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死朗讀的影片評價
特殊背景下的愛情關系
在經典的愛情電影里總能看到愛情戰勝殘酷的現實和人性的弱點,有情人終成眷屬或是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可是《生死朗讀》顯然不是這樣。影片前半部分講述了少年邁克偶遇公交車檢票員漢娜,兩人之間維持了一段情慾糾纏。如果影片只停留在相差21歲的男女主角之間的看似畸形的戀情,那它必然會像很多愛情電影一樣隕落於浩瀚的電影海洋中。但本片僅僅用這段忘年戀作為全劇的引子,影片的主題遠比這個來的深刻,影片的真正魅力在漢娜不辭而別之後才體現出來。幾年後,邁克成了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在旁聽對納粹戰犯的審判時,發現令他魂牽夢繞的漢娜竟然在被告席上。當男女主角的愛情關系被放置於對納粹戰犯審判的背景之下,愛情便失去了原來的味道,罪責、救贖、倫理、歷史等問題更多地佔據了觀眾的視線。
影片前半部分對男女主角情慾糾纏或是畸形愛情的勾勒恰恰折射的是那個年代的社會背景,二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曾經的信仰被無情拋棄,普通民眾對待生活茫然不知所措,人與人之間冷漠且相互不信任,僅僅從影片剛開始男主角家庭聚餐時的那種場面就可以看出來。正是這種社會環境造就了男女主角當時的心態,生活受壓抑,渴望激情的釋放,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這一扭曲錯位的愛情。影片僅僅是藉此來為影片後半部分對二戰的反思和對人性與倫理的討論做鋪墊。試想,漢娜與邁克僅僅是母子關系,那麼邁克不為母親辯解以免去她終身監禁就說不過去。假如邁克只是一名旁聽審判的學生或律師而與漢娜沒有那樣深刻的關系,那麼他對漢娜被判終生監禁是否有冤屈就沒有發言權。總之這種畸形的愛情關系為男女主角在影片中做出的一系列選擇提供了合理性的平台。
獨特的焦點和視角
與以往的經典二戰題材影片相比,這部電影的焦點和視角是獨特的。獲第66屆奧斯卡七項大獎的《辛德勒的名單》焦點是不惜一切代價解救猶太人生命的德國商人,是反對納粹暴行的英雄。獲第71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美麗人生》和獲第7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的《鋼琴家》焦點都是集中營的受害者。而《生死朗讀》是電影史上第一部聚焦施害方的二戰題材電影,主角漢娜曾經是集中營女看守。
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這位女看守身穿黨衛軍制服、佩戴徽章、揮動武器的場景,甚至都未再現那場奪取三百多名猶太人生命的罪惡,而是把焦點放到了本應是普通人的集中營女看守身上。有些人認為這部影片是「用藝術化的手法給殘酷的歷史披上了溫情的外衣」。影片的確用大量筆墨描繪了女主角漢娜的普通人身份,她對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現出關愛,他在聆聽朗讀時眼中盡是溫柔,她在公交車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她在教堂里聽著孩童們的歌聲動情流淚。但是在二戰中如果沒有像漢娜這樣的普通人的參與和支持,希特勒何以能一手遮天?納粹屠殺何以能實施?在當時難以想像的時局下,即使是有學識的人都可能被希特勒的狂熱「信仰」蒙騙,何況是未受過教育的普通人?漢娜是無意識地參與到這場慘絕人寰的暴行中的,但是她的所作所為的確加速了邪惡的蔓延,我們不能因為她是無意識犯罪的從犯而否認她應承擔的罪責。影片要表現的正是戰爭讓善良的普通公民成了屠夫,在看似「溫情的外衣」下,戰爭中的屠殺、人性的扭曲、被害者的痛苦其實一目瞭然。這也許是這部影片獲得奧斯卡的青睞也博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推崇的重要原因。
雖然影片的焦點是漢娜,但漢娜對自己在戰爭中所作所為的態度僅僅在法庭上質問法官「換了你你會怎麼做」時有所體現,而男主角邁克對漢娜的態度則成為全劇最具爭議與代表性的話題。如果說漢娜是二戰中參與戰爭和屠殺的德國普通公民的代表,那麼邁克則是戰後一代的代表。所以影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新視角,即德國的戰後一代如何審視自己父輩在納粹時期的所作所為。
一個民族的兩代人是永遠不能互相割裂的,德國的戰後一代即便不像影片中的邁克「不小心」闖進了上一代的生活,在精神上也還是和他們的上一代有著根深蒂固的聯系。任何一種暴力都需要孕育它的土壤,對於一個有過納粹意識形態的民族來說,每個人都有責任,不管是接受審判還是人性反思。戰後一代沒有理由像影片中邁克在法學院的同學那樣,把自己放在無罪的位置上,充滿優越感地宣判父輩有罪,慷慨激昂地說出「他們為什麼不在發現真相時自殺」或是「我會親手殺了她(漢娜)」,這些言論的前提是將自己和父輩、和民族割裂開,是一種逃避,是一種怯懦。影片中邁克知道漢娜曾是集中營看守之後,便成為夾在歷史、情感、道德和理性之間的矛盾集合體。從他和同學對庭審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漢娜仍有感情,他在嘗試著去理解漢娜,但他對歷史的理性認識又讓他無法迴避對漢娜的道德譴責和法律批判。在漢娜被判終身監禁時,邁克流淚滿面,但他去探望獄中的漢娜時又最終選擇轉身離去。他想要逃避卻無法逃避,他可以多年不見漢娜,可以過自己的生活,但他對漢娜的愛恨糾纏一直在影響他的成長和生活。邁克代表的那代人沒有參與二戰中的屠殺、不用遭到法律的制裁,但他們卻分擔了上一代人的罪責和恥辱。
人性弱點的挖掘
影片中邁克的人格看起來並不是很完美,他所表現出來的多疑、自閉、冷漠、矛盾的內心恰巧折射的是德國戰後一代的心理,正如他對自己女兒說的那樣「一直以來都不夠坦誠」。在法庭審判時飽受內心折磨的邁克究竟為何沒有向法官揭示漢娜不會寫字的事實?邁克又為何在此後的20年內忍受內心極度不安與愧疚的煎熬?為何邁克既然花了大量精力去彌補之前對漢娜的虧欠,堅持為漢娜寄朗誦的磁帶,為何又不回信?為何在漢娜出獄前兩人相見時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冷漠?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只能去猜測,猜測在這20年裡男主角也許無數次的回憶起少年時期這段畸形的戀情,對漢娜念念不忘,但又不能原諒她曾是集中營看守,也許還對這段戀情深深懊悔,正是這種極度矛盾的心態造成了他後來矛盾的行為。如果說邁克將自己錄音寄給了漢娜,燃起了她心中熄滅已久的生存火焰,那後來漢娜出獄前兩人那次見面則徹底熄滅了這股火焰,經歷了大喜大悲的女主角再也沒有生活下去的勇氣,自殺是她唯一的選擇。
影片在塑造漢娜的人格時完全沒有把她視作十惡不赦的屠夫,而是把她視作德國的普通公民。她誠實,以至於在法庭上為自己招來橫禍,被其他被告集體陷害;她剛毅,以至於兩次斷然代替懦弱的男主角做出選擇結束自己的戀情;她忠於職守,無論是在集中營中當看守,還是在公交車上當檢票員。也許她唯一的缺陷只是不會寫字,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她兩次做出了放棄更好工作機會的決定,甚至不惜以終身監禁為代價。而她身邊的一些人卻在自覺不自覺地與她形成對比,包括男主角邁克在內。聯想到影片初漢娜用主動的擁抱去溫暖那個身患重病的邁克,從而燃起了他壓抑已久的激情,而20年後,同樣是一個飄雪的冬日,邁克的冷漠卻直接澆滅了漢娜僅存的生存火焰,這種對比何其強烈。
再來看看參與納粹戰犯審判的這些人吧:冷漠自大的法官,除漢娜以外所有自私自利的被告,大批不明真相的群眾以及焦躁不安的法學學生,他們和漢娜形成對比。法官所代表的冷酷、其他被告所代表的怯懦與齷齪、群眾的盲從以及學生們的偏激與武斷,這些恰恰都和漢娜在之前所表現出來的誠實與堅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最終被判以終身監禁的卻是漢娜,難道這不是一種絕妙的諷刺嗎?人性地丑惡與弱點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我們很容易有一種想法:這種審判是公平的嗎?一個人又憑什麼審判其他人?僅僅是因為法律嗎?這些問題的結論我們不得而知,起碼本片給了我們一個借鑒,如果說漢娜的敢作敢為代表了影片主創人員理想中的一種精神境界的話,那我們大多數人僅僅就是片中邁克那樣的矛盾集合體,無力在現實中找到出路,而是通過不同的手段來安慰或是蒙騙自己,當這兩種人碰撞在一起,悲劇便產生了。影片真正想表達的就是對於這樣一種生存形式的不滿,這種不滿寫在影片每一個溫情與冷漠交織的場景中,貫穿於影片始終。
這部影片就是那個年代對於德國社會的真實寫照,每個人心中都藏了無數的秘密、無數的看法,而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與德國人保守的性格又使得他們無處宣洩,因此我們看到邁克最終選擇了去傾訴,在漢娜的墓前向自己的女兒去傾訴,因為經歷過大喜大悲的他已經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這或許是人性的一個悖論,總是在一切都結束之後才明白去感悟,而在之前卻茫然不知所措。(《電影文學》評價)
2.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最近很迷戀歐美電影,推薦幾部啦:
1、《真愛之吻》
是一部關於受詛咒的豬臉女主角尋找真愛的愛情故事,男主角是《贖罪》、《成為簡奧斯汀》的男主角,但是在《真愛之吻》里他更帥,呵呵~
2、《舞出我人生1》
跟《歌舞青春》一樣,是校園音樂主題,不過是這個是以跳舞為主,可是原聲帶很好聽哦,男主角是新生代的男模,人長得很帥,跳街舞也很棒~
3、《舞出我人生2》
同上,但是除了發生故事的地點,男女主角均換人了,不過還是很好看。
4、《誘惑性游戲》
是99年的電影了,主要男主角超級帥,故事情節也很好,裴勇俊有一個電影似乎是借用了這個電影的內容,主角全是俊男美女,很養眼啊。
5、《足球尤物》
是阿曼達·拜恩斯主演的,是一個熱愛足球的女孩化妝成男孩混進男生宿舍,為了讓自己能夠重新上場的故事,很搞,超好看~ 男主角是《舞出我人生1》的男主角,同樣很帥很帥啊~
6、《窈窕淑女》
很早以前的一個校園青春片了,是一個全校最火的男孩因為打了一個賭,所以嘗試把全校最邋遢的女孩變成美女的故事,挺好看的。
7、《賤女孩》
非常好看,備受推崇的一部校園青春喜劇,裡面的男女演員都青春靚麗,演技也非常好,整體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8、《戀戀筆記本》
很感人的一部影片,女主角是《賤女孩》里的女配角,她長得很漂亮啊,有點兒像芭比娃娃。
9、《戀愛刺客》
也是校園青春喜劇,講四個女孩聯手整治全校最火的男孩的故事,有些橋段相當搞。
10、《女男變錯身》
同樣是校園青春喜劇,是住隔壁的男孩女孩彼此看不慣,在博物館大神面前爭吵,大神交換了他們靈魂,讓他們懂得對方世界,最後相愛的故事,很好看。
11、《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女主角長得很漂亮,男主角雖然戲份不是很多,但是越看越帥,故事情節嘛,基本上是和灰姑娘一樣,不同的是現代校園版,而且水晶鞋換成了一個手機。
12、《公主日記系列》
一個平凡女孩Mia被告知是公主身份,逐漸學會如何做一個公主的喜劇故事,安妮海瑟薇還是很有搞笑天分的。
13、《麻雀變鳳凰》
王子愛上了平凡女孩的故事,沒什麼好說的,當時看的時候覺得不錯。
14、《父女大不同》(另名:《水瓶座女孩》)
主角還是《足球尤物》的女主角,主要講述了她和父親之間的矛盾和感情,最後她也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歸宿,那個男孩我記得不是很高,但是很有感覺。
最後推薦一部韓國的喜劇電影,也很老了,但是挺搞笑的
15、《我的野蠻女老師》
是權相宇和金荷娜主演的,很爆笑,後面也很浪漫。
主要就記得這些了,哈哈~
3. 求一部電影《20歲的差距》的中文字幕。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2r25
《20歲的差距》是大衛·莫羅執導的喜劇愛情片,維吉妮·艾菲拉和皮埃爾·尼內出演。該片講述了38歲的單親媽媽愛麗絲·朗丹與剛滿20歲的年輕帥小伙巴爾塔扎的愛情故事。
4. 寇振海妻子李婷和寇振海相差21歲,明星中老夫少妻的婚姻你怎麼看
2003年,寇振海出演《花自飄零》時認識了畢業沒多久的演員李婷,並且兩人要在劇中演情侶。李婷心想:要和一個大我20歲的人演一對情侶,不大可能的事兒。剛一見面,李婷就震驚了:這不是《情深深雨濛濛》里的老頭嗎?
誰知道這一演,寇振海竟真的成了李婷日後的老公。寇振海本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一名配音演員,23歲那年,無意中迎來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傲蕾一蘭》,熒屏首秀就獲得了好評。這一小小的肯定讓他在演繹道路上更加有信心,在接下來的作品中不斷磨煉演技。
直到30歲,一部《少帥傳奇》讓寇振海走上了「張學良專業戶」的道路。《情深深雨濛濛》中的「黑豹子」陸振華可算讓寇振海大火了一把,聲色嚴厲,讓觀眾至今都忘不了。隨後,寇振海在「老爺」、「司令」這樣的角色上一發不可收拾。
事業的成功越發凸顯出寇振海感情的蒼白。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後,寇振海單身了很多年。就在2003年,寇振海來到《花自飄零》劇組才遇到了人生的摯愛--李婷。那年,寇振海49歲,李婷只有28歲,兩人的年齡相差著實有些大。
因為兩人要在劇中飾演一對情侶,為了能夠更好的演繹角色,少不了戲外的交流。起初,李婷是抗拒與年齡比自己大20歲的老頭來演情侶的,尤其剛進組第二天就要和寇振海飾演的「李海文」拍攝吻&戲,這可太難了。
在真愛面前,年齡是所有因素中最微不足道的。就比如王石和田朴珺的婚姻,兩人年齡差30歲。別人都坐等著看這段婚姻如何收場,他們自己卻幸福在其中。「老夫少妻」自古以來都不被所有人理解,但鞋穿在自己腳上,合不合身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面對會外界的壓力,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讓別人去羨慕。
5. 德國有哪些經典愛情片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分享電影的樂趣。
5、《勇往直前》
豆瓣8.2分,僅有3000人標記的冷門高分電影。一個放盪的男人愛上了一個放盪的女人。
土耳其移民面對現實與傳統的沖突、感性與理性碰撞的困惑與掙扎;
6. 有一部電影男主角和女主角相差18歲
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這個,本人看過的一部法國愛情喜劇《20歲的差距》。劇情簡介:愛麗絲·朗丹38歲了。她很漂亮,有事業心,一心撲在工作上以至於忘了個人生活。總之,她有著一切成為下一任《叛逆》Rebelle雜志主編的資格能力,除了她那老派婦女的形象。但當剛滿20歲年輕迷人的巴爾塔扎,與愛麗絲的生命軌跡相交時,同事們看她的眼光莫名其妙地改變了。愛麗絲認識到升職的關鍵時,她虛構了一出不可能的浪漫喜劇。 這部電影也很好看,你不妨看一下。 望採納。
7. 她年輕貌美,卻愛上大21歲「國民老爺」,如今44歲為何說成人生贏家
首先普及一下,這位愛上大21歲“國民老爺”的女性是女演員李婷,而那位“國民老爺”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寇振海。不過,去年的李婷是44歲,今年她45歲。為什麼說45歲的李婷能夠成為人生贏家呢?其實很簡單,有一個愛她的丈夫,有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還有可愛懂事的孩子,這樣的家庭生活難道不是人生贏家嗎?下面,我結合自身對於這個話題的理解,具體說道說道。
總而言之,對於女演員李婷來說,雖然昔日的演藝經歷已經逐步為生活的甜蜜所取代,在此期間,李婷有了愛她疼她的丈夫寇振海,也有了可愛懂事的孩子,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這樣的家庭生活,這樣的情感經歷,其實讓李婷獲得了更多的滿足,所以,她能夠算得上真正的人生贏家。
8. 一部外國電影 男主角是女主角的保姆,兩人相差20歲左右,兩人之間發生的愛情故事 電影叫什麼
就叫姐弟戀,我看過
9. 米家山:和潘虹離婚後,愛上比自己小21歲的王小丫,後來怎樣
與潘虹離婚,轉身愛上小21歲王小丫的米家山,他如今怎麼樣了?在娛樂圈裡,導演和演員之間的二三事,是最讓人覺得凌亂的了。
如今十分有名的導演,如果細細去推敲他們之前的經歷和他們一手捧紅的演員。
可能很多人都能發現,這個圈子裡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是干凈的。
只不過是被拔出來和沒有被扒出的區別罷了。
1976年冬,在成都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影片《奴隸的女兒》擔任主角
那時還沒有大紅大紫的她,就在這段期間遇到了米家山。
據說兩人是一見鍾情,當時兩人都是圈裡的小透明,年紀相仿,就走到了一起。
10. 哪一部歐美電影男女主人公年齡相差甚遠
愛是妥協 (2003)
導演: 南希·邁耶斯
編劇: 南希·邁耶斯
主演: 傑克·尼科爾森 / 黛安·基頓 / 基努·里維斯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 阿曼達·皮特
類型: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上映日期: 2003-12-12(美國)
片長: 128 分鍾
愛是妥協的劇情簡介 · · · · · ·
年過半百的哈利·蘭格(傑克·尼科爾森飾)是位事業有成的音樂製作人,非但毫無老態龍鍾之態,反而神采奕奕、精力旺盛。更准確的說——性慾旺盛。哈利的女朋友各個都年輕貌美,他現任的女朋友瑪琳(阿曼達·比蒂飾)更是火辣性感。一次旅行之後,哈利來到瑪琳母親艾麗卡(黛安娜·基頓飾)的海濱別墅。本來浪漫的度假,哈利卻突發心臟病。而瑪琳有事返回紐約,只能由母親艾麗卡和醫生(基努·里維斯飾)照顧。離婚多年的艾麗卡是紐約著名劇作家,獨自一人撫養女兒長大。這位迷人知性的女性深深的吸引著哈利,他不得不承認已經不可自拔的愛上了女朋友的媽媽。正當哈利猶豫不決時,他才發覺夢中女神艾麗卡已經和年輕帥氣的醫生相愛了。到底誰才能贏得美人芳心,抱得美人歸呢?
女主角黛安·基頓因本片榮獲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等多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