年代美國文化大動盪的特色,外來的沖擊以及自身的壓力使當時的人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那感受就如同在黑暗中真 的潛伏有外星生物一樣。對於異形這個全新外星生物的精彩設計,無疑是影片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在蛋中孵化,侵入人體在其中作繭,然後再成長完成破 體而出,長大後就成為了兇狠、敏捷的怪物,而且血液還是強腐蝕性的酸液。這種設計帶來的冰冷、血腥的恐怖感和影片灰暗、壓抑的基調相結合,進一步強化了人 們在這個幽閉空間中危機四伏的恐慌、緊迫感。
由於年代久遠,當時的電影特技並非像現在這樣發達,所以製造大量的特技鏡頭是不現實的,影片巧妙的繞過了這些不利因素,全片只有一隻異形,而且觀眾真正看到面目猙獰的異形全貌也是在電影的末尾了。不過越是看不到的,越是最恐怖的,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七位:異形(電影:《異形》)上榜理由:怪獸電影中耀眼的明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電影模式。怪獸指數:★★★☆
6.史萊克(電影:《怪物史萊克》)影片《怪物史萊克》有著和所有童話相類似的開頭,史萊克的故事也是這樣開始的:很 久很久以前……在某個遙遠而偏僻的地方,有一個大沼澤,沼澤里住著一隻叫史萊克的綠色怪物,他有點神神叨叨,喜歡抱怨生活,不過是心地卻不壞。但是有一 天,他平靜的生活結束了,領地里突然闖進來一群從童話王國逃難到此的不速之客,原來那裡現在被一個叫法爾奎德的暴君所統治,他還掠去了美麗的公主菲奧娜, 強迫她做自己的新娘。為了恢復往日的平靜的史萊克便踏上了營救公主的旅途。路上,史萊克還捎帶手地救了一隻愛嘮叨的騾子唐基,感恩戴德的唐基也因此成了史 萊克忠心耿耿的追隨者。最後和所有童話故事裡的英雄一樣,當然是正義戰勝了邪惡,史萊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成功的從暴君手中解救出了公主。
史萊克起初是一個自私、封閉和冷漠的傢伙,他心中沒有愛,更不懂的如何去愛,在他眼裡他的沼澤地就是全世界的中心,他的好惡就是他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直到驢子和公主出現了——驢子帶給他朋友的情誼,公主的愛融化了他剛硬的心。漸漸地,史萊克懂得了去付出,去愛。
本片中的史萊克不是白馬王子,甚至他連人都算不上,只是一個圓滾滾的綠色怪物,可是他卻是電影中最可愛的怪物,他醜陋的外表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人們對於這個綠色怪物的喜愛使影片《怪物史萊克》收獲了近5億美元的票房,並成為奧斯卡的第一部最佳動畫長片。
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六位:史萊克(電影:《怪物史萊克》)上榜理由:溫馨感人的童話故事,電影史上最可愛的怪物。怪獸指數:★★★☆
5.大白鯊(電影:《大白鯊》)《大白鯊》是斯皮爾伯格震驚世界的成名作,影片將懸念、恐怖以及人類與災難頑強抗爭的精神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其獨特的氛圍,驚險的情節,卓越的特技效果都令人難以忘懷,是影史上第一部北美票房過億的影片。
在一個偏僻的海濱小鎮,每到夏季,人們都來到這里的浴場度假 消閑。突然有一天一對青年男女去晨游,然而女的卻死於非命。要知道在過去25年中,這個鎮從來沒有發生過命案,剛剛到任的警察局長馬丁認為這是鯊魚的傑 作,並下令封閉海濱浴場以避免類似事故。但是市長哈瑞卻不同意這么做,因為他考慮的是美國國慶期間旅遊高峰的到來,而置遊客的生命安危於不顧。隨著第二名 遊客也被鯊魚所害,市長召集了年輕的海洋學家和捕鯊專家,同警長一起踏上了捕鯊之旅……
《大白鯊》成功的關鍵是簡單的故事和步步緊逼的節奏,並配合出色的氣氛營造和鏡頭剪接,把觀 眾始終控制在惶恐和緊張當中,甚至任何一個空鏡頭都會令人感覺窒息。斯皮爾伯格耐心地鋪陳懸疑,高潮的出現便是觀眾緊張到極點後的徹底釋放。由於當時沒有 任何CGI成分的模型製作,所以影片塑造的電影怪獸大白鯊只能以模型鯊魚所完成。導演採用了鯊魚視角來替代無法完成的特效,反而營造出了更恐怖逼人的緊張 氣氛,甚至影響了好長一段時間海濱度假區的營業額。
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五位:大白鯊(電影:《大白鯊》)上榜理由:經典的怪獸、經典的電影,一個時代難以磨滅的印記。怪獸指數:★★★★
4.恐龍(電影:《侏羅紀公園》)好萊塢是金錢帝國,大部分影片都最看重票房的高低,而斯皮爾伯格一直是票房的寵 兒,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非凡的想像力創造力。1993年的影片《侏羅紀公園》可以說是斯皮爾伯格的又一巔峰作品,斯皮爾伯格以其超凡的想像力,將幾千萬年 前就已經銷聲匿跡的龐然大物再次栩栩如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存游戲。影片以全球票房9億美元的奇跡,名列全美最賣座電影第五位。
《侏羅紀公園》是一部科幻影片,不涉及謀殺、槍戰,但其驚險、刺激程度絲 毫不亞於同類影片,恐龍復活的震驚,以及最後它們逃出保護網,在公園中肆意狂奔,擇人而食的場面更是令人恐懼。它們龐大、恐怖的身軀在原野中跳躍飛馳,輕 而易舉的破壞現代建築,追逐車輛,吞噬遊人,互相爭斗殘殺,甚至於機智的與捕殺它們的人類進行追逐和對抗的游戲。影片中大膽新奇的想像,緊張驚險的情節吸引了大批觀眾觀看,非常好地把握了人們長 期以來對恐龍這一原始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影片中各種大大小小、栩栩如生的恐龍模型在電腦操縱下運動自如、表情逼真、動作細膩,滿足了人們想看到真恐 龍的願望,帶給觀眾全新的震撼感受,當人們看到只有在博物館才能看見的一幅巨大骨架的生物,如今就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這種震撼與驚喜無以復加,給人無與 倫比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體驗。
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四位:恐龍(電影:《侏羅紀公園》)上榜理由:在虛擬的恐龍世界之中,將人類想像的羽翼無限豐滿。怪獸指數:★★★★
3.哥斯拉(電影:《哥斯拉》)濃霧籠罩下的海濱一片迷茫,如同一場令人恐怖的夢境。突然,透過孤伶伶的燈塔窗 洞,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出一隻體形類似爬蟲的巨大怪物;它的爪子鋒利得可以切斷鋼鐵;它的吼聲響徹夜空;長在背部的鰭就象是一把血色的利箭,閃閃發光;隨著 它的巨大呼吸噴出的熾熱火焰可以讓任何物體瞬間化為灰燼。它出現在哪裡,一切生命的痕跡就將被徹底抹去,他就是聞名於世的怪獸——哥斯拉。
「哥斯拉」是日本電影中出現的怪物,1954年首次現身銀幕以來,已陸續 推出22部系列影片。這次,好萊塢派出製作群體遠赴日本,從東寶影片公司取得拍攝權,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影片《哥斯拉》講述了在一次核試驗過後, 一隻產於南美的大蜥蜴受到了強烈的核輻射,因此變異成了一隻雌雄一體的龐然大物。這只巨獸所到之處皆為一片廢墟,巨獸經過蛻變後又旋風式地從海線闖入美 國,並直逼紐約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而來。巨獸的到來使得當地居民面臨著一場巨大的災難,生物學家、身份神秘的法籍保險員、勇敢的攝影師和熱血的記者,他們 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去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與巨獸作最後的一搏……
看影片《哥斯拉》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好萊塢好像慣用這種視覺沖擊的震撼效 果來提高票房,可是真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哥斯拉的殘暴,也不是驚險的追逐場面和炫目的特效,而是哥斯拉垂死時的眼神,那種恢復了柔軟和善良的眼 神,那龐大身軀倒在人類猛烈的炮火之下,它所擁有的也只是動物最的簡單思維。為了生存他來到了人類的世界,可是這里沒有它生存的空間,它一出生也就註定了 被滅亡的悲慘命運。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三位:哥斯拉(電影:《哥斯拉》)上榜理由:從亞洲走向世界的電影怪獸,開始了新一輪怪獸之王的爭斗。怪獸指數:★★★★☆
2.E.T(電影:《E.T外星人》)26年前,全球影迷因為一部電影而為之感動,這部電影超越任何隔閡,以一個單純卻永恆的故事打動人心,這便是斯皮爾伯格的電影《E.T外星人》。
E.T是個不小心被同伴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卻幸運地被善良的小艾里奧特發現,他瞞著媽媽 偷偷收留下了孤獨無助的E.T,給它吃巧克力,還把它介紹給自己的狗狗、哥哥和妹妹,雖然語言上E.T和艾里奧特還無法溝通,但是他們的感情卻跨越了一切 外在的障礙聯繫到一起,雖然他們的外型有如此大的差異,但卻都有著一顆善良敏感、渴望著愛和呵護的童心。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心靈感應,孤獨的 E.T和同樣孤獨的艾里奧特成為了最好的朋友,於是他們都不再孤獨。直到有一天,E.T不可避免地被大人們發現了,於是人們如臨大敵。警察、軍隊、 FBI……蜂擁而至,大人們不顧孩子們的苦苦哀求,無情地抓走了E.T。艾里奧特在哥哥和夥伴們的幫助下費盡周折終於將E.T從研究中心救出,讓E.T帶 著對地球小朋友美好的回憶返回了自己的星球。
斯皮爾伯格在電影《E.T外星人》中,塑造了一個影史上經典的小怪獸,這個身高只有3尺,有 著細長的脖子和短胖雙腳的小外星人,雖然外表十分醜陋,但是並不可怕,它長得實在有點像沒有殼的烏龜,不過在E.T怪異的外表之下,卻隱藏著一顆善良而又 友好的心靈,E.T純真無邪的眼神,神奇又巨大的能量,以及它與小主人公之間真摯的友情,都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經典。
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二位:E.T(電影:《E.T外星人》)上榜理由:超越了物種界限的真摯友誼,是怪獸電影中最溫馨的情感畫面。怪獸指數:★★★★☆
1.金剛(電影:《金剛》)「金剛」是什麼?沒有人會不知道,那是一個生存在神秘島嶼叢林里的巨型猩猩,身高 25英尺,兇猛且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外表兇猛殘暴的巨型猩猩其實是叢林里孤獨的野獸,它洞穴里無數巨大的白骨暗示著金剛是這個種族最後存活下來的一隻, 但是金剛那一雙清澈的眼睛,成全了最完整的憂傷與孤獨、憤怒與喜悅,它不會說話,甚至不會點頭搖頭,可那一束目光在提醒著,它一定是看過無數的同類在自己 身邊死去,面對山谷頂上的日聲月落無數次的咆哮。影片可以弱化了金剛的兇殘,它其實是矛盾的,具有強大的摧毀力但卻孤獨而渴望陪伴。
影片《金剛》中成功的表現了金剛和美女安的復雜情感,金剛為了救安不顧一切的與食人恐龍搏 斗,使得安開始對金剛產生了感情,但這不是愛情,不是友情,不能被劃分為任何一種簡單的感情,那種無所依靠的孤獨感才是真正連接起他們的原因。弱小的女子 在人間掙扎求生;在叢林為自己的生命苦苦奔跑,她從來沒有試過不需任何回報的付出,而金剛雖然是叢林之王,但它卻失去了身邊可以守望相助的同類,日復一日 和叢林中其他兇猛的族類爭奪生存的空間。當臨到末尾,安眼中晶瑩的淚水也不僅僅是為金剛的死去而流,更為人世間總是有這樣多的不可理喻而流淚。安在帝國大 廈塔頂向沖過來的飛機揮動雙手的時候,隨著淚水不可抑制流下來的一刻,隨著畫面定格,影片的情感也達到了最高點。
人心不古,強悍的野獸死於心碎。
電影中的十大怪獸第一位:金剛(電影:《金剛》)上榜理由:怪獸電影的始祖和商標,電影世界中永遠的怪獸之王!怪獸指數:★★★★★
B. 有金剛的電影有哪些
第一部金剛電影是1933年美國版黑白電影
1962年有一版印度電影金剛
1976年重拍版金剛當時票房很高,後來又出了續集
大家熟悉的就是2005年彼得傑克遜版的金剛
類似金剛的電影還有1998年的巨猩喬揚
還有新老眾多版本的人猿星球系列,最新的是2011年的猩球崛起
變形金剛系列不知道算不算這個范圍
C.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有哪些
《變形金剛》(2007)、《變形金剛2》(2009)、《變形金剛:月黑之時》(2011)、《變形金剛:絕跡重生》(2014)、《變形金剛:最後的騎士》(2017)、《大黃蜂》(2018)。
《變形金剛》是一個美國科幻動作電影系列,它基於孩之寶和Takara Tomy創造的玩具。邁克爾·貝執導了《變形金剛》(2007)、《變形金剛2》(2009)、《月黑之時》(2011)、《絕跡重生》(2014)和《最後的騎士》(2017)。
]按照計劃,一部由崔維斯·奈特執導的大黃蜂外傳將於2018年上映,第六部變形金剛將於2019年上映。該系列由派拉蒙和夢工廠發行。
(3)十大金剛電影2019擴展閱讀:
《變形金剛》是該系列第一部影片,於2007年7月3日上映。它在全球收獲了7.09億美元票房,獲得的評價以正面居多,爛番茄評分57%。它由邁克爾·貝執導,編劇為艾里克斯·庫茲曼和羅伯托·奧利奇,劇本由庫茲曼、奧利奇和約翰·羅傑斯編寫,主演為希安·拉博夫和梅根·福克斯.
《變形金剛2》(2009)
《變形金剛2》是該系列第二部影片,於2009年6月24日上映。它在全球收獲了8.363億美元票房,並獲得了負面評價,爛番茄評分僅19%。它由邁克爾·貝執導,編劇為艾仁·克魯格、羅伯托·奧利奇和艾里克斯·庫茲曼,主演為希安·拉博夫和梅根·福克斯。
D. 金剛大戰哥斯拉有幾部
金剛大戰哥斯拉一共有四部,包括《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哥斯拉2:獸怪之王》、《哥斯拉大戰金剛》。
1、《哥斯拉》
這部劇講述了采礦廠在地底挖出巨洞,導致藏於洞中的巨獸通過聲波召喚同伴,無意中引來的卻是眾人尋找已久的哥斯拉。這部電影表露了哥斯拉消失已久的原因以及哥斯拉藏匿的地點,為後哥斯拉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在電影中哥斯拉與巨獸進行了斗爭,維護了人類。
金剛哥斯拉觀看順序
在第一階段的4部電影中,傳奇對世界觀的設定非常明確統一。如果想看故事時間順序看,那麼一切的開端,便是《金剛:骷髏島》,之後要看的《哥斯拉》,隨著這兩場地震拉開序幕。《哥斯拉》之後,接著看《哥斯拉2:獸怪之王》。結局篇《哥斯拉大戰金剛》,機械哥斯拉確定出場,沒准就是帝王組織利用基多拉殘骸弄出來的產物。
《金剛骷髏島》是一切故事的開端,《哥斯拉2014》是哥斯拉正式登場的源頭,《哥斯拉2怪獸之王》是哥斯拉與巨獸之間的爭霸,《哥斯拉大戰金剛》是這一系列故事的結尾。
E. 金剛系列電影有幾部
截止2021年7月一共有三部。
《金剛:骷髏島》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傳奇影業、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奇幻冒險片,由喬丹·沃格-羅伯茨執導,湯姆·希德勒斯頓、塞繆爾·傑克遜、約翰·古德曼、布麗·拉爾森、景甜、托比·凱貝爾、托馬斯·曼、泰瑞·諾塔里、約翰·C·賴利領銜主演。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講述了一支集結了科考隊員、探險家、戰地攝影記者、軍人的探險隊,冒險前往南太平洋上的神秘島嶼的故事。
《金剛骷髏島》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so64fQgOjPqXSKoIH7GxQ
F. 金剛的電影有哪些
主流的金剛系列電影有
《金剛》1933版,《金剛》2005版以及《金剛:骷髏島》另外像什麼《金剛大戰哥斯拉》《猩猩王》《金剛之子》《金剛復活》等等。金剛是個大IP相關影視作品特別多。就目前而言,05版娜奧米沃茲主演的金剛是最精彩的。
G. 電影「金剛」一共有幾部
眾所周知,《金剛》是一部重拍片。在電影史上,正式命名為《金剛》的作品已有三部,除了眼下最新的一部,還有1933年和1976年版兩部。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以「金剛」為題材的電影,但基本都屬於外傳、別傳的性質。在《金剛》的正統家族中,兩部舊版影片也都曾引起巨大轟動,它們不僅是熱門大片《金剛》的前身,同樣也是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歷史坐標。
今天看來,金剛大戰翼手龍的場面(1933年版)已經簡陋得讓人無法相信,但在73年前,卻絕對能夠讓觀眾在影院中尖叫。
一個電影奇跡的誕生 ★1933年版
三位傳奇創造者
《金剛》的誕生要從它的三位經歷傳奇的創造者說起。
1920年,來自佛羅里達的梅里安·庫伯參加美國空軍並被派往歐洲參戰,在波蘭他結識了與他同齡的戰友恩斯特·舍德薩克,兩人從此成為一生的摯友與合作夥伴。1922年,愛斯基摩人題材的紀錄片《北方納努克》大獲成功,退伍後的庫伯和舍德薩克受到啟發,前往亞洲拍攝具有探險色彩的紀錄片。
1925年,他們合作完成了《牧草》,影片記錄下伊朗游牧民族翻越雪山的遷徙行動。兩年之後,他們又深入泰國叢林,拍攝了紀錄片《象》,展現當地土著和大象之間的一場爭斗。日後,《金剛》里那位專拍冒險片的製作人卡爾·丹漢便是庫伯和舍德薩克這段經歷的縮影。
隨後,庫伯和舍德薩克轉向劇情片創作,在《金剛》之前,他們就已經拍攝了《四片羽毛》、《最危險游戲》等多部作品。曾赴非洲探險的庫伯很早就對大猩猩產生了興趣,1926年有人在印尼捕捉到科莫多巨蜥並運回美國展覽的新聞,啟發了他編寫《金剛》劇本的靈感。
但這個設想卻未能立即實現,直到他遇到電影特效專家威利斯·奧布萊恩,才有了實施拍攝計劃的技術基礎。奧布萊恩堪稱好萊塢電影特效的鼻祖級人物,早在1915年,他就拍攝了短片《恐龍和失去的一環》,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微縮模型和定格攝影技術,像1925年的科幻片經典《失落的世界》便是他擔任技術導演的代表作。
陰差陽錯的合作
1931年,當時好萊塢八大公司之一的雷電華(RKO)公司原本邀請奧布萊恩拍攝《造物》,描寫一隊遭遇海難的水手登上一座遍地恐龍的孤島的故事。由於資金和劇本的問題,開機不久的《造物》就被迫擱淺,反倒促成了奧布萊恩同庫伯、舍德薩克之間的合作。1931年10月,雷電華投資的《金剛》正式開機,庫伯和舍德薩克擔任導演、製片,奧布萊恩負責視覺特效,來自加拿大的女星菲瑞出演女主角,這部驚世之作就這樣投入了拍攝。
盡管銀幕上呈現的大猩猩「金剛」身高將近20英尺(約合6米),但實際用於拍攝的微縮模型卻只有18英寸(約合45厘米)高。在《金剛》中,無論金剛還是恐龍的主要鏡頭都由微縮模型完成,奧布萊恩採用定格攝影的方式拍攝特效場面———攝影機每拍一幀(電影膠片一般為每秒24幀),都要讓金剛和恐龍的模型輕微調整動作,以使最終成片達到流暢完整的放映效果。金剛的模型由金屬骨架結構附著橡膠製作,身上的皮毛採用的是兔皮。除了微縮模型,奧布萊恩還設計製作了用於特寫鏡頭的等比例的頭部和手部模型,於是金剛手握女主角和吃人的鏡頭也就更加真實可信。為了節省開銷,《金剛》劇組採用了《最危險游戲》的叢林布景以及《造物》的部分道具。庫伯和舍德薩克也親自上陣,在影片中扮演了射殺金剛的飛行員。除了重重困難,拍攝期間也傳來好消息,庫伯和舍德薩克的前一部冒險驚悚片《最危險游戲》票房大賣,這也增加了幾位主創的信心。
大蕭條時期的神話
因為特效攝影與後期合成的工作量巨大,《金剛》直到1933年2月才製作完成,影片共耗資金67萬美元。1933年3月2日,《金剛》在紐約的兩家影院開始上映,在四天時間里,票房就已接近9萬美元(當時的電影票價為15美分一張),一舉創下新的票房紀錄。1933年4月,《金剛》的巨額票房徹底拯救了瀕臨破產的雷電華公司,一時成為好萊塢的佳話。《金剛》首輪上映在美國本土就取得了170萬美元的票房收益,在大蕭條時期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在今天看來,1933年版的《金剛》盡管技術上已經明顯落後,其創造性的劇情和強大想像力卻依然叫人敬佩。
一次吃力不討好的革新 ★1976年版
特效部門為「金剛」製作了一個大型機器人,但完工後不能達到拍攝要求,最終被迫放棄了這個想法。
1976年,重拍版《金剛》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
上世紀70年代初,好萊塢就傳出了重拍《金剛》的風聲。還沒等最早提出設想的環球公司實施籌備工作,義大利著名製片人迪諾·德·勞倫提斯就宣布與派拉蒙合作拍攝新版《金剛》,環球公司的計劃被迫擱淺,直到去年才最終實現。
與1933年的老版本相比,勞倫提斯製作的新版《金剛》,在劇本上就有不少變化,時間背景被設定為現代,電影劇組被改成石油勘探隊。
主要角色的身份也有所改變,女主角多安是遭遇海難的神經質女子,傑克變成了古生物學家,電影製作人卡爾則變成惟利是圖的石油商人弗萊德。金剛在骷髏島上沒有大戰恐龍,最終爬上的也不再是紐約帝國大廈,而是世貿中心「雙塔」(「9·11」事件中被摧毀的著名建築)。
新版《金剛》的導演人選曾考慮過羅曼·波蘭斯基和薩姆·派金柏,但最終確認的是剛剛拍完賣座大片《火燒摩天大樓》的英國導演約翰·吉爾勒明。男主角傑克由嶄露頭角的小生傑夫·布里奇斯扮演,而女主角則起用了當時還毫無表演經驗的模特傑茜卡·蘭格。
新版《金剛》於1976年1月開拍,當年8月殺青,拍攝期間保持了每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強度。影片由義大利人卡洛·拉姆波蒂(後來此人因《異形》和《E.T.》兩度摘得奧斯卡獎)負責特效工作,按照他的設想,特效部門製作了一個40英尺(約合12米)高的大型機器人,以扮演金剛。
事實證明,這個造價不菲的機器人並不成功,只拍攝了幾個鏡頭就被擱置一旁。金剛改由特效化妝師瑞克·巴克設計製作了一套由硅膠和馬鬃製成的「猩猩裝」,並由他本人親自扮演。為了表現出金剛的動作和神態細節,特效部門還為大猩猩製作了大型的機械手臂和雙腿,巴克同時准備了七種不同表情的金剛面具,以供不同場景使用。
《金剛》於1976年12月在美國首映,盡管票房成績不錯,卻惡評如潮,被認為失去了原作中自由的神采和想像力。1986年,勞倫提斯組建原班人馬拍攝了續集《金剛還活著》,則根本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H. 金剛電影有哪些
金剛歸來,猩猩王,巨猩喬揚,猿人星球,剛果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