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劇情 分別講述了什麼
1、《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2、《相遇》,1964年,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張譯飾)三年未與家人聯系,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任素汐飾)。在國家大愛和情侶小愛之間,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紛紛選擇了前者,於是人生從此只有相遇,沒有相聚。
3、《奪冠》,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4、《回歸》,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惠英紅飾)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修表匠華哥(任達華飾)以精湛技術確保中英方代表與女港警手錶精準確對。他們是中方外交官、儀仗隊軍人、香港警察、鍾表師傅,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7月1日0點0分准時升起五星紅旗。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竭盡全力,只為保證香港回歸「一秒不差」。
②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為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高遠(張譯飾)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惠英紅飾)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喜迎奧運之際,計程車司機(葛優飾)將自己視若珍寶的開幕式門票送給了遠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兒。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普通人的奮斗故事,勾連起一段段難以磨滅的全民記憶。
③ 馬麗和沈騰合作拍的電影有哪些
截止到2021年4月9日,馬麗和沈騰合作拍的電影有:《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以及《一念天堂》。
眾所周知,沈騰馬麗每一次合作的電影都會帶給觀眾歡笑和快樂,兩人都是開心麻花團隊的,在2014年春晚的舞台上《扶不扶》這個小品之後被大家熟知。
之後更是帶給觀眾們驚喜連連的小品,2015年的《投其所好》、2017年的《一個女婿半個兒》、2019年的《佔位子》、2020年馬麗更是挺著大肚子上春晚,在舞台上奔跑的時候真是讓人捏了一把冷汗,每一個小品都帶給大家意想不到的驚喜。
9月3日,沈騰馬麗再次合作的消息官宣,時隔三年,這對黃金搭檔再次合作出演《我和我的祖國》單元劇之《神筆馬良》,讓觀眾直呼迫不及待想看了。
(3)我和我的祖國新麗電影擴展閱讀:
在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為了老太太這個角色增肥不少,表演令觀眾眼前一亮。馬麗作為開心麻花的當家花旦,腳踏實地在舞台上塑造了鮮活動人的喜劇角色。更有甚者認為,馬麗的表演自成一派,再加上靚麗外形和十足氣場,可謂是當之無愧的「新晉喜劇女神」。
馬麗憑借電影《夏洛特煩惱》中馬冬梅一角備受贊譽,並獲得「國民媳婦」稱號。她將幽默和真誠融入角色,收獲全網矚目——突破形象的幽默表演,帶領觀眾在歡笑和淚水中尋覓真愛,以真摯飽滿的情感詮釋觸碰觀眾內心的柔軟。
④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陳凱歌等七大導演聯合執導,通過7個小故事,串聯起祖國的7個大事件,講述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相關的經歷,通過小人物來見證大時代,是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大片。
影片共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
具體故事梗概
1、《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2、《相遇》
1964年,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張譯飾)三年未與家人聯系,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任素汐飾)。在國家大愛和情侶小愛之間,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紛紛選擇了前者,於是人生從此只有相遇,沒有相聚。
3、《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4、《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惠英紅飾)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修表匠華哥(任達華飾)以精湛的技術確保中英方代表與女港警手錶精準確對。
他們是中方外交官、儀仗隊軍人、香港警察、鍾表師傅,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7月1日0點0分准時升起五星紅旗。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竭盡全力,只為保證香港回歸「一秒不差」。
5、《北京你好》
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飾)意外獲得一張千金難買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得意洋洋並開啟顯擺模式的張北京卻沒想到因為這張門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風波。在炫耀一圈後,他遇見了吃著沙琪瑪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東飾)。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錢,換走了張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6、《白晝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沃德樂(劉昊然飾)與哈扎布(陳飛宇飾)在遇到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田壯壯飾)後,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在老李善意的引導下,他們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也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7、《護航》
呂瀟然(宋佳飾)作為中國空軍飛行隊中最優秀的女飛行員,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之前卻被意外通知撤出閱兵編排留作替補。當一架架戰斗機滑行起飛,劍指長空臨近檢閱,作為「備飛」的呂瀟然在見證這一榮耀時刻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⑤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何以讓人感動淚目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讓人感動淚目的原因:因為此片以建國後的七個重大事件為主線,每一個電影導演具體指導一部分,詮釋了新中國的成立七十年來平民百姓與偉大的祖國中間歷經。七位電影導演取樣七個里程碑式的精彩的瞬間,以1949年9月30日共和國成立前一天的小故事問題的《前夜》,由管虎導演,黃勃、王千源出演。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發生爆炸成功的故事問題的《相遇》,由張一白導演,張譯、任素汐出演。以1984年8月8日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錦標賽三連冠故事問題的《奪冠》,由徐錚導演,他、馬伊俐出演。
⑥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祖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1、《奪冠》
導演徐崢拍攝《奪冠》的過程中,將兒時對上海的記憶情景再現,而美術指導郜昂和他的美術團隊並沒有經歷過20世紀80年代初的上海生活,但為了還原歷史風貌,他們查閱了大量資料,了解當時的生活細節,還從老弄堂里回收鍋碗瓢盆、布衣、窗簾等時代舊物,盡量不在視覺信息層面出現問題,從衣食住行和弄堂形態層面,還原一個原汁原味的老上海弄堂風情。
創作背景:
2018年12月24日,黃建新和陳凱歌導演一起接到了創作該片的任務。最初,創作團隊確定了從「普通人」視角出發的創作理念。隨後,陳凱歌又確立了統一七個故事影像風格的標准:要大氣深情,有情感的劇烈碰撞。
黃建新和陳凱歌開了三次會,在第二次會上,他們決定要拍和以往勞動模範、民警等不同的小人物。這個想法得到了電影局的支持。在確定了航空母艦、汶川地震等30多個事件後,黃建新和陳凱歌導演將拍攝的事件篩選到了十幾個,然後讓參與拍攝的導演們挑選。
在該片的創作上,導演陳凱歌、總製片人黃建新、總出品人傅若清一起確定了12個字歷史瞬間、全民記憶和迎頭相撞,正是這12個字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確定了該片最本質的東西。
⑦ 愛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獲得金雞獎,這部電影都體現了什麼愛國情懷
這個新聞我也看到了,我和我的祖國榮獲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關於這部電影體現了什麼樣的愛國情懷?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一、關於這部電影獲獎的新聞。
在最新一屆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中,我和我的祖國榮獲金雞獎的評委會特別獎,這樣的一個獎項是實至名歸。這部電影在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和身邊的人去看了,看完之後熱血沸騰,感受到了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沒有關系,但是卻有息息相關的這種感情,這部電影是由7位導演共同拍攝的,其中有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部電影裡面,能看到幾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⑧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了什麼內容
《我和我的祖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祖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1、《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
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2、《北京你好》
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飾)意外獲得一張千金難買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得意洋洋並開啟顯擺模式的張北京卻沒想到因為這張門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風波。
在炫耀一圈後,他遇見了吃著沙琪瑪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東飾)。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錢,換走了張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3、《白晝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沃德樂(劉昊然飾)與哈扎布(陳飛宇飾)在遇到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田壯壯飾)後,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老李善意的引導下,他們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也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影評
不少觀眾擔心該片可能會有說教味、太刻板,但實際上,《我和我的祖國》卻很接地氣、很平實。《我和我的祖國》雖然以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但它的切入點非常巧妙——它關注的是「我」,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你我他,以大歷史中「我」的故事,來講述那段歲月,實現個體與宏大時代的共鳴。
《前夜》單元採取的是「最後一分鍾營救」的敘事手法,一個小短片拍得一波三折,驚心動魄,感人至深。而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單元里,觀眾們更能深切感受到「我分擔著海的憂愁」的那種敢於奉獻與犧牲的精神。雖然張一白並沒有把這個故事拍得太「抒情」,但它依舊感人至深。
⑨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第一個故事《前夜》,是在開國大典前夕,作為升旗設計師的林治遠(黃渤),如何克服困難,最終保障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順利升起的故事。黃渤演技確實一流,把那種作為普通技術人員的使命感,演得很到位。當他在旗桿頂上,把阻斷球焊好時,觀眾都長舒了一口氣。代入感真的挺強的。第二個故事《相遇》,是以我國每一顆原子彈研究為背景的,講了一個叫高遠(張譯)的科研人員,為完成保密任務,突然從女友面前消失,最終為國捐軀的故事。多年之後,當已結婚的女友在電視上看到高遠的照片時,才明白事情的真相。想必,那一刻,她也終究原諒了他的不辭而別吧。第三個故事《奪冠》,講的是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背景,而最動人的是兩個小學生的友誼。男生冬冬熱愛打乒乓,女生要出國了。可是電視正在直播女排的比賽,為了保證鄰居們看電視,男生錯過了跟女生最後的告別。女生把乒乓球留在窗檯上。多年之後,冬冬成了乒乓球世界冠軍,女生成了歸國物理學家,他們在女排再次奪冠時相逢……第四個故事《回歸》,講的是香港回歸前夕,外交官為准時升起國旗與英方不屈不撓的談判,而升旗手也為此反復練習,警隊也為此校正時間換帽徽……匯集到一起,就是要在那一刻,讓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晚一秒都不行。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講的是2008年的奧運。一個貧嘴的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婚姻破裂,跟兒子關系也不好。但運氣好抽到一張開幕式的門票,原本想送給兒子作為生日禮物,沒想到半道被一個從四川汶川來的孩子「強買」了。原來那孩子的父母曾是參與修建鳥巢的農民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難,孩子想看看爸爸安裝的欄桿。張北京最終把票送給他……第六個故事《白晝流星》,就是講的是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事。草原的兩個孩子,沒了父母,成天游手好閑,老支書決定帶著他們走上正軌。在飛船著陸的時候,兩個孩子看到了傳說中的《白晝流星》,明白了人生的真諦。第七個故事《護航》,講的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的女飛行員。飛行員呂瀟然(宋佳),因素質過硬,為了保證閱兵的萬無一失,被安排能處理各種應急突發情況的「備份」成員。據說呂瀟然的原型,就是女飛行員陶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