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鑽機鑽進地球一部電影

鑽機鑽進地球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18 14:04:34

A. 求一部美國科幻片,外星生物侵入。人類都坐在機器人上面控制著。等著外星人從一個縫鑽進。然後開戰.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The Matrix Revolutions 是一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在2003年上映。由沃卓斯基兄弟執導、基努·里維斯、勞倫斯·菲什伯恩等主演,香港電影武術指導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本集也是黑客帝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集
在最後一次和「先知」交談之後,尼奧明白了他的使命。從這開始,故事就分兩條線進行。一條是墨菲斯和奈奧比殺回錫安,和基地的人們共同對抗機器大軍的進攻;另一條線是翠妮蒂不願意和尼奧分開,決心放棄一切和尼奧共同前往機器S世界的聖地——01城。奈奧比雖然不相信先知的話,但她開始相信尼奧,把自己那艘最快的logos號飛船借給了尼奧和翠妮蒂,而自己和墨菲斯乘Hammer號回錫安。沒想到偷偷醒來的班恩溜進了Logos號,一場激戰過後,班恩的肉身死去,尼奧身受重傷。歷經重重機器大軍的堵截,尼奧終於抵達01城。再說錫安城這邊,人類已決定展開最後的自救行動,他們組織起了所有的APU(Armored Personal Units單兵作戰機甲),和250000電子章魚以及大型鑽探機器展開了決斗……

B. 新時代電影《鐵人》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大全

我們今日活著的人,向死去的英雄和活著的英雄學習。要把他們精神運用到我們實際工作當中去,才能活得有意義,才不枉活這世上幾十年。一起來看看新時代電影《鐵人》 觀後感 心得5篇精選大全,歡迎查閱!

《鐵人》觀後感心得1

昨日,我觀看了《鐵人》這部新時代的電影,影片以新一代鐵人標兵劉思成的思想歷程與老一輩鐵人王進喜的 事跡 在時空上相互交替進行了描述。荒原戈壁,大漠黃沙,黑白與彩色的交替,無論是節奏明快的歷史,還是舒緩卻靜中有動的現實,都給予了我巨大的心靈震撼。

急促奔忙的車站,人頭攢動的大會戰,高亢嘹亮的號子,人拉肩扛中緩緩豎起的井架,驚心動魄的井噴……

戈壁灘上的日落,蜿蜒公路上的巨型油車,悠揚的歌聲,高聳入雲的現代化鑽台……

一個個場景,無不在述說著兩代石油人無私奉獻、拼搏進取的精神。影片以細膩的人物刻畫讓我們品味了20世紀60年代、新時期兩代勞模創業拼搏的精神,歲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向全社會彰顯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和完美,深深地感動著我。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人生的價值觀。「戲文里怎樣說的財主跟財主比錢,舉人跟舉人比烏紗。我們比給地球戳洞洞,比誰戳得猛戳得直,比誰油漿子噴得快……」鐵人就是用這樣的人生價值觀指引著他做事、做人的方向。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職責。「以前醫生給我看病,說我貧血,這人貧血,就沒有力氣,國家貧血,也沒有力氣,就得給人家欺負,我們就是要改變我們國家的貧血,讓那些瞧不起我們的人,再也不敢欺負我們。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是什麼,是家裡的孝順兒子,是下地幹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上有老下有小,風里來雨里去……你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認了吧!……」這是鐵人用最樸素的語言詮釋著共產黨員的本質,詮釋著職責的內涵。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堅強。當時的條件是設備嚴重不足,鐵人帶著他的團隊用人力將數噸重的泥漿泵拖上井架。眾人用撬杠抬,用大繩拽。在整齊劃一的號子聲中,大繩卻接二連三地綳斷,眼看著功虧一簣。鐵人站了出來。「挺起來!沒長脊樑骨阿」於是,挺直了的石油工人用脊樑骨戰勝了危機,石油工人的勞動號子在荒原間盪氣回腸——「石油漢子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奉獻。由於地層壓力太大,一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沒有重晶石,沒有攪拌機,僅有的壓井噴的水泥比重過大,容易凝固,分散不開。危急關頭,鐵人拖著受傷的腳,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水泥池子里,充當「人體攪拌機」,最終制服了井噴。

在感動中,我還品味到了溫情。最器重的徒弟在最困難的時候當了逃兵,他瘋了似的到處去找。當最終在火車上找到了徒弟時,徒弟淚流滿面地說「師傅,我熬不住了……」鐵人應對「背叛」自我的愛徒,嘴裡雖然吼著:「熬不住了就給我滾!」手裡卻把當時十分稀缺珍貴的3個饅頭和一袋干糧塞進了徒弟的懷里。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還設置了黃渤飾演的一個以物質生活為中心的朋友形象,透過兩人之間的相處和比較,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現代社會精神層面的嚴重缺失,彷彿是沙漠中的綠地一樣稀少卻珍貴。

採用這樣一種追認式和呼應式的表達策略是值得肯定的,這樣做不僅僅打破了主旋律電影將歷史人物與現代社會語境隔離開來的尷尬處境。更重要的一點是,將鐵人的精神做了傳承和期望。更有助於我們這輩人認同和理解先輩的艱辛的奮斗與思想和精神的可貴。

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僅有我們有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會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職責感,才能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於職守,盡職盡責,開拓創新,努力創一流業績,時時做好模範帶頭作用,為構建和諧測井、和諧社會做出自我的貢獻。

《鐵人》觀後感心得2

我們有幸觀看了《鐵人》這部新時代的電影,影片以新一代鐵人標兵劉思成的思想歷程與老一輩鐵人王進喜的事跡在時空上相互交替進行了描述。荒原戈壁,大漠黃沙,黑白與彩色的交替,無論是節奏明快的歷史,還是舒緩卻靜中有動的現實,都給予了我巨大的心靈震撼。

一個個場景,無不在述說著兩代石油人無私奉獻、拼搏進取的精神。影片以細膩的人物刻畫讓我們品味了20世紀60年代、新時期兩代勞模創業拼搏的精神,歲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向全社會彰顯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和完美,深深地感動著我。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人生的價值觀。「戲文里怎樣說的?財主跟財主比錢,舉人跟舉人比烏紗。我們比給地球戳洞洞,比誰戳得猛戳得直,比誰油漿子噴得快……」鐵人就是用這樣的人生價值觀指引著他做事、做人的方向。

一個在上世紀60年代家喻戶曉的人,今日再一次呈此刻大銀幕上。我們此刻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與上世紀六十年代已有天壤之別,新形勢下我們要繼承鐵人的是什麼?我想我們要繼承發揚的是鐵人「寧肯少活二十年,拚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氣魄;是「井塌了我跟它一塊塌下去,我宰了閻王爺再背著井架爬回來!」的永不後退的精神;是跳進泥漿池裡充當「人體攪拌機」的不畏艱難困苦的頑強奉獻精神。

在共和國的創業史上,正是王進喜同志和他的鐵人精神,為中國工人階級樹立了一面旗幟,引導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社會主義建設者們,為新中國的發展和振興而奮勇拼搏、無私奉獻。王進喜是共產黨人的代表,是中華民族的精英,鐵人精神是偉大的民族精神的結晶和生動體現。作為新時期的石油工人,我們要始終以鐵人為驕傲,以鐵人精神作為激勵自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強大動力。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新的偉大實踐中,大力弘揚王進喜同志的艱苦奮斗精神,知難而上,迎難而進,進取應對挑戰,破解發展難題,立足工作崗位,扎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推動公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哲學的角度看,鐵人是一名不折不扣、勇於創新的實幹家。干起工作來,不僅僅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並且肯動腦子,用心去干好工作,他是油田第一個提出用小鑽機代替大泵的人,以前用大鑽機乾的活在他那用小鑽機就能代替,並能打出雙眼井。所以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我們更要學習鐵人的這種鑽研精神,勇於創新,大膽改革,從而節省人力、物力及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

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僅有我們有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會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職責感,才能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於職守,盡職盡責,開拓創新,努力創一流業績,時時做好模範帶頭作用,為構建和諧測井、和諧社會做出自我的貢獻。

《鐵人》觀後感心得3

前兩天,為了慶祝黨的生日,單位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觀後《鐵人》王進喜的 故事 片。

午時兩點的電影,我在一點五十分走到電影院門口,這是單位包場,不用電影票,門口人事處的兩位幹部站在那裡,他們看到我就笑,我莫明其妙,難道是自我來晚了?他們說你進去吧,裡面已經有人了,我走了進去,一看一個若大的電影院,僅有區區六人,我們見面都哈哈大笑,真是有意思,這成為我們的專場觀看了。我是一個不喜歡湊熱鬧的人,所以我選擇了最終幾排,一個人靜靜坐在那裡,感受這份少有的空曠,影院里還有比較涼爽的,開著中央空調,一會兒又陸續來了些許人,至電影開始放映,來了可是三十人,其餘的人干吧去了,不得而知。呵呵

故事梗概: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吳剛飾)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期望。這只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最終開鑽。房東老大娘見王進喜連續數晝夜奮戰在井架,感慨「王隊長真是個鐵人!」,「王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突遇第二口油井即將發生井噴,在沒有重晶石粉堵塞井噴的危急時刻,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水泥沉在泥漿池底必須攪拌,現場卻沒有攪拌機,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奮戰,井噴最終被制服,油井和鑽機保住了。

三年自然災害來臨,王進喜和他的隊伍面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嚴重的飢餓和高強度的作業下,隊友們意志紛紛崩潰。王進喜省出自我的口糧,甚至不惜犯政治錯誤,想方設法給大家填肚子。

感人的「鐵人」精神,是我們此刻這個時代所缺乏的。其實這是一部人情味很濃的電影,為什麼來看這部電影的同事這么少?大家可能一聽主旋律就覺得沒勁,大家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態?我不明白。國外很多片子,都弘揚個人英雄主義,為什麼一個感動中國的民族英雄——鐵人,大家會認為這是說教電影?大家內心深處固有的思想,主流就是說教,挺可笑的。

觀看《鐵人》,不僅僅是了解兩個時代價值觀的心靈沖撞,也是回顧鐵人時代的艱苦奮斗歷程,這是一個時代的艱難行程,這部電影至少也會讓我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有完美的今日,那是因為有艱難的昨日,而我們的先輩戰勝了昨日的困難,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正是鐵人的精神。

《鐵人》觀後感心得4

記得小時候就經常聽到石油鐵人王進喜,先進標兵雷鋒,黨的好乾部焦裕祿,掏糞工人時傳祥的名字,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標志。年幼時候,這些名字就只是一個個平面的文字,沒有立體的形象,就像是光有骨架沒有血肉的模型而不是鮮活的生命。直到再次重溫鐵人王進喜的事跡。這些二維的文字才變成三維的人物。

影片中,王進喜在誓師大會上有這樣幾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人沒飯吃會貧血,國家沒有石油也會貧血,貧血就會被人欺負;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把貧窮落後的帽子丟到太平洋去。就是這樣一種只管付出不記回報的奉獻精神。為了新中國和下一代,他們甘願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這就是那一代工人階級的崇高精神。

影片同時也塑造了另外一批人,他們是新時代的石油工人,劉思成是其中的代表。作為油田會戰的第二代人,他的父親劉文瑞和王進喜是同時代的人,父親因為有 文化 底子而被鐵人重點培養,但父親最終辜負了鐵人的期望,雖然父親當年的退卻曾讓劉思成蒙羞,可是他依然尊敬他的父親,因為他明白,父親同樣經歷過重重的困難,在他心中也是「鐵人」。在應對茫茫沙漠,在遇到隊友被困荒漠的危機關頭。他依然孤身一人走向漫無邊際的沙漠,懷揣著當年父輩開拓北大荒的堅定意志,沿著父輩的堅實腳印義無反顧一步步走向隊友。他用實際行動將鐵人精神繼承與傳揚了下來。

金色的大漠和白皚皚的荒原,高聳入雲的現代化鑽台同在人拉肩扛中緩緩豎起的舊時井架,老鐵人高亢的號子與新鐵人悠揚的歌聲……所有的新舊變化,可是始終不變的是那鐵人精神,經久不息。

《鐵人》觀後感心得5

今日單位組織觀看電影《鐵人》。看完之後很受感觸。電影生動的描述了新一代鐵人標兵的思想歷程和行動,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鐵人王進喜在大慶油田創業的事跡,人物刻畫生動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此刻世人眼前,讓人感觸很多。

那個時代,生活水平十分艱苦,施工條件十分艱難。可是我覺得他們的精神世界比起此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得多,他們有信念,有追求,他們一個心眼的為我們偉大祖國找石油。而我們這一代,雖然物質生活好了,可是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總是覺得生活里缺點什麼。回想60年代創業找油時期,每個人有夢想,有追求,沒有那麼多的誘惑和干擾,生活單純,簡單。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心眼裡揣著祖國的興衰。不像此刻,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科學發達了,社會提高了,自然選擇也多了,好像人的心靈那種寧靜反而越來越難易得到。

影片裡面刻畫的那個「劉思成」的主角,跟鐵人的人生選擇是截然不一樣的。他最終吃不了苦,當了逃兵。只是他的兒子成了新一代的勞模。在當時的人看來,「劉思成」的舉動真的是讓人理解不了。怎樣能夠那樣?可是今日再來看,這個人物的人生選擇,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世界上不是每個人的思想境界都那麼高,不可能每人都成為英雄。劉思成,他也想堅持,也以往真實地努力過,可是最終還是受不了,所以放棄了。作為一個書生,身體條件不適應,最終放棄,對他來說,一輩子心理都在承受折磨,也算是一個悲情的人物了。在那個年代,以往真實努力過的人,我覺得都值得我們今日的人去學習。我並不覺得這個人物不好。相反是,我覺得作者寫出了那個時代的真實情景,把人性裡面一些真實的東西放到了電影裡面,而不是一味地樹立英雄形象,這對現代中國電影也算是個創意。

還有鐵人在誓師大會上的那一番講話,十分地感人。我認為應當是當時的真實情景,就算是編劇編出來的,也很好。他講出了作為一個中國人那種真摯樸素的愛國情感;把一個共產黨員,敢於吃苦,勇於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現了出來,讓人很受 教育 。我看後心裡酸酸的;當前中國騰飛科學發展,金錢最大化,物質最大化,變成了世人的追求,多少人忘記自我的國家,忘記民族,眼裡僅有自我,僅有個人。共產黨員,數量在增長,可是質量卻沒有成正比。真的應當 反思 了。

此刻企業職工,學文化,學知識,固然很重要;可是我覺得更迫切的是,應當有一種精神追求。想鐵人說的那樣,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井沒有壓力不出油,人沒有壓力輕飄飄;干著社會主義,想著共產主義的精神。

那樣,才不會出現上班那麼多、玩著電腦喝著茶,嘮家常天南海北、扯著高談闊論說天說地、誰的本事也沒有他大,誰的水平也沒有他高。「罵政府」「罵領導」他比誰都強。我們今日活著的人,向死去的英雄和活著的英雄學習。要把他們精神運用到我們實際工作當中去,才能活得有意義,才不枉活這世上幾十年。


新時代電影《鐵人》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大全相關 文章 :

C. 求影片名

黑客帝國系列主要由三部電影組成:

1.黑客帝國(Matrix)
2.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Matrix Reloaded)
3.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Matrix Revolutions)

你說的這個情節絕對出自《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那群象章魚的東西就是機器水母,「錫安保衛戰」中,人類跟水母戰斗。好多水母,黑壓壓一片,水母進攻前,先用鑽機把錫安上空打開一個大洞,然後俯沖攻入下來,人類在機器人裡面操作機器人抵抗。

D. 找一部電影,美國片,用鑽機打穿地球。

地心毀滅
導演:喬·艾米爾 jon amiel
編劇:古柏·蘭恩 cooper layne
約翰·榮格斯 john rogers
主演:亞倫·艾哈特 aaron eckhart
希拉蕊·史旺 hilary swank
德瑞·林多 delroy lindo
布魯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史丹利·圖奇 stanley tucci
類型:劇情/科幻/驚悚
級別:pg-13(科幻生活/死亡場面與暴力內容.語言)
上映日期:2003年3月28日

E. 蘇聯曾想挖穿地球,為何在12262米時停止

科拉超深鑽孔工程,是前蘇聯組織的一場鑽孔工程,位於俄羅斯東北部的科拉半島,距離北極圈內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比較近。蘇聯用十多年時間挖這個洞,最後挖到了地下12262米,在地下8000米深處發現了含量很高的鑽石礦和金礦,最終不得不叫停。到底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認為,地球是一個球體,我們每天在地球上走,走的始終都是弓背,如果有一天我們挖穿地球,在弓弦上走,是不是更近一些呢?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是一個有層次感的球體,從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越往地下,溫度就越高,這是人類無法接觸的地方。

蘇聯的「挖穿地球計劃」,打算挖到那裡去?

如果蘇聯挖穿地球,大概率會挖到南太平洋的南極洲附近,需要挖6300多公里,相當於長江那麼長,這對人類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科拉鑽孔最終只挖到了12公里,相當於長江剛流到唐古拉山腳下,距離通天河還有很遠的距離。

事實上,蘇聯人本來就沒打算挖到地球對面去,蘇聯人的目的就是研究地殼,試圖接近莫霍面。莫霍面,就是地殼和地幔的交界處,是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的,莫霍面在大陸地區深度約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區7~8千米。所以,基本可以確定,蘇聯人的目標是挖到20公里以上。

在那個時代,蘇聯和美國一直在較勁。美國開始的核武器研究,蘇聯幾年時間跟進。蘇聯搞出了衛星,美國直接把人送上了月球。蘇聯連輸兩局,在上天方面全面落後,只好在入地方面加緊努力,想要有所突破。

這種大背景下,蘇聯調集全國最優秀的科學家,集中力量搞挖洞實驗,凡是參加這個工程的科學家,都能獲得原本十多倍的工資和津貼,甚至獲得了一套莫斯科的豪華公寓。蘇聯為這個功臣真是下了血本!

美國在挖洞過程中,栽了跟頭,挖到4500米就挖不動了,美國人花了3億美元,全部打了水漂。美國人還說,鑽那麼深的孔,相當於站在高樓上用細細長長的乾麵條,去捅堅硬的柏油馬路!

蘇聯很快就超過了美國,可是當挖到7000米時,一度遇到嚴重困難,經過科學家的群策群力,終於渡過難關。到8000多米時,蘇聯人驚奇的發現,這里是一個蘊藏著大量黃金和鑽石的地質層。經過取上來的岩石樣本的研究,每噸岩石含金量達到了80克!要知道每噸超過4克的金礦,就是富礦。

中國大部分的金礦都是每噸2克或者3克!成本高污染大效率低,如果能採到80克的金礦,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科拉鑽孔工作面小於1米,從8000米地下要挖出1噸的礦石談何容易?所以這個黃金富礦只好放棄了。

隨著工程的繼續進行,越來越多的黃金和鑽石被發現,可是蘇聯人始終不為所動,繼續追尋全世界的最高紀錄!直到挖到了12公里以下。

流傳很廣的說法是,有人聽到了從地下深處發出的神秘聲音,類似於被困在地獄之門後面的怪獸聲音,甚至有科學家說自己看到了洞中飛出的怪獸。

飛出的怪獸,完全是無稽之談,可是地下傳出的聲音必須重視!

蘇聯人1970年開始了這項工程,用了13年時間挖到12000米,可是後面的十年時間,一直到1993年,僅僅推進了262米!這十年為什麼進度這么慢,有人說,就是這個聲音困擾的。

這個「地獄之聲」,據說很像人的聲音,就像很多人在地獄承受著火烤的痛苦一樣,聽得讓人頭皮發麻。採集這些聲音,並不容易,工作人員用非常耐熱的錄音器放到深處,終於採集到了這個聲音。聽到這一聲音的人,無不恐懼萬分,這就是著名的「俄羅斯地獄之聲40秒」。

對這段故事,我表示很懷疑,因為地下的地殼運動和空氣擾動都有可能產生一些聲音。我們把空玻璃瓶放在耳邊不是也能聽到奇怪聲音嗎?這些都不稀奇。

目前這個超深鑽孔已經被封閉,想要知道真相,恐怕不那麼容易了。

不過,現在深度超過這個鑽孔的世界紀錄早已被卡達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俄羅斯在庫頁島的Odoptu OP-11油井(12,345米)打破,在這兩個深井中,人們並沒有得到任何從地獄傳來的消息。

成本增加的第一殺手是岩石硬度增加。越往地下走,岩石密度和硬度越大,鑽桿的損害就越嚴重。隨著轉孔深度的增加,鑽頭磨損越來越嚴重,往往走不了幾厘米就要更換,從萬米深處取出鑽頭,然後更換,一來回就是一個工作日,每天重復這樣無聊無用的體力勞動,實在是暴殄天物。

成本增加的第一殺手是地下溫度太高。按照低溫梯度原理,每下降100米,溫度就要升高3度,到地下一萬米,溫度絕對在300攝氏度左右。再加上鑽頭摩擦生熱,上萬美元一個的鑽頭,壞的太快,多有錢也扛不住!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繼承了這一工程,隨後陷入了長達十年的經濟衰退和蕭條,根本沒有錢支持這個沒什麼用的大工程,最終就只好叫停了。

不管怎麼說,科拉超深鑽孔挑戰了人類極限,是蘇聯人最驕傲的三大工程之一,從地底發現的各種樣本和數據,對研究地殼活動有很高的價值。

埃及法老墓碑在地下4米深被發現!

清高宗乾隆的裕陵地宮的深度不到8米!

地質雷達探測器的理論探測深度是24米!

明定陵的深度是27米!清朝墓葬平均深度都不如明朝。

秦始皇陵地宮距離地面至少37米!(也有推測其深度超過500米,還沒發掘,有待驗證。)

世界上最深的人工游泳池是40米。沒有水的話,跳下去的時候,你至少可以喊三秒鍾。

美國GBU-57能鑽透60米深的混凝土,打到松軟的土地上,能達到200米。

人類探測到的最深的自然洞穴是"庫魯伯亞拉洞穴",深達2197米!

人類製造的最深的「洞」是俄羅斯的科拉超深鑽孔,深達12262米!

地殼的平均深度是17000米,也就是說人類還沒有鑽透地殼。

地殼再往下是平均厚度2865000米的地幔。人類要是想從地表到達地心,需要經過3480千米。美國物理學家表示,自由落體的話,需要38分11秒。

很多人會用上面這個圖,其實,這個是俄羅斯的最大鑽石礦——「和平」。其直徑為約56公里,入口直徑1600米,深約533米。據說可以滿足全球鑽石市場3000年需求。

不過,不要擔心鑽石會貶值。因為,已經被倒賣鑽石的壟斷了。而且,對外宣稱只生產工業鑽石。

真實的科拉鑽孔只是一個被封閉的「孔」。其在1983年就達到12000米。之後,又用了十年時間,往下鑽了262米。該項目於1994年終止,2006年資金耗盡,停止研究。2008年,徹底廢棄。

最主要的原因,蘇聯解體了,蘇聯與美國的競賽也就停止了。

蘇聯進行這項研究,目的就是打敗美國先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的研究。當時,蘇聯喊出口號,要在各方面超過美國。可惜,1991年,蘇聯就被美國在經濟上拖垮了,蘇聯解體了。

之後,繼承蘇聯研究"衣缽"的俄羅斯也想繼續搞下去。可是,沒錢、沒技術、沒前途,兩年後終止鑽探。要知道,鑽的越深溫度越高,硬度越大。現在的鑽頭製作工藝還是不能滿足需求。再者,繼續鑽下去,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也不會帶來任何經濟上的回饋。而且,地殼一直是運動的,鑽井隨時可能阻塞。所以,終止了鑽探。

(文/勇戰王聊 歷史 )

當年蘇聯在地球上所挖的深洞就是大名鼎鼎的「科拉超深鑽孔」。該計劃實施於1970年,進行到1989年底時,鑽孔深度已達12262米。到了1990年,鑽探工作突然停止,由此產生了許多傳聞。

在國外媒體上,流傳最廣泛的一個傳說,說是為了打穿地球,開始了鑽孔工作。但是,科學家們無意中卻鑽到了傳說中的地獄,為了避免給人類帶來大災難,不得不及時終止了鑽探。

鑽探停止後,曾參與該計劃的一位名叫狄米爾·阿撒哥的地質學博士,向芬蘭一家報紙透漏了當時的一些情況。當他們的鑽機鑽到了大約9英里(約14484米)深度時,鑽探機器的轉速突然變快,鑽頭鑽到了地下一個非常巨大的空間。

他們將鑽頭收了上來。隨著鑽頭的收起,洞口噴出了高溫氣體,一頭長著獠牙,眼神邪惡的巨大怪物飛了出來。這個怪物,發狂般的高聲尖叫,瞬間飛走了。周圍的工人受到驚嚇四散逃走,他們幾位科學家決定留下一探究竟,將一台本來用於接受地殼移動聲音的拾聲器放了下去。

當他們將拾聲器放到鑽達深度時,拾聲器中傳來了千千萬萬人凄厲的慘叫聲……他們作為科學家,都是無神論者,但他們根本無法用科學解釋這一自然現象。他們覺得,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地獄。他們無意中竟然打開了地獄之門。

為了避免事態變得更加嚴重,數位科學家立即採取行動,封閉了洞口。而那個逃出去的怪物,至今下落不明。

前蘇聯官方對於此事,保持了一貫的沉默。

但是呢,據官方材料顯示,其實這類鑽探計劃,主要是為了研究地球的地質構造。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認為,以現代的 科技 實力可以打穿地球。

科學家這一舉動的主要目標,是為了驗證地球的一個分界面,莫霍界面。現代通常認為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大層,而地殼和地幔的分界就叫莫霍界面。鑽探計劃,就是要鑽探到莫霍界面,研究地殼和地幔構造。

美國從1957年開始,計劃從較薄的太平洋地殼向下鑽4.5千米,到達莫霍界面。但是,項目花費巨大,卻沒能達到預期的科研目標。1966年,美國國會停止了該項目的資金供應,項目終止,鑽井深度9583米。

蘇聯卻在美國停止計劃之後,開始了自己的鑽探計劃。在科考隊選擇了鑽井位置之後,1970年5月24日,鑽探正式啟動。

鑽井有個特點,就是怕軟不怕硬。硬的岩石結構,鑽孔後,可以保持孔壁的完整,鑽頭可以上下自如。但如果遇到軟的、易塌陷岩層,則脫落的岩石容易卡住鑽桿,導致鑽頭提升時,鑽柱折斷脫落。

就是因為這一原因,在鑽到7000米以下的深度之後,經歷了無數次的該類事故。每次事故之後,都要將鑽柱脫落丟失段用水泥封死,重新來過。

1976年,經過6年的工作之後,科拉鑽孔超過了美國的井深記錄。到了1983年,鑽孔深度達到了12066米的深度。因為要准備1984年的國際地質大會,暫停了鑽井工作。

1984年9月底,鑽井繼續,結果重新開始後的第一次鑽頭下放,就發生了鑽柱斷落的事故。鑽井不得不重新從7000米深度開始,一直到1989年底,鑽孔深度達到了破記錄的12262米,但是鑽柱再次斷裂脫落。

從1983年到1989年,6年的時間,鑽深僅僅增加了不足200米,不得不停止了鑽井工作。此後,蘇聯解體,發生財政困難,不得不徹底停止了鑽井計劃。2008年,「科拉超深鑽孔」的鑽井被廢棄,設備被拆除,地面建築物被破壞。

地球的直徑大約是12742千米,鑽孔深度是12262米(12千米),耗時20年,耗費巨大的工程,也就鑽了地球不到千分之一(1‰)的深度。看來人類想要給地球打個貫穿的洞,還需要繼續努力呀。

俄羅斯臨近挪威邊界,有一個美麗的科拉半島,那裡不只有迷人的北極光,還有前蘇聯留下的神秘科拉超深鑽孔。

蘇聯曾放言要挖穿地球,據說科拉超深鑽孔鑽到12000米時,工人聽到了超自然異常聲音,於是他們將一台耐熱錄音機,順鑽桿放入洞中,錄下了凄慘哀嚎的人聲。甚至還有現場人員言之鑿鑿地說,鑽井口突然噴出熱霧,隨之出現了一個張牙舞爪的怪物。

於是有人說蘇聯鑽到了人間地獄,那段錄音被人稱為「俄羅斯地獄之聲40秒」。隨之蘇聯緊急封井叫停鑽井工程,留給了世人無盡遐想空間。

其實這些錄音經音頻專家分析,是錄音室合成作品,而音頻來源於1972年美國電影《血腥男爵》。而且地殼內部溫度極高,井口有熱浪噴涌而出,霧氣彌漫貌似怪物亦是正常現象。也許這些傳說只是蘇聯為鑽井工程停工尋找借口,因為他們早已騎虎難下,不知該如何收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與蘇聯皆想做世界老大,遂展開超級軍備爭霸賽。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率先將宇航員成功送上月球,在美蘇太空爭霸賽中拔得頭籌。血性十足的蘇聯人怎甘落後,美國上天,他們就放言要入地打通地球,順便勘探一下地下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蘇聯雷厲風行說干就干,1970年正是列寧誕辰100周年,籍此意義非凡的科拉超深鑽孔工程開工了。

蘇聯為召集最優秀的地質專家簡直不惜血本,不但送給每位專家一套別墅,而且每位專家月薪,就抵大學教授一年收入。

要說鑽井原理簡單,就是鑽桿帶著鑽頭在地殼打洞。可做起來並不容易,隨著鑽井深度增加難度越大,尤其是鑽井越深地殼溫度越高,對鑽頭要求也越高。

據說每個鑽頭成本就是幾十萬美元,每日毀壞的鑽頭就價值不菲。就連財大氣粗的美國,試著鑽井到9000米就放棄了。

蘇聯為爭霸只注重發展軍備,其經濟並不發達,科拉超深鑽孔工程超高額費用,早已壓的蘇聯喘不過氣,可為了戰斗民族的顏面不能言棄。

1983年,科拉超深鑽孔已達12000米,可蘇聯專家們誓要鑽到莫霍界面才肯罷手。但是蘇聯從1983年至1994年停工,十年時間只挖進了262米,相當於一年只挖26.2米。

可見科拉超深鑽孔工程,除了耗資驚人再遇技術瓶頸期。曾有專家比喻科拉超深鑽孔的鑽桿,就像人們站在高樓上拿面條戳地一樣,可想而知鑽桿易碎到何等程度。

同時鑽頭在地殼近三四網路高溫下易損,而且換鑽頭要從一萬米以下提出再送回,工人每天做如此無用功就需耗費七八個小時。由此蘇聯也開始考慮科拉超深鑽孔工程的存在價值。

尤其是1991年,戈爾巴喬夫將前蘇聯政權交給葉利欽,隨即蘇聯解體。原來地質專家團隊已分屬不同國家而分崩離析。其次俄羅斯經濟實力銳減,再也無力承擔如此燒錢的純科研工程,於是故弄玄虛找個借口停工,以粉飾自己騎虎難下的尷尬。

如今科拉超深鑽孔周圍一片荒蕪,廢棄的設備只能拆毀按廢鐵回收,只有井蓋上大大的數字,無言述說著昔日的輝煌與驕傲。

眾所周知,當年蘇聯曾經有過挖穿地球計劃,但是已經挖到12262米就突然停止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查閱了工程學和地理學的資料,發現前蘇聯是在腦洞大型,拿科學開玩笑。

F. 尋找一步很久的電影,關於地心的 是人類開著鑽探機去了地心。 這片子很久了,好像9幾年的

1976年的地心記男主角的叔叔先從火山口進地心,臨走的時候男主角把自己的戒子給了他叔叔,很多年以後男主角自己設計了一個可以通過後山口進入地心的類似飛行器的飛船,後來被人盜竊,改良,製造除了成品,盜竊方邀請男主角作為飛船的船長,還有幾個精英一起進入地心,其中有一個老頭有18個博士學位,最重要他有一塊類似集成電路的板,裡面叫智慧全書,但只是一部分,進入地心以後他們還遇到了一個因為改變別人命運而被關進地心迷宮的類人猿(全身白毛,很溫和),地心裏面還有一個怪怪的人,可以控制裡面的一些生物,他手上帶的似乎是男主角送他叔叔的戒子。這個是電視很愛播的一個老片子,但只看見上集,男主角他們的飛船差點撞到自動閉合的地心山體就結束了,後面一直沒有看過,誰直到這是什麼電影啊

G. 人類能否挖穿地球蘇聯用了24年試驗最終得出結論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一直往下挖會發生什麼?我們能挖多深?可以挖穿地球嗎?如果這么做會發生什麼?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分別試圖找出答案。

地球的地殼是由岩石組成的,距離地表大約50公里,而地核距離地表至少6730公里。 美國和蘇聯的地質學家都渴望了解地殼和地核之外的地質奧秘,就像登陸太空一樣,他們又開始了一場競賽,希望成為第一人。

1960年, 美國率先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海底啟動了莫霍計劃。與地球表面的地殼相比,海底的地殼肯定更薄,美國人認為從那裡鑽探會更容易。

他們首先將6個大浮標沉入水下60米,並將它們定位成一個圓圈。然後,他們利用聲納將一艘海軍駁船直接移過浮標圈, 並在圈子的中心固定了一個巨大的鑽井平台。

鑽井平台安裝到位後,他們迫不及待地在海底鑽了5個孔, 最深的孔洞是海床以下183米,水深3600米處。 這次鑽探是前所未有的:不是因為洞的深度,而是因為深水中的一個不受束縛的平台能夠鑽入海底。

然而,這一發現並沒有得到人們的支持,他們認為 莫霍計劃是個燒錢計劃。因為僅僅6年,莫霍計劃就耗費了約5000萬美元,最後由於資金問題,美國人不得不放棄了該項目。

在蘇聯方面,他們於1965年開始了鑽探項目,比起美國,他們至少提前5年計劃了該項目。為此,蘇聯地質部成立了 地球內部和超深鑽探研究部門間科學理事會 。 他們詳細的計劃確保了項目在整個過程中不會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也確保了他們能夠在最可行的區域進行鑽探。

委員會花了很長時間調查各個地區,直到他們決定在科拉半島的佩琴加區作為最合適的地點。接著,他們在此建造了一個合適的鑽井平台,並建造了一個保護鑽機的外殼,順便說一下,這個保護性的外殼有60米高。他們還准備了合適的鑽井機械,並發明了新的設備來促進深鑽。

常規的深鑽鑽機使用旋轉軸鑽機,但蘇聯人認為, 在足夠深的地方,旋轉軸鑽機的工作效果並不好。然後,他們造出了一種鑽頭, 其中軸保持穩定,只有末端的鑽頭旋轉。 蘇聯人設計了這個豎井,讓鑽井泥漿順著豎井往下泵,這些泥漿對鑽頭施加壓力,讓它旋轉,鑽進地殼。

這在他們預期的非常大的深度下效果不佳。相反,他們想出了一種鑽頭,其中軸保持穩定,只有末端的鑽頭旋轉。蘇聯人設計的豎井允許將鑽井泥漿泵入其長度,這種泥漿對鑽頭施加壓力,使其旋轉並鑽入地殼。

科拉超深鑽孔於1970年5月24日開始鑽探。科拉超深鑽孔不是一個鑽孔,而是由一個主孔和其他幾個分支組成。蘇聯在項目過程中使用了兩台鑽機, Uralmash-4E 和 Uralmash-15000 。他們計劃挖穿波羅的海地盾大陸地殼, 深達15000米 。

1984年恢復鑽探, 鑽孔人員鑽到了12066米。 此時,1984年9月27日,一個鑽柱段在4876米處脫落。他們停止了鑽探,然後在另一個7000米深度的鑽洞重新開始。

1989年,最深的鑽孔SG-3深達12262米。順便說一下,SG-3的直徑只有23厘米。然後, 由於該深度處的溫度非常高,並且對鑽孔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 鑽孔人員不得不停止下來。根據他們的計算,孔洞最深處預計會遇到100 C溫度,但結果卻是180 C。

這種極高的溫度使得岩石在那個深度變成了多孔的、可滲透的、類似塑料的狀態。 這使得鑽孔幾乎不可能進行,因為每次鑽孔人員取出鑽頭進行更換時, 可 塑性岩石就會流過並堵死鑽孔。 研究人員試圖通過泵入冰冷的鑽井泥漿來解決高溫問題,但卻沒有達到要求的效果。

由於這個問題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科學家們別無選擇, 只能停止進一步鑽探。此時他們距離早先提出的達到15000米的目標還有2800米遠。

在鑽探過程中,蘇聯人收集了到了大量的地質數據,這些數據為我們了解地球提供了啟發。面對新的事實資料,地質學家不得不放棄許多之前持有的理論。

在深入研究地殼之前,地質學家通過對地球表面的研究和調查以及記錄地震活動來收集必要的信息。 根據以前的數據,他們注意到地震波的速度在地球表面以下3到6公里的地方變得更快。 地質學家認為這是由於岩石地殼發生了變化,上部花崗岩變成了一層玄武岩。

他們把這種假定的岩石過渡稱為康拉德不連續面,並發現它發生在所有大陸的下方。然而,在科拉超深鑽孔中,鑽機並沒有遇到它,他們發現花崗岩向下延伸到12公里甚至更多。地質學家們隨後意識到,由於在那個深度的高溫和壓力,岩石經歷了變質變化,這些變化就是他們獲得地震反射結果的原因。簡而言之, 花崗岩仍然是花崗岩 ,但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發生了結構變化。

令蘇聯地質學家驚訝的是,當他們到達6千米深處時,他們在提取的樣本中發現了微小的浮游生物化石。有24種浮游生物,測試結果表明這些化石至少有20億年的 歷史 。氮和氧層包裹著化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能在那麼深的高溫中毫發無損。

科拉超深鑽孔的另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是在6千米深的地方發現了水。它滲入了花崗岩的裂縫中。可是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地質學家推測,可能是礦物的相互作用產生了它,由於它不能穿過頭頂上不透水的岩石表面,所以它一直留在地下。

1989年鑽孔停止後,工人們就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恢復工作。蘇聯於1995年解體,但當局直到2005年才正式宣布取消該項目。2008年,他們拆除了鑽孔平台和建築物,並在SG-3上安裝了鋼帽。

美國花了6年時間,耗資5000萬美元,挖了個寂寞。蘇聯花了24年,耗資不計其數,最終挖了12262米。地球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也就是說,蘇聯花了24年也就挖了可憐的0.2%。看來,人類目前想要挖穿地球想法,依靠現在的 科技 水平肯定是無法實現的。

最後,截至到2021年,該鑽孔仍是地球上最深的人工鑽孔。要了解它的深度,請將其與馬里亞納海溝中11000米的挑戰者深淵(地球上最深的自然點)和8848米高的珠穆朗瑪峰進行比較。SG-3 的深度測量超過了挑戰者深淵的深度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閱讀全文

與鑽機鑽進地球一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