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盲井 | 掩埋在沉默和黑暗之下的罪與罰
2003年初,李楊幾乎是橫空出世。
華語電影剛經歷了值得紀念的一個時刻,2002年12月,《無間道》和《英雄》先後在香港和大陸上映。前者在香港電影的滑坡中振臂一呼,成就了港片的落日輝煌;後者拉開了內地大片時代的帷幕,它的製作經驗和宣發手段成為標桿。
也是在這一年,李楊背著處女作《盲井》的膠卷飛到德國,托一位朋友投往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青年論壇,因為沒有錢,他帶著海報自己去街上貼。為他對接媒體的公關是一位叫理查德的法國人,李楊說:你幫我找20家媒體吧,別找40家了,我只能付一半的錢。
最終理查德給李楊找來40家媒體。當年,這部成本300萬、由李楊獨立製作完成的電影,獲得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根據劉慶邦小說《神木》改編的《盲井》發生在礦區,兩個礦工宋金明和唐朝陽誘人下井製造意外事故,再找礦主私了賺取大筆賠償金。在一次誘騙農村少年後,合謀者之一忽生惻隱之心,最終兩人互相殘殺而少年脫逃。令人頗為震動和震驚的是電影的粗糲,李楊幾乎把「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搬上了銀幕,他為此跑了幾十個礦井,差點送命。
就這樣闖進了電影圈。日後人們將李楊歸為無法歸納的「第六代」導演中的一員,作品擁有「偏執於寫實形態、關注草根人群」的氣質。這是他第一次拿電影打量底層,於是確信,「我就要拍像《盲井》一樣的電影,別的我就不做,非常生硬的。」
在《盲井》里,導演全程採用第三人稱鏡頭視角,以觀察者的身份講述故事。同時在影片當中也沒有加入任何的配樂,使得整體的影像風格平淡如水。在這些犯罪團伙的眼中,殺人詐騙只是養家糊口的手段罷了。而或許這就是李楊的目的,以「生活化」的寫實手法展現普通人中從未感受過的黑暗。
面對質疑,李楊說,這不是中國的陰暗面,怎麼是中國的陰暗面,是我們人性的東西,人性的冷和暖,人性的善與惡。
宋金明和唐朝陽們是可恨的,弱勢群體何苦為難弱勢群體,但抱著「你同情他,誰同情你」的想法,他們會在和受害人嘮家常的不經意間送人「回家」,完成任務後,很隨性的將骨灰倒入抽水馬桶,對生命的漠視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但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在被害人面前,宋金明和唐朝陽是欺騙感情謀財害命的惡魔,在家人面前,他們成了掛念妻兒用一己之力撐起一個家的男子漢,在開著轎車在大街上亂按喇叭的暴發戶罵罵咧咧時,他們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和大多數無錢無勢的底層人民一樣,選擇了天然的隱忍。
任何微小的個人悲劇都是整個大時代的產物,小時候的宋金明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因為家裡窮,不得已輟學了,成家之後的他為了養活家庭,外出打工,每掙一筆「黑錢」就全寄回家裡,過得很節省,但在為數不多的幾次走進公用電話亭時,除了關心家裡的事,他不會忘記叮囑兒子好好上學,這是中國式農民工父母對遠在家鄉的兒女的「叮囑式關心」,自己苦點累點不要緊,只希望孩子好好上學,有機會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總的說來,宋金明代表著一個隊伍龐大的群體——從遙遠的家鄉來到城市打拚奮斗的農民工們。唐朝陽呢?在宋金明和元鳳鳴掏錢捐給路邊乞討的孩子時,他說,「這肯定是假的」。
在影片中有好幾處這樣的對比,雖然一起做著謀財害命的事,但唐朝陽比宋金明更加兇狠殘忍,在他的觀念里沒有善惡對錯也不問是非,只要是擋著他發財的,都該死。人之初,性本善,電影里沒有關於兩人如何走上這條路和之前經歷的介紹,但看到唐朝陽如此泯滅人性,不禁會想,一個人究竟經歷過什麼才會變得如此陰暗?好像任何東西都不能泛起他情感上的漣漪,他是活著,但又好像早就死了。
有人說,李楊的電影不看會遺憾一輩子,但看過卻不忍再看。
《盲井》把隱藏在深井裡的黑暗拍出來給你看,導演李楊說「不能全部都是歌功頌德的影片,總該有那麼一兩個人站出來,關注一下真正當下人民的生活,而不是虛假地敲鑼打鼓。」他把一直都在卻總是遮遮掩掩的傷口徹底撕開,暴露在陽光下。或許你不是礦工,也不算農民工,你的生活離影片里描述的場景很遠很遠,但在大多數人追求「娛樂至死」時,總該有那麼幾個人違逆潮流。
為了拍好《盲井》,他從北京火車站出發,坐慢車,一站停一站下。從河北到內蒙古再到寧夏,接著回到陝西,之後又轉道河南,每到一站就下車去小煤窯探訪。而電影中每一個戲劇化的故事,都是由真實的案例在背後支撐。
時間在走,李楊,卻好像停在了某個地方。
他批判的始終是民眾單薄的法律意識、看客的冷漠與制度的缺失,鏡頭聚焦的始終是中國社會最現實與最醜陋的畫面。
影片的開頭,宋金明拿到元鳳鳴父親的骨灰盒之後,轉眼就把骨灰倒進馬桶里沖掉了。很平淡的一幕,卻道出了萬千凄涼。在那個刑事偵查和信息都不那麼發達的年代,客死他鄉有誰知?
而元鳳鳴真正意義上的「成人禮」,不是那位一百塊玩一次的小姐,而是來自這個殘酷社會血淋淋的教訓。
《盲井》最終以一個輕描淡寫的長鏡頭作為結尾,煙囪里冒出滾滾黑煙,融入晴朗的天空里。
彷彿所有的罪惡煙消雲散,但又好像落地生根,隨著都會重新冒出新芽來。
B. 電影盲井裡的二叔是誰扮演的
「二叔」宋金明是由演員李易祥扮演的。而李易祥也憑借在電影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第2屆曼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盲井》是李楊執導的劇情片,該片由王寶強、李易祥、王雙寶等主演。
該片是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該片於2003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農民唐朝陽(王雙寶飾)和宋金明(李易祥飾)發家致富的招數是,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的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親人」殺死,再找礦主私了。兩人在火車站盯上16歲的懵懂農村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後,故伎重操幫其辦了假身份證,更名後元鳳鳴「成為」宋金明的侄子。三人來到新一家小煤礦成為挖煤工人,元鳳鳴的好學、純朴、天真與體貼常令宋金明想起自己正在念書的娃子,生出惻隱之心遲遲不肯下手,與唐朝陽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終二人火拚死於礦井中。
C. 盲井盲山盲道哪一部評分最高
盲井評分最高的。
盲井獲得了絕好的口碑,其豆瓣評分達到了八點七分,由於題材敏感,再加上私自參與柏林電影節評選,盲井並未能夠獲得在大陸上映的機會。
四年以後,盲系列的第二部盲山講述的是一個女孩被拐賣的故事,在市面上,它流通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的結局是被拐賣女孩最終走出大山,而另一個則是女孩被逼無奈之下揮刀向仇人砍去。
D. 電影盲井中的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電影《盲井》中的女主角叫小紅
電影《盲井》中小紅被生活所迫,靠出賣自己的色相和肉體過活,一次「工作中」遇到元鳳鳴,後來在郵局也遇到過一次。
電影《盲井》在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奪得銀熊獎,在電影中飾演小紅的青年演員安靜,憑借出色的表現為該劇增色不少,也因此被眾多國內外觀眾所熟悉。在電視劇《幸福胡同》、《無路可逃》、《保衛婚姻》以及2007賀歲劇《我用真心換真情》中,安靜均有尚佳表現。
(4)電影節盲井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柯瑞傳播出資拍攝的20集電視劇《婦道》將於10月25日在重慶開機,劇組主創人員已先期趕往片場進行准備,安靜將在劇中出演女一號「陳秀」的閨中密友。
據劇組人員透露,當初在挑選演員時,劇組主創人員一致認為,演員安靜的條件不錯,很適合出演「藍玲玲」這個角色,她不但具有靚麗的外形、幽雅的氣質,而且演技方面也是可圈可點的。
面試中,安靜對「藍玲玲」的人物性格、內心情感等方面分析相當透徹,導演和編劇都很滿意,可見安靜本人也是事先做足了功課。
據介紹,「藍玲玲」26歲,與「陳秀」同齡,是高中時的同學,成為最親密的好友。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畢業於醫學院,是一名婦產科大夫。她冷靜,理性,對女人充滿悲憫。曾經有過一次婚姻,因為相愛而結婚的前夫,卻因為她不是處女,一直耿耿於懷。「藍玲玲」不願意在兩人無休止的傷害中將曾經的愛一點點蠶食掉,她毅然選擇了離婚。她也渴望愛情,渴望婚姻,但卻不再相信婚姻,她把受傷的心包裹起來了,但她關愛朋友,關愛親人。
E. 盲井這部電影都獲得過那些獎項
(一)盲井這部電影是由導演李楊導演,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該影片題材來源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 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
盲井這部電影獲得的獎項主要有: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熊將最佳影片(提名)、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獎(李楊),第四十屆台北金馬影展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改編編劇本、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王寶強)。
F. 電影<<盲井>>的主要情節是
《盲井》Blind Shaft
導演:李楊
時間:2002
主演:李易祥/王雙寶/王保強
片長:92分鍾
地區:香港
劇情: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礦區的故事,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他們先是將打工者誘騙到礦區,然後將打工者害死在礦井下,並製造事故假象,再作為死者家屬向礦主索要賠償,他們一次次得手,金錢似乎已經讓兩人的喪盡了天良……但在一個小男孩成為他們的目標之後,其中一個謀殺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在施害與保護之間他難以取捨,最後相互殘殺在深深的礦井下。
德國留學自籌資金拍攝處女作
導演李楊1959年生於西安,1985年至1987年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導演系,後到德國留學,先後就讀於西柏林自由大學藝術系、慕尼黑大學戲劇藝術系、科隆電影電視藝術學院導演系,獲碩士學位。主要作品:記錄片《婦女王國》(1991),記錄片《歡樂絕唱》(1994),記錄片《痕》(1996)。2002年,他自己籌資拍攝了電影處女作《盲井》,該片獲得2003年柏林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
演員:
李易祥,曾用名李強,1992年至1996年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演出的影視作品有:電影《盲井》男主演,電影《車四十四》,電影《百花深處》,電視劇《都市名片》飾出租司機馬小弟,電視劇《千秋家國夢》飾魯迅,電視劇《征服》飾金寶等。青年演員王保強更是憑藉此片獲得40屆金馬獎男配角的提名。
人性深處的黑暗和覺醒
影片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該小說曾榮獲2002年老舍文學獎。中國各類媒體報道,每年中國死於煤礦事故的礦工有很多,但更多的人是在設備簡陋、保護設施缺乏的私人黑礦上工作,生活極端艱苦。影片沒有描寫這些礦工,而是描寫了兩個被人性黑暗湮滅的騙子,利用礦工然後殺死他們製造假象,從而騙取傷亡費的故事。影片因此從更深層描寫了人性內心的丑惡和黑暗,這似乎和直接殺人劫財沒有區別,但更為醜化了人性的一面。不過,當他們又要故技重演時,一個人因為良知未泯而與另一人雙雙死於礦下。在影片的結尾,又給予了一絲人性的亮光。
一部低成本影片
推薦度:★★★
據說攝制組在一個煤礦里剛拍完影片出來後,那個煤礦就倒塌了。影片是導演自籌資金拍攝的,為了拍攝該片險些讓他破產。但是柏林影展的銀熊獎項給予了這部影片鼓勵,相信導演可以開始繼續他的導演生涯了。影片多採用中近景拍攝,可能是因為在小煤礦里施展不開的緣故吧。導演請的是德國剪輯師幫助剪輯,剪輯是影片較為出色的地方。
G. 盲井的介紹
《盲井》這部影片是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的,由李楊指導,王寶強、李易祥、王雙寶等人主演。其原型是1998年潘申寶,余貴銀團伙偽造礦難殺人詐賠,共致死52人。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該片曾獲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等多項大獎。
H. 電影《盲井》,一邊被廣電總局封殺,一邊斬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在中國,有一名導演叫李楊,拍攝了一部電影叫《盲井》,也許大家不認識這名導演,也沒聽說過這部電影,但就是這部由一名默默無聞的導演拍攝的小成本電影,在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擊敗了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斬獲當年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當年卻被廣電總局封殺,成了一部地地道道的禁片。
影片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該片由「雙王」主演,王雙寶與王寶強,彼時的王雙寶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京劇武生,只在幾部小影片中客串過路人甲,直到2009年參演寧浩執導的《瘋狂的賽車》,才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早年的王寶強更不用說了,北影門口常年蹲守的龍套專業戶,能賺夠飯錢就很知足了,票房號召力更是無從談起。
總之,當時這部影片無論從導演,還是主演都是默默無聞之輩,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人,拍出了一部經典之作,幾位主創人員也隨之名聲大噪,在隨後的十幾年裡,確實成為中國電影圈名氣響當當的人物。
電影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個發生在中國煤礦中的故事,主人公老唐與老宋是外出務工的同鄉,兩人在一處礦井辛苦工作,本應該淳樸老實的兩個人,背地裡卻干著喪盡天良的違法之事。他們專門以介紹親戚為名,將陌生人帶入礦井工作,並在四周無人時將「親戚」殺掉,並謊稱是礦難要求礦主索賠撫恤金。這種事兩人不知幹了多少次,已經輕車熟路,每次都能從礦主那訛到幾萬塊錢。
與老唐不同,每次贓款到手後,老宋都會把大部分寄回家裡,因為老宋有一個在上學的兒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能有出息,正是老宋的一絲良心,也換來觀眾一絲的惋惜。
而老唐拿著錢直接去了KTV,唱的這首「 社會 主義好」真的可以頒個「Kill歌之王」大獎,銀瓶炸裂之感直沖天靈蓋兒。
幹完這票,二人像往常一樣,計劃著下一單買賣,一天他們在街上遇到了輟學打工的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二人誘騙小元當礦工能賺大錢,單純的小元信以為真,還認了老唐作大哥,就這樣二人帶著自己的「親弟弟」來到礦井工作。
小元是個愛讀書的孩子,只因家裡付不起學費,只好輟學外出打工,這一點被老宋看在眼裡,有了惻隱之心,不忍加害小元。
在老唐的威脅下,老宋提出讓小元享受一次男歡女孩之後再下手,這樣自己心裡能好受些,於是便有了寶強大膽的表演。從寶強出鏡的尺度來看,其強大的敬業精神也預示著今後一定是個敬業的演員,一定能大紅大紫,一定不會只是個北影門口的龍套客。
故事最後,老唐即將動手時,老宋還是於心不忍,為救小元,與老唐在礦井中同歸於盡。
就這樣,小元的「親哥哥」死在了礦難中,而他順利從礦主那領到幾萬塊撫恤金,這個結尾極具諷刺性,真是傻人有傻福,不禁讓人聯想到《天下無賊》中的傻根。
這樣一部超級敏感的現實題材影片,在當時被廣電總局封殺也能理解,畢竟為了反映真實的底層生活,展現人性的本質,全篇電影對白有幾十處臟話、葷段子與過度寫實的生活畫面,想要通過廣電總局審查基本是天方夜譚。
但從電影質量來說,《盲井》絕對是一部經典作品,能夠斬獲柏林電影大獎也不足為奇了,作為中國第一部反應 社會 底層煤礦工人生存現狀的現實題材影片,為了生存、為了活著,不惜拋棄人性、拋棄理性,將人性最真實最醜陋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也許大家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會很詫異,為什麼在我們國家會發生這種事?但每一個經歷過 社會 磨練的的人又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生存就是這么的現實與殘酷。
《盲井》拍得很真實,以至於讓人覺得電影沒有傳遞什麼價值觀,沒有影射、沒有寓函,只是用普通的拍攝展現出最真實的現實,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呢,相信每個看過該片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答案,這就是現實題材電影的魅力,也是中國電影才有的光明未來。
I. 盲井真實人物原型現況是怎麼樣的
這片子的原型來源於1998年的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的曝光,這些人通過把人帶到小煤礦里,人為殺死後,偽造礦難現場,以此來威脅礦主賠付高額撫恤金,拿到撫恤金就同意火化屍體,之後找地方把骨灰隨便一扔,再尋找下一個目標。最先發現案情的是江蘇徐州。
《盲山》中李楊導演借人性之盲的描繪,冷靜刻劃內地封閉民智,批判中不失憐憫反思。布滿實感的故事將法律盲點、人心暗黑盡現銀幕,令觀眾無不啞然。影片在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國外媒體和觀眾的好評,對此雖然有30%的觀眾表示影片的題材滿足了國外觀眾的獵奇心理,不過仍然有67%的觀眾表示影片本身的質量的確不錯。
J. 評分8.7,王寶強的電影處女作,《盲井》直面人心的黑暗,為什麼這么說
盲井未能上映主要因為裸露鏡頭和反社會言論,故事比較負面不積極,礦工唐朝陽(王雙寶飾)與宋金明(李易祥飾)發家致富的道路並不是親親懇求工作,而是通過用鐵鎬錘死自己的」親屬「繼而偽造」安全事故「謊稱冒頂、坍塌。而在那個年代,煤礦主為了息事寧人,畢竟那個時候為了錢,安全措施都不合格,雖然關系已經打通,但畢竟死了個人一查一個准,派人封住出礦的路,防止報案,找他們私了。因為死去的「親屬」是唐的弟弟,礦主給唐一筆撫恤金,讓他負責料理身後事。拿到安家費,兩人拿著錢匯給家裡,剩下的二人為了滿足自己私慾而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