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家將故事裡的大「反派」,在歷史里為何下嫁給一位漢人
楊家將故事裡面的大反派,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蕭太後,事實上,大遼國的這個蕭太後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以及軍事家。而後來肖太後所下架的這個漢人叫做韓德讓,其實肖太後之所以會嫁給韓德亮,主要還是因為原先他們兩個就有婚約,但可惜的是後來肖太後被遼景宗選為了皇後,後來遼景宗死掉了,他們自然就在一起了。
在當時肖太後也確實找來了韓德讓,並且在韓德蘭的面前哭得非常厲害,也是讓韓德讓產生了一種英雄救美的心思,經過了肖太後的拉攏,最後韓國人也是盡心竭力的輔助蕭太後的兒子,而最後他們兩個人也是結婚了,令人唏噓的是這位遼國名將韓德讓竟然是漢人。
『貳』 查找關於蕭太後的一部電視劇
你說的是中央6演過的一部電影,我也一直在找。有一部戲曲電視劇叫<<契丹英後>>
也是講蕭燕燕和韓德讓的你可以先看看 中央6那部電影叫大遼太後
『叄』 關於遼國的電視劇
《薛仁貴傳奇》《燕雲台》《大遼巾幗之蕭太後》《精忠岳飛》《大遼巾幗》。
《燕雲台》是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由蔣家駿執導,蔣勝男任編劇,唐嫣、竇驍、佘詩曼、經超、譚凱、劉奕君、盧杉、季晨、寧理等主演的古裝傳奇愛情劇。
該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大遼鐵血紅顏蕭燕燕,憑借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
評價:
《燕雲台》以史料打底,實現了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間的平衡,形成了相對精巧的戲劇人物結構。劇中前一半劇情是愛情沖突,後十集是親情沖突,兩種沖突交錯編織,串聯起邏輯鏈完整的故事。劇情圍繞推行漢制的權力斗爭深化戲劇矛盾,不斷形成劇情高潮,製造了綿密的戲劇沖突。
在這樣的戲劇結構下,這部歷史題材作品以愛情、親情、兄弟情來打動觀眾,更容易產生移情效果。劇中人物情感的推進合理、扎實,避免了跳躍式的情感發展。
『肆』 電影名字(大遼太後 木 易)
鏈接:https://pan..com/s/1DDG9i6pX7K2FihqcC4kpSg
作品相關簡介:電影《大遼太後》描寫了蕭燕燕十六歲進宮輔助遼景宗治理軍國大事至遼聖宗登基這段時間的歷史風雲,系統地反映大遼王朝,還蕭太後於歷史本來面目。該片於1995年出品。被視為經典的描寫遼代的電影,多次在CCTV-6重播。
搶首贊
『伍』 哪裡看《大遼巾幗之蕭太後》電視劇
這個電視劇可以在愛奇藝官方網站上觀看,但是這個電視劇是付費的,所以需要會員資格,找到這個電視劇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桌面的瀏覽器圖標。
1、支持正版。
2、搜索帶有官網字樣的網站。
『陸』 蕭太後的兩個姐姐結局
蕭太後的二姐結局:烏骨里認為是蕭燕燕下令殺死了自己的丈夫,才讓自己沒有了家。於是決定為自己的丈夫報仇,設下鴻門宴,在酒中下毒,邀請自己的妹妹蕭燕燕來做客。
但實際上蕭燕燕做皇後的這些年,早就已經有了心機和手段,她買通了烏骨里身邊的侍女,得知她竟要下毒害自己,所以就一狠心,賜了烏骨里毒酒,殺死了她。
大姐結局:大姐是在罨撒葛死後,帶著罨撒葛留給自己的三萬將士鎮守邊疆,後來愛上了一個馬奴名為撻覽阿缽。在其攛掇下擁兵自重,並且內外勾連,想要造反,不料軍中的人都是向著大遼的忠國之士,並不是效忠於她。
於是有人向蕭太後告了密,蕭太後先一步奪了她的兵權,殺了撻覽阿缽,將蕭胡輦囚禁幽州。這個時期的蕭燕燕已經接近暮年,親近之人死了不少,所以她不忍心再殺了姐姐,便永遠的將大姐囚禁起來,等到蕭太後去世後,便放了大姐。
(6)大遼蕭皇後和醫師的電影擴展閱讀
《燕雲台》這部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大遼鐵血紅顏蕭燕燕,憑借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該劇於2020年11月3日在北京衛視播出,並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
該劇是唐嫣婚後首接大戲,由於劇中演太後要顯得雍容華貴,因此唐嫣為接這部戲唐嫣做了不少准備,包括為角色增肥。開拍前,佘詩曼看了原著小說,和作者蔣勝男老師聊了好久。作者向她講述了故事背景、胡輦是一個怎樣的人。
竇驍向禮儀老師請教了很多關於大遼時期的禮儀和言談舉止,快速找到韓德讓的感覺。
『柒』 關於大遼國蕭太後的電視劇有哪些
穆桂英傳奇
『捌』 《大宋宮詞》蕭燕燕歷史原型是蕭太後嗎
是的,蕭太後原型便是歷史上的大遼蕭太後,蕭綽,小字燕燕,大遼重臣蕭思溫的女兒,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但是大家更喜歡稱呼她為蕭太後。
原本蕭燕燕就非常的精明能幹,嫁入皇室之後,更是為她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盡管在漢族皇室中有男尊女卑的傳統,但是北方少數民族不會,這為蕭燕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在時局動盪的大遼,遼景宗繼位後想要干一番大事業,但是身體從小就不好,除了依靠一些大臣之位,他還比較依靠蕭燕燕。
公元982年剛繼位沒幾年的遼景宗便去世,留下年僅三十歲的蕭燕燕和十二歲的兒子。遼聖宗繼位,蕭燕燕尊為太後開始攝政。
蕭燕燕以太後的身份輔佐年幼的皇帝處理政事,其實此時蕭太後完全掌握大權。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一方面皇帝的統治地位沒有建立起來,她又沒有外戚力量可以依靠。另一方面宋朝對於大遼也是一個威脅,所以說蕭太後面對的局面非常的困難。
經過澶淵之盟後北宋每年需要向大遼進獻大量的歲幣,從盟約簽訂之後,不管是大遼國還是北宋都有穩定的發展,帶來了兩國之間百餘年的和平。
『玖』 蕭太後:大遼第一女強人
去年曾經有一部名為《燕雲台》的電視劇上映,該劇講述的是大遼承天太後蕭燕燕的傳奇一生。
雖然看似一部大女主電視劇,但劇中的蕭燕燕卻總透著一股傻白甜的氣息。
其實這個蕭燕燕不是別人,正是民間傳說中害死眾多楊家將的魔頭蕭太後。
在楊家將的故事中,蕭太後殺伐專斷,冷酷兇殘,是一個十足的惡女。甚至還有傳說她是佘太君流落遼國的女兒,楊大郎的雙胞胎妹妹。
那麼歷史上的蕭太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和楊家真的有血緣關系嗎?
從史料中來看,蕭太後與楊家並不存在關系。
小說中的楊大郎並不存在,令公楊業的長子便是楊延昭。而且宋代史料中沒有關於楊業妻子的記述,直到清代才出現一些關於佘氏的記錄,可信度存疑。此外史籍中也沒有任何關於蕭太後異常身世的記載。根據記載,楊延昭出生於公元958年,而蕭太後生於公元953年。
蕭太後姓蕭名綽,小字燕燕,是遼國北府宰相蕭思溫的三女兒,母親是遼太宗的女兒燕國公主。
史書中關於蕭燕燕早年的事跡記述不多,只是說她很聰慧。有一次她的父親讓她們姐妹三人收拾家務,三人中只有蕭燕燕做得干凈整潔,她因此得到父親的贊賞。
遼穆宗在政變中被殺死後,蕭思溫等人擁立耶律賢為帝,是為遼景宗。景宗即位後,便封蕭思溫為北院樞密使,同時納了他的女兒蕭燕燕為貴妃,後來又封為皇後。
入宮那年,蕭燕燕只有十六歲。
因為出身官宦世家,蕭燕燕很早就對政治有所心得。入宮後,因為遼景宗自幼體弱多病,身體狀況一直不佳,需要身為皇後的蕭燕燕幫助其處理朝政,後期景宗甚至乾脆下詔允許皇後自稱「朕」,並將政務交由她處理,只告知他結果即可。
蕭燕燕因此處理了多年朝政,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
常年飽受病痛折磨,使得遼景宗三十五歲便撒手人寰。臨終前他立了他與蕭燕燕的兒子耶律隆緒即位為帝,是為遼聖宗。
從此,蕭燕燕正式成為遼國的蕭太後。
當上太後這年,他的兒子只有十二歲,她自己也剛剛三十歲。
驟然離世的老皇帝,年輕的太後和年幼的小皇帝,這一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陳橋兵變前的後周。當年後周世宗柴榮也是在幾天之內突然患病去世,即位的小皇帝柴宗訓年僅八歲,母親符太後只有二十多歲。時任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借口外敵入侵發動兵變,成功地從孤兒寡母手中取得了柴氏江山,建立了大宋。
面臨如此相似的條件,難保不會有人打同樣的主意。
事實上就連遠在南方的宋太宗趙光義都有些動心,就更不要提朝中的那些王公貴族了。
遼國的朝廷要比中原王朝更加危險。從西漢七國之亂到西晉八王之亂,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們逐漸認識到諸侯王的危險,因此也逐步對他們進行削權和打壓。但北方草原民族並沒有這種認識,他們的宗親幾乎都擁有自己的私人兵馬。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開始,遼朝內部就叛亂不斷,遼太宗和遼穆宗皆因叛亂而死,遼景宗在位期間也曾多次鎮壓叛亂。
此時父親蕭思溫早已去世,蕭燕燕可以說無親可依,孤立無援。這個時候,那些不安分的王公貴族們極有可能採取行動,搶奪那垂涎已久的最高權力。
蕭燕燕面臨的情形,可以說遠比符太後要凶險。
但蕭燕燕並不是符太後。
這些年的朝政幾乎都是由她主持,她對這個朝堂可以說了如指掌。雖然只有三十歲,但她性格機敏,果斷,沉穩,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很快,她就想出了應對之策。
她先是找來了可靠的重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向她們哭訴自己的境遇,二人當即表達了對皇帝和太後的支持。由於景宗崩逝於京城之外,韓德讓馬上派侍衛親軍前來護駕,保證了她們的人身安全。
接著她先是以皇帝的口吻傳旨讓京城的諸侯王在家中待命不得隨意走動,接著設法奪去他們的兵權,並以陪伴皇後的名義召所有諸侯王的妻子進宮。待一切准備停當後,這才宣布了皇帝去世,新皇即位的消息。
太後的手段讓這些王公貴族猝不及防。在手中無兵馬,家人被控制的情況下,他們除了擁護新君以外別無選擇。
消除內部威脅後,她又將與大宋接壤的南部軍務交由名將耶律休哥負責,以保證邊境安全。
一場重大危機就這樣被迅速消弭。
但南方的大宋毫不知情,趙光義還認為遼國正處在母寡子弱的危局之中,著手准備北伐。而他們北伐的動機,除了欺負孤兒寡母之外,還有一個更加荒唐可笑的理由。
耶律隆緒登基後,趙光義接連接到報告,稱遼國國主年幼,太後控制朝堂,任用寵臣韓德讓,導致遼國上下民怨沸騰。
希望洗刷高梁河兵敗之恥的趙光義當時就准備籌劃北伐,被一位大臣勸阻後作罷。但不久,那名勸諫的大臣就被降了職。
看得出來,太宗皇帝是鐵了心打算伐遼了。
趙光義之所以覺得有機可乘,除了母寡子弱外,還有傳說中太後的婚外情。
這也正是《燕雲台》中的蕭燕燕的感情線,即她與韓德讓之間的感情。
不止是《燕雲台》,早年遼寧電影製片廠曾經拍攝過一部同樣以蕭燕燕為主角的電影《大遼太後》,製作精良,服化道對歷史的還原度非常之高。而在這部電影里,同樣敘述了蕭燕燕與韓德讓之間的愛情。
其實這些劇情並非空穴來風,宋代有大量資料記述此事。
根據這些史書和筆記的描述,蕭燕燕曾與韓德讓訂下終身,但因其被選入宮中而未能如願。遼景宗去世後,蕭燕燕孤立無援,而韓德讓手握重兵,為了換取支持,蕭燕燕便與韓私通——或者說「公通」,二人食則同桌,寢則同帳,蕭燕燕還讓遼聖宗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她的這位舊情人。
更加離譜的是一些資料中說蕭太後用毒殺或縊殺的方式謀害了韓德讓的妻子,後來還和他生下一個兒子。
即便否定殺妻生子,二人私通這件事也是史書中普遍記錄下來的史實。
但無論《續資治通鑒長編》或《契丹國志》,還是其他的一些筆記,都是出自宋人之手。這劇情,像極了武則天與李君羨,大玉兒與多爾袞。而太後私通重臣,呂後與審食其也直呼內行。
而《遼史》中,則根本沒有此類記載。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不會記錄。但這是以當時中原人的標准來看,對草原民族來說未必如此。
契丹族和其他草原民族一樣,實行收繼婚制,父親亡故後,兒子可以娶後母為妻;兄長去世後,弟弟可以與嫂子結婚。一些契丹人甚至將這種事情刻在自己的墓碑上,可見他們非但不以這種事情為恥,反倒覺得十分正常。
因此即便太後真的與韓德讓結為夫妻,在契丹人眼中這也未必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同樣可以說明問題的是遼聖宗對韓德讓的態度。即便在太後去世之後,聖宗都對韓德讓十分恭敬。雖然「父事之」這句話也是來自於宋人的記述,但從他重病在床時聖宗和皇後親自到床前來照料的表現來看,這句話所言非虛。
如果遼聖宗覺得韓德讓與自己的母親之間有所曖昧是件恥辱的話,他絕對不會如此對待韓德讓。既然對他如此恭敬,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兩人之間並無私情,另一種是這種私情對他來說根本無所謂。
如果無所謂的話,何必在記錄上抹去呢?
而且從兩人的年齡上來看,這件事也不大可能。
前文說過蕭燕燕生於公元953年,而韓德讓出生於公元941年,比她大了十二歲。蕭燕燕出嫁那年十六歲,此時的韓德讓已經二十八歲,按古人的年齡,年近三十的人應該早已完婚,即便韓德讓沒有結婚,兩人定下婚約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不管我們信不信,趙光義對此事深信不疑。他倒不是像狗仔隊一樣對皇室緋聞有興趣,而是深信身為太後做出如此有違倫理的事情,那是一定會招致全國人民反對的。
這也就成為了他北伐遼國的天賜良機。
所以說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都要進行充分的調查與研究,只憑自己的主觀想像往往是要吃虧的。
在親征遭勸阻作罷後幾年,趙光義任命曹彬、田重進與潘美為主帥,率領二十萬軍隊兵分三路向北進發,遼國守軍連戰連敗,多地被攻陷,幽州城面臨威脅。
面對來勢洶洶的宋軍,蕭燕燕冷靜應對。她先是遣使命令駐守幽州的耶律休哥堅守城池,同時迅速調集兵力支援幽州,接著派遣耶律斜軫前往西路阻擊潘美,自己則帶著兒子親往前線督戰。
耶律休哥不愧為一代名將,他方面在城中堅守,另一方面派出部隊不斷騷擾宋軍,甚至斷其糧道,讓宋軍狼狽不堪。由於蕭燕燕調遣及時,援軍迅速抵達幽州,此時耶律休哥果斷出擊與援軍匯合,在拒馬河一戰擊潰大宋東路軍主力。
東路的戰敗標志著北伐的破產,大宋的其餘兩路軍隊只得撤退,而耶律斜軫在宋軍西路軍撤退之時與之交戰,俘獲了名將楊業,後者不屈而死。這也使蕭燕燕成為了日後楊家將小說中的一代女魔頭。
此後十幾年,蕭燕燕將主要精力放到處理國內問題上,一方面賞罰分明,一方面也注意籠絡群臣,取得支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鼓勵為冤假錯案平反,曾經多次主持冤案的重審工作。同時她也關注漢族群體的權益,重用漢臣,提高漢族人的待遇,緩和了遼朝的民族矛盾。
待到國內穩定,軍事實力增強後,這次便換成她興兵南征了。
宋太宗去世七年後,蕭燕燕帶領兒子發兵南下,意圖收回當年被後周攻佔的關南之地。
雖然遼朝幾次粉碎了宋朝的北伐,但攻城不是他們的強項。雖然遼兵在大宋境內縱橫馳騁,但在交戰中敗多勝少,收獲甚微。
見北宋城池堅固,宋軍又大多堅守不出,蕭燕燕便放棄了逐步攻城的計劃,命令部隊越過這些城池直接南下,直逼黃河渡口澶州。
如果攻下澶州,遼軍就可以越過黃河直抵大宋都城開封。
連北部的城池都難以攻下,想攻陷大宋的首都就更是難上加難。但蕭燕燕也並不想這樣做,她所想的,是將大宋逼到談判桌上來。
當初大宋北伐目的並非滅亡遼國,只是想收復漢唐故土燕雲之地;而此次遼方興兵南犯,為的也是想收復當初丟失的關南領土。
早在南下之初,蕭燕燕便對俘虜的宋臣王繼忠善待有加,目的就是以他為橋梁與宋方進行對話。雖然大宋對和談請求也積極響應,但對於索要關南之地的要求卻斷然予以拒絕。
因此遼軍目前的軍事行動,都是為談判增加籌碼。
但這次進攻非但沒有增加到籌碼,反倒讓蕭燕燕降低了要求。
首都受到威脅,當時在位的宋真宗趙恆但在宰相寇準的鼓勵下,率兵親征來到澶州。澶州守軍受到鼓舞,士氣大振。不僅擊潰了來到城下挑戰的遼兵,還用床子弩射死了遼軍大將蕭撻覽。這讓本厭倦的蕭燕燕更加無心戀戰,於是在談判中達成合議,不再索要關南領土,以每年收取宋朝二十萬歲幣為條件停止了戰爭。
兩國從此結為兄弟之邦,停戰了一百餘年。
與宋朝停戰後五年,蕭燕燕為兒子舉行了柴冊禮,遼聖宗開始親政。同年年底她在行宮病故,享年五十七歲。
長期攝政並沒有給她帶來惡名和兒子的怨恨,在她死後,遼聖宗為緬懷母親修建了一座寺廟,這就是位於今天遼寧省錦州市的奉國寺。
這座寺廟經歷了金滅遼,元滅金的慘烈戰斗和元代的大地震都得以保存下來,遼沈戰役中一枚炮彈擊穿大雄寶殿,竟落在釋迦牟尼佛手中沒有爆炸。
時至今日,這里已經成為少數契丹族留下的遺跡之一。
『拾』 有什麼電視或者電影是關於蕭皇後的
隋煬帝的皇後蕭氏,西梁明帝蕭巋之女,隋煬帝的皇後。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曾孫女,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張皇後,南蘭陵人(今江蘇常武一帶)
蕭皇後出身於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儀天下的隋煬帝皇後,也曾做過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更曾傷心地離別戰亂的中原--遠嫁異域,成為突厥番王的王妃。幾番波折、幾許坎坷,最終葉落歸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於長安鳳輝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