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登機拉桿箱尺寸三邊:長寬高測量標准方法
三邊尺寸之和不超過115CM。
國際航班上新規定登機箱的最大尺寸是54.61cmX34.29cmX19.05cm。
登機箱的尺寸測量時是需要包括輪子把手在內的,因為在放置的時候輪子也會占部分儲存空間,所以在乘坐飛機的時候,航空公司對拉桿箱的尺寸規定是包括箱子的所有零件的。
(1)印度大尺碼電影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 除美加航線外 托運20公斤(學生30公斤),115CM ,手提10公斤
美加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大:158CM ,手提5公斤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MU) 美加航行 托件2件,32公斤/件,大:158CM ,手提5公斤 免托小:115CM 除美加航線外 托運20公斤,115CM, 手提5公斤。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CZ) 美加航行 托件2件,32公斤/件,大:158CM ,手提5公斤 免托小:115CM。
除美加航線外 托運20公斤,115CM ,手提5公斤。
美國西北航空公司(NW)北美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 158CM/件,手提9公斤(不含筆記本)。
中日航線 托運1件,20公斤(無大小規定)手提9公斤(不含筆記本)。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A) 行李規定:托運1件,每件小於23公斤,每件3邊之和小於158厘米;手提1件,小於18公斤,每件3邊之和小於115厘米。
美國航空公司(AA) 國航關於行李規定:托運2件 每件小於23公斤 1件3邊之和小於158厘米另1件3邊之和小於115厘米,手提1件小於5公斤3邊之和小於50*40*25厘米。
美國大陸航空公司(CO) 行李規定:托運兩件,每件23公斤,三邊之和不超過158厘米,手提一件,重量不超過8公斤,三邊之和不超過115厘米。
加拿大航空公司(AC) 中加、美、南美航線 托運2件,23公斤/件,158CM/件 手提8公斤 手提行李:23*40*55或掛衣袋:57*56*23或公文箱:16*33*43。
中加航線(移民)1人,可多托1件,半價優惠1件,8公斤 手提同上 2人,可多帶免托1件,再多1件享受半價優惠。
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 荷航至迦納(ACC)、奈及利亞(ABV/KAN/LOS)航線 托運2件,公務員每件行李重量不超過32公斤,經濟艙每件行李重量不超過23公斤。行李總長度(長+寬+高)不超過158厘米。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LH)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30公斤,50*44*30 1件,手提8公斤,55*40*20中歐、中非、中東航線(成人)托運1件,20公斤,50*44*30 1件,手提8公斤,55*40*20北美。
南美洲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1件,手提8公斤,55*40*20。
英國航空公司(BA) 中歐航線 無件數大小要求,托運23公斤 中南、北美、中非、中東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 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30公斤
法國航空公司(AF) 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26公斤,三邊之和<3米 手提1件,12公斤,115CM。
歐洲、中非、中東航線 托運1件,23公斤,三邊之和<3米 手提1件,12公斤,115CM北非、南美、加勒比海,印度仰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12公斤,115CM。
新加坡航空公司(SQ) 東南亞,西亞,非洲,澳,紐西蘭航線托運1件,20公斤,手提1件,7公斤(不含手提),北美地區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手提1件,7公斤, 新航學生行李規定托運1件,30公斤,手提1件,7公斤(不含手提)。
港龍航空公司(KA) 東南亞,澳,新,歐,中東,非洲航線托運1件,20公斤,273CM,手提1件,5公斤 56﹡36﹡23 美加航線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手提1件 5公斤 56﹡36﹡23。
日本航空公司(JL)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0公斤 手提10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0公斤,115CM。
全日空航空公司(NH)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0公斤 手提10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0公斤,115CM。
大韓航空公司(KE)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3公斤,158CM 手提12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2公斤,115CM。
韓亞航空公司(OZ)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0公斤 158CM,手提10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0公斤,115CM。
泰國航空公司(TG) 泰國,東南亞地區航線 托運20公斤,115CM 手提7公斤 美國航線 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手提7公斤。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 除北美,南美以外航線 托運20公斤 手提5公斤 北美,南美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158CM/件,手提5公斤。
澳門航空公司(NX) 澳門,台北,高雄航線 托運20公斤,20﹡40﹡55 手提5公斤,土耳其航空公司(TK) 除美國航線外 托運20公斤 手提5公斤 美國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5公斤。
瑞士航空公司(LX) 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30公斤,203CM 1件,手提10公斤,115CM 10公斤 已含手提,中歐,中非,南美,北美航線 托運1件,20公斤,203CM,手提1件10公斤,115CM。
英國維珍航空公司(VS)倫敦(學生)托運1件,35公斤,40×60×100(cm)手提一件,6公斤,23cm×36cm×56cm。
『貳』 1.2的珠子配多大的弟子珠
網路知道
1.2的老型珠星月配多大的珠子
樂逸點1
高能答主
認真答題,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
成為第1483位粉絲
星月菩提1.2的是精品了,建議配飾材質好點的,腰珠尺寸1.4或1.6的,頂珠尺寸1.6或1.8的,或者腰珠頂珠配一樣大尺寸的,但是配飾尺寸不能比星月大太多。
星月菩提是一種宗教用品,菩提是梵語Bodhi的音譯,本為熱帶植物黃藤的種子,多生長於印度中部,馬來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南部等。因其經過修型打磨成珠後,原本種子胚芽的位置形成圓形孔洞,周圍黑點如繁星密布,呈眾星捧月之勢,故得名星月菩提。
回答於 2022-05-16
『叄』 乒乓球大小尺寸介紹
乒乓球大小尺寸介紹
很多人都想知道乒乓球的大小標準是多少把。你有沒有認真的了解過兵乓球的尺寸大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乒乓球大小尺寸介紹,希望你們喜歡。
乒乓球大小尺寸介紹
乒乓球直徑40毫米、重量2. 7克。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台,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1890年,幾位駐守印度的英國海軍軍官偶然發覺在一張不大的檯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後來他們改用實心橡膠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隨後改為空心的塑料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在桌子上進行這種新穎的「網球賽」。
「小球」變為「大球」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隊囊括第三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7項冠軍之後,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網加高等建議,但這一建議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此後,乒乓球運動技術不斷發展,球速越來越快,旋轉越來越強。不少運動員對陣時回合減少;有時球飛如閃電,觀眾還未看清,勝負已經決出,削弱了乒乓球愛好者的興趣。為此,國際乒聯前主席荻村伊智朗曾考慮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擔任國際乒聯主席後把這件事提上了議事日程。
1996年5月,國際乒聯理事會同意試驗大球的提案——為減緩球速和旋轉,增加回合和觀賞性,建議將乒乓球的直徑增大兩毫米。國際乒聯准備次年在日本舉行的青年錦標賽上做試驗,但由於日本廠商意見太大而作罷。當時,改大球只是建議,廠商要生產大球,需要投入資金重製模具,調整工序,若建議最後被否決,資金就浪費了。
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紅雙喜乒乓集團毅然承擔了試制任務,按要求生產出一批高質量的大球,由國際乒聯送給各會員協會試用。世界上唯一擁有測量動態乒乓球速度和旋轉儀器的中國乒協主動承擔了測試工作。中國乒協科學委員會科研人員做了「不同直徑和重量的乒乓球對擊球速度和旋轉影響的'實驗」。實驗結論是:直徑大的球,速度慢於直徑小的球,旋轉弱於直徑小的球;直徑相同的球,重量和彈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彈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轉強。
1997年第四十四屆世乒賽期間舉辦了首次試驗大球的比賽,但影響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議舉辦的蘇州國際乒乓球「大球」賽做了第二次試驗。中國乒協主動承擔了蘇州試驗比賽的經費。199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又舉行了一次試用大球的國際比賽。
1999年在大維第四十五屆世乒賽期間舉行的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獲得四分之三多數票而被擱置,124名委員中有84人投贊成票,30人反對,10人棄權。當時新任的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說,有些代表因對這項改革措施將帶來的影響不了解而投了棄權或反對票,他將做解釋和說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國際乒聯特別大會和代表大會在吉隆坡通過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決定從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奧運會之後,乒乓球比賽將使用直徑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此外,乒乓球運動的改革還有「實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無遮擋發球」。
乒乓球桌的介紹
長:2740毫米(2.74M)
寬:1525毫米(1.525M)
高:760毫米(0.76M)
網高:1525毫米(1.525M)
註:這里的網高是指球網距地面的距離,而球台與地面距離是0.76米,網長是1.83米,網高是0.1525米。
乒乓球撞球網裝置:
(1)球網裝置包括球網、懸網繩、網柱及將它們固定在球台上的夾鉗部分;
(2)球網應懸掛在一根繩子上,繩子兩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網柱上,網柱外緣離開邊線外緣的距離為15.25厘米;
(3)整個球網的頂端距離比賽檯面15.25厘米;
(4)整個球網的底邊應盡量貼近比賽檯面,其兩端應盡量貼近網柱
(5)檯面四邊塗上0.02米寬的白線,檯面中間應有一條0.003米寬與球台長邊平行的中線。
乒乓球設施介紹
比賽檯面
(一)左、右半區又稱1/2區,其方向對擊球者本身而言。
(二)近網區指距球網40厘米以內的區域
(三)底線區指距端線30厘米以內的區域
(四)中區指介於近網區和底線區之間的區域
(五)邊區指靠近球桌邊緣的區域
球拍拍形
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球拍橫度和拍面方向。
(一)拍面角度:拍面與檯面所形成的角度。
(1)拍面與檯面成90°為垂直。
(2)拍面與檯面形成的角度小於90°為前傾。
(3)拍面與檯面形成的角度大於90°為後仰。
(二)球拍橫度:球拍繞前後轉動所形成的球拍角度變化。
拍柄與球台端線垂直時為0°,隨球拍繞前後軸不斷轉 動二增加其左橫角度。當拍柄與端線
平行時,為左橫90°;球拍圍前後軸向右轉至與球台端線平行時,為右橫90°.平常所說的球拍呈
半橫狀,即是橫度為45°之意。
(三) 拍面方向:球拍左右偏轉時,與球台端線所形成的角度。
擊球路線
擊球路線是指從擊球點到落台點之間形成的線。五條基本線路(以擊球者為基準)為:正手斜線、正手直線、側身斜線、側身直線、中路直線。中路直線球在實際比賽中是隨時以站位而定的,即追身球,也稱中路追身路。
擊球點
擊球點是指擊球時,球拍與球接觸瞬間的那一點所屬空間的位置,這是對擊球者所處的相對位置而言的,包含以下三個因素:①球處於身體的前後位置;②球與身體的遠近距離;③球的高、低位置。 ;
『肆』 紙箱1至12號的 大小尺寸列表
紙箱的標准
1號標准5層,尺寸是530*290*370mm,適用於大件商品;
2號標准5層,尺寸是530*230*290mm,適用於箱包等;
3號標准3層,尺寸是430*210*270mm,適用於適用箱包及鞋子等;
4號標准3層,尺寸是350*190*230mm,適用於適用鞋子等;
5號標准3層,尺寸是290*170*190mm,適用於裝飾品等;
6號標准3層,尺寸是260*150*180mm,適用於化妝品、飾品等;
7號標准3層,尺寸是230*130*160mm,適用於化妝品、飾品等;
8號標准3層,尺寸是210*110*140mm,適用於化妝品、飾品等;
9號標准3層,尺寸是195*105*135mm,適用於化妝品、飾品等;
10號標准3層,尺寸是175*95*115mm,適用於化妝品、CD等;
11號標准3層,尺寸是145*85*105mm,適用於化妝品、CD等;
12號標准3層,尺寸是130*80*90mm,適用於化妝品、小飾品。
(4)印度大尺碼電影擴展閱讀
紙箱的材質分類
1、白板紙
白板紙是一種正面呈白色且光滑,背面多為灰底的紙板,這種紙板主要用於單面彩色印刷後製成紙盒供包裝使用,亦或者用於設計、手工製品。
好的白板紙一般要求質地緊密,表面光滑,厚薄一致,紙面不起毛,吸收性好,而且伸縮率小,並能適應多色套印的要求。為了適應制盒的要求,白板紙還應具有挺度大,耐折度好的特點。
主要進口國家有:韓國、印度尼西亞、美國、日本等,尤以日本產白板紙質量為佳。
2、牛皮卡紙
牛皮卡紙,我國稱為箱板紙,是紙箱用紙的主要紙種之一。國產箱板紙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個等級。牛皮紙的質地必須堅韌,耐破度、環壓強度和撕裂度要高,此外還要具有較高的抗水性。
由於工藝及用料的不同,總的來說,大部分進口牛皮卡紙的質量要好於國產牛皮紙,尤其以美國產牛卡的質量為最佳。
3、瓦楞原紙
瓦楞原紙是生產瓦楞紙板的重要組成材料之一。瓦楞原紙要求纖維結合強度好,紙面平整,有較好的緊度和挺度,要求有一定的彈性,以保證製成的紙箱具有防震和耐壓能力。
此外對水分指標要加以控制,水分過小,紙脆,瓦楞加工時會發生破裂;水分過大,紙軟,會給加工成型帶來困難。一般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10%左右為宜。國產瓦楞原紙分為A、B、C、D四個等級。
『伍』 tiktok國際版怎麼搜索大尺寸ID
搜索框搜索就可以。
TikTok是抖音短視頻國際版,是位元組跳動公司旗下的一款短視頻產品,自從推出以來就在全球各地獲得了很多用戶的青睞,並且在已經在App Store和谷歌商店下載量位於前列,在美國、日本、印度、東南亞等地區曾多次獲得app下載量的冠軍。
『陸』 登機箱多大尺寸可以帶上飛機嗎
據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所推薦的登機箱尺寸,規定登機箱三邊尺寸之和不超過115CM。
但是不同航空公司規頂也是不同的,航空公司的尺寸標准一直在變化,建議在乘坐飛機之前可先詢問查詢所在航空公司具體的登機箱尺寸標准。
1.乘坐國內航班:旅客的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5公斤,體積每件行李不超過20×40×55厘米(根據各航空公司要求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安檢現場有供旅客測試手提行李大小的行李筐,如果旅客的行李可以放入該標准筐,則該件行李可以隨身攜帶,否則需要托運。
2.乘坐國際航班:通常情況,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7公斤,每件行李體積不超過20×40×55厘米(三邊之和不超過115厘米)。乘坐美加航線的旅客只能隨身攜帶一件手提行李。(部分航空公司有特殊重量限制規定,請旅客留意機票上的提示,或向航空公司咨詢。)
托運標准:
1.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 除美加航線外 托運20公斤(學生30公斤),115CM ,手提10公斤。
2.美加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大:158CM ,手提5公斤。
3.中國東方航空公司(MU) 美加航行 托件2件,32公斤/件,大:158CM ,手提5公斤 免托小:115CM 除美加航線外 托運20公斤,115CM, 手提5公斤。
4.中國南方航空公司(CZ) 美加航行 托件2件,32公斤/件,大:158CM ,手提5公斤 免托小:115CM。
5.除美加航線外 托運20公斤,115CM ,手提5公斤。
6.美國西北航空公司(NW)北美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 158CM/件,手提9公斤(不含筆記本)。
7.中日航線 托運1件,20公斤(無大小規定)手提9公斤(不含筆記本)。
8.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A) 行李規定:托運1件,每件小於23公斤,每件3邊之和小於158厘米;手提1件,小於18公斤,每件3邊之和小於115厘米。
9.美國航空公司(AA) 國航關於行李規定:托運2件 每件小於23公斤 1件3邊之和小於158厘米另1件3邊之和小於115厘米,手提1件小於5公斤3邊之和小於50*40*25厘米。
10.美國大陸航空公司(CO) 行李規定:托運兩件,每件23公斤,三邊之和不超過158厘米,手提一件,重量不超過8公斤,三邊之和不超過115厘米。
11.加拿大航空公司(AC) 中加、美、南美航線 托運2件,23公斤/件,158CM/件 手提8公斤 手提行李:23*40*55或掛衣袋:57*56*23或公文箱:16*33*43。
12.中加航線(移民)1人,可多托1件,半價優惠1件,8公斤 手提同上 2人,可多帶免托1件,再多1件享受半價優惠。
13.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 荷航至迦納(ACC)、奈及利亞(ABV/KAN/LOS)航線 托運2件,公務員每件行李重量不超過32公斤,經濟艙每件行李重量不超過23公斤。行李總長度(長+寬+高)不超過158厘米.
14.德國漢莎航空公司(LH)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30公斤,50*44*30
1件,手提8公斤,55*40*20中歐、中非、中東航線托運1件,20公斤,50*44*30
1件,手提8公斤,55*40*20北美。南美洲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1件,手提8公斤,55*40*20。
15.英國航空公司(BA) 中歐航線 無件數大小要求,托運23公斤 中南、北美、中非、中東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 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30公斤。
16.法國航空公司(AF)
中歐航線托運1件,26公斤,三邊之和<3米 手提1件,12公斤,115CM歐洲、中非、中東航線
托運1件,23公斤,三邊之和<3米 手提1件,12公斤,115CM北非、南美、加勒比海,印度仰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12公斤,115CM。
17.新加坡航空公司(SQ) 東南亞,西亞,非洲,澳,紐西蘭航線托運1件,20公斤,手提1件,7公斤(不含手提),北美地區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手提1件,7公斤, 新航學生行李規定托運1件,30公斤,手提1件,7公斤(不含手提)。
18.港龍航空公司(KA) 東南亞,澳,新,歐,中東,非洲航線托運1件,20公斤,273CM,手提1件,5公斤 56﹡36﹡23 美加航線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手提1件 5公斤 56﹡36﹡23。
19.日本航空公司(JL)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0公斤 手提10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0公斤,115CM。
20.全日空航空公司(NH)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0公斤 手提10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0公斤,115CM。
21.大韓航空公司(KE)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3公斤,158CM 手提12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2公斤,115CM。
22.韓亞航空公司(OZ) 除美加航線外托運1件,20公斤 158CM,手提10公斤,115CM,美加航線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10公斤,115CM。
23.泰國航空公司(TG) 泰國,東南亞地區航線 托運20公斤,115CM 手提7公斤 美國航線 托運2件 32公斤/件,158CM/件,手提7公斤。
24.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 除北美,南美以外航線 托運20公斤 手提5公斤 北美,南美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158CM/件,手提5公斤。
25.澳門航空公司(NX) 澳門,台北,高雄航線 托運20公斤,20﹡40﹡55 手提5公斤,土耳其航空公司(TK) 除美國航線外 托運20公斤 手提5公斤 美國航線 托運2件,32公斤/件,158CM/件 手提5公斤。
26.瑞士航空公司(LX) 中歐航線(學生)托運1件,30公斤,203CM 1件,手提10公斤,115CM 10公斤 已含手提,中歐,中非,南美,北美航線 托運1件,20公斤,203CM,手提1件10公斤,115CM。
27.英國維珍航空公司(VS)倫敦(學生)托運1件,35公斤,40×60×100(cm)手提一件,6公斤,23cm×36cm×56cm。
『柒』 印度生產的耐克空軍一號質量怎麼樣
1、其他的不說,就沖著這個兩天就到的物流速度,好評有了鞋子很不錯,上腳感特棒,不過建議買大一碼,或者買大半碼,這樣穿著更合腳。客服也是特別的有耐心,這個店非常好,鞋也特別好小孩喜歡
2、非常好!nice!!尺碼推薦:偏大一點鞋面材質:面料薄,很透氣風格款式介紹:還挺帥的鞋子線頭太多鞋墊長度好像不一樣
3、非常好!nice!!很好很棒,只是運輸過程中鞋盒破損有點嚴重。尺碼最好選大一碼
4、偏小,有點磨腳快遞很走心,鞋不錯,腳感爆棚,雖然現在出不了門,但是在家裡跳還是明顯感覺到氣墊鞋子線頭太多鞋墊長度好像不一樣
5、好評了,腳感,顏值,滿足我的要求收到,正品,兒子很喜歡很好好好好好
6、很棒,只是運輸過程中鞋盒破損有點嚴重。尺碼最好選大一碼還行,不錯不錯質量很好正品服務態度好!總的來說就是好!!!!!!
7、小孩喜歡很好是正品,氣墊明顯
『捌』 裝修時各個房間瓷磚的尺寸多大才合適
瓷磚規格包括900*900、600*1200、750*1500mm等。推薦馬可波羅卡塞爾,其優勢如下:
1、卡塞爾源自德國卡塞爾格林兄弟博物館外立面石材紋理,米白色的基底和充滿童話想像力感的線條鑲嵌其間,觸感自然大氣;
2、750*1500規格,6個獨立文件面,全拋工藝;可廣泛應用於牆面、地面等。
3、馬可波羅瓷磚作為國內建築陶瓷行業領軍品牌,為國內最具實力的建築陶瓷製造商和供應商之一。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瓷磚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馬可波羅瓷磚。馬可波羅企業全面通過國家3C體系認證、歐盟Intertek CE認證。同時,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省民營科技企業,先後成功組建中國輕工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行業首批通過CNAS(國家實驗室)認證的國家級實驗室,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及團體標准10餘項,成功申請國家專利1000多件,為國內最具實力的建築陶瓷製造商和供應商之一。
『玖』 印度女子出嫁為何要補貼巨額嫁妝,甚至擔負男方無盡索取
近幾年來,"彩禮"這一話題,頻頻被人提起,尤其在農村地區,面對高額的婚禮費用和彩禮,讓很多男方家庭苦不堪言,與之對應的"嫁妝"卻很少被人提起。在我國男多女少的局面下,"嫁妝"的作用弱化了不少,或者說相對於數額較高的彩禮,"嫁妝"只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時至今日,在男女平等思想日益深化的當下,"巨額嫁妝"必然會成為時代前進中,被拋棄的產物,只是在印度,就不好說了。
『拾』 手機屏幕最佳的尺寸究竟是多少
對於這個話題我們可以認真的討論下!
手機的最佳屏幕尺寸似乎一直在改變,從功能機時代開始,手機屏幕尺寸一直都在變化,那時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屏幕最佳尺寸,直到喬布斯提出最佳的屏幕尺寸——3.5寸,在這個尺寸下,手機的單手操作以及顯示效果都是比較好的。
在這以後,手機屏幕尺寸似乎並沒有維持3.5寸這個所謂的最佳尺寸,各家手機廠商的手機屏幕尺寸開始飛漲!就連蘋果自己也在iPhone 4S之後將手機屏幕尺寸提升至4寸,之後的4.2以及5.5寸、5.8寸、6.5寸!
到現在不難發現最佳手機屏幕尺寸的概念已經與之前變得有些不一樣了,之前的標準是操作以及顯示效果,而現在的標准幾乎沒有什麼操作而言,現在則是進化為手機尺寸及顯示效果!所以本文所討論的主要依據就是這兩點! (智能手機屏佔比越來越高,手機尺寸可以直接決定屏幕尺寸!)
提出這兩點其實只有一點,那就是手機尺寸,因為顯示效果絕對是屏幕尺寸越大越好(屏幕像素密度理想化!),所以這里只需討論手機尺寸即可!
說到手機尺寸不得不說兩款機型,那就是iPhone X,問過很多身邊的人,iPhone 8的機身尺寸確實比較小,而iPhone 8P的尺寸相對來說比較大,但是使用起來還不錯,所以最佳手機尺寸就是iPhone X到iPhone 8P,這兩款機型的三尺寸大約可以容納6寸—6.7寸的屏幕尺寸(以現在的邊框寬度為標准)!所以在這個屏幕區間的都是比較合適的屏幕尺寸!
最佳屏幕尺寸絕對不是一個絕對的尺寸,個人覺得一個區間會比較好!因為這樣會滿足絕對多數人的尺寸需求!
對小屏手機使用者來說,他們習慣了「一機在手」的使用感覺,並且他們很少接觸4.7及其更大的尺寸的手機,他們並不會對屏幕的大小有過多考慮;而那些早就開始使用大屏手機的用戶來說,他們雖然知道大屏手機很難單手操作,而且不便於攜帶,但是他們已經對大屏幕大視野產生了依賴,再也受不了小屏幕的手機。
除此之外,這里還有一組國外設備商提供的數據,雖然不是最新的,但近來的手機屏幕大小並沒有大的變動,這組數據還是具有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到兩條結論:
1.最受歡迎的手機尺寸是5英寸左右,其中是4.7英寸佔了很大一部分;
2.美、日、法、德等發達國家中基本也是4.7英寸占據絕對優勢。相反在印度、奈及利亞等新興手機市場,5英寸手機則成為了主流。
不過有趣的是,4.7英寸剛好是某果經典款手機的屏幕大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4.7英寸屏幕最受歡迎呢,還是某果手機最受歡迎呢?而5英寸屏幕霸佔新興手機市場,這說明那裡的用戶更喜歡4.7英寸的屏幕呢,還是說5英寸屏幕的手機價格比某果更低廉所以更受歡迎?所以我們無法做出判定,到底多大屏幕的手機更受歡迎。
就單手操作來說,小屏手機確實是可以有更好地體驗,如果手機屏幕尺寸超出了拇指到達的最大范圍,意味著用戶的單手操作體驗將會大打折扣。不當然這里的體驗說的是單手操作體驗,如果是看視頻的體驗當然是屏幕越大越好。
所以我們不能夠輕易做出判定,應該區別對待。假如你對手機的使用只限於基本的功能,肯定選擇小尺寸屏幕用起來更方便;而如果你對 游戲 、視頻的需求比較大,顯然還是大屏幕更有沖擊力。
非全面屏得話,最佳尺寸為4.7英寸的iPhone 6。全面屏的話,最佳尺寸為5.8英寸的iPhone X。喬布斯說人類最好的握感是3.5英寸,說這是黃金尺寸,而且我們也發現在日常使用中,這款手機尺寸確實在最早的時期對於我們習慣了小屏的握感有了沖擊。但是,庫克卻將喬布斯的黃金尺寸打破,直接從3.5英寸做到了現在的6.5英寸。
現在因為技術的發展,而且我們現在拿起3.5英寸的iPhone 4你會發現非常的小,不僅僅屏幕,而且手機的手感也並非完美。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iPhone改變了以往的堅持,4.7英寸的iPhone 6出現,讓我們才知道這款手機確實大小正合適。
而全面屏的誕生,iPhone X應運而生,這款手機因為全面,所以沒有了上下巴,對於手機來說,與4.7英寸相比並沒有太大尺寸的變化,所以手感非常棒。
不過,當現在的手機越來越喜歡大屏的時候,7英寸以上的手機都出現了,因為全面屏的出現,原來可能5.5英寸都非常大的手機,似乎也變得非常小了,標配基本上在6英寸以上。
我為什麼覺得4.7英寸和全面屏的5.8英寸的手機尺寸更舒服?一般成年男人的手掌在13cm—18cm,而女性的手掌在10cm-15cm。而iPhone 8這樣4.7英寸的寬度為6.73cm,加上7.3mm的厚度,基本上在人的手掌范圍內。
而iPhone X的大小為7.09cm,厚度為7.7mm左右,大小也在手掌中央。所以在實際體驗中,這兩款手機的外形和尺寸更舒服。
手機市場上的屏幕尺寸有大大小小有幾十上百種,很多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屏幕大的手機,那麼屏幕尺寸越大就越好嗎?過去,喬布斯最經典的蘋果4,當年風靡全球,使用者都覺得那是最合適的尺寸,但是之後的手機開始進入大屏時代,各類大屏爭相鬥艷。
首先現在主流的觸屏手機的屏幕大概在3.5-4.3寸左右 個人感覺還是像iphone那種3.5寸(3:2)和android那種3.7寸(16:9/16:10)比較合適單手掌握 如果手大的話可以選擇4.3寸左右。這些手機在看視頻上都有不錯的效果。當然dell有個5寸的手機(他們管那個叫平板) 三星galaxy tab有7寸,這些都可以得到更好地屏幕效果,但是基本已經不再適合單手掌握。
以上這些都是只沒有鍵盤的觸屏手機,如果是在機身正面直接有鍵盤的屏幕還會更小一些(如moto的mt620) 基本上2.8寸左右的比較適合單手掌握。
相信現在大多數人還是更喜歡再大一點兒的屏幕。但是畢竟人的手掌是有限的,在這個還沒有脫離寒冬的季節,很多人在外面玩手機的時候都要不停的換手以免把自己的手凍傷。所以受人體構造所限,雖然加上大屏幕化的趨勢,但近幾年的的主流手機還將是3.5-4.3英寸。
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於5.5寸的手機。
其實有時候也不一定要去看手機屏幕大小,更應該是看屏佔比,比如同樣是5.5寸,iPhone7plus和三星s7edge,但是因為iPhone7plus的屏佔比太小了,屏幕邊框也是厚得不行,於是iPhone7plus事實上是要比s7edge大上不少,手小的女孩不好抓住。
而且現在很多廠家都提倡所謂全面屏,也就是寬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長度,這對握感來說是非常好的解決方式。拿努比亞z17s來說,和三星s7edge差不多的長寬身材下塞進去5.7寸的屏幕,也就是長寬不變的情況下,可視面積變大了。
用慣了大屏幕再用小屏幕會有一點局促感,不太適應,比如我現在用的是5.5寸的屏幕,那我再去看我原來的4寸iPhone5s,我會特別難受。
但是屏幕太大也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大多體現在便攜性上。只要手機不超過我一隻手可以握緊的大小,我都認為是比較好的尺寸。拿iPad來說,用坐在椅子上用10.5的iPad pro看視頻是很舒服的,因為我可以把iPad立在桌子上看,但是我若是躺在床上看,那麼拿iPad的是非常難受的,不管我怎麼躺拿著iPad都不舒服,因為它太大了,我只能倚靠在床頭,然後放在肚皮的部位頂著iPad看視頻或者小說。而我拿手機或者kindle,我可以左側躺著,右側躺著。
我手不大不小,對於我我來說5.5寸剛剛好既可以滿足我對大屏幕的需求又可以讓我一手很穩地抓住。我之前也用過6寸的手機,是華碩旗下的一款zenfone6,不是全面屏也不是超窄邊框設計,我真得非常不想帶它出門,拿著它的姿勢就跟拿著一塊板磚一樣。
所以我認為一手可以很穩地抓住的手機尺寸是比較好的,因為現在大多提倡全面屏和超高屏佔比,所以其實屏幕大小對手感的影響也逐漸變小,要說怎麼樣最好還是應該拿手機的整體尺寸來比較。購買手機的時候其實可以試著去看一下手機的長寬高,對比一下手掌大小再購買,我認為是比較好的一種方法。
喬布斯說,最合適的手機屏幕尺寸是3.5英寸,這也是蘋果劃時代的iPhone4和4S產品的屏幕尺寸,從喬幫主去世這以後,蘋果漸漸的把屏幕尺寸擴大到了4英寸、4.7英寸、5.5英寸以及全面屏以後的iPhone X的5.8寸和MAX的6.5寸。
喬布斯強調手機屏幕的最佳尺寸是3.5英寸主要是從幾方面出發,一方面是確實收到了當時 歷史 時期的制約,要知道那時候蘋果剛剛推出視網膜屏幕,且iPhone4那代產品真的是讓一種安卓廠商2年沒緩過來,當時把一個如此高解析度的屏幕搬到手機上,可謂是非常奢侈了,所以這么說很可能是受到了當時手機液晶顯示器發展的制約。
而另一方面,喬布斯認為3.5寸是最適合用單手操作的屏幕尺寸,這也是為什麼後來iPhone5在做了4英寸的時候只把手機拉長了,卻沒有任何拉寬的原因。並且喬布斯認為,手機就應該在自己所適合的場景下發揮作用,所以後來為需要更大尺寸移動設備的用戶推出了9.7英寸的iPad。
但時至今日,當安卓一種廠商不斷把屏幕尺寸做大,APP各種拓寬各自的使用場景之後,平板電腦市場開始萎靡,手機幾乎成了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終端甚至超越了桌面系統,很多人甚至可以用手機辦公。這也又一次進一步擴大的手機大屏的需求。
不過手機屏幕最終必須有一個大小極限,現在華為、三星等廠商想利用柔性屏幕,兼顧單手操作和大屏幕需求,可以說是一個創舉,力求把手機和平板電腦合二為一。但這從根本上講還是跨設備屬性和跨使用場景的創意。
感覺現在屏幕尺寸最合適的區間就是全面屏後,iPhoneX和XS Max之間的這個區間,也就說全面屏後的5.8-6.5英寸。因為全面屏擴大了屏佔比,這樣屏幕6.5寸的手機與原來屏幕5.5寸的手機差不多大。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註:「太平洋電腦網」,更多有趣資訊等著您哦。
很多人都會買手機時都會對尺寸有過深入淺出的研究,希望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屏幕尺寸或者是手機屏幕最佳的尺寸,我認為有過這樣子的行為的人兒是在捨本逐末,個人認為手機屏幕的最佳尺寸不在於手機而是在於你自己。
隨著手機現在的互聯網化,手機屏幕都在越來越大化,同時地也越來越精細化,其實這也是手機 娛樂 化的一個體現。是因為以前手機的屏幕大小以及解析度已經滿足不了越來越快的 娛樂 軟體。又當初諾基亞的2.0寸屏幕到現在常規5.5屏幕,一動不動就是5.8-6.2屏幕。同時地還為了滿足更多的 娛樂 需求還研發了屏幕更大的平板電腦。其實說到底,平板電腦就是屏幕更大的手機,但是卻沒有手機的便攜性。同樣地,你要買的手機尺寸多大?怎樣才是最佳?具體的還是看你自己。例如,你是一個女孩子,但是卻要買到6.2的手機(排除手比較大)那麼用起來卻是很吃力的。這些就是那些比較喜歡小屏幕的用戶,當然目前最新機子上面最小的僅僅是4.7或者是5.2。可以說目前的小屏幕手機到了這樣的尺寸。同樣地,也還要看你的具體使用場景,追求手機的便攜性和單手操作體驗。同樣地對大屏幕,可以容忍到它的便攜性和單手操作體驗極差;追求大屏幕帶來的更好的視覺感受和操作感(不易誤觸)。
所以如何挑選屏幕還是要看自己。
針對這個問題,吉普認為沒有「最佳尺寸」,只有「更適合」尺寸。吉普認為,每一位同學對屏幕尺寸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同學喜歡6英寸的屏幕,他可能認為6英寸屏幕能帶來超強的視覺震撼,有同學認為5英寸的屏幕就是最佳屏幕,因為它可以單手操作。
從無屏的大哥大到功能機,我們看到手機屏幕的誕生,從功能機到第一代iPhone,我們看到3.5英寸的iPhone就算是超大屏了,然而人們的需求總是欲求不滿,屏幕越做越大,反而越受歡迎,從3.5英寸、4.0英寸、5.0英寸一直發展到現在甚至7英寸的屏幕出現了。
多大的屏幕才最佳呢?其實沒有一個明確地答案,改變了手機的操控習慣的喬布斯曾認為4英寸的屏幕是最佳的屏幕,為什麼呢?因為4英寸的屏幕,使得蘋果iPhone手機能單手操作。可隨著喬布斯逝去,庫克改變了這一戰略,首先推出了4.7英寸蘋果iPhone 6以及5.5英寸蘋果iPhone 6 Plus,結果是什麼呢?銷量暴漲,可見市場對於大屏手機的需求是有多高。
而為什麼會有7英寸的屏幕呢?有同學向吉普反應過,因為7英寸的屏幕,在看視頻的時候,會更舒服,不怕誤觸,就怕攜帶。就連華為、三星這些手機大廠,都為推出了相應的大屏系列,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華為Mate系列以及三星Galaxy Note系列。
吉普個人的感覺是:4.7英寸的單手,5.0英寸的剛剛好,5.2英寸的單手極限,5.5英寸的有點大,5.8英寸的大屏爽,6英寸的得靠雙手。所以選擇自己使用最舒服的屏幕,才是最佳的屏幕。
既然大屏是用戶的需求,單手操控也是用戶的需求,所以手機廠商開始講究屏佔比,開始講究比例問題,在保證屏幕大的情況下還保持很好的握持感,所以18:9的全面屏、19:9的劉海屏來了。通過對比普通屏幕,我們會發現,全面屏、劉海屏雖說在橫向寬度上沒有差別,可以單手握持,但在機身長度上變得更長了。
而高屏佔比的智能手機,除了可以擁有大屏幕,還能很好的握持感,像蘋果iPhone X盡管擁有5.8英寸的屏幕,在機身三圍上與iPhone 8相似,僅大了一點點。
如果您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幾乎人人都喜歡大屏手機,尤其是美女們,纖細靈巧的手指在大屏上滑來滑去, 刷微信、刷微博、看電影、看小說、玩 游戲 ,感覺就特么爽!
然而,這種爽就像某些人吃辣椒一樣,這頭過癮了,但那頭難受。
你想啊,美女們的小手握著又大又重的大屏手機,會不會給手部增加沉重的負擔?時間長了,慢慢就會引發 「手機手」, 醫學名曰 「腱鞘炎」。
其實,不止是美女,很多人在長時間玩手機後,都會手腕酸痛、拇指僵硬,嚴重的甚至整個僵掉,無法握持任何東西(有些手機就是這樣摔壞的)。
腱鞘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腱鞘是包繞肌腱的雙層管狀結構,就像劍鞘包著劍一樣。腱鞘里有少量滑液, 具有潤滑和保持肌腱活動度的作用。
當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復、過度活動時,肌腱和腱鞘頻繁發生摩擦,導致水腫、纖維性變,引起內腔狹窄。當肌腱在狹窄的腱鞘內活動時,就會出現疼痛和運動障礙,這就是腱鞘炎。
腱鞘炎嚴重時,甚至你都不需要擺出任何姿勢,拇指就感到疼痛,活動受限,甚至「麻木不仁」……
現在該知道了吧, 手機屏幕並不是越大越好。
那麼,小巧的手機是不是就更好呢?也不是,因為 手機越小輻射越大 !
手機廠商為了降低電磁輻射,通常會在手機內部設一個金屬屏蔽層,以將除天線之外的電磁輻射轉換成熱能消耗掉。如果手機過於小巧,就要在金屬屏蔽層的大小上作出犧牲,導致其對電磁輻射的過濾功能減弱,危害人體 健康 。
說到這里,「終極問題」來了: 手機大了易患腱鞘炎,手機小了會加重輻射,那麼到底多大的手機最合適呢?
很簡單, 手機寬度最好不要超過虎口到食指中節的距離。 對於美女們來說,較適合的還是選 手機屏幕在5英寸以下的 。
順便科普一下,怎麼計算手機屏幕大小?
屏幕尺寸一般用對角線長度表示,單位英寸。1英寸 = 2.54 厘米。
如 5 英寸屏幕,對角線長度 = 12.7 厘米。
懂了吧?
本人正在用十寸手機發此文(華為m5青春版10.1),根據使用各種max,平板,7寸,7.12,8.4等各種屏幕手機的經驗。最佳尺寸應該是10寸左右。女人銷售,7寸可以單手握持。男人大手,8寸可以單手握持。9到10寸需要單雙手握持。7,8寸的手機雖然比起5到6寸的手機算大,但比起9到11寸就小了。手機大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看電視電影,字體大尺寸,看更多網頁內容,演示說明,文字操作,看書pdf,辦公表格等。用過大手機的人,沒人願意換小的。大手機的主要問題是偏重,7到8寸可以放褲包,更大的必須專門的套,最好有背包,平板配套已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