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珍妮·傑克遜為人怎樣
珍妮-傑克遜是美國流行樂壇最著名的歌星之一,她以靈歌、勁舞為資本,在九十年代與麥當娜、惠特妮-休斯頓、瑪麗亞-凱莉並列為「四大天後」,時至今日,縱使同型女歌手不斷竄起,珍妮仍不減當年風光。
星路瀏覽:
- 1966年 1966年5月16日, 珍妮傑克遜出生於美國印弟安那洲的加里市. 她是家裡的第九個孩子, 那時她的五位哥哥就已經以'Jackson 5'之名在樂壇上小有名氣. 為了使他們能夠在更有發展, 在珍妮出生後不久, 全家就搬到了加利福尼亞洲.
- 1976年 這時的'Jackson 5'聲勢已經江河日下, 於是珍妮的父親Joseph Jackson立即組織了傑克遜家族的所有成員一起表演了一場電視演唱秀. 珍妮在其中也小露了一手, 與哥哥們一起演唱了歌曲. 但那時的珍妮只被人們當做是'Jackson 5'的妹妹而已, 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 1977年—1979年 在被當時的名製片人Norman Leer的邀請下, 珍妮在當時火爆異常的電視連繼劇'Good Times'得到了表演的機會 - 一個名叫Penny的小女孩. 十一歲的珍妮幾乎一夜成名, 人們對她的表演贊不絕口, 因為她成功地扮演了一位自私的母親的女兒.
- 1981年—1982年 小珍妮得到了第二次出演電視連繼劇的機會 - 在當時紅極一時的劇集 'Different Strokes'中扮演一個叫Charlene的女孩.
- 1982年 這一年的9月21日, 珍妮發行的她生平的第一張音樂專輯 - Janet Jackson, 在沒有任何的宣傳, 沒有任何的音樂錄影帶的情況下, 16歲的珍妮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 同名專輯銷量慘淡, 看起來珍妮的前程並不明朗.
- 1984年 在他父親的要求下, 珍妮於10月23日發行了自己的第二張專輯 - Dream Street. 與第一張專輯一樣, 沒有任何的宣傳, 任何的音樂錄影帶, 專輯再次以失敗告終. 當時珍妮在一篇采訪當中提到, 其實她根本就沒有準備好要錄專輯, 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因為她父親.
- 1984年—1985年 珍妮又贏得了一次出演電視劇集的機會 - Cleo, 當時最紅的年輕人電視劇. 但是在出演了一個季度之後, 珍妮決定退出演出, 因為她表示自己想上大學去讀書. 同年的9月7日, 珍妮與當時紅極一時的年輕音樂組合DeBarge主音James Debarge 結婚. 當時她才19歲. 這一舉動震驚了整個傑克遜家族. 但由於她年齡太小, 法院並沒有承認兩人的婚姻, 而由於James有長期的吸毒習慣, 幾個月後珍妮終於無法忍受與其分手.
1986年
- 2月11日 沉寂了一段時間過後, 珍妮推出了第三張專輯的第一支單曲 - 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 不久就受到了許多主流音樂電台的鍾愛, 聽眾們驚訝於看到一個不到20歲的女孩如此的自信, 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久, 此支單曲就沖上布告牌熱門單曲排行榜的第四位, 而在節奏藍調榜上更是拿到了第一的名次.
- 3月4日 珍妮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專輯'Control'推出, 獨立和自信是這張專輯所要傳給聽眾們的信息. 這是珍妮第一次與製作人 Jimmy Jam & Terry Lewis合作. 'Control' 向人們展現了以前人們從未看到過的珍妮, 一推出便輕松拿下布告牌專輯排行榜的首位, 並蟬聯了四周冠軍.
- 5月6日 第二支單曲'Nasty'推出, 一個更加自信和獨立的女性站在了人們的面前. 歌曲中的那一句 'Oh my first name ain't baby, it's Janet's, Miss Jackson if you're nasty! '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曲在節奏藍調單曲榜上輕松拿到冠軍, 在熱門單曲榜方面則是第三名.
- 7月29日 節奏輕快的'When I Think Of You'做為第三支單曲發行, 它成為了珍妮在熱門單曲榜上的第一支冠軍單曲, 在節奏藍調榜上也有第三位的佳績. 值得一提的是, 此曲的音樂錄影帶採用的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 在當年曾影起了不小的轟動.
- 10月21日 第四支與專輯同名的單曲'Control'推出. 在熱門單曲榜是第五位, 節奏藍調榜上再次拿下第一.
1987年
- 2月11日 'Control'專輯當中唯一的一首情歌'Let's Wait Awhile'作為第五支單曲推出, 它成功地再一次取得熱門單曲榜第二和節奏藍調榜第一的佳績.
- 5月12日 由Monte Moir製作的, 'Control'專輯的第六支單曲'The Pleasure Principle'推出. 珍妮借著它再一次地來到節奏藍調榜第一的位置, 而且在熱門單曲榜上也取得了十四的佳績.
- 6月 珍妮的第一張全混音專輯'Control The Remixes'發行. 這一張收錄了'Control'專輯中所有八首歌曲的全混音版本的專輯僅在歐洲發行.
- 8月 'Control'專輯當中的第七支也是最後一支單曲'Funny How Time Flies(When You're Having Fun)'推出. 這首歌僅在歐洲作了發和, 並且幾乎沒有任何宣傳, 也沒有音樂錄影帶.
1989年
- 8月22日 'Miss You Much'是珍妮暫別樂壇兩年的第一支單曲. 它很快就打上了熱門單曲榜的首位, 為馬上要發行的第四張專輯'Rhythm Nation 1814'開了一個好頭.
- 9月12日 在'Control'專輯發行了四年後, 珍妮的第四張專輯'Rhythm Nation 1814'終於推出. 它的製作人同樣是Jimmy Jam & Terry Lewis. 珍妮借著此專輯向人們反映出她對當時社會的一些想法. 很快它就拿下了冠軍並成為一九八九年銷量最高的專輯.
- 10月24日 'Rhythm Nation'做為第二支單曲推出, 它是一首對新一代青年的贊美詩. 不久它就拿下了節奏藍調榜的冠軍, 並且在熱門單曲榜上也有第二名的佳績.
- 10月31日 為了宣傳她的新專輯, 珍妮拍攝了一支時長半小時的短篇電影, 整支電影全是黑白色調並且得到了次年葛萊美獎的最佳長篇音樂錄影帶獎.
1990年
- 1月9日 'Rhythm Nation 1814'專輯中的第三支單曲'Escapade'推出. 很快它便在熱門單曲排行榜和節奏藍調榜上拿下冠軍定座.
- 3月27日 第四支單曲'Alright'推出. 它在熱門單曲榜, 節奏藍調榜和舞曲榜上的成績分別是第四, 第二和第一.
- 4月 珍妮的第一次全球演唱會'Rhythm Nation Tour'在佛羅里達拉開始了. 整個演唱會的服裝造型沿繼了她專輯當中的黑白色調. 整個演唱會行程包括美國, 日本和歐洲. 很快這次演唱會成為音樂史上首位藝人開演唱會成績最好的一個.
- 6月19日 第五支單曲'Come Back To Me'推出. 音樂錄影帶選在了浪溫之都法國巴黎拍攝. 它在熱門單曲榜和節奏藍調榜上的成績都是第二.
- 9月4日 'Black Cat'做為第六支單曲推出. 這首搖滾味極濃的歌曲很快在熱門單曲榜上拿下了冠軍, 並提名了次年葛萊美獎的'年度最佳搖滾女歌手'.
- 11月6日 'Rhythm Nation 1814'的第七支也是最後一支單曲'Love Will Never Do (Without You)'推出. 此曲的音樂錄影帶向世人們介紹了一個全新形象的珍妮. 在熱門單曲榜上它是冠軍. 在節奏藍調榜上它是亞軍.
1992年
- 5月12日 珍妮與情歌王子Luther Vandross合作的歌曲'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做為原聲碟'Mo Money'的第一支單曲推出. 在熱門單曲榜上取得了第十的佳績, 而在節奏藍調榜上則是冠軍.
- 9月 珍妮在加利福利亞洲開始拍攝電影'Poetic Justice'. 整個電影的劇本編寫和導演都是John Singleton.
1991年
- 3月 珍妮與維京唱片公司繼約, 成為當時身價最高的歌手.
- 3月31日 自從一九八四年兩人第一次相遇後, 珍妮便與Rene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在這一天, 他們終於馬利布海灘的一間別墅里相互交換誓約. 整個儀式進行地非常保密, 只有兩人非常親密的一些朋友和家人參加了聚會.
1993年
- 4月20日 雖然唱片公司強烈要求珍妮為馬上要發行的全新專輯'Janet'推出一支節奏強勁的舞曲做為第一支單曲, 但是珍妮還是選擇了推出一支與以往風格完全不同的, 節奏藍調味極濃的'That's The Way Love Goes'做為第一支單曲. 事實證明珍妮完全是正確的: 此曲成為珍妮在熱門單曲榜上最成功的單曲 - 一共蟬聯了八周冠軍, 並在次年的葛萊美大獎上一舉拿下'年度最佳節奏藍調歌曲'. 當然它在節奏藍調榜上的成績同樣是冠軍.
- 5月18日 同樣由Jimmy Jam & Terry Lewis製作的珍妮的第五張專輯'Janet'推出. 此時的珍妮已轉型為一位性感的天後, 這一點從唱片的封套上就可以看出. 此張專輯在當時就以首周接近三十四萬五千張的成績成功拿下專輯榜的冠軍, 成為當時女藝人首周銷量最高的專輯, 並蟬聯了六周之久.
- 7月13日 第二支單曲'If'推出, 這首歌曲這所以成功可能要歸功於它的音樂錄影帶中的編舞. 它成功地在熱門單曲榜上拿下第四, 節奏藍調榜上拿下第三, 舞曲榜上拿下第一.
- 7月23日 珍妮的第一部電影'Poetic Justice'推出, 首周就拿下了北美票房榜的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電影是與饒舌傳奇歌手Tupac Shakur合演的.
- 10月12日 雖然'Again'早已出現在了電影'Poetic Justice'的原聲碟中, 但它還是被做為第三支單曲發行. 很快它就升到了熱門單曲榜的首位, 並成為珍妮有史以來第一支抒情冠軍單曲. 而在節奏藍調榜上它的成績是第七.
- 11月 珍妮的第二次超大型全球性演唱會'Janet Tour'開始, 整個舞台的設計者是著名的設計師Antoni Gaudi. 由於全球的演唱會門票多次脫銷, 珍妮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增加演出場次, 最後使整個演唱會持續了另人難以置信的兩年時間.
1994年
- 1月18日 'Janet'專輯的第四支單曲'Because Of Love'推出. 它在熱門單曲, 節奏藍調和舞曲榜上的成績分別是第十, 第九和第四.
- 5月23日 'Anytime Anyplace'做為第五支單曲推出. 很快它就攻上了單曲榜的第二位, 而在節奏藍調榜上在成功地拿下第一的同時還創下了一項記錄: 成為節奏藍調史上蟬聯冠軍周數最長的歌曲, 一共是十周冠軍.
- 10月11日 第六支單曲'You Want This'推出. MC Lyte做為特別嘉賓在單曲當中獻聲. 它在熱門單曲榜上的成績是第八, 在節奏藍調榜上是第九, 在舞曲榜上是第五.
1995年
- 2月15日 'Whoops Now'和'What'll I Do'雙面CD做為'Janet'專輯的最後一支單曲在全球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發行. 當時珍妮還在進行她的全球性的演唱會. 之後不久'Whoops Now'也單獨做為單曲發行.
- 3月13日 珍妮推出了她的第二張混音專輯'Janet. Remix', 專輯中不但收錄了多首歌曲的全混音版本外, 還加上了兩首新歌'And On And On'和'70s Love Groove'. 同樣的, 此張專輯在美國並沒有發行.
- 3月23日 做為當年音樂史上的大事件, 珍妮與哥哥Michael Jackson合作的'Scream'單曲終於推出. 它首周進榜就上到第五位, 成為當時首周進榜成績最好的單曲. 而在節奏藍調榜上拿到了亞軍, 舞曲榜上則是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維京公司本來打算發行 'Where Are You Now'做為專輯'Janet'的又一張單曲, 但是由於'Scream'的發行公司馬上改變了計劃.
- 10月3日 做為珍妮的第一張精選輯的第一支單曲'Runaway'發行. 此曲被珍妮視為送給全球歌迷最好的禮物 - 音樂錄影帶中珍妮在全世界奔跑預示著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歌迷. 此曲在布告牌的熱門單曲冠上的成績是第三, 在節奏藍調和舞曲榜上都是第六.
- 10月10日 精選輯'Design Of A Decade 1986/1996'推出. 專輯中除了由各大洲歌迷投票選出的以前的精典老歌外還加上了兩首全新的歌曲: 除了已經做為單曲發行的'Runaway'之外, 還有一首抒情慢歌'Twenty Foreplay'. 專輯的封套在美國和日本一共有三個版本. 此張專輯在專輯榜上拿下了第三, 而在節奏藍調榜上拿下了第四.
1996年
- 2月9日 'Twenty Foreplay'做為精選輯'Design Of A Decade 1986/1996'的第二支單曲推出. 在音樂錄影帶中珍妮扮作她最喜愛的一名女演員Dorothy Dandridge. 此曲雖然有在美國電台推出, 但是並沒有做為商業單曲發行.
- 8月 珍妮選擇了繼續與維京唱片公司簽約, 當時的簽約金創下了音樂史上的記錄 - 珍妮以六千萬美元四張專輯的簽約金成為史上身價最高的歌手.
1997年
- 9月22日 專輯'The Velvet Rope'當中的第一支單曲'Got'Til It's Gone'推出. 此曲取材於偶像 - 七十年代的著名女歌手Joni Mitchell的成名曲'Big Yellow Taxi', 著名饒舌歌手Q-Tip也有在歌曲客串. 值得一提的是此曲的音樂錄影帶贏得了當年葛萊美的年度最佳短篇音樂錄影帶獎. 但是它的商業成績卻並不理想: 雖然有在電台播放, 但點播率並不太高, 在美國也沒有做為單曲發行.
- 10月7日 經歷了長時間的低潮後, 珍妮的第七張專輯'The Velvet Rope'推出. 它的製作人同樣是 Jimmy Jam & Terry Lewis. '深入看清你自己'是此張專輯所要傳達的信息, 她希望在二十二首歌曲當中聽眾們能伴隨著她的歌聲一起進入她的'華麗的冒險'. 在美國, 它不負眾望地首周便登上布告牌專輯榜的榜周, 而在節奏藍調專輯榜上則是亞軍, 打破了外界關於她專輯銷量下降的流言.
-12月2日 做為獻給死於AIDS的朋友們的禮物, 珍妮寫下了這首節奏歡快的歌曲'Together Again', 歌曲中感性地寫到她們總有一天會在天堂里相會. 由於單曲在'世界AIDS日'之後的一天, 所以珍妮也決定將此曲的收入獻給AMFAR - 一個相當有名的AIDS慈善基金會. 它的商業成績也非常理想 - 在熱門單曲榜上取得了第一的佳績, 節奏藍調榜上是第六, 而在舞曲榜上同樣是冠軍.
1998年
- 4月16日 珍妮在以荷蘭的鹿特丹做為她的第三次世界性演唱會'The Velvet Rope Tour'的首站. 此次演唱會時長十個月, 足跡遍布了全球,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5月8日 'The Velvet Rope'專輯的第三支單曲'I Get Lonely'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歌一經推出就沖上了熱門單曲榜的第三名, 是珍妮所有單曲中首周進榜成績最好的一支, 而在節奏藍調和舞曲榜上都取得了第一的佳績.
- 6月15日 節奏明快的舞會舞曲'Go Deep'做為'The Velvet Rope'專輯的第四支單曲推出. 雖然並沒有做商業單曲發行, 但是它在電台點播率非常高, 在布告牌的舞曲榜也取得了冠軍的佳績.
- 8月14日 雷鬼音樂巨星Shaggy推出了他的全新單曲'Luv Me Luv Me', 身為好友的珍妮在不中獻聲. 此曲收錄在電影原聲碟'How Stella Got Her Groove Back'當中.
- 9月3日 'The Velvet Rope Tour'進行到了美國, 為了宣傳這次演唱會, 珍妮推出了第五支單曲'You'為其宣傳造勢. 但此曲並沒有在美國做為商業單曲發行.
- 10月12日 珍妮在美國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一場演唱會被HBO電台選中, 作為她的第一個電視演唱會向全球直播, 共有超過五百萬人觀看了此次轉播. 當晚Q-Tip也做為嘉賓現場助陣.
- 11月16日 'The Velvet Rope'專輯中的第六支也是最後一支單曲'Every Time'推出. 在此單曲碟中還收錄了一首新歌'Accept Me'. 但此曲並沒有在美國做為商業單曲發行.
1999年
- 2月15日 珍妮與Rene向全世界宣布了他們正式分居. 這陣戀人早在八十年代便在一起, 直到下一年的三月Rene才向世人宣傳兩人早已結婚的消息.
- 3月8日 珍妮被百事可樂公司選中成為新一輯百事廣告的代言人, 並為其寫了一首歌曲'Ask For More'. 這一主題重申了百事的全新理念, 並迅速被全球年輕一代接受. 這一廣告片在澳大利亞拍攝, 之後此輯廣告在除了美國之後的全球所有其它國家播出.
- 3月9日 珍妮為美國饒舌歌手Busta Rhymes的新歌'What's It Gonna Be'中獻聲. 此曲在熱門單曲榜上取得了第三的佳績, 在節奏藍調榜上是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借著此曲, 珍妮第一次出現在了饒舌榜上, 並拿下了第一.
- 3月16日 在為Busta Rhymes獻聲後不久, 珍妮又在美國著名節奏藍調組合Blackstreet的新歌'Girlfriend/Boyfriend'中出現. Blackstreet曾經與珍妮一起錄制了'I Get Lonely'的混音版本.
- 3月23日 珍妮與Elton John為百老匯歌劇Aida的原聲碟獻唱的'I Know The Truth'推出. 此曲的製作人是Jimmy Jam & Terry Lewis.
- 9月17日 珍妮與環球電影公司簽約, 將出演電影'The Nutty Professor II'的演出. 在劇中她將飾演一位大學教授.
2000年
- 3月13日 Rene Elizondo震驚了整個世界, 因為他召開了一場新聞發部會, 向全世界宣布了他與珍妮已經秘密結婚了九年. 采訪中他也直言與珍妮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並且認為珍妮的演藝事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他功不可沫, 要求珍妮賠償給他一千萬美元做為'分手費 '. Rene的這一舉動使珍妮震驚不已, 她也馬上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在會上她承認了兩人的婚姻, 並且解釋到之所以隱瞞如此之久是因為怕公布之後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7月28日 珍妮與喜劇明星Eddie Murphy主演的喜劇大片'The Nutty Professor II: The Klumps'舉行了首映. 這部電影首周便以四千兩百萬美元的成績輕松登上北美票房冠軍的位置. 而在年末的年終電影票房總排行榜上, 此部電影也以接近一億兩千萬美元的票房位列第十位.
- 8月8日 由珍妮主唱的電影'The Nutty Professor II: The Klumps'的主提曲 'Doesn't Really Matter'在數周後終於封住了麥當娜成功地登上了熱門單曲榜和節奏藍調榜的首位, 並成功地蟬聯了三周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此支單曲僅憑電台的點播就攀上冠軍.
2001年
- 3月13日 珍妮成為MTV電視台的第一屆'mtvICON'音樂輝煌人物大獎的得主, 以此表揚她在音樂錄影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在當天晚上, 眾多當紅藝人紛紛出席盛會, 而像Macy Gray, N'Sync, Destiny's Child, Pink, Usher, Mya 等歌手還上台表演了珍妮的成名曲. 晚會在珍妮將要發行的最新單曲'All For You'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 3月27日 'All For You'單曲推出. 它一上市便連連打破美國音樂史上的記錄: 它僅在一周的時間內便同時登上美國所有電台排行榜的首位, 之後在布告牌排行榜上的成績也同樣耀眼: 在熱門單曲排行榜, 節奏藍調榜和舞曲榜上均輕松登上冠軍, 並蟬聯七周冠軍, 成為2001年蟬聯周數最多的單曲.
- 4月24日 'All For You'專輯推出. 它的製作人同樣是Jimmy Jam & Terry Lewis, 再加上一位新晉的音樂人Rockwilder. 此張專輯重回到了輕松愉快的曲風, 當中包括R&B, Hip-Hop, Soul, Rock等多數音樂元素. 它以首周接近六十一萬的成績輕松拿下專輯榜的冠軍, 在節奏藍調專輯榜上同樣也是第一名.
- 7月7日 在專輯發行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 珍妮立即展開了她全新一輪的全球性的演唱會 - 'All For You Tour'. 這是珍妮的第四次大規模的演唱會, 但是這一次進行得並不順利, 中途因為綵排時受傷和舞台設備等原因多次推遲或取消演唱會, 但是美國國內的無論是樂評還是樂迷們都給予了它極高的評價.
- 8月14日 'All For You'專輯中的第二支單曲'Someone To Call My Lover'推出. 這首歌當中的吉它伴奏取材於美國著名的歌曲Ventura Highway. 此曲在熱門單曲榜上攀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節奏藍調榜上成績是第十一, 而舞曲榜上則是冠軍.
- 12月11日 第三支單曲'Son Of A Gun(I Betcha Think This Song Is About You)'推出. 此曲取材於美國七十年代的著名歌手Carly Simon的成名曲'You're So Vain'. 在混音版本中還請到了著名饒舌歌手 Missy Elliot和P.Diddy助陣.
⑵ 詢問靈歌代表歌手
如果說到靈魂音樂的代表,就一定要說到Aretha Franklin她可能是得到了十六七座格萊美大獎了!這個黑色的、大胖子女歌手現在可能都要有七十歲了,唱了幾十年了,自己寫歌,唱歌,她到現在能唱了近上千首歌曲,被美國人稱為是:「靈魂樂教母」。她的代表曲目有:Respect,Chain of fools,Think,Ain't no way,,,等等等,,,,好多呀,但我最喜歡她在1998年,得了很多個格萊美獎的專輯《A Rose is Still A Rose》。
男歌手方面有James Brown。
我前幾個人提到的歌手中沒有Aretha Franklin,這真是太不可思意了,這個老黑肥姐是全球樂迷心中的靈魂樂大姐大呀!
再和你說一個靈魂姐妹,那就是Patti LaBelle,要說到嗓音,這姐倆可有一比了,全是唱高音像吃家常飯一樣地隨意,特別是Patti姐姐,在www.youtube.com網站上有幾個她唱到女高音的High C的幾個音頻和視頻,真是很爽呀!!!但在成就方面,還是Aretha高了她一點吧。Patti LaBelle今年63歲了,但嗓音和舞台表演的力度有增無減。她早期是和兩個黑人女生在一起組織了一個The Belles的樂團,後來她自己單飛。現在,很多知明歌手都拿她們當了偶像了,比如國際天後Mariah Carey和Whitney Houston就很喜歡Aretha和Patti。Patti LaBelle最有代表力的歌曲就是Lady Marmalade。
還有一位就是Chaka Khan,在Whitney Houston沒有名氣之前就給她做過合聲歌手,這位Chaka姐姐,現在也有五十多歲了,但聲音也是那麼猛烈,台上台下一樣的演唱效果!歌聲像牛一樣的黑人女中音Toni Braxton就拿來Chaka Khan當了偶像了。當然了,Dionne Warwick也是一位可以和上面幾位齊名的歌手了,她的A House is not a house被多位日後歌手們翻唱過的,Whitney Houston(Dionne Warwick的表妹)在自己的演員會中不只一次翻唱,靈魂樂中年男聲Luther Vandross就翻唱了一首男聲版的,美國偶像大賽中實力歌手Tamyra Gray在比賽中就翻唱了這首歌,讓評委大加贊美。再就是Gladys Knight;王菲的《多得他》的原唱Karen White,全是靈魂樂早期的名人!唱歌能唱到爆炸的Jennifer Holliday就算不能說是靈魂歌的代表人物,也能算上的個不錯的靈魂歌手了!如果一定要在這些人中選一位代表的話,那就是Aretha Franklin了!!!
你說的那個是India Arie,這個歌手是年青歌手,她剛出道時是很不錯,當年就得了幾個格萊美獎,可問題是之後就沒有什麼突破了。
這個歌手的幾張專輯都行吧,你找她的《Voyage to India》這張專輯吧。
我說的可都是目前很流行的呀。別看他們有的歲數大了,可越老越好聽了。
⑶ 求一部電影名
[編輯本段]【電影《海上鋼琴師》】
原片名 La Laggenda del pianista sull ' oceano(義大利文)
系列簡介
義大利導演托納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電影院》(又譯星光伴我心),《海上鋼琴師》(又譯聲光伴我飛),《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又譯真愛伴我行),我們可以將它們定義為「時空三部曲」或者是「尋找三部曲」。導演運用了一種相同的敘事結構——「回到」。
[編輯本段]1.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 1900海上鋼琴師 聲光伴我飛 一九零零的傳奇
更多外文片名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 .....(USA) The Legend of 1900
影片類型 奇幻 / 劇情 / 音樂
片長 160分鍾/法國:120分鍾
國家/地區 義大利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色彩 彩色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 R for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Portugal:M/12 Australia:M UK:15 Finland:S France:U USA:R Italy:T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Switzerland:7
製作成本 9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Mesa, 1999 (on print)
製作日期 1997年7月
[編輯本段]2.劇情
一九零零年的第一天。油輪維珍尼亞號載著熙熙攘攘的歡呼人群在紐約港靠岸。在夢想的鼓動下黑壓壓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喧囂過後,船上除了船員所剩無幾。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於是偷偷跑到餐廳搜羅客人遺落下的貴重物品,結果一無所獲。失望之餘,他在鋼琴架上發現一個漂亮的嬰兒。他抱起嬰兒,看見他的目光清澈,皮膚白凈。Danny Boodman對這意外收獲十分驚喜,於是收留了這個孩子,起名叫1900,紀念這孩子在新世紀的第一天被他收養。
善良的Danny Boodman十分疼愛小1900,教他讀書,不讓他受苦。但因為沒有任何出生證明之類的文件,Danny Boodman害怕1900會被別人搶走,不許他離開船艙一步。
在1900八歲時,Danny Boodman死了,在懵懂的1900於生離死別前迷茫時,突然聽見遠處傳來美妙動人的聲音,他回過頭,身邊一個亞洲女人告訴他,這是音樂。
幾日後,1900在夜裡偷偷溜進餐廳,來到白天船屬樂手演奏娛樂上等乘客的鋼琴前,彈起了自己即興發揮的曲子。歌聲吵醒了許多乘客,他們好奇的想去探個究竟,卻都陶醉在這小傢伙如天籟般的音樂中。直到音樂停下來,船長才過去對他說,「1900,你不可以彈琴,這完全不合規矩。」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說:「讓規矩全都滾蛋。」
幾年後,成人的1900成了維珍尼亞號樂隊的鋼琴師,雖然他從未下過船,但是已經名聲遠揚。在一次暴風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暈船的Max,兩個人十分投緣。從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Max十分欣賞他的音樂才華,但也同時對他固執的不肯下船等上陸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華,得到世人的承認,名利雙收,過上好的生活。但對1900而言,世人嚮往的生活對他而言太過遙遠,無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備誘惑力。
即使彈琴勝過爵士樂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讓1900名聲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為他錄制唱片,並保證他會名利雙收,他的內心依然平靜,安於生活和音樂帶給他的快樂。直到他遇到一個樸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錄制唱片,女孩順著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對,他立刻愛上了她。隨興而發彈奏了一曲為愛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那個女子就是手風琴匠的女兒,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天地,來到了美國。開立了一家魚店。建立了屬於自己新的世界。而1900卻始終不能釋懷。直到最後一刻。)
在女孩下船的幾周後,1900十分的痛苦,他想去找她。Max的勸說和對愛情生活的憧憬打動了他,他最終決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陸地。那天所有的船員都和他揮手告別,他穿著max送給他的大衣,緩慢的走下船梯,走到一邊時,他茫然的看著諾大的紐約市,凝視了一陣,他突然拿起禮帽拋向遠方,然後回頭,返回了船上。他對Max說,我再也不下船了。
直到許多年後,大戰結束,早已離開維珍尼亞號的max偶然發現破舊的維珍尼亞號就要被炸掉,他堅信1900在船上,幾經周折,最終找到了他。但是1900執意不肯下船,世界太廣闊了,讓他陌生得害怕,這個船對他就是一切。Max最終悲傷的離去,在遠處目送維珍尼亞號和1900一同被炸彈粉碎。
那天他告訴曾對之提起過1900的傳奇故事的樂器行老闆1900死了,老闆也感到惋惜,於是把max因為窘迫買掉的小號還給了他,對他說,一個好的故事比一個舊小號值錢。帶著僅值舊小號的1900的故事,Max離開了,從此,很少再有人會記起那一生不會踏上陸地的天才鋼琴師和他傳奇的一生。
[編輯本段]3.影片解析
關於電影
這是一部盪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的心靈深處。影片採用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風格,引起兩極反應:有人視之為傑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爛片」。影片的缺憾在於人物刻畫,主角太過神秘,讓人無法洞察他的內心世界,因而就很難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態調離憤青階段,該片則有打動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隨著Max回憶中的1900,與現實中Max追尋1900的下落這兩條主軸,交互穿插,緊緊牽動著觀眾的心,而當Max從樂器行老闆口中得知,Virginian號即將被拆解時,故事也達到了最高潮。
從戰前離開Virginian號之後便未曾聽說過1900消息的Max堅信,1900必定還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隻拆解的時間,來到這艘已殘破不堪的廢船上欲尋找1900最後的蹤影。1900還會在船上嗎?還是如Max的期望,已經找了個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並在茶餘飯後之際同她們提起Max這個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節,幾個精彩的橋段更是令人吟詠不已,包括Max初識1900時,兩人在海上狂風暴雨之際松開了鋼琴的固定栓,坐在鋼琴前隨船擺動著,一邊彈琴一邊在大廳里四處滑動,像極了跳著華爾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對傲慢的Jelly來勢洶洶的挑戰,1900如何展現出他過人的鋼琴天賦,讓與會者由輕蔑轉為震驚;以及那個不知名的女孩(曾與1900用手風琴合奏的老人的女兒。),如彗星般的散發出耀人光芒卻又快速離去,使得1900淡淡的憂愁,回憶的感傷,在片里充斥的偏黃色系影像中,益發顯得鮮明。至於移民懷著夢想乘船來到新大陸,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際驚叫「America!」的喜悅,卻也與孤寂的1900看著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這個角色,因為孤寂落寞的經歷,使其更能敏銳的看透人心,並藉此彈奏、創作出感動人心的樂曲。但一生面對海洋、面對鋼琴,陸地上的一切,對他來說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使他一直對陸地躑躇不前。正如他所說:「我看不到陸地的盡頭」,或許對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緻看得到地平線,往返多地的郵輪也有靠港停泊的時候,88個琴鍵是有限的,他可以據以創作無限的樂章,然而陸地上綿延不絕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無法掌握的。
【海上鋼琴師】:感傷的海上傳奇
生於船,
長於船,
死於船,
這是一個虛幻的奇跡,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
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
孤獨,自從他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開始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
樂者,自從在丹尼的海葬聽到音樂時就註定與音樂的一生糾纏,
傳奇,自從他無師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註定了他一生的傳奇,
他有個好長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無根的,終生都在飄泊的維珍尼亞號上,至死也沒有踏足陸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與音符所組成。與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樂,他用率性而為的靈感,譜出最有情的音樂去解讀人生。
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是一種超敏銳的洞察力,與靈歌之王雷·查爾斯不同,雷·查爾斯是用音樂來完成對生命的依託,而他卻是用音樂去解讀生活,感悟人生,雖然他們對音樂都有異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卻有著不一樣的執著,雷·查爾斯將一生都放在了音樂這個精神生活上,而對於1900來說,音樂就是他的語言。他用心靈演繹融入了世間百態的樂曲。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著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著他的音樂,就像是聽著人生的經歷,聽著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痴迷的樂者一樣隨著自己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么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么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孤獨的寂寞與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輪就是他的家,他的執著就是對海的依戀,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人間萬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盡了人間的繁華、冷漠、凄涼與虛偽,也看盡了人生。
「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在陸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他也無法操縱那幺多的選擇,他的能力僅限於用88個鍵子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他選擇了不變。船就是他保護自己,囚禁自己的地方,同時也是他與紅塵隔離的地方。沒有身份證,沒有出生證明,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陸地的牢籠,真正是牢寵卻是他的心,是一個在他的心中永遠的家。對於外界的不可知與不確定,他只有幻想、好奇與極大的恐懼。而維珍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里,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後醒悟,性格豈非宿命,決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對於1900,他宿命的一生豈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純粹的天才,他的個性是天才與幻想交融,他沒有下船,他選擇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議,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碼,他選擇了自己的路,為自己而活,而我們是不是還在為了一些遙不可及的所謂理想而奮斗,是不是還在為了壓力、為了別人而活,對一些唾手可得的卻沒有珍惜,對這些身邊的美好都沒有觸摸過。這豈非也同樣不正常。
友情是世間賜予他的唯一的溫暖
自從出現了光影的留念後,影片里就從來就不缺愛情,但偏偏這個海上鋼琴師卻沒有這樣的好運,對海的依戀,對選擇的恐懼,使他錯過唯一一次去愛的機會,他掰碎了那張記錄了初戀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沒有結果的回憶。
還好,宿命在剝奪了他愛情的權力後,又給了他一段難得的友情。
這也是一個沒有女主角的電影,影片就是隨著胖子麥克斯的旁白開始,麥克斯也成了他主動與社會相關聯的唯一鈕帶,而與胖子麥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與音樂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託,也正是由於這個老友的存在,我們才會覺得他這孤獨的一生有了些許的溫暖。
當胖子抱著唱機,播放著柔情似水的無名樂曲在即將炸毀的維珍尼亞號上尋找他時,隨著影片的剪輯,胖子與柔情的音樂出現在了船上的一些舊地,這時與其說他的行為是尋找,倒不如說是緬懷,緬懷與1900一起走過的日子,緬懷對過去光影的留念。
你為什麼暈船浪?這是兩人多年後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友情最開始的記憶。
胖子最終沒有勸阻1900的最後決定,理解的面對他不歸之路的選擇,這是一種什幺深度的感情,換了是你,你會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還是放手讓他達到靈魂的升化。當麥克斯默默地含淚離開即將炸毀的維珍尼亞號時,1900叫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不好笑、但動人的笑話,我也發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傾訴竟也感性、如此動人,也如此傷感,這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是一種孤獨的傷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靈魂
整部影片的氣氛都是由這個男人來營造的,從來沒有看過蒂姆·羅思這樣的儒雅,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朴實,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著痕跡,洗盡鉛華、渾若天成,驕而不躁。
他賦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並不年輕帥氣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將與紅塵疏遠的海上鋼琴師的無世俗、輕松、自然、雍容的性格進行了最有力的詮釋。他的眼神,親密而疏遠,清轍且憂傷。他將人物進行細節的刻畫,用點托起了人物,「隱」而不發的霸氣,悠然自得的優雅氣質,卻又略帶童稚純真。
在他的演繹下,這個海之子,就像是一個惹人憐愛、頑皮反叛、隨性而為的孩童,卻又有著叫人傷感的孤獨宿命。這會是一個不朽的角色,這會是一個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靜的歐州風格,非現在一些狂轟爛炸的好萊塢影片可比,雖然有幾段因要帶出劇情的而設置的回憶也稍嫌突兀與冗長,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對影片的喜愛。它雖有看似稍有荒誕的劇情,但演員出色的表演賦予了影片太多,將你帶入了故事,讓人完全忘了這是一出戲,只是一個關於奇跡的傳說。 當他平靜的抬頭望向天空,那清轍直透入人心靈的眼神至今叫我難忘,看著他隨著爆炸的像涅盤一樣的維珍尼亞號號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與感嘆。
從來沒有一部片子能帶給我這樣的感傷,我想把文字寫的傷感,細膩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筆無法達到。這部影片的原聲音樂應該是最有價值,因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樂都記錄著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卻不矯情,平淡卻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這部片子的直譯名《1900的傳奇》一樣,這是一個奇跡,是一個海上傳奇,傷感的。
此曲只應天上有——觀《海上鋼琴師》
1900是一個被人遺棄在維吉尼亞號蒸氣船上的孤兒,一位善良的黑人燒爐工收養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於是燒爐工給孩子取名為1900。然而燒爐工在一次海上意外事件中喪生,只有8歲大的1900再度成為了孤兒。
1900無意間鬼使神差地來到一等艙舞廳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見到了與他一生命運交織在一起的樂器——鋼琴。從此,維吉尼亞號載著他用心靈演繹出的樂曲在歐美大陸間往返航行。
從未上過陸地的1900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說,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烈的香水,無從著手的音樂。他看不到陸地的盡頭。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仍然不能邁下舷梯。直到最後,唯一的好友邁克斯告訴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最後,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看過《海上鋼琴師》後,我有一種想要理解1900的沖動,那怕只是一點點。雖然隔著電視屏幕,隔著遙遠的年代,隔著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清晰的看到1900純凈得如同嬰兒般的藍眼睛。演員蒂姆·羅斯的精湛演繹使我確信,真的有那樣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戶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曾在海上飄泊過。人世間的誘惑,功名利碌,他都視若無睹。即使是愛情,或可曾讓他魂牽夢縈,但就算那樣,他也只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夢幻般輕柔舒緩的樂曲,三等艙里膽怯忐忑的一個輕吻。此外,便是鋼琴、遊船和大海,還有浪濤中的平穩與寧靜。八十八個琴鍵上創造的無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樂,充實了他有限而單純的生命。
1900是優雅的男人。絲紋不亂的深金頭發,纖塵不染的衣帽領結,風度翩翩的舉手投足,才華出眾的自信風采,純凈脫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鋼琴前曾有多少美女為他傾情?他一定是沉浸於自己的音樂而無暇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單純但不乏人性之美。與養父間短暫的親情,與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愛情,以及陪伴他最長時間的邁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潤過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細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傾注在鋼琴的八十八個琴鍵上。誰能理解他的心聲,誰能讀懂他憂郁而溫柔的眼神,誰是他不離不棄的愛人?惟有流淌於他指間的動人樂符。
若與俗世的生活來對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實的地方。比如,他從未接觸過鋼琴和音樂,但當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鍵上的時候,那些動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瀉而出;他從未受過正統的教育,卻能說出那麼詩意而蘊涵豐富的語言;甚至最後,當朋友邁克斯在那條殘破不堪的,顯然已廢棄很久的遊船上找到他時,1900哪來的食物維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顆詩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開物質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靈魂與音樂的交融,同時引導觀眾與片中或精彩絕倫,或妙趣橫生的音樂達到共鳴。
最後,當天上的一縷光線投射下來。1900仰起平靜的臉,似乎在問上帝,天堂里有鋼琴嗎?
1900舉起雙手在空中虔誠的彈奏,輕盈悠揚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靜的空氣里迴旋。頃刻間,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1900帶著他尚未湊完的樂曲飛升至天堂。
⑷ 惠特尼.休斯頓唱過一首叫保鏢的歌,是不是她也演過這么一部電影呢
是,她是女主角!
Bodyguard, The (1992) 保鏢 /港譯:護花傾情 / 台譯:終極保鏢
【導演】 米克 傑克遜 (Mick Jackson)
【編劇】 勞倫斯 卡斯丹 (Lawrence Kasdan)
【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愛情/劇情/
主要演員
凱文 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 Frank Farmer
惠特尼 休斯敦 (Whitney Houston) ...... Rachel 'Rach' Marron
加里 肯普 (Gary Kemp) ...... Sy Spector
比爾 科布斯 (Bill Cobbs) ...... Bill Devaney
拉爾夫 韋特 (Ralph Waite) ...... Herb Farmer
劇情簡介
弗蘭克.法默是職業業保鏢,而雷切爾.馬羅是全球知名的歌星,歌迷為她瘋狂到痴醉的程度。其中的一位給她來信,說要取她的性命,於是,她請來弗蘭克做她的保鏢。兩人雖都是本行業中的佼佼者,但卻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在弗蘭克的信念中,確保僱主的安全就是一切,從不與顧客發生感情上的糾葛。而這次不同,雷切爾的魅力實在無法抵擋,她倆終於墜入愛河。但弗蘭克不願讓這種關系干擾他的工作,所以還是與雷切爾保持一定距離。雷切爾對此很生氣,直到弗蘭克用身體擋住射向她的子彈她才明白,什麼叫做真愛。本片獲第65屆奧斯卡最佳創作歌曲獎提名。
⑸ 電影《聞香識女人》的人物關系分析
表演界有這樣兩種說法:「人抬戲」和」戲抬人」,其具體含義顧名思義。我認為《聞香識女人》屬於前者,相信不會有人提出異議,而這里的人當然指的是片中主人公 Frank 的飾演者艾爾帕西諾。
艾爾帕西諾在《聞香識女人》中的演出,毫無疑問光耀了這部本來拍得不算十分理想的電影。他在片中扮演一名個性強烈的悲劇英雄法蘭克史萊中校,曾經是美國詹森總統的幕僚。他因為經常口不擇言,又嗜酒如命,多次失去晉升將軍的機會,以致在軍校上課時酗酒,失手引爆了炸彈而雙目失明,成為一個寄居於鄉下外甥女家中的人生失敗者。他不想再忍受這種寂寞無聊且無目標的生活,遂計劃回到紐約市享受一次豪華之旅後飲彈自盡。然而,中校的如意算盤因為純情學生查理的介入而改變了。堅守道義原則猶如呆頭鵝的查理,冒著被學校開除的危險也不出賣朋友,這種情操感動了原來並不相信別人,只活在個人幽暗天地、並認為自己已無生存價值的中校,他主動為查理的行為辯護,在貝爾中學上千名師生前慷慨陳詞,終於讓查理免受退學處分,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未來的生活目標。
電影史上恐怕很難再找出比本片主人公性格更復雜的角色了:暴戾、自負、抑鬱、好色,但又正直且富於同情心。這樣一個人物,對演員的演技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但艾爾帕西諾經受住了考驗,也為自己贏得了65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榮譽,盡管艾爾帕西諾也許早就應該拿這座金像獎的。從影三十多年,艾爾帕西諾六度獲得奧斯卡提名,但都擦身而過,九三年,他終於藉《聞香識女人》無可爭議地獲得影帝稱號。
整部電影可以說是為艾爾帕西諾所扮演的史萊中校量身訂做的,而艾爾帕西諾的確賦予史萊中校這個角色光芒耀眼的神采。中校在陰暗小屋中出場的第一場戲便已先聲奪人:只見艾爾帕西諾從頭至尾坐在椅子上喝酒,但卻以細致的觸覺與嗅覺演活了這個瞎子的自卑和自大心態,配合咄咄逼人的對白和強勁有力的腔調,登時突顯了中校的盛氣凌人、狂傲自負,把前來應征的查理嚇得落荒而逃。然而,隨著劇情的進展,中校的性格優點和迷人特徵逐漸展現,其中叫人稱道之處俯拾即是--
憑著女人的香水味道,雙目失明的中校不僅能說出香水的牌子,還能道出對方的外形,甚至頭發、眼睛及嘴唇的細節,令人稱奇;
跟陌生的美女在豪華餐廳的舞池中跳一場精彩的探戈。有許多影片,在情節中穿插了令人心醉的探戈鏡頭,比如《佐羅的面具》、《巴黎最後的探戈》等,這一切都令觀眾過目難忘。而該片中中校與美女共舞時表現出的激情,讓人感動和留戀;
瞎眼駕駛法拉利跑車。在這里,艾爾帕西諾的演技得到充分展示,瘋狂駕駛時的天真童趣和之後的落寞失意通過艾爾帕西諾的眼神和表情細膩地傳遞給了觀眾,使觀眾也和他同喜同悲,這種功力非同一般;
當然,還有中校一直關注查理的問題並挺身而出為他解決問題。最後那段激情洋溢的演說震撼人心,雖然沒有堅定明亮的眼睛,但他比任何人都洞悉真相。
盲人是電影導演慣常使用的一個角色,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世界的認識特別清晰,對他周圍的人能產生深刻的影響,艾爾帕西諾的精湛表演足以讓觀眾對這一點深信不疑。艾爾帕西諾的表演已經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他全心投入盲人角色的演繹,舉手投足令人叫絕,同時也讓人感受到這位末路英雄內心的悲哀。曾經跟艾爾帕西諾合作過《義勇急先鋒》一片的好萊塢名導演諾曼傑維遜便贊譽艾爾帕西諾在《聞香識女人》中的瞎眼中校是一次非凡的演出,他說:我從未見過有誰扮盲人演得如此傳神。
的確,《聞香識女人》是我看的艾爾帕西諾的唯一的一部片子,但僅此一部就嘆為觀止,別的不看也罷。
⑹ 求一部電影名字
中文片名:《靈魂夢飛翔》
英文片名:《Soul Plane》
導 演:傑西-泰洛 Jessy Terrero
類 型:喜劇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
領銜主演:凱文-哈特飾韋德 邁瑟德-曼飾馬格西
湯姆-阿諾德飾艾爾維斯-亨基 史努比-道格飾機長
這是一典型的黑人hip-hop風格喜劇。主人公納什-韋德(凱文-哈特 飾)霉運當頭,萬事不順,坐飛機公出時受盡了恥辱與驚嚇,他一怒之下將航空公司告上了法庭。判決結果他居然獲賠了1億美金,樂得夢里都張著嘴。暴富後的韋德迅速滋生了一個夢想:他要開辟史上第一條只供黑人搭乘的航班。在表兄馬格西(邁瑟德-曼 飾)的幫助下,韋德創建了由自己姓名縮寫命名的NWA航班--適合都市旅行者的全方位服務航班。
NWA航班特立獨行,擁有最頂級的服務:性感火辣的空姐、無限放送的靈歌、忘情熱舞的夜總會、以及終極享受的按摩浴缸……所有乘客都會油然而生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快感,當然,您的膚色必須符合標准,這可是個黑人的世界。洛杉磯--紐約,處女航一切准備就緒,駕駛艙內的嘻哈機長麥克(史努比-道格 飾)成竹在胸,雖然他只在海灣州感化院接受過有限的飛行訓練。但白人乘客艾爾維斯-亨基(湯姆-阿諾德 飾)匆忙之間將NWA錯認為西北航空公司,帶著新處的女友和兩個不聽話的孩子誤上了這架韋德精心構建的靈魂客機,於是麻煩到了,好戲開演了……音樂與笑料使影片充滿了輕松的樂趣和快感。
⑺ 一部電影,一個叫啊茵的女孩子撿到一部手機然後機主叫美美,互相發微信,突然啊茵身後就出現了一個女鬼
《有客到》之: 《屍香》在殯儀館工作的阿茵(謝婷婷 飾)百無禁忌,某晚回家路上她撿到一部手機,之後與機主語音聊天成為好朋友。後來她答應幫機主找一樣東西,按照指示輾轉來到了某個屠戶的工作地點。
⑻ 10部經典職場女性勵志電影(4)
10部經典職場女性勵志電影推薦
奧斯卡影帝傑米·福克斯也是歌手出身。最近不斷遊走於影視、歌曲之間。就在不久前剛剛獲得了2006年度美國音樂獎的「靈歌/節奏與布魯斯」類最佳男歌手獎。相信他對歌手和經濟人之間微妙的關系身有體會,對於片中雄心勃勃的經紀人一角會是駕輕就熟。
提到喜劇天王艾迪·墨菲恐怕人們會首先想到那個能同寵物自由溝通的醫生。在本片中的艾迪作為一個當紅的歌星,有著大量的舞台表現。這對能歌善舞的他來說會是舉重若輕,在片中他與妻子、勞萊爾三人間還有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
7、《風雨哈佛路》
推薦理由:如果你正在一條路上躊躇不前,這部電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氣。
中文片名:《風雨哈佛路》
英文片名: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導演:Peter Levin
主演:索拉·伯奇、邁克·里雷、艾倫·佩吉
劇情簡介: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17歲開始用2年的時光學完高中4年課程,獲得1996年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進入哈佛學習,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一段自強不息昂揚奮斗的生命歷程,一曲勵志向上的美國影片;托拉·伯奇演繹了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細膩的情感刻畫了人物;影片《風雨哈佛路》傳遞給人的除了心靈的震撼,還有深深的感動。
莉斯,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哈佛的殿堂。她的事跡足以讓每個人動容。
擁有金色頭發的女孩,童年在貧窮和飢餓中度過。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最後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
不久,母親去世了。母親吸毒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連簡單的葬禮儀式都沒有。只想渴求父母親情,這人世間最基本的願望也成了奢望;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靜靜躺在上邊,和她的母親做最後的告別。她靜靜地在心裡對母親訴說,回憶人生最幸福的那一次點滴的幸福時光。母親已經離她而去,世間最愛她的人已經離她而去。一個普通的弱小的女孩、不奢求其他,只渴望親情圍繞的弱小女孩,當她最後的一絲希望都破滅的時候,留給她的,除了傷心,只有傷心。如果沉淪下去,她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她要開始全新的生活。
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機會。父親作為她的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堅持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著父親遠去離開的背景,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為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 年,上帝會讓一個付出努力和艱辛的女孩收獲喜悅;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12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借著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同樣一個金色的季節,作為哈佛大學--世界最高的學府的一員,她安靜坐在了校園的教室中。也許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用她的執著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她自己,改變了她的人生。
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在寫滿輝煌的樹下,一個女孩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為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風雨哈佛路》堪稱美國一部催人驚醒的電影,根據美國「奇跡女孩」莉絲·默里的親筆傳記《BreakingNight》(中文版《風雨哈佛路》現已出版)改編。通過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表達了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可以用執著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自己、改變人生的主題。
8、《平民天後》
推薦理由:改編自電視劇《新成長的煩惱》,號稱現代版《羅馬假日》,還不夠給力嗎?
中文片名:《平民天後》
英文片名:The Lizzie McGuire Movie
導演:吉姆·弗爾
主演:希拉里·達芙、亞當·蘭伯格、雅尼·吉爾曼
劇情簡介:講述了極具喜劇天賦、可愛的莉琪·麥奎爾(LizzieMcGuire,希拉里·達夫飾)和她的死黨戴維·澤弗·高登(DavidZephyr'Gordo'Gordon,亞當·蘭伯格飾)、凱特·桑德斯(KateSanders,阿什莉·布里爾奧爾特飾)和伊桑·克拉夫特(EthanCraft,克萊頓·斯奈德飾)一起背上行囊去義大利旅遊,路上他們計劃要好好放縱一把。
在羅馬旅遊的同時,莉琪遇到了大明星保羅(雅尼·吉爾曼飾)。保羅立馬用盡辦法讓莉琪代替與其情侶組合的伊麗莎白。因為,此時的伊麗莎白已經被看似英俊帥氣,卻背地裡想盡辦法讓伊麗莎白離開組合的保羅氣走。(其實保羅是音痴卻想陷害伊莎貝拉不能唱歌)而保羅也對莉琪展開了一系列討好的方法,使她能全心全意幫自己完成陷害伊莎貝拉的目的。陰差陽錯,就在高登為了莉琪而被迫離開羅馬時,卻在機場遇見了真正的剛度假回來的伊麗莎白。三人同心,終於在演唱會上揭穿了保羅的黑暗面具。
⑼ 電影《保鏢》的問題
惠特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1963年8月9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Whitney Houston以其嗓音之美,詮釋歌曲功力之深,打動上世紀90年代無數樂迷的心,成為歐美流行樂壇的女皇級人物。 Whitney出身流行音樂世家,她的母親CissyHouston是「甜蜜天惑」樂隊的領銜歌手,叱吒樂壇已三十五年之久,姨媽Diana則是搖滾歌壇的老牌歌星。1985年,Whitney與阿里斯特唱片公司簽約,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專輯《惠特妮·休斯頓》一經推出就發售了1300萬張,立刻引起樂壇轟動效應。1990年,她的第三張專輯《今晚我是你的情人》獲得了該年度葛萊美最佳節奏布魯斯專輯獎,證明了她靈歌女皇的地位。
⑽ 靈歌天後AK是誰
alicia keys 的縮寫
阿麗西婭·吉絲 姓名: 艾莉西亞.凱斯 或 阿麗西婭-吉絲(Alicia Keys) 原名:Alicia Augello Cook
生日:1981年1月25日 出生地:紐約
電影:《五路追殺令》飾Alicia Keys
合作歌手:2004年與Usher對唱歌曲My Boo [My Boo-Usher & Alicia Keys]
出生並成長於紐約這個民族的大鎔爐之中,艾莉西亞天生註定要成為一顆骨l接觸鋼琴,她擁有深厚的古典音樂背景,也熟悉貝多芬、莫札特及蕭邦的音樂,其中蕭邦是她的最愛。在古典音樂的基礎訓練之外,她也非常喜愛爵士傳奇人物,像是馬力安邁可帕特蘭(Marian McPartland)、奧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 以及費茲瓦勒 (Fats Waller)等大師的音樂作品。在14歲的時候,她創作出生平的第一首曲子"Butterflyz",而這首歌也出現在她的第一張專輯「未成年之歌」之中。此外,一些偉大的傳奇巨星,像是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馬文蓋(Marvin Gaye)、 妮娜西蒙(Nina Simone)以及唐尼海瑟威(Donny Hathaway),都是她音樂上創作的靈感來源。而像是Biggie、吐派克 (Tupac)、Jay-Z以及武當幫(Wu Tang),也都是對她的音樂有影響力及深遠啟發的創作型藝人;在廣泛的涉獵音樂之下,艾莉西亞將所有的音樂形式熔於一體,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音樂態度以及創作形式。
成功之路背後的辛苦總是不為人知的。龍蛇雜處的紐約街頭是艾莉西亞最初發跡的起源她,在這里吸收一切、並琢磨自己成為一個一流的歌手、詞曲作者、以及製作人。也就是在這里,艾莉西亞與獨自撫養她長大的媽媽泰瑞相依為命,一起住在一個充滿表演藝人的擁擠公寓之中長大。她的爸爸是黑人、媽媽是白人,混血兒的她,出落得格外的美麗,她這樣的出身背景並沒有帶給她什麼障礙。艾莉西亞表示:「我住的地方還蠻酷的,但是紐約的42街,絕對不是天堂;有流鶯、皮條客、販毒者在街上流竄。我從來就沒有懷疑過我自己來自於紐約街頭的這個事實!那裡什麼樣的人都有,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而且我也喜歡、而且也願意接受來自爸爸與媽媽雙方的不同文化!」
艾莉西亞在年僅四歲的時候,便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賦,在幼稚園要上演的綠野仙蹤一劇之中,她為了要爭取桃樂西這個角色,參加了試音。她的老師當場便發現,艾莉西亞的聲音天賦是不可能被埋沒的!她不僅僅可以唱,同時她也深深的愛上了鋼琴。但她一直到7歲,才正式的接受專業的訓練,雖然家中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但她的母親依然兼職作演員以及法律助理,只是為了讓她心愛的小女兒,可以接受最正統的鈴木派古典鋼琴訓練與教育。在11歲的時候,承受太多的壓力,艾莉西亞表示:「我真的有太多的事要作,我有一點快崩潰了!」她向媽媽坦承自己的壓力實在太大,並在與老師長談之後,她的媽媽對她說,她可以放棄其他的才能,但是因為她具有鋼琴的驚人才華,她實在不應該放棄自己在琴藝上的深造。
後來她就讀了曼哈頓有名的專業表演藝術高中,並在哈林警察社區中心師法聲樂老師康拉得羅賓森,一直到16歲的時候。在這期間,艾莉西亞因為表痔l積極地為艾莉西亞尋找最合適的唱片公司。
在正式開始大學課筏繾災顐?災龤C艾莉西亞表示:「我想要實驗各式各樣的可能性,並找到真正屬於我自己的聲音。」而當她13歲的時候,克萊夫戴維斯 Clive Davis的出現,帶給了她無限的演藝新希望。那時的克萊夫戴維斯,還是Arista 唱片公司的高級主管,此人在音樂界向以慧眼識英雄著稱,其後他以重金將艾莉西亞與哥倫比亞的合約解套,於是,艾莉西亞便成為克萊夫旗下重量級的歌手,同時,當克萊夫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J Records的時候,艾莉西亞便成為此唱片旗下的主力歌手。終於,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屬,一個讓她做自己的音樂屬地。
緊接著下來的,便是集中火力的行銷策略。克萊夫表示:「」Falling」是艾莉西亞注冊商標的一首歌,我們必須在電台部分攻城略地!」而艾莉西亞事業上的一個大轉機,就是當歐普拉同意讓她成為節目上的嘉賓。在4千萬觀眾的面前,艾莉西亞成功的表現了她擁有的音樂實力,以及充滿熱力的音樂細胞,就在當周,她的專輯銷售便成長了一倍之多!
2001年6月26日所發行的專輯「未成年之歌」,甫一發行,便登上了排行榜的冠軍寶座,並且在29周之後,還仍勢如破竹地維持在前20名的榜上名次!不僅在全球獲得超過7百萬張以上的白金唱片殊榮,她的第一支單曲」Falling深陷情網」也成為2001年度告示牌排行榜年度百大單曲的亞軍,同時也在冠軍寶座上停留了6周之久!她並且登上15個雜志封面,包括滾石雜志等等。此外,她也出現在眾多的電視節目,並且完成了她的個人巡迴演唱,在全美各地的演唱會皆是場場爆滿、人人搶票的狀況!如果這樣還不夠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她也抱走了一座VMA 大獎、兩座美國告示牌音樂大獎、兩座全美音樂獎、兩座NAACP形象大獎、三座靈魂列車大獎、兩座世界音樂大獎、一座ECCHO大獎,同時,她也在葛萊美頒獎典禮上大放異彩,成為全場全世界最矚目的焦點!艾莉西亞一共贏得了「最佳新人」,並以」Fallin」贏得「最佳單曲」、「最佳節奏藍調女歌手」、「最佳節奏藍調單曲」、以及「最佳節奏藍調專輯」5項大獎,她當場創下了個人的新紀錄,也成為最風光的藝人!但是不要忘記她那時只有21歲而已。擁有來自家人、好友、全球歌迷的衷心支持,艾莉西亞在歌壇上的未來,更是令人期待萬分,並且她的演藝事業註定是會長久而且耀眼的!
雖然擁有來自全球數不清的音樂成就,以及傑出的成績,艾莉西亞到今天仍然是非常的謙虛,而且維持與之前一樣的態度。她知道全世界都在等她發表更多驚人的音樂成果,而她也准備好了要讓大家耳目一新!她表示:「我要在樂壇長長久久!」她對音樂的熱情,以及源源不絕的創作力,會將她引導向更高的人生成就。對於想要跟隨她的步伐,對音樂也有夢想的人,艾莉西亞建議:「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千萬不要管別人怎麼說!」
艾莉西亞的新專輯「The Diary Of Alicia Keys琴韻心聲」,維持如同上張專輯的作風,同樣容納了多樣曲風:一開始的序曲「Harlem』s Nocturne」把最in的嘻哈節奏和古典鋼琴以出人意表的融洽表情相結合,開宗明義表明這張專輯的新型態融合態勢;「Heartburn」結合了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熱情靈魂與琳考林斯(Lyn Collins)的律動放克,呈現出絕對勾引你舞動神經的復古節奏;「If I Ain』t Got You」將摩城(Motown)式情歌的懷舊氣氛鋪墊在精緻的古典織錦上;「You Don』t Know My Name」是她石破天驚的成名作「Fallin』」的續曲,但這首同樣展現出艾莉西亞精湛鋼琴功力的歌曲,相較於「Fallin』」的澎湃情感,顯得更為深切而刻骨銘心,背景的琴鍵聲,准確的節拍,精準的速度,艾莉西亞的歌聲加上鋼琴的伴奏,天衣無縫的將她深厚的古典音樂基礎,以及現代的靈魂、嘻哈巧妙的溶於一體,表現的令人如痴如醉。與東尼調調(Tony!Toni!Tone!)三人組合作的專輯同名標題曲則讓聽眾沉浸在舒緩的新靈魂(Neo- Soul)Spa中。艾莉西亞在每一首歌曲里都傾注了她所有的真心真靈,因此她有自信歌迷們透過這張專輯,可以見證她在製作、創作、編曲以及表演方面已經更上一層樓,也可以窺見她在心靈與思想方面日益成熟的進階過程。同時她也會與她的音樂夥伴"Krucial" Brothers共組一個新的公司Krucial Keys Enterprise,他們將會一起發掘新人、以及為才華洋溢的新人製作音樂。但是當然艾莉西亞的音樂視野是更長遠的。
如果你問艾莉西亞,她現在還有什麼想要完成的事?她很可能給你一長串的工作清單,而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的個人志向,大概只有女超人才能完成吧!但是這個 21歲的音樂天才,不喜歡吹噓、也不打算在戴上她耀眼的桂冠之後,從此鬆懈下來。她謙遜而具有超越她年紀的心智成熟度的性格,會告訴你,其實今天的一切對她而言,並不是從天而降的!她並不是僅僅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她會告訴你,她多麼的努力爭取一切,同時,她是多麼相信自己的實力,以及她的摯愛…. 她的音樂世界!艾莉西亞衷心感謝她的歌迷們幫助她達到今天的成功。在她個人的網站上,艾莉西亞寫著:我絕對不會將你們給我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要相信我!
要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成為你自己的財產,那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如果你身兼歌手、詞曲創作者、傑出的鋼琴家、製作人、作家、新聞特派員、大獎贏家、人道慈善主義者以及未來的演員等等身份於一身,那麼你的財產顯然會是相當可觀的。但對於艾莉西亞凱斯而言,她所擁有的財產與金錢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對於艾莉西亞而言,所謂的財產應該是以自我實現以及對創作所懷有的熱愛與喜悅來做為評量的單位。艾莉西亞把她的工作視為對自我生活經驗的詮釋結果,透過這樣的角度,艾莉西亞以無窮的潛力擁有了她所有工作成果所累積出來的財富。
生長於紐約的艾莉西亞,很早就展露出她優異的才華。就讀於曼哈頓專業表演藝術學校時期,她接受了古典鋼琴訓練,並師事於Margaret Pine這位老師門下,從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到爵士樂的奧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費茲瓦勒 (Fats Waller)、馬力安邁可帕特蘭(Marian McPartland)…等等大師的作品,都在艾莉西亞涉獵學習的范圍內。艾莉西亞在16歲高中畢業後獲得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機會,但之後她決定要暫時放棄學業,專心從事音樂工作。艾莉西亞在成長過程中深受各種不同世代不同風格音樂的影響,從妮娜西蒙(Nina Simone)、唐尼海瑟威(Donny Hathaway)、馬文蓋(Marvin Gaye)、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到現代的街頭詩人吐派克((Tupac Shakur)、聲名狼藉先生(Notorious B.I.G.)、傑斯(Jay-Z)、武當幫(Wu Tang Clan)…等等,都是對她造成深遠影響的音樂人。
2007發行的《AS I AM》是ALICIA KEYS的第四張冠軍專輯,並令她第三度獲得格萊美的R&B最佳女歌手(NO ONE),和最佳單曲(NO ONE)。在上市首周〈AS I AM〉便取得71萬的驚人銷量,是四年中首周僅次於諾拉 瓊斯(100萬)的第二高銷量;NO ONE 在公告牌上稱霸達6周之久,種種成績標志著alicia keys 已經成為美國最火的女歌手之一,4張專輯2600萬的銷量使ALICIA KEYS 成為世界不折不扣的天後。
承載著完美結合靈魂、嘻哈、爵士與古典音樂的個性曲風,艾莉西亞於2001年6月以在Clive Davis的唱片公司J Records旗下所發行的首張專輯「A小調之歌(Songs In A Minor)」進入歌壇,這張專輯不但在發行首周就以超過23萬5千張的銷售佳績直接登上全美專輯榜冠軍王座,之後這張專輯的全球銷售量更超過了一千多萬張,艾莉西亞就此成了享譽國際的巨星。MBK娛樂事業公司的總裁Jeff Robinson以及BMG唱片北美地區的主席與執行長Clive Davis成為了艾莉西亞的恩師,他們這鐵三角不但建立了堅固的友情基礎,同時也結合成一個氣勢過人的音樂小組。從Robinson發掘了艾莉西亞的才華並將她引介到J Records的那一刻起,Davis就承諾要讓艾莉西亞擁有自我發揮的空間。「Clive Davis給了我完全的創意發揮空間,他會給我各種不同的觀點,但他看得到我想表現出的藝術。」她表示。
經過一連串緊鑼密鼓的巡迴表演之後,艾莉西亞在2003年12月發表了她同樣相當成功的第二張專輯「琴韻心聲(The Diary of Alicia Keys)」。這張備受好評的專輯發行後首周單在美國的銷售量就超過了61萬8千多張,目前的銷售成績也已經突破了七白金的標准。透過各種不同的主題,這張專輯展現出她在音樂方面的創意企圖以及她所受過的各式各樣專業訓練,把古典元素與瘋狂的節奏無瑕地結合在一起。談到她第二張專輯的作品時,艾莉西亞說:「當這張專輯完成時,我好開心,我真的可以感覺到每一首歌里的能量,聽過這些連成一氣的歌曲後,我可以說:『是的,這就是現在的我。』我對這些作品很滿意,我好高興能把這張專輯介紹給全世界的聽眾。」
從入行以來,艾莉西亞就是各大音樂獎的常客,至今她已經贏得了九座葛萊美獎、十一座Billboard雜志音樂獎、三座全美音樂獎、三座世界音樂獎、兩座 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兩座MTV歐洲音樂大獎、一座2004 NAACP形象大獎、兩座Nickelodeon頻道青少年票選獎、一座BET音樂獎、三座靈魂列車音樂獎、一座靈魂列車Lady of Soul獎,以及一座My VH1音樂獎。
過去這一年來艾莉西亞又在自己的履歷上多增加了兩個精採的經歷:她發行了第一本書,書名叫做TEARS FOR WATER: Songbook of Poems & Lyrics by Alicia Keys,這本紀錄她個人深層想法與情感的書讓她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排行榜上。此外,在2004年艾莉西亞也為紐約日報(The New York Daily News)擔任旅遊新聞特派員,她在整個夏天巡迴世界演出—其中包括一場在中國大陸長城上的表演—期間,為該報撰寫每月固定的旅遊專欄,向讀者細數她旅遊各地的經驗。
艾莉西亞也繼續她在慈善事業方面的努力,她為「Keep A Child Alive」這個組織貢獻了許多時間與精力,該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非洲數以萬計的愛滋病童購買他們所需要的抗病毒葯品。最近艾莉西亞與「Keep A Child Alive」在2004愛滋病日當天主辦了一場名為「The Pusher』s Ball 」的活動,希望引起世人對愛滋病的重視,並且直接將治療愛滋病的葯品送往受到愛滋病/HIV病毒感染的孩童以及家庭那裡。艾莉西亞解釋她與「Keep A Child Alive」組織合作的工作以及「The Pusher』s Ball」活動的主旨時說道:「我和「Keep A Child Alive」合作,為他們代言這個現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對抗愛滋病就跟對抗恐怖主義或重建像是阿富汗或伊拉克這些備受摧殘的國家一樣重要。 「Keep A Child Alive」所做的是對於這正嚴重威脅非洲的「醫療代溝」的緊急回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艾莉西亞將繼續幫助這個組織進行各種將在他們網站上公布的活動,其中包括校園活動、音樂相關活動以及在一些非傳統場地所舉辦的活動來強力傳遞他們想告訴世人的訊息。
艾莉西亞將自己的工作視為持續不斷進行的長期奮斗過程,而不是一個一個零碎相繼出現的片段組合。她為自己的工作做出如此的註解:「我的音樂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是持續進行的。我在第一張專輯問世之後從沒停下創作的腳步,我所寫下的作品都是源自於我的生活經驗,關於我巡迴表演、旅行各地以及面對各種狀況的心路歷程。一旦我進入錄音室,我就開始把這些經歷化為歌曲。等到我開始想要准備新專輯的時候,我的手邊就已經有很多寫好的歌曲了。你知道,我不會為自己設限,我透過我的音樂來自由表達意見,我知道我的新專輯一定會和過去不同,因為我這些年來已經成長了許多。」
[編輯本段]發行專輯
Alicia Keys -《Unplugged》
Alicia Keys -《Remixed & Unplugged in a Minor》
01.Gangsta Lovin (w-Eve)
02.Goodbye
03.Never Felt This way
04.Butterflyz
05.Caged Bird
06.Fallin (Remix feat. Busta Rhymes&Rampage)
07.Fallin (Ali Soundtrack Vension)
08.How Come You Don't Call Me (Neptunes Remix)
09.Butterflyz (Rogers Release Mix)
10.Girlfriend (Krucial-Keys Sista Mix)
11.Someday we'll all be free
12.Troubles (J-Jay &Chris lum Bootleg Mix)
13.A Woman's Worth (Remix)
14.Moonlight Sonata
15.I got a little something for you
Alicia.Keys -《The Diary Of Alicia Keys》(The.Diary.Of.Alicia.Keys)Special.Edition.(2CDs)
Alicia Keys -《Fallin'》
Alicia Keys -《Songs In A Minor》
Alicia Keys -《The Diary Of Alicia Keys》
Alicia Keys -《Songs In A Minor》(Songs In A Minor)(Limited Edition Bonus Disc 2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