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柏林電影節獲獎的中國電影
柏林電影節獲獎的中國電影有: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紅高粱、晚鍾、本命年、阮玲玉、香魂女、喜宴、紅粉、女人四十等。
1. 三個和尚
導演:徐景達/馬克宣
片長:20分
參賽時間:1982年
榮譽:第32屆柏林電影節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銀熊獎。
2.鷸蚌相爭
導演:胡進慶
參賽時間:1984年
榮譽:第3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獎銀熊獎。
3.紅高粱
導演:張藝謀
片長:91分
參賽時間:1988年
榮譽: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4.晚鍾
導演:吳子牛
片長:90分
參賽時間:1989年
榮譽: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5.本命年
導演:謝飛
片長:107分
參賽時間:1990年
榮譽: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個人成就獎銀熊獎。
6.阮玲玉
導演:關錦鵬
片長:154分鍾
參賽時間:1992年
榮譽: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屆最佳女演員獎銀熊獎(張曼玉)。
7.香魂女
導演:謝飛
片長:105分
參賽時間:1993年
榮譽: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8.喜宴
導演:李安
片長:106分
參賽時間:1993年
榮譽: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9.紅粉
導演:李少紅
片長:110分鍾
參賽時間:1995年
榮譽: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視覺效果獎銀熊獎。
10.女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片長:101分鍾
參賽時間:1995年
榮譽: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屆最佳女演員獎銀熊獎(蕭芳芳)。
② 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
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Golden Bear Award)。
金熊獎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2年,每年頒發一次。金熊獎是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金熊獎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叫做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簡介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51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柏林國際電影節長期以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聞名,宗旨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在每年6-7月間舉行,從1978年起提前至2月舉行,為期2周。柏林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遇見」、「短片競賽」、「全景」、「論壇」、「特別展映」、「新生代」等單元。
③ 第72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都有哪些藝人獲得獎項
每一屆的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都會受到大家的關注,在2月16號,這次第七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各大獎項也隨之公開
西班牙女導演卡拉西蒙在柏林電影節奪得最佳影片的金熊獎,所憑借的是她拍攝的這部影片阿爾卡拉斯,這部電影主要描寫的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一個果農家庭,由於土地被徵用,而被驅逐威脅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女性電影人接連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獲得的最高獎項,卡拉西蒙是一位80後,年紀輕輕,未來不可限量
另外,還有非常多的獎項,法國導演克萊爾德尼他拍攝的影片雙刃劍獲得最佳導演獎,柬埔寨的潘禮德憑借他的影片一切安好,獲得藝術貢獻獎,我值得一提的是,庫爾勒資訴小布希的編劇萊拉斯蒂勒最佳劇本獎
除了這些獎外,還有一些沒有獲獎的導演和影片,並不是因為不好,也許是當時評委的喜好或者各方面的因素,那麼我們也期待以後會有更多好的影片呈現給全世界
④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阿斯哈·法哈蒂《內達與西敏:一次別離》(伊朗)
評審團銀熊獎:《都靈之馬》(匈/法/德/瑞)
最佳導演銀熊獎:烏利胥·柯雷《嗜睡症》(德國、法國、荷蘭)
最佳編劇銀熊獎:喬舒亞·馬斯頓、安達米昂·穆拉塔吉《血之救贖》(美國、阿爾巴尼亞、丹麥、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賽尼《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 (伊朗)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蕾拉·哈塔米、薩瑞·巴亞特《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 伊朗)
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沃伊切赫·斯塔龍《獎賞》(墨西哥、法國、波蘭、德國)
最佳藝術貢獻獎(美術):芭芭拉·恩里克斯《獎賞》(墨西哥、法國、波蘭、德國)
最佳電影處女作:《在冰上》
最佳電影處女作特別榮譽獎:《無父之人》、《守衛》
阿爾弗萊德獎:《除了我們還有誰》
最佳短片金熊獎:《波瀾萬丈》
評審團最佳短片銀熊獎:《破碎的夜晚》
最佳短片特別榮譽獎:《對父親的問題》
終身成就獎:阿明·繆勒·斯塔爾
⑤ 多少中國演員贏得了德國柏林電影節的最佳演員
1992年: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首位華人柏林影後,首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華人最佳演員)
1995年: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2001年: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14年: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
⑥ 2014年柏林電影節獲獎電影有哪些
華網柏林2月14日專電 第59屆柏林電影節當地時間14日晚落幕,以下是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金熊獎最佳影片獎:《傷心的奶水》(導演:克勞迪婭·略薩)
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希甘特》(導演:阿德里安·比涅茲)和《其他人》(導演:馬倫·阿德)
銀熊獎最佳導演獎:阿斯加爾·法爾哈迪(《關於伊麗》)
銀熊獎最佳女演員獎:比吉特·米尼克邁爾(《其他人》)
銀熊獎最佳男演員獎:紹蒂居伊·庫亞特(《倫敦的河》)
銀熊獎最佳編劇獎:奧倫·莫韋爾曼和亞歷山德羅·卡蒙(《信使》)
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獎:《卡塔琳·瓦爾加》(導演:彼得·斯特里克蘭)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希甘特》(導演:阿德里安·比涅茲)和《甜蜜的沖動》(導演:安傑依·瓦伊達)
⑦ 蒂爾達·斯文頓的獲獎記錄
2014年12月16日,蒂爾達·斯文頓獲得美國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女配角獎年度提名 。
2011年,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最佳女主角《凱文怎麼了》(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2011年,第24屆歐洲電影學院獎最佳歐洲女演員《凱文怎麼了》(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2010
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演員(提名)朱莉婭
都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Dub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st Female Performance我是愛
2009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最佳女配角(提名)閱後即焚
凱撒獎Best Actress (Meilleure actrice)(提名)朱莉婭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British Actress of the Year(提名)朱莉婭
Evening Standard British Film Awards 最佳女演員朱莉婭
2008
金球獎(Golden Globe) 最佳女配角(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最佳女配角邁克爾·克萊頓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柏林國際電影節Special Teddy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配角(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配角邁克爾·克萊頓
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配角(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Vancouver Film Critics Circle 最佳女配角邁克爾·克萊頓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British Supporting Actress of the Year(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Kansas City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最佳女配角邁克爾·克萊頓
2007
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殺嬰少女
金衛星獎 最佳女配角 (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邁克爾·克萊頓
Dallas-Fort Worth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女配角邁克爾·克萊頓
2006
土星獎 最佳女演員(提名)納尼亞傳奇1: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MTV電影獎 最佳銀幕反派(提名)納尼亞傳奇1: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British Supporting Actress of the Year(提名)納尼亞傳奇1: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2005
Gijó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最佳女演員吮拇指的人
2004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British Actress of the Year(提名)年輕的亞當
BAFTA Awards,Scotland Best Actress in a Scottish Film年輕的亞當
2003
演員工會獎(Acto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the Cast of a Theatrical Motion Picture(提名)改編劇本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Best Acting Ensemble(提名)改編劇本
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 最佳女演員(提名)年輕的亞當
2002
金球獎(Golden Globe)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提名)欲劫迷離
金衛星獎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Drama(提名)欲劫迷離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演員(提名)欲劫迷離
獨立精神獎 Best Female Lead(提名)欲劫迷離
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演員(提名)欲劫迷離
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最佳女主角(提名)欲劫迷離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最佳女演員欲劫迷離
Chlotrudis Awards 最佳女演員(提名)欲劫迷離
2001
Bremen Film Award Bremen Film Award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最佳女演員欲劫迷離
1993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女主角(提名)奧蘭多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最佳女演員奧蘭多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David) Best Foreign Actress (Migliore Attrice Straniero)奧蘭多
1992
Thessaloniki Film Festival 最佳女演員奧蘭多
1991
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愛德華二世
1988
柏林國際電影節 Jury Prize
⑧ 柏林電影節獲獎文學作品改編電影大盤點!
2月19號柏林電影節剛剛落幕,趁著這個熱乎勁我來盤點一下,曾在柏林電影節獲獎的國內文學作品改編電影。
01.《紅高粱》
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1988年,根據莫言中篇小說改編、張藝謀導演《紅高粱》在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登頂金熊獎,成為首部榮獲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語電影。電影由姜文、鞏俐主演,是老謀子的導演處女作。
電影以回憶「我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九兒的視角,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曲悲歌。此片中張藝謀對黃色和紅色的運用是片中的一大看點,同時也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給整個影片一個一氣呵成的基調。
而莫言也成為這部電影背後的功臣。《紅高粱》是對深厚沉澱的文化肯定,也是對生命贊美傳統文化的共鳴。作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小說中「尋根」元素著重體現在中國勞動人民那種傳統的堅韌的「生命意識上。通過文物個性的塑造來贊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贊美生命的自由和舒展。
02.《本命年》
第40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傑出個人成就獎)
由謝飛執導,根據劉恆小說《黑的雪》改編,姜文、程琳、蔡鴻翔等人主演的《本命年》獲1990年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傑出個人成就獎)。影片講述了姜文扮演的亡命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遭遇愛情、友情和生活等多方面挫折,最終在街邊被少年搶劫刺死的悲慘經歷。
它是中國現實主義題材的代表作,其中長鏡頭跟拍、還原真實的布景和黑色電影似的布光十分鮮明,反映了一代年輕人心中對沒有歸宿感的焦慮和掙扎。
03.《香魂女》
第4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中國第四代導演謝飛繼《本命年》後的又一力作,改編自周大新的同名中篇小說,斯琴高娃、伍宇娟、雷恪生、陳保國等實力派演員出演,塑造了圍繞在事業、家庭和情人間的傳統婦女香二嫂的悲情故事。電影蘊含了濃厚的東方神韻,同時流露出對傳統女性的同情,它和《喜宴》一起奪得了第4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04.《紅粉》
第45屆柏林電影節最佳視覺銀熊獎
根據蘇童同名小說改編,由中國第五代導演中獨具特色的女將李少紅導演。講述了由王姬和何賽飛飾演的一對青樓姐妹花,因為王志文飾演的男主角的緣故,陰差陽錯地衍生出不同的人物命運。通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勾勒出一個時代的輪廓,電影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成就銀熊獎,李少紅同時憑藉此片獲得第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05.《太陽有耳》
第46屆柏林電影節導演銀熊獎
香港導演嚴浩執導《太陽有耳》,根據莫言的作品《姑奶奶披紅綢》改編,由尤勇、張瑜主演,這也是張瑜歸國後第一次投資製作並主演的影片。它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黃土高原上,被黃埔軍校除名後當上土匪頭子的潘好和年輕農婦油油間愛恨交織的往事。在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太陽有耳》在眾多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導演銀熊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同年獲得金熊獎的電影是李安的《理智與情感》。
06.《我的父親母親》
第50屆柏林電影節導演銀熊獎
張藝謀執導的《我的父親母親》根據鮑十小說《紀念》改編,由章子怡、鄭昊、孫紅雷主演。影片通過優美的鄉土畫面,訴說了一段難以割捨、跨越年代的愛情故事,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導演用黑白表現現實,用彩色代表回憶,將殘酷的現實和美好的回憶區分開來。這也是章子怡登上國際舞台的開山之作,她在片中梳著辮子、穿著棉襖一路小跑的鏡頭十分經典。電影獲得了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導演銀熊獎,還在金雞獎、百花獎中有所斬獲。
07.《盲井》
第53屆柏林電影藝術貢獻銀熊獎
海歸導演李楊的處女作,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講述了兩個靠騙人賺錢的礦區閑人,因對謀殺一個小男孩產生異議,最終反目成仇自相殘殺。劇組條件十分艱苦,甚至會連續在地下工作二十餘個小時。李楊幾乎用紀錄片的方式去敘述故事,獲得了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藝術貢獻銀熊獎的肯定。被導演戲稱為「原生態」的憨頭憨腦的王寶強,摘得當年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獎。
08.《白鹿原》
第62屆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攝影銀熊獎
根據茅盾文學獎力作、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在王全安的再創作下,電影變得鄉土味十足,而且慾望橫流。不管是段奕宏與張雨綺的偷情戲,還是張豐毅、劉威及吳剛等一眾老戲骨飆演技的橋段,都讓這部災難味道濃厚史詩之作顯示出香艷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對傳統中華文化秦腔的展示十分獨特。2012年,《白鹿原》獲得第62屆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攝影銀熊獎。
根據以上文學和電影的關系總結了以下幾條,僅供參考。
1、經典小說為影視提供了創作藍本
將當下備受關注的經典小說搬上熒幕是如今眾多電影製作人樂於做的事,有很多作家兼職編劇、製作人、導演等,同時很多導演、編劇也都在寫小說,這正是反映了小說等文學作品與影視劇越來越密切的關系。
2010年—2014年《盜墓筆記》、《鬼吹燈》以連載的形式在80、90年的心中確立了地位。隨後,2014年——2016年其電影、電視劇等以不同形式相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2017年,這兩部小說轉化勢能還在持續上升。電影技術的發展也同步促進了文學作品轉化為電影的范圍,在形式上呈現內容的多樣性。
2、影視作品有著文學反思的作用
這里的文學反思指的是對小說文學中一些不合理的情節、感情或理念的一種反思。小說與影視劇的相互作用,小說為影視劇提供了素材,影視劇也為小說充當了一個反省思考的媒介。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較快,影視作品相對於文學作品更有群眾性,它對畫面的表現和對情感的震撼突破了小說文字的限制,影視劇可以結合現實社會,比小說等文學更精準和敏銳,能合理的反映復雜的生活現象。影視劇的拍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說的關注度。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影視劇就是把能被廣大觀眾接受的一個「哈姆雷特」展現出來。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文學改編的電影不僅獲獎更多的是給大眾帶來身心靈各不同的觀感。
⑨ 2007年第57屆柏林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雅的婚事》(中國,王全安導演)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其他》
最佳導演銀熊獎 約瑟夫-希達(《波弗特》)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胡里奧-查維茲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 《哈勒姆》
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Vanaja》導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爾弗萊德獎(敢斗獎) 《電子人也無所謂》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Raak》 導演:Hanro Smitsman 荷蘭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 《Decroche》 導演:Manuel Schapira 法國
《美》 導演:陳駿霖(Arvin Chen) 中國台灣/美國
⑩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熊獎 刁亦男 《白日焰火》 中國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韋斯·安德森《布達佩斯大飯店》英國/德國最佳導演銀熊獎 理查德·林克萊特《少年時代》 美國最佳編劇銀熊獎 迪特里希·布呂格曼、安娜·布魯格曼《受難之路》德國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廖凡《白日焰火》 中國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黑木華《小小的家》 日本最佳藝術貢獻獎(攝影) 曾劍《推拿》中國終身成就獎 英國導演肯·洛奇最佳電影處女作獎 《Güeros》墨西哥阿爾弗萊德獎(創新精神獎) 《縱情一曲》(又譯《賴利的生活》)(法國,導演:阿蘭·雷奈)最佳影片金熊獎(短片) 《只要槍還在》法國最佳短片評委會獎 《勞動》 德國2014歐洲電影獎最佳短片提名獎 《塔坡巴納島》 新生代單元最佳影片水晶熊獎澳大利亞影片《52個星期二》最佳短片水晶熊獎英國影片《邁克》國際評審團特別提及獎曹保平《狗十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