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0年代進入大鯨魚嘴的動畫片叫什麼
是動畫片《大白鯨》。
太平洋上的居民和大白鯨等海洋生物友好共處。但是亞特蘭蒂斯族為統治地球而發動戰爭,遭到了居住太平洋上居民的狠狠反擊...超強的戰鬥力,人在鯨魚的肚子里跑著打仗,炮彈從鯨魚的噴水孔發射...告訴小朋友和平的重要性。
2. 推薦海洋中海豚、鯊魚、鯨魚的5部電影
《百慕大三角》很好看!還有 深海巨鯊!
3. 動畫鬼片跪求一部老鬼片講的是一個小孩和他的奶奶還有一隻狗他奶奶是做鬼師父還有一條大鯨魚知道的發給我
魔法阿媽 豆豆和小扁的初遇魔法阿嫲(稻田電影工作室出品) 又名:Grandma and Her Ghosts(1998) 原名:阿嫲倘賣沒(製作初期定的名字,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改了) 首部進軍國際影展的華人原創卡通片 故事講述了豆豆的爸爸因為出了車禍,豆豆不得不暫時去那外表看起來很可怕的阿嫲(外婆)家住一段時間,由於阿嫲有著制服妖怪的能力,更是一個專捉惡鬼的大師,使得鬼怪都很怕她,其中一個被關在罐子里的鬼怪因為豆豆的貪玩,不小心給溜了出來,鬼怪為了對付阿嫲,欺騙豆豆收集阿嫲的眼淚,企圖阻止阿嫲來收服自己。。。。。。。。。。 卡通特色: 加入許多中國民間色彩的元素,尤其以鬼節習俗和漁村風情更為突出,更顯出自己的特色。若論畫功、故事,魔法阿媽 肯定是沒法跟美國的迪士尼或日本的宮崎峻這些老大哥相比,但其製作的誠意則是不容否定的,至少他們沒有依靠電腦,全部是畫師們一筆一畫勾勒的(由日本擔任顧問及後期工作),他們亦沒有請外援(跨國與韓國合作難道對方只提供了資金?),由故事結構到人物造型一手包辦,不受商業考慮的羈絆(起碼我是不信)。唯一不夠的是資金和時間(這點我認同)。 主要人物: 婆婆:表面上是一個以賣魚蛋為生的老婦,其實家族自祖父那代開始已肩負起捉鬼使命,然而卻被親生女兒指為迷信。外表凶惡、嚴肅,其實很疼惜女兒及孫子豆豆,為對付上了貓(酷羅)身的惡魔,不惜與狗(西羅)調轉軀殼,險些喪命。 豆豆:五歲,頑皮無知,因為爸爸出了車禍而被媽媽送到基隆外婆家住,感到外婆凶惡、古怪,為返回城市媽媽的懷抱,不惜答應把外婆賣掉,害外婆被車撞倒,最後認清一切是惡魔的詭計,和外婆一起捉拿惡鬼。 小扁:一條可愛的蛇,給車壓扁後,意外給豆豆發現。並答應幫助它投胎,因此成了豆豆那看不見的朋友。 小女孩:一個性格內向,手裡拿著個玩具娃娃,特害怕女頭馬面而不敢投胎。在中元節放水燈的時候意外與豆豆相識,自此小豆豆又多了一個看不見的朋友。 阿民(內地稱阿寶):說話結巴,是豆豆來到阿媽家後認識的第一位朋友。擁有豆豆看不見的大鯨魚朋友,後來獨身一人去救大鯨魚卻被惡鬼捉了。
4. "天空里有一條大鯨魚"的動畫片是
我記得好像是叫《大白鯨》,好多人在鯨魚的肚子里,跟外面的打仗,有一個公主好像。
鯨魚很強的。
5. 最大的鯨魚是誰啊
世界上最大鯨是藍鯨,一隻藍鯨可長33.5米,體重可達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光一條舌頭可重約3噸。
http://ke..com/view/22039.htm
藍鯨是須鯨中最大的一種,最長者是1904到1920年間捕於南極海域的一頭雌鯨,長33.58m,體重170噸。
大小比較藍鯨是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動物。來自恐龍時代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中生代的阿根廷龍,阿根廷龍估計有90噸。最大的藍鯨有多重還不確定。大部分的數據取自20世紀上半葉南極海域捕殺的藍鯨,數據由並不精通標准動物測量方法的捕鯨人測得。有記載的最長的鯨為兩頭雌性,分別為33.6米和33.3米。但是這些測量的可靠性存在爭議。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科學家測量到的最長的鯨長度為29.9米,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輛雙層公共汽車一樣長。
藍鯨的頭非常大,舌頭上能站50個人。它的心臟和小汽車一樣大。嬰兒可以爬過它的動脈,剛生下的藍鯨幼崽比一頭成年象還要重。在其生命的頭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母乳。幼鯨的生長速度很快,體重每24小時增加90公斤。
由於藍鯨巨大的體積,我們不能直接稱它的體重。大部分被捕殺的藍鯨都不是整頭上稱的,捕鯨人在稱重之前將其切成合適的大小。因為血液和其它體液喪失,這種方式低估了藍鯨的體重。即使這樣,有記載27米長的鯨重達150-170噸。NMML的科學家相信30米長的鯨估計會超過180噸。目前NMML科學家精確測量過的最大的藍鯨重達177噸。
編輯本段體態特徵
雌大於雄,南藍鯨大於北藍鯨。上面觀,吻寬而平。背鰭小,高約0.4m,位體後1/4處。鰭肢較小,其長占體長的15%。尾鰭寬為體長的1/3至1/4,後緣直線形。蜇溝55~88條,最長者達於臍。每側須板270~395枚。體背深蒼灰藍,腹面稍淡,口部和須黑色。
藍鯨和其他種類的鯨不同,其他種類顯得矮壯,而藍鯨則身體長椎狀,看起來像被拉長。頭平呈U型,從上嘴唇到背部氣孔有明顯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鯨須板密集,大約300個鯨須板(大概1米長)懸於上顎,深入口中約半米。60-90個凹槽(稱為腹褶)沿喉部平行於身體。這些皺褶用於大量吞食後排出海水(參見「捕食」一節)。
藍鯨背鰭小,只有在下潛過程中短暫可見。背鰭的形狀因個體而不同;有些僅有一個剛好可見的隆起,而其他的鰭則非常醒目,為鐮型。背鰭大概位於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三處。當要浮出水面呼吸時,藍鯨將肩部和氣孔區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鯨類(如鰭鯨和鯧鯨)要大得多。這經常可作為識別海洋物種的有用線索。 當呼吸時,如果風平浪靜,藍鯨噴出的一道壯觀的垂直水柱(可達12米,一般為9米)在幾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藍鯨的肺容量為5,000升。
藍鯨的鰭肢長3-4米。上方為灰色,窄邊白色。下方全白。頭部和尾鰭一般為灰色。但是背部,有時還有鰭肢通常是雜色的。雜色的程度因個體而有明顯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則是深藍,灰色和深藍色相當程度的混合在一起(grey-blue)。
藍鯨和其他鯨交互時沖刺速度可達50km/h(30mph),但通常的游速為20km/h(12mph)。當進食時,速度降到5km/h(3 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藍鯨當下潛時會抬起他們的尾鰭,其他的大部分藍鯨則不會。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藍鯨以浮游生物為食,主食磷蝦(krill)。一頭藍鯨每天消耗2~4t食物。攝食時游速2~6km/h,洄遊中5~33km,被迫逐時最大20~48km。一般進行10~20次小潛水後接一次深潛水,淺潛水間隔12~20秒,深潛水可持續10~30分鍾。噴出霧柱狹而直,高6~12m。藍鯨大約10歲性成熟,北藍鯨於秋末冬初產仔和交配,南半球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孕期10~11個月,仔鯨長6~7m,重約6噸。哺乳期半年,斷奶時長可達16m。對最高年齡的估計從30年到80~90年不等。鯨會通過叫來求偶.
編輯本段繁殖情況
藍鯨在冬季繁殖。母鯨懷胎一年後才生小鯨。剛產下的幼鯨體長就有7.5米左右,重約6噸,經過24小時的餵奶,它的體重就能增加100公斤左右,平均每分鍾增加約75克。幼鯨經過7個月的哺乳後,體重可達到23噸左右,體長約16米,並開始學著張嘴吞食各種浮游生物。小藍鯨要5歲才算成年。
編輯本段捕食
藍鯨只捕食磷蝦,藍鯨所吃的這類浮游生物因海洋區域不同而屬不同的物種。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蝦, Thysanoessa raschii, 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是藍鯨的主要食物。在北太平洋Euphausia pacficia, Thysanoessa inermis, Thysanoessa longipes, Thysanoessa spinifera和Nyctiphanes symplex是主要食物;而在南極,南極磷蝦, 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和 Euphausia vallentni是藍鯨的主要食物。
藍鯨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蝦群,這意味著藍鯨白天需要在深水(超過100米)覓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覓食過程中藍鯨的潛水時間為一般為10分鍾。潛水20分鍾並不稀奇,最長的潛水時間記錄是36分鍾(西爾斯,1998年)。藍鯨捕食的過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蝦,同時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後擠壓腹腔和舌頭,將海水經鯨須板擠出。當口中海水排出干凈後,藍鯨吞下剩下的不能穿過鯨須板的磷蝦。
編輯本段生命周期
藍鯨在秋後開始交配,一直持續到冬末。我們對交配行為和繁殖地還一無所知。雌性2-3年產一次崽,經過10-12個月妊娠期後一般在冬初產崽。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約6個月後幼鯨斷奶,此時幼鯨的長度已經翻了一倍。藍鯨一般8-10歲性成熟,此時雄鯨長度至少20米(南半球更長)。雌性相對體型更大,約5歲性成熟,此時長約21米。
科學家估計藍鯨的壽命至少到80歲;但是由於個體記錄無法回溯到捕鯨時代,所以要確定鯨的確切壽命還要經過很多年。單一個體最長記錄的研究是34年,在東北太平洋(西爾斯1998年報告)。藍鯨的天敵是逆戟鯨。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調查發現25%的成年藍鯨都有逆戟鯨攻擊留下的傷痕。但是攻擊造成的死亡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
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因此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但是當擱淺確實發生時,會倍受關注。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和其他動物一樣,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膩死,路易斯島上兩根立在大道邊的鯨骨頭吸引了大量遊客。
編輯本段發聲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聲的動物。卡明斯和湯普森(1971年)及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過距離藍鯨1米參考壓力一毫帕的測量,估算藍鯨的聲音在源頭處可以達到155-188分貝。即使考慮到水和空氣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標准參考壓力,空氣中的等價聲音范圍仍有89-122分貝。作為比較,風鑽的聲音大約100分貝。但人類可能無法體會到藍鯨是聲音最大的動物。所有的藍鯨種群發聲的基頻在10-40赫茲,而人類能夠察覺的最低頻率是20赫茲。藍鯨的聲音持續時間為10-30秒鍾。有記錄斯里蘭卡海岸外藍鯨的聲音重復唱4個音符的「歌」,每次持續兩分鍾,使人想起駝背鯨之歌。研究者認為,因為這種現象沒在其它種群中看到,它可能為B. m. brevicauda(侏儒)亞種獨有。
科學家並不知道藍鯨為什麼要發聲,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幾個原因:
1.保持個體間的距離
2.同類和個體識別
3.環境信息傳遞(例如覓食,警告,求偶)
4.保持群體聯系 (例如雌性和雄性間的交流)
5.地貌特徵定位
6.食物定位
(從2002年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生物意見書論文改編)
編輯本段種群和捕鯨
藍鯨不易捕殺和保存。藍鯨的速度和力量意味著它們通常不是早期捕鯨人的目標,他們選擇捕殺抹香鯨和露脊鯨。當這兩種鯨數量減少後,捕鯨人選擇捕殺須鯨的數量增加,包括藍鯨。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專門設計捕捉大型鯨魚的魚叉裝配了他的輪船。雖然最初很麻煩,但這種方法很快流行起來,19世紀末,北大西洋的藍鯨數量開始減少。
藍鯨的捕殺量在世界范圍內快速增長,到1925年,美國,英國和日本跟隨挪威,加入了捕殺藍鯨的行列,他們用「捕鯨船」捕殺後將藍鯨升到巨大的「工廠船」進行處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殺了28,325頭藍鯨.二戰末期,藍鯨種群已接近滅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國際鯨魚交易配額限制。這些配額是無效的,因為約定並沒有考慮到不同物種的區別。數量稀有的物種可以和數量較多的品種進行相等程度的捕殺。到1960年代,國際捕鯨委員會開始禁止捕殺藍鯨,此時已有350,000頭藍鯨被殺,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已經減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
編輯本段分布
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效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藍鯨是最重要經濟種之一,脂肪量多。國際上規定用藍鯨產油量作換算單位,即1藍鯨=2長須鯨=2.5座頭鯨=6大須鯨。從現代捕鯨開始的年代起,就對藍鯨競相濫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殺藍鯨近3萬頭。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藍鯨為禁捕的保護對象。未開發前藍鯨至少有20多萬頭,現在估計最多有13000頭。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89年發表的統計報告說,藍鯨現在只有200~453頭倖存者。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禁止捕鯨以來,全球藍鯨的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大概3000-4000頭。從受脅物種紅色列表創立開始,藍鯨就已經被列為紅色列表上的瀕危物種。位於太平洋東北部的藍鯨種群是最大的,由大約2000個體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大黎加之間,但在夏季常見於加利福尼亞。這個種群是長期以後藍鯨數量回升的希望。有些時候他們會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記載出現在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端之間。
南大洋藍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它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區別於斯里蘭卡東北沿海時常出現不確定數目的種群。南大洋種群的一部分藍鯨接近南太平洋的東海岸。在智利,人們發現了藍鯨聚集於智魯島沿岸覓食,因此智利鯨類保護中心,在智利海軍的支持下,對其進行廣泛的研究和保護。
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藍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春季出現在亞述爾群島,而七八月份則出現在冰島;據推測鯨群沿大西洋中脊在這兩個火山島之間活動。除了冰島,雖然及其少見,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科學家不清楚這些藍鯨在哪裡過冬。整個北大西洋的種群數量在600-1500之間。
人類對藍鯨種群的恢復造成威脅,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the noise pollution),掩蓋了藍鯨的聲音,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
編輯本段相關資料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而且比地球上曾經生活的最大的恐龍還要大,是目前人們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般體長為2400-3400厘米,體重為150,000-200,1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藍鯨的身軀是如此的巨大,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雄獸的睾丸也有45千克。如果把它的腸子拉直,足有200-300米,血管粗得足以裝下一個小孩,臟壁厚達60多厘米,雄獸的陰莖長達3米。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大力士。
藍鯨分布於從南極到北極之間的南北兩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極附近的海洋中數量較多,但熱帶水域較為少見。在我國見於黃海、東海、南海,包括台灣南部及西南部水域。盡管體型巨大,平時行動緩慢,常常靜止不動,卻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舵的作用,前進的時速高達28公里。
藍鯨棲息的海灣大多由陸地的河水中沖入了極為豐富的有機質,使水質十分肥沃,促進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來了身體閃耀著鑽藍色光芒的大群磷蝦。不可思議的是,藍鯨這種超大型的動物竟然就是以鱗蝦這種微小的動物為主要食料的。它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磷蝦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動物,廣泛分布於南北極海區,正是由於如此豐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裡沒有支持體重的限制,所以藍鯨才能發育得這樣巨大。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時間張開大口游弋於稠密的浮游生物叢中,嘴巴上的兩排板狀的須像篩子一樣,肚子里還有很多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的褶皺,能擴大又能縮小,這樣它就可以將海水和磷蝦一齊吞下,然後嘴巴一閉,使海水從須縫里排出,濾下小蝦小魚,吞而食之。藍鯨的食物還有其他蝦類、小魚、水母、硅藻,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藍鯨,體型比生活於南極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認為這與其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肺進行呼吸,肺的重量達1000多千克,能容納1000多公升的空氣。這樣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大約每隔10-15分鍾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時先將肺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從鼻孔逐出體外,然後再吸進新鮮氧氣。每當它的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時,先將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逐出體外,這股強有力的灼熱氣流沖出鼻孔時,噴射的高度可達10米左右,並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藍色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噴泉,同時還發出猶如火車的氣笛一般響亮的聲音,人們稱之為「噴潮」。人們可以根據藍鯨噴氣時發出的聲音、噴潮的高度和形狀,來確定它的位置。藍鯨生活在各大洋中。我國海域極為少看到,黃海和南海曾有出現過藍鯨的記錄,一般不超過100米。但有的個體可潛至500米深,潛水時間可持續10~20分鍾,隨後是連續8~15次噴氣,噴出的水柱可高達9.1米。
一般鯨類在潛水之前是不會升起尾巴的,但藍鯨在潛水之前總是將尾巴露出水面,有時竟高高地躍出水面,然後迅速潛入30-40米的水中去尋覓食物。平時它也喜歡用尾鰭打水,這是一種有著多種用途和多種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戲,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許是為了擺脫皮膚上的寄生蟲的騷擾。
雖然有人曾見到50-60隻藍鯨成群活動,但一般很少結成群體,大多數是孤獨的,或僅有2-3隻在一起活動。雙棲的藍鯨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潛水、覓食和呼吸,宛如鴛鴦,形影不離,身後常常留下一條寬寬的水道。3隻在一起的藍鯨,大多為雌獸和一隻幼仔鯨緊靠在一起,雄獸尾隨其後,相距大約3米左右。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長就達6-8米,體重約為6000千克,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主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藍鯨乳汁中的營養十分豐富,其中脂肪的含量是牛乳的10倍,而幼仔每天吸食的乳汁在1000千克以上,所以發育得很快,8個月以後,可增加到15米,體重增長到23,000千克,可以自己張嘴吃各種浮游生物了。到了2歲半至3歲時,體長即可超過20米。性成熟的年齡約為8一10歲,壽命一般都在50歲以上,最多可以活到90-100歲。
在所有動物中, 藍鯨發出的聲音最大,.藍鯨在與夥伴聯絡時使用一種低頻率,震耳欲聾的聲音。這種聲音有時能超過180分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聽到的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發出的聲音還要大,靈敏的儀器曾在80千米經外探測到藍鯨的聲音。
藍鯨在分類學上隸屬於哺乳綱、鯨目、長須鯨科、長須鯨屬。由於多年來世界各國在各大海洋中競相獵捕,現在體長在25米以上的藍鯨已經很少見了。另外,鱗蝦的大量捕撈,也使藍鯨的覓食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據統計,半個世紀以前,全世界的藍鯨大約還有30萬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隻,而現在僅剩有大約2000隻了。盡管自1932年以來,國際上就已經對每年捕殺藍鯨的數量作了限制,但是這種世界上最大動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險!
6. 關於鯨魚的故事-海洋里驕傲的藍色小鯨魚
小朋友們知道藍鯨的小故事嗎?有一隻頑皮的小藍鯨每天都已捉弄其它小動物們為樂,海洋里所有的小魚都不和它玩,下面是我為你介紹的海洋里驕傲的藍色小鯨魚的故事,希望你喜歡哦。
海洋里驕傲的藍色小鯨魚
在藍色的大海里住著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藍鯨,有一隻頑皮的小藍鯨每天都已捉弄其它小動物們為樂,海洋里所有的小魚都不和它玩,躲著他。
它經常把小烏龜的殼脫下來藏起來害的小烏龜沒有衣服穿,還扮鬼臉嚇其它的小魚,把他們含在嘴裡在咕嘟一口噴的遠遠的,常常陸地上的小動物到沙灘上去玩耍它就把他們拽到水裡去,害的小動物們嗆水自己在那裡哈哈大笑,鯨媽媽總是說:“小藍鯨你不可以欺負其它小動物們”,這樣不是好孩子,沒人會願意跟你做朋友的。
我是海洋里最強壯的動物,我不需要朋友。說完,轉頭就跑掉了。
小藍鯨把嘴噘得高高的咕嚕嚕一個大大的氣泡,看、、、小藍鯨又不高興了,兩只螃蟹在那邊小聲的說。
小藍鯨因為被媽媽訓斥了非常不高興,變本加厲的更是欺負海洋里的小動物了。
小魚們異口同聲的說:小藍鯨你在欺負我們、我們就告訴你媽媽,我是海洋里最大最強壯的,你們這些小魚還沒我的一個魚鰭大,要是敢告狀、我就一口氣把你們噴出大海外面去,讓你們再也回不了家,小魚們被它嚇的都不敢吭聲,只好逃走。
這時一頭飢餓的大鯊魚游過來,看到小鯨魚一個人在那裡,就想把它吃掉,雖說小藍鯨是海洋里最大的生物,可它還沒有長大,需要媽媽的保護,現在媽媽不在它身邊很危險,小藍鯨看到大鯊魚嚇的直哭。
大鯊魚說:“正好肚子餓了,就看到你這個小傢伙,這下可以飽餐一頓了。”
小藍鯨邊哭邊說:你別過來,你敢過來我就告訴我媽媽。
大鯊魚大笑起來:“你媽媽現在不在你身邊,我看你還怎麼辦。平時有你媽媽的保護,現在你媽媽不在你身邊。我要把你吃掉,讓自己美美的吃上一頓。
吉米的鯨魚
叔叔旅遊回來,送給吉米一個小禮物。吉米打開裝禮物的紙盒,發現裡面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玻璃瓶,瓶子里裝著半瓶水,一個黑乎乎的小傢伙在水裡游來游去。
“原來只是一隻小蝌蚪啊!”吉米有些失望。
“不,這不是蝌蚪。”叔叔正要告訴吉米這是什麼東西時,手機忽然響起來了。他一邊接電話,一邊匆匆地往外走。
吉米很想弄清楚這到底是什麼,可是叔叔已經不見了。他想:“嗯,就當小蝌蚪養著吧。”
吉米把小蝌蚪從玻璃瓶里倒出來,放到家裡的金魚缸里養著。
第二天早上,吉米驚奇地發現,才一個晚上,小蝌蚪就長得像一個剝了殼的黑皮蛋那麼大了!小蝌蚪扭著身子,晃著尾巴,游來游去,很快活。
更讓吉米吃驚的是,小蝌蚪的頭頂竟然還會噴出一股細細的水柱!不對啊,只有鯨魚才會噴出很高很高的水柱呀!難道它是一條小鯨魚?吉米想起了叔叔臨走時神秘的眼神。
小蝌蚪長得飛快,才兩天工夫,它已經像貓那麼大了。魚缸已經裝不下小蝌蚪了,吉米只好把它搬到衛生間的浴缸里。
又過了兩天,小蝌蚪的身子不僅把浴缸占滿了,連噴出的水柱也像廣場上的音樂噴泉一樣高了。如果不是天花板擋著,大概能噴到天上去呢。
天哪,這肯定是一條大鯨魚!吉米又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他竟然有了一條寵物鯨魚!發愁的是,鯨魚的個頭長得太快了,家裡養不下了。
吉米的爸爸請來四個搬運工,把鯨魚送到附近的湖裡。鯨魚越長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吉米每天不停地給它餵食,它還是吃不飽。吉米的夥伴們聽說了,都把自己喝的牛奶送過來了,一瓶、十瓶、一百瓶……鯨魚吃飽喝足了,就噴起水柱來,水柱越噴越大,把吉米和小夥伴的衣服也淋濕了,像過潑水節一樣令人快樂。
鯨魚不停地長著,最後它的身子有一架飛機那麼大了,就連那個湖也容不下它了。
這時,叔叔突然出現了。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遙控器,對吉米說:“上次沒來得及告訴你,這是高科技的鯨魚版電子寵物,完全可以以假亂真。瞧,你不是也上當了?如果你真的不想養鯨魚了,只要按一下紅色的開關就行了。”
吉米聽了,瞪大了眼睛。叔叔說:“你真不想養鯨魚了嗎?那我現在就幫你按停止鍵——”
吉米忽然大叫起來:“等一等!讓我再好好看一眼我的鯨魚。”
小海螺與大鯨魚
這是一個平靜而又繁忙的碼頭,岸邊停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輪船,海鳥在天空中悠閑地翱翔著,海風輕輕地吹,海浪靜靜地拍打著岸邊的岩石,這是一隻小海螺,它住在黑黑的大岩石上,每天都在岩石上爬來爬去繞圈圈,看大海,看碼頭上的大輪船,看著看著,它不由地嘆氣:“世界大得沒有邊兒,大海深得不見底,我多麼想出海去遠航。”
啊,就憑你這么個小不點兒,也想出海去遠航,你還是像我們一樣,不要想,不要扭,一動不動靜靜坐。”
問:“哎呀,怎麼辦,你們說去還是不去呢?”
小海螺和你們一樣,它忍不住大聲喊:“我會搭到一隻船,我的願望一定能。”它不僅這樣說,它還行動了起來,瞧,小海螺用它得黏液寫下了幾個字,銀色的,彎彎曲曲的,寫的是:“請帶我出海遠航好不好?”
一天晚上,海水漲得高,星星閃閃亮,一條灰藍色得大鯨魚,來到了海面上,它對小海螺說:“唉,小傢伙,你就爬到我的尾巴上,讓我帶你去遠航。”“謝謝你,大鯨魚。”於是小海螺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大鯨魚的尾巴。“小傢伙,坐穩了,我們出海去遠航嘍!”
小海螺和大鯨魚游過冰山,看到了在碼頭上永遠也看不到的世界,它好奇地問:“大鯨魚,那亮亮的白白的是什麼啊?”大鯨魚說:“小傢伙,那是冰山,看,那邊海豹一家在玩水,還有這里一大群企鵝站在冰山上,有的在溜冰、有的在啄羽毛,有的在游泳,還有的在跳水。
小海螺和大鯨魚來到了一個美麗的沙灘邊,遠處火山轟隆隆的正在爆發,小海螺看著滾燙的岩漿噴涌而出,小海螺高興地叫起來,“哇,真是太壯觀了。這是我在碼頭上永遠也不可能看到的。唉,大家好,我是小海螺。”一隻猴子爬上椰子樹,驚奇地看著小海螺,大聲喊:“唉,大家快來看,比火山爆發更大的奇觀,有一隻小海螺居然坐在大鯨魚的尾巴尖上。
大鯨魚和小海螺走到一半,一個巨浪向它們撲來,泡沫四濺,浪花頓時打濕了小海螺,嚇得小海螺,緊緊地閉上眼睛,身體蜷成一團,渾身直哆嗦。突然,電閃雷鳴,曲曲折折的電光、一閃一閃地,在漆黑黑的天上。
躲避了風浪,小海螺和大鯨魚來到了海底,成群的魚兒游來游去,五彩的斑紋,魚鰭像羽毛,正在這時,幾條大鯊魚慢慢向小海螺游來,呲著尖牙嘿嘿嘿地冷笑。
小海螺嚇得直哆嗦,但它對自己說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危險總會過去的。
終於,大鯨魚帶著小海螺離開了危險,來到了一片寧靜的海岸,小海螺看天空,看大海,看陸地,簡直看都來不及看。看沙灘,看叢林,看飛鷹,看了又看,它對什麼都驚奇得不得了。它對大鯨魚說:“外面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最後小海螺回到了家,它對岩石上的小海螺講他們冒險的經過,講五彩的珊瑚洞,講閃亮的冰,講洶涌澎湃的巨浪,講夜空中的流星。接著你們猜怎麼著,岩石上的小海螺一個接一個爬上了大鯨魚的尾巴,他們坐在大鯨魚的尾巴尖上,齊聲歌唱去遠航。
小鯨魚大喊救命、、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
可平時小鯨魚總是到處欺負人,沒有朋友願意和它玩,想到這里小鯨魚就哭得更厲害了。
正當大鯊魚張開嘴巴要去吃小藍鯨的時候只見一大片魚群把大鯊魚包的嚴嚴實實的,大鯊魚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海洋里所有的小魚們都手拉手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盾牌保護著小藍鯨,同時,它們用身體撞擊鯊魚,疼的大鯊魚直叫,抱著頭跑掉了。
小藍鯨面對這些以前被它欺負過的小魚們羞愧的低下了頭,“對不起、我以前不該欺負你們,謝謝你們救了我,其實你們一點也不渺小,反而很強大。
小魚們接受了小藍鯨的道歉,從此以後它們成為了好朋友。
看、小藍鯨又在吐氣泡了,不過是快樂的七彩氣泡。
7. 外國電影人捕一條母大鯨魚後來死了,公大鯨魚報復人,叫做什麼電影呢
隱秘的誘惑
5.7
愛情
/
犯罪
年代:2014
地區:韓國
演員:
林秀晶
柳演錫
李璟榮
朴哲民
導演:
尹宰久
8. 一部電影,九幾年的片子,最後:一群捕鯨人還在射殺鯨魚,小男孩叫鯨魚別浮上,死在了水底,(不是虎鯨)
可能不是你要的!但是比你那個還殘忍!!!日本小鬼子的又一個暴行:
基本信息
片名:海豚灣、The Cove 又名: 海灣 / 海灣峽谷 / 海灣屠場 / The Rising 地區:美國 類型:劇情/記錄片
集數:1CD 首播:2009年
演職員表
主演: 里克·奧巴瑞 路易·皮斯霍斯 海頓·潘妮蒂爾 伊莎貝爾·盧卡斯
劇情簡介
讓我們回到上世紀60年代,理查德·奧巴瑞(RichardO'Barry)的名字就海豚的訓練領域來說,算得上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他曾經以演員和訓獸師的身份活躍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海豚的故事》(Flipper)的拍攝現場……如今已經過去40多年的時間了,奧巴瑞卻仍然保持著自己對海豚那異於常人的支配能力,通過馴獸師與海豚之間的合作表演,來贏得電視觀眾心滿意足的笑聲。也許是因為職業的關系,奧巴瑞一直都對海洋哺乳生物的權益異常地關注,並積極地參與其中,可是他卻悲哀地發現,在這樣一個文明社會當中,竟然還存在著一個對海豚實施無限制捕殺的秘密海灣--「太地町(TAIJI)」,當他親自去考查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那裡是一個多麼充滿悲劇色彩的海豚的地獄。
評價
這部紀錄片將會講述的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事實,奧巴瑞聯同電影人路易·皮斯霍斯(LouiePsihoyos),加入他們行列的還有一個由社會活動家、電影人和自由潛泳者所組成的強大的精英製作團隊,他們共同展開了一個在隱蔽的狀態下進行的偷拍任務,滲透進「太地町(TAIJI)」這個位於日本、地形險要的海灣,將那裡人性最黑暗的秘密公諸於世。
獲獎情況
82屆奧斯卡 最佳紀錄長片(獲獎)
62屆導演工會獎(DGA) 最佳紀錄電影導演(獲獎)
美國編劇工會獎(WGA) 最佳紀錄片劇本
演職員詳表
導演 Louie Psihoyos 演員 里克·奧巴瑞 Rick O'Barry ...... Himself 編劇 Mark Monroe 製片人 Olivia Ahnemann Jim Clark Paula DuPré Pesman Charles Hambleton Fisher Stevens 原創音樂 改編音樂 攝像師 電影剪輯 Geoffrey Richman Miles Hubley Mike Scalisi Tom White Liz Gallacher 協調劇組人員 造型設計 藝術指導 布景師 服裝設計 化妝師 製片主管 助理導演 美術 音效 特技師 視覺特效師 特技演員及其他部份參與職員 其他職員 John Miller-Monzon
幕後製作
·該片獲得了2009年Hot Docs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選擇大獎,排名第1。 【堪比特種部隊的「偷拍」歷程】 日本有一個名叫「太地」(Taiji)的美麗海灣,卻因為當地漁民對海豚的大規模的捕殺而成了全世界聞名的「屠宰場」,專門針對這種現象拍攝了紀錄片《海豚灣》的導演路易·皮斯霍斯說:「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傳聞,是在2000年與頂級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一起參加的一場座談會上,當時理查德·奧巴瑞也在場……在見到他之前,我一直都知道奧巴瑞是參與製作了電視和電影版本的《海豚的故事》的幕後功臣,而且還是當前世界最權威的海豚音學家,並大膽地對捕殺海豚這一行業進行了公然地抗議。本來,在當天的座談會上,奧巴瑞也是關鍵的發言人之一,可是到了他即將登台的最後一分鍾的時候,卻被這場晚會的發起組織--『海洋世界』(SeaWorld)禁止發言了。對於奧巴瑞突然被剝奪了講話的權力,我感到萬分的好奇,就主動湊過去詢問。奧巴瑞對我說,他想要發表的演說是針對一個在日本的秘密海灣的,那裡聚集著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販賣海豚的非法商人,負責為各地的海豚館和海豚公園挑選最好的『商品』。他還告訴我,至於那些未被選中的海豚,大多數都被殘忍地屠殺,然後海豚肉會被運往學校做午餐供應。聽到他的這些話,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我們身處的文明社會里,竟然存在著一個專門殺害海豚的地方。於是奧巴瑞邀請我和他一起去『太地(TAIJI)』,見識一下這個位於日本、擁有著驚天秘密的海灣小城鎮。」 「太地(TAIJI)」本身的地形就好比一個純天然的要塞堡壘,被大自然賦予的奇觀完好地保護著:「太地(TAIJI)」所處的位置,三面都是陡峭的懸崖絕壁,唯一一面能出入的地方,也做好了一系列人為的防禦,包括很多擁有著又高又尖的鐵錐的大門,以及帶刺的鐵絲網和像剃刀一樣鋒利的柵欄,這里有兩扇非常狹小的入口,布滿了警衛和警犬的嚴密保護……說起自己和理查德·奧巴瑞充滿了驚險的「太地(TAIJI)」之旅,路易·皮斯霍斯表示:「顯然,已經去過很多次的奧巴瑞對那裡很熟悉,我跟隨他經歷了許多觸目驚心的血腥的捕獵海豚的場面,給予我極大的震撼。回來之後,我就決定聯系『太地(TAIJI)』的政府部門,包括當地的捕殺海豚的聯合會,我希望能夠把這些拍攝下來,製作成一部紀錄片,想取得合法的拍攝許可。但是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當我再次來到『太地(TAIJI)』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被跟蹤了,而且只要我一現身,肯定受到的是警方24小時的嚴密監視。由此我知道了,小鎮准備採取的是全然不合作的態度,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通過捕捉海豚而換取大量的金錢的『致富之路』,已經被記者不斷地挖掘、報道,不僅在全世界引起了公憤,也連帶著使得他們的這項產業的斂財功力大打折扣。小鎮的鎮長甚至還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如果我太接近那些抓海豚的漁民,不僅有可能受傷,甚至連小命都會不保。其實這個海灣本身就處處透露著古怪,它位於整個小城鎮的正中間,很像是那種會出現在恐怖大師斯蒂芬·金(StephenKing)的小說中的神秘之地。表面上,小鎮的居民看起來很喜歡也很尊敬像海豚或鯨這樣的海洋哺乳動物,但實際發生在海灣里的卻全然是另外一種情況,而那也正是我想要挖掘的秘密。以奧巴瑞的話說,想要真正進入海灣,我需要的幫手至少得是『海豹特種部隊』級別的,而這也是我正在做的--至少我聚集的製作團隊,肯定不比『十一羅漢』差,還個個身懷絕技。」 想要進入一個被嚴密保護起來、地形險要的秘密海灣進行實地拍攝,所面對的困難和危險確實不是常人所能想像得到的,路易·皮斯霍斯說:「我找來了我的好朋友--加拿大潛水女冠軍曼迪-雷·克魯克謝克(MandyRae-Cruickshank)和自由潛水教練克科·克拉克(KirkKrack),讓他們幫助我們在水下偷偷裝上攝像
機和聽音器,克魯克謝克曾經得過8次自由潛水的冠軍,她能屏息6分半鍾,下沉至水中300英尺深的地方,然後在不藉助水中呼吸器的情況下,重新返回到水面上……她的丈夫克拉克也是一位自由潛水高手。以前我的一個攝影助理,如今已經成為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的模型製作部門的頭頭,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製造出了能夠將高清攝像機藏在裡面的假岩石。然後還有一位電學專家,他之前曾是加拿大空軍的技師,為我們提供的則是一個高速的馬力系統,維持攝像機最大限度地運轉。另外,他還給我們製作了無人駕駛的遙控飛機模型,提供的是天線的支撐和攝像功能,模型下方裝著一架同樣能夠遠程式控制制的高清攝像機。我的很多來自於島嶼的私人朋友都積極地參與進來,每到夜晚,我們就全副武裝,穿著迷彩服,臉上塗抹著彩繪,在夜色的掩護下秘密地在『太地(TAIJI)』進行作業。我們躲開了衛兵和警察,使用的全部都是只有在軍事領域中才會用的到無熱源的高清攝像機,在行動中捕捉我們所需要的畫面。如此說來,拍攝這部《海灣》動用的都是一些非常規的工作人員,而且我們大部分的工作時間都是在午夜,還得隨時躲避警察的盯梢--這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想盡一切辦法不要被當地人抓住把柄,否則就會被捕。」
相關評論
【還給美麗的海豚一個安全的海灣】 既然選擇了將發生在「太地(TAIJI)」的一切公諸於眾,路易·皮斯霍斯自然也意識到自己將會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危險境地,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皮斯霍斯說:「我早就預見到了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但這一切並不能阻止我向全世界說出真相,而且我拍攝這部紀錄片最初的目的,完全不是從營利的角度出發的。早些時候,在我們的電影公司,我遇見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他問我,如果我們拍攝影片不夾雜任何利益的目的,那麼要以什麼維持公司的運轉呢?他給我提出了建議,並把他從拍攝《大白鯊》(Jaws)中吸取的教訓傳授給我,那就是永遠不要在船中或和動物一起工作,因為這不僅存在著太多意想不到的不可預知性,而且花費還高得嚇人。但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註定的,拍攝《海灣》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的,而且還不得不和大量的沒有任何配合意識的野生動物進行合作……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出於能夠理解的安全考慮,我們的拍攝工作絕大多數都是在晚上進行的,想盡辦法地秘密潛入海灣,冒著被殺害或被關押的危險--如果我們被當場抓住,就會被關進監獄幾個月的時間。以這樣的方式製作《海灣》,對於第一次當導演的我來說,無疑等同於一場不折不扣的噩夢。」 一直以來,路易·皮斯霍斯都非常關心動物權益方面的話題,而他第一次製作紀錄片,就以保護海豚為紀實主題,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宿命,皮斯霍斯說:「我已經當了20多年的素食主義者了,其實嚴格的說是『半素食主義』,因為我吃魚,但是任何會走路的動物都不吃。可自從我製作了《海灣》之後,就不再吃任何魚類了,這一次經歷實在是教會了我太多的東西,我發現很多魚的種類,其實也是位於食物鏈的頂端的。非常負責任地說,打從我開始拍攝這部影片起,我對動物的態度就持續地在改變著,從最初的半素食主義者,發展到現在連皮帶都不扎。我對所有生物的情感,都上升到一種想像不到的程度,因為你一旦意識到它們所處的困境,肯定就會像我一樣,心疼得再也沒辦法把眼睛移開。有科學證據顯示,海豚擁有著比人類更大的腦容量,神經細胞的折迭和排列,也要更多一些,而且它們具備著額外的感覺,即對聲波的超常的感應能力。與此同時,它們也是唯一會主動拯救人類的可知野生動物。海豚的同情心擁有的是漫長且傳奇的歷史,打從人類能夠用文字或圖像記錄開始,就已經有這方面的記載了。它們總是自覺地加入拯救人類的行列,我想,現在也是時候該我們嘗試營救它們了--要知道『太地(TAIJI)』可是全世界最大的一處海豚屠宰場。」 路易·皮斯霍斯在「太地(TAIJI)」的時候,還發現當地政府對於殺害海豚並沒有進行有效地制止,他說:「日本人仍然受到政府和輿論的至深的影響,他們對自己的政體深信不疑,但是政府卻不想讓他們知道一些最基本的有關健康的信息,比如說海豚肉要比其他動物的肉製品多含幾倍的毒素……這是一個受到了整個政體去掩蓋的事實真相,日本似乎對海豚的獵殺行為採取的是不聞不問的漠視態度,而這種行業之所以在日本擁有著如此高額利潤的收入,也證明了其政府內部的腐敗墮落是多麼地猖獗。」 不過,在路易·皮斯霍斯離開了「太地(TAIJI)」之後的一年時間里,日本對捕殺海豚的態度做出了相應的改變,皮斯霍斯繼續說:「海豚肉曾經是日本學校的午餐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今已經廢除了……理查德·奧巴瑞和海洋生物保存協會也正在進行插手和干預。我們的毒性研究專家最終和幾個『太地(TAIJI)』的鎮議會官員取得了聯系,他們自己的小孩也正在學校上學,產生的不同的中毒反應已經證實了我們的猜測,所以基本上算是停止了在學校午餐加進海豚肉的行為,很多水產業也不再接受海豚肉的配額和任務。可即使如此,那裡對海豚的捕殺並沒有停止,我們都希望通過這部《海灣》,讓人類意識到他們正在做的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情,徹底地杜絕類似的殺戮行為再次發生。」
9. 有一個電影是在深海,一個很大的潛艇大戰一條很大很大的鯨魚,那部電影叫啥名求大神給我說一下。
白鯨記 2010: Moby Dick (2010)
導演: 泰瑞·斯托克斯
主演: 巴瑞·波斯威克 / 蕾妮·奧康納 / Adam Grimes / Jay Gillespie / Carlos Antonio / 更多...
類型: 動作 / 驚悚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