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電影中的景深鏡頭,具體說一下
在光學中,尤其是錄影或是攝影,景深(depth of field,DOF) 是一個描述在空間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離范圍。
景深就是對好焦的范圍。它能通過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也可以拍出清晰的背景。
景深的三種決定因素:
1、鏡頭焦距
2、被拍攝體的距離
3、光圈的大小.
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的范圍就越大,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一隻超廣角鏡頭幾乎在所有的光圈下都有極大的景深。一隻長焦鏡頭即使再最小光圈的情況下,景深范圍也會非常有限。一些單鏡頭反光相機都有景深預測按鈕,所以你在按下快門之前就可以預測到景深的情況。
(1)分析電影大幻影景深鏡頭的運用擴展閱讀:
一般會影響到景深長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種:
1.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
在拍攝距離不變的拍攝情況下,使用小光圈來拍攝時,因為景深變大,被攝體的前後景物清晰范圍會變長。而使用大光圈時,被攝體前後景物清晰的范圍就會變短。
2.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短,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長
在光圈、快門都不變時,拍攝同一個場景,使用長鏡頭會讓景深變淺。而使用廣角鏡時,景深就會變長。
左邊使用長鏡頭,右邊使用廣角鏡頭,可以看出景深的差異。
3.距離拍攝體越近時、景深越淺,距離拍攝體越遠時、景深越長
在光圈、快門、鏡頭焦距都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場景,離被攝體越近時,景深就會越淺。離被攝體越遠時,景深就會越長。
❷ 電影裡面經常出現長鏡頭,究竟有什麼好處
能讓我我們從不同的視角去看。讓我們更加直觀的理解電影的內容。
長鏡頭通常有三種:固定長鏡頭 就是指沒有運動,機位固定的鏡頭。運動長鏡頭 指使用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 升、降等運動拍攝的方法形成多景別、多拍攝角度(方位、高度)變化長鏡頭,稱為運動長鏡頭。景深長鏡頭 是用拍攝大景深的技術手段拍攝,使處在縱深處不同位置上的景物(從前景到後景)都能看清 。在好萊塢的電影中。運動長鏡頭的運用更加廣泛,並逐漸成為主流。2007年喬·懷特的《贖罪》中為了展現敦刻爾克大撤退時的全景畫面,導演攝制了一段五分鍾的運動長鏡頭 。
長鏡頭的作用:如實記錄,客觀反映、打破了空間的限制,可以連續的拍攝、完全符合觀眾的觀察習慣長鏡頭可以用來表達比較復雜的情節、能夠更好的將觀眾帶入角色,營造特殊的氛圍。電影,作為一門由鏡頭組接起來的藝術,幾乎在其誕生之初就與長鏡頭有著聲息相通的血脈。世界上的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就是一個只有50秒的鏡頭。
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長鏡頭的理解和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留下你的建議和想法我們一起交流溝通一下。
❸ 大幻影運用了什麼鏡頭
《大幻影》中導演用慣用的長鏡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法軍俘虜與德軍之間互動的場景,從影片一開頭德軍上尉邀請被擊落的法國軍官共餐,轉場、人物對白、畫面構圖乃至場面調度都駕輕就熟,細膩的筆法,生動的人物刻畫,從一開始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以為這是一場慘無人道的納碎集中營的故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整部影片下來我們並沒有看到任何血腥的屠殺與大規模的戰爭場面。作者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了幾個軍官之間,他們之間微妙的情感與關系,體現了一種和平共處的夢幻,這是影片能直接向我們傳達的主題。
德軍上尉無疑是詩意的靈魂。他的人物設定是寫實的,一個納粹德國的典獄長,負責看管一批俘虜。他的性格是復雜的,一方面,他有對德國政府的忠誠,盡職盡責;另一方面,他有對敵人的憐憫與仁慈,他和與自己同階級的法軍俘虜波狄奧中尉一見如故並發展為朋友。甚至當他們多次試圖逃跑被發現後,這位戰俘集中營的長官並沒有給予他們任何處罰,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導演詼諧與詩意樂觀的態度,當長官如數家珍似地閱讀幾位法軍將領的逃跑記錄時,導演通過雙方幽默的對話讓氣氛顯得如此輕松,這種現實與詩意的碰撞,體現的正是當時法國勞苦大眾樂觀的情懷。
在德軍上尉邀請法軍中尉的那一場景,透過波狄奧對上尉照料天竺葵方式的贊賞,我們聽到上尉的回答:它是城堡里唯一的花。體制與現狀的嚴苛與殘忍,和戰時的溫柔浪漫的情懷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僅豐富了人物形象,更讓我們看到了冷酷戰爭中多情的一面。這一場景雖短,卻是雷諾阿良苦用心的精彩一筆,也讓我們體味了一種詩意的、浪漫的文學氣息。
就如同《大幻影》中長鏡頭的使用一樣,《游戲規則》中的景深運用,不僅是雷諾阿的開山技法,更為影片的現實主義風格助力良多。景深的運用,使後景看起來和前景一樣清晰,它不同於空氣透視法讓後景變得模糊,與之相反地,一般是通過打亮後景來加強景深,凸顯人物與環境的空間關系,這也正是寫實風格的體現,即體現人與社會的關系。
❹ 從經典電影分析導演怎麼用景深講故事
景深敘事
《公民凱恩》是出色地運用景深美學的經典範例。威爾斯想讓這部影片看上去像是人眼看到的那樣,前後景都清晰。影片有時以一個稍仰的攝影機角度拍攝,以凸顯凱恩這個人物的權威,有時則從上方拍攝以使人物顯得微弱渺小,如拍攝凱恩第二任妻子蘇姍·亞歷山大時。貫穿全片,無論何時我們看到凱恩在他所處的環境里,無論是在他所經營的報館還是他所建造的巨大的仙納杜庄園里,他所有的財產都是清晰可見的。他是他所創造的世界的一部分,他所創造的世界也是他的一部分。
影片開始的一場戲里,當母親將年幼的凱恩託付給一個監護人時,畫面構圖和景深揭示了故事本身的動力。凱恩正在外面的雪地里玩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命運。透過窗戶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而他的母親處在畫面的右側,正在簽字以放棄對他的監護權,父親則站在畫面的左側,顯得無能為力。母親,監護人處於鏡頭前景的顯眼位置,父親是被動的。而被剝奪了選擇與行動的小凱恩處於背景中。母親與監護人決定了小凱恩的命運,他在畫面中,一邊是父親,另一邊是母親與監護人。這場戲揭示了影片的本質,因為後來我們看到他的雪橇「玫瑰花蕾」被遺棄在雪中。
《公民凱恩》
在為了獲得較大景深而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場景中,觀眾在畫面中看到的那些所揭示的內容或許與角色本身同樣重要。景深可以用來展示一個角色的生活空間,他們的財產也許能在視覺上傳達給觀眾信息,彰顯他們的人格特徵。展示角色的環境,正如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中所做的,往往能以微妙的方式揭示角色的性格特徵。我們看到露易絲的房間優雅整潔,而塞爾瑪的家中則凌亂無序,這在視覺上為角色的個性,以及在共同的旅行中兩個人的性格變化提供了最初的線索。因此鏡頭能夠清晰地表現環境是很重要的。
《末路狂花》
根據「希區柯克規則」,畫面中一個物體的大小應該等同於在那一時刻它在場景中的重要性。在電影《美人計》中,對那杯盛有毒葯的茶的突出表現便是告訴觀眾它有多麼重要。
《美人計》
約翰·福特導演的許多西部片經常使用廣角鏡頭來展現作為環境的一部分的牛仔。像電影《搜索者》的結尾,角色騎馬遠去走向夕陽,永無止境延續的大地將孤獨的英雄吞噬。當被攝體遠離攝影機時,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觀眾會感覺角色正緩緩地遠行融入廣袤無邊的平原,這種觀感通過景深的運用而得以增強。
由於大多數攝像機用的是電子變焦,大景深就成了數字攝像機與生俱來的一個 特性。當你用數字(DV)格式拍攝的同時又想削弱景深,就需要使用定焦鏡頭了: 如前所述,高清攝像機所攝畫面的景深更接近於超16毫米而不是35毫米膠片的效果: 有一些可以用來在數字攝影機上再現膠片電影感覺的方法,比如使用電影鏡頭或者 使用中灰密度濾鏡來開大光圈、縮小景深范圍。有一些固定電子變焦的低端數字攝 影機不能縮小景深,這一特徵也使其影像看上去非常數字化,此外還有解析度的問題: 當然,如今事物日新月異,電影鏡頭也被用在了高清攝像機上。但你更願意去看35 毫米、超35毫米或變形格式電影中的淺景深,而不是數字的東西。這是當你確定視 覺效果會怎樣影響故事的表達時該考慮的事情。
《搜索者》
淺景深敘事
削弱或減小畫面景深的審美原因是要將觀眾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處於畫面焦點 的主體身上。鏡頭中的其他物體都被虛化,只有一個角色清晰,而觀眾的注意力就 只集中在那個主體或物體上。這可用於多種方面,有一個例子是,主體處於紛繁城 市環境之中,只有他一人是清晰的,這可能便是暗示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主體的形 單影只,或者其未能融人這個世界。它還可以用來表示以另一角色的主觀視點觀察 剛才那個人,後者置四周的嘈雜紛亂而不顧。它可以明確地告訴觀眾該看哪裡,告 訴觀眾他們正在看的就是畫面中唯一重要的,因為其他所有東西都一片模糊。
《墜落天使》
另一個利用景深來虛化背景的原因是掩飾外景地原本的特徵,模糊環境的細節, 用來「偽造」——使它看上去像是在其他地方拍攝。利用或削弱景深既是一種技術 的工具,也是美學工具,導演需要理解如何正確地利用它們,以便在電影中強化視 覺敘事。
鏡頭間的切換也應當考慮到景深。如果你想保持兩個角色在交談時的連續性, 應當用相似焦距的鏡頭拍攝他們,使背景的景深保持平衡。如果一個主體使用長鏡 頭拍攝,背景被虛化,而另一個主體由廣角鏡頭拍攝,景深很大,那當這兩個鏡頭 被剪接到一起時,就會讓人感覺非常古怪。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對焦距的控制還可用於製造心理上的效果。例如,你可能想讓觀眾感覺場景中 的某些事物不對頭。但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你是怎樣利用景深的,就可能製造出並不 需要的隱含意義,這就給剪輯師造成棘手的局面,他得設法剪掉一個情景,以保持 客觀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