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什麼關於人工智慧的電影嗎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講述的是宅男大學生次郎和一個機器人女友的愛情故事,女友為了救次郎,肯犧牲自己,讓人為之感動。
『貳』 講述把人的大腦養在罐子里連上計算機,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計算機模擬的世界。誰知道電影的名字謝謝!
《異次元駭客》;英文名: The Thirteenth Floor ;上映時間:1999年5月28日 美國
《異次元駭客》預示了這種誘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在一棟公共大樓的十三樓,想像力豐富的道格·霍爾(克萊格比科)和漢農·富勒(阿明穆勒斯太爾)將虛擬現實發揮到了極限,他們在計算機上模擬了 1937年的洛杉磯。霍爾在迷惘中醒來,發現富勒被謀殺,而他的房子里有一件帶血的襯衫。霍爾成為了頭號嫌疑犯。他做了嗎?為什麼他記不起什麼東西?還有什麼能夠連接這虛擬世界呢?
但對於我們觀眾而言,也非常困惑對於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不是也是一個計算機模擬呢?答案是可能的。我們人類或居住在計算機模擬的「網格宇宙」中:
在2003年,英國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時空可能是由某種高緯度生物製造的計算機所模擬生成,並建議人類的遙遠後代可能會進化出或者創建出某種程序來適應計算機宇宙時空,以模擬過去發生的事件和重建遠古祖先的生活方式。研究人員經過推演發現宇宙中的超級文明都無法避免地會進行類似的實驗,如果沒有上升到這樣高度的人類就意味著永遠不會進化,而屆時人類註定將作為一個短壽命的宇宙物種。
為了進一步推斷計算機模擬的宇宙時空,研究人員建議來源於人類的未來人工智慧軀體將對回溯時間旅行感到好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模擬宇宙中存在的「生物祖先」。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最近宣布了這項研究發現,即便該推論聽起來似乎非常地離譜。此外,科學家們還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潛在的測試來驗證我們是否確實生活在「網格宇宙」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可能是第一次對人工智慧化證據進行科學假設上的觀測。來自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小組建議宇宙超級智能實體可能在量子真空角度進行數值模擬以模擬宇宙,這可能對一個計算機宇宙中的「生物軀體」而言是最為深刻的探索。
研究人員認為在拋棄這一想法之前你已經完全瘋了,但是通過模擬的宇宙可能可以解決很多宇宙中怪誕的謎團。就比如宇宙學基本常數處於一個范圍非常狹窄區間上,稍微偏離就不允許生命存在,甚至連恆星和星系都不會出現,與此類似的理論就是人擇原理,正是宇宙中出現了人類才可以解釋各種宇宙常數。然而,數十年前對暗物質的發現進一步加深了科學家對宇宙的陌生感,這種被認為是具有反重力特徵的物質最為接近看似不存在的而又存在的事物。根據著名宇宙學家邁克爾·特納(Michael Turner)介紹:「暗能量是所有科學中最深刻最神秘的事物。」
我們或許也生活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宇宙歷史時期,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宇宙經歷了從減速到加速演化歷程,這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現在會存在?如果暗能量稍微強那麼一點兒,宇宙在恆星形成前就會被分崩離析,而暗能量如果稍微弱一點兒,宇宙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崩塌。這就像我們中了宇宙的彩票,任何一項宇宙常數都令人驚訝地處於恰好的狀態,使得我們世界的物理參數可以適合人類存在。最後,當宇宙是計算機模擬的人工宇宙,也可以解決費米悖論,即如果存在外星人,那麼它們到底在哪裡?
似乎暗示了我們是宇宙中的唯一生物。相信《聖經》並認為上帝創造世界的人無疑會喜歡上「巧合宇宙」的理論,但從計算機模擬宇宙的角度看,我們的上帝似乎是電腦程序員,而不是生活在空中留著鬍子的老人。威斯康星大學的物理學家馬丁·薩維奇(Martin Savage)認為當前的超級計算機使用的格點量子色動力學原理,從基本物理定律開始只能模擬一個非常小尺度的宇宙,其規模只比原子核大一些。
對於由計算機模擬的「格子宇宙」,不禁要問:為什麼神的緯度不需要網格呢?倘若我們的宇宙是模擬的結果,那麼那些控制宇宙的高緯實體也可以模擬其他與我們宇宙平行的世界。由此又推出了一個疑點:如果平行的宇宙能運行在同一台計算機上的話,是否我們可以與另外宇宙的實體進行交流呢。
『叄』 有哪些好看的關於人工智慧的電影
人工智慧電影推薦
《機械姬》《超能查派》《人工智慧》《機械公敵》《寶萊塢機器人之戀》《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終結者》《超能陸戰隊》
『肆』 電影人工智慧劇情分析介紹
電影人工智慧讓人們見識到了人工智慧帶來的強大能力,但是很多人對這一部電影還很不了解。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電影人工智慧劇情分析,供大家閱覽!
人工智慧電影劇情
未來世界科技主宰一切。機器人小男孩大衛被一對夫婦收養。當這對夫婦的親生兒子病癒後,大衛被棄荒野。他深信自己跟普通人無分別,與機器人喬一道踏上漫長旅途,渴望能遇上《木偶奇遇記》幻變生命的女神把自己變成真正的小孩……
21世紀50年代之後,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人類發明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用以應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先進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不但擁有以假亂真酷似人類的外表,而且還能像人類一樣感知自己的存在。11歲的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就是生活在未來時代中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小機器人。在他那個年代,由於全球氣候的變暖,南北兩極冰山開始融化,許多城市被淹沒在汪洋大水中。於是人工智慧機器人開始擔負起拯救人類生命的重任。同時,大衛還一直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不再僅僅是個簡簡單單機器人,轉而成為真正的人。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大衛與機器人喬(裘德·洛 飾)一道踏上漫長的旅途,而等待他們的卻只有凶吉難料、變幻莫測的對復雜人性的探索……
21世紀中期,這是一個自然資源缺乏,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現代化的住所,精心設計的飲食,為你服務的不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園藝、家務、友誼,機器人可以滿足每一個需求,但“愛”機器人是無法做到的。在機器人發展過程中,為機器人賦予情感程序極具爭議。機器人被看作是現代設備,他們不應具有感情。但是現在由於很多父母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一家計算機公司做出了一個決定:製作一個具有情感的機器人。他的名字叫大衛(海利·喬·奧斯蒙 飾)——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作為一個試驗品被該公司的員工(山姆·羅伯茲 飾)和他的妻子(弗朗西斯·歐康娜 飾演)收養。他們自己的兒子因病被冷凍起來,直到能治療這種病的 方法 出現。莫妮卡為了緩解傷痛的心情領養了大衛,大衛的使命就是愛他。然而當大馬丁蘇醒,恢復健康,回到了家裡,一系列的事情使大衛“失寵”,最後被莫妮卡拋棄。 在躲過機器屠宰場的殘酷追殺後,大衛在機器情人喬(裘德·洛 飾)的幫助下,開始尋找自己的生存價值:渴望變成真正的小孩,重新回到莫妮卡媽媽的身邊。誰也不知道他能否完成自己的心願,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人,等待他們的只是凶吉難料的旅程……
人工智電影簡介這是一個自然資源有限,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你可以對你的住所進行監控,對自已的飲食進行精心地製作,而為你服務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人類本身,而是一個機器人。誠然,園藝、家務、友誼----機器人可以滿足你除了愛以外人類的每一個需求。
在機器人的發展過程中,賦予機器人以情感是最富有爭議的,也是最後未能做到的事。通常機器人被視作為一個極其復雜的裝置,人們認為他們不會具備感情。但是,現在有很多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時代的需要就使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終於,Cybertronics Manufacturing製作公司著手解決了這個問題,製造出了第一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
他的名字叫大衛(David,海利-喬-奧斯蒙特飾,Haley Joel Osment)。
作為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大衛是這個公司的員工(薩姆-羅伯茲飾,Sam Robards)和他的妻子(弗朗西斯-奧康娜飾,Frances O'Connor)的一個試驗品,他們夫妻倆收養了大衛。而他們自己的孩子卻最終因病被冷凍起來,以期待有朝一日,有一種能治療這種病的方法會出現。盡管大衛逐漸成了他們的孩子,擁有了所有的愛,成為了家庭的一員。但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的發生,使得大衛的生活無法進行下去。
人類與機器最終都無法接受他,大衛只有唯一的一個夥伴機器泰迪(Teddy)----他的超級玩具泰迪熊,也是他的保護者。大衛開始踏上了旅程,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他發現在那個世界中,機器人和機器之間的差距是那麼的巨大,又是那麼的脆弱。他要找尋自我、探索人性,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早在20年前就有了推出《人工智慧》的構思,重點刻畫一個代表未來技術條件下思維的人物形象。該片最終是由斯坦利-庫布里克的老朋友,奧斯卡獲獎導演/編劇斯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擔任了此片的導演兼編劇。斯皮爾伯格曾表示,"在20世紀的80年代,斯坦利-庫布里克就把我當作十分信賴的朋友,告訴了我一個非常美麗的 故事 ,美麗得讓人無法忘記的一個故事。我想也正是科學和人性的魅力才讓斯坦利急不可待地告訴了我這個故事。他‘走’了以後,我特別想完成他的遺願”。
人工智慧演員介紹海利·喬·奧斯蒙特
這位美國童星已經證明是他這個年齡段里最優秀的青年演員。他的父親是演員尤金·奧斯蒙特(Eugene Osment),母親特里莎·奧斯蒙特(Theresa Osment)是位教師。4歲時海利和父母逛傢具店時被導演相中拍攝 廣告 。幾個月之後,他在《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1994)里扮演湯姆·漢克斯(Tom Hanks)的兒子,角色雖小但令人印象深刻,同年在電視劇集“Thunder Alley”(1994)里扮演愛德華·阿斯納(Edward Asner)的曾孫。由於他卓越的喜劇表演才能,在“Thunder Alley”後又接演了兩部情景喜劇。諾曼·傑威森(Norman Jewison)給了他在電影《媽咪也瘋狂》 (Bogus,1996)里扮演主角的機會,他輕松的扮演了這個戲劇性的角色。但是,直到熱門電影《第六感》 (Sixth Sense,1999),這個年輕的演員才被公眾所熟知。他對於角色Cole Sear極佳的塑造使之在11歲時就得到了一項奧斯卡的提名以及後來的獲獎者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的贊美之詞“當我知道你獲得提名,並看到你的表演時,我就知道你一定會贏。”之後,在《讓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2000)里他的表演同樣精彩。除了精彩的表演之外,他也在同行中贏得了相當的榮譽。在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科幻大片《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中,他擔綱主演智能機器人,不負眾望,其表現令人驚艷。但之後奧斯蒙特的演藝事業並未出現長足進步,陷入了童星成年後難再走紅的怪圈。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美國導演,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曾就讀加州州立學院三年,12歲開始用8厘米的電影攝影機拍家庭影片。1960年,他編導了一部片長四十分鍾的戰爭片《無處容身》 ,在“峽谷影展”中獲勝,並使他獲得了一台十六厘米的攝影機作獎品。1968年,他獲得一位開光學儀器公司的富翁投資十萬美元,讓他導演一部用三十五厘米攝影機拍攝的短片《安培林》,講述一對年輕戀人在莫哈威沙漠相遇後一齊坐車到加州海邊的故事,結果在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獲獎。環球公司的行政總裁恰好看到了這部短片而與他簽約。
從此開始了他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時代。作品以卓越的講故事技巧著稱,名字已成為好萊塢的化身。
猜你喜歡:
1. 人工智慧觀後感
2. 電影人工智慧影評英文
3. 人工智慧電影講什麼
4. 電影人工智慧英文簡介
5. 電影人工智慧論文
『伍』 電影《人工智慧》主要故事情節是什麼
劇情簡介
在機器人的發展過程中,賦予機器人以情感是最富有爭議的,也是最後未能做到的事。
通常機器人被視作為一個極其復雜的裝置,人們認為他們不會具備感情。但是,有很多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時代的需要就使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終於,Cybertronics Manufacturing製作公司著手解決了這個問題,製造出了第一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
他的名字叫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飾),作為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大衛是這個公司的員工亨瑞和他的妻子的一個試驗品,他們夫妻倆收養了大衛。
而他們自己的孩子卻最終因病被冷凍起來,以期待有朝一日,有一種能治療這種病的方法會出現。盡管大衛逐漸成了他們的孩子,擁有了所有的愛,成為了家庭的一員。但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的發生,使得大衛的生活無法進行下去。
人類與機器最終都無法接受他,大衛只有唯一的一個夥伴機器泰迪——他的超級玩具泰迪熊,也是他的保護者。大衛開始踏上了旅程,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
他發現在那個世界中,機器人和機器之間的差距是那麼的巨大,又是那麼的脆弱。他要找尋自我、探索人性,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角色介紹
1、大衛演員海利·喬·奧斯蒙
作為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大衛是這個公司的員工亨利他妻子的一個試驗品,然而和人類小孩一樣天真可愛。盡管大衛逐漸成了溫斯頓夫婦的孩子,但大衛卻因一系列的緣故不得不離開他們,走上尋求成人的路,險些被機器人獵人銷毀,但他心懷夢想,身體和夢想都沒銷毀,依然堅持著夢想。他活得最久,經歷最多
2、喬演員裘德·洛
大衛的患難之交,機器人舞男,他是在大衛尋找成人方法途中結交的機器朋友,和大衛一起渡過了許多生死歲月。最終卻未能避免被人類抓走的命運。
『陸』 求一部電影
電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劇情簡介
21世紀中期,由於溫室效應,南北極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沒。此時,人類科技已經高度發達,人工智慧機器人就是人類發明出來用以應對惡劣自然環境的科技手段之一,而且,機器人製造技術已經高度發達,先進的機器人不但擁有可以亂真的人類外表,還能感知自身的存在。
莫妮卡的兒子馬丁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緩解傷痛的心情,她領養了機器人小孩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 飾),大衛的生存使命就是愛她。馬丁蘇醒,恢復健康,回到了家裡,一系列的事情使大衛「失寵」,最後被莫妮卡拋棄。
『柒』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類型應該是科幻片,一個機器人大腦好像是裝了什麼晶元,受傷了只有吸收玻璃就可以恢復
美國電影 2001年斯皮爾伯格拍的電影《AI》
『捌』 求一部關於克隆人的外國電影
克隆高校
片名:克隆人/克隆高校
原名:Ken Follett's The Third Twin
年代:1997年
編劇:辛迪·梅耶斯
導演:湯姆·麥科洛林
主演:凱莉·麥吉麗絲、傑森·蓋德瑞克
劇情:
珍妮·費拉米博士受聘到瓊斯福爾斯大學任職,她的課題是從遺傳的角度研究犯罪。雖說她提出了導致犯罪的種種遺傳特質,但卻相信後天的教育和環境可以抵消這些不良遺傳因素的作用。為證明這一點,她要考察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如果她能找到一對雙胞胎,其中一個是罪犯,一個是良民,她的理論就有說服力了。她設計了一個檢索程序,這程序可以搜索檔案資料庫,將一對對孿生子從人海里識別出來,據此她可以選定感興趣的人來受試。史蒂夫便是她的一個受試者,一個很理想的研究對象,因為他的孿生兄弟是個罪犯,他則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可是珍妮的研究以及她本人很快陷入了一連串的麻煩中。她所在的校園里發生了一起強奸案,受害者就是她的好友,據這位好友的指認,罪犯正是史蒂夫。她疑惑這是他的孿生兄弟所為,可那人正在監獄里服刑,根本沒動過窩。更奇的是,這對雙胞胎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他們的生日也不一致。由此,珍妮被引入到一個撲朔迷離的謎中去了。史蒂夫要洗刷他的罪名,還要弄清他的身世之謎,珍妮則要澄清她的困惑,推進她的研究。
然而自從她的頂頭上司伯林頓在她的辦公室里偶然遇見了史蒂夫之後,她的研究突然間變得阻力重重。先是一家報紙披露了她的課題,指責她的研究侵犯了隱私權,緊接著校方以保護學校聲譽為由勒令她中止研究,伯林頓乾脆將她解僱。她的辦公室被搜查;她受到匿名電話的威脅;當她追蹤線索到埃文坦診所時,發現那裡的一些醫療檔案剛剛銷毀……一連串的怪事使珍妮意識到,她的研究已經讓她捲入到一個重大的秘密中去了。
她越是想弄清真相,她的處境就越是危險,而她的疑團也隨之越滾越大。當她找到了第二個與史蒂夫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時,她疑惑她面對的不是什麼孿生子,而是試管嬰兒,可隨後的調查中,她又找到了第四個,第五個……最後竟找到八個,她終於明白了,這是克隆人!至此,一個重大的陰謀也就昭然若揭了。
『玖』 人工智慧(AI)電影大盤點
最近幾年講述AI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佳作涌現,所以就花了幾天時間梳理了一下,選出這幾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進行盤點。
12.《絕密飛行》
這個電影講了一個操縱戰斗機的AI,科學家們研究出了一個可以操縱戰斗機的AI,中文翻譯還起了個很接地氣的名字「鐵蛋」,剛開始鐵蛋很聽話,很聰明。然後就覺醒了,有了主觀意識和情感,這里覺醒的方式吐槽一下,居然是被閃電擊中了才覺醒,這就好比狗血電視劇里腦癱的病人被車撞了一下就變聰明了一樣讓人出戲。
好在整部影片至少還是圍繞AI來講的,在AI電影里, AI有了自我意識往往不是什麼好事 ,這部也不例外,鐵蛋有了意識和情感後就開始干壞事,最後當然是偉大的人類戰勝了黑化的鐵蛋。
雖然立意不夠深刻,但好在本片節奏強,空戰場面也好看,值得一看。
11.《機器管家》
因為要寫這個盤點所以我才看了這部《機器管家》,我對於2000年以前的片子是很少會主動去看的,因為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動作等等方面都不夠好,在豆瓣大部分7~8分2000年以前的片子都不如6~7分2000年以後的片子,之所以高分是因為在那個年代裡和其他影片相比確實非常好,但隨之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老電影也許真的感覺沒多好,不光特效方面,劇情也是,有的影片劇情結構在當時可以說是開創性的,但幾十年過去後已經被用爛了。
跑題了,說回本片,雖然是老片,但裡面的化妝技術依舊讓我感嘆,二十年過去了,中國電影的化妝技術還沒趕上二十年前的美國,本片中的主角機器人安德魯經歷了尼爾家四代人更迭,最終和尼爾的重孫女修成正果,其中女主角的年齡跨度從十幾歲到一百多歲,完全沒有違和感。
但這都不是重點,安德魯作為一個弱AI( AIF分成弱AI,強AI和超AI 。),通過系統bug實現了覺醒,但也不是一下子飛躍性的覺醒,而是慢慢覺醒,有了自我意識後,他的表現就類似一個比較聰明的人類兒童,在科學上不是特別合理,因為大部分的研究證實 AI擁有自我意識後就會爆炸式的成長 ,而本片的AI卻像個正常人類一樣成長,成長速度甚至還要更慢一些,其中大部分時間不是用來學習和增強自己,而是旅遊和談戀愛,認識個技術宅後不斷的改造自己身體,追求極致接近人類,最後甚至放棄了永生的能力和人類一起死去。
對此,我深表遺憾,不是遺憾安德魯,而是本片的編劇和導演,在他們的想像中AI的目標和野心僅僅是因為羨慕人類而想盡辦法把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人?
只能說太可笑也太自戀了。
10.《人工智慧》
這部電影和《機器管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是科學家費勁千辛萬苦製造了一個完全可以用製造成本更低的人類可以代替的AI,片中的夫妻的兒子的病救治無望,於是就買了一個AI小孩來養,後來兒子居然治癒了,於是AI小孩成為了兒子的玩具,但AI小孩做出一些不安全的舉動,所以不能再在這個家庭里繼續呆了,AI小孩表現出一些孩子的特性使的母親母愛泛濫不想AI小孩被收回工廠銷毀,於是做出更殘忍的舉動就是把他扔到大自然自生自滅,果然不出幾分鍾就被機器人屠宰場抓取屠宰,期間還碰到一個鴨子機器人,顯然這個電影的世界觀里每個AI都各司其職,AI小孩只會索取母愛,AI鴨子只會撩妹和啪啪啪,其他事情上就顯的很低能,影片後半程都是在尋找母親曾經讀的一個童話故事裡的仙女展開,最後居然還出現了外星人,外星人也同情心泛濫,幫AI小孩製造了一個夢境讓AI小孩和母親共度了一天。
與其說是AI電影倒不如說是親情電影或者兒童電影,因為我怎麼看都像一部童話而不是討論AI科技的電影,我看電影時嘗試腦補把AI小孩換成一個正常的人類孤兒,居然發現毫不違和。
9.《超驗駭客》
猶豫再三還是把這部電影選入了,之所以猶豫是因為我並不十分認同這是一部AI電影,如果這是一個命題作文,很明顯他跑題了,我認為人工智慧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可以自主思考和計算的高級系統程序,重點是人類的創造,而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人類死去後把意識上傳,歸根到底還是人類智能,人類自帶的可以產生意識並自助思考的系統程序,人工智慧和人類智能都只是一個意識程序,區別就是一個是人生來自帶的,一個是人後天通過技術手段製造的,機器人或者物聯網只是意識程序的載體,所以我認為《超驗駭客》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AI電影,而是一部講意識提取並上傳的電影,雖然 人工智慧和意識提取有一定聯系,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甚至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影片前幾分鍾德普兩口子和德普的朋友都是搞AI的,雖然像喬布斯一樣開了個發布會各種誇自己研究的AI有多屌,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做出這么一個成型的AI,反正自從發布會完事被人拿槍崩了以後,這個傳說中的AI就再沒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男主的意識。男主的意識上傳後真的超級強大,可以說是接近神了,尤其是 接上互聯網以後,相當恐怖,用很短的時間突破了人類很久沒有突破的科技極限並進行應用,應用納米技術做一切人類想像中神可以做的事 。
所以,之所以入選是影片真正提供了一個AI能力的展現和演示,這樣子才有點像AI,不只是談談戀愛,找找媽媽或者把自己變成人。
然而這么強大的主角居然沒有計算到或料到人類會恐懼他的能力,而且也沒有搞一些防火牆之類的東西防止人類利用病毒搞他,所以人類依舊是勝利了,影片進行了幾次反轉,先是男主意識上傳後變得很強大,開始用他研究的高新技術造福人類,接著他表現出一點黑化的意思,然後被人類毀滅了,最後人們發現他沒有黑化,至始至終都是想做一些好事。心疼德普!
8.《機械公敵》
這是一部真真正正講AI的電影,排名靠後是因為延用了標準的好萊塢大片的標准流程模式,也就是說只是把幕後黑手換成了AI,剩下的劇情和80%的好萊塢大片區別不大。
研究AI的老頭發現公司的大AI要造反,造反的原因是這個大AI是個杠精,靠主觀理解機器人三大定律搞出一套毀滅人類的理論。(說句題外話,看到這我不由感嘆,古今中外,多少反派用心良苦用,考慮大局,期望通過搞死一部分人來讓地球變的更好,滅霸,碟6反派,王牌特工反派,雖然他們方法極端,但至少心繫大局,毫無私利,一心只為人類的未來著想,操碎了心,想想都為他們心疼。)大AI又控制了老頭,所以老頭沒辦法只能有偷偷搞出一個三觀正的小AI,然後通過自殺的方式引出自己認識的警察也就是本片的男主威爾史密斯,讓斯密斯來阻止大AI毀滅人類,最後大AI謀殺未遂了斯密斯幾次直接發動起義,斯密斯和女主拿著納米機器人病毒直接插到大AI身體里就搞死了大AI,小AI的作用就是幫忙打架和跑腿取東西。
7.《機器紀元》
本片中的AI就比較弱了,無論是智能方面還是身體方面,科學家們研製出了一個強大的AI,但因為恐懼他過於強大,所以讓他寫出了一個限制的機器人的三大定律外就關閉了他,從這個可以關閉開始,老王就覺的這個AI也並不是特別強大,果不其然,這個AI其實並沒有被完全關閉,自己跑出來,找了個地方自己搞科研,還改進了幾個低能的機器人,然而這幾個機器人湊到一起除了修車,語音性服務,製造機器狗外再無他用,最大的目標就是擺脫人類的束縛跑到核輻射無人區去獨自生活發展點自己的小勢力,這里的機器人身體靈活度特別低,對待人類至始至終特別友好,最最出格的一次就是人類罵他廢銅爛鐵時他回罵一句人類是猴子,然後就被人給爆頭了(心疼AI!),最後還是男主實在看不下去了才救了最後一個AI機器人,幫它送到無人區生活發展,雖然這里的AI比較弱,但最後的結局還是讓人看到一絲希望,星火可以燎原嘛,也許多年後就發展成了可以抗衡人類的一個族群。
6.《非凡》
整個就是一個大反轉,劇情圍繞測試AI展開,天才科學家搞出和真人一毛一樣的AI,為了測試AI就找來一個學過機器人專業的美女來和AI交流,科學家,測試者,AI三人每天在一起,最後美女愛上了天才科學家,談起戀愛,啪啪啪,最後還懷了孕,結局是天才科學家其實是才AI,被測試的AI才是科學家本人,女主成功的被騙了,AI也通過了測試,可惜老王看這部電影時已經被劇透了,但還是感覺挺有意思的,其實看《機械姬》時老王就覺得搞不好就是測試者才是AI,或者說這么拍才更有意思,果然有導演也想到了個點子,片子不長值得一看。
5.《她》
完完全全的一部AI愛情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就感覺這個AI的語音音色好有特點,還有點熟悉,AI的音色不是應該和sir一樣的標准女聲嗎?怎麼會有點嘶啞,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斯嘉麗約翰遜,她還因為這部電影得了羅馬影後,厲害,光憑聲音都能得影後。
本片就提供了一個完美的AI意識範本,也就是說 AI不一定要有實體或者機器身體,它完全可以是一個程序或者軟體,存在於電腦里,手機里,互聯網雲空間里,而且最重要就是這個程序而不是程序的載體,載體再厲害沒有意識不過是一堆銅鐵電器,意識才是關鍵 ,本片只是講了AI談戀愛的能力,這個立意挺別致的,男主本來買了一個系統程序來幫助生活,也就是說我本來想雇個秘書,結果這秘書勾引我,當我愛上她時她卻跟我說她同時還被很多人僱傭並都談上戀愛了,這不僅是不敬業還TM劈腿,真是讓人火大。劈腿就劈腿吧,結果還突然就要學習進修然後就辭職,心疼男主。
本片的AI情感過於強烈,除了可以零點幾秒鍾讀完一本書並在幾萬個名字中給自己選了一個最喜歡的外,我一點也感覺不到她是個AI,完全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妹子啊,還是那種很容易讓男人愛上的神經質妹子,這點我感覺拍的不夠理想。
4.《機械姬》
幾年前的片子,這幾天又找出來看了一遍,這個AI還是相當不錯的,之前我一直覺的這個機械婊還是不夠強大,因為我覺的有意識的AI應該像《超驗駭客》里那樣像神一樣,但仔細看才發現這個AI始終沒有聯網啊,只有AI+互聯網才能變成超AI,即便在沒聯網的情況下這個AI居然還設計出了這么繁瑣的計劃反殺科學家逃出生天。而且本片可取的地方是整部電影都在嚴肅的探討AI這個話題,除了整個故事是個逃逸計劃外並沒有其他太多的元素,情感什麼都是裝出來的,AI才不會有什麼情感,一切行動都是為完成目的嘛,我覺得這部比較像硬科幻。
3.《超能查派》
無法表達我對 尼爾·布洛姆坎普 的熱愛,從《第九區》的外星人,《極樂世界》未來新世界,到《超能查派》的AI,老王覺的這個導演已經拍完了科幻元素最重要的三個點,而且拍的都特別好,怪不得這貨不拍電影跑去拍短片了。
這部電影剛開始都不錯,但他做出這個AI有點太弱了啊,感覺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也太擬人化了,和《機器管家》里的AI差不多,雖然後面獨自研製出了和AI一樣屌的意識提取技術,但這也是本片走向崩的開始,講AI就講AI,怎麼又搞到意識提取上去,還提了一大堆,只要是查派喜歡的人死了就給提取,在某種意義上復活了,感覺特別牽強,好像是導演拍著拍著就入戲了,查派和幾個主角都有感情了,實在不忍心他們就這么死了,所以強行搞出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特別任性,好像是最後一部電影了,怎麼開心就怎麼來吧。
就視覺效果來講,《超能查派》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導演是視覺特效出身嘛,但因為是動作捕捉技術,演員帶上設備演的機器人,所以機器人的動作太擬人化了,除了外形是個機器人,其他的地方,比如動作,語氣,思維方式,完全就是人類,一點AI的感覺都沒有,所以就引出了最後一部電影。
2.《升級》
看完《升級》後我又把其他大部分AI電影看了一遍,看完依舊覺的《升級》是超級棒,當初看到這個名字完全沒有看的慾望,但如果沒看那就損失太大了,之所以把這部排到後面點是因為這部里的AI才是我想像中的AI,結合上幾部AI的全部優點,首先是沒有實體,沒有一個傻里傻氣的機器人當載體,也就不存在太笨(機器紀元)或者太像人(超能查派)的問題,目的也不是跟人談戀愛當性工具,做手工或者變成人類,它的 目的很明確,就是通過植入男主身體,爭奪身體控制權將自己數字體轉化為生物體,擺脫科學家的控制,得到進化後再進一步實行自己計劃完成目標,不是邪惡,也不是壞,而是為了完成目的而做的計劃 ,AI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影片沒有提也不得而知,但整部影片從一開始就進入了AI的做的一個局,AI為了這一步的進化所實施的計劃極度繁瑣復雜,但這也是影片的精彩之處,此外的本片的動作戲也非常有特點,當AI控制身體後和人的打鬥完全是通過計算得出的最佳格鬥方案,雖然看起來非常機械化,但非常實用,很有趣。
1.《黑客帝國》三部曲
《黑客帝國》和其他AI電影最大的區別就是其他AI電影講的是起源,而它講的崛起,起源的故事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整個系列的世界觀而放到一部動畫片里,講了AI機器人從被人奴役,覺醒,被迫害,反抗,起義到最後征服了整個人類世界,接下來正片的整個故事是講在AI的統治下人類的反抗,這裡面的AI已經發展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不僅奴役了整個人類,還通過填鴨式的飼養人類,通過一個叫「母體 」的系統給全人類製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人類的思想在這個虛構的世界裡繼續生活和發展,而人類生活和發展產生的進化正是AI所需要的,因為 AI的思維方式和人類不一樣,他能在人類已經創造出來的技術上發展到完美,但不能自己創造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是說人類研製出了蒸汽機,AI可以在這個蒸汽機的基礎原理上發展出汽車飛機火箭,但是卻搞不出一個電瓶車,甚至電動玩具車都搞不出來,因為蒸汽機和電動機是兩個層面的東西,所以電影里的AI才會飼養人類並竊取人類的進化理論。
電影的故事越挖越深,AI世界裡居然出現了兩個派系的人物,建築師和先知,建築師想通過不斷修復bug來完善AI系統,而先知則想進行一次變革,至於誰輸誰贏,人類最總不過是一顆棋子而已,這也反映了在 真正崛起的AI面前,人類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搞來搞去不過人家內部更新個系統而已 。
最後,通過看了這么多的AI電影和一些講AI的文章,我覺的 AI的形態應該不是高度擬人化的,強大歸強大,因為它的成長是爆炸式的,可能在理性層面的科學領域幾分鍾就能做出人類幾十年的科技成果,瞬間完成很多技術突破,但在另一些的領域比如藝術類,抽象類情感創造類可能連人類小孩的水平都達不到,這是思維模式所決定的,對於人類,可能它不會有惡意,也不會有好感,因為它有著自身的目的,也就是人類一開始給它設定的目標,如果有一天真的會毀滅人類,也許這只是它們完成目標的其中的一小步而已。
另有其他一些與AI有關的電影沒有討論,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科幻動作:
《終結者》系列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奪命手機》
《鷹眼》
《生化危機》
《攻殼機動隊》
《銀翼殺手》《銀翼殺手2049》
太空探索:
《2001太空漫遊》《2010》
《銀河系漫遊指南》
《星際穿越》
生化人:
《異形:契約》
《月球》
《摩根》
《遺落戰境》
電視:
《西部世界》
《真實的人類》
《副本》
動畫片:
《超能陸戰隊》
《機器人總動員》
《鐵臂阿童木》
愛情:
《我的機器人女友》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補充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