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有南大碎屍的電影嗎

有南大碎屍的電影嗎

發布時間:2022-12-19 09:07:07

1. 《十宗罪》中殺刁愛青的兇手是誰

殺刁愛青的是駝子的母親。

駝子的母親是婦科醫生,父親為火葬場工人。所以駝子從小耳濡目染那些吃人和焚屍的過程,心理很變態且相貌不楊娶不到老婆。愛子心切的母親便想找一個女人為其兒子做老婆。

而刁愛青當時剛好在交筆友也就是同學夏雨萍後來的老公黃百城,因為不小心懷孕,便去小診所打胎,結果被駝子的媽囚禁起來其時間,並以其名聲要挾刁愛青做其兒媳。但是刁不從並且奮力抵抗。於是激怒了駝子的母親,將習愛青殺害。



(1)有南大碎屍的電影嗎擴展閱讀:

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為化名。十個恐怖變態的兇殺案,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都是曾被媒體嚴密封鎖、當局諱莫如深的奇案大案。

出於善意的提醒,膽小者勿看,未成年者勿看,心臟病患者勿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絕對震撼的角色安排:四個超級警察,各懷絕技,從全國警察隊伍中挑選而出,對各地發生的特大罪案進行偵破。

2. 蜘蛛作品 震驚全國的南大碎屍案

南京「1·19」碎屍案,又稱南大碎屍案、刁愛青案,案發於1996年1月19日,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受害人為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年級女學生刁愛青。受害人遺體碎片在其失蹤9天後,也就是當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潔工在南京華僑路發現。兇手為消滅作案痕跡,將其屍體加熱至熟,並切割成2000片以上。案發後,南京市公安部門內運用警力進行大規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兇手。
蜘蛛作品《十宗罪》第一部中有提到,南京化名為藍京。

3. 回顧未破懸案,南大碎屍案:分屍2000多塊,多次不同地點拋屍,兇手呢

刁愛青

刁愛青,在1976年3月出生,是南京大學鼓樓校區信息管理系現代秘書與微機應用專業成人教育脫產班專科一年級學生。

刁愛青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姑娘,一直在農村長大,直到考上大學後才剛剛來到南京,但是到南京不過百日的時間,卻使得刁愛青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根據刁愛青的同學講述,刁愛青的個子中等,在1米65左右,短發、身材適中,並且有點近視,平時一般都會戴上眼鏡。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大學生,甚至扔在人群中都不起眼的存在,卻在一夜之間登上各個媒體頭條。

意外遇害

在1996年1月10日,當天因為宿舍使用違規電器,作為宿舍長的刁愛青受到了懲罰,導致她當天心情極其不佳,於是在吃完晚飯後,刁愛青外出閑逛散心。

臨走之前,刁愛青鋪開了自己的被子,看樣子是准備在短時間內就回來,但是刁愛青這一出去,卻再也沒有回來。刁愛青住在鼓樓校區南園4宿舍,宿舍樓內人員復雜,流動性大,所以一開始刁愛青的失蹤並沒有引發多大的注意。

對於公眾所懷疑的「追訴時效性」,南京警方回復,這起案件將永遠調查,直至水落石出。公安部刑偵局解釋道,「追訴期」是針對未被發現的犯罪,對於已經發現的犯罪,以及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真相永遠不會缺席,屬於受害者的公平也終將會來到。

4. 電影《神探大戰》正在熱映中,這部電影講述了哪些案件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宗大案件,大案件里包括了十宗小案件:香港魔警案,吳若甫綁架案,王德輝綁架案,湄公河慘案,一家四口滅門慘案,南大碎屍案,南京母女謀殺案,未成年人兇殺案,刺馬案,閻瑞生案。

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罪案事件。

這部影片都是真實的罪案故事,還有大多取材於現實中的犯罪案件。在精巧的犯案與追凶的設定里,影片是以節奏很快的方式在跟進,觀眾大多評論抓真凶的畫面里,節奏都是很快,而給觀眾的投入感更是很強烈!每一件案件都有一件案件原型,雖然挺殘酷,但是還原案件事實也是必須的過程!


這部影片挺精彩了,值得去觀看。

5. 懸案96南大碎屍案:殘忍的手法,稀缺的證據,銷聲匿跡的兇手

1996年1月18日(星期四),南京大雪紛飛。

這場雪一直下到19日(星期五),讓本該在早上五點進行的環衛工作推遲到了上午。

一位清潔工在華僑路建築工地的一個垃圾堆撿到一個塑料袋(第一件)。

袋中裝有500多塊肉片!

之後,她(或另一人)又在大澗銀巷發現裝有同樣肉塊的袋子(第二件)。

兩袋重1.5公斤。

清潔工把袋子撿回了家,在清洗時發現裡面有三根手指,大驚失色,隨即報警。

1月19日上午,在接到報案後,南京市公安局與環衛部門協商,做出了在相應范圍內重點搜查垃圾點的指示。

警方立刻開始對南京大學周邊地區垃圾堆進行大規模搜尋。

該案遂正式立案,是為「1·19南大碎屍案」。

兇手為消滅作案痕跡,將屍體加熱至熟或半熟,並切割成2000片以上。

如此駭人聽聞的手法,是該案區別於其他案件,引起巨大關注度最重要的一點。

一、散落各處的屍塊

19日上午,警方在南京大學南園小粉橋路段四個小區門口的垃圾箱里發現了兩個旅行袋和兩個垃圾袋。

兩個旅行袋,一個印有上海旅遊字樣,裡面裝有內臟和碎屍,重5公斤(第三件)。

另一個是綠色帆布旅行袋,印有桂林山水旅遊字樣,裝有較完整的腸體組織和肉塊,重6.5公斤(第四件)。

另外兩袋垃圾袋重約1公斤,都是屍塊(第五、六件)。

據此,加上清潔工發現的兩袋,1月19日一共發現了6袋屍塊。

其中小粉橋發現的4袋距離十分接近,是罪犯最密集拋屍的地方。

1月19日或20日,在漢口路校門後發現重約0.8公斤的塑料袋(第七件)、在天津路門內計算機房中心旁樹林發現袋裝屍塊(第八件)。

1月20日,在天津路校門口公交車站附近發現一個雙肩包,內有較完整的人體骨架,近8公斤(第九件)。

1月20日或21日,在南京大學校園內體育場的樹洞內發現袋裝屍塊,重約0.6公斤,在其中發現了類似子宮的人體組織。

此處是在對南京大學校園進行排查時發現的(第十件)。

1月20日晚,在距南大3公里遠的水佐崗小區某垃圾桶發現床單包裹的屍塊。

一張完整的床單被撕成兩半,其中一半裝有頭顱和零碎屍塊,並有血手印,重3公斤(第十一件)。

另一半床單包裹有受害者的血衣褲,據說在內衣上發現了指紋,而且受害者的衣物和腸子一樣,折疊地很整齊,重1.5公斤(第十二件)。

警方勘察表明,水佐崗的東西都是在19日案發以後拋出的。

之後幾日,在水佐崗某水井蓋下找到了紅色外套,裡麵包有屍塊。

同時在南大周邊又再次發現零散屍塊,可能是此前搜索遺漏,也可能是兇手還在陸續拋出。

二、受害人刁愛青

隨著發現的線索越來越多,受害者的身份得到確認。

死者刁愛青,女,1976年3月11日出生於江蘇省姜堰市。

遇害時為南京大學鼓樓校區信息管理系現代秘書與微機應用專業成人教育脫產班專科一年級學生。

刁愛青

據稱,刁愛青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復讀仍差南大錄取線3分。

她姐姐的公公託人找了關系,將刁愛青安排到了南京大學。

可以看到,她的學籍和南京大學本科學生有區別,是屬於成人教育脫產專科,其教學與宿舍管理相比南大本科也較為鬆散。

但由於專業學生都在鼓樓校區學習和生活,成人教育學院也屬於南京大學的下屬學院,所以本案稱謂「南大」並無不妥。

刁愛青遇害時年僅19歲,住在鼓樓校區南園,該宿舍樓人員較復雜。

據刁愛青的好友回憶,刁身高約1米65,身材適中,長相普通,短發,看書寫字時會戴上眼鏡。

她會在書上把自己的名字文藝化寫為「刁愛卿」。

刁愛青的父母都是姜堰市本地的農民,她1995年9月(據稱她到校時間比規定時間遲了十幾天,應該在9月底,原因不明)開學來到南京,前後不過2、3個月。

據身邊人回憶,刁愛青性格內向,在異地南京社會關系簡單,在當地應該沒有什麼熟人。

三、遇害前的軌跡

1996年1月7日星期日,刁愛青去南航參加高中好友的生日聚餐。

當晚參加聚餐的還有其他幾位姜堰老鄉。

那晚刁愛青並未回學校,而是與好友同住。

據同學回憶,當晚刁聚餐時像平時一樣話很少。

1月8日星期一,刁愛青回到南京大學,當天做了什麼不清楚。

1月9日星期二,刁當天沒有上課出去玩了一天,很晚才回來。

據她說是去找老鄉玩。

大約在9號、10號左右發生了一件事,刁愛青的室友違規使用電磁爐被發現,因為刁愛青是寢室長,被宿管罰款。

1月10日星期三,失蹤當天。

白天刁愛青在上計算機課時身體不舒服,中途回到了宿舍。

下午她躺在床上休息仍然沒有去上課。據室友回憶,一直到晚上7點,她都還在寢室。

據稱她當時可能是處於例假期,身體不適。

案發後警察來宿舍偵查,被子平鋪地很整齊,蚊帳放下。

10日當天傍晚的溫度很低,學校宿舍沒有空調和暖氣,室外很冷。

刁愛青出門時穿的是一件紅色外套,這種外套當年很普遍,路上經常撞衫。

案發後,警察還找了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帶到南大開會展示,讓同學們提供線索。

據南大的目擊學生回憶,刁愛青從小粉橋的側門出了學校。

關於她傍晚離開宿舍的原因,有說法是因為室友違規使用電器,她作為寢室長被罰款而心情不佳,外出散心。

她從小粉橋側門出去,再從廣州路一直走到了青島路、平倉巷。

警方提供的目擊信息顯示,刁愛青曾於當晚在平倉巷的文具店買東西。

最後的目擊地點一般認為是在青島路上,時間大約在傍晚七點。

廣州路和青島路、平倉巷都很熱鬧,目擊者提供的信息比較准確,但此後她的行蹤不再被目睹。

四、警方的排查

案發後,受限於當時的監控攝像頭極少,初期排查難度很大。

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進駐南京大學。

為偵破此案,警方發動人海戰術,進行了大規模的廣泛細致的排查,包括南京大學校內人員和附近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盤查。

直到案發後三個月,由於調查沒有進展,專案組才撤離南大。

當時南大校內先是有小道消息流傳此案,隨後警方正式貼出被害女生的照片。

據說南京大學的所有學生都接受了調查,提供案發當晚的不在場證明。

在刁愛青的社交圈全部人員都被排除了嫌疑後,警方逐漸懷疑是隨機作案。

當時的媒體報道了相關新聞,警方發布了懸賞通告,公布了涉案的證物,希望市民提供線索。

警方也曾把醫生和屠夫作為重點對象進行了排查,但終究毫無進展。

五、網路輿論

刁愛青案,曾經在南京轟動一時。

它真正步入公眾視野,是08年網名為「黑彌撒「的一位網友在天涯論壇的一篇帖子《關於南大碎屍案的一點想法》。

黑彌撒在帖子里認為刁愛青和兇手因為對 打口碟這種重金屬音樂 的共同愛好而相識。刁愛青死於某種宗教儀式,兇手殺死她是因為她勾起了兇手童年的「不愉快經歷」。

此說法一出,給一樁碎屍案蒙上了神秘、懸疑的色彩。

這正符合網路世界獵奇的口味,瞬間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網路輿論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當年南京本地媒體《南都周刊》以一整版《南大碎屍案的網路與現實》報道了此事件。

之後,網名為「悼紅軒主人」的網友通過走訪刁愛青親屬及生前好友,將采訪資料匯總成《關於南大碎屍案的終極猜想》並發表,現在網路上流傳的很多證據就是來源於此。

08年的網路輿論將南大碎屍案推上了風口浪尖。

當年南京警方重啟了此案的調查,有了一些新發現:

在旅行包里發現了少許火葯殘渣和火葯槍印痕,在屍塊里發現了微量的木屑和豬肉,此後就再無新的線索,案件又進入死胡同。

網路風浪過後,南大碎屍案也歸於沉寂。

此案留下的證據很少,時至今日,每一條線索早已被人們過度解讀了很多次。

警方披露的線索和各種來源的證據混雜在一起,早已不能辨別這之中哪一條是真實的線索,哪一條是博眼球的編造,各種陰謀論也誤導了人們的視線。

如今網路上關於此案的猜測很多,不乏有讀後令人恍然大悟的「嚴謹推測」。

但或許警方手裡的任何一條未披露的證據,就可以馬上推翻數萬字的長篇大論。

相信南京警方掌握的證據遠比我們所看到的多。

六、推測

在此做一些整理和個人的猜想。

由於此案的目擊信息、拋屍地點、發現時間等,都是網上能找到的信息,上述關於此案情況的概述,也是混雜了多種官方線索和民間證據的綜合版本,不一定完全准確。

大家可以帶著看一看的態度來閱讀。

將刁愛青1月10日失蹤當晚出校門後的移動軌跡在地圖上標注如下:

她從小粉橋側門出去,再從廣州路一直走到了青島路、平倉巷。警方提供的目擊信息顯示刁愛青曾於當晚在平倉巷的文具店買東西。最後的目擊地點一般認為是在青島路上,時間大約在傍晚七點。廣州路和青島路、平倉巷都很熱鬧,目擊者提供的信息比較准確,但此後她的行蹤不再被目睹。

刁從(一)出來,途徑(二)和(三),有人看到她在(四)買東西,最後的目擊地點是在(三)或(四)

可以看到刁愛青的移動軌跡,在出校門後短時間內是沒有遠離校園的,符合警方在她的宿舍內看到的「床上的被子平鋪著,沒有長時間外出的打算。」

將刁愛青移動的四個點標注出來,她沿著南大南園的校園外圍走了一公里多,以正常的行走速度,前後不過十幾分鍾。

刁愛青最後出現的地點是青島路或平倉巷一帶,她是買了東西准備回學校?

還是繼續走去了什麼地方呢?我們也無法知道了。

但就這張移動軌跡來看,個人認為她沒有長期外出打算、沒有去遠離校園的地方的可能性比較大。

再來看拋屍的位置分布:

圖片僅供參考

19日的拋屍用黃字標注,主要是華僑路、大澗銀巷和小粉橋,屍塊特徵不明顯;19日以後的拋屍用藍字標注,主要集中在南大校園內,出現了人體骨架等人體特徵較明顯的信息;最特殊的是20日在水佐崗的拋屍,用綠字標注,在圖中左上角,它遠離南大,出現了直接指向受害者身份的頭顱和衣物。

屍體的每塊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齊;腸子排列有序,碼放多層;四肢骨架被利落地剔下。

兇手應該具有一定的解剖專業知識和超強的心理素質。

至於兇手為何將屍體切割成2000塊、加熱至熟,普遍說法是為了毀屍滅跡。

但屍體都能切割兩千塊,為何又要拋棄完整的頭顱、衣物和人體骨架呢?

個人認為有可能是19日早上華僑路、大澗銀巷的最初兩次拋屍被提前發現,打亂了兇手的計劃,他害怕警方搜查住處,被迫將來不及處理的屍體拋灑在水佐崗和南大校園。

頭顱衣物等指向性最明顯的東西,在來不及處理的情況下,只能盡量拋灑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

於是出現了水佐崗這一距南大有三公里遠的特殊地點;其他屍塊,在19日後,被兇手拋灑在南大校園附近。

側面印證了兇手住處、第一碎屍地點應該在南大附近。

當然,也有可能是兇手認為將指向性明顯的拋在遠處、將切碎的屍塊拋在近處,足以矇混過關了。

刁愛青和兇手可能認識,也可能是陌生人作案。

如果刁愛青當晚沒有離校很久的打算,結合她當晚沒有回宿舍,那她和兇手在10日晚大概率就已相遇。

在死前,她和兇手很可能同處一個空間,刁愛青是在一家飯館吃飯時遇到了兇手?

還是在回校路上偶遇了熟人?

或者刁愛青當晚,就是要去見某個人?就沒打算回宿舍?

刁愛青9日沒有上課,出去玩了一整天找的那個老鄉,和案子會不會有什麼聯系呢?(警方肯定也注意到了,但再沒有更多細節。)

既然是為了毀屍滅跡,那有可能刁是與兇手發生某種接觸時意外死亡的,至少兇手最初沒有想要殺死她。

意外死亡讓兇手震恐,他為了逃脫法律的制裁,求生欲支配他應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盡最大可能毀屍滅跡,將屍體切割成2000片。再在南京暴雪的天氣下拋出屍體,希望大雪能掩蓋一切。

南大碎屍案孤案一枚、之後再無類似案例。這也側面說明兇手可能並非連環殺手,刁的死可能是意外。

兇手亦可能在案發後就已經離開南京,永遠消失在警方的視線外。

時間已過去二十餘年,希望早日真相大白。


6. 1.19 南大碎屍案

96南大碎屍案...............

過去了十二年的案子……令人發指的兇手今日依然逍遙法外……屍體被分屍1000塊片腸子都整齊的碼在一起……

1996年1月19日,南京發生了一起轟動一時的兇殺案:被害者是南京大學的一名大一女生,其屍體被發現的時候,已經被切成了1000多片,而且內臟和頭顱也有被煮過的痕跡!

案件發生後,南京警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來偵破此案。但是,12年過去了,案件還是未破。

近日,互聯網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帖子,發帖者猜測了兇案嫌疑人的殺人動機以及嫌疑人的身份背景,並詳細描摹了殺人過程。這個帖子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網友認為,發帖者很有可能就是兇手或是知情者。

南大女生被碎屍1000塊

這起案件至今還在張小姐的心裡留有陰影。

案發時,張小姐正在南京大學讀書。她清晰地記得,那件血淋淋的上衣在學校櫥窗展示的情景——這是當時警方在徵集案件線索。案件發生後,幾乎所有的女生夜裡都不敢出門。

「實在太KB了。」張小姐現在回憶起來,眼神里還帶了絲恐慌。確實,這不是一起普通的兇殺案件,兇手的殘忍程度讓人發指。據稱,兇手殺人後,把死者的屍體切割成了1000多塊,還把死者的內臟和頭顱放在鍋里煮了一下;隨後,又很仔細地疊好死者的衣服,把它們分裝在多個行李包里,丟棄在南京鬧市區的多個地段。

1996年1月19日清晨,受害者的屍塊被陸續發現,震動了整個南京城。警方也立即展開了調查。但是,這名女生比較內向和單純,交際並不廣泛,和她認識的一些人中,都沒有作案的嫌疑。

隨後,警方又注意到,受害者的屍體被切割成了1000多塊,切口整齊均勻,應該是對人體解剖知識有所了解的人所為。於是,警方又對醫生、廚師等人群進行調查,但還是毫無結果。

就這樣,12年過去了,雖然南京警方一直在全力偵破此案,但兇手卻至今逍遙法外。
2008-9-20 20:40 回復 61.178.10.*2樓關於南大碎屍案的一點想法

首先聲明,我不是警察,之所以又談起這樁懸了十幾年的無頭案,完全是出於個人對這起案件的一點興趣。之前也看過網上關於這起案件的一些討論,但說實話,其中大多是在講故事,基本沒什麼有價值的線索。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憑借自己的猜測胡亂發表一些看法,目的和大多數人一樣,都希望真凶早日歸案,被害人的冤魂能早日得到安息。也歡迎各位一起來討論。
就目前來看,網上爭論最多的,無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者說,從事什麼職業。有醫生說、屠夫說、廚師說,等等等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對於嫌疑人的職業,我先不談自己的觀點,單就目前所知的情況,被害人的屍體被切成一千多片,內臟被煮過,並被整齊地疊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齊地疊好,可見嫌疑人很強的心理素質,同時可能懂得醫學知識。如此看來,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較高,應當受過高等教育,至少其個人素質要高於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試想,一個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憑借什麼能吸引一個在校女大學生的注意?且又有什麼能力做到殺人後冷靜地分屍?所以我認為,嫌疑人是屠夫、廚師,或者鍋爐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為這幾種職業的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及素質普遍不高;至於醫生,只能說有可能性,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可用於推理的證據。
但問題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與職業有關嗎?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嫌疑人所從事的職業根本與「切肉」無關,但他又具備相關的知識,比方說,利用業余時間自習了解剖學,香港電影《羔羊醫生》很多人都看過吧?電影的情節就取材於曾經發生的「雨夜屠夫」案,其案犯林過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個人認為,這種假設的可能性比較大。
犯罪嫌疑人是怎樣把被害人殺害並分屍的呢?是在街上偶遇被害人並將其強行帶回住所再實施作案?不可能,因為這種情況,嫌疑人與被害人之間並不熟悉,被害人必然會激烈反抗,即便是成功將其帶回住所,殺人後再分屍,也沒有必要將屍體切成一千多片,甚至連內臟和衣物都整齊地疊放好,或者說,沒有一種原因會導致嫌疑人這樣做,所以,偶遇的說法基本可以排除。既然不是偶遇,那麼嫌疑人與被害人之間應當是熟悉的,至少是認識的。是什麼能夠使兩人認識並熟悉呢?我的觀點是——相同的愛好。被害人性格孤僻,平時很少與同學交流,但這並不代表她就沒有愛好。或許正是由於被害人的愛好與大多數人不同,才會導致她不與同學交流,而當被害人遇到一個與她愛好相同的人之後,她的心情會是怎樣?一定是非常高興,並且很樂於對這個人敞開心扉,對於嫌疑人來說,被害人身上也必然有能夠吸引他的地方,這些應當是使兩人互相熟悉的主要原因。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愛好呢?我先不說,來說點別的。
南大周圍,包括小粉橋、青島路、陶谷新村、甚至延伸到漢口西路、陰陽營一帶,集中了我市的三所名牌大學——南大、南師大、河海。我一直認為,這里是南京文化氣息最濃的地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同感?這里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地有品味,包括那些做生意的商人,南京最早賣打口碟的就在這里。這里的種種完全不同於城南或下關的市井小巷,也不同於新街口等商業區,這里之所以有它獨特的地方,主要就是因為文化。這樣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當然願意在此居住,也包括犯罪嫌疑人。接著我想說說打口碟,這種CD的內容多是一些國內不常見的歐美流行音樂、鄉村音樂,更多的則是搖滾樂、重金屬,甚至那些極端音樂。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聽搖滾樂或重金屬甚至極端音樂的人,個性一定十分張揚,裝扮也一定奇形怪狀,其實不然,聽這類音樂的人,恰恰多是那種比較內向,不愛說話,外表也很普通很低調的,尤其是聽重金屬和極端音樂的。這類人現在仍然比較少,在當時恐怕就更少了。想想看,96年的時候大多數人在聽什麼?又有幾個人明白什麼叫死亡、哥特?也許有人會問:你說的共同愛好就是指音樂?沒錯,可能性非常大。我們不妨再做個假設,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沒有任何線索,因此以下只是我的主觀猜測,如果各位覺得我是在胡說八道,那就權當聽故事好了:被害人剛入學不久,一次在校門口逛街的時候偶然接觸到了打口碟,她立刻就被那些以前從未聽過的音樂所吸引了,但在當時,CD還比較少見,而一款普通的CD隨身聽對於她這個窮學生來說也是奢侈品,用現在的話說,她很郁悶。就在這個時候,犯罪嫌疑人出現了,他主動向被害人介紹這些音樂,當他了解到被害人沒有聽這些CD的條件後,更是主動地邀請被害人去他的住處,因為在他家裡,也許有一款效果非常好的音響。嫌疑人成熟穩重的外表、文質彬彬的氣質、優雅的談吐,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於是,他們認識了,並很快成為了朋友,他們經常出入嫌疑人的住所,他們聽音樂,談心得,幾乎無所不聊。在嫌疑人的面前,被害人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健談,她覺得自己喜歡這個男人,而嫌疑人似乎也被這個女孩身上的某種東西所吸引。後來發生的事,我不敢妄加猜測,也許他們相愛了,甚至發生了性關系。

2008-9-20 20:56 回復 61.178.10.*3樓但是被害人並不知道,她已經離死不遠了。也許是她的外表,或是氣質、又或是穿著打扮勾起了嫌疑人對往事的回憶,一段發生在童年或少年時期的並不美好的回憶,激起了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一個念頭——殺死被害人。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將心愛的女人永遠留在身邊,盡管他可能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他覺得被害人太像童年時的「她」了,她們的共同之處太多太多,有時他甚至會覺得她就是「她」。嫌疑人開始不可自拔。每當與被害人相處的時候,嫌疑人總是能夠回憶起「她」,回憶起「她」給他帶來的快樂,當然,也有傷痛。
根據以往的變態犯罪的案例,這類犯罪嫌疑人的童年或少年時期基本上都經歷過一件或數件對他們身體乃至心理造成傷害的事件,這類事件則在他們心靈上留下了陰影,從而導致了後來的犯罪。本案中嫌疑人過去究竟發生了些什麼,我們無從查證,但有一點,事件本身一定對他的傷害很大,且主要是心理上。
對於嫌疑人來說,被害人像極了「她」,他愛被害人,所以要把她永遠地留在身邊,但首先,他要為她「贖罪」。
作案過程我無法做出具體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著被害人的身體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贖清了,但這肉體依然污穢,必須丟棄,只有靈魂,才是永遠潔凈的,只要被害人的靈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滿足了。
現在,我們可以給嫌疑人簡單地畫個像:犯罪嫌疑人,男性,案發時年齡在30歲至40歲之間,亦有可能在30歲以下,相貌端正,氣質成熟穩重,性格內向,為人謙和,單身,受過高等教育,文化素質較高,喜歡聽音樂,亦有可能愛好文學,住在南大附近,獨居,懂得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但沒有人知道。
最後再強調一下,以上分析,只是基於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做出的主觀猜測,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如果各位覺得我說得不對,歡迎做出更正和補充,如果公安機關一直沒有停止對此案的調查,也希望這些能夠對他們的偵查工作提供一點點幫助。

7. 碎屍案件回顧:大一女生被切碎成兩千片,兇手為何如此殘忍! 你怎麼看

南大碎屍案(又稱1·19碎屍案),案發時間為1996年1月19日,地點在江蘇省南京市。被害人南京大學成人教育一年級女學生刁愛青,受害人的遺體碎片在其失蹤九天後,1月19日凌晨,被一名清潔工在南京華僑路發現。

究竟是何原因讓兇手毀屍滅跡,屍體被加熱至熟,並切割成2000片以上?請跟隨小編走進南大碎屍案,一起探尋案件背後的真相。


南京市警方成立專案組,進入南京大學,對附近的所有居民進行了盤查,3個月後才離開。當時沒有DNA技術,警方只能採取人海戰術,逐一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人,哪怕只是倒垃圾。

警方通過碎屍手段,推測兇手是一個醫生或者屠夫。刁愛青的交際並不廣泛,給調查增加了很大難度。到目前為止,南大碎屍案仍舊未能偵破,公安部稱,不受追訴期的限制,絕對不會放棄,要偵查到底。


1998年,作者王大進把「1·19」案寫進了小說《紀念物》。2010年,作者陳九歌在《血色天都》中完美還原了碎屍案。《十宗罪》和《死亡通知單》也都引用了這個故事。

8. 特別邢事錄之南大碎屍案陳寒秋破案了嗎

沒有。

南大碎屍案,又稱「1·19」碎屍案、刁愛青案,案發於1996年1月19日,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受害人為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年級女學生刁愛青。受害人遺體碎片在其失蹤9天後,也就是當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潔工在南京華僑路發現。

(8)有南大碎屍的電影嗎擴展閱讀:

南大碎屍案是一個高智商犯罪,也是一個無頭案。兇手作案手法高明,將受害者切割成2000多塊,還扔在南京鬧市區大街上,卻始終無法破案。案發後,南京警方運用全部警力進行大規模排查,甚至暗中找道士招魂查凶,至今仍未找到兇手。

1996年1月19日,一場大雪之後,刁愛青的碎屍被發現。在南京鬧市區華僑路,清掃大街的老太太在清晨發現了一個黑色塑料袋,包中裝有500多片煮熟且碼放整齊的肉片。

老太太以為是豬肉,回家後打開袋子仔細的清洗。清洗期間,老太太突然發現肉片中竟夾著三根人的手指,嚇得當場暈倒。

幾天內,其餘的碎屍也被發現,地點是在水佐崗路(南京鬧市區)和龍王山(南京龍王山位於南京江北距離長江大橋6公里的寧六高速公路旁,距離市區很遠,需要過橋)。這些碎屍都被放在提包內,用一條床單包裹好。

在全國甚至江蘇省來說,碎屍案並不罕見的。讓經驗豐富的南京警方震驚的是,這次的碎屍卻堪稱建國以後絕無僅有的第一起。屍體在煮熟後,總共被切成了2000多片。更可怕的是,切割刀工十分精細,肉片碼放非常整齊。雖然已經過去20年,參與偵查「1·19」碎屍案的警官仍然對此記憶深刻。

9. 《十宗罪》最後那個『119』碎屍案的兇手是誰啊,有知道的...

樓主是看到結局「兇手是。。」所以比較好奇吧,其實接著看下去就知道,下一個故事就會提到,特案組四人會說這個案子永遠會成為懸案。

因為這是根據一起真實的案件改編的。真正現實中的119碎屍案,也未偵破。所以,沒有人知道兇手。但是,已經有了各種猜測,網上很多網友對此案都有見解推理,也有人懷疑過網友就在其中,不過目前,兇手仍未有人知。猜測不了了之的原因是兇手是軍人,而且還是由於婚外戀。

網路小說名人蜘蛛在他的作品《十宗罪》中,引用了南大碎屍案的典故,但最終的結果也和現實中一樣沒有結論。

關於網友對於《十宗罪》電視劇中「119碎屍案的」兇手的解析:

包斬說,我想起沒有偵破的藍京119碎屍案,最後也留下了一個七字之謎,這些天來,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我們分析認為,兇手在殺害刁愛青之前,強迫她寫下兇手說的話。刁愛青在做筆錄的時候,已經意識到自己凶多吉少,所以空出七個字,留下線索。

這七個字,開、五、是、表、人、和、吊。我一直試圖破譯出來,還研究了莫爾斯密碼,也請教過數學家。當時的危險處境,她只能選擇最簡單的加密方法,以字體的筆畫作為密匙,但這樣出現的組合也非常多。「開」字4個筆畫,「五」字也有4個筆畫,應該是對應「兇手」二字,按照這個破譯方向,有這么幾種組合:

1、兇手是×人和×

2、兇手是×兒和×

3、兇手是×刀和×

梁教授提示說,還有一種可能,我們看到的筆記是殘缺不全的,如果少了一頁呢。包斬低下頭思考了一會,猛的抬起頭,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兇手是駝兒和軍……最後一個字「吊」是6筆畫,6筆畫的字共有587個,目擊者最後看見刁愛青的地點是青島路,還有一處較遠的拋屍地點在藍京湯山附近,當地人都知道這兩個地方駐扎著……

白景玉打斷包斬的話,說道,藍京警方報告稱那個駝子出車禍死了,司機逃逸。畫龍說,湯山那地方,有個戒備森嚴的神秘大樓,非常古老,據說剛解放時,有人發現該樓有一個大型地下室,當地人用探照燈從通氣口吊下,但漆黑照不著底。

再用籃子吊一隻小狗下去,結果繩子放至百米長仍不能到底。正疑惑間,下面突然傳來小狗的慘叫,收上繩子後發現狗已死亡……這棟大樓被稱為「惡魔之窟」,在當地傳得沸沸揚揚。現在那個地方也是禁區,普通人無法進入。我隨首長去過一次,樓前的兩排松樹陰森森的,奇怪的是樹枝都向著大樓的方向生長。

整個大樓為三層設計,主要是從軍事角度建築的,據說大樓的所有建築料材全部從美國空運。大門右側地面有一處火燒的痕跡,被傳為「人形燒痕」,不管怎樣洗刷都洗不掉,大樓下有個龐大而神秘的地下室,具體是干什麼用的,外人不得而知。

我當時進入大樓,發現整棟大樓里都暗藏著某種機關,如果沒人帶路,就會迷失方向。房間的門,非常低矮,門側安裝有暗格。我的手機在那也沒有信號,處於被屏蔽的狀態。底層有一條秘密的地下通道,通道口用鐵絲網封了起來。走近看,下面漆黑一片,不知道通往哪裡。

蘇眉說:有些地方,公安人員也無權進入;梁教授說:他們有自己的偵查和審判機構。

白景玉打斷大家的討論,用一種斬釘截鐵的語氣說:這個案子以後別再說了。大家開始沉默,刁愛青案,也許成了一個謎,永遠也無法解開。

(9)有南大碎屍的電影嗎擴展閱讀

《十宗罪》作者簡介:蜘蛛,原名王黎偉,1978年出生於山東濟寧,出版有《十宗罪1-5》系列、《秦書》、《罪全書》、《備忘錄》等。《十宗罪》系列、《秦書》和《罪全書》繁體圖書在港台出版發行。《十宗罪》系列被翻譯成外語,目前有泰國版[4]和越南版。《十宗罪》網劇已於2016年7月27日播出。

這本書寫了一些什麼樣的人呢:

寫的是:警察、強奸殺人犯、毀容者、戀物癖、異裝癖、非主流少年、碎屍兇手、流浪漢、賣腎的人、變態殺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頭的人……

從上帝的角度來說,這些人也是我們的兄弟、姐妹、父母、夫妻、兒女。

我要將他們攏入懷中,如同簇擁的仙人球收攏花苞,然後將手中的黑暗呈現在世人面前。

我使用血跡斑斑的語言和銹跡斑斑的文字,從被人遺忘的天天踩著的鋪路石下汲取營養,來完成這部將在地獄和天堂同時暢銷的書。

對於黑暗的探索,我從未放棄。為了學習飛翔,我拜魚為師。我寫作的時候,頭頂沒有太陽,所以我坐在黑暗之中,點燃了自己。借著這點卑微之光,走進地獄深處。正如我在《罪全書》的序言里所說的那樣:嘗嘗天堂里的蘋果有什麼了不起,我要嘗嘗地獄里的蘋果。

黑暗裡有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銳的人才可以捕捉到。有時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社會底層最悲慘的世界。

罪行的描述是為了表達人性,而不是嘩眾取寵。

多少個無眠的夜晚,一個巨人,站在街頭,牽著木馬,等待開花。

我寫作,我就是上帝,我赦免一切人,一切罪。

本書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為化名。十個恐怖變態的兇殺案,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都是曾被媒體嚴密封鎖、當局諱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出於善意的提醒,膽小者勿看,未成年者勿看,心臟病患者勿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絕對震撼的角色安排:四個超級警察,各懷絕技,從全國警察隊伍中挑選而出,對各地發生的特大罪案進行偵破。

極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強奸殺人犯、毀容者、戀物癖者、異裝癖、非主流少年、碎屍兇手、流浪漢、賣腎的人、變態殺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頭的人……

詭異絕頂的十大兇案:地窖囚奴、雨夜幽靈、人皮草人、色狼傳說、精神病院、肢體雪人……

10. 無罪謀殺南大碎屍案是從哪一集開始

193集。
無罪謀殺的第193集是南大兇手自首事件01,講述了南大碎屍案。
《無罪謀殺》是由宇塵創作的網路連載小說,連載於國風中文網 [1] 、縱橫中文網,講述了最駭人聽聞的謀殺,最匪夷所思的真相!!食人晚宴、封口女、情人冰雕、南大兇手自首、人皮祭畫、鏡中鬼影??你永遠無法用常人的思維理解這些恐怖詭異的兇案背後所隱藏的真實目的。讓擅長催眠的心理醫生以獨特的視角,帶您走進那些可怕罪犯的心靈深處,洞悉那些令人生畏的真相。特此聲明:有心臟病史的人請放棄!IQ低於120的人請放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請放棄!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要試圖猜測真相。

閱讀全文

與有南大碎屍的電影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尺度國產電影網站 瀏覽:844
愛情喜劇好萊塢電影 瀏覽:269
有一部電影里有蝴蝶還有蠶蛹 瀏覽:594
我國的大投資電影 瀏覽:531
免費老電影大渡河完整視頻 瀏覽:340
朱茵周星馳電影片段粵語 瀏覽: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電影 瀏覽:866
法國的的老電影泰拳王 瀏覽:637
茅山道士打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710
十大大尺度電影 瀏覽:894
誰有亞馬遜食人族電影完整版 瀏覽:861
林正英的盜墓電影大全 瀏覽:997
傑克船長電影完整 瀏覽:152
8090動畫片大全電影網 瀏覽:974
虹貓藍兔大電影電視台采訪 瀏覽:72
電影名字un 瀏覽:3
84年講二戰法國海外兵團的電影 瀏覽:42
今天什麼有電影 瀏覽:922
成龍拍的龍的電影特寫 瀏覽:387
毒液致命守護者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