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三大戰役電影使用多少炮彈部隊

三大戰役電影使用多少炮彈部隊

發布時間:2022-08-31 10:56:58

『壹』 三大戰役前後國共軍事力量對比

三大戰役前的國共雙方戰場態勢是,國民黨軍隊365萬,分成幾個重兵集團,其中東戰場北50萬,中原戰場70萬,華北戰場60萬,西北戰場30萬。共產黨軍隊280萬,編成五大野戰軍,東北野戰軍70萬,華東野戰軍36萬,中原野戰軍20多萬,華北野戰軍30萬左右,西北野戰軍不到10萬。
遼沈戰役 國軍50萬,共軍103萬(包括30萬地方部隊)。戰役結果,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代價殲滅國民黨軍隊47.2萬,其中俘敵306200人,斃傷56800人,起義26000人,投誠83000人,繳獲繳獲火炮6546門,輕重機槍16293挺,長短槍203960支,坦克160輛,裝甲車180輛,汽車2261輛,飛機9架,戰馬23595匹,電台353部,炮彈270180發,槍彈2435萬發。東北全境解放。
海戰役 國軍70萬,加上後來增援部隊,總兵力達到80萬;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加上地方部隊,共計60萬。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唯一一個兵力少於敵軍的戰役。戰役結果,解放軍以傷亡13.4萬餘人代價,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人,繳獲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主力幾被全殲。平津戰役 國軍60萬,共軍100萬(東北野戰軍80萬,華北野戰軍20萬)。攻打天津,我軍以34萬人歷時29小時全殲守敵13萬。之後以90萬大軍包圍北平守敵25萬,迫其接受和平改編。戰役結果,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敵52萬餘人,繳獲各種火炮5537門,輕重機槍30271挺,長短槍155944支,坦克158輛,裝甲車52輛,汽車2390輛,飛機46三大戰役結束後的1949年1月,國共雙方軍事實力發生了巨大變化,國民黨軍隊下降為204萬人,其中能夠作戰的只有150萬;共產黨軍隊上升為358萬,其中野戰軍280萬。全軍統一整編後繼續上升為400萬。架,炮彈98820發,子彈1207.2萬發。

『貳』 三大戰役電影拍的好真實啊,怎麼拍的

《大決戰》系列不可復制的軍事巨片

拍攝地區涉及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50多個市、縣、區,北起黑龍江哈爾濱,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黃河河套,東至渤海之濱。參拍群眾達15萬餘人次。解放軍沈陽、北京、濟南、南京、蘭州五個軍區和海、空軍的一些部隊,陸軍航空兵以及有關院校、武警部隊共20多個軍級單位30多個獨立師團單位,共約13萬幹部戰士參加了拍攝,累計達330餘萬人次。(也就是說那些都是活生生的軍人在跑龍套還原當時的情境)同時,還動用了大量的坦克、火炮、飛機、艦艇等大型軍事裝備。影片中出場的歷史人物達238人,其中主要演員50餘人。

什麼說這么真實,鄙人認為:

  1. 拍攝的時間距離當年也沒過去多少年,很多老兵那時候也都活著,親身經歷過!

  2. 軍人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從滿身泥土的軍裝能反映打仗的艱辛!不像現在的演員,隨便塗抹點顏色就以為矇混過關,只有臉上塗抹點血一樣的東西,然而衣著卻是干凈整潔的一塌糊塗,讓人作嘔!

  3. 拍攝場景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因為七八十年代的中國還沒有那麼現代化,很多農村依然貧困,很多場地都沒有被現代化的建築所取代,所以能更加真實的反映出這部系列電影的真實!就像現在很多民國以前的電影電視劇,場景搭建的太豪華了,看的都有些反胃口!

  4. 演員的表演很到位!他們是演員,不是明星,沒有刻意去表現自己,而是在表演一位歷史人物,演技很到位!(現在的抗戰片我覺得看著讓人嘔吐,當然這是題外話)


『叄』 抗美援朝3大戰役

抗美援朝3大戰役

抗美援朝3大戰役,抗美援朝可以說是中國的立國之戰,為了維護我國領土主權,我國組成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與當時世界最強國家美國展開了作戰。抗美援朝3大戰役,這些歷史一定要銘記

抗美援朝3大戰役 篇1

一、血戰長津湖

第二次戰役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狽狂北犯,11月底進到長津湖一帶,志願軍第九兵團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設置伏擊圈,11月27日九兵團發起全線攻擊,當時被包圍的美國陸戰一師約有四個團一萬多人,超出預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曉志願軍包圍新興里之敵,美國則兇猛地反撲,其中80師傷亡及凍餓減員十分嚴重,每團僅余數百人!故81師加入新興里戰斗,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美軍突圍一次比一次瘋狂。

當晚氣溫繼續下降,美國全力向241團陣地發起沖擊,其中241團3營8連戰斗到僅剩最後一人,美軍僥幸得以突圍,志願軍只好分路截擊,南逃美軍在1221高地受至阻擊分散而逃,至12月2日只有200多美軍逃入柳潭裡,至此美軍31團,32團1營及第57炮兵營被27軍基本被殲滅,美31團曾參加1918-1920年對蘇聯的干涉作而獲得「北極熊團」的綽號, 二戰中參加過阿留申群島,馬紹爾群島和沖繩等戰役,是美軍陸軍的佼佼者,而此戰團長被擊斃,團旗被繳,最終全軍覆滅。27軍80師和81師也付出了巨大代 價,傷亡及非戰斗減員高達10000人,全軍凍傷高達22%!

二、血戰上甘嶺

美韓為首的聯合國軍為爭奪朝鮮中線門戶於1952年10月14日向守衛的志願軍15軍45師發起上甘嶺戰役,至20日僅一個星期45師傷亡50%以 上,21個步兵連無一完整。聯合國軍17個營,傷亡達7000人以上,至11月15日聯合國軍無力再戰,上甘嶺戰役宣告結束。志願軍傷亡20000人左右,聯合國軍傷亡10000人以上,3.8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被削平,被鮮血浸透。

美軍共發射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航彈,志願軍發射40多萬發? 炮彈。志願軍涌現了邱少雲,孫占元,黃繼光,孫占元等戰斗英雄,激烈戰斗中與敵同歸於盡者比比皆是,後12軍加入上甘嶺的防守取得最後勝利。二等部隊的 45師基本上被打光,但從此昂首跨入志願軍一等主力行列,後被特別挑選改建中國第一空降軍。

三、血戰三所里

第二次戰役美軍受到志願軍的迎頭痛擊後,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龍源里是美軍主力的唯一退路,38軍113師強行軍14小時疾進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時師長江潮命337團搶占龍源里,這樣切斷美第九軍的退路。美軍為打通退路,動用飛機坦 克瘋狂空圍,堅守松骨峰的335團一營三連最後僅五人生還。

美軍在三所里連續沖鋒十數次均為打退,美軍第9軍見從三所里、龍源里突圍無望,被迫遺棄大量輜重裝備轉向安州方向突圍,後經安州、肅川退向平壤。但此戰打出了38軍王牌軍的硬骨頭風采,戰後彭德懷特嘉獎38軍,「萬歲軍」由此名揚天下。

抗美援朝3大戰役 篇2

一、第1次戰役

時間: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戰役經過:

1950年10月,「聯合國軍」調集13萬兵力,分多路向中朝邊境進犯,並叫囂於感恩節(11月23日)前飲馬鴨綠江。

10月24日,敵軍佔領雲山。第二天,志願軍總部傳達了毛主席對第39軍的電報精神,第39軍在朝鮮方面配合下,於雲山發動突襲,迅速完成對敵方南朝鮮第一師合圍。

戰果:

最終,經過12天戰斗,志願軍將敵軍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殲滅敵方一萬五千多人。

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同慶祝勝利。

意義:

志願軍入朝後取得雲山首捷,並通過第一次戰役,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佔領整個朝鮮半島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二、第2次戰役

時間: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戰役經過:

經過雲山戰役,「聯合國軍」雖遭打擊,但仍企圖佔領整個朝鮮半島。

1950年11月下旬,在經過試探性進攻後,「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發表公告,宣布將發動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

而志願軍總部進一步利用這種驕狂心態,決定誘敵深入再開展第二次戰役。

為此,志願軍前期且戰且退,將東線敵軍拉至長津湖畔,西線至清川江沿岸。

當年11月25日,西線志願軍6個軍在200公里寬的戰線上同時發起進攻,突襲「聯合國軍」薄弱之處。

在德川打開缺口後,志願軍第38軍和第42軍隨即從敵右翼實施雙層戰役迂迴,阻敵人撤退和增援。於12月4日攻克平壤。

當志願軍西線各軍激戰的同時,東線第9兵團以高寒的長津湖為中心,與美軍展開了一場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的鏖戰。

第9兵團第27軍集中力量全殲新興里美軍第7師第31團,俘虜官兵約300 人。這是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的唯一戰例。

天寒地凍,成為長津湖鏖戰不可磨滅的印記。

東線作戰結束後,第27軍總結:「食物和居住設備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這就發生非戰斗減員達一萬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戰斗中,士兵在積雪地面野營,腳、襪子和手凍得像雪團一樣白,連手榴彈的拉環都拉不出來。手部皮膚和炮彈粘在一起。」

1950年底,長津湖戰役,志願軍在進行戰斗部署。

縱觀第二次戰役,無論東西線,志願軍均予以敵方重創。

戰果:

「聯合國軍」傷亡三萬餘人,就此被迫退到三八線以南,聖誕節總攻勢化為泡影。

意義:

這場歷時29天的戰役,徹底扭轉戰局,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

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炮,中國炮兵揚威朝鮮戰場。

三、第3次戰役

時間: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戰役經過:

經歷前兩次大型戰役失敗,「聯合國軍」再不敢託大,以美國為首的軍隊在「三八線」以南250公里縱深地部署了兩道基礎防線,此外還有三道機動防線。

麥克阿瑟將此稱為「生命線」,並表示「絕不後退一步」。同時,美國在內的西方世界試圖通過「先停火後談判」的「提議」,延緩志願軍的推進。

而此時的志願軍,在兩次戰役後,也非常疲勞。但為了不給敵人喘息機會,進一步爭取主動,指揮層決定集中九個軍的'兵力一舉突破「三八線」。1950年12月20日,志願軍主力集結在漢城以北75公里的臨津江。

經過數天偵察,總攻的日期仍未確定。就在新年來臨的前一天,一場大雪將江邊部隊的痕跡全部掩蓋。當天下午4時,

戰果:

隨著五顆信號彈騰空而起,隱蔽在山巒上的近百門火炮齊聲怒吼,敵軍陣地瞬間被上萬枚炮彈傾瀉。3天後,志願軍拿下漢城,6日佔領「三七線」附近的水原。

意義:

這場志願軍的元旦攻勢,不僅突破了「三八線」,更令美國政府所謂「先停火後談判」的計劃破滅。

抗美援朝紀念館雕塑。美軍又被趕到了三八線。

抗美援朝3大戰役 篇3

第一戰:長津湖戰役

隨著《長津湖》電影的熱播,大家對這個戰役應該很熟悉了。那一年長津湖地區冬天達到零下40度,50年裡最冷的冬天。負責主要圍殲的第9兵團由於時間原因,緊急從南方調到北方入朝作戰,因此大部分士兵並沒有配備足夠的禦寒棉衣。

這一戰我軍凍傷28954人,凍死4000餘人。有三個成建制壯烈凍死的「冰雕連」,他們到死都保持著戰斗姿態與隊列。他們分別是:

中國人民志願軍20軍59師177團6連

中國人民志願軍20軍60師180團2連

中國人民志願軍27軍80師242團5連

其中楊根思為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在戰斗的最後時刻抱起炸葯包與40多名敵人同歸於盡。

楊根思烈士

其中美軍也凍傷7000餘人,凍死數百人。

盡管我軍傷亡更多,但是我軍全殲了美軍的王牌「北極熊團」,並將美軍趕出了朝鮮東北戰場,實現了轉守為攻的戰略目標。

第二戰:鐵原狙擊戰

1951年,新上任的美軍總司令李奇微發現了解放軍補給困難的特點,即當時解放軍的攻勢只能維持7天(7天後補給耗盡,必須回撤或者就地休整等待補給)。在彭德懷元帥發動第五次戰役後,先佯裝後退,第7天出動4個師(約5萬全裝備部隊)攻擊我軍補給要地鐵原,妄圖圍殲我軍前線大部隊(約10萬人)。

此時我軍鐵原附近只有傅崇碧的63軍(下轄189師、188師、187師),63軍因前期傷亡較大,近期才補充完畢,但全軍共2.5萬人左右。總共只有各類火炮240餘門,沒有坦克飛機。而美軍有火炮1327門,坦克187輛,以及隨時的飛機支援。

傅崇碧

5月31日,美軍到達鐵原後,防守的第一關由189師首先出戰,師長:蔡長元;美軍師長:范弗里特。范弗里特剛開戰了便破了記靈,一個小時打完了4000噸炮彈,如果解放軍集中防守,一小時估計就要撤退了。蔡長元把189師分成了200個據點,如同「釘子戶」般嚴重拖延了美軍的進度。

蔡長元

就這樣拖到了6月 4日,。188師趕到接防189師,師長:張英輝。張英輝充分利用原韓軍留下的地道和防空洞,打起了地道戰成功拖延到了6月9日。

張英輝

最後出場的是187師,師長:徐信,當時他才30歲。徐信先是卸下偽裝,令美軍誤以為是韓軍,得以安全到達目的地。隨後集中了63軍所有的大炮,於6月10日趁夜潛入美軍附近炮擊突襲(美軍為了防禦我軍偷襲,把所有大炮擺在外面,人在裡面睡覺)。美軍倉皇逃跑後損失了大量的物資和炮火,至此,我軍大部隊已經撤回到防禦陣地並休整完畢,美軍已經錯失圍殲時機。

徐信

63軍雖然以少勝多殲滅了1.5萬兵力,但本身也傷亡了2萬兵力,可謂慘勝。

第三戰:上甘嶺戰役

這應該是最激烈的一次戰役,炮彈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鍾就達6發。

聯軍發射炮彈190萬枚,將我方陣地山頭都削低了兩米,很多戰士直接被震死了。

有很多英雄是用拚命的打法換來了最後的勝利。

牛保才是用自己身體連通了電線,使上級知道了被襲的情況。

牛保才

歐陽代炎在雙腿被炸斷後,毅然滾入敵中拉起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歐陽代炎

我們都熟悉的黃繼光烈士用身體堵住槍眼才換來隊友的突襲拿下碉堡。

黃繼光

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數不勝數。

最終我軍以傷亡1.15萬人的代價保住了大部分的陣地。而「聯合國軍」也傷亡了1.5萬人,且自此留下陰影,再也不敢發動營以上的戰役了。抗美援朝戰爭自此迎來了終章。

抗美援朝3大戰役 篇4

1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

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2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階段,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此役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

3飛虎山阻擊戰

飛虎山阻擊戰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戰役,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阻擊敵人,為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50軍、第66軍在朝鮮戰場西線部署形成包圍之勢贏得了時間和戰機,讓擁有大量飛機、火炮、戰車的「聯合國軍」陷入了我軍的「誘敵深入」計劃。

『肆』 三大戰役中殲敵最多的戰役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戰斗也最為激烈的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歷時六十六天。國民黨軍先後投入七個兵團、兩個綏靖區,三十四個軍,八十六個師,共約八十萬人。解放軍參戰部隊華野十六個縱隊,中野七個縱隊,連同華東、中原軍區地方部隊共約六十萬人。戰役中共消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約占其參戰兵力的69%,其中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高級將領俘虜124人,擊斃6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以上戰果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人數。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解放軍陣亡25954人,傷98818人,失蹤11752人,合計136524人。敵我傷亡比為4.06:1。武器消耗有山炮、野炮、榴彈炮共34門,迫擊炮、步兵炮共219門,擲彈筒26具,輕重機槍1884挺,長短槍14588支,各種炮彈679943發,各種槍彈2014.9萬發,炸葯(缺雙堆集戰場統計數字)97025斤。在大決戰的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解放軍的傷亡最大,超過其他兩次戰役傷亡的總和,佔大決戰總傷亡的53.8%,各種武器的損耗和彈葯的消耗也最大,其中火炮損耗占總損耗的48.6%;長短槍損耗占總損耗的69.4%,輕重機槍的損耗占總損耗的61.8%,炮彈的消耗占總消耗的68.7%,子彈的消耗占總消耗的62.7%,炸葯的消耗占總消耗的57.4%。而殲敵總數最多,占總殲敵數的35.8%,繳獲則最少,淮海戰役的激烈可見一斑。
其中華野殲敵約44萬,約占總殲敵數的80%;華野傷亡約9.1萬,約占淮海戰役解放軍總傷亡人數的67%。
在戰役期間,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極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戰爭。這四省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萬輛,挑子30.5萬副,牲畜76.7萬頭,船隻8539艘;籌集糧食9.6億斤,運送到前線的糧食4.34億斤。
民工的支前是戰役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戰役的第三階段,參戰兵力與支前民工的比例高達1:9。這種空前浩大的人力動員,解放區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負擔最重的魯中南區,以第六分區的統計為例,該區共出動49萬民工(常備民工17萬,臨時民工32萬,許多臨時勤務尚未計算在內)占其總人口300萬的16%以上。按慣例,人民負擔戰爭的人力一般不能超過總人口的12%,即八個人中抽一個民工,除去老弱婦孺,幾乎是動員了全部的青壯年男性,而此次動員的民工高達總人口的16%,可以說超出了最高的負擔界限。而象永城、夏邑、宿縣幾乎是全民動員。人民提出的口號是「傾家盪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

『伍』 三大戰役共繳獲多少槍只彈葯

遼沈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歷時52天, 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餘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 俘虜32.43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級軍官186名。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和36個師。損失各種 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和其他槍支175361支。

傷亡統計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
1949年1月10日,歷時六十六天。國民黨軍先後投入七個兵團、兩個綏靖區,三十四個軍,八十六個師,共約八十萬人,出動飛機高達2957架次。解放軍參戰部隊華東野戰軍十六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連同華東軍區、中原軍區地方部隊共約六十萬人。戰役中共消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約占其參戰兵力的69%,其中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高級將領被俘124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以上戰果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人數。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華北地區,進行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予以各個殲滅,並以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相結合,實現了對北平守軍的和平改編。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了三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共約160萬餘人全部被殲。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被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3]

『陸』 解放戰爭時的三大戰役,哪個最重要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遼沈戰役,但是一般認為最重要的是淮海戰役。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遼沈戰役,原因如下:
遼沈戰役戰勝,我們解放了兵員100萬之多,使快速入關成為可能,直接導致平津戰役的勝利,這樣三大戰役,有2個是與遼沈戰役有關。
遼沈戰役,解放了我國 當時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使我國絕大多數的煤鐵電資源,解放。
1947年東北的生產能力如下:1947年,東北的軍工的年生產能力達到手榴彈300萬個、子彈2000萬發、各種炮彈150萬發,基本滿足了野戰軍作戰需要。

在東北,蔣的精銳大批量被打垮,例如新一軍、新六軍都是五大主力之一,例如廖耀湘兵團是在所有10個機動兵團中,實力最強的,有6個軍+4個旅的實力,而最能打的邱清泉兵團、黃百韜兵團才五個軍。

『柒』 《三大戰役》電影影評 大一歷史作業

三大戰役是我國解放以後軍事題材電影之最,氣勢磅礴,場面宏大,人員、部隊、器材、武器等等,動員之多,資金消耗之大,都是天文數字。今後恐怕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估計不會重拍。

三大戰役對於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淮海、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 遼沈戰役是第一個戰役。遼沈戰役從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10月10日,由華北國民黨軍組成的「東進兵團」自錦西向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發起猛攻。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的兩個縱隊頑強阻擊,鏖戰6晝夜,打垮國民黨軍的數十次沖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其「西進兵團」出動後,也遭到解放軍3個縱隊的阻擊,進至彰武、新立屯一帶後,未敢繼續南進。10月9日起,東北野戰軍發起對錦州的攻擊。

經過激戰,於15日攻克該城,全殲守敵10萬餘人。隨後,被長期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第六十軍於10月17日起義,新編第七軍也放下武器投誠。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區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11月2日,直下沈陽、營口。遼沈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在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47.2萬餘人。

淮海戰役是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到22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華東野戰軍在碾庄圩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10萬人。中原野戰軍也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11月23日到12月15日,為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黃維兵團11萬人。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3個兵團25萬人向西突圍時,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並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約4萬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為淮海戰役第三階段。

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10個軍約20萬人,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斗,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平津戰役是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在11月29日發起。從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在東線,1949年1月15日,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解放天津。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以3.9萬人的傷亡為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

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三大戰役環環相扣,緊密關聯,波瀾壯闊,高潮迭起,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我人民解放軍連續殲敵154萬餘人,使蔣介石賴以發動反革命內戰的精銳部隊基本上歸於消滅。中共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指揮了一場國共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決戰,就在這由遼沈、淮海、平靜三大戰役一環緊扣一環組成的戰略大決戰中,僅4個月19天的時間,共殲敵154萬餘人,徹底打垮了國民黨的軍隊。中共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十個多月,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

『捌』 大決戰(三大戰役)時解放軍四大野戰軍兵力各為多少

華北野戰軍20萬,東北野戰軍35萬,中原野戰軍20萬,華東野戰軍25萬。

指揮三大戰役的統帥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兼總司令朱德,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周恩來,國民黨方面是在南京的國防部(部長何應欽)和參謀本部(總長顧祝同),由於解放戰爭時期取消了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軍委會,蔣介石以總統名義親自指揮國防部和參謀本部,甚至多次乘機到東北、華北前線指揮,但沒有到淮海前線指揮。

國民政府在前線指揮的將領是: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另外杜聿明作為前敵總指揮負責了東北國軍的撤退和徐州戰場的現地指揮(劉峙的指揮部撤退到蚌埠)。

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負責遼沈戰役,東北軍區提供支援;

華東野戰軍饒漱石、陳毅、粟裕、譚震林和中原野戰軍劉伯承、鄧小平負責淮海戰役,華東、中原軍區提供支援;

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和華北野戰軍聶榮臻負責平津戰役,華北軍區和東北軍區提供支援。各軍區系統主要提供的是軍區地方武裝和後勤支援。

(8)三大戰役電影使用多少炮彈部隊擴展閱讀

東北人民解放軍

總兵力

東北人民解放軍(1947年更名,原名東北民主聯軍,也稱東北野戰軍)自1945年被派往東北後,發展、壯大了自身力量,自全面內戰爆發前,兵力已有30萬。經歷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血戰四平等戰役後,不斷擴充,發展力量,在遼沈戰役爆發前,東北人民解放軍已經擁有野戰部隊70萬人,地方部隊30多萬人。在東北有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特種兵)、1個鐵道縱隊、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共54個師70萬人。

戰爭結果

遼沈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歷時52天,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餘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級軍官186名。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和36個師。損失各種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和其他槍支175361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大戰役

閱讀全文

與三大戰役電影使用多少炮彈部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懂的下載電影網站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187
韓國電影法國偷渡 瀏覽:478
電影蝸居愛情演員陳秋竹 瀏覽:559
羅馬音樂電影 瀏覽:886
2005年戛納電影節周星馳 瀏覽:825
電影中哭泣的圖片大全 瀏覽:507
劉德華跟周星馳的電影 瀏覽:975
女兒國西遊記電影完整 瀏覽:381
求一部電影強奸 瀏覽:464
姜子牙電影裡面的玄鳥圖片 瀏覽:506
情義無悔1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527
爆裂騎士電影結局 瀏覽:725
琪琪電影劇大全軟體 瀏覽:260
韓國電影名字有老師的 瀏覽:63
好看的殺手愛情電影 瀏覽:361
武林外傳之電影大穿越下載 瀏覽:379
日本電影女星大全 瀏覽:424
俄羅斯科幻片大全電影 瀏覽:37
電影血族大結局是什麼 瀏覽:145
田小班大電影1 瀏覽:974