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賈柯章第一部電影

賈柯章第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3 16:16:37

1. 賈樟柯三部曲是哪三部

《小武》、《站台》和《任逍遙》。

1、《小武》

中國導演賈樟柯出品的一部獨立製片的電影,為北京電影學院學生作業作品。

2、《站台》

中國電影導演賈樟柯的第二部長篇故事片電影,2000年出品,被譽為「平民化的史詩作品」。

這部影片以賈樟柯的故鄉山西汾陽為背景,講述了幾個歌舞演員從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活。

3、《任逍遙》

中國電影導演賈樟柯自編自導的第三部故事長片電影,由法、日、韓三國聯合出品,香港胡同製作公司執行製作,於山西大同即興拍攝,描寫工人子弟的生活。

作者簡介:

賈樟柯,生於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3年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主要導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遙》、《世界》、《東》、《三峽好人》、《無用》、《二十四城記》,其中《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著有《賈想》、《中國工人訪談錄》等書。

2. 賈樟柯電影作品清單有哪些

賈樟柯電影作品清單有《海上傳奇》 紀錄片,《二十四城記》 劇情片,《無用》 紀錄片等。

還有《三峽好人》 劇情片,《東》 紀錄片,《世界》 劇情片,120分鍾,《任逍遙》 劇情片,《站台》 劇情片,《小武》 劇情片,《小山回家》 錄像等作品。

早在1970年,賈樟柯為了實現孩童時期的導演夢,他組織了「青年電影實驗小組」,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影實踐。 1995年拍攝第一部57分鍾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節的大獎。

賈樟柯的成就

賈樟柯又拍攝了《站台》、《任逍遙》、《世界》等幾部長片。2006年在拍攝紀錄片《東》時,他決定套拍故事片《三峽好人》,該片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賈樟柯第六代導演領軍者的地位得以確立。

在電影集體向好萊塢投降,沉淪於虛無縹緲的非現實主義題材的時候,賈樟柯對現實的強烈人文關注顯得尤為可貴。從《小武》發端,到如潮好評的《三峽好人》,賈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為理解中國的一種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詮釋電影的現實主義。

3. 賈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賈樟柯三部曲如下:

1、《小武》

中國導演賈樟柯出品的一部獨立製片的電影,為北京電影學院學生作業作品。

2、《站台》

中國電影導演賈樟柯的第二部長篇故事片電影,2000年出品,被譽為「平民化的史詩作品」。

這部影片以賈樟柯的故鄉山西汾陽為背景,講述了幾個歌舞演員從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生活。

3、《任逍遙》

中國電影導演賈樟柯自編自導的第三部故事長片電影,由法、日、韓三國聯合出品,香港胡同製作公司執行製作,於山西大同即興拍攝,描寫工人子弟的生活。

作者簡介:

賈樟柯,生於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3年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主要導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遙》、《世界》、《東》、《三峽好人》、《無用》、《二十四城記》,其中《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著有《賈想》、《中國工人訪談錄》等書。

4. 賈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1.《小武》

《小武》是賈樟柯編劇並執導的獨立製片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生活在中部某小縣城的梁小武在接連失去友情、愛情和親情後最終失去自由,成為囚徒的過程。

2.《站台》

《站台》是由賈樟柯編導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汾陽縣文工團的一群年輕人在社會變革浪潮中由「尋找」到「回歸」的成長故事。2000年,該片獲得第57節威尼斯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3.《任逍遙》

《任逍遙》是由賈樟柯執導並編劇,該片是賈樟柯《故鄉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講述了兩個少年為擺脫無盡的無聊也為了給自己定位而出去搶劫銀行的故事。

人物簡介

賈樟柯(Jia Zhangke),1970年5月24日出生於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作家,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5. 賈柯章都拍了那些片子

作為導演賈樟柯 Zhang Ke Jia的電影作品(數量:9)刺青時代 Ciqing shidai ------- (2007)
三峽好人 Sanxia haoren ------- (2006)
東 Dong ------- (2006)
世界 Shijie ------- (2004)
任逍遙 Ren xiao yao ------- (2002)
公共場所 Gong gong chang suo ------- (2001)
In Public ------- (2001)
站台 Zhantai ------- (2000)
小武 Xiao Wu ------- (1997)

作為演員賈樟柯 Zhang Ke Jia的電影作品(數量:2)血戰到底 Xue zhan di ------- (2006)
任逍遙 Ren xiao yao ------- (2002)
作為編劇賈樟柯 Zhang Ke Jia的電影作品(數量:9) 刺青時代 Ciqing shidai ------- (2007)
三峽好人 Sanxia haoren ------- (2006)
東 Dong ------- (2006)
世界 Shijie ------- (2004)
任逍遙 Ren xiao yao ------- (2002)
公共場所 Gong gong chang suo ------- (2001)
In Public ------- (2001)
站台 Zhantai ------- (2000)
小武 Xiao Wu ------- (1997)
作為製片人賈樟柯 Zhang Ke Jia的電影作品(數量:3)賴小子 Lai xiao zi ------- (2006)
三峽好人 Sanxia haoren ------- (2006)
小武 Xiao Wu ------- (1997)
作為攝像師賈樟柯 Zhang Ke Jia的電影作品(數量:3)東 Dong ------- (2006)
In Public ------- (2001)
公共場所 Gong gong chang suo ------- (2001)
作為電影剪輯賈樟柯 Zhang Ke Jia的電影作品(數量:2)In Public ------- (2001)
公共場所 Gong gong chang suo ------- (2001)
其中,小武、站台、任逍遙構成了賈樟柯的「縣城三部曲」,從山西汾陽走出來的賈樟柯,始至終把他的視角放在小縣城人的狀態上,他的精神坐標一直矗立在縣城中。
在小武、站台獲得肯定之後,世界一度遭到冷落,評論界認為賈樟柯「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個人世界裡」,但之後的三峽好人為他奪得了金獅獎。
法國《電影手冊》評論他的首部長片《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6. 賈樟柯是一位怎樣的導演

賈樟柯是一個真實而戀舊的導演,他的作品都很貼近生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都是一些文藝作品,作朴感人,而且還獲得了不少獎項。


有人說他的作品充滿了負能量,別人的作品都是弘揚真善美,而他卻是披露現實,他說這就是現實生活,賈樟柯敢說真話,敢做自己,雖然它的票房都不怎麼可觀,但是這么多年他一直堅持自己信念,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導演。

7. 如何評價賈樟柯內地第一部公映電影《山河故人》

還不錯。
《山河故人》的敘事結構選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個時間點,講述主角張晉生、沈濤、梁子等人或因為感情、或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終離別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離合為主線,片中,「離別」的場景隨處可見,無論是好友為爭奪愛人反目、夫妻彼此感情失和而離婚,還是年邁的老父親突然因病逝世、親生骨肉遠走他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被逐漸放大,進而引發觀眾共鳴。「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這句印在電影《山河故人》宣傳海報上的台詞,將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歡聚與離別凝聚起來,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動人心弦,讓眾多觀影者開始反思自己對於父母和家庭的關系「越是關系親近的人越容易彼此傷害,比如父母、愛人」;父母在,不遠游』已經作古,離開了山河的人們不知是否也會與『故人』越來越遠」;「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回家的鑰匙。」而除了關注小人物的故事,這三個時間點的生活狀態描繪,也暗含著對於過去、當下、未來的對比、想像及思考。
通篇看來,不難看出導演的用心,一部走心之作雖並無太多波瀾,但是對細節的拿捏,人物刻畫卻是恰到好處。片中沈濤最後一個人跳舞的片段令人感動,與開頭的迪斯科首尾呼應,表達了一種山河還在,物是人非的感覺。影片中演員們的表演同劇情的發展一樣中規中矩。反倒是客串出演的張艾嘉和董子健上演的母子戀讓人印象深刻頗為驚艷。而賈樟柯依舊是如希區柯克一樣,繼續在自己的影片中客串著路人甲乙丙丁。
由小混混、礦工、考古佬到上一部的煤礦大佬板,客串覺得的變化也是自身成長的折射。《山河故人》的1999開場和2025結尾,都在汾陽,迪斯科舞廳和飄雪孤舞中響起Pet Shop Boys《Go West》,走了一圈又回到起點。葉倩文的《珍重》,由汾陽CD試機、2014火車途上的iPad,再到2025張艾嘉給九十後董子健用黑膠播放,不都是賈科長對觀眾語重心長的問候。電影旅程無論歷盡多少轉折,出走世界後回到老家,又一個十年,霹靂初心依舊,坦然似是故人來。
在中國電影市場整體紅火興盛的情況下,文藝片卻還是紅火之下的一片陰冷。作品要麼叫好不叫座;要麼牆內開花牆外香,要麼直接石沉大海。文藝片整體處於市場弱勢地位,面對廣闊的市場總是疲軟。而《山河故人》的此番成功突圍得益於導演的走心,准確的抓住了人們歡聚離別的情感變化,用文藝氣息濃重的表現方式展現出來,以此做為影片賣點並且清晰地將賣點通過口碑擴散出去。就像張一白導演的評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河故人,只有賈樟柯把他們拍出來了。

8. 賈樟柯被網友們昵稱為「賈科長」,他是一位怎樣的導演

賈樟柯是一位非常敬業的個導演。非常受人們尊重。他的為人處事像一個幹部的級的氣質。所以人們就給他。起了個戳號賈科長。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導演,並且在多部影片當中有多部力作。並且深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他本身的性格也詼諧幽默的確是讓觀眾們深受愛戴的那一種導演性格。假裝科被網友昵稱為賈科長,他是一位怎樣的導演?他作為一個導演還是很合格的,導演出的一些劇啊,什麼都大家都非常願意看,我也喜歡喜歡看,他也是個很優秀的導演我覺得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他拍出來的作品是很有深度的。他對於事物有著不一樣的見解,所以他拍出的電影是非常有思想的,可以說是中國文藝界比較好的導演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出他是一個有一些文藝感的導演。他一直在探索著事物本身的本質,這些都體現在他的作品之中賈樟柯被網友稱為是賈科長。因為他這個導演非常敬業,什麼事情都要管一下,而且有些事情是親自去做。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導演。用一句話來形容賈樟柯就是:靠國外觀眾養活的中國導演。為什麼這么說,咱們看看賈樟柯在國內上映的所有電影的票房情況吧。賈樟柯最早電影《小武》沒有公映,《站台》類似。從2005年的《世界》開始有票房,但是都比較慘淡。記憶中當年賈樟柯最大的新聞是《山峽好人》獲得了2008年威尼斯金獅獎,結果選在12月14日和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一起上映。有人問賈樟柯為什麼選擇和張藝謀的大片一起上映,這不是擺明了自殺嗎?賈樟柯說:「我們希望讓觀眾多看到反映現實生活的電影,而不是那些穿金戴銀、飛來飛去的人。中國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大片運作模式,已經逐漸喪失了中國人的想像力,這種流失思考的做法非常可悲。當下中國電影充斥著娛樂氣味,金錢崇拜。投資非常大的影片,其思想水準非常落後,還停留在權力崇拜的層面。當然也有人說賈樟柯這是碰瓷呢。反正他的電影票房都不好,索性和張藝謀的大片一起上映,說不定還能博取點知名度,票房還能上去呢。但最後《山峽好人》國內票房還是慘不忍睹。再接下來《天註定》混成了敏感詞,票房就算了。直到2015年賈樟柯的《山河故人》終於票房破千萬了。但這是因為國內票房已經達到500億的規模,以賈樟柯這么大名氣的導演,一個電影3000萬票房實在沒啥好吹的。最近這個《江湖兒女》票房看起來有6000萬,不錯了。總算是一步一步在提高。但是要知道《江湖兒女》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加起來至少8000萬,國內這點票房分賬也就是2000萬不到,算下來虧本啊。其實賈樟柯所有的電影,如果只看國內票房的話,他根本就拍不到今天。他能一直拍電影,靠的是海外版權。賈樟柯第一部電影《小武》就獲得了歐洲電影節的關注,海外版權賣出了500萬人民幣(也就是50萬歐元多一點),那個時候500萬人民幣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說可以說是天價了。後來賈樟柯拍的每一個電影,海外版權早就在國內上映之前賣出去了。而且隨著賈樟柯名氣越來越大,他的電影海外版權越來越高,最近3部《天註定》、《山河故人》和《江湖兒女》都是先參加戛納啊這些電影節,多少都獲得了提名,然後在電影節上版權已經賣出去了,據說價格都在5000萬人民幣以上。所以賈樟柯拍電影其實穩賺不賠,但他賺的是歐洲人的錢。中國電影人這么多年能一直穩定賺歐洲觀眾錢的,只有賈樟柯這么一個。因為賈樟柯拍的文藝片,或者說是藝術電影。文藝片在國內這么多年票房就一直不咋樣,但是歐洲卻有成熟的藝術電影院線,歐洲也有一批喜歡文藝片的觀眾群體。賈樟柯的電影在國內票房不咋樣,在歐洲卻非常受歡迎。所以事情就是這么的荒唐,賈樟柯幾乎成了一個專門給歐洲電影節拍電影的中國導演。但是這么多年,喜歡拍文藝片的導演多了去了,比如和賈樟柯同為所謂第六代導演的王小帥、婁燁等人,為什麼他們現在就混不下去了呢?所以說賈樟柯還是有2把刷子的。人家拍的電影歐洲觀眾就是喜歡。這一點要服氣。賈樟柯是一位相當不錯的導演,之前給我導演過許多的大牌,那些電影當時的電影中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電影為我們所熟知。他最喜歡泡的是社會題材的,表現出社會風貌的種電影,他的電影中所展現出的面貌是為社會所引起震動的。賈樟柯導演其實他的處女座就是一部社會類型的導演,他在整個社會類型的導演中算是比較牛的另一種的,因為他總是能吃出石壁,用文學的形式展現現代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困難,但同時又不失去一些前進的道路,指明了方向。沒有錯,賈科長就是這樣的一位好導演。

9. 賈樟柯三部曲哪三部

電影《小武》、《站台》、《任逍遙》就是「賈樟柯故鄉三部曲」!

1、《小武》

小武(王宏偉)是山西汾陽一個屢教不改的「慣偷」,即使公安部門在搞嚴打活動,他仍要想方設法下手。但是拋開所謂的「小偷」身份,他是個十分戀舊十分傳統的人,親情、友情在他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但昔日親朋好友早將他看作瘟神,惟恐躲避不及。

無形之中,小武只能去做邊緣人,換回某些滿足和安慰。某天在歌廳唱歌時,小武結識了胡梅梅(左百韜),相似的心境讓兩人建立了某種曖昧的情感。

然而胡梅梅明白,小武並非她的彼岸,她需要找到一個更有力的「臂膀」改變自己的命運。對此小武雖也明白,卻在事情發生時仍無法抑制失落。面對自己的未來,處境更加尷尬窘迫的小武愈發茫然無措。

2、《站台》

《站台》是家鄉年輕人的成長故事,《小武》則是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大時代中,「穿越於城市與鄉村間的芸芸眾生」的一個縮影。

《站台》以民間青年文化工作者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反映普通人的精神世界,投射了導演更多的個人情感印記,無論是完整的符號表達,還是紀實美學的堅守,都讓觀眾看到了一代人的青春、理想與人生。

3、《任逍遙》

兩位無業少年小季和斌斌整日以騎摩托車兜風為樂,或是去煙霧繚繞的娛樂中心打發時間。小季愛上了漂亮的舞蹈模特巧巧。巧巧有個男朋友,是個街頭混混,但小季並不介意。

斌斌的母親認為兒子應該去當兵,而他的女朋友將要去北大讀國際商務。斌斌喜歡唱卡拉OK,看動畫片,他不相信未來。

他們所在的城市山西大同離北京較遠,但高速公路與電視使他們能夠緊跟國家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體系中所扮演的不斷變化的角色。他們這一代人,有時是很難拒絕掙快錢的誘惑的。

賈樟柯電影評價

從他的電影中可以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他與生俱來的對時間和空間的掌控力,這些都給予觀眾獨特的視角,看到當代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

他的電影摒棄傳統的文學性敘事方式,直接引導觀眾進入影片人物所生活的環境,與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同感悟人生,具有真正的電影感;

他的電影超越了國家與地域的界限,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已經成為世界電影史重要的組成部分。

10. 賈柯章簡介

1970年賈樟柯生於中國山西汾陽,本對繪畫有所造詣的他,一次偶然的機會觀看了電影《黃土地》之後,便激發了內心對電影的熱愛。他1991年開始考北京電影學院,但失敗了兩次,直到1993年才如願以償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為了實現孩童時期的導演夢,他組織了「青年電影實驗小組」,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影實踐。 1995年拍攝第一部57分鍾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節的大獎。盡管這不是一個成功的作品,但它為賈樟柯提供了一個機會,開始他的成名作《小武》。在這部影片中,他的獨特視角與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與深入的表達。《小武》在國際廣受好評,得了8個獎,也成為國內小資青年的追逐對象,賈樟柯一舉成名。彼時,法國《電影手冊》評論:"《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國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則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其後,賈樟柯又拍攝了《站台》、《任逍遙》、《世界》等幾部長片。2006年在拍攝紀錄片《東》時,他決定套拍故事片《三峽好人》,該片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拿下金獅大獎。賈樟柯中國第六代導演領軍者的地位得以確立。
在中國電影集體向好萊塢投降,沉淪於虛無縹緲的非現實主義題材的時候,賈樟柯對中國現實的強烈人文關注顯得尤為可貴。從《小武》發端,到如潮好評的《三峽好人》,賈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為理解中國的一種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詮釋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
與曾經流行的批判現實主義相比,賈樟柯的敘事更為沉靜和不張揚,從不做單純的道德判斷,而是通過個性鮮明的紀實性風格一一拓展;與現代虛無主義相比,賈樟柯更是從不故弄玄虛,傾力專注於歷史變遷中的細枝末節,在冷酷的現實中保持著一種溫暖的基調。
如何切入現實對很多導演來說困難重重,賈樟柯卻舉重若輕,這來源於其獨特的視角和敏感的心態,總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式重構歷史的記憶:《小武》中冷靜的鏡頭、紀實的風格立即從紛繁復雜的變遷中重塑了一代人的感覺;《世界》在更大規模上表達了中國的變遷;《三峽好人》不但展示出廣闊的社會變遷圖景,而且虛構性被置於紀實性的敘述之中。他的電影有自己的世界,並且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思考這個世界變遷的意義。
因此,如果把賈樟柯置於更宏大的歷史坐標中考量,他掀起的最大波瀾,甚至已經不是幾部電影所能概括。隔了十年回頭去看,賈樟柯影像的文本意義恰恰是對正在經歷激烈全球化變遷的古老中國的一段驚心動魄的記錄,所有的細節已經沉澱到時間的潛流里去,留下的是一個個沉默的動容、一段段不朽的絕唱。也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想用電影去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
賈樟柯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一個社會急匆匆往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那個被你撞倒的人。"在過去的10年當中,他特立獨行,用他的鏡頭語言去描繪一個巨大的社會轉型時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價和命運發生的轉變。
近期,在由帕米爾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坤文化發展基金支持)和清華大學人文和社會高等研究中心、《中國學術》雜志社聯合主辦的「帕米爾文化周」上,放映和研討了賈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記》,參加文化周的另兩個單元的「二十世紀中國的文化與政治」國際論壇(清華大學汪暉教授主持)與「世界的中國」國際系列講演(北京大學劉東教授主持)的中外學者觀看了影片,多有好評。這里刊登10月28日研討會的部分發言。當天的研討由著名詩人歐陽江河主持。賈樟柯自己敘述到:「這九個人物是由兩部分人組成的,一部分是我進入到這個工廠采訪的真實人物。…… 我覺得這九個人組合到一起的時候,他們形成了一個群像。一方面我非常喜歡群像的感覺,一直不喜歡一組固定的人物貫穿始終拍攝,因為我覺得群像的色彩可以帶來對現實的復雜性的感覺,所以首先選擇了一個群像的概念,就是我要很多人在電影里出現。這九個人物的群像裡面,人物跟人物之間有一個互動的關系,首先他們有一個時間的連續性,從1950年代初到當代,通過他們九個人的接力,來講述一個線性的歷史;每個人物又有一個封閉的但是屬於他自身的時間。」(見賈樟柯等:闡釋中國的電影詩人)

閱讀全文

與賈柯章第一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般在上海看一部電影要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991
廊坊電影院開門嗎 瀏覽:231
英文電影經典台詞短的 瀏覽:7
免費看提著心吊著膽電影完整版 瀏覽:70
2019年最新英文電影 瀏覽:360
惡狼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340
石家莊北國超市電影院 瀏覽:745
蘇聯電影夏伯陽圖片 瀏覽:49
德州電影院4d電影片 瀏覽:222
大年初一完整版電影 瀏覽:619
那個網站免費下電影票 瀏覽:583
賭俠粵語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807
為什麼香港音樂電影情 瀏覽:581
六個法國警察電影喜劇 瀏覽:681
二刷電影是什麼感覺 瀏覽:720
一部女主叫阿雅和娜娜的泰國電影 瀏覽:920
後來的我們電影結局是悲是喜 瀏覽:841
有女王的英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90
找個愛情電影看一看 瀏覽:829
浴血無名川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