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姨太太專業戶何賽飛:結婚30年無緋聞,老公是初戀,兒子隨她姓
娛樂 圈的演員多如牛毛,有的因為緋聞一時間話題度攀升,有的一輩子都在認真磨煉演技只專注於拍戲,以至於觀眾只記得她演過的角色卻總想不起她的本名。
比如提到電影版《紅樓夢》中的妙玉,又或者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里的三姨太,可能很多人一時間都想不起來背後演員的名字叫何賽飛。
她原本是單親家庭里可憐的小孩,如今已歷練成深受觀眾喜愛的國家一級演員。
她從谷底攀升到山巒頂峰的生涯如同她的角色一樣精彩。
她的童年不幸,同時也是萬幸的。
浙江岱山的何家住著爸爸媽媽和三姐妹,何賽飛是中間的孩子。
有五口人需要養活,可是母親卻病倒了,家裡全部的積蓄都花在了母親的治療費上,父親把家裡能賣的都變賣了,衣服、自己最喜歡的樂器甚至房子,可是因為種種理由,母親還是與父親離了婚。
一天,母親和姥姥領著5歲的何賽飛到照相館,那時她還以為是要給自己照相了,路上高興得不得了。
來到照相館,母親把她交到父親手裡,轉身就走。何賽飛哭著去追,父親一把抱住了她,把她帶回自己的出租屋。
從那天開始,五口之家分成兩半,何賽飛和父親住,8歲的姐姐和1歲的妹妹跟了母親改姓夏。
年紀小記事不多,何賽飛對母親的印象主要通過父親口述。而父親口中的母親是個冷酷無情的女人,嫌父親沒出息,嫌跟著他生活不好,所以才會一拍兩散將何賽飛丟給父親撫養。
因此何賽飛心裡一直與母親存在隔閡,但好在她有個愛她、負責任的父親。
父親平時工作忙經常顧不上家裡瑣事,下班回到家父女倆總是餓肚子。所以父親決定要教會女兒做飯,何賽飛6歲開始就能自己做飯吃,家務活也會做一點,再也不用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兩父女相依為命的日子過得很艱苦,但父親從來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砸鍋賣鐵拚命賺錢要讓何賽飛過上好日子,何賽飛回憶起當年在照相館父親帶走她時說過的一句話:「我不相信養不大我的女兒。」
父親原來是個文化工作者,會寫文會拉琴,離婚後為了維持生計去做粗活,給別人拉貨、到碼頭撈魚,他一生未再娶,不圖什麼,就想讓女兒過得幸福。
他要求何賽飛學會一門謀生的本領,思來想去,要不就學三弦吧。
於是何賽飛每晚在飯桌旁練,父親一邊吃飯一邊監督。何賽飛練到手酸了垂下來,父親敲了敲,告訴她接著練。
父親得而嚴格要求是有效果的,再加上成長過程中有越劇文化的耳濡目染,何賽飛的三弦技藝越發嫻熟,有時候看完一部越劇電影還能回到家給父親唱幾段電影中的曲目。
適逢浙江岱山劇團正在招人,父親看準了這是個機會,讓何賽飛報考劇團。可人家只招收唱越劇的演員,演奏樂器的通通不要,父親著急了,到處托關系找老師教何賽飛學越劇。
跟著老師認真學習了一年,何賽飛如父親所願成功考入了劇團。
何賽飛是個唱越劇的好苗子,她進劇團一年就出演大戲《終生大事》的女主角,越演越有名氣,在岱山已經有人記住了「何賽飛」這個越劇演員的名字。
這時候何賽飛突然接到了妹妹打來的電話,說是看她出了名也想學越劇,想讓她教一教。
何賽飛沒多想就答應了。
妹妹和何賽飛一樣,長得好看不說,還有藝術天賦,也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考上了浙江舟山越劇團,成為一名越劇演員。
機緣巧合之下,姐妹倆一同被選入了浙江小百花劇團,她們同台演夫妻。
但畢竟姐妹倆分離太久了,雖有血緣關系,但難免會疏遠,演夫妻對手戲時一旦眼神交匯,總有一種難以描述的難堪。
她們用了很長時間才轉變過來,何賽飛和妹妹終於恢復了姐妹的情誼。
何賽飛在小百花劇團名聲大振,尤其是她扮演的越劇版林黛玉,一舉手一投足皆巧笑倩兮。
何賽飛的演藝事業不僅局限於戲曲行當,妹妹轉行去了房地產,她則把目標放遠到影視劇上。
1984年,何賽飛在電影《五女拜壽》中演丫鬟,這是她第一次嘗試拍電影。
1985年,《五女拜壽》獲得了第五屆金雞百花獎「最佳戲曲獎」,何賽飛一起步就順風順水。
1986年,名著《紅樓夢》電影版籌備開拍,導演謝鐵驪看中了只有一次拍電影經驗的何賽飛,把她定為妙玉這個角色的人選。
這部打磨了3年的經典作品上映,妙玉的塑造讓何賽飛的名字廣為流傳,其中張藝謀一眼就看中這個既會演戲又會唱戲的女演員。
他邀請何賽飛扮演《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三姨太,這個角色要求演員有一定的戲劇功底。為此何賽飛專門去找京劇老師學習,在電影中的動作談吐表現自然,把三姨太這個戲中人物演活了。
後來有更多的導演因為一部《大紅燈籠高高掛》了解到何賽飛,她的戲路開始發生轉變。
在李少紅的電影《紅粉》中,她演的是一名風塵女子小萼。
在《風月》里扮演張國榮的姐姐郁秀儀,當時陳紅也去試鏡了這個角色,最終落入了何賽飛的囊中。
她是電視劇《大宅門》的楊九紅,一個在封建禮教的迫害下勇於反抗命運的女子。
她也是《孝庄秘史》的海蘭珠,深受皇太極寵愛卻心胸狹窄的後宮女子。
她拍過的影視劇、演過的角色數不勝數,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收獲了可觀的成績。
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十佳女演員獎、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縱觀何賽飛塑造的經典角色,大多都是嫵媚妖嬈的姨太太,因此她多了個名號——姨太太專業戶。
她的人生低開高走,在演藝這條路上從未止步。
前些年何賽飛在跟老師學戲曲的時候,看到鏡子後的照片是老師的四個兒子,其中楊楠是她見到的第一個兒子,他們一見面眉來眼去的互相產生好感。
那個年代談戀愛流行書信來往,楊楠在信里假裝自己是個文藝青年,一下筆就是「我愛大海,也愛大海的女兒。」後來還被何賽飛拿出來調侃。
談了5年的戀愛後,兩人在1988年喜結連理,往日的師生情誼變成婆媳。唯一可惜的是那時何賽飛的父親已經去世5年了,婚禮上少了一個愛她的人牽著她的手步入禮堂。
見識過父母關系的破裂後,何賽飛認為絕不能把婚姻當兒戲輕易對待,夫妻倆穩穩當當的才能過好安穩的日子。
好在丈夫非常尊重她的選擇,而且婆家都是通情達理的人,他們結婚沒有婚房,兩口子就長輩們住在同一屋檐下。
何賽飛在結婚後還是忙著自己的事業,一直沒有與丈夫生育孩子,也依然與婆婆相處融洽。
很多正當上升期的女星結婚生了孩子,再復出拍戲時資源和狀態已經不如從前,這也是何賽飛和她們區別之一。
一直到結婚10年後,何賽飛和楊楠有了唯一的一個兒子,而且他們一致同意,兒子隨母親姓,取名為何嘯風。
這時候何賽飛才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一直專心撫養兒子了兩年,再把他託付給家人照顧,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家人完全沒有責怪的意思。
但是長期離開家,與兒子的相處時間太少了,母子關系越發的陌生。有一次何賽飛忙完工作回到家,兒子喊了她一聲「阿姨」,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外面像個上了發條的工作機器,而分給兒子的時間真的太少了。
不想讓兒子的童年缺失母愛,不想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何賽飛決定減少工作,多回家陪陪兒子。當然,無論她想做什麼,丈夫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楊楠不怎麼會說情話,從愛上何賽飛的那一天起用自己的方式支撐她的事業。深情不在話語間,有君如此,夫復何求。
前半生有憾,後半生漂亮,她雖然缺失過母愛,但有了父親和現在的家人,她的人生也有了更多色彩。
踏踏實實做演員,平平淡淡過生活,沒有緋聞,這樣的人生更值得羨慕。
『貳』 和妹妹「夫妻」十年的何賽飛,現在過得怎麼樣
這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每一樣上天都在背後標好了價碼,所以只有努力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娛樂圈中有不少明星為了紅,他們不擇手段,也有一些人有了一些名氣就開始飄了。
何賽飛的一生都是幸運的,雖然父母離異,可是自己有一個好父親,還有一個好丈夫和好兒子,如今50歲的何賽飛依舊像30歲人,歲月一直在優待何賽飛。
『叄』 歷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哪位知道
歷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大決戰》 最佳紀錄片《我們走過的日子》 最佳科教片《低溫核供熱堆》《企鵝大帝》 最佳美術片(空缺) 最佳兒童片《燭光里的微笑》 最佳編劇 黃亞洲、汪天雲《開天闢地》 最佳導演 孫周《心香》 導演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男主角 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主角 宋曉英《燭光里的微笑》 最佳男配角 (空缺)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過年》 最佳攝影 姚力《心香》 最佳美術 美術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音樂 金復載《風雨故園》《清涼寺的鍾聲》 最佳錄音 鄧清華 馮徑生 陸洪《心香》 最佳剪輯 剪輯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化妝 顏碧君 王希鍾《周恩來》 最佳道具 道具創作集體《大決戰》 最佳煙火 煙火創作集體《大決戰》 特別獎 《周恩來》《開天闢地》 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周恩來》《大決戰》《過年》 最佳男演員 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演員 趙麗蓉《過年》 最佳男配角 葛優《過年》 最佳女配角 呂麗萍《青春無悔》 特別獎 劉曉慶 第二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秋菊打官司》 最佳紀錄片《天界》 最佳科教片《晝夜節律》 最佳美術片(空缺)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兒童片《三毛從軍記》 最佳編劇 王興東《蔣築英》 最佳導演 夏鋼《大撒把》 最佳導演處女作(空缺) 最佳男主角 葛優《大撒把》 最佳女主角 鞏俐《秋菊打官司》 最佳男配角 魏宗萬《三毛從軍記》 最佳女配角 張力維《人之初》 最佳攝影 李晨聲《離婚》 最佳美術 靳喜武《楊貴妃》 最佳音樂 (空缺) 最佳錄音 詹新《闕里人家》 最佳剪輯 張曉東《站直啰,別趴下》 最佳化妝 殷麗華、沈東生《三毛從軍記》 最佳道具 楊允銘《離婚》 最佳服裝 李建群《楊貴妃》 評委會特別獎 漠風(美術片) 第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楊貴妃》 最佳男演員 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 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陳小藝《離婚》 第三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鳳凰琴》 最佳紀錄片《水中影》 最佳科教片《第十三片綠葉》 最佳美術片《鹿女》 最佳兒童片(空缺)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國際女郎》 最佳合拍故事片《炮打雙燈》 最佳編劇 桔生、劉醒龍、卜炎貴《鳳凰琴》 最佳導演 何平《炮打雙燈》 最佳導演處女作 楊韜《燃燒的雪花》 最佳男主角 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主角 潘虹《股瘋》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無人喝彩》 最佳女配角 (空缺) 最佳攝影 格日圖《東歸英雄傳》 最佳美術 錢運選《炮打雙燈》 呂志昌 楊保成《重慶談判》 最佳音樂 曹·道爾基《東歸英雄傳》 最佳錄音 李伯江《雲南故事》 最佳剪輯 錢麗麗、徐棟《都市情話》 最佳化妝 (空缺) 最佳道具 (空缺) 最佳服裝 (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東歸英雄傳》(故事片)《早春一吻》(兒童片) 第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鳳凰琴》《重慶談判》《炮兵少校》 最佳合拍片《獅王爭霸》 最佳男演員 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演員 潘虹《股瘋》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重慶談判》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無人喝彩》 最佳女演員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 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陳小藝《離婚》 第四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爺》 最佳紀錄片《往事歌謠》 最佳科教片《果實蠅》 最佳美術片《白色的蛋》 最佳兒童片(空缺) 最佳戲曲片《木蘭傳奇》 最佳譯製片《亡命天涯》 最佳合拍故事片《背靠背、臉對臉》 最佳編劇 畢必成、范元《被告山杠爺》 最佳導演 黃建新、楊亞洲《背靠背、臉對臉》 最佳導演處女作 范元《被告山杠爺》 寧海強《彈道無痕》 最佳男主角 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主角 艾麗婭《二嫫》 最佳男配角 (空缺) 最佳女配角 劇雪《永失我愛》 最佳攝影 鮑肖然《南中國1994》 最佳美術 楊鋼《征服者》 最佳音樂 常宏宇《征服者》 最佳錄音 (空缺) 最佳剪輯 孫惠民《絕境逢生》 最佳化妝 (空缺) 最佳道具 (空缺) 最佳服裝 (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 張建亞《絕境逢生》(導演) 第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爺》《留村查看》《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最佳合拍片《天與地》 最佳男演員 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 沈丹萍《留村查看》 最佳男配角 謝園《天生膽小》 最佳女配角 李媛媛《天生膽小》 第五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紅櫻桃》 最佳紀錄片《長城》 最佳科教片《種子正傳》 最佳美術片《自古英雄出少年》 最佳兒童片《孫文少年行》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阿甘正傳》 最佳編劇 (空缺) 最佳合拍故事片《變臉》 最佳導演 吳天明《變臉》 最佳導演處女作 霍建起《贏家》 最佳男主角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主角 宋春麗《九香》 最佳男配角 趙軍《吳二哥請神》 最佳女配角 鄭衛莉《吳二哥請神》 最佳攝影 肖風《人約黃昏》 最佳美術 陳紹勉《人約黃昏》 最佳音樂 趙季平《孔繁森》 最佳錄音 李嵐華《紅櫻桃》 最佳剪輯 張建華《悲情布魯克》 最佳化妝 超英《悲情布魯克》 最佳道具 呂光、程天、施化林《七七事變》 最佳服裝 (空缺) 優秀兒童表演獎 任瑩《變臉》 集體表演獎 巴音、董娉、契·那日圖、塗門、穀子、鄂爾登木圖、達烈力汗、巴特爾、沙傑《悲情布魯克》 特別獎《孔繁森》(故事片)《較量-抗美援朝戰爭實錄》 第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紅櫻桃》《七七事變》《混在北京》 最佳合拍片《大辮子的誘惑》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紅櫻桃》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混在北京》 最佳女配角 何賽飛《敵後武工隊》 第六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鴉片戰爭》 最佳紀錄片《山樑》 最佳科教片《介入療法》 最佳美術片《百衣鳥》 最佳兒童片《我也有爸爸》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空缺) 最佳劇本 王東興《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導演 韋廉《大轉折》 最佳男主角 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女主角 於慧《喜蓮》 最佳男配角 林連昆《鴉片戰爭》 孫淳《緝毒英雄》 最佳女配角 馬曉晴《我也有爸爸》 最佳攝影 侯詠《鴉片戰爭》 最佳美術 崔登高、孫永印、張飆《大轉折》 最佳音樂 金馥載《紅河谷》 最佳錄音 來啟箴、王學義《鴉片戰爭》 最佳剪輯 馮四海《紅河谷》 最佳道具 張先春《鴉片戰爭》 最佳煙火 於澤、魏新才、邱必奎、王其軍、楊奎《大轉折》 最佳導演處女作 蘆葦《西夏路迢迢》 周波《捕狼人生》 最佳合拍故事片《宋家三姐妹》 評委會特別獎《埋伏》 第二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紅河谷》《大轉折》《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男演員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演員 寧靜《紅河谷》 最佳男配角 牛犇《夫唱妻合》 最佳女配角 宋春麗《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安居》 最佳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雲》 最佳科教片《基因與轉基因動物》 最佳美術片《蝶雙飛》 最佳兒童片《花季雨季》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泰坦尼克號》 最佳劇本 陸柱國《大進軍--席捲大西南》 最佳導演 胡炳榴《安居》 塞夫、麥麗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男主角 馮鞏《沒事偷看樂》 最佳女主角 陶虹《黑眼睛》 最佳男配角 葛存壯《周恩來-偉大的朋友》 最佳女配角 白雪雲《安居》 最佳攝影 穆德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美術 陳耀功《長征》 最佳音樂 章紹同《相愛在西雙版納》 最佳錄音 章文《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剪輯 程瓏《紅色戀人》 最佳道具 (空缺) 最佳化妝 (空缺) 最佳置景 (空缺) 最佳煙火 (空缺) 最佳導演處女作 張揚《愛情麻辣燙》 最佳合拍故事片 《半生緣》 評委會特別獎 《大進軍-席捲大西南》(故事片) 潘予 《安居》(演員) 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甲方乙方》《鴉片戰爭》《長征》 最佳男演員 葛優《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員 劉蓓《甲方乙方》 最佳男配角 李保田《有話好好說》 最佳女配角 張路《這女人這輩子》 第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那山那狗那人》 最佳紀錄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 最佳科教片《征服病毒病》 最佳美術片《寶蓮燈》 最佳兒童片《草房子》 最佳戲曲片(空缺) 最佳譯製片(空缺) 最佳劇本 曹文軒《草房子》 最佳導演 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男主角 滕汝俊《那山那狗那人》 最佳女主角 寧靜《黃河絕戀》 最佳男配角 杜源《草房子》 最佳女配角 袁泉《春天的狂想》 最佳攝影 趙非《荊軻刺秦王》 最佳美術 屠居華、林琦《荊軻刺秦王》 最佳音樂 李戈《黃河絕戀》 最佳錄音 陶經《荊軻刺秦王》 最佳剪輯 杜媛、劉小琴《網路時代的愛情》 最佳道具 易振洲、朱明《荊軻刺秦王》 最佳化妝 張邦寵、尹瀟瀟、夏小玫《國歌》 最佳置景 沈忠培、侯福興《上海紀事》 最佳煙火 尹星雲、白存平、岺大松、靳文年、申起進《鐵血大動脈》 最佳特技美術 馮小寧《黃河絕戀》 最佳導演處女作 金琛《網路時代的愛情》 最佳合拍故事片 (空缺) 評委會特別獎 《國歌》(故事片)《春天的狂想》(故事片)《黃河絕戀》(故事片)《揮師三江》(紀錄片) 榮譽獎 謝添《紅娘》(演員) 第二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男婦女主任》《紅娘》《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男演員 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 劉欣《紅娘》 最佳男配角 牛犇《媳婦你當家》 最佳女配角 李曉紅 《銀幕戀情》 第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抉擇》《我的父親母親》《橫空出世》 最佳導演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陳國星(《橫空出世》) 最佳男主角獎:陳道明(《我的一九一九》中飾顧維鈞) 最佳女主角獎:鞏俐(《漂亮媽媽》中飾孫麗英) 最佳男配角獎:雷明(《生死抉擇》中飾郭廠長) 最佳女配角獎:陳瑾(《橫空出世》中飾王茹慧) 最佳女主角特別獎:丹增卓嘎(《益西卓瑪》中飾老年益西卓瑪) 最佳故事片特別獎:《緊急迫降》(上影廠) 最佳導演特別獎:路學長(《非常夏日》) 最佳合拍故事片獎:《西洋鏡》 最佳美術獎:曹久平(《我的父親母親》)、林潮翔(《橫空出世》) 最佳錄音獎:鄭春雨(《橫空出世》) 最佳攝影獎:張黎、池小寧(《橫空出世》)、侯詠(《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劇本獎:賀子壯、宋繼高(《生死抉擇》) 最佳劇本特別獎:扎西達娃、謝飛(《益西卓瑪》) 最佳兒童片獎:空缺 最佳電視電影獎:空缺 最佳科教片獎:《宇宙與人》 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獎:《我的父親母親》《黃河絕戀》《國歌》 最佳男演員獎: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最佳女演員獎: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男配角獎:尤勇《緊急迫降》 最佳女配角獎:陶虹《說好不分手》 第十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抉擇》、《漂亮媽媽》和《芬芳誓言》 最佳男演員獎:《生死抉擇》中飾李高成的王慶祥 最佳女演員獎:《漂亮媽媽》中飾孫麗英的鞏俐 最佳男配角獎:朱旭憑《刮痧》 最佳女配角獎:《留住心中的月亮》中飾月蘭的閻青妤 寧波市民評選出的最受歡迎演員獎:鞏俐 第二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毛澤東在1925》 最佳導演獎:霍建起--《藍色愛情》 最佳男演員獎: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獎:宋春麗--《相伴永遠》 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最佳編劇獎: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最佳男配角獎:傅彪--《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配角獎:彭玉--《月圓今宵》 最佳電視電影獎:《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最佳美術片獎:空缺 最佳記錄片獎:《東方巨響》(八一電影製片廠) 最佳戲曲片獎:《生死淚》(安徽電影製片廠) 最佳攝影獎:《紫日》、《血性山谷》 最佳錄音獎:《劉天華》 最佳美術獎:《相伴永遠》 最佳音樂獎:《刮痧》 第十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法官媽媽》《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大腕》 最佳男演員:葛優(飾演《大腕》中尤優) 最佳女演員:周迅(飾演《煙雨紅顏》中趙寧靜) 最佳男配角:英達(飾演《大腕》中路易王) 最佳女配角:袁立(飾演《絕對情感》中安然) 第二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沖出亞馬遜》、《美麗的大腳》 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和你在一起》) 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最佳男主角獎:寧才(《天上草原》中飾雪日干) 最佳女主角獎:陶紅(《生活秀》中飾來雙揚) 倪萍(《美麗的大腳》中飾張美麗) 最佳男配角獎:王志文(《和你在一起》中飾江老師) 最佳女配角獎:袁泉(《美麗的大腳》中飾夏雨) 最佳編劇獎:思蕪(《生活秀》) 最佳攝影獎: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最佳錄音獎:呂家進(《小城之春》) 最佳美術獎:金榮哲(《沖出亞馬遜》) 最佳音樂獎:三寶(《天上草原》) 最佳剪輯獎:周影(《和你在一起》) 最佳科教片獎:《深淵—邪教的本質》 最佳兒童片獎:《六月男孩》 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最佳電視電影獎:《法官老張軼事》 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中飾老張) 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第十二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女演員:徐靜蕾 最佳男演員:盧奇 最佳女配角:袁泉 最佳男配角:王志文 最佳故事片獎:《沖出亞馬遜》《英雄》 《鄧小平》 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驚濤駭浪》、《暖》 最佳故事片特別獎:《鄧小平》 最佳紀錄片獎:《鋼琴夢》 最佳合拍故事片獎:《英雄》 最佳美術片獎:《回想》 最佳電視電影片獎:《馬世清離婚》 最佳編劇獎:秋實(《暖》) 最佳導演獎:張藝謀(《英雄》) 導演處女作獎:烏蘭塔娜(《暖春》)、徐靜蕾(《我和爸爸》) 最佳男主角獎:夏雨(《警察有約》中飾趙六安) 最佳女主角獎:余男(《驚蟄》中飾關二妹) 最佳男配角獎:趙君(《看車人的七月》中飾劉三) 最佳女配角獎:徐靜蕾(《我的美麗鄉愁》中飾雪兒) 最佳攝影獎:穆德遠、董亞春、姜力軍、陳遠良(《驚濤駭浪》) 最佳錄音獎:陶經(《英雄》) 最佳美術獎: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最佳音樂獎:章紹同(《台灣往事》) 最佳特技獎:孟浩(《驚濤駭浪》) 最佳化裝獎:徐廣端(《鄧小平》) 最佳置景獎:姜述義、楊印華(《驚濤駭浪》) 最佳表演新人獎:李敏(《婼瑪的十七歲》中飾婼瑪) 評委會特別獎:李丁(《家有轎車》中飾老李) 第1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24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美麗上海》 最佳導演獎:彭小蓮(《美麗上海》) 最佳男主角獎:劉燁(《美人草》中飾劉思蒙) 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茉莉花開》中飾茉、莉、花)、鄭振瑤(《美麗上海》中飾母親) 最佳男配角獎:馮遠征(《美麗上海》中飾阿榮) 最佳女配角獎:(空缺) 最佳兒童片獎:《上學路上》 最佳科教片獎:《黑臉琵鷺》 最佳美術獎:霍廷霄 終生成就獎:湯曉丹 評委會特別獎:《女生日記》 最佳電視電影片獎:《曾克林出關》 最佳編劇獎:趙冬苓(《上學路上》) 最佳攝影獎:梁明(《兩個人的芭蕾》) 最佳音樂獎:趙麟(《電影往事》) 最佳錄音獎:張磊、萬仲平、黃文祥(《驚心動魄》) 導演處女作獎:方剛亮(《上學路上》) 第27屆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手機》 優秀故事片獎:《驚心動魄》、《暖春》 最佳男演員獎:葛優(《手機》中飾演嚴守一) 最佳女演員獎:范冰冰(《手機》中飾演武月) 優秀男演員獎:李幼斌(《驚心動魄》中飾演乘警長) 優秀女演員獎:張妍(《暖春》中飾演小花) 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二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 《太行山上》、《可可西里》 最佳電視電影片 《我們》 最佳記錄片 《走進毛澤東》 最佳美術片 《梁山伯與祝英台》 最佳編劇 劉恆(《張思德》) 最佳導演 馬儷文(《我們倆》) 導演處女作獎 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 最佳男主角 成龍(《新警察故事》) 最佳女主角 金雅琴(《我們倆》) 最佳男配角 唐國強(《張思德》) 最佳女配角 黃梅瑩(《孔雀》) 最佳攝影 李屏賓(《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佳錄音 張磊 李安磊(《太行山上》) 最佳美術 曹久平(《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佳音樂 葉小綱(《太行山上》)
『肆』 北京電影節閉幕式舉辦,關曉彤張一山等現身,現場還有哪些明星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更年輕的演員湧入到電影這個行列中,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北影節和大家一樣都在繼續努力前進著,它的魅力永不限於此,未來肯定還會攜手更多更有實力的明星一起齊頭並進,讓電影事業更上一層樓!
以上圖片均來源:北京電影節閉幕式
『伍』 因為長得太美無人敢追,父親因為她終身不娶,何賽飛有什麼樣的魅力
年輕的她因長相太美,都無人敢追,父親也因她不再娶,可以說她的魅力確實非常大,但她的經歷也是非常坎坷的,下面就來聊一聊她背後的一些故事。
之後,還參演了《大紅燈籠高高掛》、《紅粉》、《敵後武工隊》、《愛是陽光》、《大宅門》、《孝庄秘史》、《刀客家族的女人》等作品。
並憑借其中的一些作品,獲得了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女配角、觀眾最喜愛的演員等等多項大獎。
當時何賽飛的美是被很多人肯定的,按說,她應該不缺追求者,但何賽飛卻表示,原來根本沒有人追過自己。
『陸』 《雷雨》明星版話劇的演員有哪些
《雷雨》是曹禺名作,《雷雨·後》則是曹禺之女、劇作家萬方的最新力作。製作方表示,選擇兩部劇目連台演出的原因,不僅是二人的父女關系,更重要的是萬方的筆觸傳承並發展了曹禺先生在時代變遷中體察人性、關注人真正命運的戲劇高度。而這對現今所有戲劇人,以及所有經歷過疫情的人們而言,都變得比以前更加具有意義。
劉愷威演周萍
作為《雷雨》故事中的關鍵角色,新版周萍的戲份落到了劉愷威身上。劉愷威表示,選擇加盟話劇是出於追隨演員初心,重新塑造自己考量,他希望從「連台戲」開始更多的為大家帶來具有文化感、品質感的作品。據了解,在疫情之前,連台戲原計劃6月1日開始排練,5個月的排練加巡演總耗時8個月。因此,劉愷威在去年確定出演周萍後就全身心投入,推掉了眾多工作邀約,背台詞、陪家人,安心等待進組排練,可謂誠意十足。
何賽飛與史可
連台戲《雷雨》《雷雨·後》的女演員一樣引人矚目,她們是四位影後級實力派:在《雷雨》《雷雨·後》中扮演魯侍萍的演員是百花獎影後何賽飛,在《雷雨·後》中扮演繁漪的是羅馬尼亞電影節影後史可;在《雷雨》中扮演繁漪的是紐約洛杉磯(NYLA)國際電影節影後孔維;在《雷雨》中扮演四鳳的是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後呂星辰。
孔維與呂星辰
四個影後一台戲,已經相當令人期待,比如何賽飛,台下美得不可方物,舞台上讓周朴園一輩子念念不忘的女人非她莫屬;史可,舞台之下是氣質女王,舞台之上的氣場簡直是「氣吞山河」;孔維,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學會「學會獎」獲得者,演過央華的《新原野》《北京人》,是最熟悉曹禺、萬方筆下人物的實力派「大青衣」之一;文藝影後呂星辰,台下活力四射,台上青春洋溢,給人春天一樣的氣息。
佟瑞敏在《雷雨》《雷雨·後》中飾演周朴園
大家長周朴園的扮演者則是著名表演藝術家佟瑞敏,曾獲得第二屆中國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等榮譽,他還曾任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挖掘並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影視表導演人才。在戲劇表演方面,佟瑞敏曾與秦怡、呂恩、白楊共同合作主演話劇《清宮外史》,在大型史詩劇《孔子》中飾演孔子,話劇《瞿秋白》中飾演瞿秋白。
據悉,連台戲《雷雨》《雷雨·後》首演將於12月23日至12月27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亮相。
『柒』 究竟如何評價演員何賽飛
演員演技的重要性一直被拿來談論,老戲骨們也一再的浮現在大眾的眼前,有一位老戲骨,說出來大家一定會非常熟悉。那就是何賽飛。
所以何賽飛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作為演員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技極佳的演員。作為她個人,她是一個擁有幸福生活的人,是一個年紀漸長,但優雅長存的女性。
從私心來講,我很喜歡這樣的女性。一方面她們認真的打拚自己的事業,一方面,她們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應該是很多女生所嚮往的生活吧。
『捌』 如何評價演員何賽飛
我覺得她是一個挺不錯的演員。以前看《大宅門》的時候,對何賽飛飾演的楊九紅不怎麼喜歡,覺得她是一個不怎麼好的風流女人。到後來再看《大宅門》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更多判斷與認識,對於楊九紅這個人物也不全是討厭了,為她感到了可悲。
同時,我也不再不待見何賽飛這個演員了,因為我覺得她的演技還是很棒的,把楊九紅刻畫地非常形象,可以說,何賽飛飾演的楊九紅是《大宅門》非常重要的一筆。
除了《大宅門》,何賽飛還有很多代表作品。比如,在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何賽飛飾演的三姨太也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演技。那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台詞,都透漏著何賽飛的功底。聽說,何賽飛為了演好三姨太這個角色,還去專門學習了京劇,真的令人佩服。
另外,在《刀客家族的女人》《孝庄秘史》等電視劇中,何賽飛的表現都是很好的。我覺得她是一個實力派演員。
也許何賽飛的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我們每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她,總會感到很熟悉。她飾演的那些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何賽飛作為一個演員,這么多年基本沒有什麼緋聞,沒有多少負面消息,這也說明了她的低調,安安靜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這一點是非常好的。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覺得很多年輕的演員還是要多多向何賽飛學習的。
『玖』 走西口的梁滿囤是誰演的他還演過什麼電視
他叫富大龍。介紹如下:
姓名:富大龍(字:山;號:天水生、枕雲子)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丙辰龍年(1976)正月
祖籍:北京
出生地:甘肅天水
民族:滿族
身高:175cm
體重:65公斤
教育背景:北京電影學院94級表演系本科,文學(電影表演)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各科成績總排名第一
愛好及特長:京劇、武術、馬術、書法、繪畫、古琴
單位職業:北京電影製片廠藝術創作中心演員
簽約公司:北京精英天地廣告有限公司
1985年8歲時第一次接觸電影,拍電影《中彩》;繼而在獲"童牛獎"的《少年彭德懷》中擔任男主角。1998年以全班總成績第一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而奠定著他邁上銀幕的重要基石,則是家庭給予他的廣泛的興趣愛好的引導和支持,使他成為武術迷和京戲迷。
也許是一種"緣"。十年前,大龍在東北一次電影節上有幸結識了導演馮小寧,在旅順炮台,馮小寧用一張照片將大龍牢牢刻在了心中,僅說了一句:以後可能找你。數月後,由馮小寧執導的影片《戰爭子午線》開鏡,大龍成為了該片的男主角--"老兵"。後來,據馮導說,此時他已經開始構思《紫日》。
大龍在電影學院學習期間,馮小寧無論多忙,總是抽空去學院看大龍,問學業、問生活,進行一些只有馮導自己心中明白含義的談話。當《紫日》進入籌備期,馮小寧導演又再一次找到大龍,謹慎而又果斷地對他說:去農村生活,越偏僻越好,就當你自己是一個河北農民。並說:直到影片開機,我仍舊有發現比你更合適的人選的可能性。當一個多月後富大龍在河北一個小村莊的農戶家裡見到突然前來接他的馮小寧導演時,從導演的笑容里大龍意識到:他向著《紫日》的男主角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紫日》將一個普普通通的河北農民的命運同一場牽動了地球人類的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聯系在了一起;《紫日》也圓了一個普普通通的青年演員同一代名導攜手電筒影藝術殿堂的夢!
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影片《天狗》獲得評委會大獎。
[編輯本段]主要影視作品:
電影:
*《中彩》飾 小五(主演)/ 拍攝年份:1984(本片獲第十五屆葡萄牙菲格拉達福茲電影節大獎)
*《少年彭德懷》飾 童年彭德懷(主演)/ 導演:馬秉煜 / 拍攝年份:1986(本片獲1986年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1987年第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故事片獎」;本人獲1987年第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表演獎」)
*《小騎兵歷險記》飾 小騎兵(主演)/ 拍攝年份:1986
*《戰爭子午線》飾 老兵(男一號)/ 導演:馮小寧 / 合作演員:沈丹萍、黃海波、牛萌萌 / 拍攝年份:1990
*《夏日歷險》飾 大俠(主演)/ 拍攝年份:1993
*《故園秋色》飾 小安 / 拍攝年份:1996
*《紫日》飾 楊玉福(男一號)/ 導演:馮小寧 / 合作演員:前田知惠(日本)、安娜*捷尼拉洛娃(俄羅斯)/ 拍攝年份:2000(本片獲2001年第二十一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監獄大轉移》/ 合作演員:張彤、於洋 / 拍攝年份:2000
*《不做後悔事》飾 虎子(男一號)/ 拍攝年份:2002 (數字電影)
*《天狗》飾 李天狗(男一號)/ 導演:戚健 / 合作演員:朱媛媛、劉子楓 / 拍攝年份:2004(本片獲2006年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2006年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大獎」及CCTV6傳媒大獎「最佳劇情片獎」;本人獲2007年第七屆華語電影傳媒大賞「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第二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茶色生香》飾 宋大雄(男一號)/ 合作演員:賈曉晨(中國香港)
電視劇:
*《許世友在少林》飾 許世友 / 拍攝年份:1987
*《北洋水師》飾 少年劉步蟾 / 導演:馮小寧 / 合作演員:陳寶國、陳煒、王志飛、趙軍、黃海波 / 拍攝年份:1992
*《你好,西拉木侖》飾 小詩人(主要角色)/ 拍攝年份:1995
*《寇老西兒》飾 寇安 / 合作演員:葛優、李誠儒、何賽飛 / 拍攝年份:1996
*《無言的愛》飾 氂牛(主要角色)/ 拍攝年份:1997
*《少年包青天 I 》飾 六子(單元主演)/ 合作演員:周傑、李冰冰、任泉 / 拍攝年份:1998
*《風雲密支那》飾 渣達(反面角色)/ 拍攝年份:1998
*《隱姓埋名》飾 姜全(主要角色)/ 合作演員:柳雲龍 / 拍攝年份:1999
*《衙門口》飾 曹文簧(主要角色)/ 拍攝年份:1999
*《歸途如虹》飾 靳大為(主要角色)/ 合作演員:王斑、曾黎、羅鋼、蘇岩、湯鎮宗、李若彤 / 拍攝年份:2003
*《烽火少年》飾 葉排長(男一號)/ 合作演員:畢鳳飛、林曉凡 / 拍攝年份:2004
*《我是農民》飾 唐大年(男一號)/ 合作演員:何苗、袁志博、俞瞳 / 拍攝年份:2004
*《陸軍特戰隊》飾 陶虎(主要角色)/ 拍攝年份:2005
*《同年同月同日生》飾 賀紫垣(男一號)/ 導演:李平 / 合作演員:章賀、孫寧、瑛子 / 拍攝年份:2006
*《今生欠你一個擁抱》飾 吳大龍(男一號)/ 導演:李三林 / 合作演員:吳曉敏、張鐸、唐以諾、李依曉 / 拍攝年份:2007
*《望族》飾 石錦麟(反一號)/ 導演:胡玫 / 合作演員:王斑、殷桃、文章、趙雪蓮、黑子 / 拍攝年份:2008
*《走西口》飾 梁滿囤(反一號)/ 導演:李三林 / 合作演員:杜淳、苗圃、侯天來、杜志國、唐以諾 / 拍攝年份:2008
*《罪*愛》飾 吳天昊(男一號)/ 導演:翟小興 / 合作演員:隋俊波、張晨光(中國台灣)、劉婉婷、李菁菁 / 拍攝年份:2008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社會活動
* 1986年北京市第一屆學生京昆匯演花臉組一等獎
* 1987年中國第二屆童牛獎優秀表演獎
* 1987年法國巴黎第三屆國際兒童電影節中方評委
* 2005年為電影《天狗》唱片尾曲並為影片宣傳海報及DVD題寫片名
* 2006娛樂大典「最佳電影新人」男演員獎
* 2007年錄制演唱由自己作詞作曲的單曲《距離》
* 2007年第七屆華語傳媒電影大賞最佳男主角獎
* 2007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表演協會大獎)
* 2007年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7年第二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拾』 「姨太太專業戶」何賽飛:曾是鄧穎超座上賓,嫁初戀33年被寵成寶
說這句話的,正是從影30年,出演了140多部影視劇,榮獲大眾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的國家一級演員何賽飛。
說起何賽飛,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大宅門》中的姨太太楊九紅了吧。
在戲中,她是姨太太專業戶,在戲外她享受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她和丈夫的故事,已經可以拿來拍成偶像劇了。
1963年,何賽飛出生在浙江省岱山縣,家中有三個姐妹,她排行老二。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父親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被下放一個偏僻的漁村,從這開始,母親嫌棄父親沒本事,看不起父親,因為這樣,導致兩人的感情走向終點。
5歲的何賽飛每天生活在父母的爭吵中,一天,母親對她說,要給她拍攝生日照,但一路上母親神色凝重,好像有什麼心事。
當走到照相館門前時,多日不見的父親出現在眼前,父親將何賽飛一把攬入懷中,對母親恨恨地說道:
那天是父母離婚的日子,從此她跟著父親,姐姐和妹妹由母親撫養,靠著一家裁縫鋪生活。
那時候何賽飛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沒媽的可憐孩子,家庭的破碎,導致她的性格自卑又內向。
但是父親對她異常疼愛,當時父親為了掙錢,拖著瘦弱的身板拉著板車上山採石,將女兒一個人丟在家不放心,就用繩子將她系在腰上,走到哪帶到哪。
何賽飛也非常懂事,六歲就學會了洗碗、做飯,只為了替父親多分擔一點。
每次做好飯之後,不管她多餓,都會等著父親回來一起吃飯。
她和父親的生活雖然艱苦,但父親將全部的愛都給了她。
因為父親以前是一位文藝工作者,每到黃昏,父親會為她吹絲竹彈三弦,教她識譜辨音,從那開始,何賽飛對藝術有著深深的憧憬。
在她16歲的時候,越劇電影《碧玉簪》、《紅樓夢》下鄉放映,何賽飛和其他小夥伴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整場演出,回家後有模有樣的唱給父親。
從那之後,每當父親回到家中,她都會給父親唱上幾句,在父親的耐心教導下,何賽飛的三弦越來越成熟。
不久後,浙江岱山劇團開始招人,父親希望她能夠報考劇院。
但是劇團只招收演員,不招收拉樂器的。
父親為了讓女兒順利考上越劇團,拿出家裡全部的積蓄,為何賽飛請了老師,讓她專心學習越劇。
但學習是非常艱苦的,在最痛苦的時候,她多希望母親能夠抱抱她。
之後,何賽飛故意拿著一塊布,來到母親的裁縫店,她希望得到母親的關心與問候。
沒想到,母親看到她後,明知道是自己的二女兒,卻像招待顧客一樣,非常客氣。
這讓何賽飛非常失望,倔脾氣的她將布和錢都給了母親,轉身就走,當她轉過身之後,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
從那之後,她再也沒有奢望從母親那裡得到絲毫的愛。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年後,何賽飛成功考入浙江岱山越劇團。
她發現自己與那些從小就接受訓練的學員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之後開始了刻苦訓練。
她每天早上5點起來去山上吊嗓子、練功,一年四季從來沒有間斷過。
在她的努力下,很快成為越劇團的台柱子,並且獲得出演女主角的機會。
僅僅用了一年,何賽飛在岱山已經小有名氣。
不久後,有一個陌生的小女孩找到何賽飛,她說自己叫「夏賽麗」,是她的親生妹妹,何賽飛聽後有點不知所措。
她對女孩進行一番打量之後,發現女孩的眉眼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當初她離開的時候,妹妹才幾個月大,到現在已經分別14年。
最後,何賽飛和妹妹相認,當時正在上初中的妹妹還是一個越劇迷,她希望可以跟著姐姐學習越劇。
何賽飛看著妹妹聰明伶俐,並且外形和天賦都很好,爽快地答應了。
她為了訓練妹妹,在教妹妹基本功的時候非常嚴厲,她給妹妹的腿上綁上沙袋,用頭頂上水盆,只是為了讓她能夠練穩台步。
何賽飛非常嚴厲,一練就是十幾個小時,腳指頭都磨出血泡,但妹妹並沒有任何怨言。
終於在何賽飛的嚴格要求下,妹妹夏賽麗考入舟山市越劇藝訓班。
1982年,姐妹倆被一起送入小百花越劇團。
1983年,姐妹倆合作表演《送花樓會》,兩人完美地配合,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之後被上海電視台邀請,進行巡演。
姐妹兩人經常同台演出,被稱為「越劇姐妹花」。
一次,兩人在《送花樓會》中飾演一對夫妻,何賽飛飾演妻子,妹妹飾演丈夫。從這以後兩人經常飾演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和祝英台等這樣的角色。
兩人也有了「台下姐妹花,台上並蒂蓮」的稱號,甚至都到中南懷仁堂這樣的國宴廳進行演出。
1983年,姐妹兩人還被鄧穎超邀請到家中做客。
回憶起那段往事,何賽飛說道:
「我和妹妹給鄧奶奶唱了摺子戲,她對我們可好了!我坐在她的右邊,妹妹坐在她的左邊」
何賽飛因為長相清秀溫婉,音色也非常細膩,經常飾演閨門旦類的角色,因為出色的表現,她受到導演的賞識。
1984年,何賽飛主演越劇電影《五女拜壽》,一舉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
隨後她與何英、方雪雯、陶慧敏和董柯娣並稱為「五朵金花」。
1986年,何賽飛參加演出了謝鐵驪指導的越劇電影《紅樓夢》,讓她的名氣再次上升一個高度。
何賽飛作為越劇名角兒,之後被很多影視導演看中,從此開啟了30年的演藝之路。
而妹妹轉行做了房地產,現在已經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1990年,何賽飛受到張藝謀的賞識,她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飾演三姨太。
因為三姨太這個角色,是一位京劇戲班的名旦,為了更好地演繹這個角色,何賽飛特意拜師學唱京劇。
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她的手法、眼神、腳步都有七八分相似,一些經典劇目也可以輕松駕馭。
在灰牆黑瓦的深宅大院中,她穿著一身紅色戲袍,雲袖上下翻飛,一雙鳳眼盡藏嬌媚,加上清亮渾圓的唱腔,在這寂靜的院落中回盪。
她在劇中表演得極為出彩,甚至有人說都蓋過了鞏俐的風頭。
從這開始,何賽飛正式開啟了姨太太專業戶的角色生涯。
1994年,何賽飛主演李少紅導演的電影《紅粉》,在劇中飾演一位青樓女子,她那嫵媚動情恰到好處的表演,再次打開了她的知名度。
這部電影播出後,大獲成功,還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同年,何賽飛與張國榮合作,拍攝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風月》,她在其中飾演一位與弟弟產生畸形感情的姐姐。
劇中的人物關系復雜,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是個具有挑戰力的角色,陳凱歌又是一位要求嚴格的導演,讓何賽飛吃了不少苦頭。
即使是這樣,何賽飛依舊非常努力,在開拍前三個月開始琢磨角色,到了劇組時都不用帶劇本,就能將台詞銘記於心。
在拍攝期間,何賽飛非常投入,在現場情緒失控導致胃痙攣,疼得跪到地上,張國容一直在旁邊安慰她。
她在拍攝《大宅門》時,飾演的「楊九紅」,嫵媚而堅定,這樣的角色讓她身心俱疲,演完之後,她說,這樣的角色都讓自己的壽命短幾年。
她也憑借「楊九紅」這個角色獲得中央電視台美菱杯「觀眾最喜愛的十佳女演員獎」。
但在拍攝《大宅門》期間還發生一個小插曲。
一次,《大宅門》劇組聚餐,何賽飛因為喝了點酒,想起曾經郭寶昌不讓自己演楊九紅的角色。
借著酒勁說道:
你當初看不上我。
之後,這件事情經常被劇組的人拿來開她玩笑,但傳出去之後成了何賽飛現場大罵導演。
何賽飛在生活中是個真性情之人,對待演戲她是毫無保留,她將所有的角色演得都是深入人心。
何賽飛曾經說過:
對待演戲,她就是這樣,在拍攝《孝庄秘史》時,她飾演的「海蘭珠」,為了摔得逼真,她竟然直挺挺的後仰倒在地上,導致她的坐骨神經受傷。
之後在拍攝《花木蘭》,何賽飛被馬重重地甩在比腰還高的坑裡,不能動彈,送到醫院檢查後是脊椎裂傷。
對於演戲,何賽飛始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不管主角、配角她盡力做到最好,她用自己的勤學、苦練、敢於拚命的精神,為觀眾呈現出一部又一部優秀的作品。
何賽飛的前半生歷經艱辛,後半生終於苦盡甘來贏得幸福。
她事業取得成功的背後,那個將她寵成寶的男人一直在默默支持著她。
這個男人就是她在學習戲曲表演時,一位老師的兒子。
當時,老師邀請戲劇團的女孩們到家裡吃羊肉火鍋。
當何賽飛到老師家裡的時候,牆上赫然掛著一幅全家福,她走到照片前,愛著幸福的一家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她心想:
這一大家子真幸福啊,也許我會嫁到這家。
她在老師家遇到老師的兒子楊楠,兩人第一次見面心生好感,並且非常聊得來。
兩人在相處之下,感情迅速升溫,但是何賽飛還是充滿顧慮,因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待感情非常不自信。
但是隨著父親的住院,她認清了眼前這個男人。
父親為了沒有娶妻生子,父親因為肺癌晚期住院,何賽飛看著父親被病痛折磨著,心如刀絞。
這時候,是楊楠陪在她的身邊,陪著何賽飛跑上跑下,為父親擦拭身體,端水喂飯接連幾天都沒有睡覺。
最後,父親在住院半年後去世了。
在這半年期間,楊楠的舉動,讓何賽飛認定這個男人就是自己要嫁的人。
1988年,何賽飛嫁給楊楠,兩人在除夕那天領證,沒有舉辦婚禮,何賽飛就住到了楊楠家中。
曾有人問何賽飛,是否後悔過裸婚?
而她回答:
「我很幸運嫁給了楊楠,我和他之間不需要這些虛的」
確實是這樣,兩人在結婚後,何賽飛為了自己的演藝事業,結婚10年都沒有要孩子,楊楠和公婆都無條件支持她。
直到何賽飛35歲時,她才生下兒子。
楊楠對何賽飛的寵愛真的是讓人羨慕,楊楠給兒子取名何嘯風,讓兒子跟著媽媽的姓。
楊楠一直是何賽飛最堅強的後盾,為了讓妻子在熱愛的演藝事業拼搏。
他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侍奉老人的任務,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楊楠推掉了很多工作上的應酬。
楊楠怕何賽飛想念孩子,經常給兒子拍照片,讓何賽飛帶在身上。
何賽飛非常感謝丈夫的理解與支持,她將自己所有的片酬都交給丈夫保管,只是為了讓丈夫明白,他一直是自己的最大的靠山。
每當何賽飛在拍戲期間受傷,楊楠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照顧,當她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時候,楊楠就是她的傾訴對象,會給她出主意,幫她走出困境。
何賽飛明白丈夫對自己的愛,雖然深處 娛樂 圈,但是一點緋聞也沒有。
但是在2000年到2005期間,是何賽飛拍戲最多的時候,因為經常駐扎在劇組,長時間沒有與孩子相見,孩子竟然不認識她了,見了面叫阿姨,這讓何賽飛心裡很不是滋味。
經過這件事情後,她覺得該好好陪陪家人與孩子了,隨後她加入到上海話劇團。
何賽飛與楊楠結婚已經33年,兩人一直恩愛如初,她將更多的時間給了家人。
熒幕前,她是那個破壞別人家庭,命運坎坷的姨太太,而在生活中,她卻是最幸福的女人,有丈夫和公婆的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