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找一部廣西拍的感人電影
看過了,這是接力天高公司和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我2007年看了首映。叫做《希望》。
㈡ 求一電影 在廣西上映過 七個男人共買一個女人做妻子 女主角是廣西人
不是白雪公主啊?
㈢ 《大山的女兒》你看了有哪些感觸
《大山的女兒》劇中一幅又一幅的感人畫面,一個又一個親切而朴實的面容,讓我深有感觸。
伴隨著熒屏上「時代楷模」黃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歷程的藝術再現,我感受著這位「大山的女兒」精神不斷升華的軌跡,也為熒屏成功塑造了黃文秀這一藝術典型、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點贊。
劇情五:黃文秀聯系有關技術單位並在支書農戰山鼎力支持下,保住了班華元的蜜桔樹林。這年桔樹結出了累累果實,黃文秀想方設法,利用多種渠道把豐收的桔子賣出去,使種桔的全體農戶豐產又豐收。
黃文秀以她的人格魅力,逐漸征服了與她交往的所有人:在爺爺奶奶輩的眼裡,黃文秀就是自家孫女;在大爺大娘的眼裡,黃文秀就是鄰家賢侄女;在同輩的哥哥姐姐的眼裡,黃文秀就是本村小妹妹;在孩子的眼裡,黃文秀就是親戚家的好姑姑;在本村幹部眼中,黃文秀就是非常對勁兒的好同事;在上級領導眼中,黃文秀又是一個有獨立見解,有工作能力的基層好乾部。
㈣ 電影《柳浪聞鶯》:江南之美淋漓盡致,刻畫動人女性情誼,你怎麼看
電影《柳浪聞鶯》:江南之美淋漓盡致,刻畫動人女性情誼,沒得淋漓盡致。讓人記憶猶新。
影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說《愛情西湖》,故事以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江南越劇團兩個姑娘與一個畫家間的情感糾葛。極具天賦的女小生垂髫(汪颺 飾),與花旦銀心(闞昕 飾)自幼相識,一起在戲班子長大,兩人性格迥然不同,但情同姐妹。垂髫至情至性,為舞台而活;銀心看似單純天真,實則是個知進退、會鑽營的女孩。她倆本是彼此眼中最重要的那個人,可世事無常、種種分歧紛沓而至,特別是杭州畫家工欲善(鄭雲龍 飾)的出現,讓相依為命的兩個女孩變得相愛相殺。時代變遷,越劇由盛轉衰,垂髫與銀心的命運與越劇一同沉浮。曲終人散之時,放眼世間,她最放不下的那個人,還是她。
《柳浪聞鶯》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vX30kJMGSG_AgHwMxmAJ7Q
提取碼:1234
㈤ 老電影《劉三姐》中的主演們後來怎樣了
飾演劉二哥的梁音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他塑造過很多電影角色,比如他在《冰山上的來客》中飾演的楊排長,還獲得了百花獎優秀演員獎。在拍攝完這部影片後,梁音並沒有受到影響,接著拍攝了很多電影,比如1961年的《萬木春》、1965年的《三進山城》、1975年的《金光大道》、1978年的《嚴峻的歷程》等。隨後在2005年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活動中,梁音榮獲“國家突出貢獻電影藝術節”稱號。88歲的梁音在2015年1月26日在北京去世。
無論怎麼樣,這些老藝術家們都給我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影片,都是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
㈥ 背女孩過河然後叫了聲哥哥,兩人都摔了的老電影叫什麼
《小花》。
《小花》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劇情片,由張錚執導,唐國強、陳沖、劉曉慶主演,於1979年上映。
該片取材自前涉的小說《桐柏英雄》,講述了1930年桐柏山區一戶窮苦人家被迫賣掉了親生女兒小花,之後又收養女嬰,他們給這個女嬰取名也叫小花,十幾年後,在解放戰爭的硝煙中,失散的親人們終於重逢,共同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英雄之歌。
評價:
它不僅敢於寫情,而且善於寫情。創作者通過精心選擇典型細節,通過具有視覺形象的典型動作,調動電影藝術的多種手段,來描繪人物內心的思想情感。
該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是電影手法運用上的探索。其一,是把色彩作為電影語言一個強有力的表現手段,例如運用色彩的不同來轉換時間和空間,凡倒敘、回憶等畫面用黑白,這不僅使影片結構嚴謹、眉目清晰,而且使過去與現實發生交流,推動了劇情的發展,產生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其二,是巧妙運用情緒蒙太奇手法,用視覺形象來表現人物的思維、聯想、回憶等,進一步發揮了電影藝術不受時空限制,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優越性,對表達主題、刻畫人物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㈦ 天上的戀人的影片評價
這部愛情電影將給觀眾帶來一種純真愛情感受,將對人們現代的愛情生活產生極大的沖擊。
《天上的戀人》中國第一位在日本獲得電影碩士學位的青年導演蔣欽民執導,該片在日本大受歡迎,被日本觀眾譽為「最美麗的愛情故事」。此片不同於中國以往幾部打入國際市場的農村片,沒有籠罩著一種愚昧的氛圍,而是充溢著濃艷的浪漫與美麗,片中主人公雖然大多是殘疾人,但卻表達一種美好向上的精神,這使該片既有一種清新不流俗的外貌,又具備了更深切的人文思想。這部電影可以歸入詩意電影一類。農村題材,廣西山區的天成景色,竹樓石徑暮歸的老牛,「代仔求親」唱山歌的古老風習,劉三姐傳下來的「樹纏藤」民謠,這些都美麗得很實在。人物的時髦著裝則不屬於山裡人,陶虹一轉身就一套絕色的裙子,董潔素凈得像個小仙子,這些則美麗得很虛幻。故事是這樣的:山裡人瞎子爹和聾兒劉燁留宿了尋親的啞巴董潔,不識字的劉燁深愛著鄰家鳳凰陶虹,求獸醫站的張站長代筆寫求愛信,比《周漁的火車》里那個獸醫還花的張站長狸貓換太子,以自己的名義寫了情書,山裡妹子陶虹自然經不起「文化人」的勾搭,二人背著劉燁就成了好事。
後來不知情的劉燁父子擺開陣勢唱歌求親,結果自然是未果。張站長回城,拋棄了懷孕的陶虹,陶虹乘氣球而去,一直暗懷情愫的董潔與劉燁牽了手。整個故事洋溢著一種簡約的美麗。人們常說「盲婚啞嫁」誤會多,這片子正是借用各種人的生理死角,盪出了故事的層層波瀾。這固然有些戲劇化,好在人物的內心活動是真實無欺的。
全片沒有一個壞人,張站長也不過是個軟弱自私的人。也沒有以道德的名義評判什麼,只是一味地展示,展示田園牧歌,展示淳樸心靈,展示山裡人的某種生存狀態。當然,勞苦困窘那個側面全然從略,留下的只是一片淺淺的美麗。
《那山那人那狗》則在美麗的山水之間從容勾畫了一個平凡的郵遞員,他的美麗心靈還有掙扎與痛。講故事全然不動聲色,只是走過了一村又一庄,父親與兒子隔閡層層消融,而父親平凡敬業的形象一步步走向觀眾。這樣的片子沒有刺激性的視覺效果,當然遠不如商業片叫座,我甚至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上映的,只是它拿了金雞獎後偶然在電影頻道看見。這當然不是什麼廟堂之作,也絕非農村面貌的典型展現,這就是城裡人的溢美想像加上鄉村的真實表面,合成一首輕歌曼舞中略帶愁苦的散文詩。它不同於同樣可以歸入詩意電影的《那時花開》、《那山那人那狗》。《那時花開》表述青春的感傷,有恍惚迷離的情緒而無完整故事,感同身受的則情難自已,更多的人是老虎吃天。據說,《天上的戀人》在東京被譽為「最美麗的愛情故事」,2000觀眾為之把巴掌都拍腫了,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單獨約見董潔,影片最終得了最佳藝術貢獻獎。這個獎項的具體含義我搞不清楚,但顯然從規格上來說低於「最佳影片」,我就想,假如它在美麗而外還能有些捶打人心窩子的東西,也許就真的最佳了。《那山那人那狗》在美得不遑多讓的同時,直達了人們心靈深處的隱痛,其「蠱惑」人心的力量自然更加醇厚而綿長———那應該是詩意電影的更高境界。
這部片子反映了兩位聾、啞青年男女用獨特生活語匯演繹的愛情故事。董潔依然是那副平靜的表情,她的一招一式都是那麼矜持而有分寸,沒有絲毫的誇張與張揚,而陶虹卻簇滿一臉的笑容。她二人的性格反差,正好與這部即電影里人物的性格反差相吻合。製片方稱:「她倆搭配很適合。尤其董潔,不說話的時候更有味道。」本片在第十五屆東京電影節上大放異彩,被日本觀眾譽為「最美麗的愛情故事」。 作為惟一一部入圍的華語電影,《天上的戀人》有幸成為東京電影節上第一部與觀眾見面的影片,2000個座位的觀賞券在電影節開幕10天前便全部售磬。放映當天連平常很少有人光顧的二層都座無虛席。主演劉燁、董潔在這次盛典上成為萬眾矚目的偶像,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影片放映結束後,全場掌聲雷動,2000名觀眾無人離去,都參加了舞台見面會,觀眾的提問十分踴躍,限制在30分鍾的見面時間一拖再拖,這在電影節上也是很少見到的。該片的日本製片人佐佐木亞西子在廣西天峨縣看樣片後說:「在以往的愛情電影中還沒有過這樣的環境,一個啞巴、一個聾子、一個瞎子和其他正常人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而且他們當中發生了一段純真浪漫的愛情故事,很難得。這部片子在日本市場會受到歡迎。」
第十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大會對《天》片在演員、音樂及導演手法藝術上的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對青年攝影邵丹的個人才能給予了高度評價,評價影片就如一幅充滿詩意的中國畫畫卷。
藝術風格
《天上的戀人》,是根據東西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的作品《沒有語言的生活》改編而成。無論是在人物形象上、情節發展上、敘事風格上,原著和電影都有很大不同。經過從寫實到寫意,從現實到浪漫,從敘事到抒情的轉換,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是一部由兩位聾、啞青年男女用獨特生活語匯演繹的愛情故事影片。劇本的視角與表達手段極端獨特,在廣西如歌如訴的優美景色里,有聾人對愛情的熾熱傾訴,有啞女對情愛的歡呼高歌,構成了青春、健康、純美而朴實的愛情畫卷。故事的主角是殘疾人,他們在積極的生活,健康的愛,但它不是一部殘疾人題材的影片,這就是本片最大的特色。
電影畫面本身提供了一些更寬闊的背景,可以使人有更大的空間添加各種元素的音樂。在創作《湘雨瀟瀟》時,基本上還是出什麼樣的畫面就配出什麼音樂,而《天上的戀人》則將有些音樂游離於畫面之外,把聲音與畫面按照立體的狀態處理的。
因為他內涵比較大,他的文化含量也很大,這部影片把歷史、文化、地域全都折射出來了。
應該說為這個詩意的電影加了一層彩,音樂使影片的詩意更加明顯,使影片在思想上更有厚度,使觀眾看到影片後有更深刻的思索。給了觀眾更多的信息量。
主線有一條,就是那個女孩子的那條(音樂)主線,她非常的溫柔善良,雖然她的情緒從總體上說很平靜,但也有波瀾壯闊的。在表現她的善良、她內心美好時用了很多廣西民歌。
另外一個就是那個聾子,描寫他的音樂動態比較大,音樂中有些煩躁不安的東西,就是這些煩躁不安的東西構成了這個電影音樂中比較現代化的那些元素。這些現代元素的電影音樂正好與當地這種未經雕琢、淳樸的自然環境很吻合。
在音響效果的處理上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如果一部情節性很強的影片它的線條肯定是單一的,但由於這部電影線條並不單一,所以在音樂上我可能會處理的風格更多樣化,會與畫面的情緒反著走。比如在家寬(劉燁飾)理發這一段落,用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節奏,和理發的那個動作以及當時的情緒都不搭調的,但是組合在一起特別新鮮。
民樂的運用是很重要的,因為民族音樂的音色對於這部片子的勾畫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這個民族樂器的音色變成西洋樂器可能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所以這個音色起了絕對性的作用。至於(用)弦樂隊是因為這個電影是立體聲的電影,需要強烈的感情沖擊時光用幾個民族樂器是不夠的,還需要弦樂隊給予強烈的聽覺沖擊,所以把這兩個結合在一起。比如劉燁在懸崖上跳舞這段音樂,長笛和竹笛混合在一起就是要突出一種比較詭異的風格,這時音樂充滿了想像力。這兩種音色的組合會造成一種新的視聽感覺,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另外,在影片最後我還加入了童聲合唱,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表現畫面上沒體現出的那種感情強烈沖動。
在該影片中用了很多廣西民歌,比如說劉燁唱的那首歌以及那個女孩子搖著櫓去找她哥哥時,這些唱段都是當地的一些音調,這些都是典型的廣西音調。廣西的民族音樂風格是很重要的,別的地方不可能產生這樣的旋律,這是相當具有地域化的。
因為這個電影其實最後還是很傷感的,它是一個能令人靜下來沉思的故事。所以音樂盡量去符合。去營造電影的氣氛,使觀眾在離開電影院時能若有所思。
董潔這個演員選得非常合適,她的形象、氣質特別符合這個角色,非常的質朴。所以在音樂上主要突出她善良的品質,所以等到最後陶紅演的那個角色飛走以後,用了一些童聲表達這個女孩子的心情,在音樂創作上給予這個女孩子很大的同情。如果這個電影音樂中有抒情部分的話,那很大的成分都是給這個女孩子的。
她的令人同情在於她喜歡家寬,但是家寬又是喜歡另外一個人,她目睹了很多很多事情,她的心情非常復雜。我覺得我很能理解她的這種心情,所以一旦有這個機會我絕對不會放過去渲染她一下。比如有一段畫面是玉珍對著鏡子梳頭,然後家寬來送桂花,那一段是玉珍顧影自憐的一段音樂,充滿了對他充滿了同情,特別希望人家觀眾看到這能掉眼淚,說:「這個女孩多可憐」!這種藝術上的渲染是必要的。
結尾是很傷感的,感情其實是很強烈的它只是表現的比較含蓄,他們兩個人目睹她的氣球遠飛。關於氣球遠飛這種處理要是放在生活中它很可能就掉下去了對,可能就是自殺。電影只是將其做了一個唯美的處理,所以這個遠走高飛其實是很慘的,令人震驚的一種結尾,所以音樂到最後是很煽情的,情緒也比較悲。到最後上字幕時音樂也一直在延續,要把情緒做足了,這樣也能增強音樂的感染力。
電影所講述的故事雖然是比較個別的現象,但是它或多或少的折射了一些社會發展脈絡。另外它表現了當代農村年輕人的思想狀況,他們也不是說兩眼只看到黃土,像陶紅演的那個角色她不甘於在鄉村裡呆著,她願意跟外面的人好,恐怕有這方面的精神追求在裡面,這是無可指責的。那麼這部影片把這個社會發展的那種思想狀況以及社會狀況表現出來了,還是有一定意義的。那麼他們三個人在表達愛情時,也是非常含蓄、不可言狀的,這恰如其分的表現這個年齡層當地人的生活狀況。
不同於中國以往幾部打入國際市場的農村片,《天上的戀人》不再籠罩於一種愚昧的氛圍中,反倒處處洋溢著濃艷的浪漫與美麗,即便主人公大多是殘疾人,它依然在傳達著美好向上的精神。這不僅使本片有了一種清新不流俗的外貌,更使它具備了更深切的人文思想。(新浪評)
㈧ 我要找一部電影,大陸的,十分感人,不記得叫什麼了
《真情三人行》初中時我看過的,找的好累啊。。。
陽陽五歲那年,媽媽出國去澳大利亞留學,不料兩個月後遭遇
車禍身亡。陽陽的爸爸以寬厚的愛和朴實正直的做人原則,編織了
美好善良的謊言,來激勵兒子快快樂樂成長。在陽陽十歲生日之際,
他無意中發現了媽媽一直不回家的秘密,又忽然得知與自己相依為
命的爸爸身患絕症,嚴酷的現實使陽陽彷彿一夜之間就長大了,在
班主任於樂老師的幫助下,他以稚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擔,從此
走上了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以發生在廣西的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真情三人行》,用朴實
的視點和平和的心態,講述了一對父子和兒子的女教師三人之間的
故事,催人淚下,真情感人。影片不僅為兒童所寫,每個成年人都
可從中得到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啟示,是一部鼓勵兒童自強自立、
勤奮向上的影片。
在這部影片中,真正的主角不是飾演父親的高強,他曾因主演
電視劇《趙尚志》而榮獲電視「飛天獎」最佳男演員獎;也不是飾
演老師於樂的郭柯宇,她曾因主演《紅櫻桃》而獲上海國際電影節
影後;真正的主角是一個剛滿10歲的小男孩牛犇。他小小年紀,卻
已有不少演出經驗,和高強、郭柯宇演起對手戲來毫不怯場。他說
自己最怕演哭戲,偏偏這部電影中就有不少地方需要他哭。他對導
演說:「你好棒!已經成功地把我從笑星轉型為哭星了!」令導演
張口結舌。
導演: 江平 劉新 主演: 牛犇 高強 郭柯宇 謝雨欣 王亞楠 類型: 劇情 家庭 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片長: 90分鍾 出品日期: 2003年
㈨ 尋找劉三姐的電影什麼時候上映啊我好想看
《尋找劉三姐》是一部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並被列為建國60周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的重點文藝獻禮片。由蘇有朋、黃聖依、車永莉等明星聯袂主演,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導演朱楓擔任導演,中國奧斯卡第一人「奧斯卡最佳作曲」蘇聰擔任音樂製作,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廣西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發行的大型歌舞愛情片。
上映時間是4月30日
演員 Actor:
黃聖依 Shengyi Huang ....劉甜甜
蘇有朋 Alec Su ....韋文德
魏宗萬 Zongwan Wei ....老莫
車永莉 Yongli Che ....阿梅
愛新覺羅·啟星 Qixing Aixinjueluo ....阿娟
錢柳吟 Liuyin Qian ....阿燕
管宗祥 Zongxiang Guan ....韋文德爺爺
郭樂 Le Guo ....阿莉
陳鯨 Jing Chen ....阿娟爺爺
孫祖揚 Calvin Sun ....阿良
張笑 Xiao Zhang ....旅遊公司經理
格林 Lin Ge ....教授
劇情簡介
美籍華人韋文德(蘇有朋飾)為使自己的碩士畢業作品裡加入中國音樂元素,回到故鄉采風、搜集山歌素材,並尋找他心中嚮往已久的劉三姐。卻不料,他的行程已被父母全面設計了,變成一個回鄉相親的旅程。 導游小姐劉甜甜(黃聖依飾)奉命陪同韋文德采風、但因為對韋文德先入為主的誤解,加上韋文德對廣西風土人情的知之甚少,這一路旅行中鬧出不少笑話。 美籍華人、美國某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韋文德,從小生長在美國,因為他很想在自己的畢業作品裡加進中國音樂的元素,所以想回到自己在中國的家鄉,素有山歌故鄉之稱的廣西去采風、搜集音樂素材。 韋文德的父母是80年代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定居的華人,當年,他們的父母都是隨國民黨撤軍撤到台灣的廣西人,他們希望兒子回到廣西,能娶回一個會唱山歌,漂亮又有氣質的廣西女孩做媳婦。於是,他們為兒子回鄉之行還精心安排了一個相親的行程計劃。 韋文德在桂林機場剛一下飛機,就被前來接機的導游小姐劉甜甜的熱情與美麗所打動…… 劉甜甜帶著韋文德走遍了桂林、柳州、南寧,又遍尋了北海、欽州、河池宜州等地采風及「相親」的過程中,由對韋文德先入為主的誤解,到與韋文德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