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山河故人》賞析
《山河故人》的敘事結構選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個時間點,講述主角張晉生、沈濤、梁子等人或因為感情、或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終離別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離合為主線,片中離別的場景隨處可見。
無論是好友為爭奪愛人反目、夫妻彼此感情失和而離婚,還是年邁的老父親突然因病逝世、親生骨肉遠走他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被逐漸放大,進而引發觀眾共鳴。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這句印在電影《山河故人》宣傳海報上的台詞。
將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歡聚與離別凝聚起來,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動人心弦,讓眾多觀影者開始反思自己對於父母和家庭的關系越是關系親近的人越容易彼此傷害,比如父母、愛人;父母在不遠游已經作古。
離開了山河的人們不知是否也會與故人越來越遠;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回家的鑰匙。而除了關注小人物的故事,這三個時間點的生活狀態描繪,也暗含著對於過去、當下、未來的對比、想像及思考。
相關信息
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只能鬱郁離開。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
由於沈濤的父親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他。2025年的澳洲,Dollar長大,在中文學校學習,認識了張艾嘉飾演的老師,老師與前夫離婚後,也處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中。
恰好與進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靈相通,兩人發生了一場忘年戀,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他已經想不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
㈡ 《山河故人》真正含義是什麼
《山河故人》長大的真正意義,是學會做自己內在的父母。
電影《山河故人》中有這樣一句話:「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我們與父母,也是如此。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與父母和解,但是,沒關系,你可以在怨恨父母的同時,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影片分析:
影片中的感情線變轉得很快,而電影里的每個角色隨著時間流逝和空間的變換,沒有一個人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女主沈濤年輕時她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中年以後和時代脫節,失去了兒子的撫養權,老了之後見不到孩子,也沒有了親人;張晉生縱有家財萬貫,到老身邊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和唯一的兒子交談還得用谷歌翻譯。
兒子張到樂作為一個中國人他不會說漢語,喜歡上了年齡可以做自己母親的漢語老師,母親的模樣也模糊得一點影子沒有,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那些與時代有關的變遷、別離、逃避、出走甚至死亡,從1999到2025,從汾陽到太原,從太原到澳洲。人與人、人與故土、人與時間的情感。在恍若隔世的跳躍著的時光中,電影帶給我們感動與思考:關於婚姻,關於親情,關於愛情,關於時間與空間,關於牽掛與別離。
㈢ 誰有《山河故人》電影資源,跪求百度鏈接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cLb9mQjH5nrlc7eAz-UudA
提取碼:dcip
《山河故人》(Mountainsmay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該片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2015年該片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並獲得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㈣ 山河故人 講的是什麼
該片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
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只能鬱郁離開。
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由於沈濤的父親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他。
㈤ 電影《山河故人》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為什麼中外評價褒貶不一
《山河故人》講述了煤礦主張晉生、小學老師沈濤、梁子等人愛情與親情的命運旅程,由相聚到最終離別的故事。中外評價褒貶不一是因為這部影片是一部文藝片,文藝片在國內沒有市場。
《山河故人》通過賈樟柯的藝術拍攝手法,想要呈現給觀眾的是美好的人類情感,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這部文藝片雖然在國外斬獲了不少的大獎,可還是在國內遇到了叫好不叫賣的情況。《山河故人》將幾個故事拼湊一體,讓人物塑造缺乏實態,情感倍感空洞,呈現的是一種西方苦難鬥士的形象,這樣的電影在國外可能會大受歡迎,在國內卻讓人覺得劇情乏味,敷衍了事,讓大家感嘆賈樟柯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賈樟柯了。
㈥ 《山河故人》,一部不可多得的寫實電影
好久沒有在看完電影後有那麼強烈的一種沖動,想來寫一寫影評。國內久違,如之前《白日焰火》,現在當紅的《老炮兒》這種現實感尤強的電影。《山河故人》確實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整部電影看下來,很多都只是平平的記敘,但又無時不刻不發人深省。以至於我真忍不住連看了三遍。
本片最開始讓我感覺奇怪的事它的畫質和畫幅比例變化,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文件有錯誤,看完之後才發現依次是4:3->16:9->21:9這三個比例,而其畫質也是跟隨這三個時間段而變化,有一開始的類似於膠片類型到之後的高清HD,都象徵著時代變化。雖然條件上去了,但是又有什麼用呢?很多事還不是改變不了的。
濤身邊的兩個男的我覺得形象一點來說,就像是麵包和愛情,而她恰恰是選擇了麵包。如同現實生活中拜金主義的隱喻。在火車山,濤說她談戀愛了,對象是晉生,問父親意見,這顯然不是父親希望聽到的,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做決定。」此時的父親恰恰是代表了現實社會中的一大類人,想表達某種諷刺。
第二部分開頭,雖已是2014年,合影卻用的是老式相機,照片拍完,梁子呆留在原地,被時間所定格。之後他由於長期從事礦工這一職業得了重病,緊接著便是囚禁在籠中流淚的老虎這一鏡頭,這不正是梁子當時自身的寫照嘛,擔仍有一種困獸猶斗的感覺但最終還是敵不過現實。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他是怎麼也到不了本片的第三部分2025年。
列車的那個鏡頭,看到之後,不知怎麼心裡異常的溫暖。隨著之前電影的鋪墊,能猜到這一步的安排。但我卻一點也不失望,總感覺沒有比這更好的續寫了。而這之後的一句話,「車慢一點,媽媽陪你的時間也多一點。」之後便只剩下了火車行進的聲音,無需其他附加聲音的鋪墊,一切顯得那麼真實。
2025年,孩子到樂已長大成人,但張口閉口剩下的只有英語,對於自己的母語卻要可笑的上中文課來學!孩子與爹的交心對話還要請來老師當翻譯。多麼的荒誕可笑?結合現實社會,有多少國人也做著這種忘本的事呢?這也是對當今社會的一種批判。接下去是我最意想不到的一個故事情節,到樂和mia有了一段忘年交,可能真的是太久缺乏母愛的呵護了吧,或者真的是有「他鄉遇故知」這種感覺吧。不得不提一下,你們有沒有發現,第三段中已經沒了到樂後媽的蹤跡,現實就是這樣,在晉生風光的時候,出現了這個女人;在他落寞,偷躲到澳洲的時候,這女的也離他而去,緣由我就呵呵。
首尾呼應的《Go West》舞蹈,接的是恰到好處,頓感韶華已逝,人生百味,相同的人、相同的地、相同的歌曲,山河依舊,但已物是人非。
本片還有許多令人揣摩之處,我就不一一講了,比如飛機的失事,由於前面是在操辦婚事,這一情景似乎更像是在預示之後婚姻的不幸;被困的卡車與人們的反應;兩個拿著關公刀的男孩的片段;陪著濤一路走來的拉布拉多犬;再次見那本已積滿灰塵的請柬等等。
最後來看這句宣傳詞: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我就不多說了,自己慢慢品味吧!
㈦ 誰有電影《山河故人》的資源,百度雲,360都行,麻煩給我傳一下謝謝。
《山河故人》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VAwuIhN_MTrh-NtHCTX8KA
《山河故人》(Mountainsmay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
㈧ 山河故人影評
物是人非,山河猶在
——評《山河故人》主題
影片《山河故人》是由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導演借用三個時間和三個空間維度分別講述了自己對故鄉、故人的深切情懷。電影用平淡的敘事口吻,卻在細節上處處體現作者的用心並打動觀眾,它將個體生命經歷悄無聲息地融入時代長河,歷經歲月洗禮,又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時光似水流年,在時代的洪流里靜默中穿梭,改變的是故鄉的人,不變的是猶在的山河。
一、鄉土中的家國情懷
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分別給我們對故鄉、故土之情做了最好的詮釋。三個人的名字早已說清了三個人不同的命運。濤兒,濤聲依舊;晉升,發財升高;梁子,山間樑柱。
濤兒始終呆在家鄉,她見證了流年歲月里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這片土地賦予了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她的事業和她牽掛的人。她的留下是紮根於故土的留戀,是鄉土中的家國情懷。
晉生是時代的弄潮兒。他不斷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在時代的最前端行走。然而,作為時代寵兒的他,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和對金錢利益的追求,即使生活在發達的澳洲,也因不會英語而與澳洲主流社會脫節,最終還是選擇在自己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生存,與自己周圍的老同鄉聊天度日,訴說著對故鄉的思念。
梁子,一個淳樸憨厚的礦井工人,他在得知自己一直愛慕的濤要嫁給張晉生時,他最終選擇離開汾陽這個傷心之地。他漂泊到了河北邯鄲,在外地繼續礦下謀生,使他重返故土的是他的肺病。由於病情惡化,走投無路時的他,最終還是回到故土。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空下,理應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在《山河故人》中我們看到的是在時代變遷下的人們對故土的思念,是文化回歸,是故土中的家國情懷。
二、 電影符號里的山河回憶
「當愛已成往事,文峰塔挺立,山河猶在」。整部影片除了人物與故鄉的矛盾拉扯出了對家鄉的思念,還從各種不同的場景中展現了人們對山河的回憶。影片的三段,分別講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而相應的,電影的畫幅也對應了4:3、16:9、2.35:1的三種比例,導演用畫幅和比例來講述時間線,以此來訴說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讓觀眾去尋找其中的「山河」和「故人」。
片中一頭一尾舞蹈呼應,同樣的節奏,不同的內涵。從洋溢的舞姿到穩重的步伐。舞動著的是對歲月的致敬,對往事的回憶,對故土的留戀。佇立的文峰塔在傲雪中靜靜地看著滄海桑田,世代的變幻,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成為了故土的回憶符號。一小串鑰匙聯系了梁子與濤兒的愛情和友誼,聯系著濤兒對孩子的懷念與不舍。它打開了梁子多年的心結,打開了Dollar未來故鄉的追根溯源,打開了每一個人對故鄉的回憶。
三、物是人非,文化依舊
從昔日的友好夥伴,到最後的山河崩裂。裡面的每一代人都經歷了迷惘,躊躇與改變。在「過去」的段落中,梁子是生活在過去迷惘的人,濤兒是在未來與過去中躊躇的人,而晉生是擁抱未來改變的人。在「現在」的段落中,濤兒是留在過去的故人,晉生是躊躇的人,Dollar是擁抱未來的人。最後到了「未來」段落,晉生是留在過去的人,Dollar是在躊躇中徘徊的人,而擁抱未來的人可能已是其他人了吧。這三段的「變」與「不變」是對英文片名「Mountains May Depart 」的最好的詮釋。即使三角形在穩定,經歷了浮生滄桑後也會經歷崩塌與分離。
我們能感受到片中主人公經歷的每一個段離別後滄桑巨變中帶來的湊砣歲月,同時,也能感受到每一個人在時代發展下對故土深沉的愛。我們都無法留住曾經和過去,但深藏於我們中國人心中的文化根源會傳遞下去。從宏觀的鄉情,聚焦到一把鑰匙的傳承,細膩中流露出文化的堅守。即使物是人非,但文化依舊傳承。
時代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事情看似不變,實則又好像改變了不少。在當代中國物質快速發展,人們的舊有情感也在快速消逝的圖景中。當我們保持自己真實的內心,珍惜每一個階段陪你走過的人。雖然在物是人非的快節奏生活中,也能找到那屬於自己的山河與故人。
㈨ 《山河故人》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看完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正是陽光燦爛的晌午,但周圍的壓抑感覺揮之不去,感覺天都是陰暗的。這種感覺像足了2004年在北京新東安看賈樟柯導演的《世界》,他是攜此片參加北京的電影展,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賈科長的電影,偌大的電影院就我一個人,看完電影出來,眼睛裡都是黑白兩色,正值北京的冬天,縮緊了脖子,但心裡心外都是冷的。
電影里的陰冷,浸入骨髓。這就是賈導演電影的魅力,這也是賈大導演為什麼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歡的獲獎電影專業戶,絕不是只會抖落祖國的陰暗去給外國人撓癢癢肉,拍電影講故事的能力絕不是浪得虛名,電影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它就在哪裡,也許它沒有打動你,也許我們也說不好,但它,就是獲獎了。
我們中國觀眾可憐的,知道很多中國的電影得獎了,才能走進電影院給它捧個場,有時候感覺捧錯了,看不懂,出來就罵娘,國語電影的確傷人太多,這也怪不得觀眾。《山河故人》也許還是觀眾出來罵人的電影,電影的節奏和講述故事的風格和我們習慣的「現代」快節奏的電影差別太大,故事溫吞緩慢,連人與人的對話都貌似慢了半拍。我以前回家,父母的電視總是戲劇台,對家鄉豫劇痴迷但看《變形金剛》能睡著,我以前不理解,慢慢現在年紀大了,看著《山河故人》看得如此入戲,自己不覺,身子出來,但影子還留在影院。
自己回來,一遍一遍的聽葉倩文的的《珍重》,腦子里場景是賈科長坐在車上,一遍一遍的聽著這首歌曲,忍受著司機看他俗不可耐的表情,賈導演就這樣在車上把先有名字再有劇情的《山》變成了銀幕故事。實際上整部電影就是這首歌曲的擴展:
「盼望世事總可有轉機
牽手握手分手揮手講再見
縱在兩地一生也等你----」
「一徑寒色雲滿地,半壁河山人歸來」電影處處呼應,形成了環,這也是電影在劇本方面精雕細琢的表現。無論是開場的舞蹈,還是電影中的鞭炮,從三角函數開始,到煤礦,煤價,槍支,鑰匙,狗,煙火,主持,加油站,德國汽車,餃子,連小到梁子房子裡面的酒瓶和喜帖,在電影中都是反復出現,當沈濤決定嫁給張晉生時,一架播撒種子的飛機墜毀在她眼前,這其實就預示沈濤的人生大戲以悲劇落幕,這世事的無常,更在第二段故事中成為梁子經過時,路邊燒紙錢的母子的因,這因由沈濤見證,果卻和梁子擦身而過。
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從冰封始到消融末,以三次出現的《珍重》為線,我們為什麼喜歡老歌,因為老歌帶給我們記憶,記憶過去時光後面的故事。歌曲是從屏幕旁邊的喇叭發出來的,但我們都願意相信,歌聲從CD機,從iPod,從未來的音響發出來,耳邊就又想起就濤的山西話:這個歌曲好聽呢,好聽---
這聲音見證時間,從過去到未來,屏幕從小到大,每個人的故事看似不一樣,都是在不同的人身上重復而已。遵循能量守恆定律,情感似乎也如此,缺的部分會以你不知道不能預見的方式出現,無論你是否接受。導演刻意的細節和稍有突兀的鏡頭轉換不影響整部的觀看,還有他欲說還休的講述風格。
我們其實不用糾結《山河故人》故事的真實性代表性,也別介意女主嫌貧愛富,男主始亂終棄,更不用介意未來的老少不倫戀,這都是導演對故土山西以至於中國的感性反射,反射在他的電影中劇本里,杜撰故事並沒有紀實性的隱喻或者象徵,而處處都是海明威「冰山原則」。電影「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畫面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比如說在火車上,濤對父親說:我處了了一個朋友。當父親聽到是晉生的時候,面無表情的去打水,下一個鏡頭是父親孤寂的抽著煙,而女兒歡快的唱著歌,而回想,在雜貨店,父親看見梁子來,趕緊避嫌,到父親去世女兒哭得如此傷心,仔細一想,才看明白父親的心願希望女兒嫁的人是梁子,父親對女兒的保護縱容也成了女兒悲劇人生的因,也成為自己在悲憤怒中猝死的果。這樣有思想的鏡頭,也只有你細細評味才想得明白,這種「簡約」的電影語言上刪掉了導演對觀眾所有的解釋、探討,沒有我們常見的電影炫技的華麗外衣,你不入戲慢慢觀看,還真得看不懂《山河故人》
這種賈樟柯導演駕輕就熟的「經驗省略」也許很對國外評委的口味,但國內觀眾接受起來就稍微困難些,導演認為的含蓄,我們覺得隱晦難懂;導演認為情味和韻致,我們會覺得死板賣弄,確實對現在挑剔的電影觀眾來說,拍一部較好又叫做的國語電影,這個,真得,很難。
但這也是賈樟柯的影片最動人的地方,永遠不為觀眾妥協而改變自己的風格,他的鏡頭永遠都是趙濤(永遠?),永遠關注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個體生命,永遠沒有戲劇電影大喜大悲卻是人生的常態,他的鏡頭既不迴避,也不美化,只是如實地記錄著自己熟悉的山西,中國,同學聚會談資里的當代中國和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在《山河故人》中,我們看到的是斑駁的醫院牆壁,破損的公路,舉步維艱的大貨車,和遠處的山火,導演有意識的晃化鏡頭,模糊不清的虛焦就如我們長時間聚焦後酸楚的雙眼,一定要迷上眼睛,用淚水去舒緩。我也是在幾個鏡頭中淚水迷了雙眼。
媽媽給即將遠去也許永遠不歸不喑世事兒子包麥穗的餃子,而這個餃子在最後鏡頭的鍋盤上再次出現,而母親又在大雪中翩翩起舞。我閉上雙眼,兩個小時的電影,我要用淚水舒緩。
走出電影院,老婆看著我紅紅的雙眼,問怎麼了?我哈哈笑著,但笑得比哭還難看。
珍重,賈科長,期待你下一步清朝的電影。你依然是中國最會講故事的導演,而《山河故人》也是我2015年最喜歡的國語片之一。
㈩ 山河故人真正含義是什麼
山河故人真正含義是: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該片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
評價:
《山河故人》的敘事結構選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個時間點,講述主角張晉生、沈濤、梁子等人或因為感情、或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終離別的故事。
影片以人物的離合為主線,片中,「離別」的場景隨處可見,無論是好友為爭奪愛人反目、夫妻彼此感情失和而離婚,還是年邁的老父親突然因病逝世、親生骨肉遠走他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被逐漸放大,進而引發觀眾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