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春電影節舉辦的意義
長春電影節舉辦既是展現新時代長春城市風採的重大機遇,也是當下繁榮文化產業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電影產業逆勢而進、擴大對外交流、充分展示城市形象、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的「金鹿獎」一直致力於褒獎優秀華語電影,謳歌時代,謳歌人民,新時代,中國長春電影節電影節更加註重在長春深厚電影文化底蘊中,找尋華語電影最為寶貴的精神依託——「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致敬百年風華。當前,長春正加快建設現代都市圈,打造「三強市」「三中心」,強力推動「六城聯創」,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在秉承新中國電影紅色基因,充分發揮電影搖籃特質,以中國電影的長春話語、吉林底色、中國故事,彰顯電影文化魅力,築就電影文化高地。
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舉行時間
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2021年12月21日-12月25日在長春舉行!本屆電影節特別設置「百年、搖籃、冰雪」三個關鍵詞為本屆的特色主題,其中「百年」這一特色主題,是本屆電影節的情懷點,更是貫穿於本屆電影節各項活動的始終。
本屆電影節設置的開閉幕式、電影展映、電影論壇、致敬「搖籃」、電影評獎、群眾文化等六大單元主體活動中,也將「百年」主題元素全面融入。
12月21日,第十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在長春體育中心五環體育館隆重開幕。據了解,開幕式中將重點融入百年輝煌等多重元素。
㈡ 誰知道歐洲電影節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關系
帶動旅遊業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城市服務業的發展,像酒店業、餐飲業、娛樂業等。各個行業的銷售額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為增加了許多外來消費。
而商家還可以以電影節為賣點,退出許多相關產品或進行廣告宣傳。
擴大該城市的知名度,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該城市的影響力和城市形象,提高該城市旅遊業未來的潛在發展價值。
電影節豐富了該市文化的內涵,使許多電影界著名文化人在這里匯聚一堂,探討藝術的價值。
㈢ 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有什麼意義
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旨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國際電影交流合作,推動跨區域、跨文化的電影傳播,實現電影人和電影資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國產電影國際傳播空間、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重點文化活動。
電影節的標志是一枚有著七彩葉片的風車,七枚葉片代表電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藝術。每枚葉片上都有膠片的齒孔,意為每枚葉片都是城市的一個剪影,代表城市的進步與電影文化的發展之間的某種關聯性,「轉動的風車寓意著吉祥如意,也預示著電影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創辦背景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誕生。從此,電影與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北京市擁有全國80%的製片機構,擁有全國80%的導演、演員、攝影等創作人才和製片人才、管理人才和營銷經紀人才,電影創作碩果累累。全國37條城市電影院線中有13條院線在京有所屬影院。
2010年,北京的電影業快速發展,電影佳作精彩紛呈,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電影產業生機勃勃,北京地區故事片產量約佔全國的50%,年觀影人數超過2700萬人次,電影票房收入接近12億元。
北京要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不僅需要文化的支撐,也需要文化資源的逐步積累。舉辦電影節,在促進電影國際化發展與「世界城市」建設中實現「雙贏」。
「在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是我作為一個老電影人多年的願望。」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前寬。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國際電影季正式創辦,2012年2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2013年開始評獎,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國際電影節
㈣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幹嘛的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中外電影交流合作與傳播的重要平台。
北京國際電影節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於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
舉辦意義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北京國際影視交流促進中心承辦的大型電影活動,自2011年創辦。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活動主旨,定位於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和高端化、市場化,是促進中國電影事業、產業發展,增進中外電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累計吸引萬余名嘉賓、百萬人次群眾參與其中。北京展映活動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場次達1600場。共舉辦11場主題論壇,邀請到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呂克·貝松、吳宇森、陳可辛、基努·里維斯、韓三平、保羅·哈尼曼等眾多知名電影人作為主講嘉賓,分享經驗。
電影市場累計吸引了約1800家電影公司和機構的近7000名業內人士,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電影交易市場,超過了亞洲僅有的三個國際A類電影節東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額緊追世界最大歐洲的戛納電影節電影交易市場。
㈤ 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首發陣容官宣,該電影節有著怎樣的意義
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有眾多大佬明星,該電影節有著怎樣的意義呢?我認為一方面是能夠宣傳北京這個城市,畢竟能夠舉辦電影節的城市,曝光量一定大大的提升,也能夠提升城市的形象,其次更是能夠增強粉絲跟明星之間的互動,還能夠給那些認真表演的明星,一個鼓勵和支持,所以電影節的意義有很多,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意義非常多,首先就是對於城市來說,能夠增強城市的曝光度,能夠增強城市的良好形象,其次還能夠鼓勵明星創造出來更多優秀的作品,表達對他們的一種支持。還能夠增強粉絲跟明星之間的關系,讓人們了解優秀的明星。
㈥ 長春電影節舉辦的意義是什麼
長春電影節舉辦的意義是以長春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引領,為吉林省、長春市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增添動力,進一步助力影視文旅產業發展,開拓文化創意城建設的電影路徑,促進更多全球優質影視資源集聚,以此撬動文化旅遊等產業,推動經濟振興。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更加突出專業性,堅持權威華語電影評獎定位,以國際化視野、專業化評審、市場化運作,打造華語電影節品牌品質。更加突出地域性,以「北緯43度的電影節」為標志,全面展示長春電影城、汽車城、雕塑城、森林城的城市特質和文化特色。
更加突出平台性,以電影節為載體,匯聚全國電影產業資源,聚人氣、匯商氣,促進交流、推動合作。更加突出群眾性,讓更多長春市民廣泛參與進來,把電影節真正辦成「電影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第十七屆長春電影節主題意義
1992年,經中宣部批准,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成功創辦。回眸30年,從1992年橫空出世的「長春金杯」,到2022年即將掀起華語影人競相逐夢的「金鹿賽場」,從最初的「團結、友誼、交流、發展」主題到「新中國電影事業薪火相傳」「百年、搖籃、冰雪」再到「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新坐標」。
長春電影節不斷豐富主題內涵,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持續擦亮「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這張城市名片。
第十七屆長春電影節主題「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新坐標」,亦是在往屆「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常態主題基礎上,增添「新坐標」,可謂是對時代意義的點睛解讀與踐行,彰顯出「三十而立」、當打之年的自信與從容。
以上內容參考:國際在線-銘記時代 共話未來中國長春電影節走過三十年
㈦ 2021北京國際電影節時間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宣布重啟,定於2021年9月21日至29日期間舉辦。
北京國際電影節(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簡寫:」BJIFF「),創辦於2011年,是在國家電影局指導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大型國際電影活動。
電影節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活動主旨,旨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國際電影交流合作,推動跨區域、跨文化的電影傳播,實現電影人和電影資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國產電影國際傳播空間、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重點文化活動。
標志含義
電影節的標志是一枚有著七彩葉片的風車,七枚葉片代表電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藝術。每枚葉片上都有膠片的齒孔,意為每枚葉片都是城市的一個剪影,代表城市的進步與電影文化的發展之間的某種關聯性,「轉動的風車寓意著吉祥如意,也預示著電影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