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死的最慘的美女有哪幾個, 怎麼死的
甄氏,曹丕老婆:魏文帝曹丕新納的寵妾郭後栽贓甄後,誣陷她埋木偶詛咒文帝。文帝曹丕大怒,將甄後賜死。
楊玉環:四大美人之一,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嘩變,38歲的楊貴妃被縊死,香消玉散。
趙飛燕:趙飛燕因為幫助成帝的侄兒劉欣即位,新帝感恩,仍舊尊她為皇太後。期間,有大臣說趙昭儀罪甚大,家屬要連坐,矛頭直指趙飛燕,哀帝沒有處理。六年後,哀帝逝世,大司馬王莽又舊事重提,以趙飛燕殺害皇子之罪,迫其自盡。從未乾政的趙飛燕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太平公主: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墳墓也被鏟平。
上官婉兒、韋皇後、安樂公主: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三人同時被殺。
Ⅱ 古代死得最慘的十大女子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梟雄。她能幹、聰明、警覺性特別高、反應特別靈敏,為了政治利益,看得透徹,下得狠心。而戚懿不過一朵生長在溫室中的鮮花,連小風小雨都沒見過,卻向呂雉這種老薑挑戰,鮮花豈能斗得過老薑乎哉。
戚夫人,山東定陶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她出生在比較卑賤的貧奴之家,十六歲時,因美貌被打了敗仗逃至定陶的劉邦發現,進而得寵。
戚美人當時年不滿二十,擅跳「翹袖折腰」舞,且花樣繁復,極具韻律美。戚美人還長於鼓瑟,劉邦也是個音樂家,常常聽著聽著就跟著唱起來。劉邦對戚美人很寵愛,無論行軍打仗都帶著她。
作為第一夫人的呂雉對此並無怨言。因為她早在滅楚之後就成功轉型為劉邦的政治助手,而戚夫人不過是老公的紅顏知己,職責分明,兩不相干。但是戚美人卻逐漸有些不滿意自己的定位了,也想涉足政壇。
戚夫人之所以能得到劉邦的寵愛,除了其秀色可餐的相貌以外,多才多藝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戚夫人能歌善舞,她最擅常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其舞姿優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的技巧,且花樣繁復。同時她還會擊築、填詞,尤其擅長鼓瑟,這些都與喜愛歌舞,甚至聽著看著都會情不自禁唱起來的劉邦意趣相投,因此戚夫人可謂是劉邦的「紅顏知己」,所以劉邦寵她。
恃寵而驕,自不量力
雖然劉邦非常寵愛戚夫人,甚至行軍打仗也常常帶著她,但是呂後對此並不在意,也無怨言,因為她心裡明白自己從滅楚以後就成功的轉型為了劉邦的政治助手,而戚夫人只不過是劉邦的紅顏知己而已,她與戚夫人孰輕孰重,劉邦心中應該有數。但是戚夫人隨著兒子的降生,出於對兒子前程的考慮,她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兒子爭奪太子之位。
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不僅在相貌,甚至在性格方面都與劉邦極為相似,因此劉邦也非常喜歡這個兒子。於是戚夫人憑借著劉邦對自己的寵愛和兒子的優勢,野心開始膨脹,她經常對劉邦哭鬧,還常常枕邊細語地勸求劉邦改立太子,並且屢次陷害當時的太子漢惠帝,欲從呂後手中為兒子奪取太子的繼承權。這樣一來還了得,於是呂後惱了,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關於戚夫人的死,在《史記呂太後本紀》中有明確的記載:太後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葯,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可謂慘不忍睹!
劉邦死後,呂雉開始變本加厲的折磨戚夫人,她把折磨當成了藝術,把戚夫人當成了試驗品。她先是下令砍掉戚夫人的雙手雙腳,又把她漂亮的眼珠子挖了出來,兩隻眼睛成了鮮血淋漓的黑洞。戚夫人痛苦的喊叫,撕心裂肺一般,呂雉聽煩了又強迫她喝下啞葯。戚夫人叫不出來了,還不夠,又叫人用煙把戚夫人的耳朵熏聾。最後,命人把慘不忍睹的戚夫人扔進了茅廁里。做完這一切,呂雉拍了拍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這件藝術品命名為「人彘」。人性的泯滅到了如此程度。之後她又喚自己的兒子劉盈過來一起欣賞她的「傑作」。
善良的劉盈還蒙在鼓裡,問身邊的人前面那個黑乎乎的肉團是啥東西。旁邊的官員只好告訴他是戚夫人。劉盈聽了放聲大哭,絕然想不到自己的母後會這樣殘忍,泣曰:「這不是人乾的事情,我是太後的兒子,我奈何不了太後,但我已經不能夠再當這個皇帝了!」劉盈24歲就憂憤而死。他的死,呂雉要負大部分責任。戚夫人就這樣悲慘的死去,她的遭遇留給後人曠古絕倫的悲憤
Ⅲ 古代婦女十大酷刑電影
十大酷刑包括: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刷洗,彈琵琶,抽腸,騎木驢。另有電影以此為名。
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究竟誰的結局最慘
先來看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其實這幾個人每個人的命運不盡相同,雖然都是貌美,但是因為美貌帶給自己的災禍卻不小,最後的結局也都不算圓滿,要說結局最慘的應該是楊玉環。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楊玉環表面風光,比如一開始備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當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很多人也以為她得到了愛情,但到頭來其實也只是一場錯付。歷史上關於楊玉環的死因有很多猜測,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楊玉環的死因,只是說楊玉環不知去向而已,但是其實大家也能知道楊玉環的結局必然是不好。
關鍵是楊玉環之前一直是養尊處優的生活,還以為自己沉浸在美好的愛情當中,但殊不知從頭到尾也只是一個棋子而已。而到最後的結局,到現在誰也不知道,或許是有人知道他的結局,但是不敢寫罷了,所以可見其死因並沒有那麼堂堂正正,反而是從高處墜落到低谷那種失落感才是最可悲的。
Ⅳ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誰死得最慘。
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貂蟬是這部以男性為人物主體的《三國》之中,出場的少數幾位女子中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貂蟬的出現,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才有了凶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兒女情長武功蓋世呂布的門樓上的殞命。貂蟬形象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霸的世界裡,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正是這種非凡膽量的展示與高度智慧的運用,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繼續延續。 然而,自從呂布白門樓殞命之後,這位膽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見了蹤跡。是隨失敗的呂布同赴了九泉?還是被勝利的曹操擄回了許昌?這個疑問從群雄爭霸開始一直到歸晉統一也沒有解開,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筆者不甘於就這樣讓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從此無跡可尋,於是參考翻閱了大量社會上流傳的稗官小說、野史評話,終於尋找到了有關貂蟬身世、結局的一點蛛絲馬跡,在此記錄下列,權作對自己好奇心的一種交待。 關於貂蟬的出身,有野史這樣交待:其人本姓霍,無名,山西人,與名將關羽為同鄉。自幼人才出眾,聰敏過人,因而被選入漢宮,任管理宮中頭飾、冠冕的女官,故稱『貂蟬』官。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並認為義女,方才成就了離間董卓、呂布父子的壯舉。關於貂蟬的結局,有評話這樣敘述:呂布死後,貂蟬被曹操帶回許昌,作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關羽屯土山約三事暫時降曹之後,曹操為了籠絡關羽之心,特賜美女十人,貂蟬便是其中一位,當關羽聽到貂蟬報出姓名之後,感其膽識,撩髯稱了一聲「好」之後,閉目不言揮手令去,貂蟬聽後,明白關羽全其名節之意,回房後遂自盡而亡。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貂蟬拜月: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貂蟬以侍婢出現,以死者家屬退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敘列呂布白門樓殞命,便以一句「妻女運回許都」作結,自此,貂蟬生死成了千古之謎,在1971年時還有人看見了貂蟬墓但也有說是她女兒的墓可見三國演義上的說法也不足取信。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籍上雖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其他方面的記載,貂蟬姓杜,原為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他們還有一個兒子名叫秦朗,字元明,三國演義上有出現過,三國志上也有記錄為漢末三國魏國重要人物之一,因為呂布行為不正,愛搶別人的妻子,貂蟬被迫嫁予呂布,其子秦朗也跟隨呂布,呂布覆滅後,秦朗追隨曹操,後深受曹操喜愛,被曹操認干兒子。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蟬作了進一步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傑」、「女中英」。小說人物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予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貂蟬故里在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傳聞,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時過境遷,這些建築都成了廢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為平地。遺址中常有古代磚、石構件、銅幣、陶瓷殘件出土,據說都與貂蟬有關。 現在旅遊景點叫貂蟬陵園,是近年鄉民在墓地原址上復原築砌的。陵園位於村之西南,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四周圍以紅底黃瓦波浪式龍形圍牆,在麥海茫茫中,光艷奪目。門檐上懸「貂蟬陵園」橫匾,兩側有「閉月羞花堪為中國驕傲;忍辱步險實令須眉仰止」金文機聯。陵區北院內建拜月亭和鳳儀亭,後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蟬像碑,在飄帶動態下,貂蟬步履閑雅,婀娜多姿,猶有「閉月羞花」 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築20間,辟為「貂蟬彩塑館」,反映貂蟬「不惜萬金軀,何懼險象生」驚天動地的一生。 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里,老死後就埋在這里。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台,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貂蟬生於何方?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 臨洮之說源於《三國志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里說則因陝北諺謠曰: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貂蟬是忻州木芝村人顯然更有說服力,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忻州民間有雲:忻州無好女,定襄無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蟬,定襄出了呂布後,當地風水都被占盡了。除了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說,該村外曾立過「貂蟬故里」的石碑,村中還有墓與廟,還有一條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白門樓事發後,貂蟬會是怎樣的命運呢?有這樣幾種傳說。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把貂蟬藏在靜慈庵,就暗中派人緝拿,貂蟬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一說貂蟬出家為尼,其間寫了佚名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壽終庵中;一說曹操採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蟬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蟬;還有一說是,關羽把貂蟬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蟬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蟬墓及紀念殿堂,還在後殿供奉了關公。前些時候又添新聞,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撿得一塊碑,碑文曰: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按此說,貂蟬極有可能流落於蜀中而了結殘生。
Ⅵ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結局,究竟誰的下場最慘
先來看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其實這幾個人每個人的命運不盡相同,雖然都是貌美,但是因為美貌帶給自己的災禍卻不小,最後的結局也都不算圓滿,要說結局最慘的應該是楊玉環。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楊玉環表面風光,比如一開始備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當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很多人也以為她得到了愛情,但到頭來其實也只是一場錯付。歷史上關於楊玉環的死因有很多猜測,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楊玉環的死因,只是說楊玉環不知去向而已,但是其實大家也能知道楊玉環的結局必然是不好。
關鍵是楊玉環之前一直是養尊處優的生活,還以為自己沉浸在美好的愛情當中,但殊不知從頭到尾也只是一個棋子而已。而到最後的結局,到現在誰也不知道,或許是有人知道他的結局,但是不敢寫罷了,所以可見其死因並沒有那麼堂堂正正,反而是從高處墜落到低谷那種失落感才是最可悲的。
Ⅶ 古代 死的最慘的美女都有那幾個 咋死的
甄氏,曹丕老婆:魏文帝曹丕新納的寵妾郭後栽贓甄後,誣陷她埋木偶詛咒文帝。文帝曹丕大怒,將甄後賜死。
楊玉環:四大美人之一,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嘩變,38歲的楊貴妃被縊死,香消玉散。
趙飛燕:趙飛燕因為幫助成帝的侄兒劉欣即位,新帝感恩,仍舊尊她為皇太後。期間,有大臣說趙昭儀罪甚大,家屬要連坐,矛頭直指趙飛燕,哀帝沒有處理。六年後,哀帝逝世,大司馬王莽又舊事重提,以趙飛燕殺害皇子之罪,迫其自盡。從未乾政的趙飛燕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太平公主: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墳墓也被鏟平。
上官婉兒、韋皇後、安樂公主: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三人同時被殺。
Ⅷ 中國古代三位悲慘命運的女子
其實,有很多,紅顏薄命。如李清照,卓文君,孟姜女,杜十娘,秦香蓮,竇娥,望採納
Ⅸ 古代死得最慘的十大女子
戚夫人、陶望卿、薛貴妃、曹端妃、蕭淑妃、王皇後、宜芳公主、大義公主、衛長公主、趙福金。
1、戚夫人
漢高祖劉邦寵姬。劉邦做漢王時娶了定陶戚姬,十分寵愛,後來戚姬生了兒子劉如意,劉邦死後,惠帝即位,呂後做了皇太後。
呂後令人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熏燒她的耳朵,又給她喝啞葯,讓她住在豬圈裡,起了個名字叫「人彘」,戚夫人就這樣受盡折磨而死。
靖康之變後,被金朝二皇子完顏宗望霸佔。同年六月完顏宗望病死後,又被金朝宰相完顏希尹霸佔。於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在完顏希尹的營寨中被折磨而死。
Ⅹ 歷史上哪位女子命運最悲慘
在我國古代女子的命運都是很悲慘的,因為她們只是作為男子的附屬品,三從四德使得她們完全沒有自主權。
不過呢在我看來最悲慘的應該是那些亡國公主,她們的下場應該是古代女性中最悲慘的了,很多王朝的公主即使國家不亡也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生於皇室就註定了不會平凡。也許她們最好的日子就是童年吧,倘若年幼的時候國家還沒有毀滅性的戰亂,她們確實是最幸福的吧,奢侈的生活,天人般的待遇衣食住行都是很多人前呼後擁的照顧著,但是這一切都將結束於亡國,在古代一個國家亡了也許對於普通人來說沒什麼區別,但是對於皇室宗親來說就是莫大的災難。
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就是崇禎的女兒長平公主,她快嫁人的時候亡國了,最終斷臂自殺了。她們只因為投錯了胎,並沒有做錯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