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位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獎的華人是誰
鞏俐是迄今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演員。
2. 14部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影片,導演們的崛起嗎
1《霸王別姬》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以上就是獲得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的14部華人影片。
3.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華人獲獎
獎項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最高獎 1989《悲情城市》侯孝賢
1992《秋菊打官司》張藝謀
1994《愛情萬歲》蔡明亮
1999《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
2005《斷背山》李安
2006《三峽好人》賈樟柯
2007《色戒》李安 1993《霸王別姬》陳凱歌 1988《紅高粱》張藝謀
1993《香魂女》謝飛
1993《喜宴》李安
1996《理智與情感》李安
2007《圖雅的婚事》王全安
2014《白日焰火》刁亦男 二等獎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
2013《郊遊》蔡明亮 1994《活著》張藝謀
2000《鬼子來了》姜文 1989《晚鍾》吳子牛
1995《煙》王穎
1997《河流》蔡明亮
2000《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2001《十七歲的單車》王小帥
2005《孔雀》顧長衛 演員獎1992《秋菊打官司》鞏俐
1994《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
2011《桃姐》葉德嫻 1994《活著》葛優
2000《花樣年華》梁朝偉
2004《清潔》張曼玉 1992《阮玲玉》張曼玉
1995《女人,四十》蕭芳芳
2014《白日焰火》廖凡 導演獎1999《過年回家》張元
2011《人山人海》蔡尚君 1997《春光乍泄》王家衛
2000《一一》楊德昌
2015《聶隱娘》侯孝賢 1996《太陽有耳》嚴浩
2001《愛你愛我》林正盛 編劇獎2009《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
2013《天註定》賈樟柯 2008《左右》王小帥
2010《團圓》王全安,金娜 終身成就獎2010吳宇森(榮譽金獅獎)特別成就獎2004鞏俐(特別大獎)
2015賈樟柯(金馬車獎) 1993鞏俐(金攝影機獎)
1997許鞍華(金攝影機獎)
4. 高中語文隨筆
人的一生都行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也許曾經迷茫過,無助過,但都不曾後悔。因為路,是自己選擇的,是遵從內心的選擇。“我過的橋你走的路都多”諸如此類的教導隨處可以聽到,老一輩的人總是企圖在有限的時間里將他們經歷一生的苦難和教訓都傳授給我們,但我們走的路還相同么?即使方向一致,沿途的風景也早已改變。因此,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可以借鑒前人的經驗、吸取前人的教訓,但不可復制他人的道路,要去嘗試,去探索,開辟一條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之路。
“既然選擇了地平線,便只給世界留下背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誠如周國平所言,選擇了正確合心的人生之路,便堅定的走下去。
行走在人生之路上,不畏艱難險阻。正如彩虹的顏色是暴風雨賦予的,梅花的香氣是凜冽的寒風賞賜的,而人生前進的道路也正是絆腳石堆積鋪墊而成的。廖凡,柏林電影節首位華人影帝,二十年以綠葉的身份汲取養料,只為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面對質疑與否定,他從不退縮,堅定心中的理想之路,一比一個腳印,哪怕泥濘、艱難,因為他懂得冬天裡的腳印最清晰,難耐日子裡的足跡最堅定。彎曲的足跡未嘗不值得欣喜,只要他們沒有中斷。
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將愛裝在心中。你的人生路也許平靜溫馨,也許激情冒險,也許艱難坎坷,但無論怎樣,一定不要忘記去欣賞沿途的風景,前進中也要有學會享受。沈從文在被流放咸寧,家書中的一句“這兒的荷花真美啊”竟是那段艱難的日子飄盪著荷花的芬芳,這是一種趨向於澄明的境地,一種面臨磨難從容不迫的氣度,一種永遠將愛裝在心中的人生態度。
走在人生之路上,最重要的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既要有夢想有追求,又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偷取捷徑。“終點”只是兩個字,而“奮斗的路程”卻是成長路上一串永不消逝的足跡。無論我們走的多遠,都不要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內心充滿希望與夢想,相信路的那端花香四溢。
人生道路從不會坦盪如砥,坎坷在所難免,將愛裝在心中,欣賞波折途中的風景,腳踏實地,向著光明的未來前進!
路在腳下,更在心中,心隨路轉,心路常寬。
綿綿的細雨飄灑著寒夢似的淡淡憂傷,飄落的紙花殘留著心底的記憶,陌生的面孔從眼前閃過,而熟悉的面孔卻像放電影似的在腦海中閃現,似曾相識的感覺只能在夢中找尋!
藍藍的天,綠綠的地,成為心底最清晰地記憶。忘不了旗台上那悅耳的聲音,忘不了黑板上那工整的板書,忘不了座位上那厚厚的課本,更忘不了講台上那親切的面孔……歲月劃過,屋檐上的瓦片已殘缺不全,但帶不走永恆的東西。沉澱的記憶如稱心的音樂,個個音符如微風拂過般飄入心底最柔的地方,成為永恆!
每一位老師的眼睛像清流似的鏡子,照進我們靈魂的深處。一顆顆善良的心,一份份堅定的信念,一個個鼓勵的眼神,融化了一顆顆抗拒的心,感動了一份份冰冷的情,成就了一個個美麗的夢。學校鐵樹的花透過窗戶看見了辦公室里淡定的面孔,笑了。陣陣花香飄入,沁人心脾,花香令人陶醉,師魂令人震撼。
想起了熊老師——一位和藹可親的歷史老師,課內是嚴師,課後是朋友。在那段充滿壓力的、充滿挑戰的、難熬的日子裡,我會時常去打擾他,次數多的我已記不清,但他讓我看到永遠是溫暖的笑容,聽到的永遠的充滿鼓勵的話語,是他,讓我一直向前走,不停留,不退縮。他不僅是一位教給歷史知識的好老師,更是一位讓我學會堅強,學會成長的精神導師。也是他堅定了我要當老師的決心。
回想起與老師走過的日子,眼前早已是迷霧蒙蒙,心中更是不平靜。他們用責任與愛心為我們護航,撥開重重迷霧,讓我們到達夢想的彼岸。當我想回頭說一句“謝謝”時,他們早已返航去等待下一撥人了。想念他們,想念與他們一起度過的日子,不論是歡笑,還是淚水,一切都那麼的美好。
重溫心中的感動,窗外的雨,點點有情,滴滴有意!
每一位同學的臉龐釋放著瀟灑的活力,感染著彼此,青春的魅力充盈著校園。和一菲攜手走過的日子是沒有寂寞的蹤影的,也沒有惆悵的顏色,只有友情的絢麗色彩,只有快樂的足跡。雖然和她小吵小鬧是常有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開始害怕再也沒有吵架的機會了。如今我們天各一方,才真正體會到吵架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離別了,我和誰去貧嘴呢?離別了,我又該向誰去顯露我的小性子呢?離別了,誰又能像他們那般了解我、支持我,替我擦乾腮旁的淚水呢?飄飄灑灑的細雨似我的心聲,抖露內心的無奈與傷感!
似水流年淌過高中的時光,離別成為一種傷害,回憶卻成為療傷的良葯。遊走在記憶的邊緣,看著記憶的鵝卵石被時間打磨得失去了稜角,最終露出光滑的精髓。不管多少年,這種精髓會永遠烙在歲月的窗框,任憑風吹雨打,不會褪色。
人生從一站到另一站,沿途的風景會在你前進時後退,許多都會在瞬間消失;但是某些風景那麼美,過目不忘。高中的生活已如紙花飄落般逝去,但那過程已被完整地印入腦海。無論何時,從腦海里都可以提取清晰完整的圖像,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懷想高中生活,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懷想高中生活,是一次與時間的賽跑;懷想高中生活,是為新的起跑沖刺;懷想高中生活,是為了告訴自己曾經擁有的幸福。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既然已經各奔東西,那就讓過去的風景成為回憶,讓將來的風景成為憧憬吧!
雨,依舊一滴一滴地飄著,紙花,也依舊一朵一朵地飄落著,飄進了心靈的深處……
高一(12)班 張瑞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千年之前,有人期待的站在岸邊,看著秋水脈脈,聊解悠悠,白色蘆花漫天旋舞。他隔著葦叢,想看看有沒有伊人在水之湄。
千年之後,我站在如蘆花盪雪的柳湖邊。任大風拂起輕柔的柳枝,如同大白飛揚,深深沉湎於那繾綣而浪漫的意境。仔細聽,彷彿還有人在水邊哀哀常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柳絮盤旋在我周圍,讓我不禁勾畫了淡墨色的蒹葭圖。蒹葭,它比玫瑰更平易,更繁蕪;蒹葭,這兩個字的發音是如此清淡、素雅,嘴唇輕動微吐,就彷彿是那千山萬水中的波瀾不驚。蒹葭,千年後的我沉醉在這字里行間。
我兀的想起一個如紫金之巔,若蒹葭沉著的人。葉孤城,當所有的愛恨如翻騰而下,若雪雨翻湧的時候,他也只是輕笑的說了一句:“成王敗寇。”然後任命如蒹葭,若柳絮,輕輕隨風跌落。
天氣漸寒,白霜初降,蒹葭已黃,秋水已瘦,思念依舊日夕不改……
柳絮啊,若田中飽滿綻放的棉花,只是它輕柔,只是它自由,只是它能順風而游,到達風兒到達的遠方。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挎瓜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的笑讓人想起蒙娜麗莎,恬靜若水,唯一不同的是蒙娜麗莎的笑是神秘的。而庄姜,她的笑是溫婉而澄澈的。
只是這樣驚艷的卓然風華的庄姜卻終只能長伴孤黑宮閣,一生已別無他法。就像是開在盛世無限紛繁的煙花,以冰冷的姿態溘然而逝…….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千年前的征夫如此是說,他們哀傷的聲音如同一雙無形的手,一刻不歇地揉搓我的心,讓它始終褶皺,不得舒展。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
柳絮吹落飄轉到她頭發上,那時的風吹得她黑發如風
中楊柳,輕舞飛揚,一隻曾穿過她黑發的手與她交握。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看見這八個字如一抹血色的流隕墜落,感情如斷橋殘雪般無奈與凄涼。
湖邊風景依舊,柳絮葉飄灑在我的發絲上,絨絨的,密密的,卻是細碎而較小的。就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個深沉的愛情一一一個征夫與妻子之間死生契闊。他們沉默到連名字也沒有,只留下這樣一段故事和一個約定的誓言。
細小的柳絮漫天彌漫了我的眼,我勉勵的張開雙眼,看盡這一湖,一亭,一柳,看到也許是前世,前前世,有無數可歌可泣的人在湖邊吟唱……
5. 顧長衛的演藝經歷
1984年,任攝影拍滕文驥《海灘》,大量採用自然光尋求更加貼近現實表現手段,給中國影壇帶來不小沖擊,相繼拍攝了電影《大明星》、《神鞭》。
1987年,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孩子王》,並憑藉此片獲1988年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同年,擔任張藝謀導演電影《紅高粱》的攝影,顧長衛西部風格迥異,影片中創造性地運用攝影造型手段,展現了具有震撼力和意境深遠視覺形象,獲得第八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1999年,擔任電影《紐約的秋天》的攝影工作,這是由著名女演員陳沖擔任導演的電影作品,在國外完成拍攝。
2005年,顧長衛的導演處女作《孔雀》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
2007年,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立春》為他的妻子、女主角蔣雯麗贏得了羅馬電影節影後的桂冠。
2011年5月10日,顧長衛第三部導演作品《最愛》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閻連科的長篇小說《丁庄夢》,由章子怡、郭富城、濮存昕、蔣雯麗等領銜主演。首周票房達4000萬,內地總票房約為5760萬人民幣 ;憑藉此片顧長衛獲得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導演 。
2010年,任第82屆奧斯卡評委。本屆奧斯卡的評委有5777人,華人面孔佔到9席,包括盧燕、陳沖、鄔君梅、陳凱歌、李安、吳宇森、李連傑、章子怡 。
2012年,顧長衛首部微電影《龍頭》,於優酷大師微電影中發布,憑藉此片顧長衛在「2013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中斬獲「最佳長片導演獎」 ;同年11月,與華誼公司簽訂合同,正式入駐華誼 。
2013年4月,顧長衛擔任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 。
2014年12月24日,由顧長衛執導 ,陳赫、Angelababy主演的賀歲喜劇《微愛之漸入佳境》,兩位主演從「跑男」跑進大銀幕,上演了一出網路時代之下「現實虐我千百遍,我用手機搖初戀」的喜劇故事 。
2015年12月18日,出席了第十五屆電影頻道出品電影百合獎頒獎典禮。
6. 闖盪好萊塢28年,曾當選世界最美50人之一的華人女星是誰
說起在好萊塢闖盪的華人女星,很多人腦海里馬上想起了鞏俐、章子怡等面孔,鞏俐被譽為東方美,在很多老外眼中,鞏俐就代表著古老東方之美,很神秘也很美麗。而章子怡,被稱為國際章,在國際上演技也是很受歡迎。其實還有一個華人女星,憑借一副華人面孔,曾闖盪好萊塢28年,並當選世界最美50人之一,她就是白靈。
白靈與王寶強合照
白靈現已58歲,是奔花甲的年齡。現在的白靈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清純秀氣的白靈,年齡不小,只能依靠濃妝艷抹遮掩年齡,造型俗艷國人稱之妖孽。而在這種情況下白靈還堅守好萊塢為陣地成就事業,確實是難能,但是不是可貴就不好說了。
7. 中國哪些電影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
1982年
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阿達《三個和尚》
1983年
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許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
第38屆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紅高粱》
1989年
第39屆銀熊獎
吳子牛《晚鍾》
1990年
第40屆銀熊獎謝飛《本命年》
1991年
第41屆國際兒童青年中心大獎鐵凝《哦,香雪》
1992年
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
1993年
第43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屆提名表彰獎吳子牛《火狐》
1995年
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李少紅《紅粉》
1996年
第46屆金熊獎李安《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嚴浩《太陽有耳》
1997年
第47屆銀熊獎徐立功《河流》
2000年
第50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
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最佳導演:林正盛《愛你愛我》,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03年
第53屆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張藝謀《英雄》,特別藝術貢獻獎:李楊《盲井》
2005年
第55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長衛《孔雀》,特別藝術貢獻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嚴宇/李一凡《淹沒》,青年論壇卡里加利獎:劉佳茵《牛皮》,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青年論壇):劉佳茵《牛皮》
2006年
第56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伊莎貝拉》,傑出電影藝術創新:張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
第57屆最佳影片金熊獎:王全安《圖雅的婚事》,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陳駿霖《美》(同美國一起),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張楊《落葉歸根》
2008年
第58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小帥《左右》
2010年
第60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全安、金娜《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一頁台北》,第60屆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歲月神偷》(香港)
2014年
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最佳藝術成就獎《推拿》(曾劍,攝影師),國際評審團特別提及獎曹保平《狗十三》
8. 歷屆威尼斯或者柏林或者戛納電影節影帝,有追加
威尼斯,柏林和戛納電影節的華人影帝如下:
威尼斯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1位,夏雨(1994年,第51屆)。
柏林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2位,王景春(2019年,第69屆);廖凡(2014年,第64屆)。
戛納電影節的華人影帝有2位,梁朝偉(2000年,第53屆);葛優(1994年,第47屆)
威尼斯,柏林和戛納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其舉辦地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法國戛納。目前分別已經舉辦了75,69,72屆,超過200多位的男演員捧起了影帝的獎杯。其最高獎項分別為金獅獎、金熊獎和金棕櫚獎。
9. 國際A類電影節的華人相關
評審團主席 三大影展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主席 2000年:鞏俐(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2年:鞏俐(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6年:王家衛(戛納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7年:張藝謀(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9年:李安(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13年:王家衛(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其他A類影展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主席 1997年:張藝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3年:鞏俐(東京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5年:張藝謀(東京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6年:許鞍華(洛迦諾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13年:陳凱歌(東京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上海影展因華人眾多而不計入】 評審團成員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成員 謝晉(1989)陳凱歌(1993)張曼玉(1999)許鞍華(2003)
徐楓(2004)阿城(2005)杜琪峰(2008)陳可辛(2012)
姜文(2013)陳沖(2014)侯孝賢(2015) 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成員 鞏俐(1997)陳凱歌(1998)楊德昌(2001)楊紫瓊(2002)
姜文(2003)徐克(2004)吳宇森(2005)章子怡(2006)
張曼玉(2007)舒淇(2009)施南生(2011)杜琪峰(2011)
李安(2013)賈樟柯(2014) 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成員 黃宗江(1983)陳凱歌(1989)張艾嘉(1992)張藝謀(1993)
徐楓(1994)斯琴高娃(1995)蔡明亮(1995)陳沖(1996)
許鞍華(1996)寧瀛(1997)張曼玉(1997)張國榮(1998)
李卓桃(1998)楊紫瓊(1999)謝飛(2001)白靈(2005)
施南生(2007)舒淇(2008)王穎(2009)余男(2010)
梁朝偉(2014) 電影節最高獎表演獎終生成就獎威尼斯電影節1989年:侯孝賢《悲情城市》
1992年:張藝謀《秋菊打官司》
1994年:蔡明亮《愛情萬歲》
1999年: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2005年:李安《斷臂山》
2006年:賈樟柯《三峽好人》
2007年:李安《色,戒》 1992年:鞏俐《秋菊打官司》
1994年: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2011年:葉德嫻《桃姐》 吳宇森戛納電影節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1994年:葛優《活著》
2000年:梁朝偉《花樣年華》
2004年:張曼玉《清潔》 柏林電影節1988年:張藝謀《紅高粱》
1993年:李安《喜宴》
1993年:謝飛《香魂女》
1996年:李安《理智與情感》
2007年: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14年:刁亦男《白日焰火》 1992年:張曼玉《阮玲玉》
1995年:蕭芳芳《女人四十》
2014年:廖凡《白日焰火》 洛迦諾電影節1992年:羅卓瑤《秋月》
1998年:呂樂《趙先生》
2000年:王朔《我是你爸爸》
2009年:郭小櫓《中國姑娘》
2010年:李紅旗《寒假》 1958年:關山《阿Q正傳》
2012年:耐安《我還有話要說》 侯孝賢
賈樟柯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2007年:王穎《千年敬祈》
2009年:陸川《南京!南京!》 1994年:寧靜《炮打雙燈》
2002年:劉佩琦《和你在一起》 莫斯科電影節(暫無)1961年:於藍《革命家庭》卡羅維發利電影節1988年:謝晉《芙蓉鎮》1950年:石聯星《趙一曼》
1995年:歸亞蕾《女兒紅》 蒙特利爾電影節1983年:段吉順《一盤沒有下完的棋》2000年:鞏俐《漂亮媽媽》
2004年:范偉《看車人的七月》
2006年:倪萍《雪花那個飄》
2014年:姚安濂《打工老闆》 東京電影節1987年:吳天明《老井》
1993年:田壯壯《藍風箏》
1994年:嚴浩《天國逆子》
1999年:張作驥《黑暗之光》
2003年:霍建起《暖》 1987年:張藝謀《老井》
1991年:趙麗蓉《過年》
1993年:呂麗萍《藍風箏》
1994年: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
1996年:朱旭《變臉》
1997年:劉若英《美麗在唱歌》
1997年:曾靜《美麗在唱歌》
2005年:金雅琴《我們倆》
2010年:王千源《鋼的琴》
2010年:范冰冰《觀音山》
2013年:王景春《警察日記》 侯孝賢
陳凱歌 上海電影節1993年:王童《無言的山丘》
2002年:霍建起《生活秀》 1995年:郭柯宇《紅櫻桃》
1997年:潘予《安居》
1999年:艾麗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2001年:彭玉《月圓今宵》
2002年:陶紅《生活秀》
2004年:顧美華《美麗上海》
2005年:趙薇《情人結》
2008年: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1年: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
2013年:張家輝《激戰》
2015年:鄧超《烈日灼心》
2015年:段奕宏《烈日灼心》
2015年:郭濤《烈日灼心》 (不收錄)開羅電影節1992年:胡雪楊《留守女士》
2000年:馮小剛《一聲嘆息》 1992年:修晶雙《留守女士》
1998年:梅婷《紅色戀人》
2000年:張國立《一聲嘆息》
2000年:徐帆《一聲嘆息》
2003年:宋國鋒《父親》
2006年:張靜初《芳香之旅》 張藝謀印度電影節1996年:李少紅《紅粉》
2009年: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2002年:張學友《男人四十》王家衛
10. 每一個眼神都是戲的廖凡,身上為何具有影帝的氣質
對他的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場景。一是多年前《像霧像雨又像風》里強暴了安琪(李小冉)的公子哥,臉上全是猥瑣的情慾,可以說是童年陰影。二是《北平無戰事》里,他在窗前擁著何孝鈺(沈佳妮),用收斂又激昂的情緒為她描繪他期待的那個新中國,以說服她犧牲自己。他像為人指引光明的神,又像勾引人墮入地獄的魔鬼。他們之間沒有更多的肉體接觸,我卻能看到情慾在二人之間流轉。從此見到廖凡這個名字、這張臉,我能想到的只有情慾與性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
第71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閉幕。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是唯一一部入圍本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在這部電影中,賈樟柯的夫人趙濤出演“模特巧巧”,廖凡出演“計程車公司老闆斌哥”。這對情侶從山西出發,穿越長達7700公里的旅途,17年之後又回到了故鄉。 賈樟柯說,在拍攝現場,他看趙濤和廖凡的表演,“感覺有種雷電交加的能量”。就算他們沉默,他也能感到巨大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