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勇敢的心》這部電影
當蘇格蘭風笛的聲音奏響,鏡頭像戴在鳥的翅膀上一樣,幽雅地掠過藏青色的山巒,白霧從小河上升騰起再散開,鏡頭不斷地拉近,樹林間出現了人馬的影子,電影就開始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在此時響起:「我將為你們講述威廉姆華萊士的故事,英國的歷史學家們會說我在說謊,但歷史是由處死英雄的人寫的……」在父兄的葬禮上,小Wallace在眾人的憐憫中沒有說話,一個人默默的感傷。更加年幼的Murron一直在關注著他,當眾人都離開的時候,小女孩掙脫了母親的手,從平靜的土地上摘下了一朵紫色的薊花送給小Wallace。當他接過花的時候,那是我在電影中唯一一次看見他的眼淚大滴大滴地流淌在眼眶之外。他的眼淚可以忍受看到被吊在房頂上扭轉著蒼白面容的屍體時恐懼,可以忍受失去至親時的莫大悲痛,卻承受不住一朵野花的關懷。
說是宿命也好,他們此後的人生便因為這次的邂逅誰也逃不了對方的宿命。長大成人的他們在曾經的小村莊重逢,在教父的見證下秘密地完婚,在月色樹林中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成人禮,一切順理成章而無限平靜。正如Wallace所希望的那樣,他希望過著平靜的生活,成家、娶妻、生子。本來我以為他們的愛情會更加長久和轟烈一些的,沒想到卻因為Murron被英國的軍官割喉而死而讓他們的「在一起」戛然而止。
② 電影《勇敢的心》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電影《勇敢的心》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分遺憾,我一直聽聞《勇敢的心》的鼎鼎大名,但由於知道之後男主角會犧牲(我比較喜歡看好結局的至少不是失敗結局的電影)所以說一直沒有要去看一看它,直到PPS上好的戰爭片已經被我看得差不多了才觀看了《勇敢的心》。
我從小是一個有英雄情結的人,相信每個男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情結,想像過自己生在戰爭年代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浴血廝殺。尤其是在看古代戰爭片的時候(因為古代戰爭基本上是通過口頭流傳或者文字記載,讓現代人可以產生無限的幻想,甚至可以把戰爭幻想得很浪漫。現代戰爭離我們才幾十年,對我們造成的創傷還沒有完全平復,這才是現實的戰爭:血腥,殘忍,暴力,種種的貶義詞都能夠用到),這種英雄情結會被電影的劇情和一些合適的表現手法點燃。我想說《勇敢的心》在這一點做的非常棒!
在電影里華萊士本不想起義,最終被逼起義是因為自己的女人被殺,進而引發他不滿英格蘭統治蘇格蘭的'意願。其實很簡單,就是江山和美人:所有男人認為最重要的兩點。通過合適的拍攝手法可以讓這個挺俗氣的故事表現的非常具有張力。非常大氣。反觀國產電影方面怎麼拍都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勇敢的心》看完之後我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勇敢和不屈,對自由的無限嚮往。可能正如影片名那樣:勇敢的心!自由的心!
這幾部片子看完之後都挺有感觸,但不知道為什麼《勇敢的心》給我的震撼是最大的。可能我也是一個熱愛自由的人吧。
《勇敢的心》是一部劇情並不是十分新穎奪目,引人眼球的電影,甚至可以說我在聽人介紹到它時感覺有些俗套,可隨著觀看時劇情的愈演愈烈,並逐漸到達整部電影的高潮時,我還是不禁為之動情,潸然落淚。
先不說電影的劇情是否整整與歷史相符合,僅僅是這是電影對於友誼以及愛情的詮釋都可謂是淋漓盡致,而又令人深思。也讓我對友誼以及愛情有了新的定義和更深刻的認識。而電影更是讓我明白了愛的偉大以及它對於每個人重要意義。
雖然電影中的主人公們的友情以及愛情都是整部電影中十分出彩的部分,但其實整部電影最主要,也是全劇所演繹所訴說所真正想要表達的,那其實就是「自由」。對於當時貴族的殘暴統治傷害到主人公的摯愛時,先前對於貴族的所有不滿及痛恨的情緒全都被激發了出來,終於主人公帶領整個民族開始了一場反擊,為自由而戰為幸福而奮斗!
雖是俗套的劇情,可是電影的情節卻還是引人入勝,令人熱血沸騰。在主人公與他的同胞們被貴族無禮殘暴對待時,我的心中不禁怒火中燒,而當那些殘忍的貴族得到應有的懲罰時簡直大快人心,讓我忘我的大聲喝彩。我想在我這些時候,我是喜歡上這部電影了,他戳中人們心中那一小塊對於惡勢力的厭惡及不屈,對於自由和伸張正義的嚮往的心靈。也完全激發了人們對於不公待遇的憤恨不平和對自由那種發自骨子裡渴望!
哪怕劇情不是新穎獨特又怎樣,只要能集中人們的內心,觸動人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渴望及不公統治的那個濃烈的情感,使觀眾與主人公乃至整部電影產生共鳴,這就是一部好電影!?讓我們一起為平等,為自由而戰!
③ 歷史史詩巨作,電影《勇敢的心》評價如何
《勇敢的心》改編自真人真事,獲得了第六十八屆奧斯克金像獎上包括最佳影片和導演等五座小金人,其實片名起源於羅伯特死後,他的隨從想將他的心埋入聖地耶路撒冷,途徑西班牙遇到了回教軍隊的進犯,便投入了戰斗,最終倒在了戰場,後羅伯特之心就被成為勇敢的心,它象徵著精神和信仰,懷揣勇敢皆可變身勇士。
永遠不要小瞧信仰的力量,無論你有或沒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當奮起反抗的那個人不是匹夫而是個優秀領導者的時候,經典戰爭電影《勇敢的心》告訴我原來有人能為了信仰和自由不顧一切的斗爭,即使偶像崩塌、愛情消逝、友人背叛,舉起長矛,依然可以挺直腰桿向理想沖鋒。
④ 根據史實改變的《勇敢的心》評價很高,真的那麼好看嗎
謝邀!感謝關注影評人奧斯卡,與你一起分享電影的樂趣。
可以負責任的說,《勇敢的心》的確是非常好看的一部電影。
⑤ 你認為《勇敢的心》這種蘇格蘭風味的電影怎麼樣呢
SonsofScotland是一首長達6分多鍾的曲子,表現蘇格蘭人奮起反抗英軍的場面,期間也夾雜了英軍的瘋狂反撲,音樂在這里忠實的為畫面服務,時而不安,時而昂揚,時而委婉,時而激越。後半段,管樂和弦樂分別演繹了「自由」主題和「戰斗」主題,而一直隱約出現的風笛,則象徵蘇格蘭人不屈不撓的奮斗。
TheBattleOfStirling是表現華萊士戰場生涯中的得意之作:斯特靈戰役的情形,以鼓和風笛啟頭,隨即加入沉厚的管樂作為背景,一下就把人帶入那金戈鐵馬的肅殺古戰場,其實音樂本身多少都和戰爭有著難以割捨的聯系,眾多的管樂器和打擊樂器都曾是古代戰場上作為「戰爭語言」和激勵士氣的工具,包括風笛。因此,樂器這樣使用也算是回歸本源了。
還是很佩服吉布森的導演和場面調度能力,一場動用不超過兩千群眾演員(真實的軍隊人數也不超過3萬)的戰爭場面,卻被導演展現的猶如數十萬軍隊的爭斗,真正表現了史詩的感覺,回想我國近年來拍攝的一些所謂古裝大片,人不可謂不多,場面不可謂不大,但是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再對比黑澤明《七武士》,區區數人就展現了排山倒海般的氣勢,看來還是水平問題。
⑥ 如何評價電影《勇敢的心》
看完《勇敢的心》,我感到非常感動。你們中那些被它感動的人一定不要忘記威廉·華萊士死前「Freedom!」。這種哭泣引起的震驚,再加上背景音樂,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電影結束。當蘇格蘭風笛的聲音響起時,攝像機像鳥的翅膀一樣優雅地掠過深藍色的山脈,白色的薄霧從小溪中升起,再次散開,攝像機越來越近,馬的影子出現在樹林中,電影開始了。這時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我會告訴你威廉·華萊士的故事。
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給了我們太多的震撼,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