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凡提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騎著小毛驢雲游四海的阿凡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愁眉苦臉的人就會展開笑顏。
他嘲笑投機的商人、懲罰貪婪的財主,為遇到難題的村民們出謀劃策,有時候連國王也會很怕他。本書精選103則經典故事,涵蓋阿凡提生活的方方面面,配以充滿想像力的繪畫,將阿凡提的幽默和機智展現得淋漓盡致。
1952年,二十歲的漢族青年趙世傑在阿克蘇第一次聽說阿凡提的故事,被他的機智幽默深深打動。諳熟維吾爾語的趙世傑,從此長期在南疆搜集、記錄阿凡提的故事。1958年,趙世傑編譯的《阿凡提的故事》作為第一部漢文版問世,由此掀起 「阿凡提熱」。
1980年,阿凡提的故事被搬上大銀幕,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如今,阿凡提騎著毛驢、頭戴民族花帽、機智風趣、富有正義感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亦入選「世界民間藝術形象」之列。
本書由趙世傑重新編譯修訂,文本忠於維吾爾族人民口口相傳的故事原貌。簡明輕快的語言、充滿想像力的繪畫、更具現代感的阿凡提形象,總體上會更加貼合當下青少年和年輕人的閱讀習慣。
人物出處:
根據各種文字記載,阿凡提原是一位哲學家,祖籍土耳其,才智過人,思維敏捷,說話幽默,在橫跨亞歐非遼闊的奧斯曼帝國各地雲游旅行。有人在巴庫和大不里士發現了以他署名撰寫的世界各國游記。他的故事發源於突厥語的各民族中,如土耳其人和烏茲別克人。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從中亞傳遍世界各地,如西亞、北非、波斯語區域、中國的新疆和歐洲巴爾干國家。他的故事所描繪的社會狀況集中在過去七百年以來的時代,各國人民把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有教育意義的哲理寓言,都記錄在他的名下,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所以,各國人民根據自己的喜歡,對他的稱呼不同,阿拉伯人稱他是「久哈」或「納賽爾」,波斯人稱他是「達爾維什」,土耳其人稱他是「納斯爾丁‧霍加」,希臘人稱他是「科賈‧納斯爾丁」,亞塞拜然_阿富汗斯坦和伊朗稱他是「毛拉‧納斯爾丁」。
㈡ 阿凡提的故事文字版的
阿凡提的故事
幼教資源實時更新
鏈接:https://pan..com/s/1QLE4-07wEQeCD_zgYKgsGQ?pwd=2D72
提取碼:2D72
阿凡提對百姓遭遇深深同情,對剝削者產生了強烈的不滿,於是便勇敢地站出來與黑暗勢力作斗爭。他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銳利無比的語言,在幽默的玩笑中,無情地諷刺地主老財,為老百姓伸張正義。
㈢ 阿凡提故事
阿凡提在鎮子上開了個的染坊,給附近的鄉親染布,有一次,鎮子上新來了個小法官,住在一個財主家裡。那財主便覺得十分光彩,到處炫耀。他向阿凡提吹噓說:「新來的法官老爺,是世上少有的聰明的法官老爺,他學識淵博,腦袋裡充滿了智慧。」
「有可能」,阿凡提說,「因為現在當法官的,辦事情只看誰給的錢多,用不著智慧,所以智慧就都在他腦子里存起來了。」
一聽這話,財主生氣地「哼」了一聲,回去就告訴給了法官。法官氣急敗壞,一心想找機會報復阿凡提一下。
阿凡提的故事
這一天,法官在財主家拿了一匹布,來到阿凡提的染坊,用蠻橫的口氣說:阿凡提,給我把這匹布好好地染一染,讓我看看你有多麼高的手藝!」你要染成什麼顏色的,法官先生說」我要染的顏色普通。它不是紅的,不是藍的,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不是綠的,又不是紫的,不是黃的,更不是灰的,明白了吧。
當染匠的阿凡提,法官不懷好意,他說:「聽說你的智慧不光存在腦子里,還會用,你能染出來嗎?」跟在法官身後的財主,也狗仗勢他說:阿凡提:要染不出法官老爺要的顏色,法官老爺可不會輕易饒恕你!」
阿凡提知道他倆是故意來尋釁鬧事的,但仍毫不在意地把布接過來,說:「這有什麼難辦的呢,我一定照法官先生的意思染。」「你真的能染?」法官看著阿凡提那不慌不忙、滿有把握的樣子,吃驚他說,「那麼,我哪一天來取呢?你就照我說的那一天來取。」
阿凡提順手把布鎖在櫃子里,對法官說,「那一天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也不是星期三,不是星期四,不是星期五,叉不是星期六,連星期日也不是。到了那一天,我的法官先生,你就來取吧,我一定會使你滿意的!」法官被說得沒了主意,那個財主更傻了眼,他倆一塊兒灰溜溜地退出了染坊。
㈣ 《阿凡提故事精選》
《只差一件東西》
懶漢對阿凡提說:「吩咐你的妻子做頓好飯,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應了。一會兒,懶漢來了。阿凡提說:「咳,飯到現在還端不出來,是因為就差那麼一件東西。」
懶漢問:「什麼東西呀?」
阿凡提說:「幹活的手呀!」
------------------------------------------------------------ 我先開始踢的----------------
阿凡提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得無聊,一時想不出該玩什麼。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對阿凡提說:「如果你把自己的帽子放在地上親自踢一下,我們就封你為孩子王。」
「那有什麼不能的,你們看!」阿凡提說完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放在地上一腳踢了出去。然後,其他孩子一擁而上,開始拿阿凡提的帽子當球踢。
晚上,媽媽看見阿凡提的帽子骯臟不堪,便質問他:「好端端的帽子怎麼弄成這個樣子?」
「是小朋友們把我的帽子當足球踢著玩了。」阿凡提回答說。
「他們把你的帽子當足球踢,你就眼巴巴地看著嗎?」媽媽責怪道。
「不,媽媽,是我先開始踢的。」阿凡提回答說。
《愛唱歌的毛拉》
阿凡提上經文學堂念書的時候,經常與幾位同學聚在一起唱歌取樂。他們一開始唱,那位討人嫌的毛拉也湊過來,扯起破鑼嗓子瞎唱一通,來掃他們的興。
阿凡提決心一定要把這位討厭的毛拉支開,到了晚上,他來到毛拉的家,對他說:「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請給我賞錢吧!」
毛拉急忙掏出賞錢給了阿凡提後,問:「快說,是什麼好消息?」
「剛才我聽村裡的幾位烏力瑪說,准備推選您為村裡的喀孜」。毛拉聽了後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
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來找毛拉說:「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對您當喀孜都沒有意見,就是有幾個同學反對說您愛唱歌,說愛唱歌的人怎麼能當喀孜呢?」
「阿凡提,快想想辦法吧,別讓他們幾個人壞了我的事。」毛拉懇求說。
「您說自己不愛唱歌,老人們是不會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幾位反對您當喀孜的同學找來,當著他們的面立下保證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並寫下保證書。」阿凡提說。
毛拉果然把那幾位同學找來了,並當著他們的面發誓再不唱歌了,還寫下「如反悔我是驢」的保證書。
過了一個禮拜,另一個人在選舉中當選為喀孜。毛拉又氣又惱地對阿凡提說:「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還不想當那個喀孜呢!以後我還照唱不誤!」
「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寵頭把您套上,還要讓同學們把您當驢騎!」毛拉一聽,無話可說。
《助 產》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來。可阿凡提卻在一個盆子里放了幾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搖來搖去,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疼痛難忍的妻子沒好氣地問他:「阿凡提,你瘋了?」
「不,親愛的,我在幫助你生產,小孩子喜歡吃核桃,他聽見核桃的聲響不就出來了嗎?」阿凡提回答說。
《想讓您高興高興》
阿凡提的兒子脾氣十分古怪,專與父親作對,父親說東他說西,父親讓他站住他非走。熟悉兒子脾氣的阿凡提,平時就對兒子說反話。
一天,父子倆到磨坊磨面歸來,半路遇到了一條河,他們只好趟水過河,到了河中心,馱在驢背上的一麻袋面失去重心,有點傾斜了。阿凡提對兒子說反話道:「兒子,把麻袋推下河去!」
怪脾氣的兒子聽了父親的話,心想:我長這么大老是與父親作對,這次我得聽他一句話了,於是,按照父親說的把麻袋真的推到河裡去了。
「孩子,你這是干什麼?」阿凡提生氣地嚷道。
「爸爸,我長這么大還沒有聽過您的一句話,這回我想真的聽您一次話,想讓您高興高興。」兒子回答.
㈤ 阿凡提是哪裡人呢
阿凡提是哪裡人並沒有定論,但大多數人認為阿凡提是土耳其人。他原是一位哲學家,才智過人,思維敏捷,說話幽默,在橫跨亞歐非遼闊的奧斯曼帝國各地雲游旅行。有人在巴庫和大不里士發現了以他署名撰寫的世界各國游記。他的故事發源於突厥語的各民族中,如土耳其人和烏茲別克人。
他的家鄉是土耳其的宗教中心孔亞,遍布清真寺,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城市,孔亞12到13世紀曾是塞爾柱帝國的首都,以南45公里的恰塔霍裕克是公元前10000年新石器時代的村落。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之一,著名考古學家霍德教授稱恰塔霍裕克地區為「人類定居文明的搖籃」,在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我國新疆,吐魯番人堅持認為這個樂觀幽默的智者出生在吐魯番市東北的葡萄溝達甫散蓋村:
為了能還原出阿凡提這個人物,《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創作團隊在2015年就走訪新疆實地采風1個月。在當地的葡萄溝達甫散蓋村,老鄉介紹說,阿凡提的原型出生於公元1777年到1876年,享年100歲。他出身貧寒,天資聰穎,17歲就可以翻譯阿拉伯書籍了。
由於當時的吐魯番王、巴依、富商、宗教對百姓的種種壓榨和剝削,廣大的勞苦大眾生活困苦。阿凡提對百姓的遭遇深表同情,對剝削者強烈不滿,於是便勇敢地站出來與黑暗勢力作斗爭。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的主創到訪了葡萄溝達甫散蓋村後,就依據歷史為動畫電影中的阿凡提故鄉創作了一個「葡萄城」。在葡萄城的設計過程中,主創還參照了大量航拍到的交河故城遺址構造。當然,由於關於阿凡提的傳說多種多樣,葡萄溝附近的那個小村落是否真的是阿凡提的出生地,如今也不得而知。
㈥ 阿凡提故事的內容是什麼
兔送信
阿凡提在布克老爺家做長工,布克企圖賴掉工錢,故意出難題刁難他。聰明的阿凡提識破布克的詭計,並使他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布克再用「世界末日」的鬼話,誆騙阿凡提,企圖報復,又被阿凡提巧妙地戰勝。惱羞成怒的布克,抓住阿凡提,要將他投入監牢。然而,阿凡提用所謂「仙兔」狠狠地戲弄了布克。最後,布克不僅破了財,還丟了官。阿凡提依舊笑傲江湖。
賣樹蔭
烈日當空,熱浪灼人。人們在路旁一棵大樹下歇腳。財主巴依和他的婆娘竟向他們勒索「樹蔭錢」。這時,機智的阿凡提不但樂於認帳,還慫恿巴依將「樹蔭」賣掉,賺筆大錢。阿凡提以一袋金幣買下了「樹蔭」後,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使自以為得計的巴依洋相百出。愚蠢的巴依只得答應阿凡提提出的條件——以加倍高價買回樹蔭,把老百姓所欠的高利貸統統勾銷。
神醫
阿凡提開玩笑說自己的毛驢是「神醫」,用幽默、俏皮的方式替老漢拔了牙,治好了大胖子的肥胖病、流浪歌手的胸悶病,還使傲慢的星相家白天看見了星星、骨瘦如柴的小偷一下子也變成了「胖子」。最後,又替滿腦子錢的富商動了手術。大家興高采烈之時,阿凡提又踏上新的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