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4大未解懸案改編的電影都叫什麼名
1、《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金相慶、朴海日等人主演的犯罪懸疑片。該片於2003年5月2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㈡ 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回顧:是意外還是他殺,懸案至今未破!結果怎樣
1991年3月26日,案發地點韓國大邱卧龍山,5名小學生去抓青蛙時失蹤,直到2002年9月才發現了他們的遺體,死亡原因確定為他殺。韓國殺人案的訴訟時效為15年,到2006年3月25日到期,即使抓到了犯人也無法懲處。
究竟5名少年為何會離奇失蹤,他們又是如何被殺害的,兇手又在何處?請跟隨小編走進韓國大邱青蛙少年失蹤案,一起探尋案件背後的真相。
1991年3月26日,韓國地方議會選舉,全市放假一天,5名小學生結伴去抓火蜥蜴(媒體誤報青蛙),結果失蹤。目擊者表示在孩子們居住小鎮的3.5公里處見過他們,那是他們最後一次有記載的行蹤。
半年的時間里,孩子們的父母找遍了整個韓國,警方也調動了包括軍隊在內的人力32萬,印發2億張左右的傳單,進行全國范圍內的調查。香煙企業在自己產品包裝上印製失蹤少年的尋人啟事,賞金高達4200萬韓元。
當時正值秋季,大片的落葉堆積,搜尋工作毫無進展。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報案,在卧龍山發現了5名少年的屍骨,但年代久遠,線索不明朗無法偵破案件。2006年3月25日,該案件訴訟時效到期,暫停追查。
家屬們哭訴:「他不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可能還活著。」不願意麵對現實,盡量去逃避。調查局也應明確告知家屬死亡原因,不要操之過急的下定論,以免再次出現「青蛙少年」。
㈢ 韓國電影孩子們 什麼意思
是韓國的驚悚電影,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青蛙少年失蹤事件」被列為韓國社會三
孩子們 大未解懸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分別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據悉,《孩子們》將從「青蛙少年」失蹤那一天開始,以朴勇宇飾演的電視台製作人員為線索人物,記錄下追查案件真相的整個過程。事件發生後,「青蛙少年」們的父母找遍了全國,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隨後,韓國中小學生當中發起了「尋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動,社會團體共印發百多萬張傳單,企業界在商品包裝上印刷失蹤少年的照片,就連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泰愚也予以特別關注。 這起案件在韓國創紀錄地動員了超過30萬名的警力,但都一無所獲。當時還流傳著外星人綁架及北朝鮮間諜誘拐等多樣的說法。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骸在卧龍山被意外發現,死因被確定是他殺,但案件一直未能偵破。時間到了2006年,15年前發生的這起案件已經過了韓國的訴訟有效期,兇手們就將這樣一直逍遙法外。
㈣ 求電影,類似於 黃海, 與犯罪者斗爭, 新世界等,現實類電影。
樓主說的都是韓國電影 那建議去看
《熔爐》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孔劉 飾)來到霧津,應聘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柔珍(鄭有美飾)。姜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並美其名為學校發展基金。同時,姜仁浩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註:聰穎的金妍斗(金賢秀 飾)和貪吃的陳宥利(鄭仁絮 飾)總是躲閃。全民秀(白承煥 飾)的弟弟自殺身亡,他總是滿臉淤青。下課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在門衛的阻攔下他未深究。之後。他意外目睹了校長行賄警察,教導員毒打民秀,宿導溺罰妍斗的行徑。一個驚天的隱秘被慢慢揭開,真相令韓國震驚……
《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講述的是在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被害人都是年輕女子。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小鎮警察作風粗暴,刑訊逼供,幾次將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漢城來的警察冷靜觀察和分析,幾次排除了嫌疑。但是,被害人還是在一個個雨夜神秘而殘忍的被殺害。小鎮警察和漢城警察的神經都到了崩潰的邊緣。當他們抓到一個所有特徵都極其符合的嫌疑人時,從美國傳真來的鑒定報告卻否定了他們的判斷。該片取材20世紀於80年代中後期令韓國社會陷入一片恐慌的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通過1996年首次經金光林導演拍攝成舞台劇『Come and See Me』並根據實際調查資料與采訪記錄等,2003年被正式搬上銀幕。
《七號房的禮物》
《7號房的禮物》是一部講述父愛親情的故事,由柳承龍飾演的智障人士進入教導所7號房,這里關押的有黑幫老大、詐騙犯等因各種各樣罪名進入教導所的犯人們,而柳承龍的加入卻成為一個例外,7號房的犯人們要幫助他將女兒帶進外部人禁止的教導所中。片中一眾男演員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但卻因可愛女兒葛素媛的加入而變得父愛滿滿。
《孩子們》
影片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青蛙少年失蹤案」被列為韓國社會三大未解懸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分別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據悉,《孩子們》將從「青蛙少年」失蹤那一天開始,以朴勇宇飾演的電視台製作人員為線索人物,記錄下追查案件真相的整個過程。事件發生後,「青蛙少年」們的父母找遍了全國,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隨後,韓國中小學生當中發起了「尋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動,社會團體共印發百多萬張傳單,企業界在商品包裝上印刷失蹤少年的照片,就連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泰愚也予以特別關注。
《那傢伙的聲音》
故事發生在重型案肆虐的上個世紀90年代。 電視台新聞主播韓京培(薛景求飾)9歲大的兒子尚宇神秘消失了,就在此時,誘拐犯(姜東元飾)打來了勒索電話,他的胃口很大,一張口就是1億韓元,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韓京培的妻子吳智善(金南珠飾)心急如焚,無奈之下向警方報了案,全面負責此案的刑警(金永哲飾)進入了他們夫婦的生活。
《追擊者》
已經改行的前刑警忠浩經營著一所按摩院。近來按摩院怪事連連,院內按摩女郎接連失蹤,最後一位離開的女郎叫美珍。與美珍最後電話聯系的客人號碼和所有失蹤女郎最後聯系的號碼驚人一致,但美珍卻已經再也聯絡不上。在尋找美珍的過程中,忠浩偶然遇到一個名叫英民的傢伙,因看到對方衣服上沾染血跡,斷定該人就是導致按摩女郎接連失蹤的罪魁禍首,並對其展開追擊。
《追擊者》電影海報 (2張)
英民透露所有失蹤女郎都已身陷非命,一時間警署全體嘩然。然而,在已經忙亂不已的警察面前,英民露出泰然笑意,聲稱美珍尚在人世。眾人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拘捕英民。為血案頭疼不已的警察們急於找到與英民行兇相關的證據。而忠浩堅信美珍還活著,於是開始四處尋訪……
《抓住那個傢伙》
15年前,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綁架殺害,重案組警官吳青浩(金相慶 飾)雖答應西珍母親(嚴正花 飾)一定將兇手繩之以法,無奈經過漫長的追查卻始終一無所獲。眼看追訴期將近,吳警官孤注一擲,結果與嫌疑人對面錯過。在此之後,吳警官抱著遺憾離開警隊,過起破罐破摔的頹廢生活。而西珍媽媽始終不曾放棄追凶的信念,她憑借柔弱女子之軀展開獨立調查,終於發現罪犯留下的蛛絲馬跡。未過多久,又有一名小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綁架,其作案手法與西珍案件如出一轍,警方旋即布下天羅地網,與之展開周旋。而面對狡猾多端的嫌犯,警方只得再次請出閑賦家中的吳青浩。
《不可饒恕》
一具被切分得支離破碎的女性屍體,前所未聞的連環殺人事件!
國立科學搜查研究所要員姜民浩(薛景求飾)為了能騰出更多的時間陪伴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女兒,與上司約定結束這個棘手案子後就放一段長假。死者吳恩雅生前是容貌美麗的女人,為酒吧坐台小姐,屍體缺了右手手臂。經他和具有天才推理能力的熱血女警閔瑞英(韓惠珍飾)的聯合調查,他們把殺人嫌疑鎖定在李聖浩(柳承范飾)身上。
李聖浩還有其他的同謀?這絕對不是一宗偶然的殺人案。
李聖浩是提倡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環保事業家,在當地民眾中享有極高的威望。被帶回警察局接受盤問的他稱自己就是連環殺人案的真凶,因反對死者生前主張的排水開墾事業而萌生殺意。李聖浩的招供令搜查隊措手不及,事情似乎不像前者說的那麼簡單,姜民浩和閔瑞英陷入了調查的僵局中,一籌莫展。
事件還沒有結束。正當姜民浩和同事們為搜查出更多的證據東奔西走時,他的女兒卻失蹤了!姜民浩確定女兒的失蹤和李聖浩有莫大的關系,後者卻提出如果姜民浩能夠解開他在屍體上留下的謎團的話,就告訴他女兒的下落。
為了救出女兒,姜民浩開始與殺人魔爭分奪秒的作戰……
《七天》
「想要孩子平安無事的話,就趕緊找殺人犯!」某一天女辯護律師余智妍(金允珍飾)突然接到了這個陌生而兇狠的電話。
為了挽救女兒,在行內官司勝率有百分百之稱的她必須按照綁匪要求在一星期內為殺人犯辯護使其無罪釋放,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奇跡。看起來很單純的事件背後接二連三地出現新的線索和牽連人物,原來這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我只為勝訴而拼盡全力。
身邊的很多人都背地裡說我冷血,我實在無暇顧及這么多……」
《母親》
守寡多年的母親 ,一直與獨子同住,兒子是個溫順不多話的人。一天,城裡發生了嚴重的謀殺案。可憐的兒子不知道為何成了頭號的嫌疑犯。警方其實沒有證據,但是妄下結論懷疑兒子是殺人犯。另一方面,兒子也沒有證據證明自己是清白的。急於要將案件了結的警方,不認為這樣草率調查案件有任何問題,並很快將兒子拘捕。辯方的律師即無能又不可靠,兒子看來難逃定罪的命運,在別無選擇下,母親被逼自己展開調查 ,以證明兒子的清白。但隨著母親對案件一步步的調查,卻發現兒子就是殺人兇手。為了保護兒子,母親殺掉了作為目擊證人的一位拾荒老人。最後兒子被放出,而頂替他兒子的是另一位沒有母親的弱智青年。母親的內心陷入巨大的折磨中,不得不用針灸的方式淡化痛苦的回憶。
《恐怖直播》
綜合新聞主持人尹英華正在播音中,突然接到身份不明的聽眾的電話,對方聲稱要引爆漢江上的麻浦大橋。尹英華起初以為只是惡作劇,誰承想放下電話的瞬間,他就目擊到了麻浦大橋的爆炸場面。這個驚人的場面讓他決定對這起連環炸彈襲擊事件進行近90分的直播報道。但整個報道過程中,狀況不斷,尹英華不得不承受著難以想像的壓力,甚至要用自己的性命做擔保,將自己置於最危險的境地。爆破犯提出21億元的補償金要求,以及總統的道歉等苛刻要求。幕後危險人犯到底有著怎樣一張猙獰面孔?為什麼偏偏選中尹英華從中斡旋?而尹英華要如何才能實現逆轉,阻止爆炸並解救自己?
《看見惡魔》
如同惡魔一樣的連環殺手,失去心愛的未婚妻後復仇的信念深入骨髓的男子,兩個人瘋狂的對抗即將開始。
國家情報院警護要員秀賢(李秉憲飾)的未婚妻周英被人殘酷殺害,他為不能保護自己最重要的人而感到莫大的恥辱,痛心的秀賢決心要親手抓到兇手。
秀賢查到連環殺手張敬哲(崔岷植飾)就是真凶,開始實施系列的報復計劃。可是號稱"比惡魔更可怕"的張敬哲不會束手就擒,面對自己平生第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他開心地接受挑戰,更恐怖的反擊一觸即發。
《無法者》
沒有緣由的殺人VS有原因的復仇。
可是這一切都在智賢知道那個折磨她傷害她的殺人兇手沒有被繩之以法且依然在人世的時候坍塌了。智賢帶著腹中的孩子無聲的離開了……正洙痛苦著等待著,他堅信有一天智賢會帶著孩子回家。
多年後,當智賢終於放下心中的包袱帶著女兒准備見正洙一家團圓的時候,命運再一次跟這個苦命的女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她和女兒被兩個外國混混殺死在一間餐廳的廁所里,血流成河!正洙苦等多年後的重逢竟然是永遠的失去,他坐在血色彌漫的地板上擁著自己的妻兒只能無聲流淚!
案件進入漫長的法律程序,兩個罪犯是外國人,最終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法律有時在人心面前顯得那麼低賤下流,這對於以法律的名義懲治罪犯聲張正義的正洙來說是一個天大的諷刺!跳脫法律之外,正洙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為妻兒報仇……
《看見惡魔》《無法者》略微血腥 不過也是與犯罪者斗爭的
都是很不錯的電影 而且符合你的要求 請及時採納喲~
㈤ 有看過韓國電影 《孩子們》的嗎,我沒看懂
如果你碰巧看過另外一部犯罪驚悚片《殺人回憶》,那麼一定能在看這部電影時體會到一種相似的基調——冰冷和絕望。
事實上,這部《孩子們》與《殺人回憶》所描述的案件不無關聯,它們連同《那傢伙的聲音》中提到的李炯浩被誘拐事件並稱為「韓國三大未解謎案」。而這起「青蛙少年失蹤案」當屬三起案件中性質最惡劣,影響最大的一件,當時在韓國也引起不小的轟動,據說全國發動了將近32萬的警力,可惜,仍然毫無所獲。
這部影片就在20年後的今天為我們打開了這本塵封數年的卷宗。
五個無辜孩子的生命,止於那個陽光明媚的季節。
我們並沒有從影片里得到對案發當天情況的過多描述,而是從之後十幾年人們尋求真相的艱辛過程中,才逐漸拼湊出一些零星的碎片。導演用了很多低角度的視角,來拍攝孩子們在山裡中穿行的腳步,或許正是這種局部化的表現手法,才加重了這部電影所透出的寒氣,告訴人們這是一個沒人能說得清的事實:案發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在山裡中嬉戲玩耍,發生了一些事情,最後演變成一堆堆白骨和一件件腐爛的衣物,以及十多年來人們對真相不斷的搜尋。
當然,世界上總不乏正義人士為那些黎民百姓出頭。黃某,一個大學教授;姜某,一個犯過錯誤的電視節目製片人,組成了一個很奇怪的搭檔,著手對這起案件進行純草根的調查。
但是並不是說他們的執著能帶來好的結局,當我們伴隨著緊張的伴奏,和黃教授一起分析案件,將鍾浩的父親一步步、一秒秒地推理成殺人藏屍案的主謀時,結果卻發現我們大家都錯了,兇手另有其人。而將作為受害者的父母嫁禍為兇手,這種冒險的行為也遭到了所有受害人家屬的不滿,黃某因為一意孤行,使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善意的起點卻導致自己的被動,這本身就讓人很絕望。在觀眾的眼裡,其實黃某的行為完全可以理解,當任何人的思維陷入一個死胡同時,如果發現了哪怕一點點零星的光亮,那麼勢必會設想沿著這條「出路」順利成章的走下去。只是,在那種情況下,那些父母們已經傷不起了。
導演似乎是刻意安排的,在案情有了眉目的時候,往往劇情會急轉直下,將所有人的情緒猛地拖入谷底。無獨有偶,數年後,黃某也因為自身的偏執,使女兒陷入了危險,而且,與「宰牛男」的肉搏完,得到惡狠狠的一句「大叔,你有證據嗎」,同樣也讓姜某陷入了無助和絕望,如今的他變得和當年的黃某一樣,被憤怒沖擊了頭腦,做出了自認為理智的判斷,殊不知,這根本就是他們腦子中的一個假想敵,僅僅憑借幾個疑點就試圖把嫌疑犯逼成罪犯繩之以法,後果可想而知。
結尾,鍾浩的母親看完孩子的遺骨後,含著淚對姜某哭訴:「即使是聽一句,哪裡有當媽媽的認不出自己孩子聲音的!」隨之,道出了編造謊言希望喚起警方關注的真相。這其中又透露了多少無奈和辛酸,看來,影片不僅對警方的破案能力提出了異議,更是對執法人員的不負責任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起事件其實也是有人禍的因素在裡面的。
根據韓國刑事訴訟法第249條規定,死刑犯的訴訟期限為15年。這起發生在1991年的案件,如今,早已過了這個期限。真相至今沒有大白,罪魁禍首仍然逍遙在法外。
這註定不會是一部讓人看完之後感覺暢快淋漓的電影,但是會傳達給我們一個信號,其實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去關注、去尊重,而同時,不論我們的命運有多麼不濟,生活總會像鍾浩背後飄揚著的紅色斗篷一樣,永遠以某種方式繼續著。
㈥ 韓國哪些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1.《素媛》
該片獲2013年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
電影是以韓國真實案例改編而來最高法院判決強奸犯趙斗淳12年有期徒刑,因為其2 008年12月於韓國安山市檀園區對8歲小學女生以殘忍手段實施性暴力,並造成其終身殘疾。該判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公眾都指責該刑罰過於仁慈,最終導致國會提高了對兒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標准。對8歲小學女生實施性暴力的趙斗淳事件在韓國法律界引起軒然大波。 一審判決趙斗淳12年有期徒刑
2.《孩子們》
影片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青蛙少年失蹤案」被列為韓國社會三
大未解懸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分別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據悉,《孩子們》將從「青蛙少年」失蹤那一天開始,以朴勇宇飾演的電視台製作人員為線索人物,記錄下追查案件真相的整個過程。事件發生後,「青蛙少年」們的父母找遍了全國,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隨後,韓國中小學生當中發起了「尋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動,社會團體共印發百多萬張傳單
3.《殺人回憶》
取材20世紀於80年代中後期令韓國社會陷入一片恐慌的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
韓國的三大未破解的奇案改編而成的,該案至今未破,15年的刑事訴訟期已經過掉,就算逮到兇手也沒有用了,這部電影是為了紀念那些被殺害的死者
梨泰園殺人案
主演:張根碩
影片根據1997年發生在這里的真實事件改編,當時一名駐韓美軍家屬與一名美籍韓人聯手在梨泰院用凶器攻擊韓國大學生趙宗畢,使趙宗畢因傷勢過重而死亡。當時這起案件的兩名嫌疑人都因證據不足而被無罪釋放,引發了韓國民眾極大的不滿。
5.《那傢伙的聲音》
以1991年綁架事件為靈感,一部虛構劇情,證明述了一對被綁架犯拐去了年幼兒子後苦等威脅電話的父母朝思暮想的44天,這次的預告片使用了當時事件的證據資料犯人的聲音和李媽媽的通話內容,李的照片等。
6.《追擊者》
《追擊者》里的池英民的原型是韓國歷史上最為殘暴的連環殺手、食人惡魔——柳永哲.
7. 《熔爐》
改編自孔枝泳作家同名原著,以2005年3月14日19:20左右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所描述的真實故事。
㈦ 有誰知道紅崖村的孩子們的電影是講什麼的
電影 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青蛙少年失蹤事件」被列為韓國社會三大未解懸案之一,另外兩起案件已分別被拍攝為影片《殺人回憶》和《那傢伙的聲音》。 《殺人回憶》我之前看過,個人覺得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做得都挺好的
這電影又叫做《青蛙少年失蹤事件》,剛看完,在網上網路發現它的相關資料太少了。兇手是誰呀,不是那個殺牛的嗎,可是電影最後一幕又是什麼意思呢,是其中一個小孩父親殺死的嗎。我喜歡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可是看完之後又很煩惱,因為沒答案呀!有知道的親嗎有知道的親嗎,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
㈧ 韓劇孩子們(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劇情解讀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韓國大邱,上小學的五個孩子一起出門玩耍。由於當時是在韓國選舉的時期,家長們囑託了他們幾句要注意安全,就讓幾個孩子出門了。誰都想不到的是,這竟然成了孩子們與家長的最後一句話。
孩子們商量著去山上捉青蛙,就這樣五人上山了。天色漸漸變晚,家長們漸漸都發現孩子不見了。焦急萬分的幾個家長一起去警察局報案。警察們卻並沒有在意,他們覺得孩子們只是貪玩,所以才回家晚了。
四個月過去了,失蹤的五個孩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派出了大量警力在大范圍內展開搜索。各個電視台和新聞節目也在播報此新聞。
然而,姜導演卻對這個新聞不以為意。負責這個案件的朴警官正在鍾浩家安裝電話,以便如果罪犯往家裡打電話,可以知道罪犯的信息。家長們此時也沒有放棄努力,他們一直在人多的地方分發尋人啟事。
轉眼間五年過去,孩子們的尋人啟事在牆上已經有些斑駁。導演的節目賺足了人們的眼淚,但是卻被發現有造假成分,上級派他去大邱工作反思。姜導演在大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到了一個湖邊看警方的搜尋結果,他發現這個案子過了這么久居然還沒有告破。
姜導演認為這種節目沒有什麼收視率,這令其他同事大為光火。姜導演來找到了一個教授,這個教授提出了一個匪人所思的說法。姜導演來到警局把這個假設告訴了朴警官,朴警官直截了當地回擊了這種說法。
後來,姜導演的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孩子,姜導演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父親的感覺。在一個冬天,鍾浩的爸爸得了絕症去世。一天山體發生了滑坡,幾個孩子的屍體也終於被找到。孩子們的屍骨就在山上,之前地毯式搜索的警方居然一直沒有發現。
心有愧疚的姜導演也來到了這里,並根據一個相關專家的說法,了解到了孩子們生前其實受到了虐待。姜導演找到朴警官,朴警官說自己其實可能發現了兇手,他也知道兇手的樣子和車牌號,但是自己沒有相關證據。
姜導演自己找到了兇手,原來兇手是一個殺牛的屠夫。姜導演在兇手門前睡著,因此也被兇手發現。就這樣,兇手抓走了姜導演,他擔心極了。屠夫在他面前殺了一頭牛,沾著血的臉咧著嘴沖著姜導演笑。姜導演很生氣,上去就要打這個屠夫,但他怎麼是屠夫的對手。
就這樣,他被屠夫打倒在地,在被屠夫卡住脖子時他似乎感覺到了當時五個孩子的絕望,他確認眼前這個人就是兇手。因為姜導演並沒有找到實際證據,所以屠夫最終松開了手。後來,姜導演見到了鍾浩的媽媽,原來鍾浩媽媽曾經接到的電話不是鍾浩打來的。
她不願意按下追蹤鍵,只是希望警方不要放棄尋找。十一年過去了,家長們終於不用再擔心,他們失蹤的孩子現在也已經塵埃落定了。他們聲嘶力竭地哭喊,他們難以接受這樣一個結局。
真實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選舉,全市放假一天,5名小學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有目擊者稱當日在卧龍山(距離孩子們居住小鎮約3.5公里,並非資料上所說的500米)附近見過他們,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有記載的行蹤。
孩子們的父母花了半年時間找遍了整個韓國,此事甚至驚動了總統,經過總統的特別指示,警方動用了包括軍隊在內的人力約32萬,並印發了約2億張傳單,在全國各地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地還是集中在大邱地區尤其是卧龍山附近)。另有香煙企業在自己的產品包裝上印製了失蹤少年的尋人啟事,同時賞金達到4200萬韓元。但是因為當時為秋季,大量落葉覆蓋地面,搜查毫無進展。
直至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報案,稱在卧龍山發現了五個少年的屍骨,卻因年代久遠,線索不明確而無法破案。至2006年3月25日,此案的訴訟時效到期,案件暫停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