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三毛從軍記的大電影

三毛從軍記的大電影

發布時間:2022-12-21 03:41:10

① 如何評價電影《三毛從軍記》

電影《三毛從軍記》中三毛參加戰斗嚴格按照淞滬戰役處理,用黑白紀錄片似的方式重現,真紀錄片與卡通段落拼接,玩真假於股掌之間。
電影《三毛從軍記》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喜劇影片,也是導演張建亞向漫畫大師張樂平致敬的作品,因此影片更大程度的還原了原作的漫畫風格。在影像上除了演員的誇張幽默表演外,還藉助了更多例如紀錄片等其他表現手法,使得影片不但符合大人和孩子的童趣心理,也充滿了反諷的寓意。
電影《三毛從軍記》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較好地吻合了兒童電影的「快樂原則」,適應了兒童觀眾的游戲心理,且有濃厚的熱鬧、好玩、情趣盎然等受到兒童喜愛的特色。但實際上,本片並不是一部兒童電影,而是一部具有特殊風格的影片。影片對畫面的解構處理,處處可見的間離效果,以及對時事政治的深入嘲諷,都帶有後現代主義的鮮明特徵。

② 三毛的電影

中外合拍電影《三毛》(2008年)
手機游戲《三毛流浪記》(2008年)
特奧會吉祥物陽光三毛(2007年)
網路游戲《三毛歡樂派》(2007年)
動畫片《三毛流浪記》(2006年)
新媒體卡通戲劇《三毛從軍記》(2005年)
虛擬導游三毛(2005年)
電影《三毛救孤記》(2004年)
舞台劇《三毛太空漫遊》(2000年,香港)
電視系列短劇《三毛新傳》(1999年)
舞台劇《三毛流浪記》(1997年,香港)
電視連續劇《三毛流浪記》(1996,1998年)
電影《三毛從軍記》(1992年)
舞劇《三毛流浪記》(1990年)
動畫片《三毛流浪記》(1984年)
電影《三毛學生意》(1958年)
木偶片《三毛流浪記》(1958年)
電影《三毛流浪記》(1949年)

有一個三毛網站,裡面很詳細!

③ 如何評價電影《三毛從軍記》

《三毛從軍記》是張樂平先生的名作。這位名垂青史的大漫畫家,用三毛見證了人間百態,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成年人看來完全不同。也正因為如此,《三毛從軍記》沒有一般戰爭應有的壯懷激烈,更像是一種兒戲。但這種貌似兒戲的表皮下,戰爭對於弱者(兒童)的殘酷和冷漠尤其突出。縱然台下觀眾在觀看的時候開懷大笑,笑聲中卻滿是人間的辛酸。



④ 三毛從軍記是哪年拍的

電影《三毛從軍記》
(199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
該片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化妝獎;第六屆中國童牛獎優秀兒童片獎、優秀導演獎;首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最佳觀賞效果獎、藝術創新特別獎;上海第一屆寶鋼高雅藝術獎優秀故事片獎;哈爾濱第五屆冰雪電影節「冰雪杯」銀獎;葡萄牙第二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第五十屆威尼斯電影節參議院特別獎等。在1999年上海電視台舉辦的首屆STV熒屏夏令營中,被小朋友們投票評選為「觀眾最喜愛的電影」。2005年,在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之際,該片被評為「我最難忘的百部中國電影」之一。
(編導:張建亞 主演:賈林)

⑤ 三毛從軍記電影簡介 電影三毛從軍記簡介

1、《三毛從軍記》是根據作家張樂平的同名漫畫改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喜劇電影。由張建亞執導、張樂平、張建亞編劇,賈林、魏宗萬、孫飛虎、李穎、朱藝、張名煜、蔣雯、石靈聯袂主演。該片描述了三毛在「抗戰」期間由流浪兒變成一個兵,最後仍然無家可歸的遭遇和他在從軍期間的一系列離奇搞笑的經歷。

2、《三毛從軍記》於1992年10月在中國大陸首播。影片播出後先後獲得第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參議院特別獎等國內外獎項。

⑥ 《三毛從軍記》電影內容簡介

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國進入非常階段。無家可歸的三毛參了軍。新兵訓練開始,三毛穿著「巨大」的軍服,神態莊重地排在隊伍中。在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中,三毛不小心把手榴彈投入隊伍中,一聲巨響,排長一臉焦黑……日軍炮轟宛平,華北情勢嚴峻。作戰中,勇敢的三毛鬧出了許多笑話,最後參加了一個敢死隊,將日軍一網打盡。

蔣介石親臨前線,慰問將士,看中了三毛。一紙調令從天而降,三毛到了師部擔任勤務兵。「高就」的三毛卻成天做著保姆的工作。師長自殺了,三毛呼天搶地嚎啕大哭,哭師長,也哭自己。重返軍營,三毛又與老夥伴們並肩作戰,他們接受了一個絕妙的行動計劃:組成突擊隊,里應外合夾擊。突擊隊被空投到叢林中,不幸飛機再也沒來接他們。

三毛和戰友老鬼早已衣衫破爛變成野人,突然有一天,一架飛機飛過,撒下無數傳單,原來是戰爭結束了。三毛第一期復了員。他摘下帽露出久違的三根白毛。農村荒蕪,城市凋蔽。三毛不知該向何處去。

(6)三毛從軍記的大電影擴展閱讀:

《三毛從軍記》主要角色簡介

1、三毛——演員 賈林

三毛,一個身世凄涼,飢寒交迫,受盡欺辱,貧窮得只剩下三根頭發的中國兒童形象,於1935年誕生於中國傑出的漫畫家張樂平之筆。片中三毛參了軍,並與日寇作戰。

2、老鬼——演員 魏宗萬

主角三毛一起從軍的戰友,按年齡而言也是他的長輩。他造型奇特,動作怪誕,表情有趣,對敵恨,對自己人愛,在戰斗中勇敢沖鋒走在前面。

2、委員長——演員 孫飛虎

蔣介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三毛打勝仗後,親臨前線慰問將士。在經歷8年抗戰後,他神采飛揚地發表演講。

3、牛師長——演員 朱藝

國民黨軍98師師長,曾是三毛的上司。他在與日軍作戰時因貽誤軍情被撤職查辦,認清自己並教導三毛:我們都是小把戲。



⑦ 三毛從軍記是什麼時候出的

一、《三毛從軍記》是1992年10月出品的。出品公司是上海電影製片廠。
二、作品簡介:
講述的是在戰爭時期,無家可歸的三毛參了軍。新兵訓練開始,矮小的三毛穿著「巨大」的軍服站在隊列中,顯得十分滑稽。軍營的生活讓三毛一時不能適應,還有一些人故意捉弄三毛,讓三毛鬧出了許多笑話。但是,三毛憑借自己的機智、勇敢,努力地在部隊中生存了下去。三毛運用自己的優勢和智慧,雖然鬧了些笑話,出了些洋相,但在緊急關頭,卻也立了大功,成了很受大家喜愛的小英雄。

三、劇情簡介:
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無家可歸的三毛也參了軍。三毛穿著完全不合身的大號軍服,神態莊重地排在隊伍中,參加新兵訓練。但在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中 三毛肖像
,人小力弱的三毛不慎失手,把手榴彈投進隊伍中。一聲巨響後,排長露出滿是怒氣的焦黑面孔,終於上前線作戰了,三毛非常勇敢,卻又鬧出了許多笑話,他莫名其妙地參加了一個敢死隊,竟然將日軍一網打盡。
蔣介石親臨前線慰問將士,三毛非常意外地被蔣看中,不長時間後,一紙調令將三毛派到師部去任勤務兵。但沒過多久,給師長當「保姆」的三毛因師長自殺又重返軍營,與老夥伴們並肩作戰。他們按上級命令組成了一支突擊隊,然後被空投到叢林中。但飛機卻再也沒來接他們,三毛和戰友老鬼衣衫破爛幾乎成了野人。突然有一天,一架飛機從叢林上空飛過,並撒下無數傳單。原來戰爭已經結束了。三毛成為第一批復員的士兵,他摘下軍帽露出了久違的三根白毛,心頭彷徨、不知何去何從……

⑧ 《三毛從軍記》播出29年,長大後才看懂,影片要表達的隱喻和暗諷

提起抗戰題材的電影,人們想到最多的是《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鬼子來了》《舉起手來》《紫日》《金陵十三衩》等。

有一部電影,好於88%的抗戰片,卻很少被人提起。

它就是1992年由張建亞導演的經典影片《三毛從軍記》,電影改編自張樂平「三毛」系列漫畫。 從漫畫來看,《三毛流浪記》是一出舊時期苦難少年的申訴,而《三毛從軍記》則是充滿詼諧調侃的諷刺畫卷。

張建亞用一種誇張而充滿童趣的筆墨,解構了這樣一部經典漫畫作品。

說到張建亞導演,在第五代導演中,他算是比較特別的一位,張建亞的電影作品與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的主流的宏大敘事背道而馳,講述的都是小市民、小人物的心聲,在當代喜劇電影創作中呈現出多種風格和趨勢。

《三毛從軍記》將張建亞導演的幽默感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創作特點和風格在90 年代獨樹一幟。 這是中國早期電影中少有的以漫畫改編的黑色幽默喜劇電影,可以說是80、90後的時代記憶。

但是這部影片真正的意義,可以說是「鮮為人知」的。因為過去近30年,我們總是把它當成兒童片看,小時候每到六一兒童節,學校都會組織學生一起觀看。

其實,《三毛從軍記》不僅僅是一部兒童片,它是一部值得所有成年人去重新認識的作品。

《三毛從軍記》在當時有兩張海報設計, 第一張是以三毛在敵軍回頭張望的一幕作為海報的主題。

畫面中三毛背朝畫面,手持步槍彎腰前行,轉頭回望神色緊張慌亂,誇張滑稽的五官表情十分吸引觀者,令人捧腹。這張劇照視角偏低,從下往上仰拍,使三毛的身體顯得更加瘦弱,腿長頭小,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

而畫面背景是一排注視著三毛的戰友,黑白色調與畫面中心三毛鮮艷的綠色軍裝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個版本的電影海報 ,選擇與第一幅海報相同的三毛回頭張望的劇照,但是採用的黑白木刻版畫的表現方式,既與漫畫版《三毛從軍記》的藝術形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通過民間藝術形式的木刻版畫表現方式使主體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具有本土民族特色,也更能夠獲得群眾的喜愛。

90年代,電影人物影像與劇中場景相結合,給觀眾帶來了新奇的感官體驗,在視覺上更加容易激發觀影興趣。

《三毛從軍記》講述的是無家可歸的三毛,隨老萬一同參軍,在軍營發生的一系列離奇古怪的事情。

影片以一個經典的漫畫人物形象——三毛為主人公,講述了這個瘦小孤苦的流浪兒在抗戰爆發後參軍打仗的故事,既有可笑之處,更有可悲之處。

三毛身著不合體的特大號軍裝,和各種年齡的軍人甚至是軍痞一起沖鋒陷陣,盡管他很認真地投入到戰斗中去,但還是常常無意間鬧笑話。由於三毛歪打正著的「傑出表現」,甚至在戰後得到了蔣介石的慰問與關照,從一個最底層的小兵蛋子成為了師部的勤務兵。

經歷了師部生活和叢林野戰的三毛,終於等到了戰爭結束的那一天,頭頂上的三根黑毛已經成了白發。復原之後的三毛回到滿目瘡痍的城市,發現自己仍舊是一個無家可歸、無處可去的孤兒。

電影《三毛從軍記》中的戲謔調侃所指涉的范圍非常廣泛,首先,一個突出的、也最明顯的層面,是對國民黨「大人物」和所謂「抗戰神聖」的嘲弄。

趕鴨子上架式的新兵訓練,前一秒是新兵訓練,下一秒鏡頭就是趕鴨子。

當影片開頭三毛面對徵兵的國民黨軍官說出「老子叫岳武穆」時,電影便已開始了對「大人物」的調侃,因為大人物冠冕堂皇的口號正是「要以無數的無名岳武穆,來造就一個中華民族的岳武穆。」隨著劇情的展開這種調侃和嘲弄更加深入。

戰爭開始前,勞軍女郎們送上了一場慰問演出,她們火辣的表演,無疑是對「抗戰神聖」的辛辣戲謔和嘲諷。而且軍官們的望遠鏡竟然會自動飛起來,也是頗盡調侃之意。

還有一個片段,一群日本軍官在等待吃蛋糕,蛋糕到了,他們像野獸一樣鯨吞、蠶食,其中一個人吐出來的葡萄籽,下一秒畫面變成炮彈。

小時候看的時候,只是覺得這些人貪吃,直到長大了才真正看明白,這是中國的版圖。一個小小的片段,就把日本侵略中國的急迫與殘忍表現出來了。

還有一段敢死隊喝酒的戲,在悲壯中插進一段鬧劇,令人哭笑不得。這是典型的卓別林風格,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影片通過刻畫小人物的悲劇,來得到觀眾的共情。

影片中還有一段,三毛用計智勝敵軍後,與「大人物」蔣介石合影卻被錦旗擋住了。後來因為抗戰有功,三毛又被調去給牛師長一家人當勤務員,給師長太太洗襪子內褲,伺候師長兒子拉屎擦屁股,忙得人仰馬翻。

這時出現了一段畫外音:「國難當頭,自然一切行動都是抗敵救國,反之就是投敵賣國。此時的三毛干什麼都應該知道,他這是在為抗戰出力。」

這段畫外音可看作是對國民黨「抗戰救國」論調的巧妙調侃,極具戲謔意味。而牛師長一次又次地「再議」,以致貽誤戰機被迫自殺後,居然被稱作是「民族魂」。

還有「大人物」的那句「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更是戳穿了國民黨高層的虛偽面目,將所謂的神聖搗得稀里嘩啦。

影片中還有好幾次畫外音:「要以無數個無名的華盛頓,來造就一個有名的華盛頓」。戲仿之中,元語言的調侃和戲謔,使得原本一本正經的文本語言變得更加喜感、有魅力。

電視劇中常常出現的「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張建亞的《三毛從軍記》中同樣引用了這句話:本故事毫無虛構,如有雷同,不勝榮幸。

三毛在影片中是虛構人物毋庸置疑,而當蔣介石這一 歷史 人物在新聞片段落中,呈現為由孫飛虎所扮演的形象之時,觀眾就不得不體驗一次「是」與「不是」的辯證過程。

首先,觀眾既然能認出孫飛虎這名演員,自然也就意味著這是一個假蔣介石;然而,作為一名特型演員,孫飛虎卻又主要是以蔣介石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換句話說,觀眾所熟悉的孫飛虎所扮演的唯一角色也只是蔣介石;更何況近十年來,在眾多的蔣介石的形象中,孫飛虎所扮演的「蔣介石」更是觀眾所熟悉的蔣介石的唯一形象,因此,至少對於50歲以下的觀眾來說,孫飛虎就又正是蔣介石。

於是,眼睛看到的是蔣介石,腦子里又有很多疑問,到底是真是假?這樣一種錯位,使得觀眾不得不對該新聞段落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當三毛這一虛構人物與蔣介石這一 歷史 人物發生關系時,其為虛構自是確鑿無疑。

而當三毛舉著沒過頭的錦旗和蔣介石合影上報時,時候「小人物」與「大人物」在 歷史 舞台上邂逅,我們又覺得這不是一種虛構,因為片中出現了大量報紙的鏡頭。

「虛實結合」的手法,無疑增加了電影的趣味性。

《三毛從軍記》被認為是國內電影界的一次後現代主義的標志性電影實踐文本。

影片不僅從題材上把嚴肅的抗日戰爭題材,化解為一場對 游戲 的描繪,而且從敘事手法、造型、音樂等方面都顯露出戲仿、拼貼等後現代特徵。

影片不僅融合了《地道戰》的立意、京劇《沙家浜》的場面、《白毛女》的造型、黃梅戲的意境,還把「西班牙鬥牛士」、古典音樂、京劇伴奏、電子 游戲 的音樂混合在一起,以一種 游戲 的方式消解戰爭、 歷史 、英雄的崇高感,以及我們以往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念。

片中以古典音樂、京劇伴奏等作為電影的背景音樂,配上三毛的生存窘境,著實增加了電影的喜劇效果。

例如在送葬這種肅穆的時刻,背景的音樂是「迎親曲」;戰爭打響的時候,動員號變成了「婚禮進行曲」,解構了葬禮的神聖感和婚禮的儀式感,只剩下觀眾們的笑聲和歡呼聲。

水中勞軍的場景中,表演變成了中國國粹——京劇,完全還原了戲曲中的伴奏、服裝、唱腔,塑造了一個三毛版的岳飛,甚至連日本鬼子都畫上了臉譜;樣板戲《沙家浜》中的蘆葦盪中隱藏著新四軍戰士,出現在三毛的夢里,跟樣板戲中的鼓點、動作、念白如出一轍。

《三毛從軍記》中的插曲,接近於說唱的曲風,歌詞:

歌詞配合三毛和軍營生活的格格不入,快節奏的畫面剪接,充滿想像力和趣味。

有些音樂加強氣氛渲染,這些音樂未必能突出漫畫改編電影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但它通過局部的強化,增強了全片的藝術感染力,提升了影片的質量。

影片還把動畫片放到真人的電影中,將人類無法演繹的片段,交給後期動畫,無疑是後現代喜劇的另一出路。

影片中人物被車壓成了紙片人;人物撞在玻璃上留在的輪廓;頭部被榔頭砸碎後腿仍然在動等, 都是借鑒於動畫的表現手法,這樣的喜劇元素,無疑讓張建亞的喜劇電影樹立了自己鮮明的風格。

如《三毛從軍記》中,三毛在村莊和小女孩打倒了日本兵後連續出現了兩段幻覺或夢境,第一段為歸隱田園最終與女孩結婚生子;第二段為繼續參加革命報效祖國。

這表現了三毛內心矛盾復雜的心理,一方面他對女孩還有平靜和諧的生活充滿了美好朦朧的嚮往和幻想,另一方面他又受當時 社會 環境影響希望殺敵報國參加革命。

這兩段心理動作的描寫,體現了三毛在戰爭中的迷茫與矛盾,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表現了他的單純和善良。

《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是不是巔峰不敢說,但肯定是很難逾越的高峰。

如果以兒童的視角和心靈去觀察它、感受它,本片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較好地吻合了兒童電影的「快樂原則」,適應了兒童觀眾的 游戲 心理,熱鬧、好玩、情趣盎然。它極盡幽默,帶著法式風骨,熱鬧的地方讓人狂笑。

在 游戲 規則中,一切都是荒誕的。影片對道具、場面、情景的 搞笑 做到了極致,從頭到尾都貫穿了這種能適應孩子們的 游戲 心理的場面和細節,自然能夠獲得兒童的認可和喜愛。

但實際上,本片並不僅僅是一部兒童電影,而是一部具有特殊風格的喜劇影片。

這部電影以鮮明的人物形象、荒誕的漫畫風格和誇張的滑稽表演結合在一起,不僅僅是為了營造喜劇氛圍而「 搞笑 」,更在嬉笑之間以一種後現代的方式展現出對戰爭的深刻反思。

它絕對是國產黑色喜劇的巔峰,夾雜了關於戰爭、人性、人生的思辨,畫面語言、劇情節奏、剪輯獨樹一幟。

電影的結尾,也是對漫畫最後一頁的神還原。

影片塑造了「小人物」在現實困境面前所表現出的無力感、絕望感,這樣更接近觀眾的生活,刺激觀眾的心理。通過瘋狂的 游戲 化和黑色幽默相交織的拍攝方法,將小人物的小事件展現得淋漓盡致。

它的黑色諷刺,只點到為止,卻入木三分。

影片結尾一句「完了」,把電影里、銀幕外的所有人拉回現實,戰爭完了,電影完了,小角色也完了。 三毛和老萬得以保全性命,卻說明了一個事實:小把戲只能是小把戲,小人物永遠是小人物,他們構成了 歷史 ,推動了 歷史 ,卻被默默遺忘在 歷史 的深處。

《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由許多伏筆和巧合橫空交錯,彼此結合,破天荒地把幽默建立在國家和戰爭之上。

影片的敘事顯示出導演的掌控能力和自信,演繹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段位之高,立意之巨,足以甩開那個年代其他的喜劇片幾百條街,這正是這部影片的引人入勝的根源所在。

所以,請記住這部優秀的電影,《三毛從軍記》。

——END——

⑨ 三毛從軍記結局



結局三毛和老鬼被空投到叢林中之後,飛機卻再也沒來接他們,三毛和戰友老鬼衣衫破爛幾乎成了野人。突然有一天,一架飛機從叢林上空飛過,並撒下無數傳單。原來戰爭已經結束了。三毛成為第一批復員的士兵,他摘下軍帽露出了久違的三根白毛,心頭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三毛的童年是在苦難中度過,當戰爭結束,他的童年也結束了,惋惜之外,更多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
《三毛從軍記》是根據作家張樂平的同名漫畫改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喜劇電影。該片描述了三毛在「抗戰」期間由流浪兒變成一個兵,最後仍然無家可歸的遭遇和他在從軍期間的一系列離奇搞笑的經歷。

⑩ 三毛從軍記裡面的三毛(是由誰演的(演三毛從軍記的演員叫什麼)

1.電影《三毛從軍記》演三毛的演員賈林。

2.賈林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工武生,現就讀於中國戲曲學院戲曲導演專業。

3.因酷愛評書藝術,已追隨連麗如老師數年,習學說書。

4.賈林畢業分配到湖北省京劇院,繼續他的武生生涯,可惜的是,近些年單位不太景氣,閑的時間太多,他又去北京拍攝了電視版的《紅櫻桃》,《血色童心》,後來在上海衛視播放的電視劇《神廚》中,賈林也飾演了較為重要的角色。

5.1992年,15歲的賈林和魏宗萬先生、孫飛虎先生共同出演電影《三毛從軍記》,他就是三毛的扮演者。

6.曾在央視流金歲月欄目表演過評書《魯達除霸》的片斷。

7.1949年由上海昆侖影業公司將漫畫大師張樂平最出名的作品《三毛流浪記》搬上了銀幕,這部影片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

8.這部影片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龍基也成為了很多觀眾心中三毛的代表,這其中就包括這部《三毛從軍記》的各位主創人員,小三毛的扮演者賈林也曾經是王龍基的崇拜者,這次兩代三毛共聚《流金歲月》。

9.賈林常演《夜奔》、《探庄》等京劇名段,功底扎實,動作乾脆利落。

10.成名甚早,1992年年僅15歲的學戲的孩子賈林就這樣成為了銀幕上所有人心中的三毛,賈林把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

閱讀全文

與三毛從軍記的大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名字un 瀏覽:3
84年講二戰法國海外兵團的電影 瀏覽:42
今天什麼有電影 瀏覽:922
成龍拍的龍的電影特寫 瀏覽:387
毒液致命守護者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28
第一次愛的人英文版電影插曲 瀏覽:42
電影太平洋電影院龍城國際 瀏覽:598
哥哥法國電影介紹 瀏覽:92
紅與黑法國電影下部 瀏覽:744
港台三級愛情電影 瀏覽:348
奧拉星大電影1免費觀看 瀏覽:617
愛情硝煙電影 瀏覽:88
大逃奔電影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194
電影演員成奎安是哪裡人 瀏覽:233
抗日電影老片大全電影 瀏覽:475
網上購買電影票選座 瀏覽:25
愛情的電影院 瀏覽:252
阿西卡達戰記原電影音樂 瀏覽:198
成龍電影大全搞笑電影雙龍會 瀏覽:115
講述女主角夏娃的電影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