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電影屋大維和馬一起

電影屋大維和馬一起

發布時間:2022-09-27 12:25:57

1. 小弟求一部電影,是凱撒制定屋大維為繼承人後讓一個角鬥士保護他,後來兩人不和分開,

《羅馬帝國》,05年法國電影,網路上面描述是這樣的:「Brutus帶領一群元老刺殺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者Julius Caesar。在斷氣前,Caesar讓Tyrannus發誓將誓死保衛他的繼任者,18歲的侄子Octavius(屋大維)。」角鬥士好像是用雙劍的。

2. 美劇《羅馬》的詳細介紹

《羅馬》(Rome)是美國HBO電視網出品、英國、義大利及美國合作拍攝的歷史題材電視劇,由邁克爾·艾普特、艾倫·寇爾特等執導,凱文·麥克基德、雷·史蒂文森、波利·沃克等主演,於2005年8月28日在美國首播,2007年3月25日完結,共播出2季。

第一季講述了公元前52年,羅馬共和國發生的故事。力求在政治、宗教、文化還有藝術各方面真實並直接地表現羅馬共和國由盛及衰的社會變遷和生活風貌。

第二季講述了公元前52年,羅馬共和國建立400年後,羅馬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是擁有100萬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也是雛形中的帝國的中心。

羅馬共和國是建立在分享權利和激烈的個人競爭的基礎上的,從來不允許搞個人獨裁。但這些共和國的原則基石正在腐敗的彌漫和道德的淪喪下逐漸崩潰。

(2)電影屋大維和馬一起擴展閱讀:

《羅馬》原本是打算製作成一部迷你劇集,但當時電視台看到了劇本後,被深深吸引,於是聯合了義大利及英國的合作夥伴,決定將該劇擴展為一部完整的電視劇集。

《羅馬》是HBO史上最昂貴的歷史劇之一。劇組按2/3的比例重建了整個古羅馬斗獸場和亞歷山大燈塔。3000件以上古羅馬時代的戲服都嚴格按照兩千多年前流行的布料製成。

HBO還特意重現了與當年一模一樣的廁所,雖然在劇中廁所內的場景根本沒有幾處。劇中的寺廟、元老院、長袍都極度逼真。城中流通的古幣全部由梵蒂岡限時鑄造,每枚古幣上都鑄有劇中人物凱撒扮演者塞倫·希德的頭像。

《羅馬》不僅創造了在一個場景中使用40匹馬的記錄,而在最大場景的射擊鏡頭開拍時總共用了750名群眾演員來表現凱撒凱旋的場景,不僅是美劇中使用真人演員最多的劇集,就連道具師本人都幾乎被累成了吉尼斯紀錄創造者。

3. 馬克安東尼與屋大維的斗爭的歷程

愷撒被刺身亡後,羅馬政局又趨於動盪。許多民眾在愷撒掌權時得到了好處,他們紛紛指責共和派元老貴族心目中的「殺暴君者」———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為兇手,為愷撒復仇的聲浪此起彼伏。這時的羅馬政壇上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權力爭奪。一個年輕有為的政治明星冉冉升起,這就是蓋烏斯·屋大維。

屋大維是愷撒的侄孫,被凱撒收為養子並指定為繼承人。屋大維當時僅是一個18歲的青年,既沒有軍隊,也沒有政治勢力。但他胸懷大志,頗具政治頭腦,依靠愷撒的財產和聲望,逐步建立自己的地位。這一時期安東尼成為愷撒派主要頭目,由於愷撒派缺乏對奪權斗爭的統一籌劃,以「羅馬散文泰斗」西塞羅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強。西塞羅和元老院看中了屋大維的能力,想利用他對抗安東尼。而屋大維也很聰明,他先和元老院合作,迫使元老院補選他為公元前43年的執政官,一旦羽翼豐滿,他就轉而和反元老院的勢力聯手。同年秋,屋大維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歷史上所謂的「後三頭同盟」。三方協議分治天下5年:安東尼統治高盧;屋大維控制非洲、西西里與撒丁尼亞;雷必達得西班牙;義大利和羅馬則由三人共治。至於東方,由於尚在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的控制之中,歸安東尼與屋大維處置。

與「前三頭同盟」秘密結盟,共同對付元老院不同的是,「後三頭同盟」是公開結成,由元老院和公民大會認可,取得五年間處理國家事務的合法權力。後三頭掌權在為「愷撒報仇」的名義下,在羅馬發布了公敵宣告,在這場報復的浪潮中,包括西塞羅在內的300名元老和2000名騎士喪命。公元前4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進軍希臘,與共和派軍隊進行了腓力比戰役,結果布魯圖和卡西烏斯兵敗自殺,共和派的勢力被徹底摧毀。

公元前40年,後三頭在肅清政敵後再次劃分勢力范圍:安東尼控制羅馬東部地區,屋大維統治義大利和高盧,雷必達統轄北非。屋大維坐鎮羅馬,逐漸和元老、騎士等上層統治分子取得妥協,又以公民領袖自居,漸漸積累了雄厚的實力。公元前36年,屋大維在肅清了龐培之子小龐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亞的勢力後,順勢兼並了北非,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至此「三頭同盟」變成了兩強對峙。
這時的安東尼坐鎮東方,卻在政治上毫無建樹,他與曾經迷倒愷撒的克列奧帕特拉結婚,且宣稱要把他治下的領土賜予克列奧帕特拉之子,這些丑聞為屋大維反對安東尼提供了極佳的機會。公元前32年三頭分治協議5年期滿,屋大維和安東尼公開決裂。屋大維以武力迫使親安東尼的兩位執政官和300名元老東逃,慫恿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宣布安東尼為「祖國之敵」,並向埃及女王宣戰。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大戰於希臘的阿克興海角。此役雙方旗鼓相當,交戰初期勝負難分,但督戰的克列奧帕特拉卻在戰斗最激烈時率埃及艦隊撤退回國,安東尼跟蹤而去,全軍遂告瓦解。阿克興的勝利奠定了屋大維主宰帝國全境的權勢,成為愷撒事業的真正繼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維進軍埃及,安東尼和克列奧帕特拉雙雙自殺。托勒密王朝滅亡,埃及被並入羅馬。

4. 裡面有凱撒大帝 埃及女王 屋大維的電影名字

高盧奇兵之埃及艷後的任務

5. 介紹一下馬克安東尼,屋大維及埃及艷後的關系及歷史

克麗奧佩特拉七世[1](Cleopatra VII,公元前69—前30),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王。她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腕,心懷叵測,一生富有戲劇性。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系密切,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克麗奧佩特拉是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托勒密王朝冊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奧萊特,指定他的長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執政(依照當時的法律,克麗奧佩特拉必須嫁給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統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麗奧佩特拉登上王位。克麗奧佩特拉在古埃及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在後人的記述里,這位埃及絕世佳人憑借其傾國傾城的姿色,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

王朝,而且使強大的羅馬帝國的君王紛紛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賣命。但丁、莎士比亞等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而蕭伯納也稱她為「一個任性而不專情的女性」。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麗奧佩特拉五世(即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姐姐)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驕奢淫靡的宮廷中長大。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遺囑指定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和她的異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為繼承人,共同執政。但他們兩人因派系斗爭和爭奪權力而失和。克列奧帕特拉七世於公元前48年被逐出亞歷山大里亞後,在埃及與敘利亞邊界一帶聚集軍隊,准備攻入埃及。
此時,適逢愷撒追擊龐培來到埃及,對埃及的王位之爭進行調停。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得此消息,乘船於夜間潛入亞歷山大里亞,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愷撒房門前。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突然出現於愷撒面前,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勇氣和美貌深深打動了愷撒。她很快就成了他的情婦。而托勒密十三世卻在對愷撒的亞歷山大里亞戰爭中遭到了失敗,溺死於尼羅河。克麗奧佩特拉七世依恃愷撒,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埃及實際的統治者。而在名義上則按照埃及的傳統,與另一異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約公元前59~前44年)結婚,共同統治埃及。為了取悅於愷撒,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百般逢迎,盛宴款持,陪伴他乘坐遊船溯尼羅河而上,觀賞風光。不久,愷撒因戰事去小亞細亞,後轉回羅馬。其時,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為愷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愷撒或愷撒里昂。

公元前45年,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應邀前往羅馬,備受殊榮,住在第伯樹對岸的愷撒私人宅邸。愷撒實踐誓言,在羅馬建造了一座祭祀其尤利烏斯族系祖先的維納斯的神廟,還把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黃金塑像豎立在女神之旁。眼看她就要成為羅馬世界的第一夫人,不料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美夢頃刻化為泡影,黯然離開了羅馬。
克麗奧佩特拉七世返回埃及後,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愷撒所生之子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統治埃及。其子被宣布為阿蒙神之子。
愷撒死後,安東尼稱雄於羅馬。他在腓力比戰役中最後擊敗共和派領袖布魯圖斯和喀西約的軍隊後,按照與屋大維的協議巡視東方行省,籌措資金。公元前41年他到達西利西亞的塔爾蘇斯,遺使埃及,召見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對羅馬政局和頭面人物頗為了解,認為這又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巧作安排加以利用。據說,克麗奧佩特拉七世乘坐一艘紫帆銀槳的鍍金大船,從埃及出發,先到西利西亞,再經後德諾斯河抵達塔爾索斯。這艘船上掛著用名貴的推羅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樓用金片包鑲,在航行中與碧波輝映,閃發光彩。女王打扮成愛神阿佛洛狄忒的模樣,安卧在串著金線,薄如蟬翼的紗帳之內。美麗的童子宛如朱必特一般侍立兩旁,各執香扇輕輕搖動。裝扮成海中仙子的女僕,手持銀槳,在鼓樂聲中有節奏地劃動。居民們見此情景,疑是愛神阿佛洛狄忒乘著金龍來此與酒神(安東尼)尋歡作樂。人們奔走相告,觀者如潮。安東尼被邀至船上赴宴,看到克麗奧佩特拉七世迷人的風姿,優雅的談吐,神魂顛倒,不知所措。他非但把責問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在共和派反對「三頭」戰爭中的暖昧態度的問題拋到九霄雲外,而且當即一一答允她所提出的要求,甚至答允她殺害埃及王位的繼承人和競爭者、當時避難於以弗所的異母妹妹雅西斯。不出數日,這個武夫完全成了她的俘虜,跟隨她一起到埃及去了。他們在埃及一起度過了公元前41~前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東尼回到義大利。此時,安東尼和屋大維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他娶了屋大維的姐姐奧克塔維婭為妻,以羅馬傳統的聯姻方式鞏固政治上的聯盟。到公元前37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加深,安埃及艷後畫像 雕像 復原像(18張)東尼回到東方,准備遠征帕提亞。他以征途艱辛,不宜安置於軍營為理由,把奧克塔維婭遣送回羅馬。而當安東尼到達安條克,即邀請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會面,並且,違反羅馬的傳統習慣同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結婚。
安東尼和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結合,並非全由情慾所驅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安東尼企圖穩定羅馬的東方行備,准備遠征帕提亞,以及同屋大維進行斗爭,亟需得到埃及在財政上的支援。而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正當埃及托勒密王國發生深刻的社會危機之時,她施展種種手腕,包括運用迷惑安東尼的方式,以圖在羅馬的強權之下,維護和發展托勒密王國,加強和擴大自己的統治權力。為了滿足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野心,安東尼把埃及、科埃雷-敘利亞和塞浦斯路,贈給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支持安東尼遠征帕提亞,結果未能獲勝。公元前34年,安東尼出征亞美尼亞得勝後,不是在羅馬而是在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按照埃及的禮儀來舉行凱旋式,兩人同登黃金做成的王座,克麗奧佩特拉稱為「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稱為「諸王之王」。安東尼在東方的所作所為,特別是他與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關系,始而受到羅馬人的非議,繼之激起了他們的惱怒。他們斥責安東尼將羅馬的征服地贈與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准備遷都亞歷山大里亞另建新王朝。在羅馬,人們對克麗奧佩特拉七世恨之入骨,認為她是除了漢尼拔以外構成對羅馬最大威脅的女王。這就使安東尼威信掃地,喪失了國內的有力支持。這一點被屋大維利用,也是造成安東尼在與屋大維斗爭中失敗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3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的矛盾趨於尖銳,完全決裂了。安東尼應克麗奧佩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書遺棄其妻奧克塔維婭。屋大維也發誓為其姐所受的侮辱報仇。他不顧冒犯羅馬的傳統習俗從維斯塔貞女手中取得安東尼放置於神廟中的遺囑,公布於眾。安東尼的遺囑記述了他對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領土分配,還指令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將其遺體安葬在亞歷山大里亞。遺囑一公布,輿論嘩然,群情激憤。據此,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特裡布斯大會」以侵佔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對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宣戰,並剝奪了安東尼的執政官職務以及其他一切權力。
公元前31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大軍會戰於阿克提烏姆海角[亞克興海戰]。正值戰斗方酣,安東尼艦隊受挫之時,克麗奧佩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離戰場,駛回埃及,原因至今眾說紛紜。安東尼隨即追趕而去,拋下戰斗部隊任其遭受殲滅。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包圍亞歷山大里亞。安東尼看到大勢已去,伏劍自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近,早就研究各種自殺的方法。她躲進了墓堡,但為屋大維所智擒。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她還施展手腕,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維生擒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帶回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眾。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得知後,陷於絕望,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據傳說,盡管她被嚴加看管,她還是設法得到一個農民送來的一籃無花果,內藏有一種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讓毒蛇咬傷手臂昏迷而死。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里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歷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
隨著克麗奧佩特拉七世之死,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結束,埃及並入羅馬,成為元首的私產。

6. 講述屋大維的電影有哪些

是這一部:Imperium: Augustus (2003) (TV) .

7. 求羅馬的電視劇

有部美劇就叫《羅馬》

《羅馬》這個劇集英國BBC也有份參與,它從羅馬共和國後期愷撒與龐培的決裂講起,講政治無疑是最大的要點,自從《角鬥士》(我一直討厭這個片子)的狂潮後,電影領域的這幾年應該說是好萊塢史詩大片的滑鐵盧時期,沒有一部不是超級大爛片——因為投資和卡司都超大,所以都超爛,連越戰老兵奧利弗斯通都栽一大跟頭。所以《羅馬》的出現,其實證明了一點,不是時機問題,而是創造力的問題——我認為,《羅馬》比近年來任何一部好萊塢史詩大片都好看,比濫觴的《角鬥士》都好看,和幾十年前的《埃及艷後》比也不差。

《羅馬》的出現某種程度也能范化解讀出一種當下英美自由派的情緒,就是影射現在的美國,是否和當初的羅馬共和國一樣,處於向帝國轉化的階段?是否正在成為新的羅馬帝國?去年一個朋友從美國回來,他是學工科的,聊天中他竟然正好提到過這個問題,可以想見這個問題的受關注程度。當然,從冷戰結束後這就已經不是新鮮問題了。

在美國,史詩大片一直都挺受寵,歷史劇卻不太受待見——和中國內地好像有點反,我們這里呼籲史詩大片已經n久了,好像都出不來啥,頂著史詩頭銜的卻是《無極》這樣的怪胎,而電視熒屏上的歷史劇卻得承認,數量龐大泥沙俱下中精品還真有一定比例,反正比中國電影強。

從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一起玩《兄弟連》開始,我們就給震住了,美國人玩電視劇和玩電影一樣狠,沒2年吧,城市大資小資大知小知都改看美劇了,滿大街的碟攤也都伺候上了。《羅馬》的套路一看就是和好萊塢電影一國的,第一集就「起興」得牛逼,所有主要人物都抬臉亮相,讓你第一眼好像就把丫們都瞅明白了,但是又覺得都留著後手陰你,每個細節每句話似乎都留著陰謀陷阱,所以,我就嘩啦啦兩天把12集料理掉了。

屋大維
我一定要先說屋大維,雖然在第一季中他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在主要角色中算不得中心人物,但是我就是覺得,這個劇集到後來肯定就是為了烘托出他了——屋大維才是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大帝。

這個男孩子清秀甚至顯得有點娘娘腔——這是劇中他母親說的,他熱愛詩歌,喜歡閱讀,尤其是希臘哲人的書籍。屋大維的母親阿提婭是愷撒的侄女,守寡帶著兒子和女兒生活,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盡力縱橫捭闔,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庭並讓兒女都能向上攀爬,她毒辣玩弄心計,卻都是些小伎倆,根本沒有政治原則更談不上政治頭腦實際上相當愚蠢,她還有個特點,就是非常淫盪,性是她最常用的武器。愷撒高盧戰勝回國前,阿提婭與馬販子上床從龐培手中搶到全城最漂亮的白馬讓屋大維親自送到高盧獻給愷撒:「等他回到羅馬每個人都會送他禮物,你一個孩子跋涉到高盧給他獻禮,一定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應該是阿提婭整個劇集中最聰明的一著了。屋大維在路上遭遇龐培手下的襲擊,被當成奴隸對待人力拉車,在獲救的時候,他隨手抓起一根棍子就把一個欺凌自己的傢伙幾下子打死了,他阻止救他的兩個士兵繼續追逐的時候說出了對當時龐培和愷撒對峙局勢的判斷,其實這是愷撒等待著龐培先發動進攻——這讓我對這個孩子一點都不敢小覷了。後來,在每個關節點上他都有超越自己年齡以及身邊成人的敏銳洞見,看來牛人真是從小練成的。

沃倫諾斯和普洛
稍微說下救下屋大維的兩個羅馬士兵,一個是百夫長盧修斯·沃倫諾斯,一個是他手下士兵提圖斯·普洛——在新浪的介紹《羅馬》的網頁上這倆的名字被放在最前面。這部劇集其實分2條線索,一條就是愷撒與龐培的斗爭以及羅馬貴族如何在他們之間抉擇站隊,另外一條就是以盧修斯·沃倫諾斯和提圖斯·普洛作為平民的代表,反映出在這個大動盪時代中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應該說這也是常見卻屢試不爽的情節劇套路。沃倫諾斯是贊同共和的,但是作為愷撒軍隊的一員,馬可安東尼直接領導下的士官,在經濟壓力以及等等機緣巧合中,他站在了愷撒一邊,後來還被「摻沙子」進入元老院,一介平民晉身中樞。而提圖斯·普洛具有樸素的平等觀念,他厭惡腐朽的貴族把持國家而平民和奴隸勞動卻無法享受權利的制度現狀,他尚武魯莽沖動單純,真誠地愛上一個女奴,如果他活的年頭夠長,我想將來他會皈依基督教,但是與真實歷史時間好像不契合。

愷撒與龐培
愷撒與龐培的斗爭是第一季的主要內容,他們與克拉蘇並稱羅馬前三巨頭,克拉蘇就是《斯巴達克斯》中鎮壓奴隸起義的那位,後來他遠徵兵敗死掉,愷撒與龐培成為羅馬共和國聯合執政官。高盧戰爭結束,愷撒的女兒、龐培的妻子難產去世,這兩位巨頭的沖突失去了最後的屏障。龐培年長於愷撒,先建軍功成名,劇集中他也說到愷撒打仗還是跟自己學的雲雲。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個評價,說龐培是天生的軍人不是天才的軍人,愷撒是天才的軍人不是天生的軍人。從劇集中的戰爭也可以印證這個斷語。龐培的幾個重要的步驟都被愷撒先手算死,例如先對愷撒發動挑釁,將愷撒宣布為共和國的公敵(劇集中的細節是否歷史真實我沒來得及查資料不大清楚,但是大方向基本是契合的);在愷撒進軍的時候又以無法及時聚集自己的軍隊為由先行撤退,將羅馬變成不設防城市;在自己的軍隊數量及形勢大大占優勢的情況下停止進攻改為困守,被愷撒背水一戰決定性反敗為勝……

其實,在政治上愷撒也比龐培玩得嫻熟,我用8個字形容愷撒的手段——「民心可買,民心可用」,貴族反對他,他就收買、發動、利用平民和奴隸,從謀略到謀術無不精彩。劇集中扮演愷撒的演員,應該說非常形似,我想起義大利和法國合拍的那個喜劇電影《美麗新世界》中的一個搞笑情節,高盧的村民不認識站在他們面前的愷撒,好像是德帕迪約拿出一枚硬幣,對照一下,哦,是愷撒。劇集中的愷撒是最具王者之風的,表情很少,沉穩偉岸,他幾乎登極成功,不過少算一步,劇集結束時被暗殺橫死元老院。不過,劇集中沒有出現愷撒說出著名的對布魯圖斯發出的哀嘆。據說布魯圖斯是愷撒與情婦的私生子,劇集中倒是沒有談及這個,但是愷撒和布魯圖斯母親塞維利亞倒是真有一腿,並演繹為愷撒為了妻子家族的支持斷絕與塞維利亞關系,還侮辱和掌摑了她,導致塞維利亞瘋狂的報復,她在劇集中成為愷撒之死的關鍵人物。

馬可·安東尼
第一季中安東尼的戲份不多,比屋大維稍多點。作為羅馬後三巨頭之一,愷撒的助手(並不是欽定繼承人),他在第一季中的亮相我覺得只是個鋪墊作用,接著的第二季才是他的真正天下。不過有限的戲份中也展現出諸多端倪,例如安東尼在行軍路上抓住一個路邊牧羊女就開始嘿咻,一大隊兵在邊上候著,呵呵;他對愷撒平常都挺隨便,被人斥為粗魯,關鍵的時候雖然有點搖擺卻還是忠誠的;他和屋大維的母親保持情人關系,但是卻拒絕娶她。安東尼是愷撒的學生,愷撒言傳身教安東尼,安東尼與乃師相比,還是表現出不夠沉著的焦躁,尤其在政治上,關節處總是有些踩不到正點。這也是一個終極結局的伏筆。

暴力·情色
HBO是個收費頻道,所以尺度相對寬鬆些,從暴力場面來看,比《角鬥士》有過之而不及,有嗜血癖好的男生肯定看著過癮。例如龐培被殺的時候,出現了比較真切的斬首,雖然只是遠景;在普洛被判決角斗場死刑時,沃倫諾斯最後按捺不住下場救他,有非常真切的砍斷手腳特寫;例如處死高盧王的絞刑,也非常細致。按照美國的電影分級,如果放在大銀幕上肯定是沒法鋪開上映必要一剪的。

羅馬時代本來就是非常亂哄哄的,劇集中的情色場面也很多,比暴力場面更多,從第一集開始就有露兩點的床戲,主要女角阿提婭、塞維利亞都露點了,雖然時間都不算長,但是也夠火辣了,絕對屬於限制級別。片中也有非常態的情色表現,例如亂倫,屋大維和姐姐搞一塊;有偽男同的關系,屋大維的母親就以為他是愷撒小情人,雖然事實上不是,但是從古希臘傳統以來就算真是睿智老人引領一個少年,也沒啥;有女同關系,塞維利亞為了報復愷撒就引誘屋大維的姐姐,不過這段我覺得明顯多餘,其實即使不用上床情節上也能理順。

扮演塞維利亞的琳賽·鄧肯臉非常熟悉,扮演屋大維母親阿提婭的也很臉熟。雖然查看了官網,其他演員也都眼熟,只知道都在大銀幕上露過臉,但還是想不起來到底演過啥。只是看來大小屏幕通吃也不是中國才有。

其他
常有人說美國人是用拍電影的牛力來整電視劇,我覺得只說對了一半,對的那一半在於將美國娛樂產業的共性統了起來,不對的那一半在於把電影捧高到絕對的地步,兩者有可比性,但是無形中把電視給看扁了。1億美元做出的《羅馬》,還有之前的《兄弟連》,現在連電視劇這種特別地域化的玩意都佔領我們的攤頭了……

說點碟的品質吧,我對技術完全白痴,看碟多年術語都拎不清的,唯一要提醒的就是,我買的這套碟的翻譯,前面5張翻譯都還不錯,到後面大概最後一張碟,第一集的翻譯感覺就是詞霸給翻的,英文字幕字特小,幸虧說得比較慢,基本上就過去了,最後一集翻譯緩過來了,比前面一集好多了,但是與前幾張還是沒法比。

8. 羅馬帝國影評

屋大維
我一定要先說屋大維,雖然在第一季中他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在主要角色中算不得中心人物,但是我就是覺得,這個劇集到後來肯定就是為了烘托出他了——屋大維才是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大帝。

這個男孩子清秀甚至顯得有點娘娘腔——這是劇中他母親說的,他熱愛詩歌,喜歡閱讀,尤其是希臘哲人的書籍。屋大維的母親阿提婭是愷撒的侄女,守寡帶著兒子和女兒生活,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盡力縱橫捭闔,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庭並讓兒女都能向上攀爬,她毒辣玩弄心計,卻都是些小伎倆,根本沒有政治原則更談不上政治頭腦實際上相當愚蠢,她還有個特點,就是非常淫盪,性是她最常用的武器。愷撒高盧戰勝回國前,阿提婭與馬販子上床從龐培手中搶到全城最漂亮的白馬讓屋大維親自送到高盧獻給愷撒:「等他回到羅馬每個人都會送他禮物,你一個孩子跋涉到高盧給他獻禮,一定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應該是阿提婭整個劇集中最聰明的一著了。屋大維在路上遭遇龐培手下的襲擊,被當成奴隸對待人力拉車,在獲救的時候,他隨手抓起一根棍子就把一個欺凌自己的傢伙幾下子打死了,他阻止救他的兩個士兵繼續追逐的時候說出了對當時龐培和愷撒對峙局勢的判斷,其實這是愷撒等待著龐培先發動進攻——這讓我對這個孩子一點都不敢小覷了。後來,在每個關節點上他都有超越自己年齡以及身邊成人的敏銳洞見,看來牛人真是從小練成的。

沃倫諾斯和普洛
稍微說下救下屋大維的兩個羅馬士兵,一個是百夫長盧修斯·沃倫諾斯,一個是他手下士兵提圖斯·普洛——在新浪的介紹《羅馬》的網頁上這倆的名字被放在最前面。這部劇集其實分2條線索,一條就是愷撒與龐培的斗爭以及羅馬貴族如何在他們之間抉擇站隊,另外一條就是以盧修斯·沃倫諾斯和提圖斯·普洛作為平民的代表,反映出在這個大動盪時代中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應該說這也是常見卻屢試不爽的情節劇套路。沃倫諾斯是贊同共和的,但是作為愷撒軍隊的一員,馬可安東尼直接領導下的士官,在經濟壓力以及等等機緣巧合中,他站在了愷撒一邊,後來還被「摻沙子」進入元老院,一介平民晉身中樞。而提圖斯·普洛具有樸素的平等觀念,他厭惡腐朽的貴族把持國家而平民和奴隸勞動卻無法享受權利的制度現狀,他尚武魯莽沖動單純,真誠地愛上一個女奴,如果他活的年頭夠長,我想將來他會皈依基督教,但是與真實歷史時間好像不契合。

愷撒與龐培
愷撒與龐培的斗爭是第一季的主要內容,他們與克拉蘇並稱羅馬前三巨頭,克拉蘇就是《斯巴達克斯》中鎮壓奴隸起義的那位,後來他遠徵兵敗死掉,愷撒與龐培成為羅馬共和國聯合執政官。高盧戰爭結束,愷撒的女兒、龐培的妻子難產去世,這兩位巨頭的沖突失去了最後的屏障。龐培年長於愷撒,先建軍功成名,劇集中他也說到愷撒打仗還是跟自己學的雲雲。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個評價,說龐培是天生的軍人不是天才的軍人,愷撒是天才的軍人不是天生的軍人。從劇集中的戰爭也可以印證這個斷語。龐培的幾個重要的步驟都被愷撒先手算死,例如先對愷撒發動挑釁,將愷撒宣布為共和國的公敵(劇集中的細節是否歷史真實我沒來得及查資料不大清楚,但是大方向基本是契合的);在愷撒進軍的時候又以無法及時聚集自己的軍隊為由先行撤退,將羅馬變成不設防城市;在自己的軍隊數量及形勢大大占優勢的情況下停止進攻改為困守,被愷撒背水一戰決定性反敗為勝……

其實,在政治上愷撒也比龐培玩得嫻熟,我用8個字形容愷撒的手段——「民心可買,民心可用」,貴族反對他,他就收買、發動、利用平民和奴隸,從謀略到謀術無不精彩。劇集中扮演愷撒的演員,應該說非常形似,我想起義大利和法國合拍的那個喜劇電影《美麗新世界》中的一個搞笑情節,高盧的村民不認識站在他們面前的愷撒,好像是德帕迪約拿出一枚硬幣,對照一下,哦,是愷撒。劇集中的愷撒是最具王者之風的,表情很少,沉穩偉岸,他幾乎登極成功,不過少算一步,劇集結束時被暗殺橫死元老院。不過,劇集中沒有出現愷撒說出著名的對布魯圖斯發出的哀嘆。據說布魯圖斯是愷撒與情婦的私生子,劇集中倒是沒有談及這個,但是愷撒和布魯圖斯母親塞維利亞倒是真有一腿,並演繹為愷撒為了妻子家族的支持斷絕與塞維利亞關系,還侮辱和掌摑了她,導致塞維利亞瘋狂的報復,她在劇集中成為愷撒之死的關鍵人物。

馬可·安東尼
第一季中安東尼的戲份不多,比屋大維稍多點。作為羅馬後三巨頭之一,愷撒的助手(並不是欽定繼承人),他在第一季中的亮相我覺得只是個鋪墊作用,接著的第二季才是他的真正天下。不過有限的戲份中也展現出諸多端倪,例如安東尼在行軍路上抓住一個路邊牧羊女就開始嘿咻,一大隊兵在邊上候著,呵呵;他對愷撒平常都挺隨便,被人斥為粗魯,關鍵的時候雖然有點搖擺卻還是忠誠的;他和屋大維的母親保持情人關系,但是卻拒絕娶她。安東尼是愷撒的學生,愷撒言傳身教安東尼,安東尼與乃師相比,還是表現出不夠沉著的焦躁,尤其在政治上,關節處總是有些踩不到正點。這也是一個終極結局的伏筆。

暴力·情色
HBO是個收費頻道,所以尺度相對寬鬆些,從暴力場面來看,比《角鬥士》有過之而不及,有嗜血癖好的男生肯定看著過癮。例如龐培被殺的時候,出現了比較真切的斬首,雖然只是遠景;在普洛被判決角斗場死刑時,沃倫諾斯最後按捺不住下場救他,有非常真切的砍斷手腳特寫;例如處死高盧王的絞刑,也非常細致。按照美國的電影分級,如果放在大銀幕上肯定是沒法鋪開上映必要一剪的。

羅馬時代本來就是非常亂哄哄的,劇集中的情色場面也很多,比暴力場面更多,從第一集開始就有露兩點的床戲,主要女角阿提婭、塞維利亞都露點了,雖然時間都不算長,但是也夠火辣了,絕對屬於限制級別。片中也有非常態的情色表現,例如亂倫,屋大維和姐姐搞一塊;有偽男同的關系,屋大維的母親就以為他是愷撒小情人,雖然事實上不是,但是從古希臘傳統以來就算真是睿智老人引領一個少年,也沒啥;有女同關系,塞維利亞為了報復愷撒就引誘屋大維的姐姐,不過這段我覺得明顯多餘,其實即使不用上床情節上也能理順。

扮演塞維利亞的琳賽·鄧肯臉非常熟悉,扮演屋大維母親阿提婭的也很臉熟。雖然查看了官網,其他演員也都眼熟,只知道都在大銀幕上露過臉,但還是想不起來到底演過啥。只是看來大小屏幕通吃也不是中國才有。

其他
常有人說美國人是用拍電影的牛力來整電視劇,我覺得只說對了一半,對的那一半在於將美國娛樂產業的共性統了起來,不對的那一半在於把電影捧高到絕對的地步,兩者有可比性,但是無形中把電視給看扁了。1億美元做出的《羅馬》,還有之前的《兄弟連》,現在連電視劇這種特別地域化的玩意都佔領我們的攤頭了……

說點碟的品質吧,我對技術完全白痴,看碟多年術語都拎不清的,唯一要提醒的就是,我買的這套碟的翻譯,前面5張翻譯都還不錯,到後面大概最後一張碟,第一集的翻譯感覺就是詞霸給翻的,英文字幕字特小,幸虧說得比較慢,基本上就過去了,最後一集翻譯緩過來了,比前面一集好多了,但是與前幾張還是沒法比。

9. 埃及艷後和屋大維的關系是什麼

屋大維是埃及艷後的暗戀者。

要說屋大維面對美貌的克利奧帕特拉,完全不動心,是不可能的,連凱撒大帝這樣閱女無數的帝王都被女王所迷倒,屋大維真的一點想法也沒有是不可能的。

屋大維或許是有著一些念想的。但是,他之所以遠征埃及的理由,正是由於安東尼贈送女王統治地區的舉動,在羅馬國內遭到了強烈的社會抨擊,引起了元老院的震怒。

換句話說,即將擴張埃及國土的克利奧帕特拉,才是讓整個羅馬發怒的根源。因此不管從什麼角度,屋大維都沒有理由把這位罪魁禍首收入後宮。

馬克安東尼與屋大維在凱撒死後,曾經有過政治上的共識,一個是凱撒的養子,一個是凱撒忠誠的追隨者,他們共同為凱撒報仇,並將矛頭指向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社會輿論也逐漸此起彼伏,都主張為凱撒報仇,於是二人共同殺害敵人,為凱撒報仇雪恨!

至此之後馬克安東尼與屋大維的矛盾還沒有激化,此時的屋大維年紀尚小,沒有大量的軍隊,也沒有任何政治權利,但是屋大維聰明,至少比馬克安東尼有政治頭腦,依靠養父凱撒的聲望和財產逐漸有了地位,元老院對於屋大維的政治能力非常認可,想要利用他來對付安東尼,但是卻被屋大維利用,先於元老院合作,立他為執政官。

10. 什麼叫羅馬內戰

公元前88年,為了爭奪國家政權和建立獨裁統治,羅馬共和國著名的將領蘇拉,馬略與屋大維進行了一場爭霸戰爭,戰爭的結果以屋大維獲勝告終,使得羅馬共和國開始向羅馬帝國階段過渡。在當時,執政官蘇拉為了爭奪對外戰爭的指揮權與將領馬略爆發了軍事沖突,雙方相互攻擊,最終蘇拉成功的奪回了兵權。在這之後他便繼續東征,取得勝利之後返回義大利擔任終身獨裁官一職,羅馬得到暫時的和平。後來在凱撒大帝被刺殺去世之後,他的義子屋大維及其部將結成後三頭同盟,大肆報復仇敵,羅馬因此再次陷入內戰之中。
公元前36年,在後三頭同盟消滅了盤踞在西西里島的小龐培勢力之後,他們之間也爆發了尖銳的矛盾,最後以屋大維獲得最終勝利告終。這也標志著羅馬內戰的結束,拉下了羅馬共和國的帷幕

閱讀全文

與電影屋大維和馬一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文名著和電影 瀏覽:794
命中註定電影英文歌歌詞 瀏覽:33
外星人龍電影大全 瀏覽:631
電影help英文影評 瀏覽:85
迷人的保姆電影通中文字幕 瀏覽:107
中國電影音樂聯奏分譜 瀏覽:552
四大家族電影粵語版 瀏覽:808
人嚇人完整版電影 瀏覽:335
電影院海報空白圖片 瀏覽:349
2020泰國百合電影 瀏覽:614
日本關於愛情的電影免費 瀏覽:731
韓國女殺手的電影名字三個字 瀏覽:428
雪國列車中文電影 瀏覽:592
國產老電影7080年代大全 瀏覽:670
有時候要停有時候也要沖什麼電影台詞 瀏覽:824
美國有個摔跤的明星電影明星叫什麼名字 瀏覽:664
國外驚悚水怪電影大全 瀏覽:500
泰安市聖大電影城 瀏覽:853
電影老師好的背景音樂 瀏覽:696
頂級特工電影大全完整版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