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張學友五條a大鼻林的電影

張學友五條a大鼻林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13 07:14:25

Ⅰ 張學友電影全部電影有哪些

1、《猛鬼差館》1987年

該片劇本是劉鎮偉與王家衛兩個人一個晚上寫出來的。張學友飾演警局裡的一名不相信鬼神的小警員。現代時裝警察打僵屍,這個概念十分新鮮,並結合了驚悚、喜劇元素,張學友的喜劇天賦已初露崢嶸。

2、《旺角卡門》1988年

這是大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作,張學友在該片中大改戲路,實現了突破,飾演一個不學無術,並總是給大哥「劉德華」添麻煩的「爛仔」小弟。張學友憑借本片表現,首次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3、《喋血街頭》1990年

這是吳宇森導演根據個人經歷改編的半自傳體影片。被評價為是一部比《英雄本色》還要出色的動作經典。張學友搭檔梁朝偉,飾演為人有情有義的「輝仔」,而梁朝偉的角色「阿B」,原型就是導演吳宇森本人,所以,張學友演繹的其實就是吳宇森的朋友。

張學友的演技在本片中展露無遺,與梁朝偉的對戲絲毫不弱,甚至略占上風!張學友也因本片首次獲得第1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雖未最終獲獎,但對於剛剛步入影壇不久的張學友來說,入圍已實屬不易,也算是得到了業內專業人士的肯定。

4、《咖喱辣椒》1990年

柯受良執導,張學友、周星馳主演的經典動作喜劇!片中,張學友、周星馳的雙男主、雙雄戲份十分搶眼,喜劇笑料頻出,精彩不斷。也成為後來很多影片跟風效仿的模式。

5、《笑傲江湖》1990年

張學友在徐克執導的《笑傲江湖》中飾演「假扮林平之」的東廠太監歐陽全。張學友憑藉此反派角色,獲得第2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至此,張學友僅用短短4年時間,就完成了1次最佳男主提名,1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1次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等多項大獎!

6、《倩女幽魂3道道道》1991年

張學友再次搭檔梁朝偉,出演《倩女幽魂》經典系列影片,在片中飾演為人義氣的燕赤霞,並演唱了電影主題曲《道道道》。

7、《阿飛與阿基》1992年

還是柯受良,還是梁朝偉!還是雙男主、雙雄戲份,這部戲被譽為柯受良導演的最佳電影。張學友飾演阿基,該片延續了《咖喱辣椒》的成功模式,並且實現了超越,成為該模式下最佳的一部。

片中,阿飛和阿基愛上同一個女人的橋段非常經典,演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三角關系。

8、《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年

又一部《咖喱辣椒》成功模式電影,還是張學友主演,看來製片人認定張學友最適合這種「雙男主」模式的動作喜劇了。張學友飾演一個「神槍手」警察,正直善良又不失幽默。本片完成度也非常高,只是搭檔弱了些,也是一部經典。

9、《妖獸都市》1992年

這絕對是香港電影史上的一部「神片」!此類魔幻題材在香港來說非常新穎,當時第一次看時,有一種「震撼」的感覺,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推出續集,打造「妖獸宇宙」了。片中,張學友搭檔黎明,飾演一個半人半獸的特警警員。

10、《超級學校霸王》1993年

在這部王晶力捧張衛健的喜劇片中,四大天王來了三個!張學友飾演掃把頭,造型另類搞笑,在一眾群星中表現搶眼。

Ⅱ 求張學友的電影列表

張學友歷年電影列表

1986《霹靂大喇叭》 洪金寶 姜大衛
1986 《痴心的我》
1986 《老娘夠騷》
1987 《天賜良緣》 張曼玉
1987 《意亂情迷》
1987 《猛鬼差館》
1988 《八星報喜》 周潤發 黃百鳴 鍾楚紅 馮寶寶 袁潔瑩 鄭裕玲 周文健
1988 《猛鬼學堂》
1988 《三對鴛鴦一張床》
1988 《旺角卡門》 劉德華 張曼玉 萬梓良
1988 《南北媽打》
1988 《金裝大酒店》
1988 《特警屠龍》
1988 《最佳女婿》 周星馳 莫少聰 張敏 吳耀漢 沈殿霞
1988 《夢過界》
1989 《福星臨門》
1989 《我要富貴》
1989 《捉鬼大師》
1989 《奇跡》
1989 《單身貴族》
1989 《忠義群英》 鄭少秋 梁朝偉
1989 《小小小警察》
1990 《豬標一族》
1990 《笑傲江湖》 許冠傑 葉童 劉兆銘 元華 午馬 林正英 劉洵
1990 《咖喱辣椒》 周星馳 柯受良 曾志偉
1990 《倩女幽魂之人間道》 張國榮 王祖賢 午馬
1990 《喋血街頭》 梁朝偉 李子雄 任達華
1990 《千年女妖》
1990 《都市煞星》
1990 《阿飛正傳》 張國榮 劉德華 張曼玉 劉嘉玲 梁朝偉
1991 《馬路英雄》
1991 《富貴吉祥》
1991 《財叔之橫掃千軍》 石天 梁家輝 元奎 朱江
1991 《黑雪》
1991 《追日》
1991 《倩女幽魂三之道道道》 梁朝偉 王祖賢 利智
1991 《黃飛鴻》 李連傑 鄭則仕 元彪 關之琳
1991 《子彈出租》
1991 《黐線枕邊人》
1991 《豪門夜宴》(客串) 曾志偉 吳耀漢 鄭裕玲 洪金寶
1992 《明月照尖東》 黎明 吳孟達
1992 《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
1992 《阿飛與阿基》 梁朝偉 湯鎮業 袁詠儀
1992 《女黑俠黃鶯》 張敏
1992 《神槍手與咖喱雞》
1992 《妖獸都市》 黎明 李嘉欣 張耀揚 袁和平 李若彤
1992 《真的愛你》 張曼玉 吳君如 吳孟達
1993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張國榮 梁家輝 梁朝偉 張曼玉 林青霞 劉嘉玲 王祖賢 葉玉卿 鍾鎮濤
1993 《太子傳說》
1993 《神經刀與飛天貓》 梁家輝 張敏 張曼玉 吳孟達 林志穎
1993 《飛越謎情》
1993 《超級學校霸王》 劉德華 張衛健 任達華 邱淑貞 楊采妮 劉小慧 郭富城 鄭伊健 許志安 吳耀漢
1993 《追男仔》
1994 《新邊緣人》
1994 《非常偵探》
1994 《東邪西毐》 張國榮 梁家輝 梁朝偉 林青霞 張曼玉 劉嘉玲 楊采妮
1995 《鼠膽龍威》 李連傑 午馬 楊采妮 邱淑貞 王霄 林國斌 周比利
1996 《廢話小說》(客串)
1998 《安娜瑪德蓮娜》(客串)
1999 《龍火》(客串)
2001 《男人四十》 梅艷芳 林嘉欣
2003 《龍咁威》(客串) 鄭中基 李燦森 張達明
2003 《金雞2》 吳君如 黎明 劉德華 黃秋生 鄭中基 張衛健
2004 《江湖》 劉德華 余文樂 陳冠希 曾志偉 徐少強 苗僑偉 林家棟
2004 《我要做Model》(客串) 鄭中基 林嘉欣
2005 《如果愛》 周迅 金城武 吳君如 曾志偉

Ⅲ 張學友的資料

學友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
一切的故事彷彿皆源於音樂,都似乎與他的歌有著絲絲入扣的聯系。
從現在開始等待,在歌的回憶中倒數開始……
+--------------------------------------------------------------------------------------------------------------------------+
原名 : 張學友
藝名 : 張學友
英文名字 : Jacky
花名 : 七仔
出生日期: : 1961-7-10
星座 : 巨蟹座
生肖 : 牛
身高 : 1.76m
體重 : 145磅
學歷 : 預科
婚姻狀況 : 已婚
家庭成員 : 爸媽、一哥、一妹、太太及一女兒
排行 : 第二
常閱讀的書 : 佛書及武俠小說
希望到的地方 : 太多
喜愛的歌手 : Barry Manilow / Beatles / Deep Purple / 譚詠麟
喜愛的藝人 : 周潤發
尊敬的人物 : 父母
喜愛的顏色 : 白色
喜愛的電影 : 閃靈
喜愛的食物 : 甜品
喜愛的地方 : 太多
難忘的事情 : 獲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比賽冠軍(1984) ★ 當時參賽歌曲 : 大地恩情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 : 再做好一點
人生座右銘 : 對人隨緣 、 對事隨心 ★ 人生目標 : 做一個「好」人
那條疤痕,是小的時候,和他哥哥玩警察抓賊的時候,他哥哥把一把菜刀扔過去剛好打的學友的臉上,幸好沒打到眼睛!學友小時候很喜歡當警察,所以他就扮警察,哥哥就扮壞人!唉!不過,那疤痕更帶給人神秘感!一下就讓人看的到,也證明他不會刻意去裝扮外表!
****學友歷年唱片的銷量數字(不完全統計)******
1985-04 《Smile/微笑》 香港銷量20萬張
1985-12 《Amour/遙遠的她》香港銷量20萬張
1986-05 《情無四歸》港台銷量10萬張
1986-10 《相愛》香港銷量15萬張
1987-04 《初吻/炸彈》香港銷量10萬張
1987-05 《在我心深處》香港銷量15萬張
1987-06 《Jacky》香港銷量5萬張
1987-09 《張學友87演唱會》香港銷量10萬張
1988-01 《意亂情迷》香港銷量10萬張
1988-03 《昨夜夢魂中》香港銷量2萬張
1989-04 《給我親愛的》香港銷量12萬張
1989-07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香港銷量15萬張
1989-12 《只願一生愛一人》總銷量超過80萬張
1990-02 《似曾相識》港台銷量 20萬張
1990-07 《夢中的你》香港銷量12萬張
1991-01 《情不禁》 總銷量超過80萬張
1991-08 《一顆不變心》總銷量超過70萬張
1991-12 《愛你多一些精選》總銷量超過60萬張
1992-01 《張學友91演唱會》香港銷量10萬張
1992-05 《真情流露》總銷量超過100萬張
1992-11 《愛火花》總銷量超過100萬張
1993-03 《吻別》總銷量超過400萬張
1993-07 《我與你》總銷量超過120萬張
1993-11 《等你等到我心痛》總銷量超過60萬張
1993-12 《祝福》總銷量超過350萬張
1994-01 《學與友93演唱會》總銷量超過30萬張
1994-05 《餓狼傳說》總銷量超過120萬張
1994-08 《偷心》總銷量超過200萬張
1994-12 《這個冬天不太冷》總銷量超過130萬張
1995-03 《一生跟你走作品輯》港台銷量10萬張
1995-04 《真愛新曲+精選》總銷量超過250萬張
1995-06 《過敏世界》總銷量超過100萬張
1995-09 《擁友》總銷量超過120萬張
1995-11 《三年兩語》總銷量超過30萬張
1996-01 《友學友95演唱會》總銷量超過30萬張
1996-02 《情緣十載演唱會》總銷量超過30萬張
1996-04 《愛與交響曲》總銷量超過120萬張
1996-06 《忘記你我做不到》總銷量超過300萬張
1997-01 《不老的傳說》總銷量超過150萬張
1997-08 《想和你去吹吹風》總銷量超過250萬張
1997-09 《雪,狼,湖》總銷量超過60萬張
1998-04 《友情歌歲月精選》港台銷量超過20萬張
1998-06 《釋放自己》總銷量超過60萬張
1998-10 《不後悔》總銷量超過80萬張
1999-01 《有個人》總銷量超過50萬張
1999-05 《99有個人演唱會》總銷量超過30萬張
1999-11 《走過1999》總銷量超過100萬張
2000-01 《Jacky Cheung 15》 港台銷量20萬張
2000-07 《當我想起你》總銷量超過30萬張
2000-12 《Touch Of Love》總銷量超過70萬張
2001-05 《天下第一流》總銷量超過30萬張
2001-09 《熱》總銷量超過30萬張
2001-10 《903拉闊演唱會》港台銷量超過10萬張
2002-01 《學友精選》港台銷量超過10萬張
2002-10 《他在那裡》總銷量超過40萬張
2003-06 《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總銷量超過40萬張
2004年《夢如人生》總銷量超過30萬張
2004年《黑與白》總銷量超過30萬張
2005年《雪狼湖》國語專輯總銷量超過30萬張
另外:大陸1986年發行的《smile/愛慕》銷量超過40萬張,1995年發行的《你每句說話》發行量超過30萬張,1996年發行的《過客》銷量超過30萬張。
共計超過4346萬張
說明:以上的銷售數字為不完全統計,有的只有某一地區的銷售數字,所以我在標明銷售量的時候特意寫上「超過」二字,相信學友的具體銷售總量肯定會超過4346萬張。

如果是按剛才這個4000多萬的版本,很多是只計香港或台灣的銷量,那麼台灣那麼多台灣版和內地那麼多引進版跑哪去了?
還有一些日韓新馬等學友也很受歡迎的地區的銷量跑哪去了?世界范圍內華人的銷量跑哪去了?

我還聽說引進版以前往往是不計入銷量的,現在也難講。那麼本人抽屜里那麼多磁帶算什麼?大家那麼多寫上「XX音像出版社引進的」的正版CD又算什麼?

所以我看4千多萬和6千多萬兩個版本都不準確。

有一個可信度較高的說法
華人單張國語唱片銷量最高的是張學友的 吻別 400多萬張

單張國語唱片銷量最高的是張學友的 真情流露 40多萬張(N多年前的香港地區銷量),也許全球銷量如開頭的這個資料所說的超過100萬張吧。反正不論全球銷量如何,作為粵語唱片在香港地區的銷量最高就肯定是全球銷量最高的了。
但也有說法梅艷芳有張粵語唱片過40萬的,也不知是否可靠

華人歌手唱片總銷量第一據說是鄧麗君,雖然具體很難考證,但可信度還是很高的。至於是否真的過億就不清楚了,也許吧。
第二就是學友了,即使按4000多萬的這個最低說法。

銷量問題的環境障礙在於
大陸地區:
以前我們買磁帶可能也計也銷量的,而我們一般是買正版磁帶的,不過10元一盤,而盜版磁帶與正版磁帶的比例不是那麼誇張,而且價格差也不大,太便宜的盜版磁帶就不能聽了
後來我們不買磁帶了改為買CD,而當時連引進版CD也特貴,盜版卻只要幾塊錢理所當然正版銷量下降了
後來CD便宜些了,卻更有網路傳播的問題,所以現在唱片業更難了

港台地區:
綜樂方式分散化,人們除聽歌外多了許多娛樂方式,這點內地也一樣
盜版比以前更嚴重,經濟發展速度卻與之未成比例
網路傳播不遜於內地,甚至至少他們的網路硬體設施更好
還有就是,青少年未必掙錢時卻更敢於在買唱片上花錢,而這個年齡段的歌迷很大一部分偏好新生代歌手的,這一點內地也差不多

而學友唱片銷量下降的內因
風格多元化,喜歡嘗試新曲風。友迷的口味也不同,但我認為近年他專輯的質量與過去大體相當,只是主流歌少了,容易大紅的歌少了。取而代之是一些不易一聽種情但還比較耐聽的,或是品質很高但不像以前有些歌旋律那麼上口容易傳唱的。
學友喜歡嘗試更豐富的及非主流的音樂類型,會影響銷量。可是上口的主流歌他已經唱過無數曲了,若繼續不改變路線我也喜歡,但追求是無止境的,他想打開更廣闊的天空,不能只困於銷量的數字游戲之中,這是魚和熊掌的問題,我想他的心情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以這幾年他銷量上最失望的國語大碟「學友熱」舉例,是我極喜愛的一張碟,為什麼卻賣得差?1.封面做得不好看2.第一主打歌是「熱」,比較另類,不易流行。3.唱片整體水平高卻缺少一首頂梁的第一主打,let me go是主流情歌,可是和以往的主流情歌比起來遜色點,有點慢,也不易最快速上口,歌詞很落俗卻也水平一般,即使仔細欣賞時很讓人投入其中。我真的受傷了很受歡迎,可是是個很自我感覺的小調。如果這都不算愛是意外的驚艷,但只是不經意地玩味兒而已,真正拿來做第一主打反倒不行。結果不是我要的結果勉強還行,可是沒有重點宣傳它,也許是吃了版權官司的原因。
當然即使如此「學友熱」這么好的一張碟卻銷量那麼差我總覺得還有別的原因,但不清楚就不多說了。

而後來一張國語大碟「他在那裡」,銷量情況好些,就是因為有了咖啡和禮物。雖然總體水平和上一張差不多,甚至我自己更喜歡「學友熱」。當然,如果拿咖啡或禮物做專輯名會賣得更好。只是現在學友不會拿禮物這種翻唱歌做主打了,而用咖啡這個小家子氣的名詞做專輯名不夠大氣,雖然很多歌手會這樣做,但學友的專輯不會,回想一下他的專輯名基本都是比較大方的。

還有一個內原是在歌曲來源上
1.現在學友極少會去翻唱了,並不代表脫離了翻唱歌就肯定不行,因為95-97年他基本離開翻唱卻一直大賣,但這也是一個原因
2.另外現在華人歌壇的創作力量真是很可憐,香港更是慘,台灣是三十步笑百步。一些創作人多寫一些給新生代歌手唱的給小孩子聽的歌,估計不少學友也看不上。還好學友自己可以多寫點歌也許在一定程度上能自救
3.學友也不再把粵語專輯里的歌換成國語再出唱片,盡管我不反對他這樣做

我唯一要批評他的就是出碟太慢了,就算我語重了還是要批評,上次見當他面時看他那麼疲憊我沒忍心提,害我頭發都等白了。前面的黑與白只得幾首新歌,雪狼湖是粵語改過來的,如果愛里只得四首,其中兩首旋律還是一樣的。一張國語大碟要從02年等到06年......

總之,學友怎麼選歌路,只要是真正的歌迷都會支持也並也同樣喜歡他的新作,而唱片銷量到底是怎麼統計的,引進版的東西到底算不算銷量?這裡面有中國特色的復雜因素,這個問題,還是哪位懂行的人士知道的指點一下吧,讓我們長長見識

我們自己要做的,就是堅決支持學友的正版,和盡量抵制關於學友的盜版,在還沒買而能夠買到的情況下抵制網路下載他的東西。

如果不是盜版,如果不是網路免費傳播太厲害,(其實這些都怪法律不健全,這個問題國外就能靠立法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也許唱片公司網路銷售也是趨勢,不過是以後的事了)
雖然把盜版和下載的數字如換成正版來估計著統計是個駭人的數字,但因為經濟規律,下載的經濟成本接近零,盜版所付的錢也只是正版的幾分之一,那麼如把下載的去除掉,把盜版的數字的幾分之一換算為正版的量也是巨大的。因為盜版的總是比正版多N倍,兩岸三地尤以海峽兩岸為甚,海峽兩岸尤以內地為甚!
如此,我認為銷量是可以翻幾翻的。而鄧麗君那時代沒這么嚴重的問題,所以若這世道正常些,學友理應是總銷量的NO.1

其實,銷量問題有的更深層次根本原因
那就是由於漢語在當今世界上的相對勢微和我們這個曾經擁有千年輝煌的偉大民族現在卻在經濟和文化體制上的落後的不相稱地位,其改觀還得有一個過程,但是,對於作為中國人的每一個個體來說,不能只靠一個等字,正如唱片銷售的終端還得是一張一張地買一樣,未來怎樣,還得看我們這些人一個個地在做些什麼。當我們下了網回到現實生活,心裏面有沒有裝著過國家和民族,在我們欣賞學友歌唱以外的時間里,心裏面還有沒有裝著他。

Ⅳ 張學友的詳細資料

張學友
張學友資料:

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 Jacky Cheung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0日

星座: 巨蟹座

貫籍: 天 津

生肖: 牛

身高: 1.78米

體重: 64公斤

血型: B型

婚姻:已婚,羅美薇

性格: 開朗、樂觀

學歷: 中學預科

嗜好: 游泳、籃球、唱歌

語言: 廣東話 、英語、國語

初戀年齡:20歲

擇偶條件:可愛 、溫柔 、率直

家庭狀況:父母 、兄長 、1妹 、 太太、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愛的運動:游泳

喜愛的電?: 《 Shinning 》

喜愛的動物: 馬

喜愛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 牛 肉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地方: 家

嚮往的國家: 中 國

最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 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 亞軍

喜愛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演員:周潤發、勞勃狄尼洛

平常喜好: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最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常閱讀的書籍類型:佛書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自我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了都斷了。

喜歡到的地方:屋企(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最喜愛的國家:每一國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愛的城市:東京

最想去的旅遊地點:東歐

喜愛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簡介:

1985 : @港台「最有前途新人獎」, 並首年得到各頒獎典禮的金曲獎

1987 : 憑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0 : 憑電影「笑傲江湖」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1994 : 獲得美國Billboard頒獎典禮「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5/6 : 連續兩年獲得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7 : 創立創意音樂劇「雪狼湖」

1998 : 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9 : 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2002 : 憑電影「男人四十」獲得第四屈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991-2005 : 十多年間不斷得到亞洲各地頒獎典禮的重要獎項, 包括:金曲金獎、唱片銷量大獎、男歌手、成就大獎、榮譽貢獻獎項……等等。

歷年專輯列表:

1985 << 遙遠的她AMORU>>

1986 <<情無四歸>> <<相愛>>

1987 <<初吻/炸彈>> <<我心深處>>

<<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 <<意亂情迷>> <<昨夜夢魂中>>

1989 <<給我親愛的>>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 <<似曾相識>> <<夢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顆不變心>>

<<愛你多一些精選>> <<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 <<真情流露>> <<愛火花>>

1993 <<吻別>> <<我與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祝福>>

1994 <<學與友93演唱會>> <<餓狼傳說>> <<偷心>>

<<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兩語>> <<擁有>> <<過敏世界>>

<<真愛新曲+精選>>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書>>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張學友95演唱會>> <<情緣十載>>

<<愛與交響曲>>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傳說>>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 <<釋放自己>> <<不後悔>>

1999 <<有個人>>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敘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獲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獲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群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盡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發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發亂了———「辣」的舞台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借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復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致,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松。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陌踩�小R患胰俗�諞黃鴣砸歡俜梗�炷系乇鋇亍⑽抻俏蘼塹厴窳氖撬�囊桓齪艽蟮拿蝸搿K�韻衷詰難в咽怯信�蚴倫悖��似拮雍桶���飭僥晁�駁偷髁撕芏唷C看我惶崞鶿�謀Ρ磁������薊嶁Φ煤喜宦W歟�桓貝雀傅哪Q�N�巳冒��〉檬媸剩�в鴉菇�乘�宓木刪又匭虜賈茫��考揖呋恍攏�磺惺攣窠桓�乒懿普�筧ǖ睦掀糯筧飼資職�臁K淙緩苊Γ��茄в炎蓯竅M�惺奔淞粼詡依錙閂���嫠�惱鍘⒘扛摺?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准,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松,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舍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艷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著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贊。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贊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Ⅳ 張學友演過那些電影

1986年,出演熒幕處女作《霹靂大喇叭》,在片中飾演警界小卒張定

參演電影作品 (9張)
其[50] ;同年,出演愛情片《痴心的我》。

1987年,與張曼玉、鄭裕玲共同主演喜劇愛情片《天賜良緣》[51] ;同年,在恐怖片《猛鬼差館》中飾演警局裡的一名小警員;之後,與鍾楚紅搭檔主演愛情片《意亂情迷》。
1988年,主演由王家衛導演執導的黑幫片《旺角卡門》,在片中飾演不學無術而又自以為是的古惑仔「烏蠅」[52] ,並憑藉此角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8] ;7月28日,參演的警匪片《特警屠龍》在香港上映[53] 。
1989年,參演恐怖片《捉鬼大師》;同年,與曾志偉、劉嘉玲共同主演喜劇片《福星臨門》,在片中飾演甲大旅行社老闆鄧麗賓,並為電影演唱主題曲《仍是會喜歡你》。
1990年,在徐克執導的武俠片《笑傲江湖》中嘗試反派角林平之,並憑藉此角獲得第2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9] ;之後,主演由吳宇森執導的動片片《喋血街頭》,在片中飾演為人有情有義,對於兄弟願意以性命相托的「細輝」[54] ;同年,在文藝片《阿飛正傳》中飾演沒有職業,但重情重義的歪仔[55] 。
1991年,出演《倩女幽魂》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倩女幽魂Ⅲ:道道道》,在片中飾演為人義氣的yanchixia並演唱電影主題曲《道道道》;同年,與石天,梁家輝共同主演動作片《財叔之橫掃千軍》。
1993年,參演喜劇片《東成西就》,在片中飾演武功高強的洪七公;同年,在電影《太子傳說》中擔任第一男主角。1994年,與梁家輝、黎姿、吳倩蓮共同主演電影《新邊緣人》,飾演警方卧底阿迪。
1995年,與李連傑、邱淑貞、午馬共同主演電影《鼠膽龍威》。1996

張學友參演電影海報、劇照(20張)
年,張學友宣布暫時息影,專注於音樂事業的發展。

2001年,他復出拍攝的電影《男人四十》被認為是許鞍華執導的《女人四十》的翻版作品,張學友在片中出任男主角,並獲得當年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0]
2005年,獲邀拍攝陳可辛執導的歌舞片《如果·愛》,並將音樂元素帶入電影中[56] 。2007年6月30日,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掌印及簽名。[57]
2010年,主演愛情文藝片《月滿軒尼詩》,飾演胸無大志但心地善良的電器店少東[58] ;之後與吳彥祖、劉若英合作主演電影《全城熱戀》[59] ;同年主演電影《72家租客》,片中張學友以一頭白發造型亮相,飾演在旺角西洋菜街上賣手機的小人物石堅。[60]
2015年4月23日,出席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61] 4月30日,張學友與張家輝、張震共同主演的動作片《赤道》上映,他在片中飾演一個舉止優雅,斯文中帶著些許霸氣的物理學教授[11] 。8月3日,電影《澳門風雲3》於香港開機,張學友在片中飾演一位大反派[62] 。

個人生活編輯
1986年,張學友與羅美薇相戀[63] 。1996年2月15日,張學友與羅美薇在英國倫敦注冊結婚,隨後在香港登報告知親友歌迷[63] 。2000年,張學友的大女兒張瑤華出生;2005年張學友的次女張瑤萱出生。
張學友一直被鼻病困擾,據他本人所述是在1990年代初期拍戲受傷留下的後遺症。張學友每當感冒發生時就會對鼻子和聲音產生不良影響[64] 。

Ⅵ 張學友的資料

張學友資料:
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 Jacky Cheung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0日
星座: 巨蟹座
貫籍: 天 津
生肖: 牛
身高: 1.78米
體重: 64公斤
血型: B型
婚姻:已婚,羅美薇
性格: 開朗、樂觀
學歷: 中學預科
嗜好: 游泳、籃球、唱歌
語言: 廣東話 、英語、國語
初戀年齡:20歲
擇偶條件:可愛 、溫柔 、率直
家庭狀況:父母 、兄長 、1妹 、 太太、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愛的運動:游泳
喜愛的電影 : 《 Shinning 》
喜愛的動物: 馬
喜愛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 牛 肉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地方: 家
嚮往的國家: 中 國
最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 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 亞軍
喜愛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演員:周潤發、勞勃狄尼洛
平常喜好: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最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常閱讀的書籍類型:佛書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自我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了都斷了。
喜歡到的地方:屋企(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最喜愛的國家:每一國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愛的城市:東京
最想去的旅遊地點:東歐
喜愛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歷年專輯列表:
1985 << 遙遠的她AMORU>>
1986 <<情無四歸>> <<相愛>>
1987 <<初吻/炸彈>> <<我心深處>>
<<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 <<意亂情迷>> <<昨夜夢魂中>>
1989 <<給我親愛的>>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 <<似曾相識>> <<夢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顆不變心>>
<<愛你多一些精選>> <<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 <<真情流露>> <<愛火花>>
1993 <<吻別>> <<我與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祝福>>
1994 <<學與友93演唱會>> <<餓狼傳說>> <<偷心>>
<<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兩語>> <<擁有>> <<過敏世界>>
<<真愛新曲+精選>>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書>>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張學友95演唱會>> <<情緣十載>>
<<愛與交響曲>>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傳說>>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 <<釋放自己>> <<不後悔>>
1999 <<有個人>>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敘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獲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獲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群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盡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發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發亂了———「辣」的舞台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借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復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致,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松。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布置,全部傢具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裡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准,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松,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舍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艷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著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贊。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贊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Ⅶ 張學友演過哪些電影

張學友電影男人四十 豬標一族
咖喱辣椒 笑傲江湖
霹靂大喇叭 人間道
痴心的我 喋血街頭
老娘夠騷 千年女妖
八星報喜 都市煞星
猛鬼學堂 阿飛正傳
三對鴛鴦一張床 明月照尖東
旺角卡門 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
南北媽打 亞飛與亞基
金裝大酒店 女黑俠黃鶯
特警屠龍 神槍手與咖喱雞
最佳女婿 妖獸都市
夢過界 真的愛你
福星臨門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我要富貴 太子傳說
捉鬼大師 神經刀與飛天貓
單身貴族 飛越謎情
忠義群英 超級學校霸王
小小小警察 追男仔
馬路英雄 新邊緣人
富貴吉祥 非常偵探
財叔之橫掃千軍 東邪西毒
追日 鼠膽龍威
黑雪 烈愛傷痕
倩女幽魂III 江湖
黃飛鴻 子彈出租 枕邊人豪門夜宴

Ⅷ 有誰知道張學友的詳細資料啊

中文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字::Jacky
花名:七仔
出生日期:1961.7.10
星座:巨蟹座
生肖: 牛
身高: 1.76m
體重: 145磅
學歷: 預科
婚姻狀況: 已婚
家庭成員: 爸媽、一哥、一妹、太太及一女兒 。
排行: 第二
常閱讀的書: 佛書及武俠小說
希望到的地方: 太多
喜愛的歌手: Barry Manilow / Beatles / Deep Purple / 譚詠麟。
喜愛的藝人: 周潤發
尊敬的人物: 父母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電影: 閃靈
喜愛的食物: 甜品
喜愛的地方: 太多
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比賽冠軍(1984)
當時參賽歌曲: 大地恩情
專長: 唱歌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 再做好一點
人生座右銘: 對人隨緣 、 對事隨心。
人生目標: 做一個好人
經歷:性格隨和樂觀的張學友,完成了中七課程後,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及國泰航空公司,平常工余喜愛遠足,籃球及游泳,然而最大興趣還是在歌唱方面,小時候已愛跟著唱片練習,中學時候亦嘗試與友人組織樂隊及參加校內的歌唱比賽。

1984年參加「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ss/2006-03/11/content_533028.htm
回答者:214寢室 - 試用期 一級 11-9 21:41

gg
回答者:13945649310 - 兵卒 一級 11-14 18:48

張學友
張學友資料:

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 Jacky Cheung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0日

星座: 巨蟹座

貫籍: 天 津

生肖: 牛

身高: 1.78米

體重: 64公斤

血型: B型

婚姻:已婚,羅美薇

性格: 開朗、樂觀

學歷: 中學預科

嗜好: 游泳、籃球、唱歌

語言: 廣東話 、英語、國語

初戀年齡:20歲

擇偶條件:可愛 、溫柔 、率直

家庭狀況:父母 、兄長 、1妹 、 太太、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愛的運動:游泳

喜愛的電影 : 《 Shinning 》

喜愛的動物: 馬

喜愛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 牛 肉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地方: 家

嚮往的國家: 中 國

最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 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 亞軍

喜愛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演員:周潤發、勞勃狄尼洛

平常喜好: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最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常閱讀的書籍類型:佛書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自我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了都斷了。

喜歡到的地方:屋企(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最喜愛的國家:每一國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愛的城市:東京

最想去的旅遊地點:東歐

喜愛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簡介:

1985 : @港台「最有前途新人獎」, 並首年得到各頒獎典禮的金曲獎

1987 : 憑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0 : 憑電影「笑傲江湖」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1994 : 獲得美國Billboard頒獎典禮「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5/6 : 連續兩年獲得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7 : 創立創意音樂劇「雪狼湖」

1998 : 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9 : 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2002 : 憑電影「男人四十」獲得第四屈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991-2005 : 十多年間不斷得到亞洲各地頒獎典禮的重要獎項, 包括:金曲金獎、唱片銷量大獎、男歌手、成就大獎、榮譽貢獻獎項……等等。

歷年專輯列表:

1985 << 遙遠的她AMORU>>

1986 <<情無四歸>> <<相愛>>

1987 <<初吻/炸彈>> <<我心深處>>

<<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 <<意亂情迷>> <<昨夜夢魂中>>

1989 <<給我親愛的>>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 <<似曾相識>> <<夢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顆不變心>>

<<愛你多一些精選>> <<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 <<真情流露>> <<愛火花>>

1993 <<吻別>> <<我與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祝福>>

1994 <<學與友93演唱會>> <<餓狼傳說>> <<偷心>>

<<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兩語>> <<擁有>> <<過敏世界>>

<<真愛新曲+精選>>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書>>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張學友95演唱會>> <<情緣十載>>

<<愛與交響曲>>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傳說>>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 <<釋放自己>> <<不後悔>>

1999 <<有個人>>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敘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獲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獲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群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盡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發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發亂了———「辣」的舞台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借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復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致,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松。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布置,全部傢具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裡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准,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松,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舍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艷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著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贊。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贊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Ⅸ 張學友個人資料

張學友,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1961年7月10出生於香港。

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張學友不滿於小職員的單調生活,1984年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奪得冠軍,從而簽約寶麗金,推出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張學友也經歷了80年代中後期的迷失放縱,隨後重振精神進入90年代「四大天王」的黃金時期,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也涉足影壇,1988年的《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金像最佳男配角,最近主演《男人四十》更是令人驚艷。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正如譚詠麟評價,他不會像青花燦爛後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張學友
英文名:Cheung, Jacky
出生地:香港
生日:1961年7月10日
身高:1·76m
星座:巨蟹座
配偶:羅美薇
最喜歡的運動:網球/籃球
最喜歡的樂器:吉他
最喜愛的季節:秋天

體 重:72Kg
語 言:粵語
藝人簡歷:學歷:高中
嗜好:游泳/唱歌
家庭狀況:父.母.一兄一妹
婚姻狀況:已婚
難忘事情:獲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冠軍
喜歡歌星:BARRY MSNILOW
ALANTAM
DEEP PURPLE
喜歡演員:周潤發
喜歡顏色:白色
喜歡電影:閃靈
喜愛食物:雪糕
喜歡到的地方:家
不喜愛食物:牛肉
尊敬的人:父.母

歷年專輯列表:
1985 <<SMILE>>
<< 遙遠的她AMORU>>
1986 <<情無四歸>>
<<相愛>>
1987 <<初吻/炸彈>>
<<我心深處>>
<<JACKY張學友>>
<<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 <<意亂情迷>>
<<昨夜夢魂中>>
1989 <<給我親愛的>>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 <<似曾相識>>
<<夢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顆不變心>>
<<愛你多一些精選>>
<<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 <<真情流露>>
<<愛火花>>
1993 <<吻別>>
<<我與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祝福>>
1994 <<學與友93演唱會>>
<<餓狼傳說>>
<<偷心>>
<<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兩語>>
<<擁有>>
<<過敏世界>>
<<真愛新曲+精選>>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書>>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張學友95演唱會>>
<<情緣十載>>
<<愛與交響曲>>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傳說>>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 <<釋放自己>>
<<不後悔>>
1999 <<有個人>>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敘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獲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獲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群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盡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發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發亂了———「辣」的舞台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借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復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致,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松。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布置,全部傢具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裡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准,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松,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舍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艷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著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贊。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贊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Ⅹ 張學友演過的所有電影都有哪些啊

1986:《霹靂大喇叭》 1986:《痴心的我》 1986:《老娘夠騷》 1987:《天賜良緣》,《意亂情迷》,《猛鬼差館 》 1988:《八星報喜》,《猛鬼學堂 》,《三對鴛鴦一張床 》,《旺角卡門》,《南北媽打》,《金裝大酒店》,《特警屠龍》,《最佳女婿》,《夢過界》 1989:《福星臨門》,《我要富貴》,《捉鬼大師》,《奇跡》,《單身貴族》,《忠義群英》,《小小小警察 》 1990:《豬標一族》,《笑傲江湖》,《咖喱辣椒》,《倩女幽魂之人間道》,《喋血街頭》,《千年女妖》,《都市煞星》,《阿飛正傳》 1991:《馬路英雄》,《富貴吉祥》,《財叔之橫掃千軍》,《黑雪》,《追日》,《倩女幽魂三之道道道》,《黃飛鴻》,《子彈出租》,《黐線枕邊人》,《豪門夜宴》 1992:《明月照尖東》,《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阿飛與阿基》,《女黑俠黃鶯》,《神槍手與咖喱雞》,《妖獸都市》,《真的愛你》 1993:《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太子傳說》,《神經刀與飛天貓》,《飛越謎情》,《超級學校霸王》,《追男仔》 1994:《新邊緣人》,《非常偵探》,《東邪西毐》 1995:《鼠膽龍威》斌 周比利 1996:《廢話小說》(客串) 張學友,張國榮,梁朝偉
1998:《安娜瑪德蓮娜》(客串) 1999:《龍火》(客串) 2000:《烈愛傷痕》 2001:《男人四十》 2003:《龍咁威》(客串) ,《金雞2》 2004:《江湖》,《我要做Model》(客串) 2005:《如果愛》 2009:《十月圍城》(客串) 2010:《七十二家租客》,《全城熱戀》,《月滿軒尼詩》

閱讀全文

與張學友五條a大鼻林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宋崇導演教你拍電影屬於哪類 瀏覽:340
周星馳裝死電影片段 瀏覽:45
在家怎麼訂電影票 瀏覽:995
好幾種人格的電影台灣 瀏覽:338
電影鐵橋三之王者崢嶸演員表 瀏覽:717
好萊塢蘇聯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59
星球崛起電影3中文版下載 瀏覽:613
一部西班牙電影華什麼 瀏覽:951
2019年國產十大電影排行榜 瀏覽:810
老師愛情韓國電影在線 瀏覽:764
有關性方面的大尺度床戲電影 瀏覽:876
6080yy新視覺電影 瀏覽:894
望江電影院 瀏覽:881
什麼九號電影 瀏覽:338
語音講故事漁夫大電影 瀏覽:604
鬼姐姐電影泰國劇情介紹 瀏覽:917
優質美劇愛情電影推薦 瀏覽:85
關於泰國島旅遊的電影 瀏覽:842
愛情電影單 瀏覽:332
電影院的k歌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