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有越劇白蛇傳全本唱詞
只找到白蛇前傳怎麼辦?
白蛇前傳·全劇(主演:吳鳳花 陳飛 吳素英)
演員表:
陳 飛飾白素貞
吳素英飾白素貞
吳鳳花飾許 仙
章莉萍飾小 青
周淑君飾小 青
王 芳飾法 海
陳琴湘飾艄 翁
潘 琴飾小沙彌
唱詞選刊:
合 唱:祥雲繚繞鎖雷音,佛天廣宇氣蕭森。彌陀頌經聲聲喧,悟得真諦知幾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白素貞:鏈纏身體膚裂筋骨寸斷,餐風飲火五內焚。晨鍾暮鼓傳怨恨,何時還我自由身。
白素貞:甘霖入唇心肺潤,靈氣漸蘇神功增。我本是千年修得女兒身,不戀仙境慕紅塵。耳聞鍾鼓心生怨,為什麼逼我苦修行。我斷鐵鏈離雷音,解救青兒同返紅塵。
合 唱:水柔柔山盈盈,水中彩霞天上雲。堤上伴侶相依偎,春日西湖最多情。
白素貞:水柔柔山盈盈,春日西湖最多情。斷橋粼波不曾斷,相思樹下系紅繩。見那生低首移步過斷橋,全不把湖光山色著意瞧。這滿湖春色都綠了,難道說這春風尚未吹綠你心苗。
許 仙:春滿西湖人歡笑,清明墳台獨自掃。十里荷塘笙歌揚,那有逸心賞花朝。
白素貞:驀地里喜上眉梢,喜相逢西湖春曉。朴實人溫柔性一眼看透,托終身結伴侶便在今朝。
合 唱:雙雙穿柳堤,願效比翼鳥。
白素貞:攜手登畫舫,兩心共相照。奇了奇了,有何心事不能拋。
合 唱:春光無限好,莫辜負青春年少,流水落花春歸早。
合 唱:雲飄渺人去了,
白素貞:人去了人去了。悔不該將花傘交,頓覺這水凝山暗湖光山色霧中罩。
小 青:俯身掬起西湖水,霎時春雨迎面飛。
許 仙:風雨迷離趲步急,雨濕花傘怎相宜。
艄 翁: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艄 翁:最愛西湖三月天,桃花帶雨柳生煙。十世修來同船渡,百世修來共枕眠。
白素貞:見君子靦腆現紅霞,低頭不語羞答答。面帶三分忠厚相,憨厚忠誠最動情懷。
白素貞:
抬眼望又只見湖山如洗,果然是淡抹濃妝都相宜。
許 仙:
小 青:家住在錢塘門外水榭旁,一角紅樓盼君訪。
白素貞:莫令我空憑欄秋水望穿,不枉我離西天下凡一場。
合 唱:白素貞要配許仙郎,化出紅樓作洞房。西湖又增新故事,斷橋畫舫映夕陽。
小 青:姐姐做新娘,小青里外忙。花燭高燒酒噴香,人間喜事講排場。
白素貞:朝辭峨嵋千仞岩,彩雲飛來西湖邊。為求人間恩和愛,姐妹結廬垂珠簾。灶下山泉煮了近半天,階前花徑掃了有幾遍。但聽得風動幽聲蒼庚啼,那老實忠厚的許仙卻不見。
白素貞:昨日西湖雨傾盆,幸遇君子免摧凌。聊表寸心非言謝,難忘同舟借傘恩。
許 仙:同舟共濟理該應,何足掛齒記在心。
白素貞:冒昧開口動問,君家祖籍那裡人。府上可有雙親在,何處求業作營生。
許 仙:多承關注愧萬分,世代居住臨安城。父母雙亡家道貧,全賴姐姐多幫襯。三年初讀湯頭訣,望江門鋪內暫謀生。問小姐祖居在何處,堂上雙親可安寧。
白素貞:君子身世多凄清,奴也是水上浮萍根不深。世代居住在杭州,不幸雙親冥間行。無有骨肉與至親,主僕相依伴晨昏。方才聽了君子言,卻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
許 仙:朱門深閨有不測,苦命人難慰不幸人。
白素貞:為何遲遲不配親,
許 仙:清貧怎敢生妄心。
小 青:我小姐雖非金枝玉葉身,卻不同人間一般女千金。貴公子她見過多多少,風流王孫她不鍾情。偏是你這生葯鋪里的小伙計,她自系紅繩動了心。莫道是移樽就教將心相順,只為你忠厚老實多摯誠。
許 仙:驚喜萬分魂離身,我道是假卻是真。她是那百花仙子下凡塵,許仙何福占盡春。
合 唱:這才是天上人間相思意,柔情無限意無比。
許 仙:適才遇見法海僧,一席話聽得許仙膽戰心驚。他說道我妻本是蛇妖變,化成美女迷凡人。倘若迷戀不醒悟,來日一口將我吞。荒謬之言難相信,法海他逼我把計行。端陽強飲雄黃酒,蛇妖定會現原形。提起酒壺手發抖,心如小鹿跳不停。
白素貞:莫不是昨夜風起受了冷,今晨曉露濕衣襟。郎君無病我放了心,恕為妻近日對你少照應。許郎啊,自己身體多保重,莫為店務太操心。
許 仙:娘子她美麗又溫存,一載夫妻恩愛深。如今又已懷身孕,怎會是蛇妖蟒怪害人精。倒不如勸妻飲下雄黃酒,破除那和尚妄言驅疑雲。
許 仙:聽她言我心暗驚,不由我冷汗濕衣襟。端陽不飲雄黃酒,莫非她果真是千年蛇妖化美人。
白素貞:見官人若有所思在心裡,莫非是怪我辜負了真情意,因此他鬱郁寡歡臉朝西。我欲飲了雄黃酒,誤了大事悔莫及。我有心不把雄黃飲,又只怕傷了夫妻義,左右為難無主意,我為了百年好夫妻。
許 仙:一杯酒驅散了滿天疑雲,釋重負頓覺一身輕。
白素貞:許郎欣喜我展眉舒心,
許 仙:從此後不再聽外人搬弄是非生。娘子啊,都怪我聽妄言半疑半信,老法海說你是妖蟒蛇精。如今你飲雄黃酒容顏依舊,不是妖不是怪還是那玉潔冰清。喜滋滋斟上二杯酒,娘子啊,飲下這賠情酒恩愛更深。
白素貞:夫妻恩愛到白頭,憑玄功消疑慮素貞勉力把酒飲。
許 仙:見娘子飲雙杯無比歡欣。
白素貞:見許郎咬牙關雙眼緊閉,一霎時天搖地轉斷我肝腸。千呼萬喚喚不起,不由我兩眼淚汪汪,許郎夫啊。
白素貞:一言提醒白素貞,昆侖山上有仙方。我取靈芝救許郎,刀山火海也要闖。為姐冒死上昆侖,縱然九死有一生。此去盜回靈芝草,我們夫妻姐妹喜盈盈。若是盜不回靈芝草,為姐此命也難存。煩勞你揀得三尺干凈土,殯葬許郎再祭靈。你就說昆侖山死去的白素貞,與許仙千年萬載結同心。縱然形骸有死生,情意不老永長存。
白素貞:為救官人火海蹈,
合 唱:萬里奔波覓仙草。哪顧得危峰險壁一道道,哪顧得遍地荊棘利似刀。望昆侖茫茫雲霧罩,見靈芝金光閃亮……
白素貞:把愁雲掃。
合 唱:大千世界佛光普照,蓮台咫尺樂逍遙,南無阿彌陀佛。善有善果惡有凶報,除盡孽根皈依三寶,南無阿彌陀佛。
許 仙:蒼龍臨門在端陽,許仙險些一命亡。多虧娘子將我救,九死一生又還陽。只是那法海之言猶在耳,私上金山問端詳。
法 海:妖言惑眾是魔障,迷途知返莫彷徨。速乘法舸登彼岸,佛門有緣早拈香。
法 海:漫漫迷途不知返,苦海無邊何時了。當頭棒喝驚醒爾曹,速速歸緣斬斷孽緣極樂逍遙。
法 海:妖類異端亂清平,敗壞綱常罪非輕。若不醒悟回山林,莫怪老衲太無情。
白素貞:千年苦修託人形,心底光明無俗塵。不動人間邪慾念,但願夫妻兩情深。可憐我身懷六甲將臨產,嬌兒無父你怎忍心。妄求禪師發慈悲,放我許郎轉回程。
法 海:你是蛇妖他是人,豈能長處共天倫。從來佛妖不兩立,勸你死了這條心。
小 青:可惱啊,滿口咄咄罵妖孽,我倆哪點悖人倫。娘娘她敬夫如同敬天地,何曾傷他半毫分。
法 海:法鼓沉沉寺鍾震響,今日里定要斬孽根。再敢多言纏不清,一杖打你出禪堂。
白素貞:莫道禪杖法力大,懼者不上金山門。放出許郎萬事休,殺上禪台取你命。
白素貞:一腔怒火三尺劍,掀起長江千層浪。
小沙彌:適才間一場水斗心驚肉跳,白素貞力難支撐敗陣而逃。趁此時法海禪師閉目養神,眾師兄精疲力竭東歪西倒。環左右四下無人你快逃,下山去尋娘子夫妻和好。
白素貞:金山戰敗遺恨難休,想起往事淚暗流。恨那法海老禿賊,苦苦與我作對頭。幾次三番來陷害,拆散夫妻鳳鸞儔。
小 青:勸娘娘休悲愁,怪只怪許仙將恩當作仇。他日遇見這負心漢,三尺青鋒情不留。
白素貞:怨許郎他不念夫妻情意厚,萬般恩愛一旦丟。如今是扁舟一葉漂霧海,
小 青:
茫茫人世何處投。
白素貞:
白素貞:西湖山水還依舊,憔悴難對滿眼秋。山邊楓葉紅似染,不堪回首憶舊游。想當初三月西湖春如綉,與許郎花前月下結鸞儔。實指望夫妻恩愛同偕老,又誰知風雨折花春難留。許郎負心恩情薄,法海無端苦結仇。斷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
小 青:勸娘娘休要再一往情深不回頭,善自珍重莫心憂。
許 仙:急忙忙奔出那金山禪堂,步匆匆又來到錢塘道上。想當初遇娘子共舟湖上,兩下里結同心門戶共撐。曾記得花蔭下相依相伴,明月夜設誓盟情深意長。又怎知一旦間惹起禍殃,悔不該暗地裡瞞過妻房。又誰知那法海胡言亂講,悔不該上金山自作魔障。混沉沉移步在斷橋亭旁,猛然見娘子來我喜在心上。又只見小青兒怒目圓睜,這叫我何處把身藏。青姐她緊緊追趕不留停,嚇得我三魂掉兩魂。奔至在斷橋亭內將身隱,啊呀難藏身。
白素貞:我為他受盡千般苦,
小 青:誰知他全無半點情。
白素貞:往事歷歷心傷慘,我含悲忍淚把許郎喚。我與你風雨同舟結夫婦,誰知曉今日里好姻緣變成惡姻緣。想那日端陽後你命懸一線,我為你仙山盜草受盡顛連。你不該病好將心變,聽信了法海讒言。妻盼你歸家你不歸,那一夜不等你到五更天。可憐我淚灑枕巾全濕遍,尋你尋到金山寺前。若非青兒拚死戰,我腹內的嬌兒難保全。你莫怪青兒變了臉,許郎,我的夫啊,只怪你事作偏。
小 青:還有什麼天來什麼地,輕棄我娘娘喪天理。全不念夫妻情意重,普天下負心人要算是你。娘娘啊,倒不如兩下里恩斷義絕,斬斷這惡姻緣各奔東西。
許 仙:娘子啊,乞求娘子息雷霆,容許仙一言來告稟。過往之事雖我錯,還望念我一時糊塗非本心。悔只悔那日私自上金山,恨只恨法海說娘子你是妖魔變成。因此我一時落魂魄,嚇得我不敢轉家門。連累娘子受盡苦,險些使恩愛夫妻兩地分。
白素貞:你妻並非凡間女,千年靈蛇修成人。成仙得道我不戀,為慕人間到紅塵。風雨湖邊
識郎君,一心與你結姻親。非是我素貞不把真情講,怕你膽小要受驚。那法海說我要害你,你也該捫心細思忖。我為你勤操家務不辭勞,我為你成家立業費盡心。我為你捨生忘死去盜草,險些喪命在昆侖。一片真情你不念,卻把讒言信為真。背地瞞我去鎮江,害得我水漫金山動刀兵。你害我新仇舊恨無窮盡,浪跡天涯無處奔。我以為今生不再見薄倖,卻不料冤家狹路相逢在斷橋亭。
許 仙:娘子她一番言語吐真情,方使我撥雲見日夢初醒。悔不該不辨是非聽讒言,辜負了娘子一片心。悔不該端陽勸飲雄黃酒,害娘子冒死盜草上昆侖。悔不該絲上金山去還願,害那水滿金山動刀兵。娘子是情重意深心善良,許仙我悔恨交加愧萬分。娘子啊,仙凡匹配自古有,許仙的造化深感恩。縱然娘子是靈蛇變,勝過人間女釵裙。縱然娘子是靈蛇變,賢良溫柔令人敬。縱然娘子是靈蛇變,我與你海枯石爛不變心。
合 唱:水柔柔山盈盈,秋日西湖無纖塵。幾經人間風和雨,患難夫妻情更深。
B. 國內首部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反響如何
一般。
該劇優缺點都挺明顯的,演員的表現力應該比很多流量演員要好的。有些特效和人物融合的不是很好的地方,就顯得很影樓風,但整體貫穿影片的水墨風格色調使大部分畫面看起來很不錯。
很多鏡頭都超級好看,
打戲部分的鏡頭銜接和切換,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戲曲打鬥畫面上表現力不足的地方。
最後【水漫金山】的部分,感覺有點當年【蜀山傳】的味道。劇情感覺有些地方推進的過於突然,不過作為從小看過各種版本的經典故事,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創作背景:
粵劇《白蛇傳·情》是廣東粵劇院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推陳出新劇目,著名粵劇演員曾小敏以精湛的文武功底,憑該劇獲得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珠江電影集團負責人表示,啟動4K電影產業鏈建設並拍攝首部4K粵劇電影,是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具體實踐。
是利用先進技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探索性舉措,將有力推動廣東在全國率先升級打造一條完整的4K電影產業鏈。
C. 白蛇傳主要內容200字簡寫
傳說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美麗女子叫白素貞,及其侍女青青(也稱小青、青魚、青蛇)在杭州西湖遇葯店之王主管許仙(許宣)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見鍾情,白蛇逐生慾念,欲與書生纏綿,乃嫁與他。遂結為夫妻後,經歷諸多是非,白娘子屢現怪異,許不能堪。鎮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贈許一缽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後,顯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魚。法海遂攜缽盂,置雷寺峰前,令人於其上砌成七級寶塔,名曰雷峰,永鎮白、青於塔中。
D. 新白娘子傳奇中為何許仙是女子扮演
製片方最開始找的就是趙雅芝,因為趙是觀眾選出來的,好象是當年台灣觀眾票選的香港最漂亮女藝人第一名,所以找芝做女主角,但芝覺得自己的國語不行所以推掉了,於是又考慮換潘迎紫(《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扮演者)做女主角.據說導演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合適的男主角,後來覺得葉童不錯,決定讓葉童反串,葉童覺得難度太大,考慮了很久才答應.導演說女主角是娃娃(潘迎紫的昵稱),葉童說跟娃娃合作擦不出火花,怕演不出那種感覺,所以又推辭,後來導演給芝姐做思想工作,趙雅芝同意了接這部片子,女主角換成芝後葉童當時雖不認識芝但聽說她是個出道很早的演員口碑不錯就答應合作出演了.大概的來龍去脈好象就是這樣,也是聽說的.
E. 白蛇傳主要內容50字簡介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後來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白蛇傳》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QZZNxx83xA_UdWx_jH1Ew?pwd=edf2
提取碼:edf2
F. 扮演白素貞的演員叫什麼
白素貞的扮演者如下:
白素貞,是一條修行千年的蛇仙。為古代漢族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的主人公。白素貞在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1992年,由趙雅芝飾演的白素貞,成為其標准象。奠定了趙雅芝古典第一美女的地位。
白素貞為報許仙1700年前救命之恩,對其以身相許,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金山寺僧法海蠱惑許仙,離間其夫婦,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致使水漫金山。法海用強力拆散他們,把白素貞壓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後白蛇兒子許仕林中狀元孝感動天,白蛇終得出塔,歸位仙班。
G. 《新白娘子傳奇》誰寫的
《新白娘子傳奇》的故事源於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原名有《雷峰塔》《白蛇傳》《義妖傳》等。同時 《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故事初見明·馮夢龍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明人陳六龍編《雷峰塔傳奇》。清人著有《義妖傳》彈詞。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其中以文武開打、唱做並重的京劇《白蛇傳》最有特色。 劇情:峨嵋山上的青、白二蛇精,羨慕人間生活,化身少女小青、白素貞,至西湖遊玩。書生許仙與白素貞相遇,互生愛慕,經小青撮合成親。金山寺僧法海為破壞許、白婚姻,用言語盅感許仙,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敗走斷橋。覺悟的許仙與白素貞言歸於好,法海卻用強力拆散這對夫妻。白素貞被壓雷峰塔下。小青請來神將,燒毀雷峰塔,救出白素貞。 最早的《白蛇傳》,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崑曲同台合演的「風攪雪」演法。青雄白雌。青蛇要與白蛇成婚,白蛇不允,雙蛇鬥法,最後白蛇戰勝青蛇,青蛇甘願化為侍女,姐妹相稱,而後下山。該劇是清末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砌末,並配火彩,此劇今已失傳。 現在常演的京劇《白蛇傳》是田漢根據崑曲、京劇老本改編。1947年改編時原名《金缽記》,解放後又進行修改,正式定名為《白蛇傳》。從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毀塔、白許團圓止,中間包括結親、酒變、盜草、上山、水斗、斷橋、合缽等情節。改編時前面捨去了白蛇收青蛇的《雙蛇斗》,中間捨去了青蛇《盜庫銀》,後面捨去許仕林祭塔的《雷峰塔》。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鍾,首先五分鍾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鍾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鍾。最後一段則是化蝶,可說是整曲再現。 曲子開始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遠遠,彷佛祝英台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復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管弦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弦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舍。在這段末尾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 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涌來的管弦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沖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涌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台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凄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回答者: 庄神弄鬼 - 助理 三級 4-19 12:23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又名《許仙與白娘子》。故事成於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白蛇精與凡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中有不少的佛教傳說、封建禮教的影子。 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而這出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 清代中期以後,《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以同治年間的《菊部群英》來看,當時演出《白蛇傳》是京劇、崑曲雜糅的,但是還是以崑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產生的時代較晚。 現代,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台灣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基本是按照已經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內容。此外,還有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亦是根據白蛇傳創作的,而後經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拍攝後搬上銀幕。台灣明華園戲劇團的白蛇傳歌仔戲露天表演,常在端午節前後演出,故事內容無較大的改編,但在舞台設計上與傳統戲劇表現的設計,有許多突破,其中水淹金山寺的橋段更出動消防隊的灑水車,還有吊綱絲的設計,製造出白蛇與青蛇騰雲架霧的感覺。另外,本作也被日本東映動畫改編成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堪稱日本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設定——小青是青魚而不是青蛇)。 這個故事經過了近千年的演變,除了故事情節不斷豐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漸的演變
記得採納啊
H. 白蛇傳的故事是怎樣的
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故事初見明·馮夢龍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明人陳六龍編《雷峰塔傳奇》。清人著有《義妖傳》彈詞。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其中以文武開打、唱做並重的京劇《白蛇傳》最有特色。
劇情:峨嵋山上的青、白二蛇精,羨慕人間生活,化身少女小青、白素貞,至西湖遊玩。書生許仙與白素貞相遇,互生愛慕,經小青撮合成親。金山寺僧法海為破壞許、白婚姻,用言語盅感許仙,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敗走斷橋。覺悟的許仙與白素貞言歸於好,法海卻用強力拆散這對夫妻。白素貞被壓雷峰塔下。小青請來神將,燒毀雷峰塔,救出白素貞。
最早的《白蛇傳》,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崑曲同台合演的「風攪雪」演法。青雄白雌。青蛇要與白蛇成婚,白蛇不允,雙蛇鬥法,最後白蛇戰勝青蛇,青蛇甘願化為侍女,姐妹相稱,而後下山。該劇是清末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砌末,並配火彩,此劇今已失傳。
現在常演的京劇《白蛇傳》是田漢根據崑曲、京劇老本改編。1947年改編時原名《金缽記》,解放後又進行修改,正式定名為《白蛇傳》。從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毀塔、白許團圓止,中間包括結親、酒變、盜草、上山、水斗、斷橋、合缽等情節。改編時前面捨去了白蛇收青蛇的《雙蛇斗》,中間捨去了青蛇《盜庫銀》,後面捨去許仕林祭塔的《雷峰塔》。
《盜庫銀》為武旦出手戲,有大刀、雙鞭出手等,高難驚險,舞蹈優美,開打火爆,為名武旦宋德珠、閻世善、李金鴻、班世超、冀韻蘭等的看家戲。解放後,關肅霜把雙鞭改成雙劍。
《祭塔》為正工青衣唱工戲,也是初學青衣的開蒙戲,有長達三十八句難度很大的反二黃唱腔。從胡喜祿、陳德霖唱紅後,梅蘭芳、尚小雲又都分別作了加工,遂成為梅派、尚派早年的優秀代表作。
京劇四大名旦都曾演出該劇,除荀慧生以《白娘子》命名演全劇外,其他三位都不演全劇。梅蘭芳以崑曲演《金山寺》和《斷橋》兩折。他先在北京向喬蕙蘭、陳德霖等戲曲界老先生學習,遷居上海後,又向崑曲前輩丁蘭蓀學身段,與俞振飛等研究唱腔,經過梅蘭芳在唱腔、身段、化裝等各方面注入許多新的因素,使之成為梅派藝術的精品。尚小雲以《雷峰塔》為重點,大段「反二黃」唱腔,優美動聽,情感動人;程硯秋也只演《金山寺》和《斷橋》。
張君秋將《金山寺》、《斷橋》、《雷峰塔》連演,亦成為張派常演劇目之一。張派傳人趙秀君曾改編演出。
全本《白蛇傳》,有不少著名的旦角都曾演過。1936年,北平《立言報》主持選舉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當選後曾在長安戲院合演一場《四白蛇傳》(毛的「游湖」、「結親」、「酒變」,宋的「盜銀」、「盜草」、「水斗」,李的「斷橋」,張的「祭塔」)。
解放後改編的《白蛇傳》,由中國戲校劉秀榮、謝銳青首演(相關內容請進入下方的劉秀榮專訪頁面),後又有杜近芳、趙燕俠的演出本。杜的白蛇綣綣深情,濃郁感人。《斷橋》中「小青妹且慢舉龍泉寶劍」的唱段,最為膾炙人口。許仙由李少春、葉盛蘭輪演,李少春還創造了大嗓許仙的唱法,別具韻味。趙的白蛇柔婉多情,細膩傳神,在感情奔放的《合缽》一場,田漢專門為趙燕俠寫了一段[徽調三眼]的唱詞,由名琴師李慕良按趙的風格制譜,唱詞平易近人,充滿生活氣息,與趙的抒情唱法相得益彰。1961年夏,上海青年京昆劇團李炳淑、華文漪、楊春霞等,以京昆同台的形式上演了全部《白蛇傳》。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李炳淑主演的同名電影,影片運用了大量特技和實景鏡頭,上映後轟動異常。
目前活躍在舞台上的李勝素、魏海敏、刁麗、陳淑芳等都曾演出此劇全本,《斷橋》一折更為眾多演員所常演。張火丁曾按程派路數移植田漢本《白蛇傳》。
川劇《白蛇傳》與其它劇種相較更注重武打和做工,其中《游湖借傘》、《水漫金山》、《斷橋》等折戲常單獨演出。劇中青兒根據情節分別由男女角扮演,在文戲時是嫵媚的丫鬟,武戲時則變為勇武的男將,這是川劇所特有的。另外,戲中穿插變臉、踢慧眼等絕活,場面宏大。
婺劇《斷橋》被譽為「天下第一橋」,其中的文戲武唱極具特色。
豫劇、評劇、越劇、秦腔、粵劇、河北梆子等劇種都有該劇的傳統版本。
2000年10月,台灣吳佩倩舞極舞蹈團應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邀請,在南京演出了以爵士舞的形體語言排演的爵士舞劇《白蛇傳》。
I. 白蛇傳的故事梗概(約60字左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
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9)電影越劇新白蛇傳擴展閱讀:
白蛇傳的歷史流傳: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清代中期以後,《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以同治年間的《菊部群英》來看,當時演出《白蛇傳》是京劇、崑曲雜糅的,但是還是以崑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產生的時代較晚。
現代,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台灣大陸合拍戲劇《新白娘子傳奇》,基本是按照已經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內容,風靡整個中國。此外,還有京劇、越劇、川劇等戲曲《白蛇傳》,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亦借鑒了白蛇傳的故事,而後經導演徐克拍攝後搬上銀幕(不過只是借用了白蛇傳的人物名,故事則和傳統《白蛇傳》沒有多大的聯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蛇傳
J. 關於白蛇傳
《新白娘子傳奇》的故事是由《白蛇傳》來的,《白蛇傳》多用越劇唱,而越劇就是女扮男裝的,所以為了讓更廣大的觀眾適應,電視劇中還沿用了這種扮戲方式。
而且,當時導演的意圖是想表演出許仙的」弱」,不管哪個版本的許仙最大的特質就是個」弱」字,文弱書生、懦弱耳根軟等等,這個弱字不是一般的男演員能傳達的出來的,所以導演想用女生反串。
當年《東方不敗》的成功,導演想請林姐姐反串許仙的,無奈片酬天價,次而想到葉童在之前幾部戲中的反串也頗具風味,一試造型,活拖拖就是一個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