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電影業也在不斷的蓬勃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中國電影進入到一個全盛時期。關於四大電影節的定義,也漸行漸遠。較老的版本: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2010年中國的影視票房取得了國際前所未有的成績,從而誕生了又一個國際性的大型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到目前為止,中國最權威的且最專業的電影節已有五個,他們分別是: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金雞百花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其中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節有兩個: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
另外: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是個綜合性質的集合概念。具體是以高校為核心,相關機構聯合舉辦的電影文化評獎活動。目前主要以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時間最長。此外,著名的大學生電影節還有: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天津大學生電影節、中國上海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國成都大學生電影節。每年一屆。
2.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和百花電影節有什麼區別
金雞獎和百花獎的區別有創辦時間不同、地位不同、寓意不同。
1、創辦時間不同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觀眾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
2、地位不同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百花獎是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3、寓意不同
百花獎以盛開的百花取名,象徵影壇百花齊放,春色滿園,鼓舞電影藝術家創作出更多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好影片。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第一屆頒獎在杭州舉行),因當年屬於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的精神寓意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眾電影百花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電影金雞獎
3. 中國有哪些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一屆,為期4天!在全國各大城市輪流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被外界譽為『中國奧斯卡』。同時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CHANGCHU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屆,口號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內容上集電影、文化、經濟、貿易、科技、旅遊於一體,藝術上強調「弘揚時代主旋律」,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和「質量高、效益好、影響大」。自創辦以來,長春國際電影節影響力不斷擴大。目前,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93年,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上海國際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同意的中國第一個的國際A類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政府主辦,上海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承辦。上海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每兩年一屆,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中國珠海電影節」。1998年因中宣部整頓電影節市場而決定停辦。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等獎項,分別頒發獎杯和獎金。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是個綜合性質的集合概念。具體是以高校為核心,相關機構聯合舉辦的電影文化評獎活動。目前主要以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時間最長。此外,著名的大學生電影節還有: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天津大學生電影節、中國上海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國成都大學生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於1977年在香港大會堂創辦的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是香港最大型的電影界盛事,每年電影節為期16天,每年一次,放映超過200部新電影及多個經典回顧節目。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作協會聯盟成員。自1978年起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與支持,規模日益擴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變成國際電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港與世界電影工作者間的聯系與交流,並使香港電影界人士及觀眾了解世界影壇的發展。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
創辦於1989年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性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屆。由小朋友們自己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兒童電影。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
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是當前影響力最大、參與人群最多、輻射范圍最廣的針對微電影創作、投資、傳播的高端品牌活動之一。該微電影節立足於中國首都北京,為全球華人電影愛好者搭建一個前期創意創作、中期投資拍攝、後期展示傳播的產業鏈式交互平台。已辦3屆。
4. 有沒誰知道那部介紹中國武打明星的電影
好象是中央10台播出的吧
是10。1的特別節目
你看電驢上下不下的到
5. 歷屆金雞電影節舉辦地
歷屆1992年開始已舉辦了28屆,舉辦:
1992年第1屆中國金主辦城桂林
1993年第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東廣州
1994年第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湖南長沙
1995年第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北京
1996年第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雲南昆明
1997年第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東佛山
1998年第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重慶
1999年第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遼寧沈陽
2000年第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西南寧
2001年第1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寧波
2002年第1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蘇無錫
2003年第1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嘉興
2004年第1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寧夏銀川
2005年第1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海南三亞
2006年第1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杭州
2007年第1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蘇蘇州
2008年第1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遼寧大連
2009年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西南昌
2010年第1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江蘇江陰
2011年第2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安徽合肥
2012年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浙江紹興
2013年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湖北武漢
2014年第2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甘肅蘭州
2015年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吉林吉林
2016年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河北唐山
2017年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內蒙古呼和浩特
2018年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廣東佛山
2019年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城市:福建廈門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6/29/17/1593421284511124
(5)杭州香港電影節擴展閱讀:
金雞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評選當屆生產年度公映的影片。設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榮譽獎。
但自金雞獎創辦以來,僅有1990年的第十屆沒有頒發特別獎或榮譽獎。
6.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都在哪些城市舉辦過
2017年前,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已先後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嘉興、銀川、三亞、杭州、蘇州、大連、南昌、江陰、合肥、紹興、武漢、甘肅、吉林、唐山、呼和浩特這些城市杯舉辦,總共26屆。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每年在中國大陸各城市輪流舉辦,是中國大陸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之一。
(6)杭州香港電影節擴展閱讀:
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於2018年11月7日至11月10日在廣東佛山舉行。7日晚舉辦的開幕式暨文藝晚會,7日至9日上午舉辦的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9日下午舉辦的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者表彰儀式。
10日下午至晚上舉辦的電影藝術家走紅地毯儀式和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暨閉幕式。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每年一屆、為期四天的國際性影展。
每年在中國大陸各城市輪流舉辦,是中國大陸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之一。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中國電影家協會創辦於1981年,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簡稱「百花獎」,中國影家協會創辦於1962年,是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群眾性評獎。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群眾獎」。
7. 章子怡都得過哪些電影獎項
2014-10 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9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6 第28屆法國卡布爾電影節金天鵝榮譽獎 (獲獎) 2014-04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獎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4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獎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3 第25屆 香港電影導演會 最佳女演員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3 第26屆 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 最具魅力女演員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3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3 第4屆豆瓣電影鑫像獎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1 第2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4-01 第3屆迷影網Cinephilia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3-12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女演員 一代宗師 (獲獎) 2013-12 第56屆亞太影展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3-12 第7屆亞太電影大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3-11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獲獎) 2013-10 第10屆中國電影 華鼎獎 中國最佳電影女演員 一代宗師 (獲獎) 2013-09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提名) 2013-06 第17屆 北京影視春燕獎 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最愛5 (獲獎) 2013-05 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一代宗師 (提名) 2013-03 第7屆 FIRST青年電影展 最受矚目女演員 一代宗師、危險關系 (提名) 2012-10 第3屆 紐約中國電影節 亞洲傑出藝術家獎 (獲獎) 2012-05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中國電影推廣貢獻獎 (獲獎) 2012-05 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 最愛 (提名) 2012-04 第3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表彰大會年度女演員 最愛 (獲獎) 2011-10 第9屆中國電影 華鼎獎 電影成就「水晶杯 最愛 (獲獎) 2011-10 第6屆 羅馬國際電影節 「個性女演員」大獎 最愛 (獲獎) 2011-07 優酷影視盛典2011夏季盤點最佳女主角 最愛 (獲獎) 2011-06 第20屆 上海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演員 最愛 (獲獎)
2011-06 第5屆 FIRST青年電影展 最佳女主角 最愛 (獲獎) 2010-12 第14屆 亞洲電影博覽會 最傑出女演員大獎」 最愛 (獲獎) 2010-06 第3屆 鐵象電影大賞 最佳女主角 非常完美 (提名) 2010-06 第4屆 大學生影像節 最受矚目女演員 非常完美、梅蘭芳 (獲獎) 2010-01 第7屆 廣州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非常完美 (提名) 2009-10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女配角 梅蘭芳 (提名) 2009-09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女主角 梅蘭芳 (提名) 2009-08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最佳女主角 梅蘭芳 (獲獎) 2009-06 第02屆鐵象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 梅蘭芳 (獲獎) 2008-06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之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貢獻獎」 (獲獎) 2007-03 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女演員 夜宴 (提名) 2007-01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香港回歸十周年」最佳女主角 卧虎藏龍 (提名) 2006-10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主角 十面埋伏 (提名) 2006-02 第5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主角 藝伎回憶錄 (提名) 2006-02 第12屆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女配角 2046 (提名)
2001-04 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提名) 2001-04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卧虎藏龍 (提名) 2001-03 第16屆 美國獨立精神獎 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獲獎) 2001-03 第6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獲獎) 2001-01 國際藝術家獎青年最佳國際女演員 卧虎藏龍 (提名) 2000-12 第26屆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提名) 2000-10 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演員 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0-10 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卧虎藏龍 (提名) 2000-09 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女演員 我的父親母親 (提名) 2000-06 第27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 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提名) 2000-04 第4屆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獲獎) 2000-00 第1屆美國網路影評人聯盟獎最佳女配角 卧虎藏龍 (獲獎) 2000-00 《日本銀幕》雜志年度外國女演員 (獲獎) 1999-00 亞洲電影交流會「明日之星獎」 (獲獎)
8. 有哪些明星來自浙江杭州
1,湯唯
湯唯,1979年10月7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班。2004年,主演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警花燕子》,並憑借該片獲得第6屆電影頻道數字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2,車繼鈴
車繼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大陸男歌手、詞曲創作者。1990年因發行單曲《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而成名,同名音樂專輯發行量超過80萬張。
3,華少
華少,原名胡喬華,1981年3月16日生於浙江杭州,中國主持人,演員。2005年,華少開始在浙江衛視主持電視節目。2007~2010年連續四年與朱丹搭檔主持浙江衛視《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
4,陳蘇
陳蘇,藝名紅果果,央視少兒頻道主持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3年主持少兒頻道兒童節目《小小智慧樹》,2010年10月1日與少兒頻道主持人搭檔耿晨晨結婚。
5,胡一天
胡一天,1993年12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內地男演員。2016年,胡一天出演《貓的樹》系列微電影;同年,他出演青春偶像劇《夏至未至》飾演歐俊一角,正式出道。2017年11月,主演青春愛情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並演唱該劇片尾曲《是夢吧》。
9. 歷屆金雞電影節舉辦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金雞獎的背景資料。
意義: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外電影的大交流,是中外影人的大聚會,是中國電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國電影成就,是世界電影人了解中國電影現狀,是中國和世界電影界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重要而獨特的窗口。
10. 香港娛樂界發展史
香港娛樂界的發展史基本上就是電影界和音樂界的發展史。
1940年代,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11是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並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路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編劇,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並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年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12其實自1945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香港電影業直至1946年才開始正式復甦。
「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13也有言「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200部粵語片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14但其實自1946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盪,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於1948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1940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
踏入50年代,被喻為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5由於戰後香港社會還未完全復原,加上大量難民湧入,造成不少嚴重社會問題。而此時的粵語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為市民提供廉價娛樂,故推出不少粗糙濫造的粵話片,這些作品被稱為「七日鮮」 ,因為這些影片一個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1952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16而在
「七日鮮」 影片充斥下致使香港粵語片變得低俗,為了改善香港電影這種粗製濫糙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圖右)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香港電影之發展。
粵語片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可是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
而同時「其實自1961年「邵氏」在清水灣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17而在60年代中最受市民歡迎的莫過於國語武俠片,1967年「邵氏」推出《龍門客棧》和《獨臂刀》轟動影壇,國語片在60年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沖擊,加上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
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他拍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色情電影,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導演開始以風月題材作為出發點,拍制了不少情慾電影,色情電影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
1971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時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直至1973年才再次出現一部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到了1977年粵語片的產量才超過國語片,故到了1970年代中粵語片才重新興起。
10月25日,第十五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杭州拉開帷幕。《神話》、《千里走單騎》、《十面埋伏》、《天下無賊》、《張思德》、《功夫》、《新警察故事》、《霍元甲》等10部風格各異的影片入圍本屆百花獎。
港片首度同內地影片同台爭奪「金雞」「百花」,這是否會成為下了多屆「多黃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評獎制度的有益促進,暫且難知。不過,這次金雞百花電影節對香港電影敞開大門,或許意味著香港與內地電影已經實現了從形式上的合作,逐漸邁向真正的融合。
上世紀80年代,在《少林寺》成功敲開內地電影大門之後,港產片如潮水般涌進內地。雖然不乏武打片,但槍戰片很快成為主流,港產片的火爆場面給內地觀眾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這段鼎盛時期,香港年產影片300餘部,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雖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絕佳票房收入,但是絕大部分影片最終闖進內地,並受到內地觀眾的廣泛熱捧卻是不爭的事實,一批香港影星也由此脫穎而出。
80年代香港電影在內地的走紅,主要得益於內地的文化短缺。這種短缺並非一味指內地影視作品的數量,而是內地影視作品本身質量參差不齊,經不住港片的沖擊。但是,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內地電影逐漸站穩了腳跟,一批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電影也慢慢收復了市場。而另一方面,香港電影人因為對內地經濟騰飛帶來的廣闊電影商機「垂涎欲滴」,在影片中開始有意無意地添加些「內地元素」,以博取內地觀眾的好感。當內地觀眾對港產片那種打打殺殺開始感到膩煩的時候,香港電影人就不得不認真琢磨內地觀眾的口味。而這種兼顧內地觀眾「口感」的製作風格,必然導致香港本土觀眾的流失。但是,相對於內地數億觀眾的廣闊市場,誰還在乎過去的那種小打小鬧呢?
還有,面對內地影視產業的迅速崛起,香港電影被迫越來越多地起用內地明星。《無間道》里我們看到了陳道明,《寶貝計劃》里出現了陳寶國。另一方面,無論是張藝謀還是馮小剛,也努力試圖在這兩種文化之間找到某種平衡點,《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中就有劉德華、金城武以及劉若英。
這么看來,香港票房收入的減少,應該是兩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結果。這同時說明,香港電影已進入「後港片時代」。在「後港片時代」,從表面看香港本土藝人數量斷檔現象相當突出,目前仍舊為成龍、劉德華等寥寥幾棵常青樹艱苦把持。但是我們似乎不必為此過分憂心,因為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開始了他們的「北漂」生涯,投身於內地發展。梁家輝就曾出演過《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俊傑在最近的電視劇《紅色記憶》中也出演了英雄何世昌,盡管起先觀眾質疑聲不斷,但魏俊傑的出色表演最終還是為觀眾所接受。
「後港片時代」是香港電影發展史的一個標志,但絕對不是香港電影產業的末日,起碼以國內這個廣闊的電影大市場來看,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的融合是發展的必然。既然是融合,經過陣痛之後,總會回歸到一個相對的平衡狀態,而這或許應是香港本土影片的最佳狀態。再說,盡管表面看來香港本土電影似乎少了,但實則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帶動了整個內地電影產業的進步,內地電影的「香港元素」也得以增加。
十年就會翻新人,確實,在復雜的娛樂圈,尤其是新人輩出的香港娛樂圈,TVB無線電視台和亞視ATV相互競爭,促進了香港娛樂圈的發展,港姐選舉,港男選舉,華裔小姐,亞洲小姐選舉,TVB藝員培訓班,各樣的歌唱比賽,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無論是現在的巨星還是未來之星,抑或是曾經的巨星,香港娛樂圈真是歷經一切!當然在金融風暴,SARS時期的香港依舊那麼團結,不管娛樂圈發生多少事情,香港演藝協會始終都是為香港人民在服務,保證香港藝人的安全!香港回歸祖國後的更加繁榮,和內地台灣合拍片也更多!不過也有些不開心的事情,像張國榮,梅艷芳,柯受良,翁美玲,李小龍,鄧麗君,黃家駒,羅文,陳百強等巨星的離世,也讓香港娛樂圈的人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應該要更加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