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愛爾蘭大飢荒電影視頻

愛爾蘭大飢荒電影視頻

發布時間:2022-11-17 13:05:29

⑴ 愛爾蘭與英國隔海相望,愛爾蘭的冷知識你知道哪些

愛爾蘭與英國隔海相望,愛爾蘭的冷知識你知道哪些?

1.由於離英國很近,愛爾蘭是王國第一個永不落幕的殖民地。愛爾蘭於1937年宣布獨立,但直到1949年才被英國認可。

2.愛爾蘭無疑是一個發達國家。其國內人均收入已達到全球第五位。這是歐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被稱作「歐洲之虎」。

9.愛爾蘭十分綠色。綠色是愛爾蘭人眼裡最美的顏色。在較大的慶祝活動中,他們會衣著綠色的衣服和綠色的帽子。

⑵ 求《黑色1847'47(2018)》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雨果·維文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EoERP_DCuSHp7oa9s2BiEg

提取碼: timk
《黑色1847 Black '47》
導演: 蘭斯·戴利
編劇: 蘭斯·戴利、P·J·狄龍、尤金·奧布賴恩、皮爾斯·賴恩
主演: 雨果·維文、詹姆斯·弗蘭切威勒、斯蒂芬·瑞、弗萊迪·福克斯、巴里·基奧恩、莫·鄧福德、莎拉·格林、吉姆·布勞德本特、西倫·格雷斯、安東尼婭·坎貝爾-休斯、德爾莫特·克勞利、艾丹·麥克阿德爾、基思·麥克利恩、米特扎·斯邁爾賈尼克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愛爾蘭、盧森堡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2-16(柏林電影節)、2018-09-05(愛爾蘭)
片長: 100分鍾
又名: Black 47、The Ranger
1847年,在大飢荒發生兩年後,一位叫費尼(詹姆斯·弗蘭切威勒 飾)的士兵為英國打完了戰爭後逃回到愛爾蘭,看到一片掙扎與混亂,發現親人全部死去,便下定決心復仇。同時英國派出了漢那(雨果·維文 飾)去阻止費尼,而費尼和漢那卻又是當年的戰友……


⑶ 愛爾蘭共和國作為歐洲環境最優越的國家之一,是什麼時候完全獨立的

愛爾蘭是大英帝國對外擴張過程中獲得的第一個殖民地。然而經理了幾百年後,英國沒能像征服蘇格蘭和威爾士那樣徹底地吸收愛爾蘭,反而搞得還無法消化掉了。兩次世界大戰過後,號稱是「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元氣大傷,無法再維持龐大的全球殖民體系,就連近在咫尺的愛爾蘭也無法再控制。最終英國和愛爾蘭互相妥協,以犧牲北愛爾蘭為代價換取愛爾蘭獨立。

⑷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每一年發生的事情——年記事

我給你找了兩個維多利亞時代大事年表,你參考一下:

年表一:

公元1840年 ·6月,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英國在世界上首次發行郵票——「黑便士」實行郵資制 ·英國J.P.焦耳發現電熱當量,並測試了熱功當量,為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作出貢獻
公元1840~1842年 ·英國憲章運動第二階段
公元1841年 ·英國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個地層系統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英國J.B.勞斯建成第一個過磷酸鈣廠生產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簽訂《虎門條約》 ·英國A.拜恩發明了可以傳送文字和圖形的自動化記錄電報裝置
公元1845年 ·英國R.W.湯姆森獲充氣輪胎專利。數十年後用於自行車和汽車車胎
公元1846年 ·英國議會廢除穀物法,標志著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確立,兩年後廢除航海條例,自由貿易替代了保護貿易
公元1848年 ·英國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和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國考古學家A.H.萊亞德在伊拉克摩蘇爾發掘古代新亞述帝國都城尼尼微遺址時,發現大批藝術珍品和新 亞述國王「阿蘇爾巴尼帕圖書館」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轟動歐洲
公元1850年 英國倫敦用漂白粉消毒飲用水 ·英國E.福布斯編成第一幅海產生物分布圖
公元1851年 ·英國建成水晶宮,為現代建築先驅工程之一 ·首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行
公元1852年 英國社會學家、哲學家H.斯賓塞的論文《進化的假說》發表,首次提出社會進化論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國同俄國的克里木戰爭發生 ·英國W.湯姆森給出電路振盪方程,並導出振盪頻率,為電振盪理論的開端
公元1854年 ·英國J.斯諾調查倫敦霍亂大流行,證明霍亂與水源衛生的關系,促進城市公共衛生運動 ·英國F.南丁格爾率護士赴克里木戰場,返英後於1860年創辦世界第一所護校
公元1856年 ·英國H.貝塞麥發明轉爐煉鋼 公元1856~1864年 ·英國K.W.西門子和法國P.E.馬丁發明平爐煉鋼
公元1857年 ·英國爆發經濟危機,波及美、法、德等國,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公元1857~1859年 ·印度爆發反英民族大起義,
公元1858年 ·英國H.C.索比發表《顯微鏡下晶體結構》,開辟了顯微岩石學研究新領域
公元1859年 在印度土軍的重大叛亂之後,東印度公司"帝國"被並入英國政府的統治之下。 ·英國C.R.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充分論證了生物進化論
公元1859~1890年 ·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在世,寫了68篇福爾摩斯私人偵探故事,對後世推理小說有重大影響
公元1860年 ·10月,英法聯軍侵入中國北京,劫掠、焚毀圓明園 ·中國奕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英國R.馬利特製出全球地震活動圖
公元1861年 ·英國T.格雷姆提出膠體概念
公元1862年 英國開爾文用熱傳導理論計算地球年齡 ·英國倫敦建成世界第一條地下鐵道
公元1864年 ·英國J.C.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的基本方程組,並預測光是一種電磁波,為光的電磁理論奠定基礎
公元1865年 ·英國在因佛內斯首次修築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元1868年 ·英國在倫敦最先設置交通信號燈
公元19世紀60年代 ·英國國會大廈建成,為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由英國建築師巴雷父子和A.W.H普金主持設計 公元1871年 ·英國J.W.S.瑞利提出散射理論,並說明天空呈藍色的原因
公元1872年 ·英國挑戰者號考察船進行世界首次環球海洋考察,為近代海洋科學的開端
1876年英國議會通過決議加封維多利亞女王為"印度女皇"。
公元1878年 ·英國E.J.慕布里奇在美國拍攝馬跑的動作姿態,首次把照相術用於活動攝影
公元1878~1879年 ·英國J.W.斯旺和美國T.A.愛迪生分別發明炭絲燈
公元1881年 ·英國考古學家F.皮特里在埃及考古發掘中創立「順序年代法」,迄今為考古學家所沿用
公元1883年 ·英國科學家O.雷諾發現流動中動力相似律,提出無量綱比數「雷諾數」
公元1884年 ·英國科學家W.弗賴斯-格林製成第一台電影攝影機 ·英國L.E.沃特曼創制能連續供水的自來水筆
公元1890年 ·英國馬歇爾發表《經濟學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
公元1892年 ·英國學者A.布朗提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期之間應有中石器時代,至此,史前考古學時代劃分基本齊備
公元1893年 ·英國科學家R.A.哈德菲爾德獲使用高錳鋼作耐磨件專利 ·英國P.曼森提出瘧疾由蚊蟲傳播的假說,成為熱帶病學奠基人
公元1897年 ·英國物理學家J.J.湯姆遜提出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荷的粒子(即電子)組成,導致電子的發現
公元1898年 ·6月,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新界「租借」給英國,限期99年
公元1899~1902年 ·英布戰爭發生
公元1900年 ·英國等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挾光緒帝出逃 公元1901年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逝世

年表二:
1840年: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懷唐伊條約簽定
1842年:1842年礦場法案通過、倫敦新聞畫報開始出版
1845年:愛爾蘭大飢荒開始
1846年:穀物法廢除
1848年:霍亂大流行
1850年:羅馬天主教等級制度在英國重建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舉行
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
1857年:印軍嘩變
185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廢除、印度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1867年:1867年英屬北美法案通過,英屬北美成為加拿大自治領
1870年:1870年初等教育法通過
1878年:1878年柏林條約、塞普勒斯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1882年:英軍佔領蘇伊士運河、埃及成為英國保護國
1884年:費邊社成立
1888年:開膛手傑克在倫敦謀殺多名妓女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駕崩。愛德華七世即位

⑸ 閱讀的難度 - WONDERS

最近遇到幾位家長和貓媽進行閱讀方面的探討:

一位家長在孩子閱讀了小說之後要求降級;

一位家長在孩子閱讀了幾篇社科文章之後要求降級;

一位家長在孩子課上懵懵懂懂不能回答問題以後跟我拚命解釋各種意外情況,其中包括貓媽講課速度太快;

一位家長在孩子上課反復回答錯之後告訴我這篇閱讀以前明明事讀過的,怎麼感覺好像都沒有學過的感覺;

。。。

不勝枚舉

而且這些同學不是只來上了一節課感覺有困難,最少的都是學了幾個月之後。怎麼會這樣呢?

很多家長來報名上課的時候貓媽都有勸退的精神,要求家長,特別是高年級的,一定要慎重,因為確實比較難。但是家長們不相信,家長的不相信是源自於孩子的過於自信;而此後孩子的學習上的抱怨則是出於同學們的畏難感受。

那麼到底有多難呢?

*******************************

有家長提出,上課的教材一定要有難度。

貓媽說未必。我們同學們覺得難的都是那些看似簡單的。

說實話,做老師我也特別喜歡Wonders的教材:

那一套一套讓人眼花繚亂的,一會兒一堆一會兒一堆,家長們根本來不及應付。雖然題型不少,但是以選擇題為主,所以對於同學來說難度不大,學習起來比較輕松。只要同學們不抱怨並且都完成了教學任務,家長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一言以蔽之: 可以混 。

Wonders的教材不錯,貓媽偶爾也會選用,比如上面提到的這篇。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Liam的愛爾蘭男孩子和媽媽乘坐輪船離開祖國來到美國,因為他的爸爸已經來美國兩年了,這次他們存夠了錢就來團聚了。故事不過才兩頁,到最後船靠岸了,他們也看見了前來迎接的爸爸。

是不是再簡單都不能了?

貓媽就是喜歡這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只不過這樣的好故事太少了。貓媽能從Wonders這個級別選出來作為教材也只有三篇。

這個故事為什麼好?

因為難呀!

**************************

剛才不是還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嗎?怎麼又是難?

家長如果有這本教材的(Wonders3年級)話,可以拿出來問自己的孩子,他們到底讀懂了嗎?

這個故事講了什麼?

貓媽給同學們的書評提綱中提出的三點是:

第一、故事的歷史背景 —— 愛爾蘭大飢荒 —— 故事中提到這么一句,但是有多少同學能夠注意到這一點,會去調查會去研究回去探討?對於歷史的關注,對於歷史事件的分析,不是說我們學歷史才需要用,而是時時刻刻都會「以史為鑒」。

第二、愛爾蘭移民和中國移民一樣是美國移民社會的主幹力量。和中國早期的移民一樣,他們背井離鄉實屬無奈。誰願意莫名其妙地離開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家庭、故鄉去往異國他鄉飽受流離之苦?哪怕現在,還是有大批的人想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去往一個全新的地方,為什麼?討論移民的生活(故事中有提到)就成為了一個主題。

第三、為什麼來美國?這個問題當年貓媽在學雅思的時候我們老師就問過,那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尋找一個新生活」、「尋找一個好生活」、「賺大錢「?這些都不夠好。「尋找一個更好的生活」是所有移民的最簡單的夢想——也在故事中講到了。直到現在,美國仍然是大批移民的首選(如果不是因為其他的客觀原因),那是為什麼呢?——「美國夢」American Dream!這三個字概括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所有其他的故事主題,什麼家庭、努力、奮斗、希望......在上面三個主題面前都弱爆了!

這就是難點!

這三點在課文中都有原句真真切切地寫出來,但是有多少同學在閱讀的時候會注意?有多少老師在分析文章的時候會講到?(說實話,這么淺顯的文章很多老師都不屑於分析的吧)

一篇三年級的閱讀文章能講到歷史、移民人群、美國夢,是不是很贊?

可惜這樣的好文章確實不多。貓媽讀遍所有的該級教材,只找到3篇。

按照目前這個班同學的水平,這些點能想到的,作文拿出來絕對是驚艷的。

*********************************

剛才不是還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嗎?怎麼又是難?

家長如果有這本教材的(Wonders3年級)話,可以拿出來問自己的孩子,他們到底讀懂了嗎?

這個故事講了什麼?

貓媽給同學們的書評提綱中提出的三點是:

第一、故事的歷史背景 —— 愛爾蘭大飢荒 —— 故事中提到這么一句,但是有多少同學能夠注意到這一點,會去調查會去研究回去探討?對於歷史的關注,對於歷史事件的分析,不是說我們學歷史才需要用,而是時時刻刻都會「以史為鑒」。

第二、愛爾蘭移民和中國移民一樣是美國移民社會的主幹力量。和中國早期的移民一樣,他們背井離鄉實屬無奈。誰願意莫名其妙地離開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家庭、故鄉去往異國他鄉飽受流離之苦?哪怕現在,還是有大批的人想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去往一個全新的地方,為什麼?討論移民的生活(故事中有提到)就成為了一個主題。

第三、為什麼來美國?這個問題當年貓媽在學雅思的時候我們老師就問過,那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尋找一個新生活」、「尋找一個好生活」、「賺大錢「?這些都不夠好。「尋找一個更好的生活」是所有移民的最簡單的夢想——也在故事中講到了。直到現在,美國仍然是大批移民的首選(如果不是因為其他的客觀原因),那是為什麼呢?——「美國夢」American Dream!這三個字概括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所有其他的故事主題,什麼家庭、努力、奮斗、希望......在上面三個主題面前都弱爆了!

這就是難點!

這三點在課文中都有原句真真切切地寫出來,但是有多少同學在閱讀的時候會注意?有多少老師在分析文章的時候會講到?(說實話,這么淺顯的文章很多老師都不屑於分析的吧)

一篇三年級的閱讀文章能講到歷史、移民人群、美國夢,是不是很贊?

可惜這樣的好文章確實不多。貓媽讀遍所有的該級教材,只找到3篇。

按照目前這個班同學的水平,這些點能想到的,作文拿出來絕對是驚艷的。

*****************************

寫作有時候就好像在變魔術。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貓媽現在的辯論課上大家都是愁眉苦臉,不是不會寫,是你想不到如何去寫,怎樣辯論,到底什麼是「自圓其說」。

都是一些很平常的,看似簡單的東西,就是怎麼也想不到。

不是不會寫,是思考不夠。

思考的深度確實可以取決於閱讀的難度,但是個人本身的理解和觀察更重要。

有的家長要求閱讀有難度,無非就是單詞難一些,句子長一些,篇幅多一些。這是需要的,但不是唯一。

泛讀可以追求難

聽書可以追求難

精讀不需要,當然不是越簡單越好哦,適合就行。

貓媽在課上教過同學們如何在寫作上選擇和運用並且熟記高難度生詞,精讀也可以有同樣的功效,所以在精讀中不需要有太多的難詞,但是一旦出現了,就要仔細觀察這個單詞在句子和文章中的作用,吃透學會,自己再進一步模仿。貓媽也在課上教過同學們如何精讀分析長句子並照著改寫。

⑹ 求 黑色1847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提取碼:ahvi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黑色1847》是蘭斯·戴利執導的動作劇情片,由雨果·維文、吉姆·布勞德本特等主演,於2018年2月16日在柏林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了愛爾蘭大飢荒發生兩年後最艱苦的1847年,士兵費尼為英國打完了戰爭後回到愛爾蘭,發現親人全部死去,遂展開復仇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⑺ The great famine,which occurred in Ireland between 1845-1848 這篇英文閱讀出自哪裡

The great famine,which occurred in Ireland between 1845-1848
《1845-1848年間發生在愛爾蘭的大飢荒》

這篇文章原文可能出自某雜志或歷史書籍,不一定在復習資料里出現過。命題人可以從任何文本中選擇文章,改編成題。

⑻ 英國為何不吞並愛爾蘭

愛爾蘭之所以沒有被英國吞並,是因為英國早已不是當年的大英帝國,愛爾蘭是一個主權國家,不是想吞並就能吞並的。

愛爾蘭與英國在民族文化和宗教教派方面,是不一樣的。就算愛爾蘭被英國強行吞並,愛爾蘭人也會不服管轄,麻煩事不斷。

最重要的是,愛爾蘭孤孤單單在四面環海的小島上,周邊又被英國包圍,成不了多大氣候,其他國家又染指不了,英國也就像美國對付加拿大一樣,先擱置一邊,日後處理。


兩國的主體民族不同

現在英國的主體民族是英格蘭人。而英格蘭屬於日耳曼人中盎格魯-薩克遜一支。而愛爾蘭人屬於凱爾特人,和英國人完全是兩個民族,和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倒是親戚,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一樣,也屬於凱爾特人。

不過蘇格蘭人和威爾士與英格蘭人同處一個島嶼,三個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關系錯綜復雜,更像是一家人。歷史上,為了拉攏蘇格蘭人,英格蘭和蘇格蘭長期聯姻,後來蘇格蘭人還當上了英國國王。

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入主英格蘭,兩國合並,奠定了現代英國的雛形。後來幾經變遷,蘇格蘭和英格蘭逐漸融合,不僅完成了國家統一,而且共同信奉新教,成為了一家人。

而威爾士由於實力比較弱,所以長期作為英格蘭的附庸,遠沒有蘇格蘭人反抗的那麼激烈。1284年,英格蘭吞並了威爾士,並和威爾士人達成協議。根據協議,由一位出生在威爾士、講威爾士語的英格蘭王子管理威爾士。

由此,威爾士人才接受了英國人的統治,而英國王室把「威爾士王子」(婚後稱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賜給國王的長子久而久之成為了傳統,「威爾士親王」也成為英國王儲的同義詞。如今威爾士已經完全和英格蘭融合,雙方早已經成為一家人,威爾士人連鬧獨立的興趣都沒有。

而愛爾蘭和其他兩地不同。愛爾蘭人長期游離於大不列顛島之外,和英國人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兩者不僅民族和語言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也不一樣,特別是在宗教問題上,愛爾蘭的天主教和英國的國教勢如水火。

早在16、17世紀英國人大規模入侵愛爾蘭開始,英國人就視愛爾蘭人為異教徒,逼愛爾蘭人進行宗教改革,由此引發了嚴重的沖突。加上英國人在愛爾蘭實行殘暴統治,所以英國人和愛爾蘭人矛盾極其尖銳。

盡管英國人把愛爾蘭納入了本土,但一直把愛爾蘭人始終視為二等公民,根本沒有拿愛爾蘭當本土對待。正是由於這種民族歧視和壓迫,所以出現了19世紀中期愛爾蘭大飢荒中英國人無動於衷的情況,這場大飢荒讓愛爾蘭人遭到了沉重的災難,也讓愛爾蘭人恨透了英國人,兩個民族成為了世仇。

⑼ 英女王去世,愛爾蘭悼念嗎

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了,對於這一消息,我國網友倒是比較淡定,但是有一小部分國家的網友對英國女王的去世卻反常的慶祝,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社交平台上,許多愛爾蘭網友對英國女王去世的消息並不在意,甚至在網上發布許多段子,而愛爾蘭曾經是英國的一份子,為啥愛爾蘭人會不喜歡英國女王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復雜,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愛爾蘭大飢荒。

愛爾蘭大飢荒
1845年,生活在愛爾蘭的農民發現,自家農田裡的土豆似乎生病了,葉子陸續出現霉斑,逐漸腐爛,然後一點點地蔓延到地下根莖,造成整株土豆腐爛發霉,甚至還污染了土壤,導致來年再次種植土豆時,「土豆瘟疫」再度蔓延。


這一年,愛爾蘭農戶損失慘重,不少農民面臨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然而第二年情況並未好轉,而且疾病迅速蔓延到了整個愛爾蘭,造成90%的土豆減產,僅剩的土豆根本滿足不了愛爾蘭800萬人口的糧食需求,導致了愛爾蘭出現嚴重的飢荒危機,甚至還為後來愛爾蘭獨立埋下伏筆。

好好的土豆,怎麼對愛爾蘭的影響這么大呢?


其實,土豆是一種優質的農作物,咱們簡單看一下對比就能知道了。

目前我國小麥畝產量接近800斤,玉米畝產量超過800斤,水稻畝產量超過1000斤,而土豆畝產量3000-4000斤,也就是說種植土豆帶來的收獲遠比小麥、玉米、水稻等高產多了。

馬鈴薯即是主糧又是蔬菜,含有澱粉、蛋白質、粗纖維,還 含有維生素 B、C、胡蘿卜素以及鈣、碘、鎂、鉀等,當地只需要土豆和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


而且,土豆還是很好的飼料,在當時愛爾蘭人也養豬,既是為了食用,也是因為豬產糞量大,可以為農田提供肥料。

更重要的是,土豆適應了愛爾蘭的氣候,愛爾蘭屬於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全年陰涼潮濕,夏季不會太熱,冬天不會太冷,雨水又比較頻繁,在這種背景下,不適宜種植玉米和水稻,小麥的產量又較低,土豆就成為了優秀的替代品,不僅能解決糧食問題,甚至讓農戶家裡有了多餘的糧食,而這又讓愛爾蘭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18世紀初,愛爾蘭人口只有大約200萬,引入土豆之後,到了19世紀愛爾蘭人口達到了520萬,其中1841年愛爾蘭人口達到了820萬,人口爆炸的背後就是土豆做出的貢獻。

人口的增多,對糧食需求量更大,這也導致了愛爾蘭人對土豆過於依賴,然而這也是接下來土豆危機釀成的「愛爾蘭大飢荒」。


1845年,愛爾蘭的土豆種植面積已經非常廣,但是在這一年,馬鈴薯霜霉病悄悄地在土豆田間傳播。

馬鈴薯霜霉病是一種真菌引發的疾病,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發育,靠水或者風攜帶孢子繁殖。

而當年夏天,愛爾蘭天氣陰霾,加重了疫情的傳播,導致了馬鈴薯減產。由於當時人們並不了解土豆發病原理,沒有更好的應對措施。


站在現如今的角度來看,愛爾蘭土豆危機的形成其實是有前兆的。

一方面是單一大面積的農業種植,很容易讓傳染疾病在農田中流行;另一方面是愛爾蘭雖然種了幾十年到上百年的土豆,但是土豆並不是本國農作物,而是來自於南美。這就意味著愛爾蘭種植的土豆基因多樣性不夠豐富,難以抵抗外界環境的變化。


這一點其實不只是在土豆這種農作物上演過,香蕉也出現過一次全球危機。在上個世紀時,流行的香蕉是一種叫做「大麥克香蕉」,據說這種香蕉更香,味道更豐富,但是大面積種植的香蕉,基因多樣性也不足,這也導致一場流行疾病讓全球的香蕉減產甚至絕收,目前這種香蕉已經退出了市場。


之所以香蕉沒有釀成糧食危機,主要是因為人們對香蕉的依賴度並不深,沒了香蕉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水果來代替。

但是愛爾蘭對土豆的依賴實在是太深了,愛爾蘭的氣候不適宜穀物生長,如果沒有了高產的土豆,它們將很難獲得大量的能量,也就根本無法養活820萬的人口,在這種背景下,大飢荒來臨了。

愛爾蘭科克郡地方官員尼古拉斯·康明斯描述說:「我走進了一間農家小屋,其場景令我瞠目結舌。6個因飢餓而骨瘦如柴、形同鬼魅的人躺在小屋角落的一堆臟稻草上。我以為他們已經死了,但當我靠近他們時,耳畔卻傳來了一聲聲低吟。這些『人』還活著……」


而且土豆減產並不是只發生了一年,而是從1845年持續到了1850年。而當時愛爾蘭還屬於英國領土,英國卻並未提供有效的救助。不僅如此,愛爾蘭雖然是英國領土,但是卻一直被英格蘭吸血。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屬於凱爾特人,而英格蘭屬於昂撒人,凱爾特人很早就在這里生活,後來者昂撒人將他們消滅,並將他們驅逐到了其他地方,因此昂撒人手上沾染著凱爾特人祖先的鮮血,兩者存在著世仇。愛爾蘭和蘇格蘭還因為宗教原因而存在矛盾。

在這場大飢荒中,盡管英國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並未提供有效的幫助,甚至阻攔其他組織對愛爾蘭的人道主義救助。當時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默西德,計劃向愛爾蘭飢民捐資1萬英鎊,卻遭到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拒絕,因為她自己也只捐了2000英鎊。於是,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默西德只捐了1000英鎊。

因為大飢荒,大量的愛爾蘭人死亡,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

還有幾百萬人的愛爾蘭離開祖國,到歐美大陸尋找生活,在逃荒的過程中,又有大量的愛爾蘭人死亡。


我們都知道,哪裡經濟落後,哪裡的人就備受歧視,這是一條亘古不變的道理。愛爾蘭人是逃荒進入到歐美多國的,逃荒過程中備受歧視,甚至有的店鋪寫著:愛爾蘭人和狗不許入內。

在當時愛爾蘭雖然屬於英國,但是受歷史,宗教,人種等原因,英國人和愛爾蘭人過的生活可謂是截然相反,而且愛爾蘭人在英國也飽受歧視。


在這個大飢荒時期內,愛爾蘭人死亡了100多萬人,100多萬人移民到了美國,200萬人逃難到了其他地區,愛爾蘭人口再也沒有達到頂峰820萬人的數字了。

這場大飢荒改變了愛爾蘭,導致了愛爾蘭的獨立,在1921年12月6日,愛爾蘭和英國簽訂《 英愛條約》,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但北部6郡仍屬英國,成為現在的 北愛爾蘭,當然了,現如今的北愛爾蘭也時不時鬧著要獨立。

愛爾蘭的獨立雖然不全是因為1845年大飢荒,但是這場危機確實改變了愛爾蘭的歷史,也改變了整個英國的歷史,激起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

#愛爾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英國##查爾斯繼位成為英國國王##英國女王去世享年96歲#

閱讀全文

與愛爾蘭大飢荒電影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限時救援電影完整版 瀏覽:16
天若有情粵語版電影完整版 瀏覽:412
團電影票的網站 瀏覽:708
優秀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愛情電影 瀏覽:71
鹿晗演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811
香港電影音樂合集 瀏覽:98
了日本大電影 瀏覽:413
女主角性感好看恐怖電影 瀏覽:889
更新最快的免費下載電影網站 瀏覽:295
又一部振奮人心的電影 瀏覽:564
2017成龍功夫電影周 瀏覽:330
法國老電影喜劇大全 瀏覽:427
電影小狗奶瓶導演 瀏覽:355
擼波波電影院 瀏覽:516
李行導演電影音樂會 瀏覽:266
日照市蘇寧電影票 瀏覽:458
這部電影真搞笑英文 瀏覽:333
葉問4電影完整版迅雷下載 瀏覽:1000
英文電影觀看網站大全 瀏覽:46
色即是空韓國電影大全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