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君如拍過什麼電影 全部列出來.謝謝.
1. 春田花花同學會 (2005)
2. 麥兜·菠蘿油王子 (2004) [配音]
3. 金雞2 (2003)
4. 金雞 (2002)
5. 麥兜故事 (2002) [配音]
6. 絕色神偷 (2001)
7. 愛君如夢 (2001)
8. 慾望之城 (2001)
9. 茱麗葉與梁山伯 (2000)......Judy
10. 江湖告急 (2000)......蘇花
11. 半支煙 (1999)
12. 千王之王2000 (1999)
13. 愈快樂愈墮落 (1998)......影視店老闆
14. 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 (1998)......十三妹
15. 97古惑仔戰無不勝 (1997)......十三妹
16. 愛您愛到殺死您 (1997)
17. 黑玫瑰義結金蘭 (1997)
18. 麻雀飛龍 (1996)
19. 四面夏娃 (1996)
20. 火雲傳奇 (1994)
21. 神龍賭聖之旗開得勝 (1994)
22. 年年有今日 (1994)
23. 戀愛的天空 (1994)
24. 等著你回來 (1994)
25. 表姐,你好嘢! IV之情不自禁 (1994)
26. 一屋哨牙鬼 (1993)
27. 花田喜事 (1993)......周吉
28. 追男仔 (1993)
29. 嘩鬼旅行團 (1992)
30. 女校風雲 (1992)
31. 鹿鼎記 II之神龍教 (1992)
32. 真的愛你 (1992)
33. 鹿鼎記 (1992)
34. 家有喜事 (1992)......程大嫂
35. 丐世英雄 (1992)
36. 霸王花重出江湖 (1992)
37. 新疆屍先生 (1992)
38. 贏錢專家 (1991)
39. 機BOY小子之真假威龍 (1991)
40. 無敵幸運星 (1990)
41. 望夫成龍 (1990)
42. 賭聖 (1990)......亞萍
43. 猛鬼撞鬼 (1989)
44. 嘩鬼有限公司 (1989)
45. 八寶奇兵 (1989)
46. 專釣大鱷 (1989)
47. 一眉道人 (1989)
48. 猛鬼大廈 (1989)
49. 最佳損友 (1988)
50. 褲甲天下 (1988)
51. 霸王花 (1988)
52. 愛的逃兵 (1988)
53. 求愛敢死隊 (1988)
54. 皇家師姐 III之雌雄大盜 (1988)
55. 開心勿語 (1987)
Ⅱ 吳君如的資料
君如原籍廣東番禺,出生於香港喜劇演藝世家。父親為夏春秋,是上世紀70年代香港資深喜劇演員。16歲進入TVB電視藝員訓練班,同期同學有劉嘉玲、曾華倩等人。後轉往電影圈發展,主要電影作品有《霸王花》系列、《最佳損友》、《流氓差婆》、《賭聖》、《望夫成龍
》、《家有喜事》等。1998年她以《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又憑借《金雞》奪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她在與著名導演陳可辛相戀九年後,於2006年為對方誕下一女。 她不僅僅是影視圈內少見的不顧形象勇於誇張扮丑、極盡搞笑之能事的女星,更重要的是,她以爽朗豪放的幽默風格和個人魅力,立意將「大笑姑婆」路線進行到底,從王晶、黃百鳴到周星馳的經典喜劇電影無不閃現著她標志性的面孔。吳君如從TVB訓練班畢業之後,曾和劉嘉玲、鄧萃雯、藍潔瑛、曾華倩一起被列為新一代接班花旦,無奈她姿容平平,一直無法上位,還瀕臨雪藏。直到幾年後被王晶發現,又和周星馳重逢,她的演員生涯才發生了化學變化。王晶的《霸王花》系列給她打開了一扇通向電影和喜劇的門,而與識於微時的周星馳在1990年拍了《望夫成龍》後,吳君如才開始確立早年憨厚爽朗的搞笑銀幕形象,並以獨特的喜劇風格為人們所記住。
吳君如和周星馳在電視台合作電視劇,拍第一部電影《霸王花》後,又拍了《望夫成龍》,《賭聖》,《賭聖》當時有了四千萬票房。周星馳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奠定了他自己的地位,在TVB時有一次和周星馳拍電視劇。他們倆蹲在街市,看著人來人往忙忙碌碌,很喜歡看街上的人走路、說話,大家都覺得很有趣。那時候和周星馳演得最多就是這樣的草根。吳君如跟王晶拍了很多戲,他是整個本子都在那了,不用你怎麼想,他的喜劇很好笑。還有就是劉鎮偉,劉鎮偉教了她很多演戲上的東西。那時的電影總想盡量在短時間內拍完,總是很急,道具、劇情都沒現在好,所以那時候就很能「賣人」,演員一旦紅了就會被人搶來搶去。
早年在電視台發展受阻純屬塞翁失馬,吳君如進入電影圈時正好碰上新藝城掀起的喜劇潮流。出身小康之家、從小被寵得如刁蠻公主般的她,偏偏愛演草根,而個人與時代的喜劇之路就這樣不謀而合。在《最佳損友》中飾演粗魯女警花,一場挖鼻孔的戲,讓她在難堪的哭泣過後徹底放開了自己,「大笑姑婆」吳君如的喜劇生涯由此來臨。在瘋瘋癲癲大開大合的銀幕形象之下,吳君如也曾對自己的演員生涯充滿了焦慮。上世紀90年代中,踏入30歲的她決心嘗試轉型,飾演一些性格多面、有深
度和立體感的角色,在1998年憑電影《洪興十三妹》奪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02年更不惜增肥20磅出演由男友陳可辛監制的《金雞》,最終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多年的丑旦終於熬成正旦,人生如戲,戲中阿金笑中有淚的奮斗史也多少反映了吳君如近20年的從影辛酸心路。
在《最佳損友闖情關》(1989),《家有喜事》(1992),《金雞》(2002)等片中,吳君如標志性的喜劇面孔,見證了香港喜劇的巔峰。吳君如為人很隨和豪爽,當年往事順手拈來侃侃而談,絕無冷場。人生的機遇總是令人出其不意,她喜歡拍江湖片和文藝片,但最終走紅的是喜劇;年輕時喜歡杜德偉那樣八塊腹肌的陽光猛男,但最終與之攜手共度人生的,是又胖又矮卻溫文儒雅的陳可辛。她說一直未停止努力造人,但又唏噓懷上的幾率在每月下降,只好期盼出現奇跡。
Ⅲ 演員吳君如是什麼時候出道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
在香港,娛樂圈中很多出身於TVB的女演員,在風光的時候特別多人追捧,但是在後來的時候卻有著慘淡的結尾。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女演員,在娛樂圈中的,地位特別的好,而且她的人生也堪稱完美。她就是吳君如。吳君如給人印象從出道以來就是喜劇演員,是影視圈內少見的不顧形象勇於誇張扮丑、極盡搞笑之能事的女星,更重要的是,她以爽朗豪放的幽默風格和個人魅力。
大家喜歡吳君如哪個作品呢?
Ⅳ 吳君如演過哪些電影
你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
1.金雞
《金雞》是由趙良駿執導,吳君如、曾志偉等主演的喜劇片。影片講述了人到中年的妓女阿金深夜在自助銀行中遭遇劫匪,身無分文的她向同病相憐的劫匪講述歡場經歷的故事。該片於2002年12月26日在香港上映。2002年的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45歲的「老雞」阿金(吳君如飾)在銀行櫃員機查詢賬戶的余額時遭到內地來港的阿邦(曾志偉飾)持刀搶劫。阿金非常配合的交出銀行卡,但裡面只剩下可憐的98.2港元···
希望我的回復能夠幫助您。祝您生活愉快!
Ⅳ 吳君如透露金像獎戰衣挑選准則,她曾出演過哪些經典的喜劇電影
現在人們對於影視劇的要求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了,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之前的喜劇電影可以說是獨創一格,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就比如喜劇演員吳君如,她透露金像獎戰衣挑選原則,你知道吳君如曾經出演過哪些經典的喜劇電影嗎?
第四部喜劇電影就是金雞2,這部電影是無盡如何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共同主演的。吳君如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的是阿金這個角色。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阿金及時制止了失戀青年濫用精神葯物,並且奉勸他要學會苦中作樂,最後阿金便回憶起了自己一生中最苦的一年。
Ⅵ 求電影資源 金雞 吳君如 1 2部啊
進擊有的哦,還需要嗎
金雞SSS的劇情
Ⅶ 應該是吳君如早期的電影吧
1997年的三段式電影《回轉壽屍》中的第一個故事《頭魂》。其它兩個故事是《撞鬼》《最後晚餐》。
應該是這個
Ⅷ 吳君如演過的鬼片
1,《天師捉姦》
《天師捉姦》是1990年上映的喜劇片,由錢升瑋執導,陳百祥、吳君如、葉子楣、成奎安等演員聯袂出演。
講述了傻天師苗一苗追殺女妖飄紅至泰國,但已來遲一步,女妖已取走了第九十八名在零時出生的男性元神,當女妖吸夠一百個便可永生不滅。為了阻止飄紅為禍人間,苗一苗必須在其神功煉成之前將其消滅。
2,《老友鬼上身》
《老友鬼上身》由香港導演馮淬帆執導,馮淬帆、吳君如、午馬、樓南光等主演的一部香港喜劇鬼怪電影。
該片1992年由星光娛樂有限公司和馮淬帆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片講述了小林是位熱心社工,一天,為救其三位當事人,引致撞車,而魂魄飛出車外。
3,《猛鬼撞鬼》
《猛鬼撞鬼》是一部由袁祥仁執導的,陳百祥、吳君如主演的影片。1989年上映。
4,《一眉道姑》
《一眉道姑》是由陳志華執導,吳君如、杜德偉等主演的恐怖片。該片講述了警察學校鬧鬼,教官陳SIR、湯SIR為驅除眾鬼,找到九個生肖屬龍的男女警員,練九龍追魂陣,其中捉雞女督察李蘭玉因態度囂張,引起眾人不滿。
5,《一世好命》
《一世好命》由寶禾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於1991年出品製作。梁家樹執導,盧冠廷、黃一山、尹麗玉、吳君如、袁祥仁、許紹雄等領銜主演。
Ⅸ 吳君如演過的電影,你覺得哪部比較經典
吳君如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一名喜劇女演員,不得不說她的成功和王晶導演是脫不開關系,從早年TBV訓練班畢業的她很快成了香港影視圈的演員,但因為自身的顏值不夠出眾,在那卧虎藏龍的香港影視圈很難打開戲路。但還是通過她不斷的努力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喜劇方式,她和王晶的相遇,和周星馳的合作都是她成功路上的啟明星。縱觀她的作品裡,給我印象最深刻最經典的就是1992年的《家有喜事》了。以上就是小編覺得吳君如最經典作品的相關內容啦,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是否也是這樣覺得呢?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里留言哦。
Ⅹ 金雞1粵語帶字幕版百度網盤資源
金雞1粵語帶字幕
在網路搜索 你需要的 這四個字 第一位那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