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不見著名演員陳佩斯在影視圈露面啊
國際在線5月10日報道 陳佩斯:1954年出生在吉林長春,他的父親是中國著名反派電影演員陳強。陳佩斯成年以後,子承父業,也走上了表演的道路。在《獵字99號》的影片中,陳佩斯扮演了一個特務機構的嘍羅。由於形象的局限,陳佩斯早年只能扮演這類反派配角。
當年,他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吃面條》《羊肉串》等小品膾炙人口,成為央視春晚多年雷打不動的「招牌演員」。這些年,陳佩斯在做些什麼?笑聲背後的陳佩斯和人們熟悉的搞笑形象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呢?今天有幸采訪到了—陳佩斯,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陳佩斯被封殺後的悲與苦。現在的陳佩斯,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喜劇演員,他還自己創辦了演出公司,率領著一幹人馬。這些年,陳佩斯把自己的熱情都投到了話劇。近十年以來的角色轉換,起起落落的人生故事,正是陳佩斯現在引人關注、讓人好奇的地方。十多年前,陳佩斯曾經是那個絢爛舞台上的一顆明星。曾幾何時,他和朱時茂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的小品,幾乎每一部都成為了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在1998年春節晚會上留下最後一個背影之後,陳佩斯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春節晚會的舞台上,留給喜歡他的觀眾們無盡的遐想。十多年中,人們早已經習慣接受陳佩斯這樣的形象:
我的名字叫阿里巴巴
這樣的動作以及這樣的表情。作為享有盛名的喜劇演員,陳佩斯的丑角形象家喻戶曉。但這個滑稽形象背後的真實的陳佩斯,又是怎樣的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喜劇演員給別人的印象,一種是那種天性是特別的開朗樂觀,特別會講笑話那種人才能去做喜劇演員,你是這樣的性格嗎?
就像我前這塊玻璃,玻璃原來不是這個樣子,生活里的石英是沙子,我們把它經過加熱,然後把它壓製成了這樣,它是一個強迫性的。所以要找一個更能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只有喜劇。——陳佩斯
這個過程痛苦嗎?
像現在高中生要去考大學高考,那種痛苦反側的經歷磨難一樣。在經過一番強制性的訓練之後,陳佩斯逐漸接受了自己的角色。——陳佩斯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被邀請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當時春節聯歡晚會剛進行到第二屆,這是喜劇小品的形式第一次在電視上出現,立即在觀眾中引起了轟動。之後,陳佩斯和朱時茂迅速成為觀眾心目中的"黃金搭檔",他們創作的小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就在此時,陳佩斯的內心卻產生了困惑。成功代表著被人尊重,成功就意味著你的社會地位的提高,你的身份的提高,也就是被人尊重,但是一個喜劇藝人,他的成功恰恰是被人俯視。自己到底在扮演一種什麼樣的角色,追逐什麼樣的人生目標,這個問題曾經長時間地困擾著陳佩斯。
我在河南拍戲《少爺的磨難》,有一場戲光著腳在農村的土地上跑,追汽車,土地上都是蒺藜刺,看不見,腳扎的一片,你還得掙扎著往前跑,還得做戲。導演一喊停,哎呀,疼啊,痛,坐在地上一個一個往外拔,一拔一股血出來,當你一疼摔倒在地上的時候,邊上圍觀的那些老百姓開心極了,笑,非常開心。——陳佩斯
你呢?
我突然想到喜劇為什麼使人開心了,就是要你的自我的折磨,我突然想到每一組喜劇噱頭都是自我折磨的,或者精神或者肉體的折磨,才能達到被別人笑的效果。在當時的場景上,周圍所有人都在笑你那個時候,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傷害,你的肢體和精神被虐待使人開心,那麼這個開心是一種幸災樂禍的。——陳佩斯
那麼你會覺得它道德嗎?
這種笑聲是道德的嗎?我問自己,所以好幾年我都非常不開心。——陳佩斯
這是陳佩斯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小品:《主角與配角》,在這個小品里,陳佩斯不無誇張而又傳神地表現了一個普通演員的追求和尷尬。那麼,陳佩斯面對觀眾的開懷大笑,又懷著怎樣的心情呢?
心裡不開心,但是不開心我又要求證為什麼,為什麼我疼他就笑。——陳佩斯
也許很多人不會問這個問題。
對,他們自己知道,但是沒有再深究為什麼。——陳佩斯
你為什麼要問這個為什麼。
因為我做這個的,我喜歡問。當觀眾們痛快笑著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那個演員陳佩斯,內心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沖撞和痛苦。陳佩斯用了整整5年時間,才想通了這個問題。——陳佩斯
怎麼就把自己扭過來了呢。
弄清了喜劇的屬性,弄清了他的方法,慢慢你就會覺得這一切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陳佩斯
不去考慮它是一個仰視和俯視的問題了嗎?
因為我讓他俯視我,是我讓他俯視我,這是一個技術,這是我的小計謀,使他站在了一個俯視我的角度上,因此他笑了。——陳佩斯
5年的時間,讓陳佩斯想清楚了喜劇演員的身份給自己帶來的困惑。然而,幾乎與此同時,他又感受到了另一種壓力。1991年,陳佩斯投資成立了影視製作公司,專門投資拍攝喜劇電影。正因為這個舉動,他常常被人稱為是中國第一批獨立影視製作人。在電影中,陳佩斯突破了小品的局限,他的喜劇天分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從1991年到1997年,陳佩斯一共投拍並主演了《父子老爺車》《編外丈夫》《太後吉祥》等6部電影,其中多部被評為當年"最受觀眾歡迎的電影"。
你當時對自己公司的運作,獨立來運作電影的一個預期是什麼樣子。
預期是越做越好,因為我的作品大家喜歡,只是把市場理順,市場理順是最簡單的。——陳佩斯
那麼等到實際進到這個圈,現實情況和你想像中的差異會有多大?
差異是越做越死,越做越小,路越走越窄。——陳佩斯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你憑什麼拍片子,誰讓你拍片子了,我們有規定,電影只能這幾個電影廠拍,你們自己拍這是違法。——陳佩斯
法律又沒有。
那是你違規。——陳佩斯
劇院里頭情況怎麼樣。
情況就更糟,因為他沒有市場的規范,於是就瞞票房,偷漏瞞,票房根本是一個黑洞,進去就是一個黑洞。——陳佩斯
喜劇電影並沒有給陳佩斯帶來財富和快樂,加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封殺風波",他只能靠不斷在各地演出,也就是人們說的"走穴"來維持公司的開支,而他的個人財務狀況,也常常陷於窘迫。
當時最困難連孩子的學費都交不起,有這事嗎?
有,不止一次。——陳佩斯
幾次?
太多次了。——陳佩斯
當時要交多少錢?
兩三百塊錢。——陳佩斯
你這么有名,二三百塊錢交不出來?
當時確實沒有,確實拿不出來。——陳佩斯
有的時候你周轉不開的時候,兩三百塊錢都拿不出來。
拿不出來。——陳佩斯
那你當時還笑得出來嗎?
精神壓力很大。——陳佩斯
這首詞的意境其實是很悲涼的,你為什麼要把這首詞貼在牆上呢。
因為他(鄭板橋)和我是一樣的,我也有這種心情。——陳佩斯
又經歷了三年的沉寂之後,陳佩斯開始了又一次轉型。話劇舞台成為他新的人生起點。2001年,他和他的公司推出了話劇《托兒》,這依然是一部喜劇作品。
你原來的估計,可能一個情況是怎麼樣的?
原來估計是准備賠34萬。——陳佩斯
有這樣做生意的嗎?
那個時候已經無所謂悲和喜了,就是我只是要做一件事,就是喜劇的實踐活動。為了這部話劇能夠上演,從來沒有做過廣告的陳佩斯生平第一次成了一家DVD企業的形象代言人,用賺來的錢投資話劇。憑著多年積累起來的人脈關系,圈裡的朋友也爽快地同意在他的話劇中出演角色。——陳佩斯
原來估計這個話劇,如果演出以後可能會虧30多萬,實際呢?
就掙了,第一輪30多場,我的資金全回來了,然後剩下就是干賺了。——陳佩斯
陳佩斯的話劇火了。到現在為止,《托兒》這部話劇已經演出了200多場。加上另外兩部話劇:《親戚朋友好算帳》、《陽台》和音樂劇《日出》,演出場次已經超過了400場。在話劇舞台上,陳佩斯重新找回了感覺。
話劇是表達你對喜劇理解的一種方式嗎?
目前是,其實還不是一個最佳的,最佳的當然是電影。——陳佩斯
在你心中還是電影?
對,因為電影它更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局限,當然要比話劇要更廣闊,可是我們現在不是沒有電影了嗎?——陳佩斯
喜劇都是從悲劇悲情的線索延伸出來的,所有的喜劇讓人發笑的東西,其實它最核心的部分都是悲情。——陳佩斯
『貳』 被封殺20年,陳佩斯至今不肯低頭,你怎麼看
陳佩斯這個名字大家都應該很熟悉吧,他曾經作為春晚的舞台上的小品王,在觀眾們心裡一直都是一直無法替代的位置,他的很多的喜劇小品也是非常的經典的,被封殺20年,陳佩斯至今不肯低頭,你怎麼看?
有人曾問:「人多少歲開始要知道認慫的?」陳佩斯回答:「一輩子都別想。」而陳佩斯,也用自己一直以來的實行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家都是一身傲骨的!陳佩斯後來說,自己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和朱時茂當時決定要狀告這家公司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可能被封殺的結果。陳佩斯就是這種桀驁不馴的執拗性格,就像他自己曾形容的那樣,「我命硬,學不會彎腰」,也正如朱時茂所說,「他太倔了」。
『叄』 陳佩斯和朱時茂近況,一人家財萬貫,一人與妻分居十幾年,你如何評價
說到陳佩斯,他是一位有骨氣的表演藝術家。做人低調厚道,正直干凈。從小品舞台認識他,他舞台上幽默詼諧,表演誇張表情豐富生動,把小品中的人和事演繹拿捏的恰到好處。
陳佩斯妻子王艷玲是一個賢惠能乾的女人,在陳佩斯落魄的時候,不離不棄,在背後默默支持著他,陳佩斯還是從事著戲曲的行業,他開了一家戲劇院,培養和發現戲曲人才,為各大舞台輸送人才,而他的妻子也一直陪伴在陳佩斯的身邊,如今一家三口過的非常幸福。
而朱時茂則下海經商。因為兒子朱青陽自幼體弱多病,朱時茂跑遍了國內的大醫院,訪遍了中西名醫都不見好轉。朱時茂最終決定讓他去美國留學並治病。妻子范旭霞去美國陪讀,而朱時茂則留在中國打理自己的事業,一家四口聚少離多,他們一家持續這樣的情況已經有10多年之久了。後來朱時茂的兒子也成為了一位非常成功的青年導演。
結語可以說兩人是小品的鼻祖,因為有兩人的出現,才有了大家現在的歡樂。而兩人的境遇不同,但是榮譽都是相同的。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肆』 陳佩斯什麼時候被央視封殺
曾經春晚最引人注目的小品拍檔——陳佩斯和朱時茂,他們的《吃面條》、《警察和小偷》都讓人印象深刻。那麼陳佩斯為什麼被封殺了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陳佩斯被封殺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是因為一場陳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指控央視侵權的官司!結果一審央視敗訴,作為報復,就斷然封殺陳佩斯朱時茂,從此就再也不讓陳朱黃金搭檔在央視露面。
然而偏偏陳佩斯和朱時茂就是不信這個邪,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和中央電視討個說法。二位笑星有證據說“國視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侵權,就打了官司。雖然現在法院判央視的“國際公司”一審敗訴。但這場硝煙尚未結束……要知道,這家公司可是央視屬下的實體。眼下“兒子”被人告了,“老子”自然不會善罷干休。事實上,央視某些部門已採取了措施,作為對“國視公司”不服一審判決的呼應。這就是:舉起“封殺”的大棒,對老茂、佩斯砍將過去。
據悉,本來中央電視台有一場晚會,要請陳強和王昆合唱《兄妹開荒》,但陳強有病來不了。王昆就去找老陳的兒子小陳去頂替。陳佩斯說,您就別費這心了,肯定會“封殺”我的。當時王昆還天真地說,這事兒跟你“那事兒”不挨著,我去跟他們說,你就聽信兒吧。結果,“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匯報上去後,久無音信,這個節目被“拖”黃了。
前幾年,網上一度流傳陳佩斯和朱時茂會重返春晚演小品,更邪乎的是連小品的名字都起好了公布出來。還有人說,陳佩斯會輔導一個小品上春晚,當然這可能也是很多觀眾的願望。但這些傳言整天困擾著他,最後陳佩斯不得不聲明:
“我每年一到年底就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今天我正式說明,我和春晚不再有任何聯系。春晚辦了20多年了,還拿我們這些人來炒作,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受人關注。我覺得很無奈,也很可悲,挺沒勁的。”
“最早是1988年演《狗娃與黑妞》的時候,我就和央視春晚的導演說過要求單機拍攝,運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段,這樣小品就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喜劇效果會更好,結果沒人聽。後來到了《警察與小偷》,我又提出這樣的要求,其實那時已經有電視牆了,單機拍攝營造的氣氛更好,結果還是被他們刪去前面特別精彩的一段過場戲。結果觀眾看到我們的小品不滿意,連我們自己也不滿意。經他們一弄,我們的創作至少縮水50%。一年一年的,我們提出的意見總是遭到拒絕,所以矛盾就變成針鋒相對了。現在我和春晚相距很遠。”
陳佩斯說,他還曾建議春晚考慮增加高科技魔術等節目,但這些點子都沒被採用。“我已經 8年沒有上過春晚了,這對電視觀眾來說也許是個傷害。從我內心來說,希望春晚好,可春晚還是和以前一個面孔,當然他們有他們的難處。我認為,首先,春晚應該每年吸取新的藝術形式,開拓新路,培養觀眾新的欣賞習慣;另外,應該大力推出新人,可春晚都做不到。“春晚總是那些大型歌舞,大規模華麗場面,在我看來那都是最簡單的,沒藝術、沒意思。好的節目,內容和高科技要結合起來,這才是最難的。”
陳佩斯從小學到中學學習都很差,考試成績幾乎門門不及格,父親陳強連打帶罵也是無濟於事。十五歲時陳佩斯終於可以不用學習了,因為「」的到來,父親陳強被打成黑幫,陳佩斯也隨著上山下鄉的洪流來到了內蒙古插隊。他所在的建設兵團是一個沙漠地區,生活環境條件很艱苦,知青們要自力更生,自己種地吃飯,自己蓋房子。陳佩斯上房泥可是一把好手,用鐵鍬往上扔泥,上下翻飛,陳佩斯在這片不毛之地度過了人生中難忘的四年。
為吃飽飯成為專業演員--陳佩斯在兵團里總是吃不飽,於是他打起了報考藝術團體的主意。他先後報考了北京軍區文工團、總政話劇團,然而都沒錄取,原因他是陳強的兒子,當時陳強黑幫的帽子還沒有摘掉。陳佩斯的事讓著名電影演員田華知道了,碰巧八一廠准備招收新學員,於是她叫陳佩斯去試試。其實陳佩斯為什麼考八一廠呢?原因很簡單,就三個字:吃飽飯。肚子里沒有油水的陳佩斯進廠後猛吃,一手能抓五個大饅頭,再加上一盤六分錢的洋白菜,陳佩斯就這樣一天吃三頓。
陳強手把手教陳佩斯演戲--電影《瞧這一家子》是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首度合作,在這部戲中,每一場戲陳強先自己演一遍,再讓陳佩斯模仿,就這樣陳強手把手教兒子陳佩斯演戲,因為父親是名師,所以經過他的指點陳佩斯演技很快就有了提高。陳強可以說是陳佩斯演藝事業的引路人,後來爺倆在銀幕上也曾多次合作,“二子”系列電影就是陳強的創意,一直到後來陳佩斯成為獨立製片人,也都是得益於父親的經驗。
觀眾熟悉陳佩斯應該是從小品《吃面條》開始的。說起這個小品,當時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頂了相當大的風險。陳佩斯和朱時茂在單位偶遇,聊天投緣就成了朋友,後來聊著聊著就聊出了小品《吃面條》。從來沒有這種形式的表演在舞台上出現過。試演的時候,下面的觀眾都笑成了一團。但是就當時的形勢來看,領導們認為《吃面條》讓觀眾笑成這樣,太不嚴肅,准備斃掉。直到晚會開始前都還沒有做最後決定。導演黃一鶴硬是把這個小品留下了,並向他們保證,有問題自己承擔。直播前十分鍾,終於確定上台,但是黃一鶴不斷提醒陳佩斯和朱時茂一定不要說錯台詞,不要犯錯。就這樣,從此有了“小品”這種喜劇藝術門類。
陳佩斯為了照顧父母親,和父母親住在一起,陪父親聊天、回家吃飯,而且他和哥哥陳布達輪流給老先生洗澡,他覺得特別幸福。幾年前陳強不幸腦中風,幸虧搶救及時,老先生身體才沒什麼大問題,後來,老先生的健康成了陳佩斯的頭等大事。
陳佩斯用“父愛綿長”來形容父親陳強對自己愛,是父親手把手把自己帶上大銀幕的。《瞧這一家子》的創意來自陳強,陳佩斯在劇中的表演可圈可點,他說,每句台詞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是父親在開拍之前給自己演示過一遍的,是父親“手把手”的教出了自己。自己的每一步路都有父親的指點,陳佩斯對於父親的感激溢於言表。
中國著名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喜劇巨星陳佩斯之父陳強,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6月26日21時38分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94歲。
『伍』 陳佩斯被央視封殺內幕 央視為什麼封殺陳佩斯
1998年,意氣風發的陳佩斯帶著新小品准備為次年的春節晚會排練。排練前,他要求導演在小品中使用高科技魔術和電影蒙太奇手法,以滿足觀眾求新求變的要求,但導演沒同意。為此,陳佩斯以「觀念存在沖突」為由,說服朱時茂,兩人決定不參加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
不久,陳佩斯發現央視下屬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擅自出版發行了自己的《吃面條》,《警察與小偷》等8個小品的VCD光碟。陳佩斯和朱時茂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訴訟法律,最終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賠償他們16萬侵權金。
此事一經媒體報道,引發了「央視封殺風波」,直接導致他和央視矛盾激化,陳佩斯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幾乎一夜之間,許多演出單位和各大電視台不再追捧他,他再也沒有接到與廣電系統有關的演出邀請,沒有商演收入的維系,他的影視公司只好宣布倒閉了!
1999年春節,多年一直是春晚當紅明星的陳佩斯只好窩在家裡和老婆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在屏幕上熱鬧的演出,他禁不住黯然神傷,舞台上沒有了他和朱時茂的身影,沒有了掌聲……半晌,陳佩斯傷心的哭了。
陳佩斯的生活漸漸的走到了低谷,這時候的陳佩斯幾乎是一貧如洗了。
天無絕人之路!
1999年,五一期間,在妻子王燕玲的策劃下,他們在北京郊的一個叫延慶縣井庄鎮西三杈的深山承包了萬畝荒地。他們在那裡種植起了石榴,並把這里當做了以後生活寄託。
就這樣,陳佩斯在絕望中總算看到了一線希望,和妻子成了一對農民夫妻。轉眼間兩年過去了,辛勤的付出有了回報,速成的經濟型樹種變成了搶手的木材,果樹也開始掛果,收購的貨車開到了山腳下。兩年的時間陳佩斯夫婦收獲30萬元。
當經濟情況好了之後,陳佩斯又不安了。知夫莫如妻。王燕玲把這30萬元錢和以前買荒山剩下的5萬元一起給了陳佩斯,告訴他這是重開影視公司的首筆資金,她讓陳佩斯放心地去打拚。
《陽台》發布會
2001年的春天,天降瑞雪,雪地上動物清晰的腳爪給陳佩斯帶來新的生活挑戰。他拿了僅有的35萬元作為本錢,開始了他的話劇生涯。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話劇《托兒》在北京上演,上座率達到95%,在北京連續演出10場後,開始了全國巡演,演出場次達到30多場。
後來他又推出了《親戚朋友好算帳》,《陽台》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2006年,他的凈利潤達到了2000萬元。
2008年他又創作了話劇《阿斗》在北京上演,叫好又叫座。這標志著他已經從小品演員成功的轉為話劇明星。
隨後他開始國內巡演,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都取得了輝煌的票房。
2010年,陳佩斯自編自導的話劇《老宅》在北京BTV大劇院上演,再次引起轟動,隨後又開始了他的國內巡演(上海、成都等地)。
至此,陳佩斯10年沉寂之迷結束。
『陸』 網友普遍對陳佩斯評價較高,這是為什麼
我覺得因為陳佩斯出身很低,沒有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卻憑著過人的喜劇天分,問鼎中國喜劇界泰斗的地位。
而且我覺得從另一方面說,春節聯歡晚會正在緊張的籌備當中,據調查,觀眾朋友特別想看到陳佩斯的出現,在陳佩斯所有的小品中,《警察與小偷》被認為是至今難以超越的經典。大家對他有怎麼樣的評價呢?
『柒』 喜劇大師陳佩斯,從被封殺到東山再起,他經歷了什麼
當下在文娛圈中開展紅火的明星,所靠的是名氣,是熱度,是流量,與之前那些極端出色的實力派演員相比,他們短少了一些專業性的實力。
而反觀那些頗有實力,頗有才氣的人物,卻逐步被眾人忘卻,今天跟大家講述的就是曾經的喜劇巨匠陳佩斯。
陳佩斯這個名字間隔大家似乎十分的悠遠,但關於很多的80後小同伴來說,一定是十分的熟習,那個時分陳佩斯簡直到達了眾所周知的狀態,他所呈現的小品總是讓人捧腹大笑。
陳佩斯接二連三不時登上春晚,他的經典作品有《羊肉串兒》《王爺與郵差》等,有很多人都說,那個時分春晚只需有陳佩斯,就一定會有歡樂。
憑仗著陳佩斯在文娛圈中的影響力,眾人都會覺得他這終身都會安穩無憂,可是沒想到,後來陳佩斯在事業巔峰時期竟然被封殺。
由於他和央視起了分歧,而且隨著時期的開展,小品喜劇扮演,也並沒有那麼受人關注了。
用多年的時間走上事業巔峰,忽然間落入谷底,這種打擊估量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但陳佩斯沒有沉浸在悲哀中,而是振作了起來。
陳佩斯的兒子或許是由於父親的緣由,關於喜劇事業有著極端濃重的興味,背後又有陳佩斯這樣一個喜劇界的大佬的指導,怎樣可以不出彩呢?
陳佩斯也在竭盡全力地推進兒子的事業開展,就好比在微電影《頂牛》中,兒子陳大愚是個鼓手,十分的叛逆,而他的父親比擬的傳統頑固,兩個人幾乎就是相愛相殺。
這部作品以父子之間的情感為切入點,講述父子親情。能夠說是十分的接地氣了,畢竟這是眾人的生活現狀,處處有矛盾,處處有溫情。
陳佩斯的兒子在戲劇這方面確實有十分出色地展示,他曾經主演了多場話劇,父親的光環對他而言,是協助,同時也是桎梏。
就算是到如今也很少有人提及陳大愚的出色之處,眾人給他貼的標簽永遠是陳佩斯的兒子。陳佩斯在不時的指導兒子在戲劇這方面的開展,關於兒子的請求極端嚴厲。
陳佩斯之前就跟本人的兒子說,喜劇天賦是天生就具有的,後天固然能夠提升,但絕大多數還要靠著與生俱來的身手。
之前有網友吐槽說,陳佩斯的兒子雖說和父親長得十分類似,但是兩人在喜劇這方面的天賦差的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外界的種種質疑聲關於陳大愚曾經是視而不見。
當他正處於而立之年的時分,還是平平常常,但是,在他的心裡,喜劇不只僅是喜劇,而是一種信仰。父子兩個人早就曾經把喜劇當成人生的一局部,他們在竭盡全力,努力呈現給大家更多的作品。
不過,好在陳大愚願意努力,他願意付出本人的心血,去漸漸的學習。陳佩斯或許也認識到本人老了,應該將喜劇經典繼續傳承下去。
他這些年來,除了在拓寬本人商業上的開展外,還在不時地帶著兒子去結交更多喜劇界的人,去讓他體驗更多的舞台,將更精彩的作品呈現給大家。關於他們父子倆,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捌』 陳佩斯真的被央視封殺了二十年嗎,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文 | 布魯斯李
編輯 | 嗶嗶機
去年底 「小品王」 陳佩斯加盟了央視《金牌喜劇班》,消息一出立馬沖上了熱搜,被稱為 「世紀大和解」 。
盡管陳佩斯已經66歲,胡須花白。但是「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觀眾太想念他了。
狀告央視要從1994年說起。那一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無意中發現,他們的小品被製作成光碟在市場上售賣,發行方是央視的下屬公司,而自己既沒得到通知,更沒有拿到版權費。
當年這種事多了,沒哪個演員去較真,也不敢較真。人家是央視的國際電視總公司,又是「國際」又是「總」的,選上你的小品,那是看得起你……
可陳佩斯不幹了,當年40出頭的他,算不上風華正茂,但也是血氣方剛。況且了,人家是小品的扛把子,腕兒在那裡,在他面前,趙本山也只是個後輩。
果然,到了1999年二人發現這種光碟還在肆無忌憚地售賣,而且還加上的前一年的新作品《王爺與郵差》。陳佩斯怒了,拿我當猴耍啊!這次他們直接委派了律師去找央視交涉。
央視一看: 喲嗬!還打發不了你了! 乾脆就蠻橫地耍起了無賴: 我就是出了,怎麼著吧?
央視態度惡劣也有現實的原因,一是覺得陳佩斯不通人情事故,更重要的是新的小品台柱子趙本山風頭正勁。那意思是離了你我還辦不成席了?!
官司終於贏了,談到為啥非要和央視干到底,陳佩斯說: 「必須要有規矩,我可以接受經濟損失,但不能容忍你漠視我」。
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氣,陳佩斯對央視早就看不慣了。
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搞電視的都很拽,小臉昂著,胸脯都拍腫了:我是電視台的!央視就更牛了,白岩松曾說過,讓一條狗天天上央視都能成為名狗。
於是乎,演員們對央視趨之若鶩,俯首帖耳,見誰都得叫爺。
不過春晚元老陳佩斯不服,他說: 央視當年有多少主創?不就黃一鶴一個人空手套白狼嗎?是我們幫你做火了,現在反而說是央視捧紅了我們!
也有人說陳佩斯矯情,沒有央視你能紅嗎?現在出名了脾氣也大了。
事實還真不是這樣,1984年第一次上春晚的時候,陳佩斯就差點翻臉了。由於擔心《吃面條》是「無意義的笑」,能不能上春晚沒人敢表態。直到大年三十的下午,還有半小時就開演了,兩人還在後台等通知。
陳佩斯的倔脾氣上來了: 老子不上了! 當時幸虧被朱時茂一把拉住,黃一鶴拍板,兩人才得以亮相春晚。
出了名以後,陳佩斯也沒感到尊重。
85年春晚搞創新,小品《拍電影》是露天演出的,大冷天的陳佩斯穿著一件單衣,還要往身上潑涼水,表現被凍僵的感覺。觀眾一看: 哎呀!演得真好!拚命鼓掌 。可那不是演的,是真凍僵了!演出結束後陳佩斯馬上就被送醫院了。
86年春節前夕,沒接到央視的通知,陳佩斯和朱時茂以為肯定不上了,都做了好春節 旅遊 的計劃。誰知道離春節還有10天,忽然就接到春晚的通知。10天時間改劇本,搞排練,還弄出個經典小品《羊肉串》。幕後的辛苦可想而知。
89年春晚排練《胡椒面》很不順利,陳佩斯氣得把帽子一摔就走了。央視台長請他倆回去,朱時茂也勸: 那是台長。 陳佩斯一通火上來: 什麼台長不台長的,愛誰誰!
遭點罪也就罷了,創作也處處受限。88年的《狗娃與黑妞》陳佩斯要求單機拍攝,用電影的蒙太奇手法打破時空限制,但沒人聽。
到了《警察與小偷》再次提出單機拍攝,不僅被否了,還被導演刪了一段精彩的內容。98年的《王爺與郵差》陳佩斯要採用高 科技 也沒被採納。
同時春晚劇組的氣氛也越來越詭異,一夜成名的誘惑讓人際關系開始變得謹小慎微。舞台下的氣氛也變得很奇怪,想當年第一個小品《吃面條》演出的時候,台下的觀眾笑得滿地打滾,那是發自內心的。
但是現在的演員才剛上台,台下的托兒就嗷嗷地叫: 好!好! 提到這事,陳佩斯皺緊了眉頭: 討厭!非常討厭!
陳佩斯覺得為了弄一個十幾分鍾的小品,牽涉大量的精力非常無聊,還不如去拍拍電影搞點別的呢。
被央視「封殺」後,陳佩斯的演出資源就很少了。走紅將近20年,竟然沒攢下一點家底,最慘的時候,孩子的學費都拿不出來。
他拉不下臉去求爺爺告奶奶,找商演跑開業之類的。好在家有賢妻,老婆說: 咱包過一片荒山,你知道不? 陳佩斯眼睛一亮,扛著鋤頭進山種石榴去了。兩年後不甘心的他拿著掙來的35萬出山了。
搞什麼項目呢?小品是肯定不搞了,拍喜劇電影固然好,但是各路老爺太難伺侯了。主題要昂揚向上,要花錢掛靠正規的製片廠,票房被層層盤剝,就他那點資金砸出去都聽不到響。
偶然間陳佩斯聽到編劇王寶社提起一件事,他的朋友去婚介所被婚托給騙了,聯想到春晚的「托兒」,陳佩斯靈感大發,於是就有了第一部話劇《托兒》。
很多人一輩子也沒進場看過話劇,更別說花錢看話劇了。於是就有人提醒他,玩話劇可能讓你賠得姓什麼都不知道。可陳佩斯就喜歡這個,他可著自己的家底,花34萬排出了這個話劇,賠了就賠了,爺不在乎!
2001年11月,《托兒》第一場亮相長安大戲院,有人建議,咱們是不是送點票?陳佩斯小眼睛一翻,一臉的六親不認:送票?!要票都不給,越大的官越不給!
朱時茂想請朋友看《托兒》,也是給陳佩斯捧捧場,但想起這么多年,陳佩斯連吃飯都沒請過自己,老茂心想,得嘞!我自己花錢買票吧。
開演當天,天公不作美雨雪交加,連陳佩斯心裡都打鼓,這下完了!沒想到開演前戲院門口車水馬龍,觀眾直往裡擠,票很快賣完了,黑市的黃牛大賺了一筆。就這樣,《托兒》演了一年,票房超過一千萬。陳佩斯愣是把話劇做成了比電影還掙錢的買賣。
其後劇團陸續推出多部話劇,直到20年後的今天,《托兒》換了一茬演員,劇情不斷修改翻新,仍然在各地火爆上演。
之前說過,陳佩斯離開春晚是主動的選擇,所謂央視「封殺」陳佩斯,不過是媒體炒作出來的,實際雙方的關系遠沒有那麼緊張。
2004年春晚就發出過邀請,也許是顧忌陳佩斯脾氣太爆,他們就先打給了朱時茂,可巧瘟神陳佩斯就在旁邊,他搶過電話說: 我們的演出排滿了,三個月以內沒有時間!直接堵住了對方的嘴。
此後春晚小品越來越爛,08年宋丹丹賭咒發誓地逃離春晚,趙本山也哭著喊著要退役,呼籲陳佩斯復出的聲音就越來越大。
2011年,春晚導演哈文又向陳佩斯發出了邀請函,但也被他無情拒絕了,理由是沒時間!有人問: 你咋有時間排話劇呢? 陳大爺霸氣地說: 我喜歡!
這讓人想起前兩天,一個名嘴主持人開著一輛大G 旅遊 ,網友問: 為啥不開國產車? 這位光頭名嘴豪橫地說: 我喜歡!
對於陳大爺的這句 「我喜歡」 ,我是真的喜歡。
而對於那位大G名嘴的「我喜歡」,我只想說:一問一答,倆逗B!
既然沒有了心結,陳佩斯和央視的合作也是早晚的事。2015年陳佩斯導演的電視劇《好大一個家》終於登陸央視一套。到現在加盟央視的《金牌喜劇班》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不少人認為陳佩斯才是真正的「小品王」,趙本山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我以為這樣講有點言過其實。陳佩斯是小品的開創者, 歷史 地位當然更高,不過從水平來講,應該說兩人旗鼓相當,各有千秋。
陳佩斯擅長肢體表演,趙本山的語言更勝一籌。陳佩斯有深厚的理論根基,在話劇上走出了自己的路,趙本山很接地氣,在電視劇方面成績斐然。
觀眾追捧陳佩斯是對小品現狀的不滿,那陳佩斯為什麼不願復出春晚呢?我覺得陳佩斯能夠想明白,就算他復出,也救不了現在的小品。
《金牌喜劇班》里的陳佩斯並不討喜,他嚴肅嚴格,重理論,講規矩,他的方法不一定全對,但他的堅持毫不動搖。
更重要的是, 他的追求是喜劇藝術,而不是小品或某一種固定的形式。
他的正直和堅持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