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甜蜜吃糖!《熱血少年》衛乘風的結局怎麼樣
但到結尾時他已經變得心狠又腹黑,將自己所有的能力都用到了怎麼報復吳乾,怎樣才能讓那些曾經輕視過他的人備受煎熬,還親手開槍打死了吳乾的父親吳法天、新閘路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二娃。從怯懦到腹黑,這兩種不同的角色狀態,讓我們看到了兄弟兩人不一樣的選擇。 電視劇《熱血少年》結局裡衛乘風成為了一名巡捕房隊長,他和吳瀟瀟走在了一起,最後也實現了自己偉大的抱負。劇中衛乘風得扮演者是劉宇寧,劉宇寧,1990年1月8日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影視演員,摩登兄弟樂隊主唱。2014年,擔任摩登兄弟的主唱。2015年,隨摩登兄弟入駐YY平台。201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九五2班》,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但到結尾時他已經變得心狠又腹黑,將自己所有的能力都用到了怎麼報復吳乾,怎樣才能讓那些曾經輕視過他的人備受煎熬,還親手開槍打死了吳乾的父親吳法天、新閘路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二娃。從怯懦到腹黑,這兩種不同的角色狀態,讓我們看到了兄弟兩人不一樣的選擇。B. 上海新閘路西海電影院對面是否叫東四汶
西海電影院對面叫東斯文里不是東四汶。現在西海電影院早拆了,斯文里也動遷了。
C. 中國無聲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誰的代表作
中國無聲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阮玲玉代表。影片講述了一個為了生活和撫養兒子而出賣肉體的「神女」的悲劇故事。
阮玲玉,原名阮鳳根,出生於上海市,祖籍廣東省香山縣南蓢左步頭鄉,中國內地女演員,上海崇德女子中學肄業。2005年,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評選阮玲玉為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電影演員之一。
阮玲玉寫了兩封遺書於1935年3月8日,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3瓶30粒安眠葯自殺。
(3)新閘路電影擴展閱讀:
《神女》的故事並沒有劇情片的峰迴路轉,無非講述一個弱女子面對社會的無奈抗爭。她被流氓霸佔,被鄰居非議,被學校等機構所排斥,最後還被丟進了監牢。
反過來,這恐怕也不是人性和人本主義的倒退,而可能是電影題材領域的審查限制所導致,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似乎是背道而馳的一種存在。
影片的視覺風格和敘述手法於當時都有獨到之處,一些場景已成為早期中國電影的經典場面。
D. 誰能告訴我阮玲玉的事跡
一個名女人,一個20世紀30年代默片時代最優秀的一個女演員,她叫阮玲玉。隨著中國電影百年的到來,阮玲玉她穿過70年時間的隧道,來到我們的面前,她還是和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一樣,還是和1935年3月8日,她自殺的那天晚上一樣是穿著旗袍,她依舊是一步三嘆的向我們走過來,這時我們會發現,在她的旗袍上寫滿了一句話:那就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每一個讀過這一段歷史的人,說起阮玲玉,說到她的死大概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結論,她因為是人言可畏,她因為是承受不了人言可畏,所以她死了。 阮玲玉的死因真的是人言可畏嗎?一句人言可畏把所有的人都解脫了。一句人言可畏把阮玲玉的死歸咎於小報記者,歸咎於無聊的小市民,所有的當事人都干凈了,都沒有關系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的歷史資料的被披露,特別是當年的一些當事人,當他們進入晚年的時候,他們為了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寧,他們開始打開了自己記憶的,封存的那些資料,於是我們就可以看到,阮玲玉的死不是像我們當初以為的那樣是人言可畏。 那麼這個時候我想,大概每一個人都會在想,阮玲玉只有25歲,多麼年輕的生命。阮玲玉在25歲的時候已經拍了29部電影,並且已經成為中國電影歷史上默片時代最優秀的,沒有人可以和她競爭的一個女演員的時候,她為什麼要用那樣決絕的手法終止了自己的生命,終止了自己的藝術,那麼兇手到底是誰呢?當我們有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進入到歷史那一頁,我們一定要回到上個世紀的30年代,回到阮玲玉生活的那個年代,那個場景以及阮玲玉生活當中的三個男人。 一九一零年的上海,誕生了一位中國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女影星——阮玲玉。阮玲玉的祖籍是廣東人,幼年因父親早世,便隨母親在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幫佣。阮玲玉就是在這深重大院的後院里孤獨地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也就是在這個院子里,阮玲玉認識了她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命里註定帶給她的是躲不過也逃不掉的孽緣,也正是這個男人的出現為阮玲玉的死埋下了伏筆。 張家有四個少爺,張家有一個小少爺叫張達民,他18歲,長得非常白凈,總是穿得乾乾凈凈的,按我們上海那個時候的說法就是小K,什麼是小K?也就是上海人把紈絝子弟稱為小K,就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嘛,但是是游手好閑不工作的。當時的張達民他是在一個里弄的大學裡面混了一張大學文憑,然後就在家裡面了。這個時候阮玲玉也是在她母親身邊一點一點地長大了,阮玲玉的母親一直覺得自己給人家當保姆是抬不起頭來的,所以她一直關照阮玲玉,你出去千萬不能說,你是保姆的女兒,為了什麼?為了就是不能夠讓別人知道,她是一個傭人的女兒,因為那個時候被別人家知道了,你是一個傭人的女兒,那你會被歧視,會抬不起頭來。以後就是因為這樣一個自卑的心理,導致了阮玲玉的悲劇,這是一個伏筆。 那麼我們依舊回到阮玲玉生命當中的第一個男人張達民這兒。張達民他雖然是一個小K,但是那個時候他是經受過五四新思潮影響的一個青年人,所以他對保姆的女兒並沒有歧視,因為五四新思潮就有一個平等的意識,這是其一;其二,張達民那個時候正好是18歲,年輕,有叛逆期,也有熱情,所以他在那個時候,他遇到了阮玲玉,阮玲玉那個時候是15歲,雖然是一個少女,但是她身上已經是有一種女人的味道了。 有一部電影叫《阮玲玉》是張曼玉演的。當時就有人問張曼玉:你在演阮玲玉的時候,你一定是研究過阮玲玉的,你覺得阮玲玉這個人的特徵是什麼?張曼玉說:我覺得阮玲玉的骨子裡有一種講不出來的妖媚。於是張家的這位少爺,阮玲玉生命當中的第一個男人就開始對阮玲玉發起了進攻。因為是保姆嘛,因為是保姆的女兒,生活一定是拮據的,於是這位少爺就經常拿自己的錢去接濟她們兩個人。慢慢地,張達民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阮玲玉了,於是就說:我們結婚好嗎?當時阮玲玉是沒有思想准備的,但是當時阮玲玉的媽媽,阮玲玉那個時候,上海人叫媽媽,叫姆媽,阮玲玉的姆媽就覺得很好,因為一個傭人的女兒能夠嫁一個東家的少爺,這可能是當時許多女性的一個追求了,那就是嫁一個好男人,過一份居家的日子,做一個太太。所以阮玲玉的姆媽是非常同意這一門婚事的。 補充: 阮玲玉原名阮鳳根,1910年4月26日生於上海,祖籍廣東中山縣(南朗左步頭村)。她父親早逝,母親做傭工供養她。1918年,她就讀上海崇德女校,取學名玲玉。1926年,她迫於生計而輟學,同年報考明星影業公司,獲導演卜萬蒼賞識,主演處女作《掛名夫妻》。1930年進聯華影業公司,主演該公司創業作《故都春夢》,扮演妓女燕燕獲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 《神女》導演吳永剛曾用「感光最快的膠片」作比喻,贊譽阮玲玉的演技。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影壇上,阮玲玉以重拍次數最少而成為導演們樂於起用的演員。她還使觀眾「每片必看」,因而成為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阮玲玉從事演員工作不到十年,卻創造了不同階層、不同命運、不同性格的婦女形象。 在處女作《掛名夫妻》里,她塑造了舊社會的弱女子形象;在《情慾寶鑒》、《故都春夢》、《桃花泣血記》、《玉堂春》、《神女》等片里,她塑造了受盡豪紳闊少、流氓惡霸的玩弄和壓榨的風塵女子形象;在《野草閑花》里,她塑造了為爭取婚姻自由,打破傳統思想的少女形象;在《新女性》和《三個摩登女性》里,她塑造了知識婦女的形象。她演出的人物大多身世悲慘,經歷坎坷,屢遭磨難而奮斗不息,雖然最終都是以自殺、出家、入獄、慘死為結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純潔美好的心靈。 阮玲玉的遭遇與她主演的角色一樣不幸。她十六歲結識了母親幫佣的少東家張達民,傾心相許而與之結合,可是婚姻生活卻並不快樂(部分人說是同居,未正式結婚)。1933年,阮玲玉與張達民分開,後與茶商唐季珊同居,不久又發現被唐季珊玩弄了。她曾對朋友說:「張達民把我當作搖錢樹,唐季珊把我當作專利品,他們都不懂得什麼是愛情。」 1935年春,《新女性》上映後,阮玲玉主演的人物頗受輿論非議,私生活亦被曝光。此時,張達民否認與阮玲玉訂有離婚協議,向法院上訴,誣告唐季珊,法院遂定於3月9日傳訊阮玲玉。阮玲玉深感壓力,於3月8日服毒自殺,享年僅二十五歲。 阮玲玉死前寫下遺書,內容是: 我不死不能明我冤,我現在死了,總可以如他心願,你雖不殺伯仁,伯仁由你而死,張達民我看你怎樣逃得過這個輿論。你現在總可以不能再誣害唐季珊,因為你已害死了我啊!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可是,他恩將仇報,以冤來報德,更加以外界不明,還以為我對他不住。唉!那有什麼法子想呢?想之又想,惟有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在湮沒了整整66年之後,中國早期影星阮玲玉的兩封被認為是真實的遺書不久前在上海發現。這一重要的發現證明,此前流傳了半個多世紀的所謂「阮玲玉遺書」以及「人言可畏」的遺言,均可能是他人出於卑鄙目的的偽作。阮玲玉在25年的短暫生命中,主演了29部電影,其中《三個摩登女性》《城市之夜》《小玩意》《神女》《新女性》等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安眠葯自盡。 上海老作家沈寂為編寫阮玲玉的電視資料片,查閱浩如煙海的史料,意外地發現了一份阮玲玉去世一個半月後出版的《思明商學報》,上面刊登了兩封阮玲玉遺書。一封是寫給從少女時代就霸佔阮玲玉的張達民的,對他的無恥行為進行強烈譴責;第二封寫給佔有阮玲玉前後玩弄過多位女影星的唐季珊,控訴他是「玩弄女性的惡魔」,並說自己被迫選擇一條絕路,是因為「沒有你迷戀『××』,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遺書中的「××」,是指唐季珊佔有阮玲玉之後又勾引上的歌舞明星梁賽珍。《思明商學報》在發表阮玲玉遺書的同時刊登文章,說明提供這兩封真實遺書的正是梁賽珍姐妹。文中揭露,阮玲玉自盡後,唐季珊畏於社會壓力,竟要梁賽珍的妹妹梁賽珊代筆,偽造了兩封阮玲「遺書」,並以「人言可畏」的托辭,將他虐待阮玲玉致死的罪責推向社會。阮玲玉的臨終絕筆,使梁賽珍姐妹認清了唐季珊的嘴臉,出於良心,她們決定公開阮玲玉的真實遺書。
E. 中國著名影星有哪些
滄海桑田,歲月悠悠,在中國百年的電影史里,有許多傑出的影人,他們如同一顆顆燦爛的星星,組成了一條恆久的星河。而在這其中,又有哪些人能真正代表中國這一百年的電影史呢?本報特意挑選出一些重量級老電影明星,和您一道追憶舊事,回味老電影。
●阮玲玉:曇花一樣凄美
阮玲玉,原籍廣東中山,生於上海�是中國早期電影傑出的代表人物,上世紀30年代上海最引人矚目的電影女明星。
16歲那年,迫於生計,阮玲玉從上海崇德女校退學,應試明星影片公司《掛名夫妻》的女主角。應試中,導演讓她作歡樂的表情,她便輕盈地將頭一側,薄唇輕啟,嫣然一笑,彎彎的眉,嫵媚的神態,在嘴角還浮出一個逗人的淺酒窩。導演讓她作悲傷的表情時,一瞬間,原來留在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純真的眸子上已有一層盈盈淚水,目光中還帶著淺淺的哀怨,讓導演驚嘆不已。
阮玲玉在9年的演藝生涯里,飾演過各類不同的角色,有農村少女、丫頭、女工,也有歌女、尼姑、乞丐。這些人物的結局有的自殺,有的入獄,有的被逼瘋,有的病死街頭,是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銀幕形象。她共主演了29部電影,其中《三個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和《新女性》等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
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影片《新女性》公映,由於受白色恐怖的壓迫,她的演藝事業受到了封殺。同時,受人指使的記者工會又對影片進行無理圍攻,上海灘上的一些黃色小報也趁機落井下石,大肆炒作緋聞,一時流言蜚語滿天飛,壓得阮玲玉透不過氣來。
而感情問題更是阮玲玉心中的痛。16歲那年,她的母親被女主人誣陷偷錢,被趕出來流落街頭,是少爺張達民幫助了她們。溫柔善良的阮玲玉被張達民迷惑了,獻出了純潔無邪的身心。但同居後的張達民少爺習氣表露無遺,一次次向阮玲玉伸手要錢,用於賭博和玩女人,甚至幾次捲款逃跑。阮玲玉為此曾服毒未遂。此時,茶葉商人唐季珊趁機追求她。阮玲玉又輕信了唐的甜言蜜語,與他同居。而唐季珊其實也是一浪盪公子,後來更是當眾毆打阮玲玉。其後,張達民和唐季珊又因她爭風吃醋,大打官司,將她牽扯進了一個類似風流韻事的官司中。
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不堪壓力,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安眠葯自盡,年僅25歲,整個上海為之驚愕。報紙的號外上用「人言可畏」四字作為標題。
●金焰:不願被叫「電影皇帝」
金焰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影壇,有「電影皇帝」之稱。他的首部成功之作是孫瑜在1930年導演的《野草閑花》,他以活潑淳樸的自然風度,健美勻稱的體格和蓬勃的朝氣,塑造了一個與當時充斥影壇的那些「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的英俊少爺,從而受到廣泛贊譽。其後,他主演了《戀愛與義務》、《三個摩登女性》、《黃金時代》、《母性之光》、《大路》等多部影片。這些影片的大多數都以小資產階級反封建為主題,金焰塑造的幾乎都是一些小知識分子形象。金焰本人並不喜歡「電影皇帝」這個稱號,如果有人看到他來了,說「皇帝來了」,他就皺眉頭。
建國後,金焰和第二任妻子秦怡�前妻是著名影星王人美�合演了《失去的愛情》,這是他們兩人合作的惟一作品。這以後,金焰又拍攝了《大地重光》、《偉大的起點》、《母親》等5部影片。1958年,金焰在拍攝電影《暴風雨中的雄鷹》時來到西北藏區,為了抵禦高原的寒冷,他大量飲酒造成胃出血。4年後,金焰不得不進行胃切除手術,但手術引起了並發症,使他一病就是20多年,從此告別了影壇。1983年,金焰因病去世。
在秦怡的眼中,「老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他約我去看電影。我遲到了幾分鍾,到了放映廳坐在他身旁,他根本不理我,只說『我最討厭遲到的人,快看電影吧』。看完電影,我們始終都沒講話。不過事隔沒幾天他又來看我了,而且送來一條他自己雕刻的木製小帆船,我很喜歡。還有一次老金來玩,我正在織著一件已織到一半的毛衣,他來沒多久,我就被叫去拍戲,我隨手把毛衣放在桌上。拍完戲回來,一位女演員告訴我,『看到金先生在拆毛衣,還聽他說裡面有錯針還不拆掉,還往下織……』這下可真把我氣壞了,跟他說:『織錯就算唄,誰看得出來啊。』他說:『知錯不改,尤其可惡。』」
當年,金焰也曾經在無意中深深傷害過秦怡。當他們越來越親密時,金焰卻始終不向秦怡求婚,出於自尊心,秦怡也不願先開口。有一天她突然聽到金焰和別人打電話說辦理去美國的事。秦怡問他時,金焰回答准備去好萊塢拍片,也許去不成,因此沒告訴她。同時他又解釋之所以不向秦怡求婚,也因為此事:如果去成了,他們只好分手,如果決定不去就可以結婚。秦怡無法形容當時聽到這句話時難過的心情,而金焰竟然一點沒有覺察到她的心情變化。回家後,秦怡就一直呆坐發傻,心想:「這個人也實在誠實過頭了,他難道不能把有些話留在心底嗎?一定要全盤掏出來傷害我?也許他不是想傷害我,也許……」
●孫道臨:永不消逝的「蕭澗秋」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314430100a58d.html) - 中國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孫道臨演過眾多令人難忘的角色:《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不夜城》中的資本家、《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家》中的覺新、《雷雨》中的周朴園……執導過不少優秀影片:《繼母》、《雷雨》、《非常大總統》……為《哈姆雷特》、《白痴》、《列寧在191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配音膾炙人口,朗誦李白、杜甫、陸游的詩詞感人肺腑。
這位祖籍浙江的傳奇人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念的是名氣很響的崇德小學。上了中學,他被老師稱為神童,15歲就寫成短篇小說《母子倆》。
全國解放為孫道臨帶來了藝術上的春天,他作為上影的一名年輕演員,與趙丹、白楊、張瑞芳、秦怡一起敲鑼打鼓迎接解放軍進城。接著,孫道臨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從朝鮮戰場回來後即投拍電影《渡江偵察記》,偵察連長李春林被他演得活靈活現。其後,《南島風雲》中的游擊隊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地下黨員、《紅色的種子》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革命者、《51號兵站》中的指導員……組成了他在銀幕上的「兵系列」。
孫道臨在燕京大學讀書時,是「燕京劇社」的活躍分子,出演了劇中的周沖,黃宗江演周萍。演出後在全校轟動,黃宗江收到不少署名「繁漪」的求愛信,他也收到不少署名「四鳳」的情書。直至1984年,孫道臨的《雷雨》情結越發濃烈,他把此劇搬上了銀幕,並且自導自演。不過當年的「周沖」已變成了「周朴園」。
《早春二月》是孫道臨的代表作,此片在當年風靡一時,社會上曾掀起了一陣「蕭澗秋」旋風,男大學生模仿他的扮相,一身灰色長衫,梳一個30年代大背頭,手執柔石的小說《二月》在河畔倘佯,口中會念著蕭澗秋的台詞;有的人跑遍南京路、淮海路,為的就是覓一條他圍的豆綠色圍巾,尋找一種勾人心魄的小資情調。而女大學生更是發痴,有的寫求愛信,有的盼能見上一面,要的就是心動,等的就是孫道臨,還傳說有的女孩因此而患相思病……
其實,那時的孫道臨已墜入愛河,與越劇名角王文娟相互傾慕,關於他倆的戀愛趣聞,有各種版本,流傳最廣的是「鵲橋相會」版。他在蘇州拍《早春二月》時,蕭澗秋與林黛玉�王文娟在越劇《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鵲橋相會在「瀟湘館」,頂替賈寶玉,與林妹妹彈琴賦詩,愛意綿綿,編織成一段浪漫婚戀。歲月如梭,如今孫道臨雖已年屆古稀,「瀟湘館」之戀已成往事,傳說趣聞也成舊夢,但他倆相濡以沫的感情依然,女兒成家立業,從國外歸來發展事業,王文娟操練她的「紅樓劇團」,孫道臨壯心不已,後又執導起影片《詹天佑》,同時他還利用自己卓越的朗誦技巧,在各大城市巡迴朗誦唐詩宋詞,引起了強烈反響……
●周璇:那時候的「第二眼美女」
即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周璇也不是一個美女。好在她五官端正,輪廓好,行話說:「上鏡頭」,所以算是「第二眼美女」。
周璇對演戲非常有天賦。著名演員舒適當年曾先後和周璇合演過7部電影,「試戲時,她往往似乎沒有什麼激情,到了正式開拍時,熱淚卻可以奪眶而出。」 周璇一生中共拍了43部影片,和阮玲玉、胡蝶並稱中國影壇三大影後。但對於「影後」這個稱號,周璇本人並沒有接受過。1941年,《上海日報》發起了選舉電影皇後的活動,結果周璇得票最多。其後,周璇卻在報上發表了一則啟事:「璇性情淡泊,不尚榮利,平日除為公司攝片外,業余惟以讀書消遣。對於外界情形,極少接觸,自問學識技能均有限,對於『影後』二字涉及賤名,則不勝感荷,敬請亮鑒。」
把嘴唇緊緊靠近話筒演唱的方法,是從周璇開始的。輕輕地唱,講究字正腔圓、柔和纏綿的這種唱法後來被鄧麗君傳承並發揚光大。周璇一生中一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其中114首是電影插曲。1932年,周璇步入黎錦暉主持的明月歌舞團,並以一曲《民族之光》初露頭角。1937年,周璇在《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這兩首歌流傳至今,成為不朽的經典名曲。同一時期,《何日君再來》隨著影片《三星伴月》的上映,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當年有記者撰文贊美周璇的嗓音:「她的歌聲如金笛鳴,沁人心。」於是,「金嗓子」的美譽傳遍了大江南北。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是當時大上海「明月社」的嚴華。好景不長,娛樂圈的緋聞吹進了這段幸福的婚姻,生性多疑的周璇聽風便是雨,最後親手完結了這段感情。1949年初,年輕商人朱懷德闖入周璇的內心,人在香港的周璇先是被其一片真誠打動,將全部積蓄交給他。朱帶著錢回到上海後,就杳無音訊。1950年,周璇帶著朱懷德走後產下的他們的孩子回到上海,找到朱懷德。誰知他竟問:「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樣,是領來的吧?」從此,周璇一直被困在瘋狂的世界中,直到1957年去世。
●上官雲珠:生死劫呀生死劫
上官雲珠,著名電影藝術家,在影片《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其表演真摯自然,善於塑造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
新中國成立時,上官雲珠才30歲,但因為她的氣質很不適合演「工農兵」形象,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再上銀幕,可是上官雲珠不氣餒,她努力改變自己的戲路,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型」。一時沒戲演,她就另闢蹊徑,為災區籌款義演,一天兩三場,一連演出了131場,直到過度勞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廠准備開拍《南島風雲》。但在即將開機之時,女主角護士長符若華的人選遲遲沒有敲定。與上官雲珠感情深厚的黃宗英,想起了3年來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雲珠,便竭力向導演白沉推薦她。可讓上官雲珠這樣的演員去扮演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裡簡直是嘲諷,好在白沉導演力排眾議,堅決用了上官雲珠。上官雲珠也不負眾望,她的精湛演技讓那些一向對她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1956年1月10日,上官雲珠手拿著陳毅市長親手書寫的「上官雲珠同志,請您來一趟」的字條,走進了中蘇友好大廈,受到了在上海視察工作的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堯的牽連,上官雲珠也被翻來覆去查個沒完,心情很是苦悶和壓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時,上官雲珠向毛主席訴說了心中的委屈和個人的遭遇。不久,上官雲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風波》,並跟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捷克。她原已被列入「右派」名單,這時也峰迴路轉,成為「保護對象」。
命運的轉折,使上官雲珠又升起了攀登事業高峰的希望。上官雲珠在拍片之餘,積極參加「四清」工作隊,經常深入工廠、學校、農村演出,以至於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患「乳腺癌」和「腦癌」。手術後,上官雲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復一日地練習以求突破因「腦癌」導致的語言障礙,以便重返銀幕。就在這時,「文革」開始了,造反派們全然不顧上官雲珠身體虛弱,硬拉她到廠里去參加大批判,多次遭到毒打。
造反派從鞭撻上官雲珠的婚姻開始,再到她主演「壞電影」的「放毒」,更要她老實交代幾次見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長的情況。上官雲珠膽戰心驚地如實寫出受到毛主席幾次接見的情況,但堅決否認攻擊偉大領袖。
1968年11月22日,上官雲珠又被專案組提審。對審訊人員的威逼,上官雲珠無話可說。造反派折磨了她兩個多小時後,把她踢出門外,並下最後通牒「第二天必須交代,否則後果自負。」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身心極度疲憊、萬念俱灰的上官雲珠跳樓自殺身亡。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314430100a58d.html) - 中國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F. 到底有沒有陳真霍元甲
有霍元甲,無陳真。
大洋網2月8日報道:1909年3月,秘宗拳宗師霍元甲受陳其美、陳公哲等人之邀來到上海。三敗洋人。1909年夏霍元甲師徒數人移居閘北王家宅,奠定了精武體育學校的校址。
同年8月,霍元甲病逝於上海,終年53歲。1912年,著名武俠小說家向愷然(平江不肖生)先後出版《拳術》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兩部作品。根據傳聞,他杜撰出霍元甲之死是被日本醫生秋野用毒葯毒死,以後人們以訛傳訛,事實遂被嚴重歪曲。
關於霍元甲患病及逝世經過,精武體育會創辦人之一陳公哲曾寫過以下文字:「霍先生原患有咯血病,自寓所深居時,時發時愈。日人有賣仁丹葯物者,時到旅邸,出葯示霍,謂之可愈咯血而治肺病。霍先生信之,購服之後,病轉加劇。霍先生得病之由,謂少年之時,曾練氣功,吞氣橫闕,遂傷肺部,因曾咯血,面色蠟黃,故有黃面虎之稱。自遷之王家宅後,霍先生病轉加劇,由眾人送入新閘路中國紅十字會醫院醫治二星期,即行病逝。眾人為之辦殮,移厝於河北會館,時在1909年陰歷八月間。越一年運柩北返。」陳公哲是邀請霍元甲來滬的發起人之一,又是霍元甲與奧皮音商量比武事宜的翻譯,直至霍病逝,他和霍元甲接觸頻繁,友誼甚篤。因此,關於霍元甲的死因,陳公哲所述應該是可信的。由此可見,霍元甲不是因為誤傷日本柔道家而被日本醫生用葯毒死,而是因原患咯血症轉劇送醫院醫治無效而死。
霍元甲之死並非日本人所為,而是因病而死。持這種說法的人特別指出:「1912年,著名武俠小說家向愷然(平江不肖生)先後出版《拳術》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兩部作品。根據傳聞,他杜撰出霍元甲之死是被日本醫生秋野用毒葯毒死,以後人們 以訛傳訛,事實遂被嚴重歪曲。」
支持這種說法的根據是,就霍元甲患病及逝世經過,精武體育會創辦人之一的陳公哲曾寫過以下文字:「霍先生原患有咯血病,自寓所深居時,時發時愈。日人有賣仁丹葯物者,時到旅邸,出葯示霍,謂之可愈咯血而治肺病。霍先生信之,購服之後,病轉加劇。霍先生 得病之由,謂少年之時,曾練氣功,吞氣橫闕,遂傷肺部,因曾咯血,面色蠟黃,故有黃面虎之稱。自遷之王家宅後,霍先生病轉加劇,由眾人送入新閘路中國紅十字會醫院醫治兩星期,即行病逝。眾人為之辦殮,移厝於河北會館。越一年運柩北返。」
持病死論一說者總結說:「陳公哲是邀請霍元甲來滬的發起人之一,又是霍元甲與奧皮音商量比武事宜的翻譯,直至霍病逝,他和霍元甲接觸頻繁,友誼甚篤。因此,關於霍元甲的死因,陳公哲所述應該是可信的。由此可見,霍元甲不是因為誤傷日本柔道家而被日本醫 生用葯毒死,而是因原患咯血症轉劇送醫院醫治無效而死。」
比以上說法更過分的是,還有人說,當年為霍元甲治病的日本人,是霍元甲的好朋友。2000年,新華網天津8月6日發過一則專電,對霍元甲是因病而死一說給予反駁,尤其是對新近出現的「日本人是霍元甲的好朋友」的謬論表示極大不滿。這則專電指出:「霍元 甲之孫霍文廷,日前與天津市西青區文化局有關同志,經過深查細訪,進一步證實日本人是殺害霍元甲的元兇。近幾年來,社會上有人提出『日本人是霍元甲的好朋友,曾為霍元甲治病出了不少力。霍元甲是因生病正常死亡的』。霍氏家族歷來就知道他們的先輩霍元甲是死 於日本人之手,對於有人為日本人開脫,他們從家族和民族感情上都難以接受。從去年開始,霍元甲的二孫、現居住在天津市西青區小南河村的霍文廷老人,會同西青區文化局的同志,多次到上海、廣東、浙江等省市霍元甲曾經活動過的武林會館,走訪調研,並翻閱了大量 資料,證實所謂霍元甲的日本朋友,正是殺害霍元甲的元兇。日本人以幫助霍元甲治病為名,買通關節,在中葯中投放慢性爛肺葯,使本來可以治好病的霍元甲死於非命。」這則專電還說,「目前這本調查材料正在編輯中。不久將印刷出版,公布於世」
近代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陳真這個人?
霍元甲創立精武體育會不到半年就英年早逝,對精武日後的發揚光大隻是起到了象徵性作用,但在精武創立之初起到決定作用的人中,有3個人姓陳,可以斷言,他們才是日後陳真這一英雄的來源:
其一陳其美,同盟會的元老級人物,與孫中山交厚,蔣介石的結義大哥,早年留日,入東京警監學校學法,回國後為同盟會在滬浙聯絡幫會,是青幫首領,辛亥革命後做到上海督軍這樣的高職,而蔣介石能有日後執掌國民黨,真正為蔣與孫中山搭橋的是陳其美;為了與光復會爭奪滬浙一帶的領導權,陳其美指派蔣介石暗殺了光復會元老陶成章,他行事果斷,心狠手辣,1916年被袁世凱暗殺。
其二陳公哲,同盟會會員,孫中山的同鄉,早期的「精武四傑」之一,武功出眾,為了精武會,不斷的捐資散財,以致於家道逐漸敗落。在他的努力下,精武會於抗日戰爭前發展迅速,從上海到廣州、港澳乃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都建起了分會。是個文武兼備的社會活動家。1920年精武會慶祝建會10周年,孫中山又應陳之邀為精武會題寫了「尚武精神」的橫匾,還給建會10周年特刊《精武本紀》寫序文。
其三陳鐵生,名紹枚,字鐵生,廣東新會人,同盟會會員,精武四傑之一,早年參加過南社。亦任過上海精武體育會編輯,編有《技擊叢刊》等。1930年陳鐵生曾出過武術專著《達摩劍》,去年還在台灣出過重印本,可見卓有造詣;1919年陳鐵生曾因「義和拳」與當時如日中天的魯迅筆戰,又可見在文化界已非一般人物。
陳真的身世,應取自劉振聲,帶藝拜師;其性格應取自陳其美,敢想敢做不擇手段,且有留日背景;其武功一定是取自陳公哲和陳鐵生,著實的武術大家。最讓人感慨的還是「陳真」這樣的電影真實如今差不多成了影迷們公認的歷史真實,電影的力量有多大,看看這里就知了。
G. 阮玲玉25歲時拍了29部電影,為何將自己生命終止在了25歲
阮玲玉在1910年4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內地著名女演員。在2005年,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阮玲玉被評選為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電影演員之一。
結束語:
阮玲玉最終選擇自殺,這跟她的性格和她生命中最最要的幾個男人有關。阮玲玉遇人不淑,第一個男人張達民品格低劣,嗜賭成性,對阮玲玉是極度壓榨和糾纏。阮玲玉本以為擺脫張達民之後,卻又發現唐季珊也是一個玩弄感情的人,不值得對他託付終身。不堪重負的她,最終選擇以死來獲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