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與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及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
同時還可以在電影節期間,在享受大學中的特價住宿,並享受電影節手冊、國際藝術展(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5月11日 - 11月24日)門票的購買折扣以及免費導游服務。無論如何,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義大利的麗都島上的作品激戰正酣、明星川流不息。
國家館裡面有很多免費的小禮品可以拿!比如,匈牙利館的水杯、各個國家美麗的明信片好看的報紙。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2. 第75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75屆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
《悲情三角》
評委會大獎(並列)
《親密》《正午之星》
最佳導演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75周年特別獎
達內兄弟《托里和洛奇塔》
評審團獎(並列)
《八座山》《驢叫》
最佳男演員
宋康昊《掮客》
最佳女演員
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聖蛛》
最佳編劇
塔里克·薩利赫《天堂來的男孩》
《悲情三角》獲最佳影片
《悲情三角》是由魯本·奧斯特倫德執導,哈里斯·狄金森主演的電影,沿襲了導演一貫的幽默諷刺風格,整部影片從模特情侶丫丫和卡爾開始,他們在時尚行業摸爬滾打的時候,二人也在不斷試探兩人之前的邊界。
他們共同受邀來到一艘豪華遊艇度假,同船的遊客不乏像英國軍火商、俄羅斯政客等權貴。在經歷災難性暴風雨之後,卡爾和丫丫以極少倖存者流落到無人煙的島嶼上,幸虧有菲佣的幫助,才開展了荒島生存。
《悲情三角》中有三個主場景,時尚圈、遊艇和荒島。給觀眾最大視覺沖擊力的,是一場長達十五分鍾的暈船戲。狂風暴雨令船上原本妝容精緻、服飾考究的俊男靚女一個個都吐得花容失色。在這段戲中,導演用鏡頭詳盡展示他們的嘔吐物和排泄物,讓很多觀眾震驚,整部電影的嘲諷非常大膽直白,唏噓的力量顯而易見。
3. 第75屆戛納電影節閉幕,誰成為了你的意難平
在這次的電影節周,我覺得湯唯遺憾敗北,沒有獲得最佳女主角,是令我非常的意難平,湯唯的演技很在線,而且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女演員,但是他卻沒有獲得最佳女演員,希望他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
4.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5.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提名作品有哪些
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21部:
1、瑞恩·高斯林主演、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傳記片《登月第一人》;
2、泰·謝里丹、傑夫·高布倫主演,瑞克·艾弗森導演的《群山》;
3、傑昆·菲尼克斯、約翰·C·賴利、傑克·吉倫哈爾、里茲·阿邁德主演,雅克·歐迪亞導演的《希斯特斯兄弟》;
4、科恩兄弟導演的《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5、娜塔莉·波特曼、拉菲·卡西迪、裘德·洛、斯塔西·馬汀主演,布拉迪·科貝特導演的音樂劇情片《光之聲》;
6、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朱麗葉·比諾什、吉約姆·卡內主演的《非虛構》
7、阿方索·卡隆導演的《羅馬》;
8、保羅·格林格拉斯執導的《7月22日》;
9、盧卡·圭達尼諾執導,達科塔·約翰遜、蒂爾達·斯文頓、科洛·莫瑞茲、米婭·高斯主演的新版《陰風陣陣》;
10、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導演,湯姆·希林、塞巴斯蒂安·科赫出演的《無主之作》;
11、歐格斯·蘭斯莫斯執導,奧利維亞·科爾曼、艾瑪·斯通、蕾切爾·薇茲、喬·阿爾文等出演的歷史傳記片《寵兒》;
12、山姆·克拉弗林、艾斯琳·弗蘭喬茜主演詹妮弗·肯特導演的《夜鶯》;
13、邁克·李導演,瑪克辛·皮克、羅伊·金奈爾主演的《彼鐵盧》;
14、馬里奧·馬爾托內執導的《卡普里革命》;
15、拉斯洛·奈邁施導演的《日暮》;
16、威廉·達福、奧斯卡·伊薩克、魯伯特·弗蘭德、麥斯·米科爾森、馬修·阿馬立克主演傳記新片《永恆之門》;
17、冢本晉也導演,池松壯亮、蒼井優主演的《斬》;
18、羅伯托·米勒維尼導演的《戰火蔓延,爾等何為》;
19、大衛·奧霍芬導演的《近敵》;
20、卡洛斯·雷加達斯導演的《生命起源》;
21、貢薩洛·托巴爾導演的《被告》;
入圍非競賽展映單元:奧遜·威爾斯導演的《風的另一邊》,布拉德利·庫珀導演的《一個明星的誕生》,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導演的《ElPepe,UnaVidaSuprema》,蔡明亮導演的《你的臉》,弗雷德里克·懷斯曼導演的《Monrovia,Indiana》,張藝謀導演的《影》。
入圍地平線單元:導演萬瑪才旦執導、王家衛監制的《撞死了一隻羊》。
6. 電影羅馬簡介
電影羅馬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傭克里奧(雅利扎·阿巴里西奧 飾)為索菲亞(瑪琳娜·德塔維拉 飾)一家工作,但由於突如其來的意外懷孕,讓克里奧不得不與索菲亞一家離別的故事。
《羅馬》這部電影在謳歌女性的同時也有對男性的貶抑。在電影里,男性可以說是一切美好的反面,虛偽、冷漠、暴力、醜陋,而女性則是慈愛、溫和、美麗與善良。
女性在養育小孩、照顧家庭的同時構築了親情之愛,而男性只有在消耗性的空虛反抗中被世間的洪流沖走並淹沒。
影片《羅馬》從2018年8月30日在義大利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以來,就備受關注,先後獲得了2018年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第7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等諸多獎項,成為2018年度黑馬電影。
7. 第75屆戛納電影節提名作品有哪些
第75屆戛納電影節提名作品有:
1、開幕影片
《喪屍不要停Z》導演:阿扎納維西於斯
2、主競賽單元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托里和洛奇塔》
瓦萊麗亞·布魯尼·泰德斯基《杏仁》
大衛·柯南伯格《未來罪行》
克萊爾·德尼《正午之星》
阿諾·戴普勒尚《兄妹》
盧卡斯·德霍特《親密》
詹姆斯·格雷《世界末日》
是枝裕和《掮客》
馬里奧·馬爾托內《Nostalgia》
克里斯蒂安·蒙吉《R.M.N》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魯本·奧斯特倫德《無限悲情》
凱莉·雷查德《好戲登場》
賽義德·魯斯塔伊《萊拉的兄弟》
塔里克·薩利赫《天堂來的男孩》
阿里·阿巴西《聖蛛》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安東尼娜》
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HI-HAN》
短片競賽單元
畢贛《破碎太陽之心》
陳劍瑩《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3、電影基石單元
李家和《地兒》
李映彤《風箏》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獎項歷程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發布主視覺海報,海報靈感來源自於秘魯藝術家塞西莉亞·帕雷德斯的攝影作品《Blue Flight》。
5月18日至27日,導演雙周單元將在法國戛納舉行。
2022年4月11日,據Variety獨家報道,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仍未公布評審團主席。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釋出,海報致敬了金·凱瑞主演電影《楚門的世界》。「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本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7-28日舉行。
2022年4月26日,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正式宣布由法國演員、導演文森特·林頓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8. 2022第75屆戛納電影節片單新鮮出爐
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戛納片單來啦~~~~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22年5月17日到5月28日舉行,共有21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快來看看有哪些是你要追的吧~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獎項
金棕櫚大獎——《悲情三角》
關鍵詞:瑞典 劇情/喜劇
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
主演:伍迪·哈里森 哈里斯·迪金森 查爾比·迪恩·科里克
故事發生的的背景是在一艘遊艇上。,Carl 和 Yaya 作為一對極具影響力的模特夫婦,和其他的度假者們一起享受船員們的服務。然而,晚宴即將開始,船長卻拒絕離開船艙,暴風雨也即將來臨……
評委會大獎——
《親密》 《正午之星》
《親密》
關鍵詞:比利時/劇情
導演:盧卡斯·德霍特
主演:伊登·丹布林 古斯塔夫·德·瓦埃勒 艾米莉·德奎恩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13歲的男孩。兩人關系親密,卻引來同學們的猜忌。諸多因素導致兩人逐漸疏遠彼此……
《正午之星》
關鍵詞:法國/劇情/愛情/驚悚
導演:克萊爾·德尼
主演:瑪格麗特·庫里 喬·阿爾文 約翰·C·賴利
本片改編自丹尼斯·約翰遜的同名小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神秘的英國商人和一位剛強的美國記者。在1984年尼加拉瓜革命期間,兩人意外被捲入紛爭,該如何逃離這個國家……
最佳導演獎——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關鍵詞:劇情/犯罪/懸疑
導演:朴贊郁
主演:湯唯 朴海日 李貞賢
山區發生了一起謀殺案。前來調查的海俊(朴海日 飾)遇到了死者的妻子徐來(湯唯 飾)。然而,徐來對丈夫的死並沒有表現出激動和悲傷。警方認為她就是嫌疑人……
最佳男演員——宋康昊《掮客》
關鍵詞:韓國/劇情
導演:是枝裕和
主演:宋康昊 姜棟元 裴斗娜
故事圍繞一個男嬰開展。尚賢(宋康昊 飾)和好兄弟東洙(姜棟元 飾)偷偷帶走了「嬰兒暫存箱」里的男嬰。年輕的母親素英(李知恩 飾)找上門並達成協議——為孩子尋找更好的父母。然而,刑警秀珍(裴斗娜 飾)和後輩李刑警(李珠英 飾)原來一直跟蹤著他們……
最佳女演員——
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聖蛛》
關鍵詞:丹麥/德國/瑞典/法國/劇情/犯罪/驚悚
導演:阿里·阿巴西
主演: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調查連環兇手 「蜘蛛殺手」的女記者。然而,隨著調查深入,竟發現整個 社會 開始奉「蜘蛛殺手」為英雄……
最佳編劇獎——《天堂來的男孩》
關鍵詞:瑞典/芬蘭/摩洛哥/法國/劇情/驚悚
導演/編劇:塔里克·薩利赫
主演:托菲克·巴霍姆 法瑞斯·法瑞斯 麥赫迪·德比
故事的主人公Adam意外考上開羅享有盛譽的Al-Azhar大學,然而,開學第一天,擔任學校負責人的大伊瑪目突然去世,Adam竟也被捲入無情的權力斗爭之中……
評審團獎——
《八座山》 《驢叫》
《八座山》
關鍵詞:義大利/比利時/法國/劇情
導演:菲力斯·范·古寧根 夏洛特·馮黛梅爾許
主演:亞歷桑德羅·博爾吉 盧卡·馬里內利 菲利波·蒂米
故事的主線以描述兩個男孩子的成長故事為主,一個是城裡的孩子,一個是山中小村的最後一個孩子。隨著時光的流逝,兩人成長,命運交織……
《驢叫》
關鍵詞:波蘭/劇情
導演: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
主演:桑德拉·德拉茲馬爾斯卡 伊莎貝爾·於佩爾 洛倫佐·祖佐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頭灰驢——EO,從動物的視角來看待人生諸事,各種經歷,世界神秘但美好……
戛納主競賽75周年大獎
——《托里和洛奇塔》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主演:巴勃羅·希爾斯 姆本杜·喬利 克萊爾·博德森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年輕人,他們離開非洲流亡到比利時,然而新的環境和想像中很不一樣,該如何對抗這殘酷的生存條件……
金攝影機獎——《野獸》
關鍵詞:美國/劇情/驚悚/冒險
導演:巴塔薩·科馬庫
主演:伊德里斯·艾爾巴 沙爾托·科普雷 利亞·傑弗里斯
故事的主人公是剛剛經歷喪妻之痛的奈特博士(伊德里斯·艾爾巴 飾)和他的兩個女兒,幾人決定去到南非好友所管理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 旅遊 。然而,旅行變成了逃生之旅……
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
——《七五計劃》
關鍵詞:日本
導演:早川千繪
主演:倍賞千惠子 磯村勇斗 河合優實
未來,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政府出台了「75計劃」,為老年人提供一種能幫助他們自我了結的後勤和財務跟進服務……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大獎——《壞孩子們》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麗絲·阿科卡 羅曼·格雷特
主演:約翰·海爾登貝格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青少年,他們被選中在夏季拍攝一部故事片。影片講述了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以及在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評審團獎——《樂土》
關鍵詞:巴基斯坦/同性
導演:塞姆·薩迪克
主演:Alina Khan、 Apoorva Charan
父權家庭里,最小的兒子卻愛上了一個跨性別女明星。不被接受的愛情應該何去何從……
最佳導演獎——
亞歷山德魯·貝爾克《節拍器》
關鍵詞:羅馬尼亞/劇情
導演:亞歷山德魯·貝爾克
主演:弗拉德·伊凡諾夫 Andreea Bibiri
故事要從一場聚會說起,17歲的Ana和好友決定給Metronom(秘密播放的音樂節目)寄出一封信,然而這一舉動卻引來了警察……
最佳劇本獎——《地中海熱》
關鍵詞:德國/劇情
導演:馬哈·哈吉
主演:Shaden Kanboura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40歲的巴勒斯坦人,他和妻子以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海法,他的心中充滿著抑鬱的情緒和對文學創作的渴望。新鄰居的搬來,讓他的生活逐漸發生了變化……
最佳表演獎——
薇姬·克里普斯《胸衣》
亞當·貝薩《哈卡》
《胸衣》
關鍵詞:奧地利/劇情/傳記/ 歷史
導演:瑪麗·克魯澤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 科林·摩根 費尼肯·歐菲爾德
故事的主人公是40歲的奧地利公主——Élisabeth(茜茜公主),雖位高權重,她卻並沒有表達自我的權利。嚴格地節食,健身、美發等規則令她窒息,她渴望改變……
《哈卡》
關鍵詞:法國/劇情
導演:洛菲·內森
主演:亞當·貝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靠走私販賣天然氣勉強維生的年輕人,父親去世後,他還有兩個妹妹要照顧……
評審團心儀獎——《摩托少女》
關鍵詞:法國
導演:洛拉·基沃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對摩托車充滿熱情的年輕女孩,她想要融入這個以男性為主導的世界,然而,一場事故發生了……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主競賽單元——《萊拉的兄弟》
關鍵詞:伊朗/劇情
導演:賽義德·魯斯塔伊
主演:塔拉內·阿里多斯蒂 納維德·穆罕默德扎德 佩曼·莫阿迪
故事的主線圍繞一個負債累累,瀕臨崩潰的家庭。Laila計劃收購一家商店以便與兄弟們一起創業,然而資金問題並未解決的同時,父親竟向社區許諾了一大筆錢以便成為新任教父……
一種關注單元——《藍色長袍》
關鍵詞:摩洛哥/劇情/同性
導演:瑪麗亞姆·圖扎尼
主演:盧巴納·阿茲巴爾 薩萊·巴克里
一對夫婦經營著一家長袍服裝店,然而,妻子意外發現丈夫其實是一個同性戀,她應該如何做出抉擇……
平行單元——《達爾瓦》
關鍵詞:比利時
導演:艾曼紐·妮可
主演:塞爾達·薩姆森 亞力克西斯·曼蒂 瑪麗·德納爾諾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只有12歲的女孩,然而,她的穿著打扮以及生活都像個女人。後來,她遇到了 社會 工作者Jayden和脾氣暴躁的青少年Samia,新的生活好像開始了……
短片競賽
短片金棕櫚——
《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關鍵詞:中國大陸/短片
導演:陳劍瑩
主演:姚安娜
故事的背景環境是一個有著被海水倒灌的風險的江邊小鎮,當危險來臨,人們紛紛逃離。小鎮上生活過的痕跡一邊清晰,一邊模糊……
短片特別提及——
《母親憂郁的催眠曲》
關鍵詞:中國香港/短片
導演:阿比那什·維克拉姆·沙阿
母親的形象是怎樣的,如何才能更好地演繹出一位母親的形象? 強烈推薦這部非常有意義的片子……
榮譽金棕櫚
終身成就獎——福里斯特·惠特克
1961年7月15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美國影視演員、導演、製作人。
代表作品
《爵士樂手》《戰栗空間》《末代獨裁》《白宮管家》《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黑豹》
主要成就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第6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終身成就獎
9. 想要地牢回憶Lanochede12aos(2018)由安東尼奧·德·拉·托雷主演的免費百度雲視頻鏈接地址
《地牢回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Jb_KM-p0NJOxUczWGBT5w
影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2018)地平線單元獎。烏拉圭今年的「沖奧片」。改編自烏拉圭軍事獨裁統治時期的真實故事。
1973年。烏拉圭由軍事獨裁政權統治。一個秋天的夜晚,三名圖帕馬羅囚犯在一次秘密軍事行動中從他們的牢房中被帶走。命令是准確的:「因為我們不能殺死他們,讓我們瘋狂。」這三個人將被單獨監禁十二年。其中有何塞·穆希卡--後來成為烏拉圭總統。
10. 電影《氣球由藏族》導演誰指導
藏族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導演。
《氣球》以上世紀90年代的藏區為背景,講述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該片未上映時,便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提名,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之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及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影片獎)。電影上映後,它拿下了豆瓣7.9的高分,引發觀眾的思考和熱議。
近年來,隨著藏語電影相繼上映,「藏地新浪潮」在文藝片的環境中異軍突起,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族導演,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看到。
有影評人曾評價,《氣球》是萬瑪才旦迄今拍攝的最好看的影片。相較於大量文藝作品的晦澀難懂,《氣球》通俗流暢的敘事,即便是非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會難以理解故事內容。
萬瑪才旦
作為一位風格獨樹一幟的導演,萬瑪才旦在文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藏族身份,為他的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他始終關心著傳統信仰和現實之間的矛盾,關乎著人性之美。萬瑪才旦作品通常故事簡單,卻立意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永遠把人擺在第一位。
個人經歷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中國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1991年,萬瑪才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撰寫小說《誘惑》,獲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1999年,撰寫小說《崗》,獲得第5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2002年,編導個人第一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第4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2004年,編導35mm彩色短片《草原》,該片獲得第3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2005年,自編自導劇情片《靜靜的嘛呢石》。2008年,拍攝紀錄片《巴顏喀拉的雪》。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裡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