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一部韓國電影,講述是二戰後一支消失軍隊電台發出的電波!待救援隊到達卻發現死亡接踵而來
《羅密歐點》又名《R高地》
⑵ 永不消逝的電波的電影劇情
1939年,解放區電台政委李俠為調查國民黨反動派勾結日寇罪惡活動由延安打入淪陷區上海,並通過秘密電台報告黨中央。與此同時,南京汪偽政府也派日、漢奸女特務柳尼娜由南京來上海協助日軍駐滬特高課課長中村,對付上海的地下黨活動。共產黨員李俠到達上海之後以「闊老闆」的身份出現,從事情報工作。在斗爭中,李俠與地下黨員何蘭芬結成了革命的伴侶。陰險狡詐的日本特務頭子中村、日、汪漢奸交際花女特務柳尼娜偵察到了秘密電台,逮捕了李俠和何蘭芬。李俠被營救出獄後,冒著生命危險,繼續為黨工作。敵人千方百計地搜捕李俠達6年之久,但地下黨重建的電台發出的紅色電波依然存在,從未間斷。
1949年春天,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垂死掙扎的敵人實行了殘酷的白色恐怖。一個深夜裡,李俠在小閣樓上向黨中央拍發對渡江戰役具有重要意義的情報。搖身一變從漢奸特務成為國民政府國防部第二廳上校秘書的柳尼娜指揮姚違利用先進的偵破手段再次發現了李俠的電台。生死關頭,李俠從容鎮定地堅持發完全部情報之後,又滿懷深情地按著電鍵,用密碼向黨和同志們發出最後的心聲:「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 1938年的上海。這里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大本營,也是蔣介石勾結日寇搞賣國活動的秘密接頭點。我黨地下組織的電台被敵人破壞了,延安解放區我軍電台政委李俠奉命前往上海,加強秘密電台的工作。
地下黨組織同時還派何蘭芬與李俠假扮成夫妻,協助李俠工作。李俠白天的身份是湘綉商人,晚上就到閣樓上去收發電報。
何蘭芬本是紗廠女工,扮成太太很不習慣。李俠耐心的說服她上海是更危險的前線,並把她帶到閣樓上,向她講明自己的工作崗位對革命的重要意義。在戰斗中,李俠與何蘭芬產生了感情,二人經過組織批准,結成了真正的夫妻。
日寇通過分區停電等方式發現了秘密電台,並逮捕了李俠。李俠在敵人的酷刑下,嚴守黨的秘密,自始至終只說「我是中國人」。敵人愚蠢的認為李俠是為某商業電台工作,於是釋放了李俠。
日本投降後,李俠夫婦繼續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斗爭。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時,李俠的電台被發現了。黨組織通知李俠撤回根據地去。就在撤離前夕,李俠得到兩份重要情報,在敵人即將到來的危急時刻,李俠爭分奪秒的堅持將情報發完。
敵人的槍口對准了李俠,李俠鎮定的將電報稿吞進肚裡,向戰友們深情的發出最後的話:「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
《聲震長空》
��山西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彩色故事片《聲震長空》,在我國電影史上第一次反映了黨領導下的人民廣播事業艱苦創業的歷程,描繪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的創建及如何一步步走向發展壯大。影片通過表現趙二娃等一些戰士在黨的教育和黨員感染下,逐漸由無知走向革命的深刻變化,講述了我黨的廣播戰士把黨和真理的聲音廣泛傳播到人民群眾中的動人故事。
��提到廣播電台的主持人,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坐在溫暖的錄音室里,喝著熱茶細聲慢語的漂亮女孩,而讓許多人沒有想到的是《聲震長空》卻表現了我黨第一代廣播人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生活的環境中,不畏艱難,勇於拼搏的頑強革命鬥志和樂觀主義精神。再現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前身——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的創建過程和它的發展歷程。表現了人民廣播電台在革命斗爭年代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令國民黨政府無法封鎖的黨的喉舌的重要性。
⑷ 找一部關於電台的電影
電視劇好嗎?
《一一向前沖》蠻好看的
⑸ 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電台的,上個世紀的外國片
<海盜電台>
http://ke..com/link?url=_Yrayh1ByOXjqbxHZ4AgoVA_
⑹ 老電影戰爭片,劇中有個人用電台引導炮兵攻擊敵人
反映抗美援朝的就是《英雄兒女》,裡面的王成就對著步話機高呼,「想我開炮」
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就是《閃電行動》,最後一段是偵查參謀,劉凱華發現越南人炮兵政敵後,呼叫炮火覆蓋
⑺ 關於一部二戰題材電影~ 有一小伙游擊隊去敵軍內部 有一個人背著電台 光顧著打仗 順著橋跳下來了 電台失靈
是不是《星星》,俄羅斯電影,講述蘇軍小股偵察兵的故事~
⑻ 尋找一部關於電台的老電影
應該是海盜電台
⑼ 一個有關電台的電影
先是立馬想到了《海盜電台》。。但是是港台的。。就不清楚了。。
⑽ 高分求電影名
中文片名
虎口脫險
原片名
La Grande vadrouille
更多外文片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Don't Look Now, We've Been Shot at
Don't Look Now - We're Being Shot at
影片類型
戰爭 / 喜劇
片長
132 min / West Germany:10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Finland:K-8 Sweden:Btl Iceland:L USA:G West Germany:6
劇中人物
中隊長:雷金納德
中尉:彼得.庫寧漢
士兵:麥金拖什
油漆匠:奧古斯德.布衛
指揮:史丹尼斯拉斯.拉福
木偶劇團姑娘:朱麗亞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Les Films Corona [法國]
The Rank Organisation Film Proctions Ltd. [英國]
發行公司
博偉電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國] ..... (1969) (USA)
Tobis Filmkunst [德國] ..... (West Germany)
Valoria Films [法國] ..... (France)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66年12月8日
瑞典
Sweden
1967年6月2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7年9月15日
丹麥
Denmark
1967年12月18日
芬蘭
Finland
1968年3月8日
英國
UK
1968年5月 ..... (London) (premiere)
美國
USA
1969年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芬蘭
Finland
1978年10月20日 ..... (re-release)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關二戰的喜劇電影,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其中主演路易·德·費內斯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的喜劇明星,他的喜劇天賦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脫險》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是真正的喜劇藝術,天生被賦予濃厚的幽默感的法國人為我們奉獻了永遠的精神大餐。這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戰爭片,但是我們看完整部電影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死去,即使是被那個斗雞眼的德國機槍手打下來的自家飛行員,最後出現的身影也是飄搖的降落傘。戰爭很殘酷,但是認識戰爭未必需要殘酷的畫面。
本片當年曾創下法國最高票房紀錄,中譯版本也可視為我國譯配電影中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