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金雞獎在哪裡舉行
經中國文聯批准,中國電影家協會日前正式復函,決定2009年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江西省南昌市承辦。屆時,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電影導演、電影明星,外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將雲集南昌。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綜合了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電影金雞獎兩項全國性文藝大獎,是當代中國歷史最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頒獎活動。據了解,南昌市於6月底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向中國電影家協會申請承辦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綜合評定南昌市經濟、社會、文化和城市發展狀況的基礎上,中國電影家協會正式復函同意2009年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南昌舉行。0 0valeyrainguyu 2009-4-24 上午11:52:07 221.2.147.* 舉報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電影界的盛大節日。每年一屆,為期5天,在全國各地著名大、中城市輪流舉行。舉辦地人民政府也是電影節的主辦單位之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歷史悠久,影響深廣,她的前身是《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評獎頒獎活動。百花獎(1962年創辦)和金雞獎(1981年創辦)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兩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也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長、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兩項評獎,從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獎項隔年揭曉,單數年評選金雞獎,偶數年評選百花獎。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1992年,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原《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至今電影節已先後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杭州、蘇州等城市舉辦了十多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作為我國電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是集電影評獎、頒獎,中外新片展映、學術研討、電影市場、國際文化交流和文藝演出於一體的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強調學術性、群眾參與的廣泛性以及舉辦地的流動性作為自己的特點。歷屆電影節證明: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最受中國電影工作者尊重、最受中國電影觀眾歡迎、最受中國新聞媒體關注的全國性大型電影文化活動之一,也是中國面向世界開放的最重要的中外電影文化交流活動。 除評獎、頒獎活動之外,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還舉辦三大影展,即中國電影新片展,中國港、澳、台地區電影展,外國電影展,展映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和世界各地優秀影片約50部左右。 學術性是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一大特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是中國電影界最高水準的理論盛會。從2001年起,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定名為「中國電影論壇」,邀請中國最有建樹的電影專家商討中國電影繁榮發展的重大課題,並進行評獎、出版「中國電影論壇」學術論文集。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還設立電影交易市場,開展中外電影交易活動。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在全國各地流動舉行,是舉辦地人民的電影節日。數以萬計的群眾踴躍參與電影節的各項活動,表達了中國廣大電影觀眾對電影的熱愛和關注,構成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濃郁的群眾性、地方性特色。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外電影的大交流,是中外影人的大聚會,是中國電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國電影成就,是世界電影人了解中國電影現狀,是中國和世界電影界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重要而獨特的窗口。[編輯本段]歷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第一屆 1992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第二屆 1993年 廣東省廣州市 第三屆 1994年 湖南省長沙市 第四屆 1995年 北京市 第五屆 1996年 雲南省昆明市 第六屆 1997年 廣東省佛山市 第七屆 1998年 重慶市 第八屆 1999年 遼寧省沈陽市 第九屆 2000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第十屆 2001年 浙江省寧波市 第十一屆 2002年 江蘇省無錫市 第十二屆 2003年 浙江省嘉興市 第十三屆 2004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第十四屆 2005年 海南省三亞市 第十五屆 2006年 浙江省杭州市 第十六屆 2007年 江蘇省蘇州市 第十七屆 2008年 遼寧省大連市 第十八屆 2009年 江西省南昌市
2. 百花獎幾年一次啊
兩年,百花獎每兩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9月至10月於中國各地申辦城市舉行頒獎典禮。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觀眾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海南首次金雞百花電影節擴展閱讀:
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百花獎主要反映了廣大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和喜好,因而被稱為「群眾獎」。百花獎以盛開的百花取名,象徵影壇百花齊放,春色滿園,鼓舞電影藝術家創作出更多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好影片。百花獎以百花女神鵰像作為自己的獎杯。獎杯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獎杯是由雕塑美術家姚永康設計。
3.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基本簡介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2005年11月12日晚在海南省三亞市揭曉。閉幕頒獎晚會由張國立主持,各獎項在極富海南風情的舞劇《紅色娘子軍》配樂聲中陸續揭曉。
香港著名影星成龍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獲得金雞獎影帝的港台演員。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由《太行山上》和《可可西里》並列獲得。《我們倆》的導演馬儷文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年逾八旬的金雅琴憑借在《我們倆》中飾演的老太太一角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希望中國電影下一個百年永遠不受『污染』」--謝鐵驪在獲獎後發表的感言引起了全場觀眾長時間的熱烈掌聲。經評委會評定,謝晉、謝鐵驪兩位資深中國電影人獲得了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唐國強憑借在《張思德》中的出色表演奪得了本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在《孔雀》中飾演母親的黃梅瑩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賽前獲得七項提名的《太行山上》奪得了最佳故事片、最佳音樂、最佳錄音等三個獎項,成為本屆金雞獎的最大贏家。
此前獲得最多提名的3部影片都不虛而歸。影片《張思德》獲得最佳編劇獎,抗日題材影片《太行山上》一舉獲得最佳錄音、最佳音樂、最佳故事片獎。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陸川執導的《可可西里》獲得很多國際獎項後又榮登金雞最佳故事片獎寶座。
萬瑪才旦執導的藏族宗教題材電影《靜靜的嘛呢石》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4. 金雞百花電影節 在哪些地方舉行過
第一屆 1992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第二屆 1993年 廣東省廣州市
第三屆 1994年 湖南省長沙市
第四屆 1995年 北京市
第五屆 1996年 雲南省昆明市
第六屆 1997年 廣東省佛山市
第七屆 1998年 重慶市
第八屆 1999年 遼寧省沈陽市
第九屆 2000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第十屆 2001年 浙江省寧波市
第十一屆 2002年 江蘇省無錫市
第十二屆 2003年 浙江省嘉興市
第十三屆 2004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第十四屆 2005年 海南省三亞市16日
第十五屆 2006年 浙江省杭州市
第十六屆 2007年 江蘇省蘇州市
第十七屆 2008年 遼寧省大連市
第十八屆 2009年 江西省南昌市
今年在江蘇江陰舉辦 今天就是了
5. 金雞百花獎的內容介紹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杭州是第一屆金雞獎舉辦地),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共同主辦,代表了電影行業最高的專業水準。金雞獎始終堅發揚並始終保持了「學術、爭鳴、民主」的好風氣,獎掖優秀影片,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藝術家,促進了我國電影創作的繁榮,中國電影金雞獎是改革開放的產兒,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的熱心宣傳者。
百花獎評獎始於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屆評獎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並舉行了第三屆評獎。此後每年舉辦一次,已是第28屆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早是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群眾性評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百花獎最早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1992中國電影開始創辦第一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並將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為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
自2005年起,專業評審制的金雞獎與觀眾投票制的百花獎輪流舉辦,前者在單數年舉辦,後者為雙數年。
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代表了內地最高水平的電影獎項。 60年代
第一屆(1962年)
最佳女演員:祝希娟《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崔嵬《紅旗譜》
最佳配角:陳強《紅色娘子軍》
第二屆(1963年)
最佳女演員:張瑞芳《李雙雙》
最佳男演員:張良《哥倆好》
最佳配角:仲星火《李雙雙》 第三屆(1980年)
最佳女演員:陳沖《小花》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淚痕》
最佳配角:劉曉慶《瞧這一家子》
第四屆(1981年)
最佳男演員:達式常《燕歸來》
最佳女演員:張瑜《廬山戀》
第五屆(1982年)
最佳男演員:王心剛《知音》
最佳女演員: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第六屆(1983年)
最佳男演員:嚴順開《阿Q正傳》
最佳女演員: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馬人》
最佳女配角:姜黎黎《赤橙黃綠青藍紫》
第七屆(1984年)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最佳女演員:龔雪《大橋下面》
最佳男配角:劉信義《快樂的單身漢》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咱們的牛百歲》
第八屆(1985年)
最佳男演員: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演員:吳玉芳《人生》
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配角: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環》
第九屆(1986年)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代理市長》
最佳女演員:方舒《日出》
最佳男配角:陳裕德《咱們的退伍兵》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日出》
第十屆(1987年)
最佳男演員:姜文《芙蓉鎮》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芙蓉鎮》
最佳男配角:祝士彬《芙蓉鎮》
最佳女配角:張曉敏《非常大總統》
第十一屆(1988年)
最佳男演員:張藝謀《老井》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原野》
最佳男配角:陳佩斯《京都球俠》
最佳女配角:呂麗萍《老井》
第十二屆(1989年)
最佳男演員:姜文《春桃》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春桃》
最佳男配角:申軍誼《歡樂英雄》《陰陽界》
最佳女配角:鞏俐《代號美洲豹》 第十三屆(1990年)
最佳男演員:古月《開國大典》
最佳女演員:宋佳《庭院深深》
最佳男配角:孫飛虎《開國大典》
最佳女配角:林默予《紅樓夢》
第十四屆(1991年)
最佳男演員:李雪健《焦裕祿》
最佳女演員:宋佳《落山風》
最佳男配角:陳裕德《斗雞》
最佳女配角:伍宇娟《龍年警官》
第十五屆(1992年)
最佳男演員: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演員:趙麗蓉《過年》
最佳男配角:葛優《過年》
最佳女配角:呂麗萍《青春無悔》
第十六屆(1993年)
最佳男演員: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陳小藝《離婚》
第十七屆(1994年)
最佳男演員: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演員:潘虹《股瘋》
最佳男配角:孫飛虎《重慶談判》
最佳女配角:丁嘉莉《無人喝彩》
第十八屆(1995年)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沈丹萍《留村查看》
最佳男配角:謝園《天生膽小》
最佳女配角:李媛媛《天生膽小》
第十九屆(1996年)
最佳男演員:張國立《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員:郭柯宇《紅櫻桃》
最佳男配角:方子哥《混在北京》
最佳女配角:何賽飛《敵後武工隊》
第二十屆(1997年)
最佳男演員: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演員:寧靜《紅河谷》
最佳男配角:牛犇《夫唱妻合》
最佳女配角:宋春麗《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二十一屆(1998年)
最佳男演員:葛優《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員:劉蓓《甲方乙方》
最佳男配角:李保田《有話好好說》
最佳女配角:張路《這女人這輩子》
第二十二屆(1999年)
最佳男演員: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劉欣《紅娘》
最佳男配角:牛犇《媳婦你當家》
最佳女配角:李曉紅《銀幕戀情》 第二十三屆(2000年)
最佳男演員: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最佳女演員: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男配角:尤勇《緊急迫降》
最佳女配角:陶虹《說好不分手》
第二十四屆(2001年)
最佳男演員:王慶祥《生死抉擇》
最佳女演員:鞏俐《漂亮媽媽》
最佳男配角:朱旭《刮痧》
最佳女配角:閻青妤《留住心中的月亮》
第二十五屆(2002年)
最佳男演員:葛優《大腕》
最佳女演員:周迅《煙雨紅顏》
最佳男配角:英達《大腕》
最佳女配角:袁立《絕對情感》
第二十六屆(2003年)
最佳男演員:盧奇《鄧小平》
最佳女演員:徐靜蕾《開往春天的地鐵》
最佳男配角: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最佳女配角:袁泉《美麗的大腳》
第二十七屆(2004年)
最佳男演員:葛優《手機》
最佳女演員:范冰冰《手機》
優秀男演員獎:李幼斌《驚心動魄》
優秀女演員獎:張妍《上學路上》
第二十八屆(2006年)
最佳故事片:《張思德》
優秀故事片:《功夫》《生死牛玉儒》
最佳導演獎:尹力《張思德》
最佳女主角獎:劉若英《天下無賊》
最佳男主角獎:吳軍《張思德》
最佳女配角獎:元秋《功夫》
最佳男配角獎:謝霆鋒《新警察故事》
最佳新人獎:孫儷《霍元甲》
第二十九屆(2008年)
最佳故事片獎:《集結號》
優秀故事片獎:《雲水謠》《隱形的翅膀》
最佳導演獎:馮小剛《集結號》
最佳男主角獎:張涵予《集結號》
最佳女主角獎:李冰冰《雲水謠》
最佳男配角獎:鄧超《集結號》
最佳女配角獎:歸亞蕾(《雲水謠》
最佳新人獎:雷慶瑤《隱形的翅膀》
終身成就獎:陳強、袁乃晨 第三十屆(2010年)
最佳故事片獎:《建國大業》
優秀故事片獎:《花木蘭》、《驚天動地》
最佳導演獎:馮小剛《非誠勿擾》
最佳男主角獎:陳坤《畫皮》
最佳女主角獎:趙薇《花木蘭》
最佳男配角獎:蘇有朋《風聲》
最佳女配角獎:許晴《建國大業》、王嘉《驚天動地》
最佳新演員獎:徐箭《驚天動地》
終身成就獎:於洋、田華
2012年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唐山大地震》
最佳導演:馮小剛《唐山大地震》
最佳編劇:蘇小衛《唐山大地震》
最佳男主角:文章《失戀33天》飾王小賤
最佳女主角:白百何《失戀33天》飾黃小仙
最佳男配角:孫淳《辛亥革命》飾袁世凱
最佳女配角:寧靜《辛亥革命》飾秋瑾
最佳新人獎:張子楓《唐山大地震》飾兒時方登
金雞獎全稱中國電影金雞獎。
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009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許柏林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及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和頒獎典禮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
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將首次走進縣級市,中國電影將迎來更大的繁榮。
6. 歷屆金雞電影節舉辦地
歷屆1992年開始已舉辦了28屆,舉辦:
1992年第1屆中國金主辦城桂林
1993年第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東廣州
1994年第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湖南長沙
1995年第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北京
1996年第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雲南昆明
1997年第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東佛山
1998年第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重慶
1999年第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遼寧沈陽
2000年第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西南寧
2001年第1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寧波
2002年第1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蘇無錫
2003年第1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嘉興
2004年第1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寧夏銀川
2005年第1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海南三亞
2006年第1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杭州
2007年第1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蘇蘇州
2008年第1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遼寧大連
2009年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西南昌
2010年第1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蘇江陰
2011年第2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安徽合肥
2012年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紹興
2013年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湖北武漢
2014年第2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甘肅蘭州
2015年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吉林吉林
2016年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河北唐山
2017年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內蒙古呼和浩特
2018年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東佛山
2019年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福建廈門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6/29/17/1593421284511124
(6)海南首次金雞百花電影節擴展閱讀:
金雞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評選當屆生產年度公映的影片。設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榮譽獎。
但自金雞獎創辦以來,僅有1990年的第十屆沒有頒發特別獎或榮譽獎。
7. 歷屆金雞電影節舉辦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金雞獎的背景資料。
意義: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外電影的大交流,是中外影人的大聚會,是中國電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國電影成就,是世界電影人了解中國電影現狀,是中國和世界電影界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重要而獨特的窗口。
8. 什麼是金雞百花獎
金雞獎 百花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金雞獎是專家獎.百花獎是觀眾獎。其中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因為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金雞獎。1992年代表『觀眾』意見的百花和代表『專家』意見的金雞合二為一.簡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由群眾投票評選。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有11.7萬人參加評選;第二屆(1963)增至18萬多人。1980 年舉辦了第三屆,有70多萬人參加評選。此後每年舉行一次。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群眾性評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群眾獎」。
百花獎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百花獎評獎始於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屆評獎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復並舉行了第三屆評獎。此後每年舉辦一次,到今年已是第28屆了。
雖然自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但由於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因此,目前的百花獎實際上共有7個獎項。
1.從1992年起,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獎頒獎活動改辦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2.金雞是「專家獎」,百花是「群眾獎」,稱為中國電影雙獎。
3.2005年開始,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金雞百花電影節還是每年舉辦。
4.2005年第25屆金雞獎評選首次向港台影片演員開放,成龍成為首個獲金雞最佳男主角的香港演員。
2006年第28屆百花獎也將首次向港台影片演員敞開大門。
5.歷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地: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嘉興、銀川、三亞、杭州、蘇州、南昌等。
6.2006年第1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杭州舉辦(杭州是第一屆金雞獎舉辦地,當時還沒有金雞百花電影節),揭曉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情況。
7.2007年10月24日-27日,第1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蘇州舉辦,揭曉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情況。
8.2009年10月14日-17日,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江西南昌舉辦,揭曉最近最新獲獎大片。
9.2010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江陰市舉辦,是首次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縣級市。
10.2011年10月22日,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合肥市舉辦。
11.2012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將在浙江紹興舉辦。
9. 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 誰獲最佳男主角
第25屆金雞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 《可可西里》《太行山上》
最佳電視電影片
《我們》
最佳紀錄片 《走進毛澤東》
最佳美術片 《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編劇 劉恆(《張思德》)
最佳導演 馬儷文(《我們倆》)
導演處女作獎 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
最佳男主角 成龍(《新警察故事》)
最佳女主角 金雅琴(《我們倆》)
最佳男配角 唐國強(《張思德》)
最佳女配角 黃梅瑩(《孔雀》)
最佳攝影 李屏賓(《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佳錄音 張磊、李安磊(《太行山上》)
最佳美術 曹久平(《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佳音樂 葉小綱(《太行山上》)
終身成就獎 謝晉、謝鐵驪
10.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城市屆次時間城市第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2桂林市(廣西)第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3廣州市(廣東)第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4長沙市(湖南)第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5北京市第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6昆明市(雲南)第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7佛山市(廣東)第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8重慶市第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999沈陽市(遼寧)第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0南寧市(廣西)第1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1寧波市(浙江)第1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2無錫市(江蘇)第1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3嘉興市(浙江)第1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4銀川市(寧夏)第1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5三亞市(海南) 第1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6杭州市(浙江)第1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7蘇州市(江蘇)第1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8大連市(遼寧)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09南昌市(江西)第1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0江陰市(江蘇)第2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1合肥市(安徽)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2紹興市(浙江)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3武漢市(湖北)第2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4蘭州市(甘肅)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5吉林市(吉林)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6唐山市(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