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當山的景點
武當山,作為道教名山和太極拳的發源地,文化底蘊豐厚,風景絢麗,近年來很多影視作品都在這里拍攝:
1.電影《木棉袈裟》,拍攝取景點主要為紫霄宮、太子坡等
2.電影《武當》,拍攝取景點主要為紫霄宮、太子坡、南岩宮等
3.電影《卧虎藏龍》,拍攝取景點主要為南岩宮邊的飛身崖,玉嬌龍跳崖的地方。
4.電視連續劇《武當1》《武當2》拍攝取景點主要為金頂,紫霄宮、太子坡、南岩宮,逍遙谷等
5.張紀中執導、影星鄧超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新《倚天屠龍記》拍攝取景點主要為金頂,紫霄宮、瓊台中觀,太子坡、南岩宮,逍遙谷等
6.陳小春和法國演員主演《勇士的最後秘密》在武當山取景,取景地點南岩宮。
7.由海峽兩岸合拍的電影《武當少年》在武當山太子坡取景,小演員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新疆新星--阿爾法
想對每個景點有新的認識的話,可以加入武當山「天祿度假村」的QQ里,里邊空間的相冊有很多照片和解說詞,我推薦給你
⑵ 武當山有什麼景點
十堰必去的十大景點推薦
一、金殿(金頂)
第一當屬金頂啦,這是武當山裡面的一個景點,專門拿出來說,是因為很多人去武當山旅遊,只為了登上金頂。
在金頂上面,除了可以看到金殿之外,還可以把整個武當山的風光一覽無余。
山上的溫度還是有點差異,如果爬山的話,記得多備一件。
金殿(金頂)基本信息
門票:免費,包含在武當山門票內。
開放時間:07:00-17:30
二、武當山
武當山裡面的景點有很多,包括上面說到的金頂,都是武當山裡面的。
武當山是道教名山,如果對這個感興趣的,肯定是不要錯過了武當山。
來到武當山,雲霧繚繞猶如仙境,十分清涼,與市區炎炎夏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來爬爬山,了解了解道教文化還是很不錯的。
武當山基本信息
門票:243元/人
開放時間:7:00-17:30
三、太子坡
這個景點裡面有非常有趣的故事。
太子坡原是一位太子剛來武當山修行時住的地方。所以修的象住的王府格局。建築很特別。
廟宇的香火已不如當年,歷史滄桑感重。
「真武回心日,九曲桂花香。」說的就是這里。
太子坡基本信息
門票:5元/人
開放時間:7:30-17:00
四、紫霄宮
這個地方雖說名氣並沒有上面的那麼大,但是也是要收獨立門票的,這就代表著,這個地方的意義非同一般。
但因禍得福的是,遊客也因此少了很多。
甚至有很多遊客覺得紫霄宮是武當山最美的一處景點,雨後水氣十足,猶如仙境一般。
祖師殿後的龍王井,據說飲用裡面的水,可以長生不老。
紫霄宮基本信息
⑶ 武當山主要景點有哪些
太子坡、紫霄宮、磨針井、南岩宮、龍頭香、太和宮、瓊台三觀、朝天宮、南天門、金頂等景點。
⑷ 武當山著名景點介紹
1、太和宮
大岳太和宮建在眾峰拱托、直插雲霄的武當最高峰——天柱峰的絕頂上。在1612米的巔峰絕頂上建造規模宏大的道宮,更多地體現出的是一種前無古人的氣魄和征服者勝利的昭示,武當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眾峰拱托、八方朝拜的景觀也神奇地渲染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大岳太和宮是武當山的最高勝境,無論是道人信士,還是香客遊人,只有登上頂峰,走進太和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了武當山。
2、紫禁城
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
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3、凈樂宮
凈樂宮位居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十一年的武當山凈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
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凈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
4、玉虛宮
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
5、瓊台觀
瓊台觀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千米,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⑸ 7個武當山自駕游必玩景點和路線推薦,去武當山自駕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薦
一、自駕游路線推薦 二、門票問題 三、自駕游必玩景點 1、玉虛宮 2、磨針井 3、太子坡 4、逍遙谷 5、紫霄宮 6、南岩宮 7、金頂 四、景區內遊玩路線 「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武當山以"五嶽之冠"的盛名為世人知曉。武當山是道教聖地,元末明初,張三豐在此開創武當派,讓武當武術成為了中華武術的重要構成門派之一,影響力源遠流長。這樣一座名山聖地,自帶風姿神韻,遠離塵囂。
一、自駕游路線推薦
推薦從武漢出發向西北方向行駛,沿福銀高速,經孝感、隨州到達十堰武當山的路線,這樣用時較短。
注意:自駕游車輛需要停在入口的停車場,景區一般不讓車輛進入。武當山景區內部需要乘坐專用的游覽車。
二、門票問題
大門票票價243元,包括進山門票140元(不含金頂、紫霄);觀光車(全山任意乘坐)100元和保險費3元;
小景點門票,金頂27元,紫霄15元;
關於索道價格,旺季價格未:上行90元,下行80元(2月1日—10月31日);淡季價格:上行70元,下行60元(11月1日—1月31日)。
三、自駕游必玩景點 1、玉虛宮
明朝著名文學家王世貞"玉虛彷彿秦阿房"中贊嘆的「玉虛」就是在這里。玉虛宮道教指玉虛為玉帝的居處。在明永樂年間,玉虛宮曾經是武當山皇家廟觀中最大的廟宇。可惜它歷經兩次大火以及山洪,幾乎完全被毀。
2007年,玉虛宮大殿按照修舊如舊的辦法進行修復,2012年完工。現存遺址雖不能展現當年的全貌,可也能窺其曾經的巍峨神聖。
2、磨針井
磨針井又叫純陽宮,因武當道教認為,每天太陽初升之時,這里首先接納到純一的陽氣而得名。磨針井主體建築是姥姆亭,裡面擺放了一尊紫元君鐵杵磨針塑像,塑像朴實生動,向世人展現了鐵杵磨針的美麗傳說,傳播著持之以恆方可成功的深刻寓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3、太子坡
前往太子坡景區,先要經過一座古樸飾欄望柱石拱橋,那就是復真橋。從復真橋拾級而上,太子坡山門映入眼簾。太子坡又名復真觀。太子坡坐東朝西,是我國建築史少見的形式,它建在獅子峰60度陡坡之上,被當今建築學家贊譽為利用陡坡開展建築的經典之作。
古代建築大師們利用山形地勢,巧妙建起了九曲黃河牆,它猶如波浪起伏盤亘在山體上,頗為壯觀。太子坡的主體建築自然是復真觀大殿,它建於明永樂十年,重修於明永樂十年,在它身上,可以看到明清兩代建築大師共築的威武庄嚴。
大殿內供奉了全山最大的彩繪木雕像——真武神像和侍從金童玉女。此外,武當山最高的木構建築五雲樓也在這景區。
4、逍遙谷
逍遙谷是自然景觀與動物生態融合的旅遊勝地。谷內動物品種眾多,在叢林出沒的獼猴,荷葉間游曳的黑天鵝,皆顯樂趣。逍遙谷青山綠水,風景秀美,張紀中的新《倚天屠龍記》曾在此取景。
5、紫霄宮
紫霄宮在天柱峰東北的展旗峰下,因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被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紫霄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紫霄大殿,它是武當山保存下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結構殿堂,裡面供奉著真武神像和文武仙人坐像等神像,明清建築之美在它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6、南岩宮
南岩宮林木蒼翠,奇峰陡峭,晴天可觀奇秀山景,雨季,山間雲霧繚繞,猶如仙境。四季時節皆有盛景。南岩宮上有一處最佳觀景台,可觀南岩宮的全景,站立遠望,只覺亭台樓榭,山水如畫,美不勝收。
南岩石殿立於峭壁之上,卻絲毫沒減半分應有的氣勢風采,技藝之高超,讓人嘆服。南岩石殿外,絕壁之上立有雕龍石柱,龍頭頂端雕一香爐,號稱「天下第一香—龍頭香」,親眼觀之,只覺驚嘆不已。
7、金頂
離開南岩宮,從南岩寺沿古神道步行登至金頂。爬上天柱峰頂,我總算見到了金頂的全貌。金頂是武當山的象徵和精華,它結構嚴謹,輝煌壯觀,在金頂前,抬首遠眺,武當山的巍峨秀麗盡收眼底,虔誠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真不愧「仙山瓊閣」的美譽。聽說每年夏季雷雨季節,武當山就會出現雷擊金殿的奇觀,希望下次能有幸一觀。
四、景區內遊玩路線
武當山可以選擇的遊玩路線很多,推薦以下四條,可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
1.山門—太子坡—逍遙谷—紫霄宮—烏鴉嶺—南岩宮—金頂;
2.中線:老營景區(玉虛宮)—磨針井—太子坡—劍河橋—逍遙谷—紫霄宮—烏鴉嶺—榔梅祠—七星樹—黃龍洞—朝天宮—一、二、三天門—朝聖門—金頂景區(太和宮、金殿);
3.東線:老營景區(玉虛宮)—磨針井—八仙觀—瓊台—金頂景區;
4.西線:老營景區(玉虛宮)—仁威觀—隱仙岩—五龍宮—五龍頂。
⑹ 武當山的景點
主要景點
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勝景,風景名勝區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 。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 多平方米。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金城:紫金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凈樂宮:凈樂宮位居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11年的武當山凈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凈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
玄岳門: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
玉虛宮: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
磨針井:磨針井又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存磨針井為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餘間,面積1700平方米。
太子坡:太子坡又名復真觀。現基本保持當年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
南岩:南岩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瓊台觀:瓊台觀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 公里, 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隱仙岩:隱仙岩位於竹關之上,五龍宮之北。高聳雲煙,石如玉壁,呈瑰納奇。
武當山北神道:武當山北神道位於天柱峰東北的丹江口市武當山鎮﹐所產龍頭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藝品﹐具濃厚的地方特色。針井茶為傳統名茶。襄渝鐵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並行通過。
武當山南神道:武當山南神道位於武當山西南麓的丹江口市官山鎮,距武當山金頂(天柱峰)僅有5.7公里,是豫川陝香客敬香的重要神道,素有武當後花園之美譽。這里群山如花,數峰如筍,大河如練,美景如畫,民歌如潮。這里是八百里武當里一塊最原始、最神秘的幽靜之地,景區全長20公里,由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呂家河村和直通金頂的武當大峽谷兩大景區組成,以九道河為玉帶,像珍珠般串連著呂家河民歌村、紅三軍司令部舊址和新四軍遺址、二龍戲珠、斬龍崖、尼姑岩、桃花洞、蘭花谷、獅子灘、鬼穀子澗、天書谷、黑金溝大峽谷、龍潭、轉運台、金蟾朝聖等眾多景點。
武當山西神道:經丹江口市六里坪、官山外朝山、分道觀分道開始登山,經過猴王廟、娃子坡、全真觀遺址(有兩株千年大銀杏樹)、長嶺抵全龍觀,計程15公里,現為四米寬水泥公路。再登黃土嶺,到亂石窖,交古韓糧道,依次經財神、黑虎、火神、山神四座石廟,上黃土埡,再攀青龍背、吊鍾台,經太和宮上金頂,計程10公里。因位於天柱峰西側,史稱西神道。沿途古木參天,風景如畫,東有深溝大壑的雷澗(東溝河),有金鼎、眉棱兩峰左右矗立,七星(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峰南北屏立。
武當山東神道:從丹江口市鹽池河鎮到武當口村的15公里水泥路已硬化12.5公里,還有近2公里的路面有望在年內完成,屆時,武當山第三條上山旅遊線路將全面建成。天橋溝瀑布--位於鹽池河鎮政府所在地以東約9公里處,實則為一條山澗小溪,自改板河村由東向西緩緩流出,長約3公里,溪水自天橋處折而向北流經百米高的懸崖跌宕而下形成瀑布。山坡鑼鼓--民間藝術瑰寶,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加大宣傳開發力度,爭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向"中國鑼鼓之鄉"努力。
武柱峰景區:武柱峰景區位於丹江口的官山鎮騾馬溝村,一天然真武神石像酷似武當山金頂上的真武大帝像。
武柱峰坐落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的官山鎮騾馬溝村,武柱峰又稱大明峰,柱頭岩,真武坐像(因真武大帝父親凈樂國明真大帝而得名),元代建有王母宮(即真武大帝母親)。距武當天柱峰14公里,是武當72峰之一,海拔為1132米。此坐像兩峰如筍形同座椅,之間端坐著一尊高約80米、寬40米的天然真武神石像,身著道服,五官形備,目光深邃,背依伏龍山,注視武當山金頂,其頭頂上茂密的白皮鬆儼然發髻,臉龐圓潤,鼻樑高高隆起,兩手平放兩膝之上,打坐在玄武背上修行狀惟妙惟肖,酷似武當山金頂的真武大帝像。在秋高氣爽的艷陽照射下,山體直插霄漢,真武座像矗立在陡峭的懸崖上,晶瑩光滑,金光燦燦,輝煌奪目。相傳,真武在此潛心修行多年,以虔誠和恆心感動了道德天尊,被點化成仙,留下石質人像。
⑺ 武當山的著名景點
摘要 你好,武當山著名的景點有:太和宮(金頂)
⑻ 武當山景點
金殿
坐落在武當山主峰天柱峰上,建於明永樂年間,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金殿高5.54米,寬4.4米,進深3.15米,構件嚴密精確,密不透風。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大帝」的鎏金銅像,重達十噸。史載,該殿由20噸精銅和300公斤黃金在北京鑄造而成,然後再送往武當山的。 金殿最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導體,每逢電閃雷鳴的時候,光球在金殿四周滾動,但霹靂卻擊不到金殿,這一奇觀被稱為「烈火煉殿」。金殿造了已經有六七百年了,但還是完好如初,仍然光彩奪目。
附:金殿的傳說
相傳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有一次和元軍交鋒,全軍覆沒,他拚命逃到武當山下的一座小茅庵里,求裡面的道士救命。道士說「救了你,追兵來燒了我的茅庵,我到哪裡去住呢?」 朱元璋說:「以後我就賠你一座金殿。」 於是道士讓朱元璋站在柏樹下,給他施了個隱身法。元軍追來後找不到朱元璋,便放火燒了茅庵。朱元璋等元兵走遠後,發現老人也不見了。
朱元璋得了天下後,就命他的四兒子朱棣在武當山天柱峰上為真武神建了一座宏偉的金殿。 從朝天宮登金殿有兩條路,右為明代路,左為清朝路。去的時候走明代路,沿一、二、三天門至金頂,這條路長約10公里;回程從清朝路走,這樣走會比較省力些。
龍頭香
在南岩萬壽宮外的絕崖旁,有一雕龍石樑,石樑懸空伸出2.9米,寬約30厘米,上雕盤龍,傳說是玄武大帝的御騎,玄武大帝經常騎著它到處巡視。龍頭頂端雕一香爐,被稱為「龍頭香」。
有些香客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每次來朝武當,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墜岩而亡者不計其數。清康熙年間,川湖部院總督下令禁燒龍頭香,並設欄門加鎖,立碑告誡。碑文說,神是仁慈的,心誠則靈,不一定非要登到懸崖絕壁上燒香才算是對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復蹈前轍,毀掉寶貴的生命。
如今人們在此依欄俯視,仍倍感奇險。遊客來南岩游覽,一般都要觀看此險。
南岩宮
從紫霄宮行駛2.5公里至終點站烏鴉嶺,經南天門,即達南岩勝境。南岩峰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是武當山36岩中最美的一處。唐宋以來就有道人在此修煉。元代在此建有道觀,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在此營建殿宇640餘間,清末被毀。現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及元君殿、南熏殿、圓光殿等遺跡。
從南天門入小天門,穿過碑亭,便是俗稱腳蹬老虎岩的崇福岩。遠眺是圓光殿、南熏亭、近觀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觀、五師殿、方丈室、齋堂等遺跡。龍虎殿是南岩著名的一景。出龍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飾石欄的水井。井水清香洌甜,猶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當最好的泉水之一。從院落登上層層丹墀飾欄崇岩,是元君殿即大聖南岩宮遺址。
南岩周圍還有滴水岩、仙侶岩、黑虎岩、紅軍洞、雷神洞、龍潭等,都是下臨絕澗、峭壁千仞的景緻真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老君岩
是武當山發現的雕鑿年代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石窟。當年在石窟前還有23間道房,頗具規模。
石窟正中鑿刻太上老君像。老君像座姿端莊,呈天盤修煉狀,面部雖已被人損壞,但觀其整座石塑,帶有鮮明的唐代石雕風格。在老君岩石窟的左邊還有一摩崖石刻群,上面有「太子入武當」、「蓬萊九仙」等石刻。這樣大面積的石窟及摩崖石刻,同時又匯集了宋、元、明、清四朝代不同的文字,這對研究武當山宗教及歷史是難得的實物。
老君岩現存遺址面積約兩千平方米,它當年所營造的是道教最高尊神居住的環境,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寓所,也被稱為「三清境」。
天柱峰
天柱峰又名金頂,因頂上有金殿而得名。天柱峰是武當山的主峰,海拔1612.1米,其巔峰拔空峭立,猶如一根寶柱雄屹於眾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名。
小貼士:上天柱峰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從老營鎮驅車在盤旋的公路上行駛25公里左右下車,攀登3小時後可達絕頂;一條從老營鎮驅車到瓊台,再乘纜車到金頂。
⑼ 武當山著名景點及特色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3
⑽ 武當山的主要景點
01
金殿
金殿,位於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的絕頂上,由明成祖朱棣親自下令敕建,這座皇家建築採用了當時中國建築最高等級規制——重檐廡殿頂,與北京紫禁城內的太和殿是同一級別。金殿是武當山的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明代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志。金殿高約5米,整體為銅鑄,外飾鎏金,結構殿身的立柱、梁枋以及門檻等結構齊全,殿頂翼角飛舉,上飾龍鳳、海馬、仙人等吉祥之物生。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據記載:金殿由20萬斤銅和300公斤黃金在北京鑄造而成,然後再送往武當山拼裝。
02
紫霄宮
●這里是明代的皇室家廟,是當時的「國家祈福之地」。
●紫宵大殿在明代只供皇帝朝拜,殿中的真武大帝等塑像都是明代的珍品。
始建於宋代的紫霄宮,坐落在武當山展旗峰下,這里群峰環繞,松柏幽深,歷來被視為「紫霄福地」。宋代紫霄宮在「金兵南下」時被毀,明朝永年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重建武當山,紫霄宮是重點修建宮殿之一,這里也是明帝國皇室的家廟,是「國家祈福之地」。紫霄宮主要建築有龍虎殿、紫霄殿和父母殿等,其中紫霄殿是紫霄宮的大殿(主殿),也是武當山唯一倖存下來的重檐歇山式木結構殿宇,它建在三層崇台之上,更顯的宏偉壯觀,當年這里只供皇帝朝拜。紫霄殿內,頂部有藻井,與故宮太和殿類似。
03
太子坡
●真武大帝幼年做太子時修煉的地方。
●山門旁的「九曲黃河牆」,高大的紅牆,配上綠色琉璃瓦頂,美感十足,攝影迷們的最愛。
●其中的太子殿,是武當山唯一求學祈福之地,經常有父母前來求子女考試順利。
●館中五雲樓的「一柱十二梁」,是古代木結構建築的傑作,古建迷不能錯過。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位於武當山獅子峰60度的陡坡上,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年間三度重修,現基本保持了當年的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傳說中凈樂國太子(真武大帝成仙前的身份)15歲時入山修道之初,就住在這山坡上。太子坡(復真觀)建築群包括復真橋、九曲黃河牆、龍虎殿、祖師殿、太子殿、五雲樓等主要建築。乘坐景區大巴到達太子坡的停車場後,迎面就是「復真橋」,過橋後的山門門楣上,磚雕的匾額刻著「太子坡」三個大字,這是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駙馬都尉沐昕親筆題寫的。
04
南岩宮
●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鑲嵌在山中的懸崖峭壁上,非常險峻。
●附近的飛升崖,傳說中是真武大帝修煉幾十年飛天成仙的地方。
●宮中的石殿——天乙真慶宮,全部用青石雕鑿構建,是石雕藝術的珍品。
●兩儀殿旁的龍頭香,是武當山著名的景點,不少古人在這里冒死敬香。
南岩宮始建於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明代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整個南岩宮鑲嵌於懸崖峭壁上,依山而建,就險峻程度和著名的恆山的懸空寺可以相提並論。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從紫霄宮到終點站烏鴉嶺後,再步行經過南天門,就可以到達南岩宮。南岩宮周邊樹木蒼翠,現存主要建築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大殿、兩儀殿、南天門等,還有飛升崖、龍頭香等武當山著名景點。傳說中,這里也是真武大帝得道飛升的地方。
05
龍頭香
在南岩萬壽宮外的絕崖旁,有一雕龍石樑,懸空伸出2.9米,寬約0.3米,上雕盤龍,傳說是玄武大帝的御騎,玄武大帝經常騎著它到處巡視。龍頭頂端雕一香爐,被稱為「龍頭香」。
歷史背景:有些香客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每次來朝武當,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墜岩而亡者不計其數。清康熙年間,川湖部院總督下令禁燒龍頭香,並設欄門加鎖,立碑告誡。碑文說,神是仁慈的,心誠則靈,不一定非要登到懸崖絕壁上燒香才算是對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復蹈前轍,毀掉寶貴的生命。 如今人們在此依欄俯視,仍倍感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