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個素哪部動漫滴
真田十勇士由利鐮之助
夏之陣時候十武士都死了。
日本江戶時代立川文庫編撰出的歷史小說人物。描述戰國時代末期,跟隨名將真田幸村的十位奇人異士,其中以猿飛佐助與霧隱才藏最為後世所知,並在現代的漫畫、小說和電玩中經常被引用。
「真田十勇士」這個叫法,好像是立川書庫第一個使用的。
真田十勇士介紹:
三好政康(清海)
三好政勝(伊三)
真田十勇士:淺井井賴(根津甚八)
真田十勇士:海野六郎
真田十勇士:望月六郎
真田十勇士:筧十藏
真田十勇士:穴山小助
真田十勇士:由利謙之助
真田十勇士:霧隱才藏
真田十勇士:猿飛佐助
㈢ 歷史上的大阪夏之陣中毛利家和真田家真的發瘋般沖擊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的本陣嗎
5月7日,大阪夏之陣最終之戰打響,雙方展開殊死搏鬥,真田幸村率軍直沖德川家康的旗本軍,希望一舉拿下德川首級,經過浴血奮戰,終於突入德川家康旗本;家康的旗本軍多為經驗缺乏的年輕武士,在老練的真田軍面前難以抵抗,但是德川家康經驗老到,放下了自己的旗印並退後了12公里,真田幸村在找不到德川家康的情況下,先後突入德川家康本陣多達7次,兵力幾乎損失殆盡,自己也身受重傷,最後退入附近的安居神社。敵軍將安居神社團團包圍,敵將西尾宗慶進入神社,討取了真田幸村的首級,一代名將最終戰死。
以上內容摘自網路
㈣ 急求,大阪城夏之陣是在哪一年。
1615年5月3日。大阪夏之陣:烈火般的終結
1615年4月,德川家康提議請大阪方的豐臣秀賴易地居住,並遣散浪人,讓大阪方穩定下來,言下之意很明確:我德川家康已經佔了上風,秀賴公子還是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了;然而大阪方面對此置之不理,據說反而更加士氣高昂地備戰了。家康聽說後,大怒道:「事非得已,此役大阪必亡!」當月4日,德川家康出兵大阪,並於6日下達了進攻大阪的命令。此番進軍,人數在15萬左右,武將方面除了伊達政宗和藤堂高虎之外,都為舊部家臣。
4月29日,德川方面商議將進攻日期定為5月3日,歷史上有名的大阪夏之陣宣告開始。
參戰方:豐臣家;德川家
結 果:德川家獲勝
㈤ 大阪夏之陣時上杉家為什麼對豐臣家見死不救
大阪夏之陣時上杉景勝早被轉封到米澤30萬石,實力遠遠不夠,而且夏之陣上杉家沒有出戰。豐臣秀吉把上杉家從世居的越後移封會津明升暗防,上杉家也沒有受太多秀吉的恩惠吧
㈥ 尋求「大阪夏之陣」「大阪冬之陣」的資料
真田左衛門佐信繁是真田幸村的本名,幸村是一個被後世人們渲染很深的英雄人物。他是信濃豪族真田家的次男,在關原合戰上田城攻防戰中一戰成名。十四年的流放生活後大阪城入城,在大阪夏之陣中在率軍沖擊德川方總大將陣地時因兵力懸殊而死。此後關於他的傳說、小說層出不窮。
信繁於永祿十年(1567)生於甲府,是武藤喜兵衛(即真田昌幸)的次子。幼名御弁丸,後改稱源二郎。他的長兄是源三郎,後來的松代藩藩祖真田信幸。
信繁誕生的時候,其父武藤喜兵衛二十一歲。喜兵衛是武田家著名謀將,有信玄之懷刀之稱的真田幸隆的三男。昌幸被賜予甲斐名門武藤家的姓氏,擔任武田信玄的近仕。信玄死後,天正三年(1575)爆發的長筱合戰中,其兄,真田宗家的繼承者真田信綱與昌輝先後戰死,喜兵衛繼承了真田宗家,取名真田昌幸。主家武田家於天正十年(1582)滅亡後,昌幸憑借稀世的權屬謀略,通過不斷巧妙地改變靠山,苦心維持著真田家。被人們稱為「正後雙全的人物」、「稀世策謀家」、「生於險境的奸詐人」。
昌幸對最早的主家,武田家終生抱著仰慕之情。本文的主人公源二郎元服以後取名信繁。信繁是武田信玄的弟弟,稱武田典廄信繁。武田信繁是個為人謙遜,智勇兼備的將才,一直在幕後支持者其兄信玄的統治。武田信繁在永祿四年(1561)的川中島合戰斗中戰死。昌幸在給源二郎起名的時候,名字里並沒有真田家代代相傳的「幸」字,而起名「信繁」,就是出於昌幸對武田家的仰慕以及對武田信繁的崇敬。
若年的信繁就已經表現出過人的才能。這個時期,為了真田家的興旺、存續,其父昌幸費盡了心機。不斷地與上杉家、北條家、德川家等周邊的有力大名結盟或者離反。後來昌幸在上田築城,將上野沼田城等地方收入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天正十三年(1585),在上田城擊退了德川大軍而名聲大噪。此時的信繁並不在上田,而是作為上杉家的人質,居住在海津城。年輕的信繁深得上杉景勝的器重,被授予知行錢一千貫的優厚待遇。
上田城攻防戰後,信繁被從上杉家召回,作為豐臣家的人質到了大坂城。天下人豐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的才能,被授予從五位左衛門佐的官位,並賜豐臣姓,並且讓他擔任近侍。信繁後娶了五奉行之一的大谷吉繼的女兒。但是他的哥哥信幸卻擔任了德川家康的近侍,作了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勝的女婿。婚姻關系的原因,導致了此後親兄弟間截然不同的命運。
慶長五年(1600)七月二十一日,真田昌幸、信繁父子隨德川家康,作為討伐上杉的先鋒,在下野犬伏地方扎營。這個時候,石田三成密使到來,向真田父子透露了西軍舉兵的消息。當時的昌幸感覺這個消息的確振奮人心,於是將在宇都宮陣中的長子信幸招來,父子三人秘密討論舉兵的問題。信幸當然主張加入東軍,而信繁卻極力主張從屬於西軍。雙方的爭論愈發激烈,此時,一貫對權謀術數考慮冷靜的昌幸激動之中做出了一個可能對真田並不有利的決定——昌幸、信繁父子加入西軍,信幸加入東軍。
而後,信幸返回宇都宮,跟隨德川秀忠軍。昌幸、信繁父子則越過赤城山麓返回上田城籠城。信幸隨從德川秀忠軍三萬人沿中山道西上,准備與沿東海道西向的家康軍本隊合流。秀忠隊九月一日到達輕井澤,本多忠政向真田信幸派出軍使,勸昌幸投向,被昌幸拒絕。於是秀忠軍於九月五日對上田城發動總攻擊。此時真田父子在上田城籠城的真田軍只有二千五百人。秀忠軍遭到真田家「祖傳家藝」——奇襲攻擊,始終無法攻下上田。當得知家康軍已從江戶出發的消息,才慌忙繼續進兵。但是為時已晚,不可能在九月十五日決戰以前及時趕到了。
雖然關原戰役結局是西軍敗北,但是僅靠二千五百士兵,將德川秀忠三萬軍勢釘死在上田城下的戰績,使得真田家的武名轟動於世。年僅三十四歲的青年武將信繁在上田城合戰中表現出了作為一個優秀指揮官的良好潛質。
西軍失敗以後,上田城城主改由信幸擔任,昌幸、信繁父子被交付家康處置。由於信幸的冒死相求,再加信幸的岳父、重臣本多忠勝的全力維護,真田父子終於被赦免了死罪,流放到紀州高野山。當年十二月真田父子被流放到紀州,隨從僅十六名家臣。此後信幸改名信之,目的是為了避其父昌幸的「幸」字諱。
來到高野山的真田父子一行居住在蓮華定院,也就是世人傳說的高野山麓九度山村。在九度山流配的真田父子靠上田城信之處的舊臣接濟勉強維持生活。後來實在難以維生的時候,昌幸還親自寫借據借錢生活。
昌幸於慶長十六年(1611)六月四日在窘迫中病死,享年六十五歲。昌幸死後,隨行的家臣大多返回了上田城信之處,此後信繁一家的生活更加寂寞,無助。
此後的信繁,不過四十歲過了一半的年紀,在寂寞與憂愁中已經過早地衰老了。牙齒開始脫落,白發已經一縷縷出現在黑發當中。與此後被人們以「鬼」相稱的猛將形象,大相徑庭。
慶長十九年(1614)十月,本以為會在寂寞、憂愁中終老一生的信繁,走到了命運的轉折點。鍾銘事件使得家康認識到,到了需要與大坂城的淀君的決戰的時候了。而此時的豐臣方,向在九度山流配的信繁送去黃金二百枚,銀三十貫以及土產等物品,懇請幸村進入大坂城。此時的真田信繁,四十八歲。十月十日,信繁率手勢百三十餘入大坂城。
信繁加入大阪方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背景,只是對當年作為豐臣的近侍而得到豐臣對真田家的格外恩顧的感激。另外就是感激豐臣家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作為一名武士,最可悲的就是在失意中默默死去,就像他已故的父親昌幸一樣。信繁自從上田合戰大勝秀忠軍以後,成為牢人蜇居在九度山。三十歲到四十多歲這本該是人生最充實的十多年,卻是在碌碌無為中度過的,甚至這期間連生存都很難保障。幸而侍奉家康的信之的接濟,才得以渡過難關。在信繁看來,大坂入城是作為武將而言,表現自己能力的最後舞台了,他對豐臣家給自己這樣一個表現的機會,感激不已。
在大坂城內,信繁由於出自原大名家,所以受到了比較優厚的待遇。,與後藤又兵衛、長宗我部盛親、毛利勝永、明石全登等著名的牢人眾一起稱「大阪五人眾」。
信繁受到秀賴厚遇,自然為豐臣家的存亡而盡心竭力。但是由於大阪大坂城的運營完全被大野治長以及淀君的女官控制,信繁等牢人眾的意見幾乎很難被原樣採納,甚至很難有說話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軍議似乎已經失去了意義,大阪方的壞滅,已經成了定局。
慶長十九年十一月,德軍二十萬大軍包圍大坂城。城方守軍約十萬人た。這就是後來所謂的大坂冬之陣。信繁等牢人眾主張主動出擊,並且意見被採納。信繁在玉造御門南面建造真田丸,率兵五千防守。真田丸是大坂城南面的天然要害,是敵人主力攻擊的地點。由信繁獨自率兵防衛。信繁一改慣例,五千真田兵所用的軍旗、指物、甲胄全都是原先武田家使用的赤色樣式。
十二月四日拂曉,德川方主力井伊直孝、前田利常、松平忠直軍勢趁大霧偷襲真田丸,攻擊開始。信繁巧妙地將敵人引誘到空壕溝前面,用密集的鐵炮射擊敵人,而後主力一齊殺出。此戰殲滅松平勢四百八十騎、前田勢八十餘騎,討取雜兵無數。以真田勢全面勝利而告終。
真田丸攻防戰讓家康再一次認識到了真田昌幸之子的厲害,讓家康恐懼不已。家康見強攻不成,便想要智取。命令信繁的叔父本多正純負責調略工作。德川家許諾信繁如果開城,就授予德川家旗本地位,任命為真田隱岐守,封信濃一國。但是信繁在這樣優厚的條件面前毫不動搖,堅定地拒絕了德川方面的要求。
大坂冬之陣並沒有爆發什麼大規模的合戰,只是今福合戰以及真田丸攻防戰進行的比較慘烈。十二月中旬,家康方面率先提出和平提案,並且於二十日雙方達成和解。固然這是家康的緩兵之策,但是淀君、秀賴卻聽信近臣的讒言,不理會信繁等人反對和平的意見。結果,合約簽訂以後,老賊家康不顧協議議定的條款,派兵毀壞了大阪城的外圍防禦設施。大阪城本丸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成了「裸城」一座。
元和元年(1615)四月十日,家康詐稱為第九子義直慶賀婚禮而率軍出征,到達名古屋駐扎。實際上是為了再次侵攻大阪。
冬之陣取得赫赫戰功的信繁,在城內名聲鵲起,但是遭到了豐臣譜代家臣們的嫉恨。這些人幾乎在任何場合都與信繁唱反調。正是因此,短暫的和平期間,信繁以及其他的牢人眾多次向淀君、秀賴提出好的建議,但是仍然不被採納。
此時,清楚了將來命運的信繁、大助父子,已經做好了悲壯死去的准備。
五月五日,家康與秀忠的本隊在大坂城東北列開陣勢,大坂夏之陣爆發。由於大坂城只剩下一座裸露在外的本丸,大阪方不得已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主動出擊,挑起野戰。
五月六日,後藤又兵衛、木村重成、薄田兼相等勇將相繼戰死。而此時的真田隊卻在與伊達勢的激突中,成功地粉碎了伊達家引以為豪的騎馬鐵炮隊。當真田勢接到命令,悠然收兵回城的時候,伊達勢甚至連追擊都無法組織了。
五月七日,大坂方挑起了最後的決戰。在從茶臼山到岡山一線的各處要點,布置兵力,迎擊德川軍。信繁率領的真田勢奉命在茶臼山布陣。這天信繁身著緋葳鎧,頭戴白熊付鹿抱角前立兜。隨從士兵清一色赤衣赤甲。與之相對的,是德川方掩護本陣陣面的德川秀忠的越前軍。戰斗開始以後,真田勢三千士兵向秀忠的越前勢一萬三千大軍發動全員突擊。真田軍在付出了一定代價以後,突破了越前勢的防線,迂迴到德川家康本陣背面,並突入家康本陣。真田勢的突然襲擊,使德川本陣的旗本眾慌亂不已。原以為戰事進展順利的德川軍本陣遭到突如其來的打擊,陷入了大混亂。德川軍紛紛逃命,三方原戰役以後,一直在本陣屹立不動的家康「金扇」馬印都被丟棄了。甚至家康本人一度產生了自害的想法,幸好從成功玉造方面逃出,才倖免一死。但是由於兵力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信繁兵盡,在茶臼山北部的安居天神附近討死。享年四十九歳。信繁的嫡子真田大助幸昌在大坂落城之際,為秀賴殉死。
真田信繁的奮戰,充分體現了自己出色的武將素質。博得了大阪方、德川方的一致認可。可以說是死而無憾了。他在《薩摩軍記》中被稱為「日本第一強兵」,可見人們對他的敬仰。
㈦ 日本戰國歷史: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中長宗我部盛親和毛利勝永有什麼戰績
長宗我部盛親的大坂冬之陣
長宗我部盛親與木村重成、後藤基次共同於八丁目口、谷町口布陣,作為支援真田信繁的真田丸的輔助據點。12月4日展開真田丸之戰,由於城內的火葯庫爆炸與南條元忠背叛豐臣方,與井伊直孝、松平忠直交戰的盛親等人只好暫時撤退。
長宗我部盛親的大坂夏之陣
長宗我部盛親與木村重成共率領5000兵力以家康本陣作為目標而出擊,之後與德川方的藤堂高虎對上,他們之間的戰役是大坂之陣中少有的激戰八尾若江之戰。
1615年5月6日,進出八尾的長宗我部隊先鋒吉田重親遇到藤堂高虎隊,此時的長宗我部隊先鋒是著輕裝,要與本隊合流時遇到藤堂隊,長宗我部隊的先鋒遭到藤堂隊的鐵炮攻擊而壞滅,吉田重親本人也因為要下令給傳令兵報給本隊戰況而戰死,藤堂隊趁勢要進攻長宗我部本隊,此時的盛親於河川堤防進行埋伏,因此當藤堂隊要對長宗我部隊進行突擊時反被長宗我部的伏兵嚇到造成全軍混亂,藤堂一族的藤堂高刑也因此戰死,藤堂高虎也只好落荒而逃。
同時刻與盛親隊並行的木村重成於若江跟井伊直孝展開戰斗,然而木村重成戰敗,井伊隊便趕緊前往支援藤堂隊,聽聞此消息的盛親避免於敵軍中孤立,便撤退回大坂城。
——————————————
毛利勝永的大坂夏之陣
毛利勝永收容在道明寺之戰中敗退的後藤基次等人的敗兵。在藤井寺布陣後,與諸將協議下自身擔任殿軍,令真田等軍勢依次退卻,率領鐵炮隊機令全軍無事撤退。
在翌日的天王寺口之戰中率領4千兵力,在德川家康本陣的正面‧四天王寺南門前布陣。在戰斗開始後迅速討取了本多忠朝和小笠原秀政等人,接著擊破淺野長重、秋田實季、榊原康勝、安藤直次、六鄉政乘、仙石忠政、諏訪忠恆、松下重綱、酒井家次、本多忠純的部隊,之後突入德川家康的本陣,顯示出自身部隊的大活躍。但是在真田隊壞滅後,戰線亦隨之崩壊,因為從四方受到關東勢的攻擊而決定撤退。勝永在退卻時亦顯示出漂亮的指揮,擊破進行反擊的藤堂高虎隊,防備著井伊直孝和細川忠興等部隊的攻擊而完成往城內撤退。
在最後成為豐臣秀賴的介錯,與兒子毛利勝家一同在蘆田矢倉平靜地自殺。
㈧ 日本戰國大阪城之陣的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
完成統一的豐臣秀吉,除了持續以各種手段削弱強勢大名外,還於文祿元年(1592年)和慶長元(1596年)兩度發兵攻打朝鮮,史稱文祿·慶長之役。其中參戰諸將各有勝負,最盛期曾一度攻佔韓庭都城漢城,陪都平壤。但終究仍不敵明韓兵力與武器上的優勢以及李舜臣率領的龜甲船艦隊,僅能死守沿海堡壘。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於伏見城,豐臣密使入韓密商,才結束這場龐大的軍事遠征。這場戰爭改變了當日日本的政治生態:傾權一時的豐臣氏財力耗盡,不再風光;島津氏與毛利氏等打頭陣的大名死傷慘重,軍力大受影響。相反的,沒參戰的德川氏與伊達氏則致力於整頓內政,在秀吉死後成為要角。但最重要的是,因為此役,豐臣氏內部發生嚴重沖突:支持戰爭的文官派(以石田三成為首)和反對戰爭的武將派(以福島正則為首)完全決裂。雙方產生嚴重的摩擦,由於前者獲得豐臣氏的支持,後者轉而投向統有關東八國的大名德川家康。於是德川與豐臣為爭奪天下即將再度對陣
㈨ 關於「大阪夏之陣」
從作戰效果上來看 應該是真田正面決戰的意見較好 後藤的戰略是有點小家子氣了 但是這件事情真田也有絕對的責任 既然沒反對人家的建議就應該努力施行 結果他的拖拖拉拉直接導致後藤的死亡 在決戰之前自損一臂 私以為這是真田身上的大污點之一。。
㈩ 德川家康的攻擊路線
想觸發劇情的話,很多並不是看時間,而是城池所屬,勢力存在情況等;想觸發劇情德川家康要打的城比較少.簡述:54年以後劇本為前提,盡早統一三河;會發生三河一向一揆;個人經驗是在信長打朝倉前打下駿河;然後等三方原合戰;長蔌合戰;然後在打武田的城池,等本願寺事件. 下面是德川家康的攻略及 歷史上事件的發生真實事件
62年劇本 游戲開始德川家康是今川加的部將,從小被送到今川家當元服(也就是人質)跟秦始皇的待遇一樣,劇本剛開始叫松平元康,元是今川家的「賜」的,他靠自己的努力從一個人質成為一城之主,並一直沒有放棄再興松平家的願望。剛開始他實力不弱是崗崎的城主手下有多本忠勝,服部半藏,本多正信,板倉勝重等幾員大將,但是身份不高,開始就要注意培養他們,通過賣米買鐵炮、籌集資金等迅速增加功勛,還有他有一個很漂亮的老婆記得不要怠慢了。
推薦幾個人才,老玩家應該很熟悉了~
井口町 蜂須賀正勝 前田玄以 金森長進
清州町 木下小一朗
甲府町 大久保長安
目加田町 增田長益
崗崎町 伊奈忠次
第一天,今川義元開始上洛,鳴海城被攻下,織田信長進攻鳴海城,元康奉命救援並送去兵糧(這仗雙方兵力一樣所以不吃虧,而且他們只有一個武將其他都是守備大將,所以很輕松。)同時織田信長奇襲在桶狹澗休息的今川元義並將其殺死,元康藉此機會奪取崗崎宣布獨立。
為了能更好的與今川家作戰,絕對與信長結盟,娣子千竹代也娶了織田的女孩五德。
先攻下吉田、長條二城,統一三河觸後一向宗(本願寺)門徒暴動,成功鎮壓後代表一向宗戰斗的夏目吉信、高力清長會回來繼續任官,但是本多正信會要求5年的時間在外修行。(這場合戰我方有絕對的優勢,6000 vs 1000但是只有家康一名大將,其他都是守備,而且對方都是鐵炮兵,記住一定要快速拉進距離,直接攻擊對方主將,可以輕松獲勝,另外請大家放心5年後,本多正信遵守了他的諾言返回家康身邊。)
大井川會盟(武田義信自刃)事件發生後,武田家派來使者要求與松平家結為聯盟,為此武田家摒棄跟今川家的同盟協議,北條家也跟武田家斷交,甲駿的三國聯盟完全破裂。而後為了一同對抗武田家北條跟上衫家結盟,上衫輝虎收北條氏秀為養子並為其改名「上衫景虎」。
繼續攻打今川統一遠江,元康決定遷都拽馬,並改名濱松。打到這里就可以了停停,記住一定要把駿河的城留給武田,如果你怕他不打可以用ZhaoSili的修改器支配他控制他去打,讓武田滅掉今川會引發武田不守約定佔領駿河水軍,這時如果你派兵去支援武田攻打今川的最後一個城,攻城結束後他會反過來攻打你的隊伍,不要客氣直接消滅他們,回城一個月後會發生武田信玄上洛事件。
接下來就要看運氣了,在足利義輝被刺後等待足利義昭跟明智光秀加入織田家,這時可以用控制武田的方法控制信長平定伊勢-志摩國、六角家、二條城(打六角家的觀音寺的時候你一定要出兵幫他)使其順利上洛,然後足利義昭獨立出來(詳情請看triglaf的織田功略)這樣就可以觸發三方原合戰了。(這里不能贏呀,歷史時家康戰敗所以一定要輸,輸的一定要乾脆上去就把家康送到敵人的身邊其他人不要動。我因為這里贏了所以又重新打了一次,我哭死。)回城後觸發空城計事件,夏目吉信戰死。
三方原結束一個月後武田信玄死亡,戰國名將就這樣死了有點可惜。(禿子終於掛了,活著的時候天天騷擾我,我把三方原戰敗時的畫像掛在自己的屋裡提醒自己以前的失敗。)
繼續發展在1569年奧平信昌來到德川家並當上長蓨城城主,烏居強右衛門也一同跟過去了,這時如果內藤昌豐、馬場信房、山縣昌景、真田信綱在武田家便會觸發長蓨合戰。信長的援軍是鐵炮部隊這也是戰國第一次以鐵炮裝備部隊的戰役,勝賴慘敗。(16000:6000的兵力對比,勝賴方都是騎兵,而且我方還要不少陷阱跟柵欄,加上信長的鐵炮部隊,輕松獲勝)「烏居強右衛門戰死」(也就是CG中的強右衛門的磔刑,死得很悲壯而且令人敬佩,就是相貌不太招人喜歡。)武田家名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
現在開始發展勢力,繼續攻打武田家。在1577年之前讓信康擔當城主,這時武田不要被滅,觸發信康切腹事件。這里會有三個選項,第一個是按照歷史的做法去做,第二個沒有試,第三個就是拒絕信長,從此與信長為敵,應為我們要繼續發展下面的情節所有選擇第一個。(這里看著很受德川為了家族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這樣更加激起德川家康擴張勢力的腳步。)
駿府城功略穴山梅雪因對武田家不滿而決定投降,於是家康便裝出圍困駿府使其不得不投降的架勢,順利的佔領駿府。
1582年武田滅亡,信長邀家康去安土慶祝,就是這次宴會改變了家康的一生,也改變了信長的命運,席中信長喝退了光秀並罷免了他的職務,秀吉也來書要求信長出兵救援,織田出兵入京,家康去界町遊玩,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自盡享年48歲。家康得到消息非常痛心決定自盡,但在家臣的阻止下決定為信長報仇,為了躲避光秀的追殺橫穿伊賀回到濱松。(中間會遇上2次敵人第一次茶屋用金錢打發走了,第二次要用武力了,2 VS 5還好全是山賊輕松搞定。)回到濱松立即派兵去攻打光秀,但是光秀被秀吉所滅也就是著名的「中國大回轉」
,最後光秀被百姓所殺,本能寺之變結束。
一個月後青州會議召開,秀吉與勝家最終分裂。
一個月後秀吉為信長舉行葬禮,對外宣布他是信長的繼承人。阿寺公主跟勝家締結婚約。賤岳合戰爆發,由於部下的魯莽勝家大敗。柴田家被秀吉所滅,勝家在北之庄天守閣放火自盡,柴田領地歸秀吉所有。
沒過多久傳來織田信孝自殺的消息,信孝的領地盡歸秀吉所有。
信孝自殺的幾月後,發生信雄殺害了秀吉派去的三名家老,並且和德川聯盟同時起兵討伐秀吉。這時的秀吉親自領兵至歧阜處,軍中羽柴秀次進言,要攻打德川因出兵而空虛的岡崎城。秀吉採納其建議。而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哪能中秀次如此小伎倆,於是兩軍在小牧山短兵相接。家康勝利告終,而秀吉的損失也不大,並和家康和議,各自收兵回城。這就是「小牧山手久合」
秀吉親自來到信雄居城,信雄得知家康已經退兵的消息,也無奈的臣服於秀吉了!
秀吉回姬路後要在難波(石山本願寺)處建一座大城,並移居。半年後建成,並取名「大坂」
1588年以後石川數正叛逃投奔秀吉,他將德川家康的用兵的方法,城市的情況,物資等情況匯報給秀吉,家康只好啟用「武田流」
一月後本多正信議和,秀吉提出要收德川秀康為義子,秀吉欲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家康,讓家康親自前來,家康前去大阪,並將兒子過繼給秀吉做養子,秀吉賜一字「秀」給他,取名為「德川秀康」並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德川家康,家康跟秀吉和解。
一直到秀吉死之前都沒有任何劇情,這段時間收攏人才為以後的關原合戰做准備。
1598年秀吉病死,利家病重,剛剛才和平的國家又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家康決定靠武力來取得家族的安定。
一個月後利家病故,家康上京參加利家的葬禮,在葬禮上見到利家的兒子前田利長,並了解了關東的情況,石田三成和加藤清正等人的爭執越演越烈,利家出面制止,但是現在利家以死沒人能阻止他們了,民間也流傳加藤清正會襲擊石田三成的謠言。葬禮結束家康前往二條城休息,隔天三成為了逃避清正的襲擊逃到了二條城,
藉此機會家康說服三成隱居,並辭去五奉行之職。
一個月後開始流傳上杉勝景謀反的消息,家康立即派出使者前往上杉家確定消息是否屬實。
一個月後使者返回,帶回來直江兼續寫下的書狀予以反駁,這便是文明於後世的《直江狀》;家康前往大阪參見了秀賴,並已太閣的名義召集其他大名一起,出兵討伐上杉家;在二條與元忠做最後的告別以後家康回到江戶,各大名到其東軍向上杉領地進軍;石田三成與大谷吉繼密謀之後,舉起反抗家康的旗幟,大坂方對此置之不理;家康回到江戶秘密聯系各位大名試圖從內部分化西軍了;石田三成攻克二條城,烏居元忠陣亡(死得很英勇);家康決定出陣攻打上杉,路上由於真田倒戈秀忠決定先進攻小田城,結果大敗史稱「第一次上田合戰」;關原合戰爆發。
關原合戰對陣石田三成,10000 VS 10000我全部是鐵炮,上來集中火力攻打石田三成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斗;勝利後小島川加入東軍向西軍進攻(好一個膽小鬼),關原合戰結束東軍勝利,石田三成被斬首、諸國的大名都納入德川家,家康向統一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家康決定挑選繼承人,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史稱「跡目爭論」這里有三個選項可以選三個兒子來繼承家業,我這里遵循歷史選秀忠為繼承人。
由於豐臣家耗費巨資,大興土木,營造寺廟,家康以豐臣家所鑄大鍾的銘文「國家安康,君臣豐樂」為借口責難大坂方;豐臣家派來使者,德川家康用不同方式接待兩名使者,大坂方中離間計(老奸巨猾呀),片桐且元出奔,家康找到進攻大阪的口實,決定出兵討伐豐臣家,大坂方開始召集浪人眾入城,真田信繁築真田丸,同時向各地大名發出「與本家同一陣線」的書狀,家康大怒出兵進攻大阪(在家康的軍隊里可以看見正宗這個帥哥的身影)。
大阪之戰是33500 VS 17000我方兵力有絕對的優勢,但是由於敵人的城防高達250(我靠要死人了)加上淀夫人命令部下死守,所以很難攻佔,家康找來且元找到天守閣的位置,命令大筒進行攻擊,由於家康使用新型大筒「國崩」使豐臣家趕到恐慌,於是改變計劃與家康和談,大坂護城河被德川家填平,史稱「大坂冬之陣」。
但是沒過多久豐臣家又開始挖掘壕溝,家康提出合理的條件給豐臣家,但是豐臣家無視家康的條件,家康決定再次攻打大阪城。
這次是野戰,對手是真田幸村兵力是12000 VS 8000所有相當輕松就可以解決(有點捨不得哦),戰斗結束幸村戰死,豐臣家為了活命用秀忠的女兒來作為交換的條件,但是秀忠拒絕了,最後豐臣秀賴和母親淀夫人自盡而亡,史稱「大坂夏之陣」。
回城這個時候還有四個大名是同盟狀態,馬上去支配他們。
戰國結束伴隨而來的是日本200年的德川幕府時代。(我記得是錯了告訴我)
附表一:家康部分劇情觸發條件
三河一向一揆
1,本願寺家與德川家存在。
2,本多正信、渡邊守綱、夏目吉信在德川家。
3,德川家康領有三河全境。
信玄上洛
1,武田信玄存在。
2,今川家被武田家所滅。
3,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駿河全境
4,武田信玄本城在甲斐、北信濃、南信濃。
5,德川家佔領三河、遠江。
三方原合戰
1,信玄上洛事件發生。
2,大井川會盟(武田義信自刃)事件發生。
3,今川家滅亡。
4,武田家存在。
5,織田家存在。
6,足利義昭家存在。
7,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全境。
8,德川家康本城在浜松城。
長蓧合戰
1,三方原之戰發生。
2,武田家領有甲斐、南信濃全境。
3,德川家、織田家存在。
4,奧平信昌為長蓧城城主。
5,烏居強右衛門在德川家,據點在長蓧城。
6,內藤昌豐、馬場信房、山縣昌景、真田信綱在武田家。
信康切腹
1,1577年以後。
2,織田家、德川家、武田家存在。
3,長蓧合戰發生。
4,織田家和德川家同盟。
5,德川信康、織田信長、德川家康在居城。
6,德川信康妻子為德姬。
7,德川信康和德川家康居城不同。
本能寺之變
1,安土城建成。
2,織田家與德川家同盟。
3,武田家不存在。
4,足利義昭為浪人身份。
5,羽柴秀吉封播磨,自居姬路;信長在安土;柴田封越前,居北之壯;光秀封丹波,居丹波龜山城。
6,織田信孝、織田信雄、織田信忠為織田家直臣。
7,織田家領有攝津、北近江、南近江、山城、美濃、尾張、越前、丹波、播磨全境。
8,德川家康居城在駿河、遠江、三河。
9,德川家康領有遠江全境。
10,茶屋四郎次郎身份為商人,從屬於德川家。
11,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服部半藏在德川家。
小牧山手久合
1,織田信孝自殺。
2,羽柴秀吉佔有美濃。
3,織田信雄與德川家康同盟。
關原之戰
1,德川家康居城在江戶城。
2,德川秀忠據點在江戶城。
3,本多正信在德川家。
4,德川家領有二條城/伏見城。
5,福島正則、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細川忠興、豐臣秀賴、上杉景勝、宇喜多秀家、毛
利輝元、小西行長、真田昌幸大名家存在。
6,石田三成在豐臣家。
7,石田三成居城在佐和山城。
8,直江兼續在上杉家。
9,豐臣秀賴居城在大坂城。
11,立花宗茂家存在。
跡目爭論
1,關原之戰發生。
2,德川秀忠未及時抵達關原參戰。
3,結城秀康、德川秀忠、松平忠吉、本多正信、本多正純、本多忠勝、大久保忠僯、平
岩親吉、井伊直政在居城。
4,德川秀忠、松平忠吉、本多正信、本多正純、本多忠勝、大久保忠僯、平岩親吉、井
伊直政在德川家。
5,結城秀康所屬大名家與德川家同盟。
大坂之戰
1,豐臣家、德川家存在。
2,關原之戰發生。
3,鍾銘事件發生。
附表二:太閣立志傳5事件年表一覽
日本戰國時期軍事及合戰總年表、事件一覽表
○=勝利軍 ×=敗北軍 ●=苦戰獲勝,敵人敗走 △=最後和談
西元(年號)
戰國會戰(作戰,幫友軍作戰)
1467年(應仁元年)
應仁之亂(△細川勝元vs△山名宗全)
1472年(文明04年)
馬借一揆(近江坂本)
1474年(文明06年)
一向一揆(△富(木堅)政親vs△一向宗)
1483年(文明15年)
犬田城合戰(○富山義就vs×富山政長)
1484年(文明16年)
土一揆(在京都做亂,佔領東寺)
1485年(文明17年)
山城國一揆(×富山義就,政長vs○民眾)
1488年(長享02年)
加賀一向一揆(○一向宗vs×富田政親)
1491年(延德03年)
後北條家的抬頭(北條早雲+北條氏綱)
1505年(永正02年)
立河原合戰(○扇谷上杉顯定vs×山內上杉朝良)
1511年(永正08年)
船岡山合戰(○足利義 vs×足利義澄)
1521年(大永元年)
山內,扇谷合戰(關東兩上杉氏爭奪關東管領)
1523年(大永03年)
寧波之亂(○大內義興vs×細川高國)
1524年(大永04年)
第一次江戶城合戰(○北條氏綱vs×上杉朝興)
第二次江戶城合戰 ( △北條氏綱vs△關東上杉軍)
1491年(延德03年)
後北條家抬頭(北條早雲+北條氏綱)
1530年(享祿03年)
田手綴合戰(×大內義隆vs○少貳資元)
1531年(享祿04年)
湊川合戰(○朝倉教景vs×加賀一向宗)
1534年(天文03年)
勢場原合戰(×大內義隆vs○大友義鑒)
1538年(天正07年)
第1次國府台合戰(○北條氏綱vs×足利義明)
1540年(天文09年)
第1次吉田郡山城合戰(×毛利元就vs○尼子晴久)
1541年(天文10年)
第2次吉田郡山城合戰(○毛利+大內軍vs×尼子晴久)
1542年(天文11年)
諏訪侵攻(○武田晴信vs×諏訪賴重)
1543年(天文12年)
種子島鐵炮傳入
1546年(天文15年)
河越夜戰(○北條氏綱vs×足利+關東上杉軍)
1547年(天文16年)
迦納口合戰(×織田信秀vs○齋藤道三)
1548年(天文17年)
上田原合戰(×武田晴信vs○小笠原+村上)
鹽尻嶺合戰(○武田晴信vs×小笠原長時)
1549年(天文18年)
法蘭西斯科,薩比爾來日本、基督教布教開始
1550年(天文19年)
戶石之戰(×武田晴信vs○村上義清)
關東管領讓渡(上杉定實→長尾景虎)
1551年(天文20年)
陶晴賢叛亂(○陶晴賢vs×大內義隆)
戶石城攻下(○武田信玄vs×村上義清)
1552年(天文21年)
三好長慶擁立將軍(三好長慶+足利義輝)
1553年(天文22年)
第1次川中島合戰開始(上杉謙信vs武田信玄)
1555年(弘治元年)
嚴島合戰(○毛利元就vs×陶晴賢)
1556年(弘治02年)
長良川合戰(×齋藤道三vs○齋藤龍興)
1559年(永祿02年)
門司城合戰(○毛利元就vs×大友宗麟)
1560年(永祿03年)
桶狹間合戰(○織田信長vs×今川義元)
長濱表合戰(○長宗我部元親vs×本山茂辰)
築紫合戰(○大友宗麟vs×築紫惟門)
1562年(永祿05年)
久米田合戰(×三好長慶vs○田山高政)
1563年(永祿06年)
三河一向一揆開始(松平家康vs一向一揆)
1564年(永祿07年)
第5次川中島合戰終結(上杉謙信vs武田信玄)
第2次國府台合戰(○北條氏康vs×里見義弘)
制服三河一向一揆(○松平家康vs×一向一揆
竹中半兵衛奪取稻葉山城(×齋藤龍興vs○竹中半兵衛)
1565年(永祿08年)
白鹿城合戰(○毛利元就vs×尼子義久)
1566年(永祿09年)
月山富田城合戰(○毛利元就vs×尼子義久)
箕輪城合戰(○武田信玄vs×長野業盛)
墨股城完成(○織田信長vs×齋藤龍興)
1567年(永祿10年)
高撟鑒種叛亂(○大友宗麟vs×高撟+築紫軍)
1568年(永祿11年)
信長上洛(織田信長&足利義昭)
立花鑒載叛亂(○大友宗麟vs×立花+毛利軍)
駿河侵攻開始(武田信玄vs今川氏真)
1569年(永祿12年)
攝津攻下(○織田信長vs×三好三人眾)
安芸城合戰(○長宗我部元親vs×安芸國虎)
立花城合戰(○大友宗麟vs×毛利元就)
駿河制霸(○武田信玄vs×今川+北條軍)
三增嶺合戰(○武田信玄vs×北條氏照)
常陸全土製霸(○佐竹義重vs×小田氏治)
1570年(元龜元年)
六角攻略(○織田信長vs×六角義賢)
姊川合戰(○織田+德川軍vs×淺井+朝倉軍)
伊勢長島一向一揆開始(織田信長vs一向一揆)
石山戰爭開始(織田信長vs本願寺一向宗)
布部山合戰(○毛利輝元vs×尼子晴久)
今山合戰(○龍造寺隆信vs×大友宗麟)
1571年(元龜02年)
下野侵攻(佐竹義重vs北條氏康)
1572年(元龜03年)
木崎原合戰(○島津義久vs×伊東義佑)
三方原合戰(○武田信玄vs×德川家康)
1573年(天正元年)
一乘谷,小谷城合戰(○織田信長vs×淺井+朝倉軍)
足利義昭追放(織田信長vs足利義昭)
1574年(天正02年)
伊勢長島一向一揆消滅(○織田信長vs×一向一揆)
越前加賀一向一揆(○織田信長vs×本願寺一向一揆)
1575年(天正03年)
長條合戰(○德川+織田軍vs×武田勝賴)
四萬十川合戰(○長宗我部元親vs×一條兼定)
1576年(天正04年)
波多野秀治叛亂(○明智光秀vs×波多野三兄弟)
1577年(天正05年)
手取川合戰(○上杉謙信vs×柴田勝家)
松永久秀叛逆(○織田信長vs×松永久秀)
播磨攻略開始(○羽柴秀吉vs×宇喜多+別所+播磨諸大名)
1578年(天正06年)
荒木村重叛亂(○織田信長vs×荒木村重)
耳川合戰(○島津義久vs×大友宗麟)
1579年(天正07年)
石山和談(△織田信長vs△本願寺一向宗)
1581年(天正09年)
鳥取城包圍戰(○羽柴秀吉vs×毛利輝元)
1582年(天正10年)
備中高松城之戰(△羽柴秀吉vs△毛利輝元)
天目山合戰(○瀧川一益vs×武田勝賴)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vs○明智光秀)
山崎合戰(○羽柴秀吉vs×明智光秀)
清洲會議(羽柴秀吉vs柴田勝家)
1583年(天正11年)
賤岳合戰(○羽柴秀吉vs×柴田勝家)
引田合戰(○長宗我部元親vs×十河存保)
1584年(天正12年)
小牧,長久手合戰(△羽柴秀吉vs△德川家康)
沖田綴合戰(○島津+有馬vs×龍造寺隆信)
1585年(天正13年)
四國征伐(△羽柴秀長vs△長宗我部元親)
上田城合戰(×德川家康vs○真田昌幸)
人取撟合戰(●伊達政宗vs×蘆名+佐竹軍)
1587年(天正15年)
九州征伐(○豐臣秀吉vs×島津義久)
1589年(天正17年)
摺上原合戰(○伊達政宗vs×蘆名盛重)
1590年(天正18年)
小田原城合戰(○豐臣秀吉vs×北條氏政
奧州制霸(○豐臣秀吉vs×伊達+大崎+葛西+奧州諸大名)
1591年(天正19年)
九戶政實之亂(○蒲生氏鄉vs×九戶政實)
1592年(文祿元年)
文祿之役(豐臣秀吉vs朝鮮軍)
1593年(文祿02年)
平壤合戰(×豐臣秀吉vs○朝鮮軍)
1597年(慶長02年)
慶長之役(×豐臣秀吉vs●朝鮮軍)
1600年(慶長05年)
關原合戰(○德川家康vs×石田三成)
1614年(慶長19年)
大坂冬之陣(△豐臣秀賴vs△德川家康)
1615年(元和元年)
大坂夏之陣(×豐臣秀賴vs○德川家康)
附表三:關原合戰資料
參加合戰的大名
西 軍 西軍→東軍 東 軍
岩城貞隆 稻葉貞通 津輕為信
上杉景勝 加藤貞泰 南部利直
小野寺義道 朽木元綱 伊達政宗
佐竹義宣 赤座直保 相馬義胤
真田昌幸 關 一政 片倉景長
前田利政 脅坂安治 秋田實季
石川貞清 齋村政廣 戶澤政盛
川尻直次 吉川廣家 最上義光
田丸忠昌 小川佑忠 村上義明
織田秀信 小早川秀秋 溝口秀勝
丸毛兼利 竹中重利 堀 秀治
伊藤盛政 中川秀成 大關資增
高木盛兼 高橋元種 大田原晴清
丹羽長重 秋月種長 那須資清
山口宗永 相良賴房 蒲生秀行
青山宗勝 鍋島直茂 成田泰親
青木一矩 佐野政綱
丹羽長昌 結城秀康
大谷吉繼 真田信幸
織田秀雄 德川家康
木下勝俊 里見義康
木下利房 皆川重村
石田三成 佐久間安政
長束正家 森 忠政
寺西清行 仙石秀久
戶田重政 日根野吉明
氏家行廣 石川康長
滝川雄利 京極高知
山崎定勝 淺野幸長
岡本宗憲 中村氏次
稻葉道通 中村一氏
堀內氏善 山內一禮
杉若氏宗 有馬禮氏
增田長盛 松下重綱
小出秀政 堀尾忠氏
山崎家盛 前田利長
石川定通 金森長近
多賀秀種 池田輝政
橫浜茂勝 田中吉政
別所吉治 水野勝成
小野木公鄉 福島正則
織田信包 一柳直盛
糟谷武則 德永壽昌
杉原長房 西尾光教
垣屋光成 市橋長勝
宮部長房 京極高次
木下重堅 福島正賴
南條忠成 分部光嘉
宇喜多秀家 富田信高
毛利輝元 筒井定次
長宗我部盛親 古田重勝
池田秀氏 九鬼守隆
安國寺惠瓊 桑山一晴
毛利勝信 有馬則賴
垣見一直 織田有樂
熊谷直盛 津田信成
福原直高 細川忠興
太田一吉 前田茂勝
毛利高政 小出吉政
伊東佑兵 龜井慈矩
島津義久 生駒親正
小西行長 蜂須賀家政
立花宗茂 加藤嘉明
毛利秀包 藤堂高虎
黑田長政
加藤清正
寺澤廣高
關原合戰後個大名的情況
關原合戰後,家康對在關原合戰中與東軍敵對的大名領地實行改易和減封。其中改易八十八家,減封五家,共沒收領地 632 萬 4 千石,占當時全國石高總數的 34% 。
主要改易大名有:
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喜多秀家、長束正家、大谷吉繼、安國寺?#123;瓊等。因為主家已經滅亡,這些大名的領地全被家康沒收後再分配。
大幅度減封的大名有:
上杉景勝,從陸奧會津120萬石減至出羽米澤30萬石,減幅為90萬石;
毛利輝元,從安藝廣島120萬石減至周防長門36萬石,減幅為84萬石;
佐竹義宣,從常陸水戶 54萬石減至出羽秋田20萬石,減幅為34萬石;
秋田實季,從秋田 19萬石減至常陸肉戶 5萬石,減幅為14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