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尹升山的人物生平
尹升山6歲時(1931年),家鄉被日本人侵佔。尹升山在宮內府音樂學校學習時,他的父親就一再告誡他:時時刻刻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尹升山走出了宮內府音樂學校。這一年,他正好20歲。
抗戰勝利後,東北許多地方都需要像尹升山這樣懂音樂的藝術人才。如何選擇未來的生活道路呢?這期間,尹升山認真閱讀了毛澤東的著作後,決定投奔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1947年,他參加革命,到了當時東北革命根據地——興山,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樂隊工作。1949年初,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尹升山為創建新中國的第一個電影樂團開始了新的藝術生涯。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橋》的音樂開始,共錄制有400餘部影片音樂,其中《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白毛女》、《人民戰士》獲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獎;《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優秀影片獎;《劉三姐》獲全國第二屆百花獎音樂獎;《董存瑞》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火焰山》獲文化部最佳戲曲片獎;《冰山上的來客》、《小字輩》獲長影小百花獎最佳音樂獎等。尹升山的指揮動作準確,風格細膩,感情真摯、飽滿,樂感敏捷。在他指揮的四百多部電影音樂作品中,題材廣泛,體裁各異,風格色彩多種多樣。由他指揮演奏的許多電影歌曲如《冰山上的來客》、《劉三姐》、《五朵金花》等,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廣為傳唱,歷久不衰。
在他半個世紀的指揮生涯中,還指揮排練並演出了舒伯特、柴可夫斯基、格林卡、貝多芬、德沃夏克、肖斯塔柯維奇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的交響樂、序曲等。
尹升山在電影音樂的指揮工作上,兢兢業業。在指揮台上,他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時而剛勁雄渾,時而輕柔細膩。在指揮台下,他和樂隊隊員說說笑笑,十分隨和。在錄音中,他總是努力挖掘作品內容,調動和發揮演奏、演唱人員的潛力,把鮮明的音樂形象和個性融匯到影片人物性格和環境刻畫中去。每到實錄時,他都等到導演、作曲和樂隊隊員都比較滿意時才通過。他的指揮風格是:嚴謹、樸素、渾厚、深沉,從不搞華而不實和追求形式上的東西。
20世紀90年代以來,尹升山不顧高齡仍隨團演出,到過20幾個省會城市和80多個地市級城市,三個品牌節目《花兒為什麼那樣紅》中外電影音樂精品視聽音樂會、《中華春常在》綜合音樂會、《世紀回眸》中外電影音樂精品音樂會上,都有尹升山指揮的身影。
1940年1月,尹升山被選入宮內府音樂學校。
所謂宮內府音樂學校,其實就是偽滿洲國溥儀的「皇宮樂團(隊)」。一共只招了三批學員大約70人。
學校音樂方面的老師幾乎都由日本人擔任。在許多老師中,給尹升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擔任學校顧問的大冢醇。
大冢醇曾留學德國,學習小提琴、鋼琴和指揮。尹升山告訴記者,大冢醇每星期五才到校授課,他尊重學生,待人很客氣。但授課時很嚴肅。尹升山十分欣賞這名老師「神經性」的耳朵。他說,老師的耳朵能分辨出樂團內任何一名演員演奏的哪怕是一點兒不和諧的音符。
尹升山在宮內府音樂學校學習期間,除了吹、拉、彈、唱外什麼都學,還學習中文、英文和日文。他說,在樂團幾年裡,他心裡一直默默地記著:「我是中國人!」「我不做二鬼子,我恨二鬼子!」
尹升山6歲時(1931年),家鄉被日本人侵佔。他清楚記得日本侵略者騎馬列隊走進他的視野……
尹升山在宮內府音樂學校學習時,他的父親也一再告誡他,時時刻刻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浴血抗戰八年,終於贏得了勝利。尹升山終於走出了宮內府音樂學校。
抗戰勝利後的東北,各方勢力角逐。各方勢力都需要像尹升山這樣的藝術人才。何去何從?尹升山說,他是認認真真地拜讀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以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著名著作後,決定投奔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
從此,尹升山成為中國最早的電影製片廠樂團的一名指揮。他從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開始,至今已完成700餘部故事片、紀錄片、戲曲片的音樂演奏和配製。其中有許多電影插曲是膾炙人口的,並已成為經典之作:如《冰山上的來客》、《劉三姐》、《五朵金花》……他獲得的國內、國際大獎更是數不勝數。
「文革」期間,尹升山與故事片《創業》的導演張天民等,並肩戰斗,憑著藝術家的良知和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排除「極左」思潮的干擾,拍攝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電影,為一片蕭條的文藝百花園增添花紅草綠。
從業經歷
從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橋》開始,直到的故事片《吉鴻昌》、《北斗》等,他共指揮了二百多部電影音樂。可以說,尹升山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為中國電影事業做出較大貢獻的著名電影音樂指揮家之一。
尹升山 1925 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里,從小喜愛音樂。由於家庭困難,學習音樂是沒有條件的。他的父親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在尹升山十五歲時,就把他送進偽滿洲國的宮內府樂隊。在樂隊,他接觸了大量的西歐古典音樂,學習了音樂基礎知識和理論。他拉過提琴,吹過雙簧管,彈過鋼琴。此外,他留心和觀察指揮藝術。隨著他年齡和知識的增長,開始學習指揮這項工作,並經常組織一些合奏,摸索學習指揮的業務。
解放後,他加入了哈爾濱市交響樂團和哈爾濱市府樂隊。這些,為他以後從事指揮工作奠定了基礎。
1947年,他參加了革命,到了當時東北革命根據地——興山,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樂隊工作。1949年初,他加入了共產黨。從此,尹升山為創建新中國的第一個電影樂團,開始了新的藝術生涯。當時樂團成員來自全國各地,程度參差不齊,有的根本沒有什麼基本功訓練,一切都要從頭學起,這對指揮來說,困難很大。此後,組織上多次派尹升山到北京、上海等地,向外國指揮專家學習,吸收借鑒一些名指揮家的藝術經驗和指揮技巧,開闊藝術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指揮能力。
經過辛勤勞動,在大量的合奏錄音實踐中,樂隊在演奏能力和技巧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到五十年代中期,長影樂團已經成為初具規模、有一定水平的新中國第一個電影樂團了。
② 《指揮家》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
引言: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電視劇和電影在大家的身邊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都影響著大家,給大家的生活來了不少的體驗。
《指揮家》這部電影探討男女平權性別歧視等社會主流議題,見證女性意識的覺醒。打破世俗偏見和突破性別限制的勇敢,讓世人領略到了女性獨具的堅強且獨立的溫柔力量。是一段令人敬佩與尊重的成長歷程。但是電影也有缺點電影不僅缺乏音樂指揮技術層面上的專業體現,也將女主的成長軌跡拍得過於粗糙。或許這才是音樂世界的真相,革命尚未成功,女性仍需努力。這是一部值得大家觀看的電影。
③ 跪求《指揮家》2018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克里斯蒂亞娜 德布奧恩主演的
《指揮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JmseoMFUasRjOiUwexxDw
《指揮家 De dirigent》 導演: 瑪利亞·彼特斯 編劇: 瑪利亞·彼特斯 主演: 克里斯蒂亞娜 德 布奧恩、本傑明·溫賴特、斯科特·特納·菲爾德、塞馬斯·F·薩金特、安妮特·馬爾赫畢、雷蒙德·提哈瑞、吉斯·舒爾騰·范·艾查特、理查德·塞梅爾、西恩·托馬斯、蒂姆·埃亨、席琳·珀賽爾、奇普·佈雷、瑪麗-克萊爾·維特洛克斯、傑里邁亞·弗萊明、詹姆斯·卡羅爾·喬丹 類型: 劇情、愛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比利時 語言: 英語、荷蘭語、德語 上映日期: 2021-01-22(中國大陸)、2018-10-25(荷蘭) 片長: 137分鍾、140分鍾(中國大陸) 又名: 揮動傳奇(港)、首席指揮家(台)、The Conctor 影片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斗史,看出身底層的女性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揮家!當愛情和夢想「狹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揮」人生,成就自我!電影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講述「史上最偉大女指揮家」安東尼婭 布 克勇敢追求音樂夢想,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卻心懷音樂夢想。追夢途中,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音樂世界中歷盡荊棘和冷眼,卻永不言棄。當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愛的男人卻希望她為愛止步,最終她毅然選擇飛往追尋音樂夢想的歐洲,可他們的愛情又將何去何從......電影由荷蘭名導瑪利亞·彼得斯執導。
④ 關於指揮家的電影
《八月迷情》,又名《把愛找回來》。
片名:把愛找回來 http://turbocms.zbii.com:889/yl/yldt/images/200816613344.jpg
英文片名:August Rush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出品:
發行:華納(美)、發行拳(台)
拍攝日期
2006年2月13日 - 2006年4月25日
製作日期
2006年2月13日
導演: 克里斯汀·謝里丹Kirsten Sheridan
編劇:Nick Castle James V. Hart
製片:
主演:弗雷迪·海默爾Freddie Highmore 喬納森·瑞斯·邁耶斯Jonathan Rhys Meyers 凱莉·拉塞爾Keri Russell 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 特倫斯·霍華德 Terrence Howard
分級:美國PG
上映時間:2007年11月21日
全部劇組成員:
劇情: 12年前,紐約華盛頓廣場。一首街頭音樂家演奏的「月光舞曲」,同時吸引了美麗的萊娜(凱莉·拉塞爾)和風度翩翩的路易斯(喬納森·瑞斯·邁耶斯)。一個是備受家人呵護的大提琴家,一個是四海為家的愛爾蘭吉他手,然而在那個月光照耀的迷人夜晚,兩個生活迥異的年輕人卻宿命般地陷入了愛河。人生中最浪漫的一夜之後,萊娜和路易斯約定再見,可因為萊娜父親的固執,她卻意外錯過和路易斯的約會。一廂,路易斯以為萊娜毫不在乎兩人之間的感情,心碎得無法繼續彈奏,更最終放棄了自己的音樂事業;另一廂,萊娜不僅失去了愛情的希望,還在幾個月後的一場車禍中失去了她和路易斯未出世的孩子--實際上,孩子被萊娜的父親偷偷送進了孤兒院!
11歲的孤兒伊萬(弗雷迪·海默爾),打小就有著不同尋常的音樂天賦--即便是麥浪上掠過的風聲,在他耳中也會變成美妙的交響曲。雖然一出世就進了孤兒院,但伊萬一直堅信,就像自己想念父母一樣,父母也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想念著自己,於是他偷偷逃出孤兒院去尋找父母。在紐約大都會里孤單一人的他,跟隨著一個在街頭小子的吉他聲,找到了一個廢棄的臨時庇護所。在那裡,有數十個像他一樣的孩子,而神秘的街頭藝人威扎德保護著他們。當伊萬第一次拾起吉他用獨特方式彈奏,他的才華讓威扎德嘖嘖稱奇。威扎德給他取名為奧古斯汀·拉什,教他音樂,發掘他的音樂天賦,還對他有著遠大的計劃。而奧古斯汀則堅信:音樂一定將牽引他找到失散的父母!
看點:如果這是19世紀,如果故事發生在倫敦,如果孤兒成了一個小賊,如果它由文學名宿狄更斯執筆,毫無疑問,這就是《霧都孤兒》的故事。加一點點奇跡,添一點點音樂,再創造一個魔幻般的現實,現代音樂版「紐約孤兒」就此誕生!
《查理巧克力工廠》、《尋找夢幻島》里強尼·德普的可愛小跟班弗雷迪·海默爾成了那個可憐兮兮的小孤兒,孩子們最愛的笑匠羅賓·威廉姆斯是把手下孩子當搖錢樹的費金,還有個無私的神父同樣在危難時刻幫了小孤兒一把--要是狄更斯再生,沒准治編劇一個抄襲的罪。可能還嫌「霧都孤兒」新編不夠曲折,「千里尋母記」的戲碼也被抓住來了個雙倍乾坤大挪移,自小就被拋棄的孤兒,不僅要四處尋找雙親,這尋人啟事的方法還不是一般的別致--音樂!
沒錯,風吹稻浪能作成音樂、地鐵轟隆能作成音樂、輪胎剎車能作成音樂、嘈雜的笑鬧聲能作成音樂、籃球的彈跳聲能作成音樂、電話鈴聲也能作成音樂,一切在小孤兒的腦中都是美妙的音樂!吉他手父親、大提琴家母親,這小子也天生就是音樂家,這么強烈的遺傳基因,難怪可以用來當作尋人秘方!影片的最高潮,將會是這個11歲的小子在紐約中央公園四萬多名觀眾的面前,指揮紐約愛樂演奏自己創作的交響樂
其它:憤世嫉俗者請迴避!喜歡驚喜者請迴避!如果你在看電影時會琢磨琢磨它的真實可行性,那也請迴避!華納公司這廂開道的,雖不是魔幻小巫師哈利波特,但這個音樂世界卻也神奇得夠可以--音樂小神童自小孤兒,到紐約尋找父母喜得貴人相助,得進朱利安音樂學院,很快就達成在紐約中央公園表演的夢想,偏偏父母也來到這場演奏會,從此一家三口歡天喜地。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假設、太不現實的對白和劇情,絕對有做白日夢的嫌疑!
可偏偏華納又拋出了讓人難以拒絕的「誘餌」:弗雷迪·海默爾、羅賓·威廉姆斯的老少配就夠搶眼了,還有英倫帥哥喬納森·瑞斯·邁耶斯邊彈吉他邊唱歌的帥氣模樣,凱莉·拉塞爾(《碟中諜3》)純白禮服拉起大提琴的高貴氣質,特倫斯·霍華德(《川流不息》)甘當配角,一把好嗓子的黑人小女孩傑米婭·西蒙·納什一唱驚人。而且,「音樂無處不在,只要打開心扉」--小主人公的座右銘更是成了電影絕對的主線,萬事萬物匯成的樂曲、教堂靈歌、搖滾、古典、交響樂...,音樂動聽打動人心的功效,將會被發展到一個極致。
八月迷情(清晰版)
http://www.356248.cn/thread-33237-1-1.html
⑤ 《甲方乙方》演齊大媽,哥哥是指揮大師李德倫,今92歲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33)——李濱】
No.1
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有一位92歲的老藝術家,她不僅是人藝的話劇表演藝術家,而且還參加過許多影視作品表演,這位老人,就是著名表演藝術家李濱。
對於李濱,喜歡話劇的朋友可能知道她,但假如從影視的角度來說,許多人可能就不了解她了。
祝福李濱老藝術家健康長壽!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⑥ 跪求 指揮家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作品相關簡介:《指揮家》是由瑪利亞·彼特斯執導,克里斯蒂亞娜‧德‧布奧恩、本傑明·溫賴特、斯科特·特納·菲爾德主演的愛情、勵志、音樂電影,於2021年1月2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由真實人物經歷改編,講述了史上首位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里克的傳奇一生的故事。
搶首贊
⑦ 陳傳熙的父親是誰
陳傳熙(1916年——2012年1月27日),中國著名指揮家,幼年時代,因家庭的影響,開始熟悉音樂。三十年代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從事專業音樂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開始從事話劇,電影的配音工作,又兼任國立音樂學院常州班和上海音專副教授,成為我國最早時雙簧管教員。解放後,在上海交響樂團及上海音樂學院兩處任職。
陳傳熙指揮生涯中,共完成各類影片音樂達二百多部。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候補理事。
中文名
陳傳熙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廣西龍州水口關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2012年1月27日
職 業
著名指揮家
畢業院校
海國立音專
主要成就
中國最著名四大音樂指揮家之一
代表作品
1.冰山腳下 2.聶耳 3.紅日 4.寶葫蘆的秘密
⑧ 你知道我國十位著名指揮家嗎
楊嘉仁(1912—1966),廣東中山縣人,1940年畢業於美國密執安大學音樂學院研究部,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在上海音專等校任教,1953年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指揮的無伴奏合唱《半個月亮爬上來》獲銀質獎。1956年任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馬革順,原籍陝西乾縣,生於南京。赴美國威士明特合唱音樂學院專修合唱指揮,獲碩士學位。1949年回國後任教於華東師大和上海音樂學院,著有《合唱學》一書。他的指揮力求用最小的動作,達到最大的效果。黃貽鈞,江蘇蘇州人。1935年從黃自學習作曲,解放後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至今,他指揮嚴謹、細致,動作干凈利落。陳傳熙,廣西水口關人。1935年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專修鋼琴、雙簧管。曾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1958年任上海電影樂團指揮,已為250餘部影片配錄了音樂。李德倫,北京人。1946年畢業於上海國立音專,後任延安中央管弦樂團指揮。1953年後,到蘇聯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指揮班研究生,1957年回國任中央交響樂隊首席指揮。他的指揮富有藝術感染力。嚴良堃,湖北武漢人。1937年參加抗日救亡歌詠活動,1941年考入南京國立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解放後在中央歌舞團任指揮,1954年赴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指揮。1964年指揮了《東方紅》中千人大合唱,他的指揮有深刻的表現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尹升山,山東掖縣人。自幼酷愛音樂,學過提琴、指揮等。1942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音樂組工作,任電影樂團指揮,為200多部影片配錄了音樂。鄭小瑛,福建永定人,是建國後第一位女指揮家。6歲學習鋼琴,14歲登台演出。1952年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60年赴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指揮,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彭修文,湖北武漢人。從小學過二胡、琵琶。1950年入中央廣播民族樂團任指揮和作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指揮的民族樂團獲金質獎。姚關榮,浙江鎮海人。童年酷愛音樂,1954年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1955年赴德國學習指揮。現任中央樂團、北京電影樂團指揮。
⑨ 電影指揮家好看嗎
簡介基本信息
《指揮家》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斗史,該片由真實人物經歷改編,講述了史上首位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里克的傳奇一生。[1]
該影片定於2021年1月22日在全國上映。
講述身世坎坷從小被收養的女主人公懷抱音樂夢想,在世俗對女性的嘲諷歧視之下,通過自身不斷努力獲得從未有過的主流社會階層的高度認可。同時情感之路卻歷盡艱辛,男主人公從質疑並阻撓逐步轉變為一路相扶,默默助其成長為全球第一位女指揮家的故事。而貫穿全片的古典交響樂,更為觀眾奉獻了一次大師級的視聽盛宴。音樂、夢想、愛情等多種元素交織,電影《指揮家》也被不少影迷力贊為交響樂版「愛樂之城」。
⑩ 中國十大指揮家排名
中國十大指揮家排名:
1、楊嘉仁,廣東中山縣人,畢業於美國密執安大學音樂學院研究部,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在上海音專等校任教,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指揮的無伴奏合唱《半個月亮爬上來》獲銀質獎。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
2、馬革順,原籍陝西乾縣,生於南京。赴美國威士明特合唱音樂學院專修合唱指揮,獲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華東師大和上海音樂學院,著有《合唱學》一書。他的指揮力求用最小的動作,達到最大的效果。
3、黃貽鈞,江蘇蘇州人。黃自學習作曲,解放後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至今,他指揮嚴謹、細致,動作干凈利落。
4、陳傳熙,廣西水口關人。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專修鋼琴、雙簧管。曾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任上海電影樂團指揮,已為余部影片配錄了音樂。
5、李德倫,北京人。畢業於上海國立音專,後任延安中央管弦樂團指揮。後到蘇聯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指揮班研究生,回國任中央交響樂隊首席指揮。他的指揮富有藝術感染力。
6、嚴良,湖北武漢人。參加抗日救亡歌詠活動,新編十萬個為什麼"。考入南京國立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解放後在中央歌舞團任指揮,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指揮。指揮了《東方紅》中千人大合唱,他的指揮有深刻的表現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7、尹升山,山東掖縣人。自幼酷愛音樂,學過提琴、指揮等。後入東北電影製片廠音樂組工作,任電影樂團指揮,為多部影片配錄了音樂。
8、鄭小瑛,福建永定人,是建國後第一位女指揮家。幾歲學習鋼琴,從小登台演出。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指揮,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
9、彭修文,湖北武漢人。從小學過二胡、琵琶。入中央廣播民族樂團任指揮和作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指揮的民族樂團獲金質獎。
10、姚關榮,浙江鎮海人。童年酷愛音樂,後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曾赴德國學習指揮。現任中央樂團、北京電影樂團指揮。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指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