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盤點北野武黑幫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aDYZNhsKzQEafdR1CyNXdA
2. 北野武的資料
北野武(Kitano Takeshi),1947年生於東京,藝名彼得武(Beat Takeshi),是80年代日本著名相聲演員,1983年第一次作為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聖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1989年導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其後相繼導演了《3-4×10月》(1990)《那個夏季,最寧靜的誨》(1991)、《小奏鳴曲》(1993)、《大家都在干什麼?》(1995)、《壞孩子的天空》(1996)和《花火》(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8)。是九十年代日本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一。
註:北野武身高167cm,體重64kg,1995年駕駛摩托車發生意外,造成半邊面部癱瘓。
也許再也沒有其它的日本電影能像北野武的影片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感覺上完全自由奔放地製作了。舊日本電影界的那種固守起、承、轉、結的傳統劇作方式的做法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同樣,舊日本電影界固守的那種傳統的基本導演技巧、攝影方式及剪接方法也都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
同時,舊日本電影界那些「試圖製作新電影的革新派電影人」企圖全面否定與破壞那些傳統方式的做法也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北野武的影片中沒有那種做作、僵硬的辨明誰是誰非的架勢。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舊日本電影界一直以大電影公司的製片廠為中心製作影片。對於這種代代相傳的正統電影製作體制,大概北野武根本就不知道,也不關心。他一開始就與那種「羅羅嗦嗦」的東西毫無關系。因此,他不會全面否定也沒有必要破壞那種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當然,迄今為止他也看過為數不少的電影。既有外國電影,也有日本電影。或許他曾經非常自由地通過感覺來識別他認為「真有趣」的東西和他認為「拍得真差」的東西,並把它堆積與儲存在自己的感性中。其實,這與經歷其它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工作、游戲和惡作劇時是完全一樣的。
不久,作為一個人的他,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與他人搭檔說相聲,受到了歡迎。他還在電視和廣播中出演搞笑節目、短劇和猜謎活動,作為演員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甚至當廣告片模特。他還因個人事情引發的事件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他既寫隨筆也寫小說,還會畫畫.在此延長線上,他於1989年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以北野武的真名導演了影片《凶暴的男人》Violent Cop。
這是其他導演策劃由彼得武主演的一部根據一位劇作家的劇本來掐拍攝的刑警片。但是,那位導演打了退堂鼓,就這樣,北野武也當上了導演。與當喜劇演員、說相聲、出演電視、廣播、電影和廣告、寫隨筆和小說以及畫畫時完全一樣,北野武在執導影片時完全忠實於自己的感性。
但是,正因為這應該是舊日本電影界的專業導演拍攝的作品,是由專業劇作家寫的劇本,由舊日本電影界的攝制組成員集體支撐的影片,所以不難想像,他要按照自己的感性走,自由奔放地製作和自己相適應的影片,也存在相當的阻力。作為導演處女作,肯定也有不足之處。其結果,一部看上去試圖摧毀日本電影界的製片模式的、專橫無理的暴力刑警片完成了。既便如此,「日本新電影出現!」的聲音仍相當高漲。
1990年的《3-4x10月》是北野武親任編劇、導演,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一部影片。這部作品在棒球隊一位小夥子和他的夥伴的故事中摻雜了暴力團。雖說如此,但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這種故事的框架並不太重要。即興攝影的多次運用。對突發性暴力的描寫產生的沖擊、北野武團隊成員與專業演員共同出演、令人不可思議的角色分配所產生的一種失調效果的趣味...這些交錯在—起,創造出了一個盡管不定型有些粗糙,但非常有感覺上的自由性的奇妙作品、一部大放異彩、摧毀了作品平衡論的、奇妙的「不平衡作品」。
1991年的影片《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是北野武策劃、編劇、導演和剪接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他沒有扮演角色。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聾啞沖浪選手與他的聾啞女朋友在海邊渡過一個夏季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幾乎沒有對話,只靠影像來推進。通過即興攝影產生了一個自由的牧歌世界,還有突然出現的奇妙的影像噱頭,以及很不自然的悲劇式的結尾。看了這部作品,讓人感到北野武電影的原點說不定是法國的雅克·塔蒂編劇、導演和主演的影片《我的舅父》。
1993年的影片《小奏鳴曲》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作品。北野武將自己的感性擺在最優先位置上,依靠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從這部影片開始,突然有了一種流暢均勻的—體感。這部影片講述了暴力團幹部及其嘍羅去沖繩後被捲入一場對抗的故事。然而這部影片也是一個奇妙的小結,稱得上是彼得武及其團隊的夥伴們在沖繩的孤島上歡度暑假的影像記錄。最後一場戲散發出混亂的悲觀主義。
1995年的影片《大家都在干嗎?》Getting Any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和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另一部作品。北野武以往的作品都以外景拍攝為主,而這部影片不知為什麼以拍攝製片廠棚內的景為主,是一部實驗性的、類似小故事集的、下流的動作喜劇風格的影片。因此,造成影像世界人為的向內封閉。十分遺憾,這成了他的最差的一部影片。
1996年的影片《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沒有出演的第二部作品。這部影片描寫了二流高中的兩名游手好閑的學生那種令人不可思議的逃學生涯。在影片中拆射出的恐拍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時代。本來劇本的感覺是,這部影片描寫了年輕人踏上了新的人生,是一部勵志片。然而,通過即興攝影自由拍攝的結果,令人意外,成為一部「雖然還年輕,但您是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年輕人」的作品。在此,散漫放肆的自由與混亂的悲觀主義又同居於一部作品中。
1997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第七部作品《花火》HANA-BI朝我們走來。這是北野武編制、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經歷過多次探索之後;北野武的影片達到了一種精煉的成熟。多多運用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所產生的一種破天荒的趣味性,雖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作品世界。
彼得武和岸本加世子扮演的男女主人公總是沉默寡言,台詞不多。對暴力的描寫都是瞬間突發的,極其簡潔。以北野武團隊成員為主體的演員陣容也創造出一種實實在在的一體感。每個人都演活了自己的人物。零星出現的噱頭並沒有浮於形式,而是釀成有深意的幽默。不定型的粗糙和感覺上的自由保持了絕妙的平衡,構成了輕松愉快的新影像世界。
尤其是北野武親自畫的那些畫出現在畫面中,取得了很好的影像效果。大杉漣扮演的刑警遭槍擊負傷後只能坐在輪椅上了,妻子離他而去,他十分孤獨,在主人公的勸說下開始學畫畫,這個設定十分傑出。通過他畫畫的形式,北野武那一幅幅將花擬人化的色彩美麗鮮艷的圖畫隨著戲的進展剪接進影片中。它支撐了整個作品的影像世界,的確有效。
彼得武和大杉漣二人與一群年輕人駕車疾駛的開場戲,開始人們還以為是暴力團的中堅幹部及其嘍羅們,當人們明白他們其實是資深刑警及其部下後,影片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幽默。不久,人們又明白了原來那都是回憶中的戲,並且知道了彼得武扮演的主人公如今已失業,為金錢所因。岸本加世子扮演的妻子似乎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
彼得武在現實生活中因摩托車事故負傷的身軀所具有的那種有點可拎的形象和他作為中年失業刑警的生活感,被巧妙地糅合到影片中。影片的風格是,將現實鏡頭的推進和對突然插進的極其復雜的回憶鏡頭的處理,非常自然地搭進整個作品的流程中,創造出一體感。北野武的影片確實又登上了一個階梯。'
渡邊哲扮演的廢鐵廠老闆和他那位紅頭發的怪女兒登場時的噱頭沒有浮於表層,而是產生了可笑的幽默,這種效果也說明了北野武影片的成熟。不久便到來的結尾戲中,那種強烈的悲觀主義被寓意深刻的人類贊歌所裹住;這怎麼說都是很好的。
這是-部有著全新的影像感覺的日本電影,人們看後留下的印象是,其實這樣的日本電影也還是很好的。北野武的影片之所以能被外國人很好地理解,大概是他能夠依據他自身的純真的感性來自由創作的緣故,也是因為這比任何東西在國際上都更具有普遍性。這種影像感覺具有國際力量,所有的人憑直感都能理解。它不是其它國家的影片,是亞洲國家日本的影片,是日本人製作的影片,是有著獨特魅力的影片。
而北野武不喜歡自己的評價、演出、人氣被固定,所以日日求變。在97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北野武道出「下一部的作品,會類似尋母三千里的故事情節,沒有暴力。」自從1989年的出道作品《兇殘的男人》以來,北野武的演出破壞了現今的電影文法,台詞和說明的極端精簡,造就了他各人新的魅力「削落的美學」。就像主角所表現「暴力重復」的心態一樣,這些以藍調為基本的影像,讓「北野式藍調」馳名世界。即使這種樣式已經建立,他能依照97年威尼斯影展的承諾,製作了《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這樣一部有別以往風格,充滿風趣和感動的溫馨作品。
《菊次郎的夏天》所訴求的是「回歸溫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發性之暴力」,故事的展開如同「尋母三千里」般,結局、過程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標准情節,北野武以此來將自己束縛。也就是說這個企劃的開始是到目前為止,自己所公開討厭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對於以往的寡言、暴力,這一次的多話和搞笑將是令你我歡樂感動的絕妙的刺激要素。
對於這些新鮮的變化,北野團隊的工作人員,攝影師柳島克明、照明師高屋齋將在《花火》被世界所肯定的「北野藍調」,再生轉換成「夏日的新綠」,音樂監督久石讓也製作出讓你我感動的「高透明度」的心靈樂曲,將這一部電影的溫馨意境提到最高點。
北野武的最新作品《兄弟》Brother又是一部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影片,同時也將是他電影生涯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影片,該片由日本北野事務所與英國的Jeremy Thomas of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RPC)公司合拍,製作費1000萬美元,取景地在日本東京與美國洛杉磯,1999年11月21日在日本東京開機,2000年1月轉移到美國洛杉磯拍攝,計劃2月中旬封鏡,預計在2000年末20001初首先在日本公映
此片拍攝的最初構想形成於1995年《大家都在干嗎?》之後,摩托車事故後一段時間,大體雛形已形成,1997年《花火》獲威尼斯金獅獎後,北野武與英國RPC公司主席Jeremy Thomas就此片的合作拍攝取得了初步共識,此後雙方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而有意義的溝通,《菊次郎的夏天》完成後,准備工作便有條不紊地開始進行中了。1998年法國戛納電影節《菊次郎的的夏天》記者招待會。北野武向記者們公布了《BROTHER》的拍攝計劃。
這部電影將為21世紀日本電影的創作產生巨大影響,作為新生代電影力作,我們共同期待。
參考資料:http://ent.163.com/edit/000729/000729_58694.html
3. 北野武:在人生中橫沖直撞的雙面人
北野武在《菊次郎的夏天裡》為人熟知,白襯衫搭配黑西褲,趿拉著鞋駝著背,右臉面部麻痹,偶爾抽搐著沒有表情,透露出黑幫老大的狠勁,行為舉止又透露出孩童般的天真。
他活躍在劇場、電視和大屏幕,將多種兩極化的性格特質都集中於自身:暴力與怯弱,殘忍與溫柔,刻薄與熱心,大男子氣概與孩子氣。
與母親一輩子的抗爭與逃離迫使他不得不認真地活著。
北野武,人生的喜劇演員,他的電影讓人笑著便不自覺哭了。
【一】
母子大戰:輟學的叛逆小子
1947年,40多歲的佐紀女士生下家中老幺北野武。他的出生地在東京的足立區,那是木匠、石匠等手工業者聚集的雜亂街區,而北野武的父親菊次郎則是一名油漆匠,母親佐紀是名教師。
可以說,北野武成為相聲演員和日本知名導演純屬意外。
如果不出意外,北野武本會跟隨父親菊次郎成為油漆匠,又或者聽從母親佐紀的安排成為大學學者。而北野武卻由祖母隔代遺傳成為漫才藝人,這讓篤定教育改變人生的佐紀女士痛心疾首。
人生規劃的錯位,可預見一場北野武與母親之間不可避免的大戰。偏偏佐紀女士又是渴望掌控力的母親,為了孩子的教育,她勤做兼職賺錢給孩子買參考書。而北野武是幼子,備受祖母寵愛,當他的哥哥們都順從母親安排之後,他更無實現長輩理想的後顧之憂。從北野武出生起,兩人的戰火從學習蔓延到生活,但北野武從來都是母親的手下敗將。
這場母子之戰的趣事在北野武的文字作品《菊次郎與佐紀》里有很多,讓人忍俊不禁。比如北野武小學時候迷戀棒球不愛讀書,而佐紀女士不認可打棒球是正經事。鄰居看北野武打棒球沒有手套可憐,便買了當禮物送給他。母親若看到手套肯定會沒收,北野武心想,窄小的家裡又沒有私人空間,怎麼辦呢?他用塑料袋把手套包好埋在家中院里的銀杏樹下,每次打球前再拿出來,若無其事的樣子。偷偷摸摸一段時間後,有天北野武玩棒球前去拿手套,挖開泥土後,卻只見塑料袋裡躺著一摞參考書……
佐紀女士不僅機智,還嘴毒。北野武回憶,母親有次為了驅趕來找他玩的朋友,先是說自己的兒子笨,小心被傳染;轉過頭來卻對他說,這孩子腦筋太差,要離遠些。
這些回憶的文字里滿是抱怨,卻深藏著北野武對母親智慧的折服。
如果說幼時只是小打小鬧,但隨著北野武羽翼漸豐,他決心干票大的——向初入學的民治大學工學部提交退學申請書,並收拾行李離開家自己租房。
這是他短暫人生里的閃光時刻。他剛滿20歲,稚嫩但躊躇滿志。他以一種極其亢奮的心情,將之看做告別過去、迎接新生活的轉折點,更重要的是可作為擺脫母親控制的手段。
那一瞬間——「周圍的風景突然變得不一樣,一切都像沐浴在初夏陽光中般閃耀金光」
然而這只是幻覺,最後的結局是北野武拖欠半年房租,母親悄悄墊付。得知真相的他,懊惱地承認母親又贏了。
母親佐紀是北野武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人,但他認定,「母親可能會是毀掉我人生、我最親的人」,他一直在逃離。但正是這種抗爭讓他不得不認真地活著。
北野武對母親的這種既仰賴又排斥的情感關系,也投射在他與其他女性的關繫上。他曾在訪談中提及,不敢想像與女性面對面吃飯。在電影《花火》里也有體現,北野武飾演的警察在與妻子合拍時,妻子親昵地挽住他的手,他卻立馬甩開,但臉帶微笑、頭向妻子一側歪著。
女性也很少在他的電影里以獨立主角出現,大多作為配角與背景。如《花火》里身患絕症鮮少台詞的女主,或《菊次郎的夏天》里最後露面的小孩母親。
與北野武結婚的女人,並不是他最愛的。那位讓之念念不忘的女士對他極好,但就因此所以他要遠離。他是個情人不斷的情場浪子。
但北野武身上帶著母親帶給他的深刻烙印,他的眼神和語氣像佐紀女士,刻薄、毒舌也像她,而這也成為支撐他日後學習相聲技巧的基礎。他像母親般熱心,和徒弟們組成「武軍團」,對待他們就像親人一般,徒弟們也十分尊敬他。
相比較,父親的角色對於北野武則是缺位的。菊次郎酷愛抽煙喝酒,醉酒回家後還會毆打佐紀女士,沒有掙錢養家的心思,十分卑微窩囊。他也不姓「北野」,這是佐紀女士此前男人的姓,其家中地位可見一斑。
北野武在書中寫到——
我常常想:如果有個會打架,常給孩子零用錢,也會適當管教孩子的父親多好,從未對老爸滿意。這種心理,在我離家自己賺錢後也沒變,或許這就是我直到今天還像個調皮小鬼,無法成熟的原因。
吳念真也認為,北野武骨子裡是大人與小孩的綜合體,在他的身體里還有一個調皮搗蛋、活潑過度,而且可能隨時闖禍的小北野武。
但北野武對父親帶有男人之間惺惺相惜的感情,他也繼承了父親的羞怯,他的二哥北野大認為弟弟雖不至於尊敬,但對父親有儒慕之情。
《菊次郎的夏天》便是北野武對於父親的致意。電影里主人公內向,不知道和孩子說什麼好,就如他那沉默寡言的父親。他的孩子氣在這部電影里展現得淋漓盡致,主人公笨拙的游泳姿勢、搞怪的游戲,充斥著無厘頭的游戲感。但這種喜劇感背後,又帶有種可望不可即的悲傷。
原生家庭的影響將伴隨人的一生,北野武的人生軌跡、生活態度乃至作品潛藏著他的出身與童年。
【二】
半路出家的電影導演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這是北野武自傳的書名。
他的人生確實不無聊,十分精彩。大學中途輟學很孤注一擲,當相聲演員全憑直覺,半道出家充當電影導演最終還得到金獅獎更是戲劇性十足。
要知道,在輟學後與去淺草當漫才藝人練習生之前,北野武還在新宿過了五年的流浪生活。首先在一家爵士咖啡店當侍從,後來又是街頭推銷員、建築拆卸工人、的士司機、加油站員工。他像個流浪漢不停切換身份,對於未來的規劃,能想到的就是留學。
輟學的決定很叛逆,但帶來的亢奮感轉瞬即逝,什麼才是「只有自己能做的事」,北野武不知道。從新宿走向淺草,北野武憑的是直覺,因為他從小就在那裡看錶演,覺得自己能做些什麼。
直覺為他的人生帶來轉機,從此,北野武開始了相聲演員的生涯。他在淺草法蘭西座當電梯侍應員卻被拉去做藝人練習生,向深見淺三郎拜師學習諷刺偽善的相聲風格,與兼子二郎組成Two Beat對口相聲團體去不同地方循環演出,去電視台做主持人,29歲時獲得NHK的相聲比賽的優秀獎。酬勞從買便當都不夠,到上電視後的百萬,人生逐漸順利得如32倍速快進的電影畫面。
這時,作為喜劇演員和導演的他,藝名叫彼得武。在演藝界,只有拍電影,寫劇本的他,才叫北野武。
從彼得武轉換為北野武,從節目主持人相聲演員跨界到電影行業,從專注文字的逗趣諷刺到用視覺語言傳達情感,這完全是跨維度的嘗試。
日本的知名導演如小津安二郎、黑澤明,都是先從副導演或攝影助手做起,而更晚輩的是枝裕和和岩井俊二也本是電視導演。相比較而言,大學工科肄業、毫無導演經驗的北野武完全是野路子出身。他進軍影業的動機在於,電視節目實在太平庸了。
但野路子出生的北野武卻獲得日本殿堂級導演黑澤明的認可,得到信件囑咐,「日本電影就拜託你了」。或許得承認,北野武有導演天賦。在淺草當藝人時,北野武便表演自己寫的相聲腳本,能隱約瞅到日後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路線。
北野武從影很晚,36歲時,他才首次出演電影,在大島渚導演的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中扮演一位在二戰中虐待俘虜的日本軍官,演技獲得很高評價。等到42歲時,他才執導自己的處女作《一個極其凶暴的男人》。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電影廠體系解體、獨立製片抬頭,北野武等導演在電影行業異軍突起,在90年代時頻繁獲得國際電影節的認可。《花火》在1997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北野武是日本影人中獲此殊榮的第三人,前兩人是黑澤明(《羅生門》,1951)和稻垣浩(《無法松的一生》,1958)。上世紀50年代是日本電影歷史的一次高峰期,此後隨著60年代電視的出現等其它原因,熱潮消退。北野武因《花火》在國際影壇中獲得知名度,也承擔著日本電影在新世紀復興的厚望。
《花火》是一部很貼合北野武電影美學的作品,在生命最美好時刻、死亡不期而至,用暴力達成完美。北野武是「暴力美學」的實踐者。電影講述的是北野武扮演的警察西在同事殘疾、妻子身患絕症的情況下,借高利貸、搶劫銀行,為的是給同事買畫筆、陪妻子做最後的旅行,這么一步步走向法律深淵,最終在海邊用手槍了結自己和妻子生命的故事。
突發性暴力是北野武所崇尚的元素。如在《花火》這部電影里,放高利貸的混混來餐館找警察西,鏡頭緩慢移動,西沉默不語拿起筷子,隨著一生吃痛的聲音,餐桌上灑上血跡,下個鏡頭便緊接混混手捂眼睛的畫面,筷子直插眼裡。
用富有沖擊性的視覺畫面來表現暴力,是對暴力的解構與儀式化。北野武對「暴力美學」的探索具有日本本土特色。
「死亡是突如其來的暴力」,生命若如櫻花,花期短暫,絢爛綻放又迅速隕落,符合日本國民對美的認知,這也是北野武暴力美學的部分含義。
死亡的暴力體現在他的電影情節和畫面里。如他的早期作品中,《那年夏天 寧靜的海》講述的是一對聾啞戀人在即將幸福時,男主生命戛然而止的故事;《一個極其凶暴的男人》里,面對被綁架輪奸並染上毒癮的妹妹,北野武飾演的冷酷警察雖然已報仇,但最終選擇開槍結束妹妹的生命。他的電影里反復出現的大海是死亡的象徵,北野武曾在訪談中坦誠,有段時間看見大海心中便有莫名情緒,想走向海里,走向死亡。
【三】
車禍因心中有自殺性沖動
在因《花火》得獎前,北野武的確因為得不到業內而感到困擾。這場酒醉騎摩托車飆車導致的車禍讓他右臉面部麻痹。手術過程可怖,十分痛苦。
「從左到右橫跨鼻子下面都用到了金屬絲。臉上稍微露出螺絲釘。顴骨也像氣球那樣鼓起來了」
1994年的這場摩托車事故,成了北野武此後心中的一塊重石,車禍現場到處是血,那似乎是死亡的預兆,但他活下來了。盡管「死而復生」,這對他是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打擊,為此他停止演藝活動長達7個月,而這也成為他反思生活和破繭成蝶的契機。
在車禍前,北野武以旺盛的創造力執導了四部電影,三部動作片,一部青春片,試圖表達在極端情況下的個人選擇。那時,北野武對於自己指導電影的能力十分自信,也有著開放的實驗性心態。即使如此,他卻始終得不到業內認可,也正是這種迷茫和自我放棄的心態,促使他在醉酒後無意識地駛向死亡。
北野武那時似乎對外界帶有被害妄想症,他在車禍後悲涼地認為,公眾盼望他出事,也能感覺到媒體的喜悅。
「星期五」事件是北野武對媒體鄙夷的佐證。那時,《星期五》雜志里的編輯曝光他的花邊新聞,去采訪他的情人,卻在拉扯中誤傷了女孩子。北野武聽聞後一氣之下帶著徒弟毆打編輯,然後被警察拘留。一時輿論嘩然,結局是他暫停一切日程,暫時去一座島上躲起來。
這樣的性格讓人聯想到竇唯,後者也曾因憤怒火燒記者汽車。記者觸犯職業道德是其一,但主體行為的突發性是因極度的內斂,因為無處釋放情緒。這種憤怒和絕望最終以車禍為收場。
但這也成為北野武人生中的轉折點,《花火》這部作品便是在車禍後誕生。
他經歷此事後明白,如果學會面對後會發現因死亡的必然性而帶來的絕望和恐慌不僅屬於自己,也屬於所有人,就像死亡會找到每個人,包括媒體里詆毀他的人。「死可以說是突如其來的暴力」,他決定以更坦然的態度面對,與傳媒達成和解。 人將如何面對死亡,也會成為他日後文藝創作的主題。
關於對過去生活的反思,北野武表示當初並不後悔用暴力解決矛盾。
還未出院,他開始計劃拍攝內容,打算繼續拍暴力電影。北野武是個工作狂,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工作。是啊,如果不是工作狂,誰又怎能有熱情同時投身於電視和電影中,執導的電影能有大約年均一部的產量呢?
如今,北野武的右臉很難再做出生動表情,但富有定力的眼神盯著鏡頭時,這種沉默與突如其來的暴力對比也顯得有獨特味道。
看到鏡子里扭曲的臉,這場事故可以作為遺產留下來,北野武心想。他不想再回到過去,要坦然面對絕望、背負重荷,「堂堂正正地直面人生」。
這也算是,因禍得福。
如今的北野武已71歲,今年年初宣布已從北野事務所退休,沒有退休金可拿,還說要去當AV男優。他精力旺盛,從42歲起,至今已導演18部電影。他還熱衷於自導自演,在電影里扮演大佬、警察等。關於導演自導自演有多麼傷神,李安就曾在《喜宴》里客串,雖只有一句台詞,但也至此再不出鏡。這么看來,北野武還真是十分熱衷表演。
他還寫小說和雜文,開過一次畫展,每星期去電視台錄制節目。今年還自創服飾品牌KITANOBLUE(北野藍)。
真是一刻也閑不住。
北野武是個追求新鮮感的人——
「讓我一直做同一件事情,我會感覺膩味、無聊。一旦感覺無聊,我就會在不知不覺間自然而然地對另一件新鮮事物發生興趣。這真是不可思議。」
對於拍電影的追求,他不想拍出滿意的作品,要有點錯誤,才能拍下一部。
矛盾性是北野武性格特點,暴力與怯弱,殘忍與溫柔,刻薄與熱心,大男子氣概與孩子氣,多種兩極化的性格特質都集中於自身。
關於他的故事裡,在我心中最動人的一幕是,北野武在母親的守靈會上,原本打算「怎麼用笑話帶過這件事」,但最終在記者的「設計」下放聲痛哭。
喜劇或許是他的防線,展現暴力是掩飾他內心的怯弱。充滿矛盾的北野武和彼得武,無論是他的哪一面、都有動人之處。或許放聲痛哭時,才是他卸下防線的那刻。
或許這才是真實的他。
4. 北野武的演藝經歷
1972年,北野武一家搬住淺草區,他在牛肉場FRANCE座當電梯人員,一面准備往演藝界發展,在荻本欽一的師傅深見千三郎的門下學習掌故,傳承了痛貶偽善者的藝風。
1973年,北野武結識了FRANCE座的演員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並取藝名為Beat Takeshi(彼得武)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 。
1975年,作為相聲(漫才)演員的北野武初登小熒幕,參加朝日電視台《敵對大爆笑》的演出,並於1976年在NHK的相聲比賽中獲得優秀獎 。
1980年,北野武與明石家秋刀魚一起為富士台製作一檔低俗無厘頭的暴笑節目《THE MANZAI》,直至1989年。
1981年,擔任日本放鬆的廣播節目《日本通宵》的DJ,之後初登大銀幕,參與《垃圾堆候鳥》的演出,扮演警官角色,接著又參與《MANON》的演出。
1982年,出演影片《夏天的秘密》和《就是這股勁!》。
1983年,北野武參演了戰爭片《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飾演一名毫無文化、虐待戰俘的光頭日本軍曹,這是他轉向職業演員的關鍵性一步 。
1989年,自導自演了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北野武出演的警察與冷血殺手對抗 。同年,與岸本加世子合演了影片《美空雲雀物語》,飾演田岡組長。
1990年,北野武在影片《忠臣藏》里塑造了大石內藏助的形象。同年,主演由小水一男執導的影片《摘星》,並擔任製作人。9月,發表執導的第二部作品《3-4×10月》,這也是他第一部獨立編劇的作品,獲得日本電影導演協會頒發的新人獎。
1991年10月,北野武執導了第3部作品《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獲得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 。
1993年6月,北野武獻上了第4部作品《小奏鳴曲》 。同年,與荻原聖人合作主演了劇情片《教祖誕生》。此外,還主演了《脫得耶和華的證人與拒絕輸血事件》,扮演一個因為宗教理由而堅持不輸血給自己的兒子最後嘗到喪子之痛的父親。
1994年8月,北野武在深夜騎重型摩托車滑倒受到重傷,右頰等多處骨折,修養了7個月沒有上電視。雖然顏面神經麻痹等後遺症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但他仍戴著眼罩回到了工作崗位上——由此北野武以半邊面癱的形象出現 。
1995年2月,在車禍前就已完成的第一部喜劇片《性愛狂想曲》問世 。4月,北野武在車禍發生前參演殺青的美國片《捍衛機密》上映。10月,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中,經由蓮實重彥、山根貞男等企劃舉辦《電影導演北野武國際研討會與回顧》 。
1996年7月,北野武執導了第6部作品《壞孩子的天空》,由金子賢、安藤政信主演,北野武獲得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獎 。
1997年,在遭遇車禍慘劇後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犯罪片《花火》,該片中反映了他對生命和自身的審視,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里爾影展最佳導演獎,這是自1951年黑澤明的驚悚片《羅生門》,1958年稻垣浩的劇情片《無法松的一生》獲得金獅獎以來相距39年第三個獲此榮譽的日本人 。12月,在京都影展中舉辦了特別研討會「北野武與學生對談」。
1999年,執導有別以往風格,充滿風趣和感動的溫馨喜劇片《菊次郎的夏天》,該片所訴求的完全排除了北野武作品中的沉默寡言和突發性暴力 。同年,與淺野忠信、武田真治聯手主演了由大島渚執導的劇情片《御法度》,該片講述德川幕府末年武士間的故事 。
2000年,執導犯罪驚悚片《大佬》,取景地在日本東京與美國洛杉磯,並採取了跨國合作的模式,由北野事務所與英國一家公司合拍,製作費1000萬美元 。
2001年,出演由深作欣二生前執導的最後一部作品《大逃殺》,飾演一個殺人魔教師 。
2002年,執導愛情片《玩偶》,由菅野美穗、西島秀俊、岸本加世子聯袂主演,該片依照季節交叉著串講了三段凄美愛情故事 。
2003年,北野武把日本歷史上的盲俠第N次搬上了銀幕,推出第11部作品《座頭市》,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北野武以頭染金發、身穿牛仔褲的盲俠形象示人,在影片中北野武把現代舞的節奏感與武打動作結合在一起 。
2004年8月,主演由三池崇史執導的動作片《以藏》。9月,接受了明治大學特別畢業認定。10月,主演由崔洋一執導的犯罪片《血與骨》,扮演一個經受了各種磨難,卻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殘暴的男人,該片是在講述著一個暴君式人物一生的浮沉的故事 。
2005年4月,就任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教授電影專業主任。11月,主演喜劇片《雙面北野武》。同年,在戛納60周年的紀念短片中,北野武拍攝一段名為《美好的假日》的短片,裡面再現了《壞孩子的天空》片段,並由他本人出演電影放映員。
2007年,與岸本加世子主演喜劇片《導演萬歲!》,該片是一部類似於玩轉類型片的《性愛狂想曲》,包括有60年代黑白平民家庭劇、愛情故事、昭和30年代生活倫理片、恐怖電影、時代劇、CG怪獸電影以及它們綜合在一起的荒誕搞笑片。同年,威尼斯電影節頒發給北野武名為「導演萬歲獎」(北野武新片名字)的獎項,他是該獎項的第一個受領者。此外,北野武自傳里關於母親和父親的回憶被搬上了電視劇屏幕,名叫《菊次郎和早紀》,用搞笑到甚至刻薄的方式講述兒子武與父母一起成長,下層人民有笑有淚的、平凡又幸福的故事 。
2008年,北野武執導劇情片《阿基里斯與龜》,獲得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
2010年,自編自導以黑幫為題材的犯罪片《極惡非道》,並與三浦友和、加瀨亮聯袂主演,飾演指定廣域暴力團「山王會」3次組織「大友組」組長,該片入圍第63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12年,與加瀨亮合作主演動作犯罪片《極惡非道2》,飾演在監獄中被刺的職業殺手大友 。
2014年,獲得第27屆東京電影節武士獎 。
2015年,執導黑幫片《龍三和他的七人黨》,由藤龍也、近藤正臣、中尾彬主演 。同年,獲得香檳騎士團「名譽侍從」勛章和「軍官」勛章 。同年,與二宮和也參演TBS系特別劇《紅鱂魚》,飾演在2011年11月去世的師父立川談志,這是二人首次在電視劇中共演 。2015年,出演華裔導演王穎執導的首部日本電影《當女人沉睡時》,北野武時隔12年再當男主角。
5. 被稱為日本「怪才」導演的北野武,他在日本影視圈是何地位
北野武(Kitano Takeshi、きたの たけし),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足立區,日本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
北野武被譽為是日本鬼才導演,足以證明北野武在日本有著超高的地位。北野武是黑澤明唯一認可的甚 至可以說是欽點的接班人。 黑澤明被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其執導的電影獲得過奧斯卡,威尼斯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獎 項。曾經有媒體采訪北野武是否真的是黑澤明交託的接班人。
黑澤明評評價他是和卓別林一樣的奇才。
6. 日本導演北野武的電影<花火>的在線觀看的地址,能下載也行
編劇、導演:北野武
音樂導演:久石讓
製片人:森昌行、柘植靖司、吉田多喜男
副導演:清水浩
主要演員:北野武(西佳敬)、岸本加世子(美幸)
大杉漣(飾堀部泰助)、寺島進(中村靖)、
白龍(飾東城正次)、渡邊哲(飾廢品站老闆)
放映時間:105分鍾
1997年獲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劇情簡介:
西是一名警探,心裡仍然籠罩著幾年前兒子不幸死去的陰影,現在妻子患白血病已達晚期。正當他在醫院里和醫生談話,醫生建議他把妻子接回家去時,他得到消息說堀部,他的朋友和隊上的同事,被一個他倆追蹤了很久的慣犯擊傷,傷勢嚴重。堀部受傷並不是西造成的,只是因為當時形勢極為險惡,他們已難以對付所致。堀部現在只能坐輪椅了。西被放高利貸的人攪得焦慮不安,他們逼他還債。西還想安慰剛剛回到家裡的妻子,又想供養田中的寡妻。年輕的譬探田中死於一次埋伏行動。西一直認為田中的死他是有責任的。他還力圖接近堀部。堀部在受傷後就被妻子、女兒拋棄,獨自住在海邊。這一切都令西感到疲憊不堪。西決定離開警察局,陪妻子做一次最後的旅行,試圖把一切都做個了結。他從一個舊汽車販子手中買了—偷來的計程車,改裝成警車模祥,又穿上警服,然後去搶劫銀行。得手之後,他還清欠高利貸者的債,拿出一部份錢給田中的寡妻,又郵寄一包顏料、畫筆、畫布和一個藝術家的筆洗給堀部。堀部早就想畫畫,但無錢買這些用具。這一切全完成之後,在黑幫暴力團和警察朋友的追蹤下,他和妻子先去雪國,後去海邊,踏上了沒有歸途的旅行.
在第54屆威尼期國際電影節上,北野武導演的電影《花火》獲得了金獅獎,據說在公映式上觀眾們深受感動,鼓掌聲長達十分鍾之久。
片名原文為《HANA-BI》,HANA是日語的花。 BI是火。這部影片用美麗奪目的鮮花和熊熊燃燒的烈火來象徵愛與暴力,來體現生與死的主題。在英語中,在一起時還有槍擊的意思,有著死的含義。
在北野武的電影中,打人、踢人、殺人的血腥場面繁多,而且這些暴力往往是突然間滿不在乎地發生的,令人不寒而慄。《花火》的主人公是與犯人、黑社會組織;暴力團;斗爭的警察,影片中當然有暴力場面。但是,這種暴力是在所愛的人物、事物受到危害時爆發的暴力,使觀眾能夠接受。這與那些單純宣揚暴力的影片截然不同。可以說,這是從被那些對於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的人激起的憤慨中孕育出的一部影片c
集導演、編劇、主演一身的北野武在影片的幾處插入了自己的繪畫,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充滿慈愛的寧靜的世界。這是具有傑出繪畫才能的導演作出的新的嘗試。這些畫似乎是很隨便地擺在那裡,卻產生了無窮的意味。餘生將盡的妻子在最後一次旅行中的旅館里照相留念時,背後牆壁上訪著的櫻花圖充滿了銀幕。觀眾們情不自禁地為這一美景而贊嘆。在這美景的前面是妻子柔弱無力,靜靜含笑的面容,這與櫻花圖那鮮花盛開、生機勃勃的世界形成鮮園的對照,強烈地震撼著觀眾的心。接著兩人望著焰火在空中綻放、這焰火變成了一幅繪畫,銀幕上出現了堀部正在畫這幅畫的身影等,導演巧秒地將繪畫運用於電影畫面的轉換中
電影的另一特色是展現大自然的美麗。坐在輪椅上的堀部仰望的櫻花、阿西和妻子游覽的北國的冰雪世界、最後的畫面中展開的白色的沙灘、蔚藍色的大海等等,日本的自然美景都被攝入影片中。
影片接近尾聲時有這樣的場面,--位小姑娘在海邊放風箏,怎麼放也放不起來,阿西為她拿穩風箏。小姑娘跑起來了,但阿西沒有鬆手,風箏的兩翼留在阿西的手裡,風箏被扯壞了。阿西獃獃地望著打轉的風箏。是不是在他的眼裡小姑娘的身影和自己孩子的幻覺重疊庄一起了呢?還是他一心只想著告別人生呢?瘋狂旋轉的風箏就像阿西的人生,令人痛心不已。
7. 北野武有著日本電影新天皇之稱,他在日本電影界地位有多高
北野武被譽為日本鬼才導演,有著“日本電影新天皇”之稱。其實北野武還是演員主持人,很多人都在好奇北野武在日本什麼地位?北野武有什麼成就,在日本真實地位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北野武鬼才導演之名是享譽海內外的,北野武自小的經歷造就了他獨特的性格,雖然北野武盛名在外,但本土民眾也有不少人討厭北野武,不過不喜歡又能怎樣呢?北野武在影壇的成就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8. 跪求北野武 電影《火花》的下載地址
《花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7Twr-p3hpUuoi7pCpPVyg
《花火》是由日本北野武工作室製作的103分鍾愛情影片。該片由北野武編劇、導演,北野武、岸本加世子、大杉漣、寺島進、津田寬治等主演,於1998年1月24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警察四面楚歌的生活,他生命中一剎那的光輝,雖然短暫,但也有過燦爛。
9. 為什麼北野武的電影能夠讓那麼多的孩子喜歡
喜歡看日本動漫的朋友,其實除了會去喜歡宮崎駿拍的電影之外,還有一個人是非常厲害的,他就是北野武他最近的一個代表作是菊次郎的夏天,主要講的就是小孩子之間的一個電影,很多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歡看,而且雖然夏天已經結束了,但是這部電影的熱度卻是遲遲的,沒有散去,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不靠譜的大叔和呆萌的小男孩之間在夏日去尋呂了,一個故事能夠瞬間把人帶回到童年當中,所以小朋友非常的喜歡看。
小朋友能夠在電影當中找到共鳴。其實能夠吸引一個人,覺得這個電影好看,最主要的就是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當一個導演能夠拍攝出這樣的一個電影的時候,其實就說明他的電影已經非常成功了,那麼菊次郎夏天這面刻畫出來的人物還是所用到的場景,以及一些美學以及鄉村以及大自然都非常的貼合小朋友,對於這個世界最剛開始的一個認識所以能夠很好的去讓小朋友在這個電影當中找到一個共鳴點。
10. 跪求北野武電影作品,【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北野武電影作品,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雙面北野武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