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一部電影怎麼運作

一部電影怎麼運作

發布時間:2022-09-16 06:49:37

㈠ 活動電影的運作方式是怎樣的

法國有一個音像公園,由於採用高技術放映電影,1993年接待了200萬參觀者。其中的活動電影非常有趣。放映室使觀眾能夠體會開車的滋味。觀眾會感到汽車顫動、路面的每個小坑、汽車拐彎時的傾斜等。為了使觀眾產生這些感覺,每排座位下都安裝了千斤頂,一個電腦系統控制它們,從而使觀眾搖晃。為了使觀眾的動作與畫面的活動同步,一台電腦利用兩個信息源:一個是軟磁碟,另一個是正在放映的影片的圖像號碼。裝在放映機上的畫面計數器把圖像號碼輸送給電腦,在放映開始時計數器自動回到零。因此,電腦始終使觀眾的動作同畫面中的活動配合一致。為了防止觀眾跌倒,在放映開始時一根保險桿自動壓在觀眾的膝部。盡管放映室只能容納少量觀眾,但是等待入場的觀眾是很多的。一場電影只有3分鍾,但已足夠使觀眾體會開車的滋味。

㈡ 拍好一部電影的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1, 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現在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 資金. 每部電影都不能沒有雄厚的資金,象<強戰世界>這樣的電影,超過了2億美金,那麼就得找到一個很厲害的公司做電影投資.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 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 組建攝制組,進行拍攝.
6, 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 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 發行海報,廣告宣傳.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 電影國際發行,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 參加電影節

㈢ 一部電影的製作有哪些步驟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一部影片的製作凝聚了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有為使影片成功上映而付出艱辛努力的人都是一心一意想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好的作品的人,他們是偉大的、無私的。
網上查的。

㈣ 我想拍攝一部電影,需要的流程有哪些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

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4)一部電影怎麼運作擴展閱讀

前期製作

在前期製作(又稱「前制」)時,必須將電影設計並規劃完成,成立製片公司和製片辦公室。整個製作計劃要由插畫家和創作藝術家進行視覺化,並製成分鏡表。也會事先估計製片預算以控制拍攝電影所需要的花費。

製作人(Procer)將會僱用以下工作團隊進行前制:

導演 Director - 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

助理導演(或稱「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D) - 管理拍攝計劃表,負責電影拍攝的其他工作後勤協調部份。

演員導演 Casting Director - 負責尋找適合劇本的演員。通常都需要進行演員的試鏡。主要角色必須很慎重的選擇,通常都依據演員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的程度來決定。

場地管理 Location Manager - 必須尋找和管理電影的拍攝地點。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可以控制的環境下拍攝,例如製片廠的攝影棚(Sound Stage);偶爾有必須在室外拍攝的部份,就必須出外景。

製片經理 Proction Manager - 管理製作預算和製作計劃。他/她也必須代表製片辦公室,向製片廠的行政部門或財務部門報告電影拍攝的狀況。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DOP) / Cinematographer - 負責電影的攝影部份。他/她必須和導演、聲音導演(DOA)和助理導演(AD)合作。

藝術指導 Art Director - 負責管理藝術部門,要進行拍攝場景的搭設、服裝設計,以及提供化妝和發型的服務。

製作設計 Proction Designer - 建立拍攝場景、服裝、化妝和發型的的視覺外觀和整體氣氛、感覺。和藝術指導一起進行這些東西的製作。

分鏡插畫家 Storyboard Artist - 負責繪制圖片,來協助導演和製作設計指導與製作小組溝通彼此的構想。

音效指導 Director of Audiography (DOA) / Sound Director (SD) - 負責整部電影音效的部份。他/她必須和導演、DOP和AD合作。

音效設計 Sound Designer - 創作電影所需的新音效。

作曲家 Composer - 創作新音樂

舞蹈指導 Choreographer - 創作並編出舞蹈和動作,通常是在音樂劇中使用。有些電影也會有「武術指導(Fight Choreographer)」。

二、拍攝製作

在拍攝時電影已經被計劃好了. 製片公司和製片辦公室已經設立,製片人將僱傭以下一些人員:

導演、助理、製片經理、攝影導演、藝術導演、劇本作者、混音製作、音效製作、作曲人、動作編導

三、後期製作

影片編輯負責剪切影片. 運用現代視頻技術,電影錄像過程導致兩個分類: 一個貫穿於整個電影, 另一種則混合著視頻和電影片段.

在電影工作流程中, 原始膠片 (negative) 被沖印和復制到 a one-light workprint (positive) for 用於編輯和剪接.

拍攝技術:菲林拍攝、高清拍攝

㈤ 問電影的生產過程

一:基本過程如下:
劇本--導演--得到投資--組織拍攝團隊--拍攝--後期製作--宣傳(可能貫穿始終)--上映。
二:流程分工:
電影公司或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商發行--院線上映--後期產品開發(長期)。
1.首先,目前中國電影業是以一些大的電影公司為主導,以導演為核心來運作的。每家電影公司基本上都有穩定合作的導演,比如新畫面(張偉平)與張藝謀的合作;華誼兄弟(王中軍)與馮小剛的合作等等。當然,還有大量的導演在有好本子會隨時拿到投資。我國的各大電影製片廠因為體制等原因現在的製作能力和手筆已經大大的不如幾家大的私營製作公司。幾乎唯一例外的是中影集團(韓三平),國內最好的電影出品商之一,只要有好的劇本和導演,他是不吝投資的。經常合作的導演比如田壯壯、姜文、陳凱歌、顧長衛、陸川等,還有周星星同學的幾部,包括現在吳宇森正在製作的《赤壁》就基本上是中影的投資。
2.應該說拍電影有點像做工程造房子,首先應該肯定是掏錢的人說了算,但是他既然有錢,就一定會找最好最專業的人來合作完成製作。其中,導演好似一切的核心,他是決定影片成敗的關鍵。
3.劇本是導演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問題,也是當下中國電影最大的問題和困難,好劇本難求。除過找現成的劇本或者小說等改編以外,張藝謀等還有經常合作的御用編劇,比如他和王斌的《英雄》、《十面埋伏》;馮小剛與劉震雲,張國立與鄒靜之的長期合作等等。這些都沒有定式,文化性質的工作就是這樣,很少有按照原定劇本一字不差的拍攝完成。比如王家衛就是個極端例子,邊拍邊改,邊改邊拍,《2046》一拍幾年。也有像杜琪峰這樣的快槍手,製作速度較快。這里又有港台、國外和國內製作方式,發展程度等的巨大差別,先不講了。
4.導演有了要拍的劇本,象這些名導是不愁資金來源的,有人大把投入。小導演就要看機緣了,基本上要去靠拉投資進來,是否拉到,能拉到多少,這些問題又牽扯演員陣容,商業回報方式等等各種因素,幾方都要綜合考慮利益分配和風險回報比例,最後做決定,和做生意是一個道理。
5.完成劇本,確認投資,影片立項後,導演開始建組,製片人(也就是掏錢的人,往往委派專業人士做具體的製片主任)也開始工作。這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導演負責影片出品的藝術質量,製片人負責整體統籌運營一個劇組,兩人平等合作。當然,誰牛逼誰就強勢一些,這是特例不多說了。
6.招募演員的情況更復雜,總的原則就是根據影片需要和導演的意願來確定。金錢,個人關系等都是因素之一。電影學院高材生可以當演員,農民工也一樣可以當演員,公開招考,聯系經紀人,介紹,偶遇都是招募演員的方式,這是個人生百態齊聚的地方,沒有定式。也有長期合作的範例,比如馮小剛和葛優,老張和他的謀女郎等等。
7.建組--各部門進組--開機儀式--拍攝--拍攝結束。這是個嚴密有組織的過程,每一天都意味著大量金錢的投入,各種電影專業人才和技術人員往往夜以繼日的工作,太多細節不說了。
8.後期剪輯和製作也是由專業人員根據影片要求來完成,基本上由專業的後期製作公司在做。國外的電影好看,原因之一就是後期製作的技術專業,設備高端以及極高的職業技術水平。必要的話,有些國內影片也會拿到國外去做後期。當然,這個過程導演是一直參與並掌控的。
9.電影公司一般沒有電影院。電影公司製作好影片--發行商--院線(也就是若幹家電影院)--放映電影。票房收入根據一定比例分賬。這是現在基本的發行放映模式。所以說,好電影,電影院也願意多放幾天。各家院線也都會去買好的影片進自己院線。也有直接賣給發行商的,這種情況較少。
10.中國比較有名的發行商由前面提到的新畫面和華誼兄弟,即作拍攝也做發行,中影集團就不用說了,還有很多家。比較有名的院線比如新影聯,太平洋院線,嘉禾院線等等,各地原來的地方電影發行公司和老電影院(地方院線)等基本都在發揮作用。

就這些,打不動字了,累死我。

㈥ 電影院是如何運作的

首先得了解電影的分賬制度是怎麼運行的,目前國內實行的是分院制。也就是說電影院必須要加盟同一條院線。加盟後才能獲得影片的密室。這時候影片才能實現放。院線收入佔40%。影院佔55%。其餘的要上交院線。

㈦ 一部電影製作的全過程

從前期的拍攝階段來說,影視製作都需要大量的籌備工作,需要計劃、場景、資金和設備的支持。前期製作中選擇劇本很重要,選擇一個好的劇本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這有時跟一個導演的嗅覺靈敏度有關,選擇一個好的劇本,然後要對它進行深加工,使它更加適合搬上熒幕,用電影這種藝術手段表現出來.其次就是要選好演員,這也至關重要,首先演員的氣質要接近所要飾演的角色,其次就是演員本身對劇本和角色的理解與把握,一個出色的演員就在於他能把最平凡、最不起眼的角色演繹得生動形象。在預算方面主要考慮的場景選擇的費用,以及對演員的酬勞問題,象最近幾年所謂的大片都有一種趨勢,就是大製作,大成本,除了考慮到場景、演員這些前期製作費用外,還要考慮到後期剪輯工作的費用,象《英雄》它的後期製作剪輯就不是在國內,當然這就需要大的投入,預算這方面肯定要根據自身的財力情況來制定。
影視的拍攝技法採用的是「推、拉、搖、移、俯、仰、跟、追」,幾乎都可以互用的,電影膠片的拍攝使用攝影機,拍攝比較復雜,需要用很多的機位,更多的採用移動鏡頭,電影用放映機來實現放映。而且不能實現同步直播,而電子影像的拍攝是使用攝像機,採用線形掃描。電子影像分解成最小—像素,用電子束將光點信號拾取後,通過單通道送入發射端。通過攝像機所攝取的光、色信號可以直接傳送到電視台的播放系統,即可以實現直播。也可以通過錄像機記錄在磁帶上以進行後期編輯創作。
從製作原理上來說,影視是通過對現實的再現,通過機器拍攝出畫面,再通過機器設備還原畫面,從而使我們可以從它們中看到活生生的畫面的過程。將動作分解、記錄、重放的原理和過程是影視動態再現的共同的基礎。
在後期製作編輯方面,需要沖洗底片、印製樣片、剪輯樣片、畫面套底、印製校正拷貝、印製標准拷貝等製作工序,電影拷貝製作電影藝術的最終產品,是電影創作者向觀眾傳遞信息的媒介。洗片加工和洗印工序也是洗印工藝中的基本工序。後期的製作主要是指對樣片的剪輯、聲畫合成等工序。影視是需要存精去粗的藝術,對影響內容的不必要的東西剪輯掉,還有為了更好的與畫面相配合,進行混音、配音。進行特技的處理加工等,這些都是影視必做的功課。

㈧ 一部電影從立項到上映要經歷哪些流程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思、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採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輯、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1、選擇劇本

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不過在導演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型製作電影。

3、選擇導員、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了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重要的是要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多數時候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攝影、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發行商的表現來評判。

㈨ 拍攝一部電影需要幾個步驟

1、首先是製片方找到一個願意投拍的劇本,與原作者簽署拍攝協議。

2、製片方尋找投資人,購買原著的拍攝權。

3、製片方尋找適合的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4、劇組成立後,編劇與導演編制分鏡頭劇本,副導演尋找演員,談好報酬;尋找合適的合作者,比如後期製作團隊、特技團隊等等。

5、投入拍攝。

6、後期製作,開展公映前的宣傳。

7、首映式。

8、公映。

9、分錢, 或者賠錢。

(9)一部電影怎麼運作擴展閱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對影片的內容和技術進行審查。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144個電影節。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㈩ 電影是怎麼賺錢的啊,利潤是怎麼分配的啊

電影是通過購買電影版權來盈利的,具體就是通過購買一部電影的版權,成為這部電影的投資人,等後期電影上映了再根據票房來計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後再加上其它網路版權收益如(愛奇藝、騰訊等)電視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版權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額給你進行分紅。

以下就是國內電影版權投資的票房分紅細則: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怎麼運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蔣介石電影 瀏覽:200
熱狗行動電影完整版 瀏覽:354
上海最近電影院上映的電影 瀏覽:911
國內電影下載網站 瀏覽:884
我不卡31電影院 瀏覽:175
法國桑巴電影 瀏覽:366
電影綠幕特效大全 瀏覽:77
悲慘世界電影中的音樂 瀏覽:278
英文電影插曲少兒 瀏覽:322
泰國美女打碟dj電影 瀏覽:178
周星馳電影所謂相逢何必曾相識 瀏覽:206
兩個洗頭妹搶客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782
招魂電影里的音樂盒的音樂 瀏覽:515
安德的游戲中文版電影 瀏覽:373
一個女人不老不死的愛情電影 瀏覽:647
有部日本電影叫血什麼 瀏覽:923
泰國文物電影 瀏覽:667
這出租司機不簡單韓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79
法國電影無法觸碰插曲 瀏覽:475
恐怖電影大全最恐怖片蛇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