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引進動畫片被刪減過或者因為沒通過審查而無法在內地上映
重返銀幕的續集《卑鄙的我2》依舊沒能逃脫宿命——無法在中國內地上映。為了影片的上映,環球特意發行了中文版預告片,但因為「影片風格不太適應內地少兒觀眾」的原因,《卑鄙的我2》最終還是沒能過審,無緣大銀幕。雖然無緣內地銀幕,但已經在北美和其它地區上映的《卑鄙的我2》表現強勁。截止目前為止,《卑鄙的我2》北美地區收入票房共2.79億美元,海外則收獲3.08億美元票房,全球票房即將邁過6億美元。《卑鄙的我2》已經不是首部倒在「過審」關口的引進片。包括《蝙蝠俠:黑暗騎士》、《機器人瓦力》等好萊塢吸金大片在內,都曾是審查制度的犧牲品。
我覺得對那些未過審的引進片表示遺憾,但我也只能無奈,畢竟還是不能放映的。
㈡ 在中國不能公映的電影有哪些
1、《冬春的日子》1993年,王小帥執導,劉小東、喻紅、婁燁主演。
男女主人公是一對青年畫家。他倆自16歲起就一起上高中,讀大學,留校當老師。日子年復一年,就像一對老夫老妻,居住在酷似監獄的學校里,沒有一個像樣的家,賣畫成了他倆唯一的希望,做愛成了一種義務和唯一的樂趣。
女的為了從這乏味的牢籠中掙脫出去,聯系出國的事宜,加上前途渺茫,男的對周遭的一切產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後來,女的意外懷孕了,兩人的關系隨之緊密起來。
手術後,男的帶女的回東北老家,新的環境似乎短暫地令他倆的生活產生了一些希望。然後沖突又隨之而來,變本加厲。最後女的提前回去,離開了囚禁她的畫室出了國,男的依舊回到舊生活狀態中間,直至瘋了……
王桂香心裡盤算著攢錢去把丈夫贖出來,但這對不懂任何手藝的她來說也不是件容易事。 她過去的情人現在是鎮上做殯葬買賣的老闆,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喪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氣 越來越大 。就這樣,請她的人多了,錢也掙的多了,她開始過上原來的衣食無憂的日子……
㈢ 為什麼這么多電影在中國無法上映
1、我國有國產電影保護計劃,特定時期國外電影是無法引進的,也就是說逼得你只能看國產片
2、由於國內沒有電影分級制度,所以有些大尺度電影,只能通過刪減鏡頭之後才上映,但是像《死侍》這樣的R級大片,全是粗口、暴力、血腥鏡頭,刪都沒得刪,就只能不引進了
3、國外電影尤其是恐怖片引進的尤其少,因為光腚總菊規定恐怖片裡面不能有鬼......所以像《招魂》這樣的恐怖片就不能引進了
㈣ 有哪些大尺度電影
《紅櫻桃》
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想起女孩背上巨大的納粹鷹徽紋身,渾身發憷。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造成沖擊還歷歷在目,當時還以為看的是什麼「禁片」。
以至於情節已經全然不記得,只有醫生拿著小針針在小女孩的背上刺青的畫面揮之不去。
最近重刷,才發現,這部23年前上映的國產片帶來的震撼,遠遠不止一背刺青那麼簡單。
其實放在當年,紅櫻桃也堪稱「現象級」。
這是第一次國內有這樣大尺度的裸露鏡頭公然出現在大熒幕上。
該片總票房5003萬,是當年內地電影票房第二,排在它前面的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同時,該片還是16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紅櫻桃》的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也為商業因素滲透主旋律電影提供了啟發。
電影海報毫不避諱地展示了這個背上紋著納粹鷹徽的女孩,這無疑是一次勇敢的突破。
但同樣,也在那個時代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影片被貼上了「情色」的標簽。
影片的女主角,只有17歲的郭柯宇,在片中表演堪稱出色。
她也因此在那一年的各大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獲得了極高的關注。
獎項上,收獲了上影節最佳女演員和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但這一脫,也讓她深陷各種惡意滿滿的不實報道當中。
深受傷害的她最終選擇遠離娛樂圈。
電影拍攝於1995年,正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
同類題材的電影大都在描寫正面戰場的慘烈,戰士和普通百姓的流血犧牲。
而看起來如此大膽的《紅櫻桃》,卻繞到了戰場後方,尋找了一個不那麼赤裸裸血淋淋展現戰爭的角度,但卻依舊殘酷。
㈤ 令人無法直視的世界十大禁止播放電影
《索多瑪120天》
禁止原因:影片中充滿了大量的禁錮、強迫、不義,各種不符合人類倫理的活動,將特殊時期特殊情勢下的歐洲,最後的人文都在強權者那裡雖然不倫而消失。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變態的一部電影,也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之惡的影片,電影的寫實手法令許多鏡頭都難以容忍。
《下水道的美人魚》
一個又一個骯臟而惡心的畫面,沖擊著你可憐的眼球和腸胃,但這些骯臟的東西又實實在在的存在於人類的世界裡,在任何一座燈紅酒綠、金碧輝煌的城市下面都會有這樣的下水道存在,所以美麗的人魚才會被骯臟的下水道污染,所以藝術總是被人類的慾望玷污。這部片子想反映人這樣一個主題:人類對大自然的污染會破壞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終會毀了人類自己。
《不可撤銷》
看過這部極具爭議的法國電影後,會顛覆你對法國電影的傳統看法。據說該片第一次在canne電影節上演時,有幾百觀眾因為無法忍受其中近十分鍾的強暴場面而中途退場。其中一段的暴力情節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影片開始30分鍾的畫面和音樂也是爭議的一部分。
《羅馬帝國艷情史》
這部帶有強烈色情背景的電影不一定會絕後,但一定是空前的。它完成於西方性解放的高峰時期,正是由於該電影的上映,許多國開始施行更為嚴厲的電影審查和分級制度。色情片也開始真正從主流電影中退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夠拍得如此大氣,同時大尺度開放地把人類各種丑惡行徑融於一體。
《魔法聖嬰》
和大多數電影把色情和暴力作為賣點不同,影片導演對販賣色情和暴力沒有興趣。他是用這些元素,以自己的方式來演繹世界末日的景象。無論你看過這部電影後是什麼感覺,這都是一部很獨特的電影,一部cult電影,如果你知道cult的涵義。
《殺人不分左右》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殘忍的真實。以至於你在觀看時要不斷提醒自己:這只是一部電影!這只是一部電影!這只是一部電影!其中的特技為後來其它許多片所採用或是效仿。作為一部30多年前的電影,它對於後來美國電影的走向有深遠影響。再重復一遍:這是一部電影,但只是一部電影,盡管曾被許多國家禁演。
切膚之愛》
像《切膚之愛》這樣嗜血變態的電影在日本稀鬆平常,他們動輒喜歡把人隨便,扔進攪肉機、洗衣機中扭曲身體。或頭在少女肚中爆出來,從沒有頭的內部鑽出來,這些血淋淋的情節是他們最慣用的「拿手好戲」。包陋套島渚、北野武等藝術片大導演,也喜歡在冷峻的情節中,若無其事地突然展現14人砍下頭或剖開腸肚的血淋淋的鏡頭。
《我唾棄你的墳墓》
這可能是被最多國家禁演的電影。也是最遭非議、最臭名昭著的一部電影。導演兼編劇Meir Zarchi在電影上映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對各種議論保持沉默。但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女主角Camille Keaton在演完此片後不多久就變成了Zarchi夫人。
㈥ 國產最大尺度電影有哪些
1、《頤和園》
2、《做頭》
3、《最好的時光》
4、《杜拉拉升職記》
5、《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6、《蘋果》
7、《白發魔女之明月帝國》
8、《色、戒》
9、《藍色骨頭》
㈦ 別執著於票房,這么「大尺度」的片子能在影院看到已是萬幸說的是哪部電影
由張震、張鈞甯主演的電影《緝魂》於1月15日在內地正式上映,作為開年第一部犯罪懸疑電影,早在點映的時候,該片就獲得了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口碑炸裂,一度被寄予厚望。
相信但凡看過這部電影的,都會不禁有這樣一個感嘆:這么「大尺度」的片子能在影院看到已是萬幸,又何必執著於票房呢。
如果只從票房成績來評價張震,那可就太"膚淺"了,畢竟如此影帝級的表演,也不是什麼人都有的,當然也不是在隨便什麼大片中都能看到的,就算是沖著張震的表演去看《緝魂》,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㈧ 有哪些電影在大陸不能播的
以下列舉部分在國外獲獎但大陸卻無法播出的電影
1、《天註定》
《天註定》是由賈樟柯編導,姜武、王寶強、趙濤、羅藍山等演繹的四折當代情義故事,構成了一整幅萬里江山圖。該片講述了幾個不同的普通人走向犯罪或自殺 的經歷,每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一個不同的地區,從裡面看到了中國社會里的各種身影。
周克華跨省作案、村民對抗幹部貪腐開槍殺人、東莞色情服務、流水線工廠員工跳樓、小三被原配打和貪官逼迫良家婦女致反抗殺人。影片秉承賈樟柯電影的一貫風格,關注草根階層聚焦普羅大眾,表現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夢想、內心掙扎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
㈨ 開播9.4分,大尺度神劇,我們中國的影視為什麼拍不出《致命女人》
「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感情專家溫格·朱麗在《幸福婚姻法則》中寫下這句勸慰的話語時,她肯定想不到,「讓老公去死」,不只是一種詛咒,更會變成一種現實。
㈩ 中國拍的哪幾部片國內不讓播
中國內地十大禁播電影
、《十七歲的單車》(2000年)
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在國內公映。
2、《鬼子來了》(2000年)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圈內口碑不錯,因沒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別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蘇州河》(2000年)
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首先在台 灣上映遭禁映。
4、《過年回家》(1999年)
獲1999年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一個關於寬容和愛的故事,主人公過年回家,傾訴了17年的難言人生。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導演張元受到處罰。
5、《趙先生》(1998年)
本片獲第51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
導演:呂樂攝影:王大麟主演:施京明 張芝華陳怡南蔣雯麗第5代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呂樂試圖通過拍攝處女作《趙先生》,像他的同門師兄張藝謀一樣成功轉型成電影導演。但這一努力卻並未取得太大的成效,雖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諾電影節獲得金獎,不過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在國內被禁映。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小說》據說因為情節晦澀,映射中國百姓悲慘生活,也處在封存狀態中。
6、《小武》(1997)
導演賈樟柯憑借《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因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都是通過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7、《郵差》(1995年)
這部電影是導演何建軍得到鹿特丹電影節的一個基金的資助拍攝,並在歐洲完成後期製作的。這就決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國內獲得放映的機會。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持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詆毀中國官員形象。
8、《活著》(1994年)
張藝謀評價最高的作品,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根據余華小說改編,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堅韌,因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9、《東宮、西宮》(1996年)
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者復雜的心路歷程,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嫌宣傳腐化思維,迄今未被准許上映。
10、《藍風箏》(1993年)
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詆毀之政黨形象,該片迄今不能獲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