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電影《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這部影片沒有流量加持,但是從一開始就抓住了人心,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電影。
三、性的壓抑並且在這部影片中也毫不例外地寫到了人的本性,就是內心深處的情慾慾望的涌動。兩人之間的關系一會兒冷到極致,一會兒又愛到火烈,正是因為愛和救贖摻雜在了這個關系中,所以才直白的將兩人的關系給凸顯了出來。兩人之間復雜的關系,也是因為情慾交織所帶來的極端情感。
❷ 電影《分手大師》中有哪些感人的畫面
《分手大師》講述了「分手大師」梅遠貴,在開展「分手」業務的過程中,相識北漂彪悍女漢子葉小春,並由此上演了一出「史上最蠢卻感人至深的愛情喜劇」。梅遠貴(鄧超飾)是一名專業的「分手大師」,談過76次戀愛,分過77次手,了解男女情愛上的弱點,致力於解決人來情感問題,專門為各種情侶戀人辦理分手,分居,離婚以及分家業務。他發明的無痛分手法,無痛苦,不麻醉,沒有後遺症,一經治癒絕不復發,葯到病除,絕對可靠。
《分手大師》的故事搞笑還略帶心酸,尤其是葉小春和唐大師的那一段,就是一個傻傻的丫頭,被洗腦後的勇往直前,被拋棄之後的黯然神傷到頓然醒悟。影片使觀眾從影院出來得到了快樂與滿足,同時也汲取了分始合終的真諦。
❸ 哪部電影中的景色,讓你產生了「說走就走」去旅遊的沖動
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深處其實都是渴望且嚮往著遠方的風景的,面對未知的景色,總會充滿了無限期待和憧憬。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就是,當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明明原本是奔著劇情或演員而去,卻有時候總會不自覺被其中的風景所吸引,從而誘發一種“拋下一切,說走就走”的旅行沖動。而音樂電影《愛樂之城》中的景色便隨著電影票房的大賣而被人們所贊賞。拍攝這部電影的取景地——位於美國的洛杉磯也因此迎來了許多影迷的觀光打卡。以下是對這部電影中幾個代表性取景地的具體介紹。
01、高速公路還記得電影開場時那條堵車的高速公路嗎?正是在這里,男女主相遇了。作為一部音樂電影,音樂與舞蹈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了。被堵車的人們在這條筆直寬闊的高速公路上即興跳起廣場舞的橋段也為觀眾所津津樂道。這條路其實是洛杉磯一條非常重要的交通幹道高速公路110-105,在馬路上可以欣賞到遠方城市的天際線。
你是否也曾被某部影視作品中的風景所打動呢?歡迎在評論區友好交流。
❹ 看了美國電影「永無止境」,想知道裡面那麼多的街道穿越鏡頭是怎麼拍也來的
我有個很傻的念頭——從街頭拿著攝影機走到街尾然後快放中間部分..
❺ 有沒有男演員站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的電影鏡頭最好是知名一點的演員,謝謝!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片尾有個片段是趙又廷在大廈落地窗前看外面的鏡頭
❻ 求日本一部電影的名稱
片名: 東京少年(中/日文)
Tokyo Boy(英文)
更多外文名:Tôkyô Shônen
Tôkyô Shônen
導演: 平野俊一
編劇: 渡邊睦月
演員:
堀北真希 飾演 藤木minato&「night(knight)」
石田卓也 飾演 唐澤sho
平田滿 飾演 唐澤洋二
草村禮子 飾演 藤木菊江
類型: 劇情/愛情
片長: 95 分鍾
國家: 日本
發行: MF Box
上映日期: 2008年2月2日
製作公司:
BS-i
TC Entertainment
發行公司:
MF Box(2008) (Japan) (theatrical)
Tokyo Broadcasting System (TBS)[日本](2008)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雖然就在身邊,卻不可能會相遇。雖然彼此思念,卻不能相互守候。電影講述了一個雙重人格少女身上發生的「無法實現」的愛情故事。
自幼父母雙亡的美奈(堀北真希飾演)有一個無話不說的筆友「騎士」。但是,美奈從來沒有見過他,只知道是跟自己年紀相仿的男生。美奈寫信告訴「騎士」,她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就是那個在打工的地方遇見的阿秀(石田卓也飾演)。在和阿秀第一次約會的時候,美奈突然一下子失去了知覺。等她醒來的時候,阿秀不知怎麼的態度就開始轉變。原來在這段戀情中間,還有一個隱藏人物……
少女可愛的笑容背後,還潛伏著一個黑暗的身影。為了夢想一直奮斗,卻至今還沒有工作的青年。兩個人開始的一段朦朧戀情,因為女主角的雙重人格,開始向著難以置信的方向發展,一個超想像純愛故事即將上演。人格分裂這些元素雖然在日本動漫文化中比較常用,但對於堀北真希也是一次演技的考驗.加大了以往在影片中的難度.在《東京少年》中一人分飾兩種不同的角色,並要扮男裝喜歡上女式的自己,參與 在一種復雜的情感之中.也就是藤木(堀北真希),「夜」(男裝的自己)和秀(喜歡藤木的男孩)的復雜情感糾葛.
[編輯本段]幕後:
清麗可人的堀北真希無疑是日本目前最走紅的新生代女演員之一。自2003年主演電視連續劇《手機刑事錢形舞》之後,堀北的星路走得一帆風順,在影視兩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憑借在懷舊巨作《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中的出色表現,她捧得了日本學院獎新人獎,接著高收視率青春偶像劇《花樣少男少女》又令她的人氣一路飆升。
有意思的是,堀北似乎和男裝扮相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人們對《花樣少男少女》中那個女扮男裝混進寄宿男校的個性小姑娘瑞希依然記憶猶新的時候,堀北竟然趁熱打鐵似的又在大銀幕上扮起了男孩。
《東京少年》的主人公是雙重人格少女藤木美奈斗,她和自己的第二重人格——男孩夜產生了感情。女孩版美奈斗和男孩版夜都將由堀北扮演,據說影片最後還有女版男版隔鏡接吻的高潮戲。
對於夜這個角色的處理和瑞希完全不同,堀北是完全把他當作男孩來演的,在動作、姿態、說話方式等各個方面,都盡力強調男孩子的特點,甚至連吃蘋果的樣子這類細節都經過了仔細的策劃。
最難演的當屬夜和美奈斗的男朋友秀動手掐架的戲了。因為堀北完全沒有類似的經驗,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演。等好不容易有了眉目,又因為演對手戲的是男生,力氣比她大得多,堀北再怎麼用力推搡拉扯,對方還是紋絲不動。其中的辛苦自是難以言喻,拍完這場戲後,堀北的手臂酸了好幾天。
本片的製作人丹羽多聞安德烈大贊堀北真希,說她在影片中的演技有了飛躍。姑且不倫演技是否精到,其實光是男版女版堀北相愛、譜寫現代那喀索斯悲戀故事這一設定就足以刺激粉絲們的神經、大大吸引眼球了。
金牌製作人再造話題作 看準悲情戀愛主題
電影《東京少年》的緣起可以一直追溯到03年。BS-i和BS富士曾聯手製作了一檔叫《68 FILMS》的節目,其中有一個單元是「東京少女/東京少年」。該單元由九部短片構成,其中包括了三部以少女新星男扮女裝為看點的作品。當時,堀北在短片《原野》中和小栗旬合作,飾演一個酷酷的不良少年。這些短片的製作人丹羽多聞安德烈一直保留著女星男裝的創意。若乾年後,他加入了其它元素將之再度發揮,於是便有了電影《東京少年》。
丹羽多聞安德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製作人,他經手打造的影視作品已經超過一百五十部。《手機刑事》、《戀愛星期天》、《怪談新耳袋》這三個系列是他的招牌名作。這三年來,丹羽推出的九部電影全部盈利。同時,他還以慧眼識新人著稱,除了堀北真希,宮崎葵也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
在低預算的情況下要做到批量生產有質量保證的影視作品非常不容易,而丹羽恰恰諳熟此道。他並不認為這種模式只能出產傳統的B級片。起用同樣的製作人員和演員,按照一定的流程根據一定的規則拍片,可以做出好看賣座的片子來,並迅速積累起有益的經驗。
本片也是丹羽式製片手法的產物。整個攝制組的要員差不多都是熟人。主演堀北曾經和丹羽多次合作,導演平野俊一執導過《手機刑事錢形愛》,編劇渡邊睦月也是他的老搭檔。這樣的團隊運作起來自然是效率非凡,況且他們處理的還是深具殺傷力的悲戀主題。
在精明的丹羽多聞安德烈的帶領下,《東京少年》還未上映就已經成了一大話題。去年11月發行的小說版上架兩周後就因熱銷而增印,目前銷量已經達到十萬冊。
[編輯本段]花絮
堀北真希和石田卓也拍打架戲的時候演得非常逼真,導致有人以為真的發生了斗毆事件報警叫來了警察。
傳言丹羽多聞安德烈的作品必有主人公奔跑的場面,因為丹羽認為這是表現情緒的最好方式,而本片也不例外。傷心難過的夜拚命奔跑這段戲看上去很短,其實拍了很久。導演要求堀北要像男孩一樣奔跑,一直拍了七次才成功。
本片名為「東京少年」,卻因為沒在東京找到合適的外景地而選在了山梨縣甲府市拍攝。這里有可以俯瞰城市的小丘,充滿現實的生活氣息又洋溢著淡淡的夢幻感。
石田卓也的出道片《青春之門 築豐篇》也是由平野俊一執導的,兩人可以算是舊交。在本片的拍攝過程中,平野導演對石田特別嚴格,可一旦下了戲就變得十分和藹。每天拍完手工後,他都邀石田一起吃晚飯,還經常聊到很晚。
比《東京少年》晚半個月公映的《東京少女》也是丹羽多聞安德烈製作的作品。兩部影片內容、演職員陣容完全不同,但主題都是「無法碰面的戀人」。在《東京少年》這個現代故事裡,主人公用書信交流;而在以明治時代為舞台的《東京少女》中,卻是手機將主人公們聯系了起來。這樣的設定體現了丹羽製作人不凡的匠心。
❼ 有哪部好看的國產電影可以介紹一下
馮小剛的《一九四二》可以去觀賞一下,是部非常寫實的電影,格調很高但是票房卻賣得不好,影片里大咖雲集。張國立演比貧農還苦的地主;李雪健演深諳官場規則的河南省主席;張涵予演對上帝產生懷疑的牧師;馮小剛的老婆扮演為了幾塊餅干就願意賣身的農婦;最了不起的是陳道明,雖說戲份不多,但是把蔣介石演得很傳神。
故事是二戰題材,日軍要進攻河南時,河南鬧起了旱災,農民們顆粒無收。餓著肚子的農民們要求地主開倉放糧,地主為了保命只給自己一家留下一車糧食,其餘全部分給農民。留下就是等死,農民和地主聽說陝西有活路,於是漫漫逃難大軍啟動了;天上不時有鬼子的炸彈,帶的干糧很快就吃光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這讓安撫死者家屬的牧師忙得焦頭爛額,他每時每刻都在祈禱請求上帝保佑難民,但是死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即便是這副慘狀,政府發下來的撫恤金還是被軍隊剋扣了,但是軍隊有了吃喝有了給養卻對主動進攻日軍不感興趣;這些情況都被省主席反映到了蔣介石那裡,看著省主席顫顫巍巍的身子骨和哀求的神情,委員長也於心不忍,就又批了一筆錢給他。有了錢在手的省主席這會兒成了香饃饃,各色官員拉攏他和他套近乎,都說這筆錢批下來有自己的功勞,以後要錢只要在委員長耳旁美言幾句;省主席知道得罪不起這幫人,於是一起把這筆錢瓜分了。
河南的百姓餓死無數,到處看見的樹都沒有了樹皮,少數活下來的農民來到陝西邊上又被趕了回去。沒多久河南戰役打響了,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七年後他們失去了政權。
已經有五年 歷史 的《反貪風暴》系列,這個月馬上就要上映第四部——《反貪風暴4》了,我覺得還是國產電影里比較可以一看的系列。
古天樂扮演的陸志廉,必須是重中之重,張智霖扮演的高級督察劉保強自然不會少。無縫對接第一部中被陸志廉送進監獄的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黃文彬,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林家棟扮演的「黃老邪」此次戲份頗重,回歸的身份也有所不同,畢竟拍第一部《反貪風暴》時,林家棟還沒有拿金像獎影帝。
第四部中與陸志廉爭鋒相對的L組同事程德明此次變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最大的驚喜莫過於林峯扮演的反派曹元元!十八年後,項少龍與趙盤再相逢,相當勁爆,又是在牢中。
電影講述了陸志廉不惜卧底獄中,調查取證林峯扮演的富二代曹元元行賄一案,獄中碰到的張繼聰、譚耀文也是TVB里的老面孔,故事最終引出並成功破獲一起上百億的貪腐行賄大案,與《反貪風暴3》相呼應,順藤摸瓜再一次以人民的名義打了「大老虎」。
看完電影,明顯感覺到《反貪風暴4》有了更大的野心,這次捉到的只是內地貪官的「白手套」,真正的「大老虎」還可以繼續期待。
此次陸志廉冒險進監獄打擊警隊貪污腐敗,這次「闖牢打虎」行動,頗有當年《無間道》的韻味,但又區別於以往的卧底題材的線索設置,在獄中的三個月刑期,陸志廉過得實在太不省心。
因為黃老邪的存在,陸志廉在獄中,幾乎是全程明牌告訴大家:我就是卧底。在陸志廉一路與曹元元、黃老邪鬥智斗勇的過程中,終於使出了絕招讓曹元元亂了陣腳,開啟了自己暴躁的狂轟濫炸模式。
陸志廉一面要調查曹元元行賄的獄警,一面要提防仇家黃老邪,這個搜集證據的過程令他吃盡了苦頭,也讓觀眾的心吊到了嗓子眼,環環相扣,步步驚心。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甚至連陸志廉的同事在任務執行一半時都已勸他放棄。
陸志廉以身犯險闖牢打虎,艱險的過程中不禁令人想起經典港片《監獄風雲》。其實看《反貪風暴》這個系列時,經常會有這種致敬的梗,對於港片迷來說簡直是妙趣橫生,絲毫不覺重復,反而感覺諸多驚喜。
相較於該系列的前幾部而言,《反貪風暴4》格局雖然要小一些,但在電影場面上做了一個提升。一行人始終在監獄,狹小的空間中,但看到結局處,才知道這絕對是一次港片的大手筆。在追捕曹元元的過程中,海陸空全部就位,飛車、遊艇、直升機,一個都沒有少。
金錢與權力令人腐化,林峯十八年前扮演的趙盤如此,十八年後扮演的曹元元依舊如此。但從《反貪風暴4》中能明顯感覺到這個演員的成熟,演技精進於行。
一眾TVB的戲骨,配以節奏明快環環相扣的劇情,《反貪風暴4》里個個演員都是寶藏一樣的存在。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婁燁導演
宋佳、秦昊、陳妍希、井柏然、馬思純主演
那段強拆的群戲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2019年度國產電影最佳段落,氣氛的渲染、攝影的調度已經不僅僅是優秀,而是獨步國內,國內的電影發展到如此地步,依然被婁燁在這一精彩段落的熟練技術運用甩在身後,婁燁不但能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完成驚艷的攝影效果,在演員的調教上更是讓人驚嘆,被大家當成小鮮肉的井柏然以及被譏諷為肉包子的陳妍希都奉獻了他們演藝生涯中的最佳表演,還有秦昊的帥氣、宋佳的神經質、馬思純的茫然等等這些演員以往從不被人所熟知的表演方向都被婁燁挖掘出來,閃閃發光,最令人驚訝的是唐主任的扮演者張頌文,在強拆現場演講時從官方普通話國語切換到地方方言立刻就把政府官員高高在上、兩面三刀、見風使舵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他是這部電影中表演最突出的,值得一座最佳配角獎項,當然也只有導演對全局的掌控到了相當的程度,演員們才能集體出色,才能如此自信的展示自己從沒有過的演技。
婁燁的攝影依然是最具有辨識度的,手持攝影的方式和水平在國內無人能及,無人機在這次又變成了婁燁的新寵,當然他這種水平的導演是不可能只限於把無人機當成大玩具的,無人機在廢墟中的跟拍角度令人匪夷所思,俯瞰城市的上帝視角又與片名遙相呼應,手持運鏡的迷離感與撕扯感把原本就懸疑的劇情還原得更加神出鬼沒,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劇情的缺陷和狗血感,廣州的景色在婁燁的鏡頭下也變得讓我們認不出,它被拍得多雨、陰暗,就像那個見不得陽光的時代,婁燁就是婁燁!他把一切城市、演員、劇情等等元素都打上了婁燁的標簽,他的電影也總是被霧氣籠罩,無法看清方向,攝影機與觀眾期待的視覺感受也從不對應,這部電影拍出了他以往的電影《推拿》《春風沉醉的夜晚》《頤和園》中特有的那種迷離感、潮濕感和眩暈感,對於喜愛婁燁的人,這些就足以讓他們繼續迷戀婁燁。
婁燁這次在劇情上也有相當的野心,風、雨、雲分別指代著大陸、香港、台灣三地,三地的演員選擇也相當精準,秦昊作為大陸演員扮演電影中的歸國華僑與台灣搭檔陳妍希一同回大陸發展,而他現實中則娶了台灣著名歌手伊能靜,陳妍希作為台灣演員扮演秦昊的合夥人,她在現實中出軌歌手倪安東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揚揚,青春偶像的形象大打折扣,倒是與她在戲中扮演的角色特點暗合,而選擇香港演員陳冠希則更令人叫絕,處理案件照片的事情交給原本就因這種事情退出 娛樂 圈的他,無疑是導演特意安排的,可惜在國內的公映版本中,陳冠希的鏡頭被完全刪掉,國內觀眾也無緣得見傳說中陳冠希秒殺後輩們的精彩表演,也許只能等今後無刪減版的藍光了。
推薦11部經典國產電影,都是近三年的院線大片,有空可以看看
如果你對京劇和從抗日戰爭到文革那段時間的 歷史 感興趣。
那麼《霸王別姬》一定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如果你喜歡幽默又想看見人性的深刻和收獲感動。
那麼《我不是葯神》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如果你喜歡超級英雄,又喜歡熱血故事。
那麼《戰狼》、《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會是你的菜。
如果你喜歡奇幻一些的題材,還有點期待愛情和友情。
那麼《捉妖記》很適合你哦
如果你喜歡動漫
那麼《大聖歸來》、《風語咒》不錯
還有以下幾部影片推薦:
《人在囧途》、《超時空同居》
……
如果這還滿足不了你的胃口,
那就把你想看的電影類型評論在下面,我推薦給你哦。
國產電影,這10年少有佳作,但近30年來還是有不少值得回看的電影。動作片無疑是李連傑主演的最為出色《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都值得回看;英雄類題材吳宇森導演的最佳,《喋血街頭》、《英雄本色》值得回看;小資類電影最出色的是王家衛,《阿飛正傳》、《花樣年華》都是典型的代表作品;黑幫電影首推《無間道》系列,杜琪峰的《槍火》、《暗花》也值得回看;文藝底蘊最深的一部電影大概是《霸王別姬》,個人認為可能是華語電影的最高峰;張藝謀的《活著》也值得回看;馮小剛的京油子片如《不見不散》等有點小幽默,故事也還將就。當然這些都是比較偏文藝青年的回答,如果要簡單輕松的話那就是周星馳的那些無厘頭電影,王晶導演的那些屎尿屁,徐錚這幾年的強型 搞笑 片,當然電影品味無高下,個人喜歡最好,不過我本人還是喜歡偏文藝有深度的電影。
這個得看你喜歡什麼類型的,經典的有霸王別姬。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是他最好的片子。我不是葯神拍的挺感動的,我也是剛刷的。動畫片風語咒拍的不錯。成龍老牌喜劇,90年的時候拍的比如a計劃,還有李連傑那時候的黃飛鴻方世玉電影。周星馳的無厘頭功夫拍得很贊。還有一些文藝片兒轉山,驢得水,鋼的琴,都是印象中比較好看的。姜文的讓子彈飛,寧浩的瘋狂的賽車,黃渤的愛情片假裝情侶。香港的古惑仔電影,我最愛看劉德華的天若有情。這些都是我看起來有感覺的片子。賀歲片葛優早期的作品甲方乙方之類好幾部也不錯,台灣拍的賽德克巴萊雖然有點長,有幾個畫面也挺唬人的。最近幾年港片就是掃毒,追龍,寒戰,節奏感都很好,飆演技的感覺。別的暫時想不起來,後來電影看的沒有之前多了,最近就是看一些口碑好的。
我不是葯神,覺對是良心之作,戳你淚點,豆瓣評分高達9分,絕對不是吹的。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1] 。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本故事是以真實事件改編,徐崢在劇中精彩的演繹,真的很棒。觀看本片的時候一定要備好紙巾,紙巾,紙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片子里最難忘的一句詞是「 這世上最大的病,是窮病 」 。 可再窮,他們都在用自己很無力的一個微笑,在人性的最邊緣,閃著最好看的人性之光。
真的真的真的是一部直指你內心那柔軟的一塊的好劇。有時間你可以看看。
我不是葯神,我能做的就是為了能讓他們活下去。
好看的國產電影還是有不少的,風格各異
喜劇片的話,以周星馳為代表,比如大話西遊12,功夫,回魂夜,近幾年還有沈騰的夏洛特煩惱,徐崢的人在囧途,葛優的讓子彈飛等等。
警匪片推薦一部鄧超的烈日灼心,和港片寒戰,槍火,
驚悚片就電梯驚魂,鬼來電系列
愛情動作片就不推薦了,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 健康
記得看粵語才有味道
❽ 求一部日本怪獸電影,預告片中是一隻巨型怪獸靜止漂浮在東京上空,俯視城市。請問叫什麼名字,謝謝
巨神兵出現在東京
❾ 電影《飛屋環游記》的主題、背景、細節、動畫設計、音樂等介紹。
《飛屋環游記》是2009年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十部動畫電影及首部3D電影。影片講述的是78歲的卡爾老先生,為了信守對愛妻的承諾,決心帶著他與妻子艾利共同打造的房屋一飛沖天的動人故事。電影作為第62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片,首部擔任戛納開幕片的3D動畫片。 本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獎項,成為繼《美女與野獸》之後的第二部入圍最佳影片的動畫片。電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原創配樂獎。
故事開始時,小男孩卡爾·費迪遜(Carl Fredrickson)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新聞影片,著名探險家查爾斯·蒙茲
(Charles Muntz)和他的愛狗們剛剛乘坐熱氣球從南美探險歸來,蒙茲宣布發現了新物種,但科學家們不信,稱他是個騙子,蒙茲名譽掃地。不過小卡爾對蒙茲的經歷深信不疑,對他的話句句在心,尤其是他那句「探險就在前方」(Adventure is out there)更被小卡爾當作至理名言,他也想像蒙茲一樣成為偉大的探險家。
畫面一轉,小卡爾牽著氣球走在回家的路上,當他路過一個無人居住的房子前時, 傳來了另一個孩子的聲音,這是個假小子性格的女孩,叫艾麗(Ellie) ,她也同樣迷戀蒙茲的探險故事,喋喋不休的艾麗拿屋子頂上的風向標當操縱桿,把整個屋子當成一艘大飛船,竭力說服不知所措的卡爾加入她的計劃,坐著「飛屋」冒險。當然兩個孩子並沒能飛起來,而是摔了下來。不過卡爾和艾麗就此結識。隨後的時間,鏡頭為我們展現了他們倆長大、結婚、在一起生活的蒙太奇片段,艾麗做了動物園管理員,卡爾則弄了個車專門賣氦氣球。兩人一輩子都夢想著到蒙茲提到的南美洲「仙境瀑布」(Paradise Falls)去探險,但他們始終都疲於為生活而奔波。直到艾麗病逝,這個願望也沒能實現。
艾麗去世以後,卡爾變得孤僻起來,不願與人接觸。但更糟糕的是,他的屋子正好處在政府計劃開發的地皮上,這里即將建造一幢摩天大樓。不願搬離這里的卡爾成了一個「釘子戶」,政府派人來准備將他送到養老院,不過就在那些人來之前,卡爾作出決定,帶著屋子一起離開這里,前往南美,去實現妻子和他共同的夢想!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預告片里那經典的一幕,五顏六色的氣球拽著一整幢房子飛向了空中。飛屋在空中俯瞰大地的畫面十分漂亮(這也正是激發導演創作這部影片的初始靈感)。
不過老卡爾沒想到的是,他的飛屋上搭乘了一個「偷渡客」——8歲亞裔小男孩羅素(Russell) ,這個過度樂觀的小男孩喜歡快速的說個不停,他參加了野外探險者協會,為了成為高級會員,正需要集齊最後一枚徽章——幫助老人徽章。不幸的是他挑選的幫助目標是脾氣古怪的卡爾,卡爾討厭這個老跟著自己的小胖墩。
卡爾想了很多種把這個討厭的小孩從飛屋丟下去的方法。但在他付諸實施之前,飛屋飛進了一個風暴雲團,艾麗的很多遺物掉下去了,卡爾手忙腳亂的保護這些東西……卡爾醒來之後,「偷渡客」羅素告訴卡爾,他的GPS可以幫助他們飛到「仙境瀑布」,不過卡爾還是割掉幾個氣球,准備降落並把羅素送上回家的汽車。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濃霧中已經接近地面的飛屋撞上巨石,房子雖然躲過一劫,但卡爾和羅素都被拋了下去。眼看飛屋就要飄走,卡爾用水管套住了它,接著飛屋拖著他一直到了懸崖才停住,卡爾這才發現,「仙境瀑布」就在眼前(如右圖)。從這里開始兩個人開始拉著飛屋步行前進(他們隨後來到了叢林裡面)。那天晚上,羅素跟卡爾談到了自己的家境……
在叢林里,卡爾和羅素遇到了新的朋友——一隻長著長長紅色的喙的色彩斑斕的大鳥(就是探險家蒙茲發現的新物種),這只鳥真的很大,還喜歡吃巧克力,羅素給它起名叫凱文(Kevin) ,鳥很喜歡羅素,但不太喜歡卡爾;接著兩人又遇到了第二個朋友——會說話的狗「達達」,說這只狗會說話並不確切,實際上是狗脖子上戴的項圈能把狗的想法通過人類語言表達出來,之後他們來到一個峽谷,那裡有好幾只狗出場,兩只
仙境瀑布
鬥牛犬,一隻杜賓犬(後面陸續還有其他很多狗出場,這些狗都和蒙茲有關)。
隨後,爺倆被帶到一個飛艇里,他們發現這個飛艇的主人居然就是探險家查爾斯·蒙茲,他的目的是抓住大鳥,證明自己。
得知蒙茲為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後,爺倆搶先逃跑。在把大鳥放回家時,蒙茲趕到並帶走了大鳥……然後,爺倆就和蒙茲展開了搏鬥,要救出大鳥。但蒙茲從飛艇中放出飛機,干擾飛屋前行……
搏鬥過後,蒙茲和飛屋都墜下雲層。而爺倆和大狗在和大鳥道別後,駕駛著蒙茲的飛艇回到了城市,羅素也獲得了由卡爾獎勵的徽章,三「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過著幸福快樂而愜意的生活(就像羅素在跟卡爾談家境時描述的那樣)。而他們的飛屋最終隨氣球獨自飄落在「平頂山脈」的仙境瀑布邊上(而蒙茲下落不明),實現了艾麗和卡爾一生的夢想。
背景音樂、插曲:
01 - Up With Titles
02 - We're In the Club Now
03 - Married Life
04 - Carl Goes Up
05 - 52 Chachki Pickup
06 - Paradise Found
07 - Walkin' the House
08 - Three Dog Dash
09 - Kevin Beak'n
10 - Canine Conundrum
11 - The Nickel Tour
12 - The Explorer Motel
13 - Escape from Muntz Mountain
14 - Giving Muntz the Bird
15 - Stuff We Did
16 - Memories Can Weigh You Down
17 - The Small Mailman Returns
18 - He's Got the Bird
19 - Seizing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20 - It's Just a House
21 - The Ellie Badge
22 - Up With End Credits
23 -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24 - Carl's Maiden Voyage
25 - Muntz's Dark Reverie
26 - Meet Kevin In the Jungle
幕後花絮
1、老卡爾的形象糅合了斯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沃爾特·馬修(Walter Matthau)兩個演員和普通老爺爺的形象。
2、《飛屋環游記》的製作前後歷時5年。
3、導演道格特創作《飛屋環游記》的時候參考了宮崎駿(Hayao Miyazaki)動畫、青蛙卡米特布偶秀、迪士尼早期動畫片《小飛象》(Dumbo)和《小飛俠》(Peter Pan)以及《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事實上他們費了很大勁才讓影片不那麼像《綠野仙蹤》。
4、影片中小羅跟卡爾談家境的那段用到了《Mary Tyler Moore (1970) 》中的對白。
5、影片中的狗飛行員用了和《星球大戰(1977) 》中X-Wing Pilots 同樣的廣播,但是把「紅色中隊」換成了「灰色中隊」,表現狗是色盲。
6、開始,當老卡爾醒來時,他床邊有幾個葯瓶,其中一個寫著「Luxo」,就是皮克斯片頭那個跳跳燈的名字。
7、仙境瀑布及其周邊地形的原形是在委內瑞拉的安赫爾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一帶。
8、電影結尾時的Fenton's Ice Creamery 在現實中是存在的,兩個工廠都在加州,也都靠近皮克
《飛屋環游記》劇照
data-layout="right"data-layout="right"斯的總部Emeryville。而迪士尼、皮克斯對此沒有要求回報!
9、如果卡爾的家有1600平方英尺(148.64平米),而每平方英尺有60~100磅(293~488千克/平米),那麼這間屋子重120,000磅(54431千克)。而如果每個氦氣球能拉動0.009磅(4克)物體,再加上其他因素,那麼這個屋子就需要12,658,392個氣球來拉離地面(屋子升起時只有20,622個氣球)。
10、《頑皮跳跳燈》中的小球和《玩具總動員》中的披薩星球卡車分別在看屋子升起來的小女孩家中和屋子剛升起後的鏡頭中;而「A113」也作為法庭的代號出現,它是CalArts(加州藝術學院)中皮克斯導演曾經的工作室號碼。以上三者幾乎都在皮克斯的每部影片中出現過。
11、除了Dug,影片中其他的狗都是以希臘字母來命名的[如阿爾法(α),貝塔(β),伽馬(γ)等]。
12、卡爾鬧鍾上的數字是 "Chicago"字體——為Mac機設計的第一種字體。
13、邁克·吉亞奇諾第一次為布拉德·伯德以外的影片製作配樂。
14、Dug的姿勢與米老鼠的寵物狗布魯托有相同之處,Dug的毛色也是借鑒布魯托的。
15、按照皮克斯的傳統,這一次約翰·雷森博格給一個和卡爾吵架的工人配了音 (這個傳統就是他在每一部皮克斯影片中都會給一個角色配音:《玩具總動員1~3》中是小豬存錢罐;《蟲蟲危機》中是跳蚤團長;《怪物公司》中是大雪人;《海底總動員》中是一群會模仿物體形狀的金槍魚;《超人總動員》中是最後出現的地下礦工;《汽車總動員》中是卡車麥克;《美食總動員》中是一個比較胖的服務員;《機器人總動員》中是約翰)。
16、本片是戛納電影節首部動畫開幕電影;還是2003年的《海底總動員》後第一部顯示比例不是2.40 : 1的電影;又是皮克斯《超人總動員》後的第二部被評為PG級的電影。
17、本片是皮克斯繼《超人總動員》之後又一部沒有歌曲的動畫長片。
18、在卡爾的汽車爆胎而要動用儲蓄罐里的錢時,那個壞輪胎是汽車總動員里,麥昆最後換上的白色輪胎。
你還想要啥???有需要請追問,沒需要請採納,謝謝~
❿ 看完《懸崖之上》,我才發現《風聲》是一部很優秀的諜戰電影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懸崖之上》必定會被觀眾拿來與2009年上映的電影《風聲》作比較,而一個豆瓣7.6,一個豆瓣8.3,觀眾更喜歡哪一部電影也就一目瞭然了。
那麼,《懸崖之上》比《風聲》差在哪呢?
不少人看完《懸崖之上》都反應一個問題,日本人為什麼消失了?
哈爾濱明明是被日本佔領的城市,為什麼日本的元素卻那麼稀少甚至沒有呢?
與《懸崖之上》不同,在電影《風聲》里,隨處可見日本人自己日本元素。
就比如電影的第一個鏡頭,禮炮炸開,鏡頭自上而下移動,觀眾看到:印著日語的橫幅,牆上插著日本國旗,人們揮舞著汪偽政府的旗幟,慶典遊行隊伍里有一排身著日本傳統服飾的人……
這些鏡頭,無一不揭露了汪偽政府與日本人媾和,狼狽為奸!
最主要的是,黃曉明飾演的日本軍官武田主導審訊,這就非常直白地告訴觀眾:日本侵略者是我們的敵人。
而在《懸崖之上》這部電影里,在偽滿洲國統治下的哈爾濱,觀眾卻看不到日本元素,甚至看不到日本憲兵。
這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偽滿洲政府,還是汪偽政府,這兩個偽政府本質上都是日本人在華扶持代理人,它們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
那麼,偽滿洲政府統治下的東北是什麼樣子的呢?
從1931年至1945年,日本通過扶持偽滿洲政權佔領了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全部,以及內蒙古東部和河北北部。
在這個期間,日本在東北實行奴化教育,偽滿洲政權管轄下的中小學生大多以日語為主進行教學,官方文書採用日語和蒙語,日語使用面越來越廣,地位也越來越高。
日本的目的是: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
所以,《懸崖之上》里的哈爾濱,這座漂亮的大都市,那麼多櫥窗,居然沒有擺放一些顯眼的日本貨。
也沒有安排一些穿著和服的日本人招搖過市,或者安排日本藝妓表演,又或者讓咖啡館放一些日語歌曲……
這導致很多觀眾的直觀感受是:這座被日本侵略者佔領的城市,還挺和平與繁華的。
和平與繁華的從來都是假象!
日本侵佔的東北地區是抗日斗爭最嚴峻的地區,日本侵略者為了鎮壓反抗者,製造了眾多"萬骨坑"和"無人區",還有731部隊進行慘絕人寰的人體實驗。
很可惜,日本人在東北犯下的這些的罪惡,都沒有出現在《懸崖之上》的影像中。
而且,日本侵略者也彷彿消失了一般。
電影作品中的個人風格和腔調展示了導演的個性,也讓觀眾看到了導演的標記。
比如,提起周星馳的電影我們馬上想到了無厘頭,而張藝謀導演的作品,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他對影片畫面之美的把控是非常卓越的,尤其是對色彩的迷戀,張藝謀可謂非常執著。
張藝謀在電影《滿城盡在黃金甲》里大量地使用金黃色,代表了帝皇的尊貴與霸氣;在《影》這部電影中,運用的黑白灰三色,讓整部電影彷彿浸潤在水墨畫之中,典雅而又濃重。
而在《懸崖之上》這部電影里,張藝謀大量地使用了雪的白,觀眾可以直觀地看到:林海雪原之美、大雪覆蓋下的哈爾濱美得像展示在櫥窗里一樣……
毫無疑問,張藝謀的電影畫面做得真是卓絕,忽略掉故事的話,張藝謀的電影就沒有一部不好看的。
(如果考慮到畫面的美感,讓日本侵略者有多遠滾多遠,這似乎也能說得通。)
《風聲》就很實在,這部電影並沒有過多地去描繪城市之美,並且兩次移動鏡頭俯瞰或平視,展示了裘庄的全景,觀眾看到的是: 建立在懸崖邊上的裘庄,在夜幕的籠罩下,更顯陰森可怖。
形式之美只能是錦上添花,電影最重要的還是故事本身,而諜戰片的重點是:懸疑。
《懸崖之上》的主線是:4名地下黨為了保護一名知情者離開偽滿洲國,他們空降到距離哈爾濱幾百公里的密林,為了避免同時被抓導致任務失敗,4人分成兩兩一組分開行動。
支線是:由於叛徒泄密,偽滿洲警察明面上是在搜捕4名地下黨的同時,暗地裡卻要查內鬼。
首先,電影交代了4位地下黨為了這次任務在蘇聯接受了七個月的訓練。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經過了七個月的特工訓練,在火車上,楚良(朱亞文)居然還頻頻看向小蘭(劉浩存),都選擇分開行動,他不知道這樣做會把對方暴露?
更 搞笑 的是,小蘭都暴露了,也沒有人鎖定小蘭,居然讓這個青銅耍到了最後。
還有一處,叛徒都跑到廁所改掉張憲臣(張譯)留下的暗號,居然也沒人鎖定張憲臣?
好吧,叛徒不知道誰做的記號,也可能偽滿警察想一網打盡,並藉此揪出內鬼吧。
再者,張憲臣在逃跑過程中發現疑是自己孩子的小乞丐,他便以身犯險下車詢問,難道他不知道,在不當的時機相認,是會將危險帶給他小孩的嗎?好吧, 情感 戰勝理智。
好著急,論特工的職業修養喲!
青銅小蘭,我敢說她絕對是拿到了王者劇本。
小姑娘在車站逃跑時都開槍打死了個落單的偽滿警察,那麼大的響聲也招不來一個抓她的人,我也是驚呆了。
小蘭的王者劇本當然遠遠不止這些,她成功到達了哈爾濱,成功與張憲臣會合,成功和周乙(於和偉)接頭,成功完成任務。
但是吧,除了和周乙接頭有相關解釋,其他的情況,小蘭是怎麼辦到的?
編劇和導演也不愛說,電影看完了,觀眾也不知道。
說好的諜戰片,我以為觀眾最關注"怎麼送出情報"的,在《懸崖之上》這部電影里卻變得沒那麼重要。
再來看《風聲》,《風聲》的主線是:一次刺殺任務失敗後,一名地下黨被捕,在遭遇嚴刑逼供後,透露出司令部有地下黨潛伏,代號老鬼。
以武田(黃曉明)為首的特務為了揪出老鬼,找到老槍,摧毀中共地下組織,他故意設下陷阱,讓老鬼傳出錯誤的刺殺情報。
然後,武田把5個"嫌疑人"關在密閉的山莊,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系,而老鬼要做的是送出"撤退"的情報,保護組織不被團滅。
《風聲》設置懸疑的方式採用的是阿加莎的"暴風雪山莊"模式,相信喜歡看懸疑片的觀眾都不會陌生。
武田要從這五個人中找出誰是老鬼,經過三輪的試探,被老鬼用字跡誤導,把目標鎖定在張司令的侍衛官白小年(蘇有朋)身上,經過一番不可描述的用刑之後,白小年領盒飯。
此時,剩下四個人:李寧玉(李冰冰)、顧曉夢(周迅)、金生水(英達)、吳志國(張涵予)。
老鬼知道,可能沒有人能活著走出這個山莊,送情報得用非常手段。
故事節奏緊湊,觀眾被帶入緊張的氛圍中。
觀眾會跟著猜:究竟誰是老鬼?他要怎麼送情報?
武田一開始是懷疑李寧玉的,白小年死後,他立刻鎖定了李寧玉。
武田再一次使用不可描述的刑罰來摧毀李寧玉的意志,然後安排一場飯局,最終才把目標鎖定在顧曉夢和吳志國身上。
在這些反復試探的過程中,敵人聰明而又狠辣,但是,因為一開始就認定了五個人中只有代號為老鬼的一個地下黨,並沒有考慮到老鬼的上級領導老槍也在其中,這才讓地下黨們有可乘之機。
最後,編劇和導演也解釋了送情報的兩個途徑,一個是保住老槍(張涵予),讓老槍傳遞情報,另一個老鬼自我犧牲,用自己的屍體運送情報。
《風聲》在懸疑的設置上,做到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觀眾被劇情帶著走,跟隨著武田去揣測老鬼究竟是誰,參與感十足。
而《懸崖之上》的參與感就顯得比較弱了,尤其是當特務科科長高彬(倪大紅)在懷疑周乙是內鬼時,觀眾就已經知道周乙確實是地下黨了,這還怎麼玩?
最 搞笑 的是,結局時,高彬屬下問他還查不查內鬼,他說:"到時候讓他自己跳出來",一個特務頭子竟然那麼善良,要找足證據才抓捕內鬼?
好吧,反正我看周乙拿了小蘭的毒葯,可能編劇和導演要安排周乙再玩一票大的,最後才讓他服毒自盡吧。
懸疑片要蒙的就是觀眾,如何讓觀眾參與到解疑的痛並快樂中,這是懸疑片首要考慮的。
假如大多數觀眾過早猜對答案,這部懸疑片基本就失去了魅力。
《懸崖之上》還能拿到7.6的豆瓣分數,這實屬佔了畫面精良的便宜,當然了,畫面美也是一個不能否定掉的優點。
關於諜戰片,除了講清楚怎麼完成任務之外,有兩個問題也必須講透徹:
1.我們在和誰斗爭?
2.我們為什麼斗爭?
《風聲》在這兩問題上交了一份優秀的答卷,第一個問題很清晰明了,關於第二個問題,就藏在顧曉夢(老鬼)的遺言里。
當李寧玉看到秀在衣服上的摩爾斯碼遺言,當周迅用她輕柔的聲音說出這段台詞時,我相信打動了觀眾。
《風聲》里的敵人強大而又狡詐,殘忍又無情。
要打敗這樣可怖的敵人,需要鋼鐵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風聲》用顧曉夢的遺言來完成這個主題的升華。
老鬼、老槍,他們不是某一個人,他們是一種精神!
反觀《懸崖之上》,結局處,拿著王者劇本的小蘭傷感地說:"……我還沒和他(楚良)好好道告別,沒想到火車上遠遠看一眼,就是最後一面了。"
這段台詞把觀眾帶進了個人的小情小愛中,以至於不少觀眾看這一幕的感受是:確實有無限感慨,眼睛也有濕潤,但是,眼淚愣是沒能滾成珠子掉下來。
不過,老謀子把浩存妹妹拍得真美呀!我見猶憐,楚楚動人!
總之,如何不刻意煽情又能表達崇高,這也是《懸崖之上》要向《風聲》取經的地方。
不管怎樣,期待下一部諜戰片的懸疑與形式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