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電影節的中國獎項
中國主辦的國際性電影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長春國際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前三項又統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
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
此外,中國電影界業內還有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等具有一定權威性的獎項榮譽。
Ⅱ 上海電影節是中國唯一一個A類電影節,為什麼它的金爵獎卻不是中國電影三大獎
因為他前面還有3座大山
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其獲得的獎項,正如奧斯卡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電影獎項,而在華語電影上同樣有一些含金量較高的獎項,下面一起來看看華語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
華語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
1、金像獎
2、金雞獎
3、金馬獎
4、金爵獎
5、百花獎
6、華表獎
1、金像獎
1、金像獎
台灣金像獎,創立於1962年,是華語三大獎項中歷史最長的,一年一屆,除了台灣的評審團還會有國外的評審團加入,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大陸地區沒有出參加,但國際化的金馬獎含金量是最高的。
2、金雞獎
創立於1981年,每兩年一屆,與百花獎隔年輪流舉辦,一般由專家組+中國影協+中國文聯+大眾評委組成,由於國內放映的電影審核制度比較嚴格,很多電影無法上映,也導致了其有一定的局限,但近年來表現逐漸要超越金像獎。
3、金馬獎
香港金馬獎,創立於1982年,金馬獎一般只頒發給香港地區的影片,擁有很強的地方保護色彩,而且香港電影逐漸下滑之後,其在華語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也逐漸下降。
Ⅲ 上合電影節什麼時候開幕
6月13日,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在青島開幕,來自上海合作組織各國的電影代表團,電影藝術家、電影企業代表、中外媒體記者,以及熱情洋溢的青島市民900多人,在青島西海岸靈山灣星光島大劇院,共同見證了電影節開幕盛況。
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是為配合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而舉辦的重要人文交流活動,為期五天,由精彩的開幕式、閉幕式及頒獎典禮、電影展映、電影評獎、電影合作論壇、「聚焦國家」單元、電影市場、文化體驗等主體活動構成。
Ⅳ 各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
Ⅳ 以下電影節各在哪裡舉辦,頒發的獎項叫什麼(急急急!)
1,柏林國際電影節,地點當然在德國柏林,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
2,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上海,金爵獎獎項:金爵最佳影片獎(獎給製片人),評委會大獎(獎給最具創意的影片),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獎給攝影導演),最佳音樂獎(獎給作曲)。亞洲新人獎獎項: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獎給製片人),亞洲新人最佳導演獎(獎給導演)。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新增獎 項:觀眾評獎。
3,戛納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4,蒙特利爾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市,故事片設美洲大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短片設蒙特利爾大獎、評委會特別獎。此外還有鼓勵獎、國際評論獎、加拿大航空獎等。
5,紐約電影節,美國紐約,號稱最前衛的電影展,它是全球重要電影節的尾聲,該綜合性國際電影節之主旨是對世界各地優秀電影的藝術成就給予正確評價,加強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的經驗交流,發現新人才,獎勵有價值的新影片,促使這些新影片在電影院作商業性的發行放映。按章程規定,電影節不舉行比賽,也不發獎。1996年開始紐約電影節開辟了一個電影前衛短片展,專門放映最新的先鋒派電影,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前衛短片展。
6,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瑞典斯德哥爾摩,以求新求異為選片宗旨,力求將電影節打造成電影界新秀與觀眾和評論家交流的平台。電影節評委規定角逐電影節最高獎銅馬獎的參賽片導演最多隻執導過3部作品,以鼓勵各國電影新秀嶄露頭角。獎項分別為Bronze Horse for best film(最佳電影銅馬獎), Aluminium Horses for best actor(最佳男演員鋁馬獎), best actress(最佳女演員), best cinematography(最佳電影技術), best screenplay(最佳劇本), first feature(最佳情節片)等。
7,台灣金馬電影節,台灣台北,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包括劇情片、短片、紀錄片及動畫片等影片獎項;個人獎項則有導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獎、原著劇本、改編劇本、攝影、視覺特效、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動作指導、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剪輯、音效等;特別獎項為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特別獎;非正式競賽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8,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美國芝加哥,獎項分別是:芝加哥紀錄片至尊大獎(CHICAGO DOC GRAND PRIX),芝加哥紀錄片至尊大獎評委會特別獎(CHICAGO DOC GRAND PRIX JURY SPECIAL PRIZE),榮譽獎(HONORABLE MENTION),芝加哥記錄短片至尊大獎(CHICAGO DOC SHORT FILM GRAND PRIX),阿里—博則那·最因創意獎(ARIE & BOZENA ZWEIG INNOVATION AWARD),那塔莎·艾薩克電影術大獎(NATASHA ISAACS CINEMATOGRAPHY AWARD),芝加哥紀錄片觀眾最喜愛獎(CHICAGO DOC AUDIENCE AWARD),芝加哥紀錄片人道主義獎(CHIXAGO DOC HUMANITARIAN AWARD ),評委會主席獎(PRESIDENT'S JURY AWARD),芝加哥紀錄片天空獎(CHICAGO DOC SKY IS THE LIMIT PRODUCTION AWARD),JUSTYNA & THOMAS ROSZAK「我們世界的孩子」兒童紀錄片獎(OUR KIDS OF THE WORLD AWARD),芝加哥經典紀錄片獎(CHICAGO DOC CLASSIC AWARD),影評人獎(FILM CRITICS' AWARD),國際傳媒獎(INTERNATIONAL PRESS & PROGRAMMERS AWARD),「發現之眼」新人獎(DISCOVERING EYE AWARD)。
Ⅵ 黃渤是什麼人物
黃渤,1974年8月26日出生於山東青島,祖籍甘肅臨洮 ,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歌手,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高職學院 。黃渤早年曾有過駐唱歌手、舞蹈教練、影視配音等多種工作經歷。
2000年,黃渤出演第一部影視作品《上車,走吧》。2006年,因出演寧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而成名 。2009年,憑借電影《鬥牛》獲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0年,主演喜劇電影《瘋狂的賽車》 。2012年,憑借懸疑喜劇電影《殺生》獲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同年,主演的電影《泰囧》獲12.66億票房 。2013年,主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以12.46億元成為年度票房冠軍。2014年,主演的電影《心花路放》獲11億票房。2015年,主演的電影《尋龍訣》票房破16億 ;同年,加盟真人秀《極限挑戰》 。2016年,以歌手身份加盟索尼音樂 ,並發布首支單曲《這就是命》 。2017年,憑借電影《冰之下》 獲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並入圍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8年,參加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擔任皿天全方罍的「國寶守護人」 ;同年,執導並主演的電影《一出好戲》上映 。2019年2月,主演的喜劇片《瘋狂的外星人》上映 ;12月,主演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上映 。2020年,主演電影《奪冠》 。
Ⅶ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稱為什麼獎
金爵獎(下設最佳導演、影片、男/女演員等)
Ⅷ 首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電影節在哪啟幕
2018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6月13日晚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幕。作為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共吸引了8個成員國和4個觀察員國的官方代表、主創團隊及行業代表參加,國際知名影星成龍擔任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
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評委會主席韓三平認為,來自各國的評委都是資深電影從業者,有機會與他們共同觀看上合各國精彩影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代表評委會全體成員保證,將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精神,評選出優秀的影片和影人。據悉,本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評獎以「金海鷗獎」命名,設置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評委會特別獎共六項大獎。
來源:中國新聞網
Ⅸ 電影節越來越多了,這只是圈內人的狂歡嗎
一度被疫情所影響的業界各類活動和獎項都逐步恢復。過去的國慶檔,8天39.5億票房創造檔期歷史第二的成績,我們熟悉的電影市場好像回來了。而大大小小的電影節,似乎來得更加集中一些。
在陝西西安,開幕的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已經進行到了後半段,周冬雨受邀擔任本屆電影節青年大使,而在開幕式上,閆妮也攜電影作品《我和我的家鄉》受邀亮相。
(舉辦了一屆之後就“隱退”了的上合組織電影節)
的創始初衷就是持續發現與推選青年電影人首作及早期電影作品。選片質量也很高,近幾年,《心迷宮》導演忻鈺坤、《八月》導演張大磊、《北方一片蒼茫》導演蔡成傑等優秀導演也是從FIRST走出。雖然業內已經有一定口碑和影響力,但仍處於圈地自萌的狀態,難以出圈。
無論如何,電影節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依舊要靠獨特創新的理念,和堅持對優秀作品的渴求和鼓勵來逐步建立,希望層出不窮的電影節都能發現自己特色。在這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里,如何使電影節不落入沉痾,為電影正名,還電影人尊嚴,才是一個專業電影節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Ⅹ 上海電影節落幕,獲獎影片小眾又意外,對此你怎麼看
上海電影節完成頒獎後結束了,作為國內唯一的A類電影節,關注度並沒有前段時間舉辦的白玉蘭獎項高。上海電影節可以說是國內電影人非常看重的一個獎項,但得獎者寥寥無幾。國際認可度高的背後,其實是中獎難度的增加,眾所周知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大部分都是每年從華語片中獲得的,但對於上海電影的金爵獎來說,更多的是高不可攀。
今年的《你好,李煥英》還有《送你一朵小紅花》一樣,在華語電影中已經處於翹楚的位置了,但是在上海電影節上還是很難拿到最高獎項,所以對於華語電影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未來,作為本土的國際電影節,能有更多優秀優質的中國電影入圍獎項,讓中國電影更加國際化,影響更多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