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豫劇名曲唱段。謝謝了
《當初他甜言蜜語將我騙》出自《淚灑相思地》李金枝演唱、
《斬駙馬本是把孤王來欺》出自《打金枝》劉忠河演唱、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出自《花木蘭》常香玉演唱、
《老身家住南陽地》出自《對花槍》馬金鳳演唱、
《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出自《朝陽溝》魏雲演唱、
《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出自《朝陽溝》王善朴演唱、
《摔碗》出自《賣苗郎》張寶英演唱、
《出征》出自《穆桂英掛帥》王慧演唱、
《作畫》出自《風流才子》王希玲演唱、
《小蒼娃我離了登豐小縣》出自《卷席筒》海蓮池演唱、
《聽罷奶奶說紅燈》出自《紅燈記》虎美玲演唱、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出自《大祭庄》王清芬演唱、
《青紗轎坐著我七品官》出自《七品芝麻官》牛得草演唱、
《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出自《花木蘭》常香玉演唱、
《羞答答出門來將頭低下》出自《春秋配》田敏演唱、
《九盡春回杏花開》出自《桃花庵》張寶英演唱、
《勸駙馬休要性情急》出自《包青天》吳心平演唱、
《恨上來罵法海不如禽獸》出自《斷橋》常香玉演唱、
《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出自《朝陽溝》魏雲演唱、
《我家住山東》出自《穆桂英掛帥》馬金鳳演唱、
B. 我要戲劇電影的全集目錄。。。。。不管是京劇還是什麼別的劇種,只要拍成老電影就算。
早起默片(就是無聲電影)《定軍山》《長坂坡》《青石山》《艷陽樓》《金錢豹》等,均為京劇短片,是由任慶泰的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分別由當時的「伶界大王」譚鑫培和京劇俞派創始人俞菊生主演,後期梅蘭芳大師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劇《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蘭從軍》《西施》「羽舞」、《霸王別姬》「劍舞」、《上元夫人》「拂塵舞」等和崑曲《春香鬧學》等等。
到了1930年出現第一部有聲電影後的拍攝的戲曲電影就是有聲的了。主要有京劇《四郎探母》《周瑜歸天》《霸王別姬》《林沖夜奔》《斬經堂》《三娘教子》,費穆導演的京劇電影《古中國之歌》包括有《水淹七軍》《朱仙鎮》和《王寶釧》等戲,比較著名的還有費穆導演梅蘭芳主演的京劇電影《生死恨》。
1949建國年只有一部越劇電影《越劇精華》包含有《樓台會》《販馬記》《雙看相》《賣婆記》等摺子戲。
1954年的有漢劇《宇宙鋒》、桂劇《拾玉鐲》、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錫劇《雙推磨》、淮劇《藍橋會》和京劇《蓋叫天的舞台藝術》(含《白水灘》《七雄聚義》《茂州廟》《劈山救母》《英雄義》《武松》)
1955-1959年的有評劇《秦香蓮》《三勘蝴蝶夢》、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曲劇《陳三兩》、川劇《杜十娘》、晉劇《打金枝》、錫劇《庵堂相會》《庵堂認母》,蒲劇《竇娥冤》、揚劇《上金山》《百歲掛帥》、閩劇《煉印》、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和京劇《洛神》《荒山淚》《群英會》《借東風》《梅蘭芳的舞台藝術》(含崑曲《斷橋》和京劇《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1960-1969年有崑曲《游園驚夢》、淮北梆子《寇準背靴》、曲劇《楊乃武與小白菜》、崑曲《牆頭馬上》、京劇《楊門女將》《穆桂英大戰洪湖》《野豬林》《尤三姐》《武松》《鍘美案》《傳槍記》《周信芳的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下書殺惜》)《尚小雲舞台藝術》(含《昭君出塞》《失子驚瘋》)、越劇《紅樓夢》《碧玉簪》《毛子佩闖官》《柳毅傳書》,漢劇《齊王求將》,評劇《花為媒》,楚劇《雙教子》,錫劇《雙珠鳳》等,還有一些現代新戲。
1970-1975年,均為新戲、樣板戲
1976年公開發行的戲曲電影有河北梆子《寶蓮燈》京劇《打孟良》《打焦贊》《打韓昌》等,還有一些拍攝但未公開發行的如京劇《鬧天宮》《二堂舍子》《長坂坡》《斬黃袍》《盜魂鈴》《三岔口》《轅門斬子》《紅娘》《空城計》《白蟒台》《孔明弔孝》《羅成叫關》《武松打店》等
1977年有京劇《苗嶺風雷》,1979年吉劇《燕青賣線》《包公賠情》,京劇《鐵弓緣》,豫劇《七品芝麻官》,崑曲《西園記》。1980年京劇《白蛇傳》《盜御馬》,豫劇《包青天》、越調劇《諸葛亮弔孝》。1981年有河南越調《包公誤》《智收姜維》,京劇《紅娘》《李慧娘》,秦腔《三娘教子》等。1982年有豫劇《背靴訪帥》,曲劇《風雪配》《清官怨》,京劇《陞官記》等。1983年豫劇《程咬金照鏡子》《樊梨花》,京劇《白蛇傳》《呂布與貂蟬》《真假美猴王》等。1984年豫劇《風雨情緣》,越劇《五女拜壽》,黃梅戲《龍女》,晉劇《三關點帥》等。直到近年,均不斷有傳統戲或者現代戲搬上熒幕。近期還有戲曲《清風亭》《桃花庵》上演,也取得了很大的反響。
這些還只是大概,還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戲曲電影史的話,建議你買一本高小健的《中國戲曲電影史》,一定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C. 電影梅蘭芳
是說伯夷和叔齊吧~
相傳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包括今遷安市、遷西縣、灤縣等地)國君的長子和三子。生卒年無考。孤竹國國君在世時,想立叔齊為王位的繼承人。他死後叔齊要把王位讓給長兄伯夷。伯夷說:「你當國君是父親的遺命,怎麼可以隨便改動呢?」於是伯夷逃走了。叔齊仍不肯當國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
伯夷、叔齊兄弟之所以讓國,是因為他們對商紂王當時的暴政不滿,不願與之合作。他們隱居渤海之濱,等待清平之世的到來。後來聽說周族在西方強盛起來,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2人便長途跋涉來到周的都邑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此時,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聽說有二位賢人到來,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周公與他們立書盟誓,答應給他們兄弟第二等級的俸祿和與此相應的職位。他們2人相視而笑說:「奇怪。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那種仁道呀
如今周見到商朝政局敗亂而急於坐大,崇尚計謀而行賄賂,依仗兵力而壯大威勢,用宰殺牲畜、血塗盟書的辦法向鬼神表示忠信,到處宣揚自己的德行來取悅於民眾,用征伐殺戮來求利,這是用推行錯誤的行為來取代商紂的殘暴統治。他們2人對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當周武王帶著裝有其父親周文王的棺材,揮軍伐紂時,伯夷攔住武王的馬頭進諫說:「父親死了不埋葬,卻發動起戰爭,這叫做孝嗎?身為商的臣子卻要弒殺君主,這叫做仁嗎?」周圍的人要殺伯夷、叔齊,被統軍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滅商後,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齊卻以自己歸順西周而感到羞恥。為了表示氣節,他們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今山西永濟西),以山上的野菜為食。周武王派人請他們山,並答應天下相讓,他們仍拒絕出山仕周。後來,一位山中婦人對他們說:「你們仗義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們採食的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婦人的話提醒了他們,於是他們就連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唱了一首歌,歌辭大意是:「登上那首陽山哪,採集野菜充飢。西周用殘暴代替殘暴啊,還不知錯在自己。神農、舜、禹的時代忽然隱沒了,我們的歸宿在哪裡?哎呀,我們快死去了,商朝的命運已經衰息。」於是他們餓死在首陽山腳下。
伯夷、叔齊兄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為王位相爭而相讓,是可貴的。因此有關伯夷、叔齊的美德,自古以來就廣為人們傳頌,對於謙恭揖讓的民族傳統的形成產生過影響
D. 急急急!!!喜歡聽豫劇的朋友請進!!!!
學知網可以下載:
常香玉《斷橋》
常香玉《斷橋》(中藝版)
常香玉《花木蘭》
常香玉《拷紅》
常香玉《柳河灣》
常香玉《人歡馬叫》
陳素真《梵王宮》
陳素真《宇宙鋒》
崔蘭田《對花槍》
杜啟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婦》
范 靜《骨肉冤家》
谷秀榮《五世請纓》
關靈鳳《三上轎》
郭志成《南陽關》
洪先禮 劉純正《劉庸下山東》
洪先禮《大登殿》
虎美玲《白蛇傳》
虎美玲《寶蓮燈》
虎美玲《武則天》(粉黛冤家)
賈廷聚 范靜《大明驚雷》
賈文龍《村官李天成》
金不換《唐知縣斬誥命》
開封市豫劇團《竇娥冤》
蘭力《下陳州》
李 英 王 凱《三請樊梨花》
李 雲《忠誠衛士》
李金枝《淚撒相思地》
李良魁《包公誤》
李樹建《鞭打蘆花》
李樹建《程嬰救孤》
李樹建《清風亭》
李斯忠《包龍圖坐監》
李斯忠《下陳州》
李斯忠《忠烈千秋》
林秀蘭《佘太君辭朝》
劉曉燕《長孫皇後》
劉忠河 黃愛菊《打金枝》
劉忠河《三打金枝》
劉忠河《十五貫》
劉忠河《血濺烏紗》
劉忠河《轅門斬子》
柳蘭芳《小二黑結婚》
洛陽豫劇二團《孫成打酒》
馬金鳳《花打朝》
馬金鳳《花槍緣》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電影版)
馬金鳳《七奶奶》(金馬香港電影版)
馬金鳳《楊八姐游春》
苗文華《五女拜壽》
牛得草《卷席筒》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願意》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賢 袁秀榮《梳妝揀柴》
牛淑賢《宇宙鋒》
任宏恩 高秀敏《我愛我孫》
任宏恩《糊塗盆砸鍋》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愛我爹》
索文化 段紅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東》
索文化 毛松奇《下河東》
索文化《王莽趕劉秀》
探陰山(吳心平)
湯玉英《狀元與乞丐》
唐喜成 吳碧波《血濺烏紗》
唐喜成 吳碧波《轅門斬子》
唐喜成《南陽關》
唐喜成《三哭殿》
汪荃珍《香魂女》
王紅麗《風雨行宮》
王紅麗《淚血姑蘇》
王紅麗《三更生死緣》
王紅麗《司文郎》
王紅麗《五鳳嶺》
王清芬《大祭樁》
王清芬《抬花轎》
王素君 王秀蘭《王金豆借糧》
王素君《陳妙常》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小二姐做夢》
王希玲《風流才子》
王希玲《陸遜拜帥》
王希玲《鴛鴦戲水》
魏 雲《朝陽溝》
謝慶軍 陳首凱《黃鶴樓》
謝慶軍 劉新民《反徐州》
謝慶軍 索文化《呼家將》
謝慶軍 張枝茂《三碟裝紅臉唱腔精選》
謝慶軍《崇禎弔死眉山》
謝慶軍《劉庸回北京》
謝慶軍《王祥卧冰》
鄢陵縣豫劇團《孟姜女哭長城》
閻立品《藏舟》
閻立品《盤夫索夫》
閻立品《秦雪梅》(中藝版)
宇宙鋒(黃河版)
豫東紅臉戲《劉公案》
袁國營《岳陽樓》
曾廣蘭《洛陽橋》
張寶英 崔少奎《徐九精陞官記》
張寶英 吳心平《包青天》(金馬電影版)
張寶英《賣苗郎》
張寶英《秦香蓮後傳》
張寶英《桃花庵》
張寶英《尋兒記》(河南音像)
張海龍 馬剛良《老子·兒子·弦子 》
張枝茂 張鈺東 劉新民《司馬茅告狀》
張枝茂《火燒紀信》
張枝茂《劉墉二下南京》
張枝茂《嚴海斗》
張枝茂《諸葛亮弔孝》
張自立 張書軒《反楊河》
趙吟秋《麻風女傳奇》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趙匡胤哭頭》
朱坤芳 索文化《楊家將》
朱坤芳 索文化《趙匡胤登基》
朱坤芳 楊勝利《趙匡胤借頭》
朱坤芳《司馬懿扒墓》
朱坤芳《司馬懿探山》
朱巧雲《花轎錯》
朱巧雲《穆楊會》
朱巧雲《香囊記》
E. 各位誰有豫劇全場戲高清視頻 急需 謝謝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紐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贊是「東方詠嘆調」,「中國歌劇」等。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從清朝末期至今已經形成四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1] 。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2] ,中國由文化部門直接管理在編的豫劇表演團體就有220多個。 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民營豫劇團不計其數。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局面。[3] 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豫劇經典唱段100首詳細內容來源: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王振峰14110907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周雷達150215015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周雷達15011801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周雷達150208008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周雷達150215007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周雷達140615005
豫劇《朝陽溝》選段劉善全14092805
豫劇《朝陽溝》選段馬蘭楊紅霞20121001
豫劇《朝陽溝》選段馬柱葉14112303
豫劇《朝陽溝》選段唐滿意150208007
豫劇《朝陽溝》選段小檑主多人組合20121001
豫劇《朝陽溝》選段徐文霞140713003
豫劇《朝陽溝》選段楊紅霞恩130416004
豫劇《朝陰溝》選段1963年魏雲
豫劇《程嬰救孤》選段李新伍許國言H069
豫劇《程嬰救孤》選段張潔140824004
豫劇《程嬰救孤》選段趙東東140622002
豫劇《程嬰救孤》選段趙冬冬14122103
豫劇《痴夢》選段韓鵬飛150201001
豫劇《春秋配撿柴》選段田敏
豫劇《大登殿》選段李新伍H071
豫劇《大登殿》選段劉廣智006
豫劇《大祭樁》H036
豫劇《大祭樁》選段常香玉原配音虎美玲
豫劇《春秋配》選段景帥媛002
豫劇《春秋配》選段田敏陳迎輝H025
豫劇《春秋配》選段田敏130416001
豫劇《春秋配》選段武惠敏吉冠武趙岩
豫劇《春秋配》選段武慧敏004
豫劇《春秋配》選段一武惠敏吉冠武趙岩
豫劇《春秋配》遇君子選段楊春花
豫劇《春秋配》遇君子在荒郊前來問話選段田敏
豫劇《村官李天成》吃虧歌賈文龍20121004
豫劇《村官李天成》吃虧歌選段浩啟冬14091401
豫劇《村官李天成》吃虧歌選段劉善全14100501
豫劇《村官李天成》吃虧歌電影版賈文龍T022
豫劇《村官李天成》吃虧歌賈文龍拌奏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丁煥召H055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郝曉亮張紅偉H059
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浩啟冬140907002
豫劇《對綉鞋》選段韓鵬飛150215002
豫劇《對綉鞋》選段李煥1604
豫劇《打金枝》H035
豫劇《打金枝》勸萬歲段李艷梅
豫劇《打金枝》選段曹麗梅15012507
豫劇《打金枝》選段曹麗梅140921004
豫劇《打金枝》選段韓鵬飛001
豫劇《打金枝》選段劉忠河周懷忠026
豫劇《打金枝》選段配像苗文華錄音桑振君16
豫劇《打金枝》選段唐朝東小香玉140720006
豫劇《打金枝》選段王振強柏青15010406
豫劇《打金枝》選段王振強140907001
豫劇《打金枝》選段王振強14091406
豫劇《打金枝》選段楊松慧150208005
豫劇《打金枝》選段趙金印150208009
豫劇《打金磚》選段王福海劉亞林042
豫劇《打鑾駕》選段郭愛雲15011805
豫劇《打神告廟》選段李玉萍040
豫劇《打神告廟》選段王會009
豫劇《大登殿》選段李樹建李健H003
豫劇《大祭樁》選段黨玉倩
豫劇《大祭樁》選段虎美玲馮霞H002
豫劇《大祭樁》選段連德志024
豫劇《大祭樁》選段申惠萍14092806
豫劇《大祭樁》選段孫鴻雁14091403
豫劇《大祭樁》選段孫鴻雁150208010
豫劇《大祭樁》選段孫鴻雁150215010
豫劇《大祭樁》選段孫帥劉丹H058
豫劇《大祭樁》選段吳希風14111603
豫劇《大祭樁》選段吳希風14112301
豫劇《大祭樁》選段徐文霞140803001
豫劇《大明賢後》選段章蘭付成勇H005
豫劇《倒霉大叔的惛亊》選段湯玉英任宏恩T002
豫劇《倒霉大叔的婚亊》選段趙金印140803004
豫劇《倒霉大叔的婚事》任宏恩130416003
豫劇《東吳郡主》選段郭海華H006
豫劇《竇娥冤》選段韓岩024
豫劇《杜鵑山》選段王淑珍14121405
豫劇《對花槍》選段謝彥巧14120703
豫劇《對綉鞋》選段韓鵬飛14120708
豫劇《紅燈記》選段徐清菊H052
豫劇《紅燈記》選段張衛方14122803
豫劇《紅燈記》選段張藝萍14110902
豫劇《紅燈記》選段張藝萍14121403
豫劇《紅燈記》選段張藝萍14110201
豫劇《紅樓夢》選段王展14110905
豫劇《紅娘》選段宋桂枝錢愛玲011
豫劇《紅娘》選段宋桂枝005
豫劇《紅色娘子軍》選段張春玲130416001
豫劇《蝴蝶杯》選段李煥14122108
豫劇《虎符》選段且息怒免悲傷如姫吿罪胡小風
豫劇《錿都遺恨》選段吳希風14113001
豫劇《扈家莊》選段陳亞萍013
豫劇《扈家莊》選段皇甫幽麗041
豫劇《花打朝》選段關美麗037
豫劇《復賽夲場甠出擂主》聯唱14122109
豫劇《復賽夲場甠出擂主》聯唱14122809
豫劇《復賽夲場甠出擂主》聯唱15010409
豫劇《復賽夲場甠出擂主》聯唱15011109
豫劇《復賽夲場甠出擂主》聯唱15011809
豫劇《骨肉恩仇》選段賈愛團巴秋燕025
豫劇《虢都遺恨》選段孫鴻雁14120705
豫劇《虢都遺恨》選段王漵珍141012004
豫劇《虢都遺恨》選段王玉風15010408
豫劇《虢都遺恨》選段王玉鳳1400803002
豫劇《虢都遺恨》選段吳希鳳15011101
豫劇《虢都遺恨》選段楊素霞140615001
豫劇《荷風都》選段劉治家140713004
豫劇《紅燈記》選段常香玉原聲配音王希玲
豫劇《紅燈記》選段戴阿強14122107
豫劇《紅燈記》選段郝曉亮1602
豫劇《紅燈記》選段郝曉亮14110202
豫劇《紅燈記》選段黃艷秋14122804
豫劇《紅燈記》選段霍改雲14112304
豫劇《紅燈記》選段霍改雲15011102
豫劇《紅燈記》選段霍改雲150201004
豫劇《紅燈記》選段霍改雲150215004
豫劇《紅燈記》選段霍改雲150215022
豫劇《紅燈記》選段孟祥禮029
豫劇《紅燈記》選段尚嘉寶許寶寶
豫劇《紅燈記》選段尚陸萍H053
豫劇《對綉鞋》選段苗文華孟雅萓韓鵬飛H051
豫劇《對綉鞋》選段苗文華009
豫劇《梵王宮梳妝》選段牛淑賢
豫劇《梵王宮隨嫂嫂》選段王前001
豫劇《梵王宮》洞房選段牛淑賢004
豫劇《梵王宮》片段舞台資料陳素真袁秀榮
豫劇《梵王宮》片段舞台資料牛淑賢
豫劇《梵王宮》選段陳迎輝150201003
豫劇《梵王宮》選段韓鵬飛150215014
豫劇《梵王宮》選段花媽媽昨日來對我言講牛淑賢
豫劇《梵王宮》選段趙曉霞呂美樂
豫劇《梵王官》梳妝段李素琴
豫劇《梵王官》思雨段郭美金
豫劇《訪帥出征》選段李多偉呂軍帥T011
豫劇《粉黛冤家》選段虎美玲楊紅霞連徳志T001
豫劇《風流才子》選段張霞14100503
豫劇《風流才子》選段一王希玲趙岩楊歷明T019
豫劇《風雪寒梅李三娘》選場余紅瑞蔡月霞
豫劇《風雨故園》選段汪荃珍T015
豫劇《風雨故園》選段楊默含2014110206
豫劇《風雨行宮》選段李新花張瑜T022
豫劇《鳳台關》選段張風格043
豫劇《夫人城》選段宋麗珍016
豫劇《大祭樁》選段戴阿強1606
豫劇《大祭樁》選段戴啊強14101202
豫劇《大祭樁》選段黨玉倩
可參考吹月網戲曲大全之豫劇類目。
F. 王寶釧的影視戲曲
1.1980年《薛平貴出世》
主演:楊麗花飾薛平貴
許秀年飾王寶釧
2.1983年《紅鬃烈馬》
主演:葉青飾薛平貴
林美照飾王寶釧
3.1992年10月12日《乞丐與千金》
主演:陳亞蘭飾薛平貴
狄 鶯飾王寶釧
4.1998年《薛平貴與王寶釧》
主演:葉青飾薛平貴
石惠君飾王寶釧 1.1994年《王寶釧》
傅藝偉飾王寶釧,尤勇飾薛平貴
2.1999年6月28日《王寶釧與薛平貴》,又名《乞丐郎君千金女》
張玉嬿飾王寶釧,張晨光飾薛平貴
3.2012年4月19日《薛平貴與王寶釧》
主演:陳浩民 薛平貴
宣萱飾王寶釧 王寶釧與薛平貴邂逅而遇,互傾愛慕之情,丞相王允嫌貧愛富,將寶釧逐出家門;西涼夏國來犯,平貴別窯從軍,魏虎嫉賢妒能,屢屢加害平貴;薛平貴戰場被救,代戰公主以身相許,王寶釧孤守寒窯、苦等苦盼一十八載……
薛平貴得代戰公主之助,攻破長安,拿下王允、魏虎, 自立為帝。分封寶釧、代戰及蘇龍;斬魏虎,欲殺王允,經寶釧求情,始赦免;又迎請王母,共慶團圓。
第一部:三擊掌
第二部:三打薛平貴
第三部:鴻雁捎書
第四部:大登殿
主要演員:
王寶釧——魏鳳琴(國家一級演員)
薛平貴——張國慶(國家一級演員)
薛平貴——馬蘭(國家一級演員)
在戲曲舞台上,《汾河灣》、《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等上演的是薛仁貴及其後代的戲。而《王寶釧》、《三擊掌》、《大登殿》等戲演的則是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戲。戲曲中薛仁貴與薛平貴僅一字之差,背景年代相同,均為唐代,劇情又有許多相似之處。為何在戲曲舞台上會出現兩薛並演?二者又有什麼內在的聯系呢?經考證史料和走訪有關人士,歷史上的真實及戲曲中的如何演繹也漸露冰山一角。 京劇《紅鬃烈馬》是京劇傳統劇目,全劇13場,可以分摺子演出,分別是《花園贈金》、《綵樓配〉、《三擊掌》、《鬧窯降馬》、《別窯投軍》、《誤卯三打》、《母女會》(探寒窯)、《鴻雁修書》、《趕三關》、《武家坡》、《算軍糧》、《銀空山》、《大登殿》。
另外,也有「王八出」和「薛八出」之分:王八出,就是以王寶釧為主要故事線索的八出戲,包括:《花園贈金》、《綵樓配》、《三擊掌》、《平貴別窯》、《探寒窯》、《武家坡》、《算糧》、《大登殿》。 秦腔《五典坡》是秦腔傳統劇目,分《飄彩》、《三擊掌》、《別窯》、《探窯》、《趕坡》、《算糧》、《大登殿》等折戲。 該劇為生、旦、凈、醜行當齊全的唱做工並重戲。是秦腔名家李正敏、靖正恭、何振中、李正斌、劉毓中、蘇育民、劉易平、王玉琴、余巧雲、郭明霞、肖玉玲、楊鳳蘭、馬桂英演出代表作。
G. 東方藝術——中國戲曲 中印電影
八大劇種讓你重溫戲曲之美
核心提示
今明兩晚,「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演唱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隨後將於11月3日和5日先後在佛山和深圳演出。
市民有多久沒有走進戲劇劇場了?傳統戲曲勾魂之美在何處?如何讓古老藝術的精華重新觸碰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在開演之前,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參加廣州演出的京、昆、粵、越、川、梆、豫、黃八大劇種代表大家。名家眼中,戲曲之美無處不在:京劇《四郎探母》里「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的唱詞和那慘烈緊張的長串拍板是美;川劇里頭一扭手一揮,黑臉、白臉、花臉、紅臉看得人目眩神迷的絕技「變臉」是美;越劇《五女拜壽》里清一色全是「小白長紅越女腮」的少女是美;黃梅戲《對花》里「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的俏皮深情還是美……
專家們感嘆,相比歌劇《卡門》里玉石俱焚的強烈激情,中國人歸根到底還是最喜歡崑曲《牡丹亭》里「水袖這么一勾,眼波那麼一柔,20分鍾只是眉來眼去」的愛情。多少年風雲巨變,古老的戲劇在江湖草台漂漂泊泊之間,伴絲竹管弦說說唱唱之際,隨名角票友哼哼哈哈之餘,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剎那間「人生百味已嘗九之」。然而,到了今天,老戲的狀況卻如「崑曲義工」白先勇所言,宛如一個放在角落裡落滿了灰塵的瓷器,沒有人知道它的美。
如何細細擦拭戲劇,使之重放光彩?無論是豪言壯語、聲稱「川劇生存不是問題」的四川川劇院院長陳智林,還是認為「戲曲的曙光在前面」的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或者是低調坦言「戲曲已經邊緣化」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所有名家共同的心聲是,夾縫之中的戲曲之美,雖暫時陷入低潮但註定無比蓬勃,因為它紮根於民間,紮根於千百年來中國人世俗生活中的笑與淚。只有極低處的東西才能做到極大的包容。正如黃梅戲代表人物馬蘭所言,「它們是從孕育中國13億人口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聲音」。名家們由衷地贊嘆,此次演唱會給了我們一個重新發現戲曲之美的機會。
1
傳統戲曲美在哪裡?
尚長榮:唱詞以詩為主,唱功韻律動人
京劇美在既有陽剛,又有陰柔。它的表現魅力多元化,具有深厚的美學內涵。既能演帝王將相,又能演西廂紅樓;既有金戈鐵馬,又有才子佳人。京劇唱詞以詩為核心,唱功以韻律動人,念白十分講究音韻。
朱世慧、王立軍:京劇能成國粹,因它美在寫意
京劇能夠成為「國粹」,是因為它美在「寫意」。京劇可以用簡單的、藝術化的形式再現復雜的世界,用舞蹈、身段來表現不同的場景。舞檯布景極盡簡單,只有必不可少的一桌二椅。演員通過表演,再加上馬鞭、船槳等簡單道具,就可以表現門、表現船、表現馬,甚至表現千軍萬馬,表現時空轉換。如台上演員拿一根馬鞭,可以表示他在騎馬;拿著一根木槳,可以代表劃船;4個龍套台上轉一圈可以說「走了十萬八千里」,也可以表示「帶領了800萬人馬」。而京劇演員的「行頭」卻繁之又繁,從化妝到服飾,渾身上下從點翠的頭面到綉花的袍服無一處不是藝術品,以簡襯繁,十分妥帖。這種寫意的表現方式,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張火丁:不同顏色臉譜,京劇美的體現
臉譜是京劇美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者;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除顏色之外,臉譜的勾畫形式也具有類似的象徵意義。例如象徵凶毒的粉臉,有滿臉都白的粉臉,有隻塗鼻樑眼窩的粉臉,面積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標志著陰險狡詐的程度不同,一般說來,面積越大就越狠毒。總之,顏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畫法則表示性格的程度。
張靜嫻:唱腔一唱三嘆,崑曲獨具神韻
崑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是最能體現東方藝術之美的傑出代表。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之美,首先美在劇本。崑曲劇本文學性強,格律嚴謹,裡面運用了大量古典詩詞,意境優美深邃,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其次美在唱腔,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崑曲唱腔往往是一唱三嘆,委婉纏綿,有一種特別的神韻。崑曲的舞台集歌、舞、詩、畫於一體,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在唱腔上字少腔多,繁復精到,有著豐富的表演身段;舞台畫面感強,全方位體現傳統藝術的古典美,演員像畫中人一樣。
許荷英:河北梆子高亢,特別善演悲劇
河北梆子高亢悲壯,委婉動聽,其中既有排山倒海之勢,又有潺潺流水之聲。河北梆子的獨特之美在於它的音腔高亢悲壯。常言道: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河北梆子善演悲劇,它的悲腔,音區高,能把戲中人物的悲憤情懷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觀眾也聽得酣暢痛快。
陳智林:川劇詼諧幽默,融入百姓生活
川劇是中國戲曲中十分罕見的以昆、高、胡、彈、燈5種聲腔為一體的劇種,可謂是中國戲曲聲腔之集大成者。在200多年的發展衍變之中,它與四川方言土語、各地入川移民的鄉土風俗、民間歌舞、說唱曲藝、民間小調融合,最終形成了四川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川劇凝聚了四川人詼諧、幽默的性格,戲劇劇本文學功底很強,表現方式多種多樣,猶如川菜,色彩濃郁、手法豐富。例如托舉、變臉、鑽火圈、藏刀等絕技,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扎實經驗,既神秘又親切。
2
能否適應現代生活?
尚長榮:有人說京劇節奏慢,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的時間觀念來表現古人的休閑與高雅,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應該說,戲劇藝術的「慢」,在網路時代的「快」節奏裡面,反而有其特殊的文化價值。
茅威濤:現代人也不是一成不變、一概而論的,也不一味都是追求快節奏,現代的文化精神是多元化,個人對美的追求是不一樣的,總會有人喜歡戲劇這樣有韻味、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我想喜歡越劇的人,可能要他去喜歡搖滾樂會比較困難。劇場藝術發源於希臘,具有一定的宗教氣質,現代人在解決溫飽之後,一定會在精神上尋求一種寄託的媒介。「慢悠悠」的古代戲劇,正好可以引發部分人的心靈共鳴。
紅線女、陳小漢:現在年輕一代嫌傳統戲曲節奏太慢,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就比如粵劇,並不是所有節目所有唱段的節奏都是緩慢的,我們根據劇情發展和人物內心沖突的需要,來決定何時快何時慢。在表現人物內心激烈斗爭的時候,節奏相對加快,甚至緊張到扣人心弦。因此說,戲曲的內容決定了程式。粵劇根據自身特點不斷地與時俱進,並不是一味地把節奏、速度加快就是創新。談革新不能離開「傳統」這個「源」,不能離源斷流,否則,我們傳統戲曲就會喪失立身之本。
3
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於魁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傳統戲曲改革不一定要取悅觀眾,作為京劇藝術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把藝術水平提高,把藝術作品打磨成精品。隨著年輕觀眾生活閱歷的逐漸豐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到時他們會真正意識到傳統戲曲之美的。傳統戲曲是個細水長流的行業,不像流行文化一樣追求轟動效應,追求大紅大紫,流行文化終究會曇花一現,而京劇卻是歷久彌新的。
王立軍:前不久天津市組織了兩批「京劇藝術走進大學」的活動,學生觀眾反響非常強烈,甚至到了「追星」的地步。可見,只要我們的傳統戲曲主動走近觀眾,走近年輕人,他們還是非常願意坐下來欣賞、回味的。
張靜嫻:不同戲曲有著不同的觀眾群,我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崑曲普及工作,目標主要是針對文化界人士和高校學生,欣慰的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努力成果。我們上海昆劇團每年定期到高校開講座,舉辦「昆劇走近青年」、開展免費開班教唱、低票價優惠等活動,向年輕人介紹崑曲的表演、行當、選段等,邀請他們上台參與,讓他們在互動中感受到崑曲的獨特魅力。
馬蘭:我倒並不刻意去迎合年輕觀眾,我覺得好的東西一定就是好的,尋求刺激的觀眾不要到劇場去。到劇場就是為了給人一種美的陶冶。我相信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對傳統的東西一定會有一個記憶儲存,一定有一個密碼,在某個時候一定會觸碰到,他不需要天天來看戲,只需要一年中有那麼幾天來劇場看看,他內心一定會被喚醒。
李勝素:我認為年輕人應該主動走進劇場,如果在家看電視播出戲曲的話,根本感受不到現場的那種唯美氣氛。這幾年,我們經常送戲進大學,有些學生看了之後才感嘆:原來京劇是這么美的。當然,我們也要對傳統戲曲進行包裝。這就要求我們的舞台設計、燈光舞美、服裝布景等視覺效果要能夠讓觀眾眼前一亮。如我們新排演的《梅蘭芳》,就在形式方面吸收了話劇的長處。所謂「越守越沒有」,傳統戲曲在保留原汁原味內容的基礎上應該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有針對性地進行革新。
名家簡介
尚長榮(京劇)
京劇大師尚小雲第三子,中國戲劇梅花獎首位獲得者。5歲登台演出,師從侯喜瑞、陳富瑞、蘇連漢諸位名凈。嗓音宏亮寬厚,融「架子」「銅錘」於一體,追求「性格化」表演。所塑造人物或大氣磅礴,或質朴雄渾,表演唱念並舉,張弛有度,激情四溢,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於成龍》等。
於魁智(京劇)
先後上演楊(寶森)派名劇《楊家將》、《伍子胥》和李少春名劇《響馬傳》、《野豬林》等,以清新的演唱韻味和舞台風貌贏得老中青觀眾的喜愛,先後榮獲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
朱世慧(京劇)
被專家稱為「當今中國京劇第一名丑」。主演《徐九經陞官記》、《膏葯章》、《法門眾生相》等劇目,時稱一絕。先後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
張火丁(京劇)
中國京劇院著名程派青衣,唱、做、念、舞俱佳,表演突出了程派藝術的庄美、純正、深沉、凝重、幽遠的特性而且具有自己的表演風格。在唱腔方面被稱為「程腔張韻」。代表劇目《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創新首演程派劇目《秋江》、《絕路問蒼天》、《白蛇傳》、《江姐》等。曾獲戲劇梅花獎。
王立軍(京劇)
天津青年京劇團演員,工武生兼習老生。1992年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歷慧良親授「截江奪斗」、「艷陽樓」等劇目,扮相俊美,功底扎實,戲路大方,唱做俱佳,代表劇目有《挑滑車》、《英雄義》等。曾獲梅花獎和「首屆京劇之星」稱號。
張靜嫻(崑曲)
主攻閨門旦、正旦,戲路寬廣,表演細膩傳神,唱腔聲情並茂,塑造了許多性格迥異的舞台形象,如大型昆劇《長生殿》中的楊貴妃,《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司馬相如》中的卓文君等。曾兩度獲梅花獎。
許荷英(河北梆子)
從藝20多年來,借鑒姊妹藝術的演唱優勢,形成了一種既有劇種特色,又富時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風格,為當今河北梆子領軍人物,代表劇目有《杜十娘》、《竇娥冤》等,曾獲梅花獎。
紅線女(粵劇)
從藝60多年來,創立了紅派藝術,曾主演數十部膾炙人口的粵劇和一百多部電影,塑造了一系列女性藝術形象,所創造的紅腔和紅派表演藝術代表著粵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曾獲聯合國亞洲表演藝術協會授予的「傑出藝人獎」和聯合國交響樂協會授予的「表演藝術獎」等。
陳小漢(粵劇)
表演藝術儒雅溫文,瀟灑大方,做功細膩,身段優美,尤其以水袖功、扇子功、翎子功見長;善於以傳統程式去塑造人物,抒發感情。其唱腔發展了粵劇生行的聲腔藝術,形成了個人風格——以情帶腔、以腔傳情、腔隨情轉、因情造腔、靈活變化、韻味濃郁、細膩傳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流派唱腔「B腔」。
李勝素(京劇)
工青衣,扮相雍容華貴,嫵媚動人,噪音清亮甜美,表演規范自然,文武兼備,是當今梅派藝術最具光彩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曾獲梅花獎。
茅威濤(越劇)
師承越劇尹派,工小生,先後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4次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兩次獲梅花獎,是中國當代越劇創新進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長在舞台上准確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賦予越劇「女小生」以嶄新的人文精神和行當魅力。
虎美玲(豫劇)
師從豫劇大師常香玉而為「常派」優秀傳人。善演閨門旦、花旦、青衣、刀馬旦,形成了委婉曼艷、清越高遠的演唱特色和扮相俊美、含蓄質朴、追求京昆風范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有《抬花橋》、《花木蘭》、《大祭樁》等。新版《白蛇傳》曾獲梅花獎。
陳智林(川劇)
二度獲梅花獎。曾先後主演《巴山秀才》、《托國入吳》等幾十齣大小劇目。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
馬蘭(黃梅戲)
主演過《風流杏花村》、《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戲牡丹》等劇;還拍攝了電影黃梅戲藝術片《龍女》和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劈棺驚夢》、《西廂記》、《西遊記》等。扮相俊俏,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動聽,曾獲文華獎和梅花獎。
廣州演出曲目
於魁智《上天台》、《三家店》選段
李勝素《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
於魁智、李勝素合唱《四郎探母》選段「坐宮」
王立軍《野豬林》選段「大雪飄」
張火丁《春閨夢》
尚長榮《鍘美案》、《曹操與楊修》(清唱)
朱世慧《徐九經陞官記》、《膏葯章》(京劇)
張靜嫻《牡丹亭》選段「尋夢」、「如杭」(崑曲)
許荷英《王寶釧》選段「大登殿」、《杜十娘》選段(河北梆子)「用手兒打開了百寶箱」
茅威濤《陸游與唐琬》選段「浪跡天涯三長載」(越劇)
虎美玲《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豫劇)
馬蘭《紅樓夢》選段「如此紅塵」(黃梅戲)
陳智林《巴山秀才》、《斬黃袍》(川劇)
紅線女《昭君出塞》(粵劇)(清唱)
陳小漢《范蠡覓西施》(粵劇)
重溫經典 回歸傳統
陳志
中國戲曲作為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高絕千古的豐神美韻,千百年來令人沉醉。《趙氏孤兒》、《穆桂英掛帥》、《鍘美案》等無數經久不衰的精品劇目,其摹寫胸中之理想,時代之情狀,真摯之理,秀傑之氣,在「戲場小天地」中,展現「天地大戲場」,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一個個千古不朽的風流人物,讓中華民族的風骨長存。
今天揭幕的「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將為您帶來一台中國傳統戲曲盛宴。國內8大劇種、14位名家在廣東同台演出,其陣容之盛,劇目之精,可謂全國多年難得一見的戲曲「高峰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省長黃華華鼎力邀請,玉成了這次盛會,體現了廣東傳承民族文化精粹的深遠用心。
不可否認,今天的傳統戲曲藝術正面臨挑戰,不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農村的演出市場也日益縮小,一些劇種正在急劇消失。曾有一位年輕演員非常「不敬」地說:「如果梅蘭芳大師活到今天的話也不可能像當年那麼紅。」的確,與戲曲幾乎是人們「唯一」娛樂活動的年代相比,如今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要豐富得多。如何讓戲曲和觀眾走得更近,像流行音樂一樣在現代人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
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在這方面創造了成功的先例,他改編的崑曲《牡丹亭》,在北京、上海、台北和香港連演50場,場場爆滿,在北大、清華的青年學生中掀起陣陣旋風。《牡丹亭》的成功再次提醒我們:那些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戲曲藝術,本身並不缺乏與時俱進的生命力。
當呀呀學語的孩童驚詫於戲曲頻道上艷麗的舞台造型,當年輕的學子們眩目於水袖的曼妙流瀉,當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突然小憩於一個悠長的唱腔中,我們會赫然發現,傳統文化的根,早已深埋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為我國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提供展示風採的舞台,也為廣東觀眾提供了一次發現戲曲之美的機會。它撒下的種子,在一個民族正在復興的對優秀傳統文化熱望的陽光下,將使我們重新尋找5000年文化寶庫中遺失的珍寶。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郭珊 見習記者 何東運(除署名外)
圖:
越劇名家茅威濤
京劇名家於魁智
京劇名家李勝素
粵劇名家陳小漢
H. 您有壓縮包評劇2 、5、8 么
[評劇-劉巧兒全劇] [新風霞.趙麗蓉].mp3
中國評劇-三看御妹全劇.mp3
小白玉霜評劇《勸愛寶》全劇 1.mp3
小白玉霜評劇《勸愛寶》全劇 2.mp3
小白玉霜評劇《朱痕記》配像.mp3
楊三姐告狀(舞台版)谷文月++趙麗蓉.mp3
評劇 秦香蓮 1.mp3
秦香蓮 2.mp3
秦香蓮 3.mp3
秦香蓮 4.mp3
秦香蓮(1955)[評劇].mp3
秦香蓮(評劇電影).mp3
評劇 卷席筒 全劇.mp3
評劇 包公陪情 - 魏榮元·喜彩蓮.mp3
評劇-小寡婦上墳-宮靜.mp3
評劇_楊三姐告狀1.mp3
評劇_楊三姐告狀2.mp3
評劇《人面桃花》(宮靜).mp3
評劇《冷月香魂》1 4(徐金仙 劇文林).mp3
評劇《冷月香魂》2 4(徐金仙 劇文林).mp3
評劇《冷月香魂》3 4(徐金仙 劇文林).mp3
評劇《冷月香魂》4 4(徐金仙 劇文林).mp3
評劇《楊八姐游春》1 2(筱俊亭).mp3
評劇《楊八姐游春》2 2(筱俊亭).mp3
評劇《男婦女主任》1 2.mp3
評劇《男婦女主任》2 2.mp3
評劇《穆桂英掛帥》1 2(宮靜).mp3
評劇《穆桂英掛帥》2 2(宮靜).mp3
評劇《紅絲錯》1 2(羅慧琴 張俊玲).mp3
評劇《紅絲錯》2 2(羅慧琴 張俊玲).mp3
評劇《綉鞋記》[趙丹紅、周連生].mp3
評劇《花為媒-全劇》.mp3
評劇《鬧嚴府》1 2.mp3
評劇《鬧嚴府》2 2.mp3
評劇回杯記全劇.mp3
評劇孟姜女哭長城全劇.mp3
評劇對花槍全劇.mp3
評劇小二黑結婚全劇.mp3
評劇狸貓換太子全劇.mp3
評劇珍珠衫全劇.mp3
評劇電影《楊三姐告狀》.mp3
評劇紅樓夢全劇.mp3
評劇茶瓶計全劇.mp3
評劇音配像《桃花庵》全劇 喜彩蓮 小白玉霜.mp3
趙麗蓉電影 楊三姐告狀.mp3
新增
中國評劇-謝瑤環全劇.mp3
傳統評劇【王二姐思夫】又名(回杯記)摺子戲(河北唐山·王瑛).mp3
李三娘打水.mp3
評劇 牧羊圈 全劇.mp3
評劇 三娘教子全劇.mp3
評劇 鳳還巢.mp3
評劇 打狗勸夫.mp3
評劇 李三娘打水.mp3
評劇 大登殿全劇.mp3
評劇 楊乃武與小白菜全劇.mp3
評劇-李三娘.mp3
評劇-金沙江畔-全劇-於海泉.鄭嵐.mp3
評劇《三鳳求凰》.mp3
評劇《馮奎賣妻》全劇.mp3
評劇《姻緣巧配》上集.mp3
評劇《姻緣巧配》下集.mp3
評劇《小寡婦上墳》.mp3
評劇《打金枝》上集.mp3
評劇《打金枝》下集.mp3
評劇《拜月記》A集》.mp3
評劇《拜月記》B集.mp3
評劇《拜月記》C集.mp3
評劇《杜十娘》上集.mp3
評劇《杜十娘》下集.mp3
評劇《櫃中緣》[尹敬紅].mp3
評劇《王定保借當》全劇 袁淑梅 李爭秋 1.mp3
評劇《紅白喜事》(一)趙麗蓉、馬泰.mp3
評劇《紅白喜事》(三)趙麗蓉、馬泰.mp3
評劇《紅白喜事》(二)趙麗蓉、馬泰.mp3
評劇《馬寡婦開店》上集.mp3
評劇《馬寡婦開店》下集.mp3
評劇《馬本倉當「官」記》全劇.mp3
評劇【絲絨記】電影戲曲藝術片.mp3
評劇【寄印傳奇】曾昭娟主演.mp3
評劇【小女婿】舞台藝術片.mp3
評劇【新鳳霞】劉秀榮 武銀嶺.mp3
評劇【牡丹仙子】舞台藝術片.mp3
評劇全劇 《狗不理傳奇》 崔連潤王有才主演.mp3
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A.mp3
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B.mp3
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 C.mp3
評劇百年經典唱段演唱會.mp3
評劇;女秀才.mp3
評劇;珍珠塔.mp3
I. 訴求河南豫劇大登殿
好像李書建表演的大登殿從來都是摺子戲,也就是選段,沒有全場的出現
如果你想看在線的,推薦你2個還不錯的免費戲曲網站
河南戲曲網 http://www.henanopera.cn
我要看戲:http://www.51kanxi.com
其中第一個還有李書建的小專輯,比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