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上海電影節的華語電影推薦

上海電影節的華語電影推薦

發布時間:2022-12-20 10:02:20

㈠ 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優秀電影參展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將有500多部中外優秀電影參展,老牌經典單元"一帶一路"、向大師致敬、SIFF經典、官方推薦、地球村等單元,將集中展映眾多中外優秀佳作。《龍日一,你死定了》主創攜劇組成員也受邀出席此次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和「一起拍電影之夜」的盛會。

㈡ 請列出近十年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華語片名

2000年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獲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3年影片《盲井》獲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銀熊獎、《英雄》獲特別創新獎。
2004年朱文《雲的南方》獲非競賽單元的「NETPAC」獎
2005年,55屆柏林電影節上,中國電影更是所獲頗豐。顧長衛憑借《孔雀》獲評委會大獎銀熊獎Peacock;而《天邊一朵雲》更是為蔡明亮爭得了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及最佳藝術貢獻獎(劇本);鄢雨和李一凡憑借《淹沒》獲得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青年論壇):劉伽茵憑借《牛皮》一片獲得卡里加利獎(青年論壇)及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6年《伊莎貝拉》獲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作曲獎
2007年《圖雅的婚事》榮獲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
2007年《落葉歸根》榮獲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
2008年《左右》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編劇獎
2010年 《團圓》榮獲第60界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
戛納電影節 第五十三屆(2000年)最佳導演:楊德昌 A One and a Two 《一一》(台灣地區、日本)
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2004年)
最佳女演員獎:《清潔》(法國) 張曼玉(不算華語影片,是華語影人)
第五十三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2000年)
最佳男演員:In The Mood For Love《花樣年華》 梁朝偉(香港地區)

威尼斯電影節

第六十二屆(2005)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華語影人)
第六十三屆(2006)最佳影片金獅獎《三峽好人》(導演:賈樟柯
第六十四屆(2007)最佳技術貢獻獎(攝影) 《色.戒》,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賈樟柯《無用》
第六十六屆(2009)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1428》(四川地震紀錄片) (中國)
2011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葉德嫻
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吳宇森
1999年 第五十六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一個都不少》
最佳導演獎(張元)《過年回家》
2001年 第五十八屆評委會特別獎(伍仕賢)《車四十四》
2002年 第五十九屆聖馬可最佳影片獎(田壯壯)《小城之春》
特別關注獎(陳果)《人民公廁》
2005年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
2006年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三峽好人》
2007年 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色.戒》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賈樟柯)《無用》
2010年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吳宇森)《赤壁》 《碟中諜2》《英雄本色》
2011年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獅獎 蔡尚君《人山人海》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桃姐》

東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金麒麟獎 霍建起《暖》(中國) 2003
評委特別獎 《可可西里》/導演:陸川(中國) 2004
最佳女主角獎 金雅琴(中國《我們倆》) 2005
評委會特別獎 《十三棵泡桐》(中國,導演:呂樂) 2006
最佳藝術貢獻獎 《父子》(中國香港,導演譚家明) 2006
最佳男主角 王千源《鋼的琴》 2010
最佳女主角 范冰冰《觀音山》 2010
最佳藝術貢獻獎 《觀音山》 2010
藝術貢獻獎 《轉山》導演:杜家毅(中國)2011

還有類似上海國際電影節,還有我記得立春那個蔣雯麗也在一個什麼聽都沒聽說過的電影節上拿了個影後。就不在此一一列。

㈢ 這屆上海電影節,哪些作品讓你驚喜

這一屆的上海電影節因疫情的影響,推遲到了8月2日完成了舉辦,自從疫情的來臨後,許多影院都紛紛關門,很多影片也都沒有如期上映著實讓觀眾們感到惋惜。不過這次的上海電影節的主題就是圍繞“重逢”來舉辦,暌違許久的影片也在那天和觀眾們初次見面,和以前相比這次的電影節雖然簡陋很不少,流程也大大的縮減。但有些作品卻讓我感到意外的驚喜,像是《風平浪靜》、《春江水暖》這兩部,下面就圍繞這兩部作品來做個介紹吧。

以上就是關於本期話題的全部內容了,不知各位對此還有哪些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吧。

㈣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拉下帷幕,誰才是真正的電影贏家

在中國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完美落幕,這次電影節被不少媒體稱為電影人士的狂歡節。電影節從獲得金爵獎的獎項數量來說,最後的贏家就是伊朗和中國。

電影節中最大的贏家是來自伊朗的影片《夢之城堡》,這部電影斬獲了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三項大獎。中國作為主辦方同樣也可以稱為一大贏家,畢竟包攬了最佳攝影獎,最佳真人短片獎,最佳男演員獎三項大獎。

中國影片《拂鄉心》的常楓是最佳男演員獎的獲得者,韓京志的《無處安放》獲得了最佳真人短片獎,最佳攝影獎由中國影片《春潮》攝影師包軒鳴奪得。

這屆電影節的主題是「創生萬象,幕後為王」,寓意為傳承拓新,展望未來。逐漸壯大我國的電影事業。

㈤ 上海電影節落幕,獲獎影片小眾又意外,對此你怎麼看

上海電影節完成頒獎後結束了,作為國內唯一的A類電影節,關注度並沒有前段時間舉辦的白玉蘭獎項高。上海電影節可以說是國內電影人非常看重的一個獎項,但得獎者寥寥無幾。國際認可度高的背後,其實是中獎難度的增加,眾所周知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大部分都是每年從華語片中獲得的,但對於上海電影的金爵獎來說,更多的是高不可攀。

今年的《你好,李煥英》還有《送你一朵小紅花》一樣,在華語電影中已經處於翹楚的位置了,但是在上海電影節上還是很難拿到最高獎項,所以對於華語電影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未來,作為本土的國際電影節,能有更多優秀優質的中國電影入圍獎項,讓中國電影更加國際化,影響更多地區。

㈥ 中國大陸電影有深度的劇情片有哪些

1,《我不是葯神》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 。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2,《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是由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太合娛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李芳芳自編自導,章子怡、黃曉明、張震、王力宏、陳楚生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3,《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筆名胡遷)執導的劇情片,由彭昱暢、王玉雯、章宇、李從喜主演,於2018年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放映。該片以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說為藍本,講述在一座並不發達的河北小城中,四個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層小人物尋求救贖的故事。

4,《無名之輩》

《無名之輩》是由饒曉志執導,陳建斌 、任素汐、 潘斌龍、 章宇、王硯輝、九孔、馬吟吟、程怡、寧桓宇、鄧恩熙等主演的荒誕喜劇電影。該片圍繞一把丟失的老槍,講述了一對低配版的劫匪,一個落魄的保安,一個身體殘疾卻性格彪悍的毒舌女,這些「無名之輩」身上發生的一系列荒誕故事。

5,《狗十三》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執導,張雪迎、果靖霖、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㈦ 有哪些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或者口碑很好的國產電影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㈧ 2010年上海電影節獲獎電影名單!!

1.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 《再吻我一次》(義大利)
評委會大獎 《碧羅雪山》(中國)
評委會特別嘉獎 《碧羅雪山》兩位小演員
最佳導演 劉傑《碧羅雪山》(中國)
最佳男演員獎 克里斯蒂安-烏蒙《小鎮異國情》(德國)
最佳女演員獎 維多利亞-普契妮《再吻我一次》(義大利)
最佳編劇獎 《再吻我一次》(義大利)
最佳攝影獎 杜可風《水中仙》
最佳音樂獎 林強《碧羅雪山》(中國)

2.亞洲新人獎單元
最佳影片獎 《我們天上見》(中國)
最佳導演獎 《愛子》(韓國)
評委會特別獎 《執行者》(韓國)
最受大學生歡迎影片 《當鋪》(菲律賓)

3.其他獎項
傑出電影貢獻獎 呂克-貝松(法國)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陳凱歌(中國)

㈨ 歷屆上海電影節獲獎名單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 《無言的山丘》(中國台灣)
金爵獎最佳導演: 林權澤《悲歌一曲》(韓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簡·德克萊爾 《達恩斯教授》(比利時)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吳貞孩 《悲歌一曲》(韓國)
評委會特別獎:《 籠民》(中國香港)

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5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獎最佳導演 :埃里克·克勞森《我童年的交響樂》(丹麥)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讓·皮埃爾·馬瑞勒 《自由列車》(法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 《紅櫻桃》(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火屋》(阿根廷) 《美國女兒》(俄羅斯)

第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7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門德爾》(挪威)
金爵獎最佳導演: 菲爾·阿格蘭德《叢林人》(英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米歇爾·比高利《旅伴》(義大利)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潘予《安居》(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安居》(中國) 《門德爾》(挪威)

第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1999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小鎮里的國界線》(土耳其)
銀爵獎最佳影片:《幕後的演員》(挪威)
金爵獎最佳導演: 山田洋次 《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阿曼德·贊基《笑一笑,你會更動人》(埃及)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艾麗婭 《一代天嬌成吉思汗》(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野女》(奧地利)
金爵獎最佳技術:《仲夏夜之夢》(美國)
評委會特別獎:《懸情瘋人院》(紐西蘭)

第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1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金爵獎最佳導演: 《反托拉斯行動》(美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丹尼爾·奧特沃爾 《下崗風波》(法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彭玉《月圓今宵》(中國)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則思變》(波蘭)
金爵獎最佳音樂: 《鳳囚狂沙》(烏茲別克)
金爵獎最佳技術: 《奪標奇緣》(美國)

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2年)
金爵獎最佳影片:《生活秀》(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 岩井俊二 《豆蔻年華》(日本)
金爵獎最佳導演: 大衛·凱撒 《鯔魚》(澳大利亞)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科林·法瑞爾《哈特的戰爭》(美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陶紅《 生活秀》(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 朱京中 《童僧》(韓國)
金爵獎最佳攝影: 孫明 《生活秀》(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小林武史 《豆蔻年華》(日本)

第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4年)
最佳影片:《代價》(伊朗)
評委會特別獎:《茉莉花開》 (中國)
最佳導演: 李在容 《丑聞 》(韓國)
最佳男演員: 安德魯斯·威爾遜《校園規則》 (瑞典)
最佳女演員: 顧美華 《美麗上海》 (中國)
最佳編劇: 艾撒·伊里 《兄弟》 (芬蘭)
最佳攝影: 馬瑞塔·豪福斯 派卡·歐提拉 《兄弟》 (芬蘭)
彼德·莫克羅辛斯基 《校園規則》 (瑞典)
最佳音樂: 李炳宇 《丑聞》 (韓國)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結伴同行》(日本)
最佳導演: 朱文 《雲的南方(中國)
《我記憶中的女孩》(泰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茉莉花開》(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丑聞》(韓國)

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5年)
最佳影片:《鄉村寫真館 》 (日本)
評委會特別獎:《求求你,表揚我》(中國)
最佳導演: 拉姆爾·哈默里克 《年青的安徒生》 (丹麥)
最佳男演員: 藤龍也 《鄉村寫真館》 (日本)
最佳女演員 :趙薇 《情人結》 (中國)
最佳編劇 :黃欣 一凡《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最佳攝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親的小屋 》(紐西蘭)
最佳音樂: 鄧右福 《變遷的年代》(越南/法國)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造雨者》 (印尼)
最佳導演: 哈桑·葉塔潘 《有話未講完》(伊朗)
最受歡迎影片:《綠草地》 (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裝造型:《年輕的安徒生》(丹麥)
探索精神獎:《求求你,表揚我》 (中國)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張藝謀(中國)

成龍(中國)

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6年)
最佳影片:《四分鍾》(德國)
評委會大獎:《天狗》(中國)
最佳導演: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國)
最佳男主角:奧力維耶·古爾梅《心力交瘁》(法國)
最佳女主角:埃爾斯·多特曼斯《愛無專屬》(比利時)
最佳編劇獎:雨果·凡·萊爾《愛無專屬》(比利時)
最佳攝影獎:《土地》(義大利)
最佳音樂獎:《河道女王》(紐西蘭)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獎:《活在驚恐中》(越南)
最佳導演獎: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光榮的憤怒》(中國)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光榮的憤怒》(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佳劇情片: 《天狗》 (中國)
最佳視覺效果: 《理發師》(中國)
探索精神獎: 《黑衣女人的香氣》 (法國)
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李安(中國)
傑出藝術成就獎:凱瑟琳·德納芙(法國)

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07年)

最佳影片: 《完美計劃》 (德國 )
評委會大獎: 《逃往瘋人院》(瑞典)
特別獎: 《雲水謠》(中國)
最佳導演: 田壯壯《吳清源》(中國 )
最佳男演員: 胡安-約瑟-巴勒斯塔《瘋狂的薩姆埃爾》(西班牙)
最佳女演員: 卡里娜-哈夫、戴格瑪-曼佐、克斯汀-布洛克、克里斯汀-肖恩

《完美計劃》(德國 )
最佳編劇: 謝米-扎林《艾維瓦,我的愛》 (以色列 )
最佳攝影: 王昱《吳清源》(中國 )
最佳音樂: 富田勛 《武士的一分》 (日本 )
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 《浮生》中國
最佳導演: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籃打水》 (孟加拉國 )
大學生最喜歡的電影: 《箱子》(中國)
CCTV6傳媒大獎

最受關注男演員:趙文煊(《夜·明》)

最受關注女演員:趙 薇(《夜·上海》

最具票房潛力獎:《夜·上海》

最具潛力新人獎:吳越(《夜·明》)

最具探索精神獎:《革命到底》

最具視聽效果獎:《剃頭匠》

最具流行潛力電影歌曲:「星光伴我心」《老港正傳》

最受關注導演獎:田壯壯《吳清源》

特別獎:靖奎老人《剃頭匠》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張曼玉 (中國)
傑出藝術成就獎: 謝晉(中國)
張瑞芳(中國)

㈩ 這份年度華語電影名單,比內地院線片不知好出多少

每次有華語相關的電影獎出來就總是被人吐槽,畢竟,每年真正值得關注的華語片實在太少,而大多都是毫無廉恥的坑錢貨。我們總希望能幫大家一起淘金,發現一些值得關注、值得鼓勵的好電影,所以我們自己發起了一個電影獎,那就是:

迷影精神獎!

相信大家還記得,「迷影精神獎」創立於2015年年底,我們一經公布就受到媒體和影迷朋友的大力支持。

嚴格說來,「迷影精神獎」與官方和電影工業中的電影評獎有很大區別,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保持距離,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迷影人的聲音,一種對電影創新精神的鼓勵。「迷影精神獎」不舉行頒獎儀式,不走紅地毯,我們用影評人的力量,每年只獎勵一部電影,用1895元人民幣(電影的誕生年)作為象徵性獎勵,鼓勵這位導演展開獨立的創作和風格上的探索。

今年已經是迷影精神獎的第二屆,去年我們把大獎頒給了頗讓人驚喜的《路邊野餐》。而一年之後的如今,再回顧這部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年度佳片了。

沙丹、畢贛、李洋

去年迷影精神獎評語如下:

《路邊野餐》以極富創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呈現,創作出一部富有詩意的電影作品,導演運用穿梭在貴州山水之間的長鏡頭和精巧的場面調度,把記憶與現實在情感中細密地交織縫合,影像的流動把感傷的故事和人物的幻想融為一體,氣韻生動,營造出華語青年電影中罕見的詩意之美。

經過討論投票,我們最後把第一屆迷影精神獎頒發給畢贛的《路邊野餐》,我們不認為這部電影完美無瑕、無懈可擊,但我們鼓勵畢贛導演能憑借影片中閃現的天賦和靈韻,以及創作上的勇敢,在電影藝術的可能性上繼續探索,創作出具有獨特美學質感的作品。我們有一筆象徵性的獎金1895元,獎勵給導演,希望他繼續努力!

那麼,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好的電影值得推薦呢。

第二屆迷影精神獎提名名單公布如下:

這些電影都是我們認為2016年富有創新精神的、值得鼓勵的中青年導演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代表著華語電影非常重要的風格嘗試,或者令人贊賞的努力:

《清水裡的刀子》,王學博

推薦語:以肅穆的攝影,凝練出日常生活中的庄嚴;以簡潔的敘事,展現宗教、倫理、世俗各層面的沖突。靜水深流,大巧不工,是這部電影努力抵達的方向。

《日曜日式散步者》,黃亞歷

推薦語:黃亞歷別具一格的紀錄長片處女作,用詩作、信件、電影、繪畫、歷史文獻等素材與情景再現手法結合,重構了台灣文學史上幾乎被人遺忘的1930年代創立的「風車詩社」,不僅回應了文學現代主義在台灣的萌芽,還展現了復雜近代史下的個體創傷。

《八月》,張大磊

《中邪》,馬凱

推薦語:即便少不了各種業余與粗糙,滿是遺憾,卻不妨礙這是今年最驚喜、最有想像力的國產恐怖片。同時這也是極具迷影精神的作品,導演並未受過太多專業訓練,而是從大量優秀恐怖片中汲取養分,並將這些與身邊經驗結合。影片將西方偽紀錄恐怖片與農村封建迷信結合,讓作品更接地氣。無論怎樣,這都是一部有潛力的作品,一部真的會嚇到觀眾的國產恐怖片。

《塔洛》,萬瑪才旦

推薦語:影片用精緻的長鏡頭和肅穆的黑白攝影,繞開了人們對西藏的視覺獵奇和文化獵奇,講述一個普通藏民尋找身份和迷失身份的寓言。萬瑪才旦不強調宗教和政治的戲劇性,而在一個流暢、自然、完整的故事中,把西藏人所處的經濟處境、社會處境、宗教處境和文化處境在一系列二元對立中潤物無聲地表現出來。塔洛是近幾年來銀幕上最為真實、虔誠和可愛的西藏人形象,然而他的命運也最值得深思。

《不成問題的問題》,梅峰

推薦語:影片以超乎尋常的沉穩與平靜,帶給華語電影一種嶄新的美學風格。故事圍繞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農庄的經營和管理,把中國社會在現代變革中遭遇的困境、窘迫和尷尬,剝繭抽絲地展現出來。梅峰借用老舍對中國社會的深刻觀察,運用三種不同的人以及他們的命運變化,譜寫了對現代中國的歷史命運的寓言,在繚繞的炊煙和秀美的鄉村山水之間,影片以客觀的距離和剋制的語言把中國人獨特的交往方式、中國社會特有的社會結構表現出來。影片以中遠景的長鏡頭,表達一種觀看態度。范偉的表演矜持有度,每個人物都在掌握很好的分寸,清冷的諷刺。

《幸運是我》,羅耀輝

推薦語:一部很容易被拍成煽情治癒勵志系的電影,年輕導演羅耀輝卻極為適宜的掌握好了情感生發、裂變、重組的分寸感。二位主角的相遇相識,誤解與重聚,在略顯散淡化的線性敘事中,羅耀輝始終在捕捉的是一種真摯可信的情感依託。另外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影片還顯示出了強烈的香港主體性,同時卻不為狂躁的政治姿態綁架。影片中動人的港人情感、港人人際關系之真實再現,明白無誤的道出作為微觀政治之表現的日常生活實踐,比宏大的政治運動更具有感召力,滲透力。

《喜喪》,張濤

推薦語:在萬般演繹的家庭倫常中,張濤不緩不急的展開了一幅中國農村家庭的全景畫。帶著一種隱約的人類學方法,描繪著農村家庭在傳統與封建的輾轉中遭遇現代性的拷問。在地的扮演者們,他們生動的言語和極具說服力的姿勢,在昏暗的居室內,用背影和不詳的面容,承擔起了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詩意與沉重。

《皮繩上的魂》,張楊

推薦語:《皮繩上的魂》和《岡仁波齊》如同一個雙星系統,截然不同的美學,在塵土與雲端的張力間,構成了彼此揭示的引力系統。這次的藏地創作意味著張楊導演的一次華麗轉身。《皮繩上的魂》以一種高貴的虔誠,抖落掉了量產的異域敘事神話的桎梏,以魔幻為名搭建起了另一套異質神話,在規則的存廢之間,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可能。

《少年巴比倫》,相國強

推薦語:在今年的新片中堪稱驚艷。尤其,在中國現在這種商業片至上、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浮躁的氛圍里,《少年巴比倫》的出現,讓我們絕對有理由對青年一代的影像表現充滿信心和希望。影片關注大工廠時代中的愛情故事,同樣交織了激情和失落,但與大量致青春的老舊模式不同,作品竟然攜帶了中國電影中少有的一種魔幻主義色彩。《少年巴比倫》某種角度上,並沒有給人帶來一種切實的、針對現實的時空坐標,它是懸浮的、夢幻、充滿傷痕和回憶的造影。《少年巴比倫》在中國電影的版圖中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另類。如果非要一比,它更像是一部魔幻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它簡直就是為董子健量身定製的。

迷影精神獎的評審委員會由每年會第一時間看很多電影、對華語電影創作非常關注的影評人和策展人,他們同時也是最為挑剔的迷影人。如果我們還有一點能力,就是希望鼓勵那些需要鼓勵的中青年導演。

我們的宗旨就是立足於未來,獎勵那些在創作和風格上最值得鼓勵和支持的中青年導演作品。評選規則類似於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或者路易·德呂克獎,不需要申報,由評審直接提名,每位評審只能提名一部作品。我們可能不像其他評獎那樣,格外在乎評審構成的全面性或評選機制的科學性,我們可能也不會在意其結果是否會被電影產業或電影觀眾認可,我們只是想發出一種聲音,鼓勵一種創作。法國龔古爾文學獎每年只是舉行一場評委的晚宴,現場公布名單,獎金只有10歐元,但這是法國小說每年最重要的榮譽,我們也希望把純粹的榮譽獻給那些值得鼓勵的電影。

迷影精神獎評審委員會

輪值主席:

桃桃林林 ,影評人,電影自媒體「桃桃淘電影」(ttfilm)運營者。

評委會委員:

Magasa ,影評人,《虹膜》電影雜志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等。

沙丹 ,常用筆名「奇愛博士」,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眾號(CFA1958)運營者,著有《幕味》。

吳覺人 ,常用筆名「本南丹蒂」,影評人,曾任台灣金馬獎評審,現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片部負責人。

吳李冰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現為《虹膜》電影雜志編輯總監。

感恩而死 ,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

謀殺電視機 ,影評人,《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虞曉毅 ,常用筆名howie,資深影評人,曾任《南方都市報》娛樂部主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秘書長,台灣金馬獎費比西獎評審,《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統籌,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大旗虎皮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迷影課」(talkino)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中文電影網路」創始人,著有《迷影文化史》《目光的倫理》等。

策劃總監:水怪

迷影精神獎組委會成員單位

北京安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吉林省迷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歡迎媒體合作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具體中獎者會是誰呢?敬請期待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影節的華語電影推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茅山道士打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710
十大大尺度電影 瀏覽:894
誰有亞馬遜食人族電影完整版 瀏覽:861
林正英的盜墓電影大全 瀏覽:997
傑克船長電影完整 瀏覽:152
8090動畫片大全電影網 瀏覽:974
虹貓藍兔大電影電視台采訪 瀏覽:72
電影名字un 瀏覽:3
84年講二戰法國海外兵團的電影 瀏覽:42
今天什麼有電影 瀏覽:922
成龍拍的龍的電影特寫 瀏覽:387
毒液致命守護者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28
第一次愛的人英文版電影插曲 瀏覽:42
電影太平洋電影院龍城國際 瀏覽:598
哥哥法國電影介紹 瀏覽:92
紅與黑法國電影下部 瀏覽:744
港台三級愛情電影 瀏覽:348
奧拉星大電影1免費觀看 瀏覽:617
愛情硝煙電影 瀏覽:88
大逃奔電影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